兰亭集序公开课版
合集下载
兰亭集序公开课版
《兰亭集序》(神龙本)
唐人冯承素摹本,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2021/10/10
1
2021/10/10
《 兰 亭 集
序 》 ( 局
部 )
2
2021/10/10
兰
亭
王 羲 之
集 序
3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实虚词并能准确翻译句子。 2、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对人生的眷 恋及热爱之情。 3、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动词,注定
及其所之既倦: 及:等到。之:动词,到达
取诸怀抱
之于
夫人之相与
交往
面对,阅读;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明白,懂得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本来 把……看作一样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原因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对;这篇文章
2021/10/10
6
2、特殊句式:指出句式特点
①介词结构(状语)后置:
岂死 不生
痛
亦 大
哉矣
2021/10/10
15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从此句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 的感情?
对生命的眷恋与热爱
消极其表,执着其里。
2021/10/10
16
思考:乐之因,痛之由,悲之源
(三):“悲夫!” 作者为何而悲?
(结合具体语句 并举“昔人”、“后 人”有关诗句说明)
2021/10/10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当其欣于所遇 不能喻之于怀 亦将有感于斯文
②定语后置: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2021/10/10
7
文言句式:
③判断句 死生亦大矣
④省略句 引以 为流觞曲水 晤言 一室之内
唐人冯承素摹本,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2021/10/10
1
2021/10/10
《 兰 亭 集
序 》 ( 局
部 )
2
2021/10/10
兰
亭
王 羲 之
集 序
3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实虚词并能准确翻译句子。 2、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对人生的眷 恋及热爱之情。 3、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动词,注定
及其所之既倦: 及:等到。之:动词,到达
取诸怀抱
之于
夫人之相与
交往
面对,阅读;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明白,懂得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本来 把……看作一样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原因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对;这篇文章
2021/10/10
6
2、特殊句式:指出句式特点
①介词结构(状语)后置:
岂死 不生
痛
亦 大
哉矣
2021/10/10
15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从此句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 的感情?
对生命的眷恋与热爱
消极其表,执着其里。
2021/10/10
16
思考:乐之因,痛之由,悲之源
(三):“悲夫!” 作者为何而悲?
(结合具体语句 并举“昔人”、“后 人”有关诗句说明)
2021/10/10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当其欣于所遇 不能喻之于怀 亦将有感于斯文
②定语后置: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2021/10/10
7
文言句式:
③判断句 死生亦大矣
④省略句 引以 为流觞曲水 晤言 一室之内
《兰亭集序》2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惠风和畅”,可谓辰良,是为二乐;
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
三乐;
“引认为流觞曲水,”此乃事趣是为四乐;
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可谓情真,是为五乐;
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可谓极视听之娱,赏心是为六乐;
42/77
作者感到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事 趣六事齐臻,突出了情感主旋律——“乐”。
诗集由来句子:“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内容产生)。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诗 集行成)。
编集目标句子:“后之览者, 亦有感于斯文”。
34/77
课内练习:
分组背诵课文
35/77
第三课时
36/77
乐痛
悲
37/77
思索 阅读课文,归纳作者是怎样入题
• 先交代修禊时间、地点和与 会者
• 描写当地自然风光,暗示它 能够引发与会者诗兴
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 五字。老姥愠色,因谓姥曰:“但 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 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 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16/77
何法盛《晋中兴书》: “山阴道士养群鹅,羲之意甚悦。
道士云:‘为写《黄庭经》,当举群 相赠。’乃为写讫,笼鹅而归。”
王羲之曾写《黄庭经》,换取山 阴道士好鹅。按《晋书·王羲之传》 说王羲之写是《道德经》。
8/77
9/77
10/77
相关“序跋”
序也写着“叙”或称“引”,如同今 日“引言”、“序言”。是说明书籍著述 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文章。 也有对作者作品评论和对相关问题研究阐 发。“序”普通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 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内 容分别书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 主、夹叙夹议,不多见;抒情成份较多序, 多半是为诗歌唱和集子而作,比如本文。
兰亭集序(公开课)
会稽山阴之兰亭
02
02
赏心
山环水绕,环境清幽 。
03
03
乐事
高
04
04
所以:用来·· 游、骋:使动用法 极:尽享 娱:快乐
之:定后标志
美景
心旷神怡
赏心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
良辰
赏心
乐事
乐事 幽情:幽雅的情怀
良辰
禊:消灾祈福
美景
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人生态度: 热爱生命 积极有为
“悲感弥漫于外,深情激动于中”
极兮哀情多”
03
伟大的波斯王克谢尔克谢斯,率领波斯历史上最大的一支远征军向希腊进军,在阿比多斯海湾,他检阅全军。他的陆军遮天蔽地,他的水师布满海湾,他感到荣耀,感到幸福。但随后他又伤感起来,而且潸然泪下,对他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
生死虽由天 人生应有为
方生方死 虚无主义
【背景知识补充】
魏晋时代 “天下名士,少有全者” “孔融死而士气灰,嵇康死而清议绝。”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魏晋风流 饮酒、服药、清谈、纵情山水、狂放不羁 ·····
01
王羲之的这种“人生应有为”主张具体到行动中是怎么体现的呢?
【文本研习·记宴会之乐】
良辰
暮春之初(三月)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美景
赏心
乐事
良辰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与陈伯之书》(南北朝时·丘迟)
美 景 清澈回旋的水流,和四周景色交相辉映。
02
02
赏心
山环水绕,环境清幽 。
03
03
乐事
高
04
04
所以:用来·· 游、骋:使动用法 极:尽享 娱:快乐
之:定后标志
美景
心旷神怡
赏心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
良辰
赏心
乐事
乐事 幽情:幽雅的情怀
良辰
禊:消灾祈福
美景
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人生态度: 热爱生命 积极有为
“悲感弥漫于外,深情激动于中”
极兮哀情多”
03
伟大的波斯王克谢尔克谢斯,率领波斯历史上最大的一支远征军向希腊进军,在阿比多斯海湾,他检阅全军。他的陆军遮天蔽地,他的水师布满海湾,他感到荣耀,感到幸福。但随后他又伤感起来,而且潸然泪下,对他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
生死虽由天 人生应有为
方生方死 虚无主义
【背景知识补充】
魏晋时代 “天下名士,少有全者” “孔融死而士气灰,嵇康死而清议绝。”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魏晋风流 饮酒、服药、清谈、纵情山水、狂放不羁 ·····
01
王羲之的这种“人生应有为”主张具体到行动中是怎么体现的呢?
【文本研习·记宴会之乐】
良辰
暮春之初(三月)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美景
赏心
乐事
良辰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与陈伯之书》(南北朝时·丘迟)
美 景 清澈回旋的水流,和四周景色交相辉映。
《兰亭集序》第一课时(公开课课件)
君民碑
过鹅池边的三 折石桥,绕过土 阜,便到了 小 兰亭。亭内有石 碑一块,上刻 “兰亭”二 字, 为清康熙帝的手 书。此碑字经无 数游览者 .抚 摸而稍平,因此 这碑被称为“君 民碑”。 文 革中, 兰亭遭到了 破坏,此碑 被砸成三截。 虽 经修补, 仍可见破损 痕迹,其中 “兰”字 缺 尾, “ 亭”字缺头, 但古韵犹存。
会kui稽j修禊x彭殇shng感慨系之x癸丑gu流觞shng游目骋怀chng趣q舍形骸hi激湍tun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出绍兴市区沿着山阴路古之山阴道向西南而行经13公里之路程来到兰渚山下一个如今占地面积30715平方米的书法圣地兰亭就展现在面前了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读准下列字词: 会(kuài)稽(jī) 癸丑(guǐ) 修禊(xì ) 流觞(shāng) 形骸(há i) 彭殇(shāng) 游目骋怀(chěng) 感慨系之(xì ) 趣(qǔ)舍 激湍 (tuān)
“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 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 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 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 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 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
王羲之: (303~361)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 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祖籍琅邪(今山东临 沂)。初为秘书郎,征西将军庾亮引为参军, 累迁长史。后拜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复授 护军将军,迁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与扬 州刺史王述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 钓自娱。世称“王右军”。
乐 痛
悲
作业:背诵、默写全文
Hale Waihona Puke 出绍兴市区,沿着山阴路(古之“山 阴道”)向西南而行,经13公里之路程, 来到兰渚山下,一个如今占地面积30715 平方米的书法圣地——兰亭就展现在面前 了。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种过兰 草,汉代时于此又设过驿亭,“兰亭”一 名便由此而生。
《兰亭集序》公开课课件
信可乐也
贤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良辰: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 风和畅 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赏心: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乐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 类之盛,游目骋怀,
暮春之初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崇山峻岭,清流激湍
崇 山 峻 岭
清流激湍
茂 林 修 竹
清流激湍
流觞曲水
修禊事也 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 列坐其次 丝竹管弦之盛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足以极视听之娱 古代的一种风俗 高 长 旁边,水边
热闹 繁多
用来 ……的原因 动词,穷尽
夫人之相与
交往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曾不知老之将至
有的人;会面 乃,竟 动词,至,及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面对;明白,懂得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本来;动词,看作一样 动词,等同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原因 “犹”,如同,好 像 对;这
课堂练习:
1、请按下列要求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
A、说诗的产生: (“一觞一咏”)
B、说诗集的由来: (“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明确:先总叙时间、地点及集会,再 叙人、地、事、乐。
时间: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 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
记 会
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盛况: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感受:信可乐也
作者为何说“信可乐也”?
以填空“乐在( 小结此段。
)”的形式
贤人、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 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贤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良辰: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 风和畅 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赏心: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乐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 类之盛,游目骋怀,
暮春之初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崇山峻岭,清流激湍
崇 山 峻 岭
清流激湍
茂 林 修 竹
清流激湍
流觞曲水
修禊事也 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 列坐其次 丝竹管弦之盛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足以极视听之娱 古代的一种风俗 高 长 旁边,水边
热闹 繁多
用来 ……的原因 动词,穷尽
夫人之相与
交往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曾不知老之将至
有的人;会面 乃,竟 动词,至,及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面对;明白,懂得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本来;动词,看作一样 动词,等同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原因 “犹”,如同,好 像 对;这
课堂练习:
1、请按下列要求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
A、说诗的产生: (“一觞一咏”)
B、说诗集的由来: (“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明确:先总叙时间、地点及集会,再 叙人、地、事、乐。
时间: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 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
记 会
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盛况: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感受:信可乐也
作者为何说“信可乐也”?
以填空“乐在( 小结此段。
)”的形式
贤人、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 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人教版教材PPT《兰亭集序》PPT公开课课件1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动词,看作一样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
面对着
故,所以
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
作动词,看作相等
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
主谓间,取独
亦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
这篇文章
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乐也。
相处
胸怀抱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
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
主谓取独
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
动词,得到
随着,附着
过去,以前
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
介词 因
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
长
期限
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
癸丑( ɡuǐ ) 修禊事( xì ) 流觞( shānɡ ) 放浪形骸( hái ) 一契( qì ) 彭殇( shānɡ)
会稽山(kuài jī) 激湍( tuān ) 骋怀( chěnɡ ) 趣舍万殊 ( qū ) 嗟悼( jiē dào)
你会解释加红的字词吗?
在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
形容词作名词 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古有今清异流义激它湍的,旁映边 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
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 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
万物
用来
尽情享受
确实
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
•
兰亭集序公开课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学习目标
• 1、落实文言字词的积累; • 2、体会作者由乐到痛再到悲的感情及 其变化; • 3、理解作者深沉感叹中暗含的对生命 的感悟。
• • • • •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列坐其次 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信可乐也 不能喻之于怀
• 2、作者缘何而悲?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样短暂,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 迹”,生命又何尝不是短暂的。人 总是要面对死亡,正如史铁生所说,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任何 生命都无法抗拒死亡。生和死、生 命的长和短从来都不是我们所能左 右的。
• 一悲:古人生死感慨,“我”深有同感, 死生亦大矣; • 二悲:今人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士大夫 们大多意志消沉,不求进取 ,崇尚虚无; • 三悲:后人也会像我们现在一样临今人之 文而感叹。
王羲之在文章的最后说:“后之览 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 他的文章,已是“后之览者”,应该 有许多的感慨。请选取文章中你感触 最深的一句话,结合自己的经历,谈 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时 光飞逝,人生苦短。我们没有办法抗拒死 亡,也没有力量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是怎 样的活才更精彩,怎样的死才更厚重,却 是我们可以主宰的。面对生死,屈原毅然 赴死,爱国之心铸就中华之魂,他的死比 泰山还重;司马迁忍辱而生,《史记》光 耀千秋,这种生,像日月般生辉! 所以在 有生之年的日子里,我们要不断地积聚力 量,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
翻译句子
•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 2、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 作。作者因何而乐?源自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景美
王羲之
学习目标
• 1、落实文言字词的积累; • 2、体会作者由乐到痛再到悲的感情及 其变化; • 3、理解作者深沉感叹中暗含的对生命 的感悟。
• • • • •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列坐其次 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信可乐也 不能喻之于怀
• 2、作者缘何而悲?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样短暂,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 迹”,生命又何尝不是短暂的。人 总是要面对死亡,正如史铁生所说,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任何 生命都无法抗拒死亡。生和死、生 命的长和短从来都不是我们所能左 右的。
• 一悲:古人生死感慨,“我”深有同感, 死生亦大矣; • 二悲:今人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士大夫 们大多意志消沉,不求进取 ,崇尚虚无; • 三悲:后人也会像我们现在一样临今人之 文而感叹。
王羲之在文章的最后说:“后之览 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 他的文章,已是“后之览者”,应该 有许多的感慨。请选取文章中你感触 最深的一句话,结合自己的经历,谈 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时 光飞逝,人生苦短。我们没有办法抗拒死 亡,也没有力量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是怎 样的活才更精彩,怎样的死才更厚重,却 是我们可以主宰的。面对生死,屈原毅然 赴死,爱国之心铸就中华之魂,他的死比 泰山还重;司马迁忍辱而生,《史记》光 耀千秋,这种生,像日月般生辉! 所以在 有生之年的日子里,我们要不断地积聚力 量,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
翻译句子
•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 2、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 作。作者因何而乐?源自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景美
《兰亭集序》公开课
关于《兰亭集序》
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 为修禊。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日, 大书 法家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42 人来到这里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一群文 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众皆列坐曲水 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 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据记载,当时参与其会 的42人中,12人各赋诗二首。九岁的王献之等16人 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来,编 成一本集子,并借酒兴写了一篇324字 的序文,这就 是著名的《兰亭集序》。 为“天下第一行书”。
课文第 3 段议论了什么中心问题?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由“乐” 转而为“痛”的?
答案
文章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是生死观问题。作者由
开始时“信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的生
存状态。美丽的山水、尽情的欢娱,可以令人忘记烦忧, “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但是,不知不觉中时光流逝, “不知老之将至”,等到时过境迁后,往日的美好已经 成为陈迹,人不能永远保有美好的留恋。想到此处作者
“人生苦短”无论对凡夫俗子,还 是英雄伟人似乎都是一个万古恒新的话 题
且不必说《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天 地间,忽如远行客”、陶渊明“人生似虚化, 终当归空无”;也不必说汉武帝的“少壮几 时奈老何”;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也发出 “人生易老,天难老”的感叹吗?
可以说“人生苦短”是人类的一种普 遍心态。
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的书 法圆转凝重,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被 后代尊为“书圣”。 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 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飞 白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黄庭 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 《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 行楷《兰亭序》最具有代表性。
《兰亭集序》第一课时(公开课课件)
作品字体结构分析
深入研究《兰亭集序》的字体结构和排版技巧。
作品笔画特点解析
剖析《兰亭集序》的笔画运用和特色。
王羲之及其书法成就
1
王羲之生平介绍
介绍王羲之的生平和他对书法领域的贡献。
2
王羲之书法艺术特点
探究王羲之书法的独特风格和艺术技巧。
3
王羲之书法影响与地位
讨论王羲之对后世书法发展的影响和他在书法界的地位。
《兰亭集序》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兰亭集序》对后世书法影响
分析《兰亭集序》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启迪和影响。
《兰亭集序》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探讨《兰亭集序》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和价值。
结语及思考
1 作品的心路历程
深入解读《兰亭集序》背 后的创作心路和情感。
2 如何欣赏《兰亭集序》 3 书法的地位及发展
分享欣赏《兰亭集序》的 方法和技巧。
《兰亭集序》第一课时 (公开课课件)
本课时将带您进入《兰亭集序》的世界,从中国书法简介开始,欣赏并分析 这部伟大作品的背景、风格、字体结构和笔画特点。
课程导入
1 探索中国传统艺术
了解中国书法的重要性和 魅力。
2 引发观众兴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建立学习框架
激发学习者对《兰亭集序》 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为学生介绍本课程的目标 和结构。
思考在当今社会中书法的 地位和未来发展。
学习反思及课程总结
总结本课程的收获和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和思考。
中国书法简介
千年艺术传统
追溯中国书法的源起和发展。
艺术家的墨香传世
让学生了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并欣赏魅力。
艺术与哲学的结合
优秀课件《兰亭集序》公开课教学课件(30张PPT)
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
纵使 情趣
无根据
一个个
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次(集会)的诗文
⑵作者“悲”什么?为什么“悲”? 一悲古人生死感慨,“我”深有同感; 二悲今人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 三悲后人叩问今人,可谓千古一悲! 文章由“我”的个体之“痛”和 “悲”,推己及人更加深刻感人。人 类社会从古到今,迈进了多少年,然 而人类对生命本质的体验何其相似! 真是古今同痛,千古同悲
文体知识
“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 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 叫序,附于卷末叫“跋”。 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 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 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 地去阅读或理解。 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 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 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 乐 )
第3自然段
助词,引起下文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
通“趋”趋向 对…事情 等到 过去 到达 一时 不一样
一俯一仰之间 有的人 之于
通“晤”
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
高兴的样子 满足 附着
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 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 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
ɡuǐ
春季的末 一个月
介词结构“于会稽 山阴之兰亭”后置 县名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 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
《兰亭集序》公开课课件
‖文体知识
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 分。 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 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 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 引导,如《兰亭集序》。 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 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 推重、赞许之辞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 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 于议论性散文,如《送东阳马生序》。
思考:乐之因,痛之由,悲之源
俯仰古今,悲在何处?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今之视昔) 若合一契
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览者, 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我)
千 古 同
悲
(后之视今)
作者悲古人,悲时人,亦悲后人。——死生之大
良辰 美景 赏心 悦事
命 运 难 测
人 生 苦 短
千 古 同 悲
乐 痛
悲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 写作特点 句式整齐,骈散结合。朴素 自然而又错落有致
第2自然段
之:定语后 置的标志 和风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
这
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自然万物 用来
信可乐也。
实 值 在 得
放开、 敞开
穷尽
参考译文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吹 来心情舒畅。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 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 展眼力,开阔胸怀,尽视和听的乐趣,实 在快乐啊!
王 羲 之 以 书 换 鹅 图
中国书法圣地……绍兴兰亭……
被称为中国书法 圣地的“兰亭”,位 在浙江省绍兴县的西 南部,春秋时越王勾 践植兰于此,汉代时 建有驿亭,因而得名, 这个古朴典雅的园子 虽然不大,却为中外 游人所瞩目。
兰亭集序公开课版共24页
Thank you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兰亭集序公开课版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兰亭集序公开课版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公开课定稿)
曹操在诗中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 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 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 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 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 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 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览者”, 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 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 什么新的体验?
作者人生观
作者反对老庄所谓的“一死生,齐彭 殇”,认为是荒诞之说。
作者明白了既然人生如此短暂,他就 编辑了这次宴游的诗文集并挥毫作序,希 望兰亭集的诗文能引起“后之览者”的感 慨与共鸣。
作者的人生观:人生如此短暂,那么 就应该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 “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 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 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 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 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 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合 作 作者为何而痛?其深层原因是什么?
探 社会原因:政治混乱,民生凋敝。
究 家族原因:家道衰弱,遭受排挤。
身体原因:年已五十,体弱多病。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政治极 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因此 有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 内”,有人归隐山林,“放浪 形骸”之外。他们陶醉于一时 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但 时光飘忽,人生短促,即使明 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也无法摆脱“死”给内心带来 的煎熬。此处之“痛”,痛在 人生无常,欢乐短暂。
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
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 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 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 “一死生”“齐彭殇”。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 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览者”, 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 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 什么新的体验?
作者人生观
作者反对老庄所谓的“一死生,齐彭 殇”,认为是荒诞之说。
作者明白了既然人生如此短暂,他就 编辑了这次宴游的诗文集并挥毫作序,希 望兰亭集的诗文能引起“后之览者”的感 慨与共鸣。
作者的人生观:人生如此短暂,那么 就应该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 “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 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 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 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 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 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合 作 作者为何而痛?其深层原因是什么?
探 社会原因:政治混乱,民生凋敝。
究 家族原因:家道衰弱,遭受排挤。
身体原因:年已五十,体弱多病。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政治极 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因此 有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 内”,有人归隐山林,“放浪 形骸”之外。他们陶醉于一时 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但 时光飘忽,人生短促,即使明 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也无法摆脱“死”给内心带来 的煎熬。此处之“痛”,痛在 人生无常,欢乐短暂。
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
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 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 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 “一死生”“齐彭殇”。
《兰亭集序》公开课优质获奖课件
《兰亭集序》
王羲之
袒 腹 东 床
王王羲羲之之轶轶事事
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 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 少并佳,然闻至信,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 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 邪!”访之,及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生 性 爱 鹅
王王羲羲之之轶轶事事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 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 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息弥日 。
痛哉!人生无常!
情感把握 悲
感古今:缘何而悲?
悲古人 —— 兴感之由 若合一契 悲今人 —— 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悲后人 —— 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死生之大!
情生死观?
情感把握 悲
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 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 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 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 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 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 做些实事,表现出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王羲作品真迹已难得见,我们 所见皆摹本。王羲之楷、行、草等 体皆能,如楷书《黄庭经》、草书 《十七帖》、行书《姨母帖》等。
行书《兰亭集序》最具代表性。
绍兴的兰亭,现在是书法圣地。兰亭布局,以 曲水流觞为中心,四周环绕着鹅池、鹅池亭、流觞 亭、小兰亭、玉碑亭、墨华亭、右军祠等。
补充介绍
补充介绍:当时与会者 共有42人,饮酒赋诗一 共写下了37首诗,后来 王羲之将这些诗汇集成 册,并写了一篇序文, 这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 行书的《兰亭集序》。
王王羲羲之之其其人人
王羲之(303—361),字逸 少,琅邪临沂人。官至右军将军, 故后世称为“王右军”。王羲之 幼时师从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 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 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 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 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羲之
袒 腹 东 床
王王羲羲之之轶轶事事
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 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 少并佳,然闻至信,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 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 邪!”访之,及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生 性 爱 鹅
王王羲羲之之轶轶事事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 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 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息弥日 。
痛哉!人生无常!
情感把握 悲
感古今:缘何而悲?
悲古人 —— 兴感之由 若合一契 悲今人 —— 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悲后人 —— 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死生之大!
情生死观?
情感把握 悲
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 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 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 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 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 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 做些实事,表现出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王羲作品真迹已难得见,我们 所见皆摹本。王羲之楷、行、草等 体皆能,如楷书《黄庭经》、草书 《十七帖》、行书《姨母帖》等。
行书《兰亭集序》最具代表性。
绍兴的兰亭,现在是书法圣地。兰亭布局,以 曲水流觞为中心,四周环绕着鹅池、鹅池亭、流觞 亭、小兰亭、玉碑亭、墨华亭、右军祠等。
补充介绍
补充介绍:当时与会者 共有42人,饮酒赋诗一 共写下了37首诗,后来 王羲之将这些诗汇集成 册,并写了一篇序文, 这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 行书的《兰亭集序》。
王王羲羲之之其其人人
王羲之(303—361),字逸 少,琅邪临沂人。官至右军将军, 故后世称为“王右军”。王羲之 幼时师从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 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 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 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 古今莫二”的高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固学思疑 王羲之“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 契,未尝不临文嗟悼” ,“后之览者,亦 将有感于斯文”。 作为“后人”的你,读罢此文,有何感 悟?用一两句话写出自己的人生理解。
懂得生命真谛的人, 可以使短暂的生命延长。 ——西塞罗
地方 盛大,热闹 繁多
古代的一种风俗祭祀 高 长
用来 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的原因
足以极视听之娱
动词,穷尽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及其所之既倦: 取诸怀抱 夫人之相与 之于
有的人;悟同晤,会面 动词,注定
及:等到。之:动词,到达 交往
面对,阅读;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明白,懂得 本来 把……看作一样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原因 对;这篇文章
感的词或句子)
)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段落 (一) 内容要点 情感 乐 痛
记集会盛况
抒生死之叹 发古今之慨
(二)
(三)
悲
思考:乐之因,痛之由,悲之源 (一):“信可乐也。” 作者为何而乐?
(结合具体语句,想象情境赏析概括)
乐之因:
崇山……映带左右 ——美景 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乐事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良辰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李白:“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王勃: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有时倾吐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跟朋友见 面交谈;有时借着自己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 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我本来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 的,把长寿和短寿同等看待是妄造的。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全文三段,各主要写什么? 情感是如何转变的?
(在文中找出能体现作者情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特殊句式:指出句式特点 ①介词结构(状语)后置: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当其欣于所遇 不能喻之于怀 亦将有感于斯文 ②定语后置: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文言句式:
③判断句 死生亦大矣
④省略句
引以 为流觞曲水
晤言 一室之内
3、翻译句子: ( 1)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 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生死难测之痛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哉
岂 死 不 生 亦 痛 大 矣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从此句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 的感情?
对生命的眷恋与热爱
消极其表,执着其里。
思考:乐之因,痛之由,悲之源
(三):“悲夫!”
作者为何而悲? (结合具体语句 并举“昔人”、“后 人”有关诗句说明)
思考:乐之因,痛之由,悲之源
作者为何而悲? (今之视昔) 悲古人生死之感 今(我)
悲今人一死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齐彭殇
千 古 同
悲
(后之视今) 悲后人叩问今人
作者悲古人,悲时人,亦悲后人。——死生之大
引学释疑
作者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你还读过哪些抒发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之感的 诗句?
但仍能从从怅惘中走出,表达诗人积极人生 态度的诗句?(学生举例,互相交流。)
仰观…… 视听之娱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赏心 ——贤人
信 可 乐 也!
思考:乐之因,痛之由,悲之源 (二):“岂不痛哉!” 作者的痛从何而来? (读第二小节用文中的话回答)
思考:乐之因,痛之由,悲之源
痛之由:
俯仰一世,老之将至
人生短暂之痛 世事无常之痛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往事不再之痛
《兰亭集序》(神龙本)
唐人冯承素摹本,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 兰 亭 集 序 》 ( 局 部 )
王 羲 之
兰 亭 集 序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实虚词并能准确翻译句子。 2、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对人生的眷 恋及热爱之情。 3、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
一、检查预习 1、解释重点实、虚词
修禊事也 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 列坐其次 丝竹管弦之盛 俯察品类之盛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固学思疑 王羲之“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 契,未尝不临文嗟悼” ,“后之览者,亦 将有感于斯文”。 作为“后人”的你,读罢此文,有何感 悟?用一两句话写出自己的人生理解。
懂得生命真谛的人, 可以使短暂的生命延长。 ——西塞罗
地方 盛大,热闹 繁多
古代的一种风俗祭祀 高 长
用来 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的原因
足以极视听之娱
动词,穷尽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及其所之既倦: 取诸怀抱 夫人之相与 之于
有的人;悟同晤,会面 动词,注定
及:等到。之:动词,到达 交往
面对,阅读;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明白,懂得 本来 把……看作一样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原因 对;这篇文章
感的词或句子)
)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段落 (一) 内容要点 情感 乐 痛
记集会盛况
抒生死之叹 发古今之慨
(二)
(三)
悲
思考:乐之因,痛之由,悲之源 (一):“信可乐也。” 作者为何而乐?
(结合具体语句,想象情境赏析概括)
乐之因:
崇山……映带左右 ——美景 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乐事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良辰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李白:“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王勃: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有时倾吐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跟朋友见 面交谈;有时借着自己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 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我本来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 的,把长寿和短寿同等看待是妄造的。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全文三段,各主要写什么? 情感是如何转变的?
(在文中找出能体现作者情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特殊句式:指出句式特点 ①介词结构(状语)后置: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当其欣于所遇 不能喻之于怀 亦将有感于斯文 ②定语后置: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文言句式:
③判断句 死生亦大矣
④省略句
引以 为流觞曲水
晤言 一室之内
3、翻译句子: ( 1)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 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生死难测之痛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哉
岂 死 不 生 亦 痛 大 矣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从此句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 的感情?
对生命的眷恋与热爱
消极其表,执着其里。
思考:乐之因,痛之由,悲之源
(三):“悲夫!”
作者为何而悲? (结合具体语句 并举“昔人”、“后 人”有关诗句说明)
思考:乐之因,痛之由,悲之源
作者为何而悲? (今之视昔) 悲古人生死之感 今(我)
悲今人一死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齐彭殇
千 古 同
悲
(后之视今) 悲后人叩问今人
作者悲古人,悲时人,亦悲后人。——死生之大
引学释疑
作者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你还读过哪些抒发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之感的 诗句?
但仍能从从怅惘中走出,表达诗人积极人生 态度的诗句?(学生举例,互相交流。)
仰观…… 视听之娱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赏心 ——贤人
信 可 乐 也!
思考:乐之因,痛之由,悲之源 (二):“岂不痛哉!” 作者的痛从何而来? (读第二小节用文中的话回答)
思考:乐之因,痛之由,悲之源
痛之由:
俯仰一世,老之将至
人生短暂之痛 世事无常之痛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往事不再之痛
《兰亭集序》(神龙本)
唐人冯承素摹本,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 兰 亭 集 序 》 ( 局 部 )
王 羲 之
兰 亭 集 序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实虚词并能准确翻译句子。 2、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对人生的眷 恋及热爱之情。 3、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
一、检查预习 1、解释重点实、虚词
修禊事也 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 列坐其次 丝竹管弦之盛 俯察品类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