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优化历史(岳麓版):第十五单元 单元提升强化练(十五) Word版含解析
1新高考地区选考历史岳麓专题史一轮复习讲义:单元综合提升十五 含答案
单元综合提升一、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特征1.阶层广泛:在探索救国救民和强国的道路上,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无产阶级等,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斗争和探索。
2.目的明确: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就是为了中国的独立、富强。
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侵略性质。
3.层次鲜明: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技术)到“制度”(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再到“思想文化”(民主和科学)不断深化的过程,对西方的认识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4.发展曲折:各阶级和阶层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吸取教训,继承发展的。
[针对训练]1.戊戌变法期间,张之洞撰写的《劝学篇》,提出“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在知识分子中产生极大影响,行销百万册。
这反映出 () A.维新思想被多数国人认可B.认识到了中国落后的根源C.“中体西用”思想被宣告破产D.救国的思想观念新旧交杂解析:选D。
根据材料“张之洞撰写的《劝学篇》,提出‘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在知识分子中产生极大影响,行销百万册”可知,洋务思想主张“中体西用”,新旧交杂,故选D项。
二、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文艺发展的阶段特征与主要表现[针对训练]2.1959年6月,苏联决定提前终止《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不再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模型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
随后,美国、英国、法国三个核大国也对中国在原子科学技术上实行严密的封锁。
上述情况逼出了中国自研原子弹的“596工程”。
这说明中国的原子弹研制() A.缺乏人才B.缺少技术C.开局不利D.迎难而上解析:选D。
依据材料可知,1959年6月,苏联决定提前终止《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随后,美国、英国、法国也对中国实行技术上的严密封锁,从而逼出了中国自研原子弹的“596”工程,这说明在严峻的压力下,中国人没有屈服而是迎难而上,故选D项。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1942年初,美国便考虑开辟第二战场,但直到1944年苏联在东线连连大捷,已经逼近中欧,这时美国才说服英国一起开辟第二战场,这说明美英开辟第二战场的主要原因是()A. 担心德国单独和苏联讲和B. 东西夹击加快德国投降C. 加快与苏联争夺欧洲的步伐D. 执行德黑兰会议的决定【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44年上半年,当苏军向西推进,席卷东、中欧时,英美盟军马上开辟了第二战场,并迅速向西欧强攻,旨在打败德国后,占领更多的地盘,即原因是加快与苏联争夺欧洲的步伐,故C正确;英美开辟第二战场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争夺欧洲,担心德国与苏联讲和也是这一原因的一个表现,故排除A;苏联在1941—1942年间强烈要求并一再敦促英美盟国开辟第二战场,以减轻苏军压力,加速对德战争的胜利。
对此,英美均以各种理由拒绝,可见英美并不是为了加快德国投降而开辟第二战场,排除B;根据所学可知,美英并没有按照约定执行德黑兰会议的决定,排除D。
故选C。
2.下图为1943年美国的一张海报——《这就是敌人》。
海报中一把德国纳粹刺刀穿透了《圣经》,形成了一个变形的倒“十”字。
这一海报()A. 强调了《圣经》神圣不可侵犯B. 暗示了美国不会卷入战争C. 宣告了德国法西斯节节胜利D. 揭示了纳粹对人性的亵渎【答案】D【解析】“德国纳粹刺刀穿透了《圣经》,形成了一个变形的倒‘十’字”意味着纳粹亵渎了基督教和人性,这是美国对德国纳粹批判,D正确;漫画主旨不在于维护《圣经》的地位,而在于揭露纳粹的罪恶,排除A;1943年美国已经卷入战争,排除B;美国是反法西斯阵营成员,其不会宣传纳粹的胜利,排除C。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有学者认为:被视为“异端”的佛教价值观念反而进入了中国正统学说的内部核心……儒道互补、佛教为宾的格局已经名存而实亡了。
该材料意在说明()A. 佛教价值观念取代了儒家思想B. 儒佛道三教已名存实亡C. 佛教文化已成为中国正统学说D. 儒学发展中的合流现象【答案】D【解析】材料“儒道互补、佛教为宾的格局已经名存而实亡了”体现的是当时儒佛道出现融合的趋势;AC说法不符合史实,当时儒家思想仍然占据主导地位;B属于对材料的曲解,排除。
2.下表是唐宋历史笔记中对唐太宗李世民形象的叙述,由此可见A. 历史笔记所记内容较荒诞,不足为信B. 历史笔记能够反映社会的价值观念C. 历史笔记是当时人的记述,史料价值高D. 笔记情节的形成是一个由简至繁的过程【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儒家伦理道德、科举制和天人感应思想,说明历史笔记能够反映社会的价值观念,故答案为B项;A项说法绝对,历史笔记并不全是荒诞不可信,排除;材料所选历史笔记并不都是当时人的记述,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笔记情节形成过程的特点,排除D项。
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大将蒙恬统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夺去了河套地区。
为了防止匈奴再度南下,蒙恬奉秦始皇之命,从公元前214年开始大修长城,史上称为秦始皇长城。
下列关于秦始皇长城叙述正确的是A. 西到盐泽,东至辽东郡,超过一万千米B. 将秦、赵、楚的北部长城连接起来,并向两侧延伸C. “因地制宜,用险制塞”是修筑的重要原则D. 王维的“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对该长城的千载传诵名句【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长城多半修筑在山峦的阴面半坡上,依山就险、因坡取势,就地取材,所以C正确;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及吉林省的东南部地区),共筑万余里,所以A错误;奏长城实际是在原先战国时期奏长城,赵长城,燕长城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建,所以B错误;“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是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所以D错误。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某思想家认为:“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只是一瞬间,这一结合行为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
”以下属于该思想家主张的是()A. 道德意志至上B. 三权分立制衡C. 社会契约建国D. 推崇君主立宪【答案】C【解析】根据“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可知,材料体现了社会契约的思想,“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指国家,据此可知该思想家主张社会契约建国,故选C;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故选C。
2.开始于16世纪的欧洲宗教改革的意义在于( )A. 涌现出大量新教教派B. 确立了无神论思想体系C. 确立了信仰自由原则D. 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答案】C【解析】涌现出大量新教教派是宗教改革的表现,不是其历史意义,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只反对教会,但不反对信仰宗教,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将人们从教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确立了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故C项正确;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是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不是其历史意义,故D项错误。
3. 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
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A. 揭示了西方民主的虚伪B. 促使民主政治的形成C. 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发展D. 具有鲜明的双重特征【答案】C【解析】4.如表为16至17世纪中西科技成就的比较,这反映了当时的中西方()时间欧洲中国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李时珍《本草纲目》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牛顿力学体系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A. 文化的交流加深B. 科技发展的趋势不同C. 政体的本质差异D. 社会转型的方向趋同【答案】B【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6至17世纪,欧洲的科技成就属于近代科学,具有开拓性;而中国的科技成就仍局限在传统领域,具有总结性。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 有学者评论道:“美国人并不是慈善家,欧洲引入美国力量的结果,必然是甘心情愿地受制于美国,并帮助美国进行冷战。
”该学者之所以这样评论是因为美国()A. 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B. 实施了马歇尔计划C.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 提出了杜鲁门主义【答案】B【解析】2.1940年,美国成立了“美洲国家事务协调办公室”,采取派遣留学生、免费赠送书籍等方式介绍美国历史和文化。
同时美国哥伦比亚等广播公司增加了对拉丁美洲的广播时间。
《时代》、《生活》等美国杂志也开始出西班牙文和葡萄牙文版。
美国的这些做法旨在()A. 加强与拉美的文化联系B. 展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C. 消除法西斯势力的影响D. 确保在拉美的领导地位【答案】D【解析】材料所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在拉美的领导地位,而不是为加强与拉美的文化联系,A项错误;美国政府致力于通过文化手段来展开外交,展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不是材料所述美国措施的主要目的,也不是题干主旨,B项错误;1940年美国尚未参战,C项错误;根据材料“1940年”“增加了对拉丁美洲的广播时间”等信息可知,美国在二战期间加强对拉丁美洲的文化宣传,促进了美国人民和拉美人民的相互理解,巩固了美国在拉丁美洲的领导地位,促进了美国文化外交手段中文化宣传政策和文化交流政策的结合,D 项正确。
故选D。
3.美国著名政治学专家塞缪尔•亨廷顿在他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得出结论:“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共产主义世界的重大变动,冷战的国际体系成为历史。
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自19世纪中后期起美国逐步进入政治经济制度的重建期。
19世纪末美国参议院批准的《麦金利关税法案》及修正案,赋予总统以谈判、达成互惠性商业协定的权力,这一系列行为发生的背景是()A. 美国确立分权制衡原则B. 出台中立主义外交政策C. 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D. 美国成为经济军事强国【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自19世纪中后期起美国逐步进入政治经济制度的重建期。
19世纪末美国参议院批准的《麦金利关税法案》及修正案”可知,这一系列行为发生的背景是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故C正确。
美国确立分权制衡原则是在1787年,故A错误。
二战全面爆发前后,美国出台中立主义外交政策,故B错误。
二战后,美国成为经济军事强国,故D错误。
故选C。
2.1954年赫鲁晓夫在回答英国贝尔纳教授时说道:“我知道,国外有人说,农业方面的新措施意味着苏联的整个经济政策有了根本的改变。
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
我们并没有放松对工业发展的注意,我们并没有因为农业而牺牲工业,工业部门将继续根据拟定的计划发展。
在将来,主要注意力还是放在重工业上。
”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A. 试图突破传统模式的框架B. 对其后的苏联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C. 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D. 找到了增加消费品生产的有效途径【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虽然将改革重心放在农业,一定程度上突破苏联模式,但是其改革仍然工业发展注重工业发展,尤其是重工业发展,仍然以计划经济模式进行,说明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这就对其后苏联的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主旨是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在农业,故C项错误;D项中的“有效途径”不符合赫鲁晓夫改革的史实,排除。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2009年以来,我国传统桑蚕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雕版印刷技艺、中医针灸、中国珠算、二十四节气等分别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技类名录项目。
这可以用来说明中国古代科技()A. 受到统治阶层的高度重视B. 注重运用实证推动创新C. 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D. 与民众的生活关联性强【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申遗科技类涉及纺织、制纸、印刷、珠算、针灸等门类可以看出,这些都是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故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出中国古代科技受到统治阶层的高度重视和注重运用实证推动创新,故而排除A、B两项。
长期领先的说法有误,排除。
故选D。
2.中国古代建筑营造形式丰富多彩,在建造布局上或象天法地、或遵循礼制、或模仿动物形状,下列中国的建筑文化遗产中模仿动物形状建造的是( )①颐和园②明清故宫③平遥古城④黟县宏村。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答案】D【解析】抓住关键信息“模仿动物形状建造”,结合所学可知,颐和园将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和谐组合一起,主要体现了象天地法,不符合题意,故①错误。
明清故宫遵循儒家思想的传统礼制而建立,不符合题意,故②错误。
平遥古城建成灵龟的形状,体现了模仿动物形状建造,故③正确。
黟县宏村像一头牛,体现了模仿动物形状建造,故④正确,故D项正确。
3.中国古代思想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
下列建筑遗产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①长城②秦始皇陵③颐和园④皖南古村落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答案】D【解析】长城、秦始皇陵、颐和园体现了天人合一,故①②③正确;④不符合题意,排除。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下列关于北宋初年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措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 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B.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C.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D. 军队增多,战斗力提高【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的养兵政策使军队人数增多了,但战斗力并未提高,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A、B、C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内容是A. 理财B. 整顿军队C. 富国强兵D. 科举【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是北宋积贫积弱,所以目的是富国强兵,其核心内容是理财。
包括:青苗法、募役法、保甲法、保马法等,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但是遭到了大官僚的抵制最终失败。
A正确。
B、C、D三项都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但是不是核心内容。
故选A。
3.下图所示为《孝文帝改革后的民族融合与北朝文学研究》的目录(部分)。
这反映出孝文帝改革的特点是A. 思想解放B. 文化东传C. 推行汉化D. 政治变革【答案】C【解析】根据《孝文帝改革后的民族融合与北朝文学研究》目录中的内容,特别是“北魏文化转型””(改汉姓后)元澄、元顺父子对汉文化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的特点,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具有思想解放的特点,A项错误;文化东传与材料内容及北魏孝文帝改革不符,B项错误;政治变革与课题《孝文帝改革后的民族融合与北朝文学研究》研究内容不符,D项错误。
4.《论语.述而》一书中记载了孔子的言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下列措施中对限制雅典贵族进行土地兼并起到直接作用的是①废除了“六一汉”制度②“遗嘱法”的规定③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额④拨款赎回卖到外邦的公民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答案】D【解析】2.梭伦经济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①债务问题②土地问题③就业问题④海外市场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3.下列关于梭伦改革前雅典社会状况的表述,最能具有代表性的是()A. 雅典国家正在形成过程中B.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尖锐C. 工商业经济比较发达D. 社会政局动荡,平民暴动一触即发【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前,雅典的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尖锐,这是梭伦改革进行的主要原因,B项符合题意;雅典国家此前已经形成,排除A;C项不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排除C;D项是由B项导致的,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4.梭伦改革时,推行财产等级制度,规定财产越多等级越高,等级越高权利越大。
而当时雅典的法律又规定:当遇有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时,公民必须按照预先编制的财富名次榜捐款,财产越多,捐款额度越高。
这体现了雅典当时()A. 强调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对等B. 自然灾害促进民主政治的完善C. 法律重视城邦利益至上的精神D. 公民权益与社会职业高度一致【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财产越多等级越高,等级越高权利越大”“财产越多,捐款额度越高”可以看出,在梭伦实行的财产等级制度中,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成正比,是对等的,故A正确。
2021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专题史)一轮复习学案:单元优化提升 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 Word版含答
单元优化提升一、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1.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阶段(15~16世纪)(1)原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使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中世纪生产经验的积累为技术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
(2)标志:天文学领域的革命。
2.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和发展阶段(17~18世纪中期)(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手工工场的发展促进了技术的进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
(2)标志: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
3.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1)原因:随着西方主要国家工业革命的进行,经济的发展对科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标志:电磁学的新成就、道尔顿的原子论、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等。
4.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和系统化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标志:电的发明与应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理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针对训练——对接48分选择题]1.(2019·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古代学者依靠直观感受和哲学思辨对自然界提出种种猜测,近代以来的科学依靠实验来检测和发展科学理论,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推动B.新教伦理初步形成C.资本主义兴起D.人文主义开始出现解析:选C。
材料中从“直观感受和哲学思辨”到后来“依靠实验来检测和发展科学理论”,这一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发展,而题干中要求的是“主要原因”,应该从政治方面来考虑。
工业革命是18世纪60年代才开始的,而近代科学诞生于工业革命之前,故A 项错误;“新教伦理”属于思想文化方面,不是政治方面,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兴起”属于政治方面,故C项正确;“人文主义”也属于思想文化方面,故D项错误。
2.“从点光源发射出来的光束的能量在传播中不是连续分布在越来越大的空间之中,而是由数量有限的、局限在空间各点的能量子所组成,这些能量子只能整个地被吸收或产生出来。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1小题,每题3分,共计33分)1.2011年海峡两岸由新浪等网络平台共同评选出年度汉字“微”。
如今,“微信”、“微博”、“微商”、“微客”、“微课”、“微创”等词已风行。
这主要得益于()A. 信息技术B. 新能源技术C. 市场经济体制D. 全球化趋势【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微信”、“微博”、“微商”、“微课”都是手机互联网上的新现象,他们的出现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A项正确。
B项,新能源技术不涉及“微信”、“微博”、“微商”、“微课”。
C项,市场经济体制与信息化产物之间并非主要联系。
D项,全球化是世界经济格局,与“微信”、“微博”、“微商”、“微课”等没有因果关系。
故选A。
2.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工业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它们都( )A. 始于纺织业B. 从英国开始扩展到各国C.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D. 以电力作为能源【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始于纺织业、从英国扩展到各国只适合第一次工业革命,故AB两项错误。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故C 项正确。
以电力作为能源只适合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故D项错误。
3.在1935年的一篇论文中,爱因斯坦提出了一个新证据:断言量子理论无法对自然界进行完全的描述。
根据爱因斯坦的说法,一些无法被量子理论预见的物理现象应该能被观测到。
阿斯派特做了一系列著名的实验,证明了量子理论的正确性。
材料主要说明( )A. 量子论可解释微观领域的运动现象B. 爱因斯坦否定了量子论的正确性C. 宏观世界只能用相对论来解释D. 现代物理学注重理论研究和实验【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断言量子理论无法对自然界进行完全的描述”得出量子理论并不能解释微观领域的运动,故A项错误。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一方面,美国大量印刷钞票,从以亚洲国家为首的地区购入大量消费品,致使中国、日本等国的美元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同时美国的贸易赤字不断扩大,美国继续印刷美元填补赤字。
另一方面,美国发行大量的债券,中国、日本等国大量购买此类美元资产,从而使美元源源不断地流回美国。
西方经济学家将这一现象被称为“新布雷顿森林体系”。
这表明()A. 美元仍是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中心B. 战后世界经济秩序基本保持稳定C. 美国实现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建D. 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三足鼎立局面【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中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表现说明二战后世界经济秩序基本保持稳定,故B项正确。
ACD三项均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2.如图示意图中“?”处应填入()A. 北约B. 煤钢联营C. 华约D. 欧盟【答案】D【解析】3.它是当前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有“经济联合国”之称。
它的诞生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已经开始。
该组织是()A. 关贸总协定B. 亚太经合组织C. 世界贸易组织D. 上海合作组织【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1947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拥有160个成员国,成员国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7%,由于它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因此被誉为“经济领域的联合国”,故C正确。
关贸总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排除A。
B是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排除。
D是区域合作组织,具有政治性与经济性等特点,排除。
故选C。
4.据统计,截至2017年,亚、非、欧、美各大洲都已组成数十个不同水平、不同规模的区域经济或跨区域经济集团,如东盟、拉美南方共同市场、东南非共同市场、亚太经合组织、欧亚合作组织等。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持续了300多天”“几乎由法军独自承担,最终又以将战线恢复到原始状况告终”“给徒劳无功的德军留下了难以恢复的伤痛回忆”。
这段文字描述的战役最有可能是()A. 马恩河战役B. 凡尔登战役C. 索姆河战役D. 斯大林格勒战役【答案】B【解析】马恩河战役发生在1914年9月5日至1914年9月12日,战争持续了一周,故A 项排除;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屠宰场”“地狱”之称,时间为1916年2月至1916年12月,最后以法军发动反攻,基本收复被德军攻占的阵地告终,与题干信息一致,故B项正确;索姆河战役为1916年6月下旬至11月中旬,故C项排除;斯大林格勒战役是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是苏德战场上具有转折意义的战争,故D项排除。
故选B。
2.该图是一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
下面叙述与之不相关的是()A. 英国首先使用B. 和飞机同时亮相于凡尔登战役C. 首次亮相于1916年,增加了战争的残酷性D. 首次亮相于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答案】B【解析】图片所示的新式武器为坦克,根据所学可知,坦克首次亮相于索姆河战役,B项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ACD不合题意,排除。
故选B。
3.一战后期,促使同盟国集团迅速崩溃的主要因素是( )①“施里芬计划”过低估计了对手的实力②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③《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使德军放松警惕④协约国军队对德展开了强大攻势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②④D. ①③【答案】C【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是多方面的。
解答此题要注意关键词“一战后期”,①中的“施里芬计划”是战争初期发生的事件,排除;③中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②④均符合题意,故②④正确。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1992年初,邓小平说:“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
”这说明()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 改革在经验总结中不断前行D. 政府措施得到人民支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这番话说明中国的改革在经验总结中不断前行,故C项正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基本建立是在21世纪初,故A项排除。
BD两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
故选C。
2.下面为部分年份中日双边贸易额统计表(单位:亿美元),据此可判断()年份中日双边贸易额197210.41989146.52000831.7A.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日经贸往来严重受阻B. 两极格局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日双边贸易额激增C. 中国外交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变化推动中日贸易发展D. 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动推动中日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答案】C【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可知,从1972年到2000年,中日双边贸易额迅速增长。
依据表格时间,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978年后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推动了中日贸易的迅速发展,因此出现表格中的现象,故C项正确;A项中的“严重受阻”具有夸大的嫌疑,排除;两极格局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就已经瓦解,故B项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不能全面反映表格中中日贸易发展的状况,故D项错误。
故选C。
3.宣传画常常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如图的宣传画“印记”的历史时期是( )A.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 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时期C. “文化大革命”时期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答案】D【解析】4.有人评价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依然遵循着百余年前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路径,这种评价()A. 肯定传统文化本位主义B. 忽略了先进制度对推进变革的作用C. 是评价历史的基本方法D. 肯定洋务运动制度变革的示范意义【答案】B【解析】“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依然遵循着百余年前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路径”表明这种评价忽略了先进制度对推进变革的作用,故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有学者指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新的天文学有了坚实的物理基础,对古代科学的整体替代最终完成;爱因斯坦甚至认为,在牛顿前后,还没有人能够像他那样决定着西方的思想、研究和试验的方向。
据此可知,牛顿力学A. 开创了具有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B. 使物理学研究进入新局面C. 彻底否定了古代传统科学的地位D. 为相对论的出现奠定基础【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使新的天文学有了坚实的物理基础,对古代科学的整体替代最终完成”“没有人能够像他那样决定着西方的思想、研究和试验的方向“可以看出牛顿力学所达到的高度,使物理学研究进入新局面,故B正确;A项是伽利略的贡献,故排除;牛顿力学对古代传统科学既有继承,又有否定,故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故选B.2.亚里士多德坚信幸福和智慧只能从思考中获得,而思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理想社会的公民应注重政治统治的物质前提。
由此可知,亚里士多德A. 反对民主政治B. 提倡精英政治C. 主张人人平等D. 赞同轮番而治【答案】B【解析】据材料“亚里士多德坚信幸福和智慧只能从思考中获得,而思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理想社会的公民应该是有一定物质基础的“可知,亚里士多德强调物质基础对于公民智慧的重要作用,而物质和智慧合二为一的多为社会精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里士多德主张精英治国,故选B项;亚里士多德不反对民主政治,故A项错误;古代希腊没有人人平等,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轮番而治,故D项错误。
3.如图艺术作品体现的思想内涵是( )A. 希腊的“神人同性同形”的人文主义精神B. 雅典的民主精神C. 公民平等自由的精神D. 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精神【答案】A【解析】雅典娜是神,但是这幅艺术作品却赋予了雅典娜这一神化形象以人的感情,命名为“哀伤的雅典娜”,所以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故选A;BC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如图是中国唐朝三省六部制和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实质问题的选项是( )A. 唐朝的制度更为先进B. 唐朝的决策权在尚书省和皇帝C. 美国的制度更符合美国国情D. 唐朝是专制制度,美国是民主制度【答案】D【解析】中国的唐朝虽然是分权,但是君主专制下的分权,西方是民主下的分权,相比之下,美国的制度较为先进,所以A错误,D项正确;尚书省是执行机构,故B错误;唐朝的制度也比较适合中国的国情,故C错误。
2.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
这表明( )A. 德意志邦联制下地方权力过大B. 普鲁士专制主义传统受到遏制C. 德国国家结构呈现联邦制特征D. 当时德意志统一尚未真正完成【答案】C【解析】A.前两不是强调地方权力过大,而是强调统一以后的德国联邦制国家的特点。
B.统一以后的德国普鲁士专制主义传统并没有因为宪法而得到遏制。
C.从材料可以看出普鲁士能够否决统一以后德国的议会的议案。
但是其他邦国也可以制约普鲁士。
反映的是同一以后德国国家结构中的联邦制的。
D.1871年德国已经完成了统一。
3.1861年,林肯将“保卫美国领土的完整”作为美军在“南北战争”中的使命;1862年,他签署《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叛乱中的地区的所有奴隶永远获得自由,鼓励曾经的奴隶踊跃参军,为自由而战。
林肯政府做出以上举动的主要原因是()A. 北方政府在战争初期处于不利地位B. 林肯对奴隶制的强烈反对C. 废除奴隶制符合《独立宣言》的精神D. 全社会对种族歧视的谴责【答案】A【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起初北方战争不利,解放黑人奴隶大大增强了北方的作战能力,故A正确;据材料“宣布叛乱中的地区的所有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可知林肯对奴隶制的强烈反对是一定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错误;符合《独立宣言》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抗战时期中国军队某次作战的作战计划指出:“趁目前青纱帐与雨季时节,敌对晋察翼、晋西北及晋东南扫荡’较为缓和、正太路沿线较为空虚的有利时机,大举击破正太路。
”此次作战()A. 粉碎了日本侵略者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B. 使抗日战争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C. 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大规模战役D. 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敌对晋察翼、晋西北及晋东南扫荡’较为缓和、正太路沿线较为空虚的有利时机,大举击破正太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次战役是百团大战,故C正确,A与淞沪会战有关,排除。
B出现在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排除。
台儿庄大捷是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排除D。
2.中国共产党曾发表社论称赞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和苏联并称为“民主世界的双璧”。
该社论发表的背景是()A. 罗斯福新政成功实施B.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间的相互支持与配合C.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D.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的内容,说明是中美苏关系比较好的时候,结合所学可知,只有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时期相互合作和支持过,因此B项正确;A项中美国坚持反苏反共,CD项时中苏关系恶化,因此ACD项时,都不可能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排除。
3.1940年,毛泽东发文指出:(国民党)“剿共十年”“剿”出了一个“一党专政”,但这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专政。
而在“剿共”四年(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之后,就已经“剿”出了一个“满洲国”。
毛泽东此论()A. 意在抨击国民党分裂统一战线的行径B. 旨在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C. 反映出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D. 加速了中国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答案】A【解析】从材料看到,毛泽东着重批判历史上国民党的分裂行为带来的后果,其意在抨击抗战时期国民党分裂统一战线的行径,因此A项说法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提升强化练(十五)一、选择题1.1839年林则徐曾拟就给英国国王的照会一件,称:“我大皇帝抚绥中外,一视同仁”“茶叶、大黄,外国所不可一日无也”,如果中国停止出口,则“夷人何以为生”,所以夷人应感谢天朝的恩德。
照会最后说:“我天朝君临万国……然不忍不教而诛”,要英王“诘奸除慝,益昭恭顺之忱,共享太平之福。
”材料反映( )A.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B.林则徐深谙外交策略,对敌国恩威并施C.林则徐浮华虚伪,虚骄自大D.林则徐天朝上国观念浓厚,对世界了解不多解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意在突出林则徐关注西方人文地理、先进技术,材料并未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1839年”中英双方尚未开战,并非敌国,故B项错误;材料“所以夷人应感谢天朝的恩德”“我天朝君临万国……然不忍不教而诛”,更多地突显了长期的自我封闭,天朝上国观念浓厚,并非林则徐浮华虚伪,虚骄自大,故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2. 1866年郭嵩焘奏称:“夫将欲使中国火轮船与洋人争胜,徒恃官置之一二船无当也。
使商民皆得置造火轮洋人之利,能与洋人分利,即能与争胜无疑矣。
”这一认识( ) A.表明洋务思想有新发展B.反映了维新派的政治主张C.加快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否定解析:郭嵩焘是洋务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主张在官府创办企业的基础上,鼓励商民创办企业,故A项正确;材料中所涉及的是经济发展问题,与维新派的政治主张无关,故B 项错误;19世纪60年代是民族工业刚刚产生的时期,故C项错误;由材料中主张从官府到商民都应引进西方技术,创办近代企业,是中体西用的一种运用和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A3.1898年,有报纸评论说:“出洋肄业之诸子弟,学成返国,早已习与性成,只知改洋装,操洋语,娶洋妇,教洋书,或为洋人司出纳,或以洋人作舌人,从无一委质策名,供国家之用者。
推其原弊,岂非幼稚时未明中国大道,先沾染外洋之习气使然耶!”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留学教育危及清朝统治B.顽固守旧势力排斥留学教育C.传统观念制约社会转型D.中国教育的半殖民地化特征解析:该报纸评论认为留学教育改变了学生的习性,对国家没有贡献,但没有反映出危及清朝统治,A项错误;B项反映的是表面现象,错误;该评论强调学生要首先“明中国大道”,以封建纲常伦理安身立命,符合中体西用的思想,这一传统观念影响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制约近代社会转型,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国教育被西方国家控制,没有体现半殖民地化特征,D项错误。
答案:C4.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中说:“两平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也;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
”梁启超著述意在( ) A.说明国际社会中没有道理可讲B.阐释道理是平等与权力的基础C.强调民族平等有利于世界进步D.激发国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解析:材料“两平等者相遇……道理即权力也”说明A项错误;由材料“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可知,道理不是平等与权力的基础,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国家实力对国家关系的影响,并非强调民族平等,故C项错误;材料“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说明作者在民族危机深重的背景下强调民族要自强,国家要振兴,故D项正确。
答案:D5.康有为认为:美国式的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未至其时”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民众“剽悍持权,动辄屠诛,人皆不保”。
材料反映康有为( ) A.反对进行资产阶级革命B.反对美国式的政治体制C.主张保留君主专制制度D.对封建势力妥协退让解析:康有为认为中国实行美式政体“未至其时”,就是反对在当时的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也就是反对废除君主,结合当时革命派主旨及康有为的阶级属性,可知,康有为实质就是反对革命派的革命主张,故A项正确;按材料信息康有为认为美国式政治体制是“至公至平之理”,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康有为保留君主专制的信息,且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故C项错误;按材料意思,康有为之所以主张民主应该循序渐进,是因为担心民众缺乏必要的政治素养,而不是对封建势力的妥协退让,故D项错误。
答案:A6.1919年12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倡导“整理国故”运动。
“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
”材料表明胡适( )A.违背了新文化运动的宗旨B.不认可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C.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D.抵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解析:从题干可以看出胡适倡导的“整理国故”运动是要分清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与糟粕,吸收其精华,再造新的文化,并没有违背新文化运动的宗旨,A项错误;B项与题干“整理国故”运动无关,故错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分析出,胡适发起“整理国故”运动的初衷,是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改造传统文化,推动其向现代转型,C项正确;D项与题干“整理国故”运动无关。
答案:C7.近代以来,中国相继发生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其反映的基本趋势是( )A.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B.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C.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D. 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转变解析: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代表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个层次——器物、制度、思想文化,故选B项;A、C、D三项均只反映了其中一个层次。
答案:B8.“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
”材料强调( )A.必须继续革命,推翻清朝封建帝制B.政治革命的彻底性和长期性C.要从思想上肃清旧的封建思想D.要用马克思主义彻底改造中国旧的思想解析:材料讲述辛亥革命对原来维护封建帝制的封建思想打击不大,不利于巩固民主共和,强调要从思想上彻底解放人们。
故选C项。
答案:C9.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解释科学道:“科学者何?吾人对于事物之概念,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
以下对材料中“科学”最合理的认识是( ) A.科学仅指科学技术和科学精神B.当时学者对科学的解释较浅显C.科学是指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D.中国开始引入了科学的概念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陈独秀对科学的解释实际上主要是一种方法,不是指科学到底是具体的什么东西,故A项错误;陈独秀对科学的解释并不是浅显,而是正确的,故B项错误;陈独秀对科学的解释是既要符合客观的现象又要符合主观理性,是涉及世界观和方法论,故C项正确;对于科学的概念,中国引入较早,在中日甲午战争后康有为就已经开始在用了,故D项错误。
答案:C10.1919年陈独秀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中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礼教、旧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旧艺术。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能准确反映材料信息的是( )A.陈独秀倡导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B.新文化运动以“德先生”和“赛先生”为旗帜C.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D.陈独秀对传统文化持全面否定态度解析:本题考查陈独秀的思想。
主张“德先生”和“赛先生”说明陈独秀倡导思想革命,“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说明陈独秀倡导文学革命、故A项正确;新文化运动以“德先生”和“赛先生”为旗帜没有说明文学革命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五四运动,故C项错误;陈独秀对传统文化持全面否定态度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A11.1917年,李大钊在《立宪国民之修养》中说:“依吾儒忠恕之道,西哲自由、博爱、平等之理,以自重而重人之人格,各人均以此惕慎自恃,以克己之精神,养守法循礼之习惯,而成立宪国绅士之风度……绝不致演出议场挥拳、白宫斗口之象也。
”材料说明李大钊主张( )A.建立君主立宪制度B.理性选择西方文明C.摒弃儒家伦理道德D.发展教育改造国民解析:材料中的立宪泛指民主政治,理论上包括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故A项错误;材料中表达了在学习西方民主制度时,要把中国传统的“克己”精神与西方民主精神相结合,提高自身修养,不要盲目争斗,故B项正确;材料“依吾儒忠恕之道”表明李大钊没有摒弃儒家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侧重点是理性学习西方政治精神,没有涉及发展教育的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B12.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他提出了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三大主义”,成为文学革命的纲领。
据此可知文学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普及科学知识B.方便民众阅读C.推广白话文D.服务政治革命解析:根据题干中提出建设三种文学的信息可知,与科学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中建设国民文学、写实文学和社会文学的主要目的都是推翻传统封建思想的统治,与方便民众阅读无关,故B项错误;题干中的三种文学与推广白话文无关,故C项错误;题干中的三种文学建设有利于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思想基础,能够推动政治革命的发展,故D项正确。
答案:D二、非选择题13.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近代中国的百年历史产生了新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一代人、甚至每一个时代,都要对历史进行重新的认识,所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对近代中国百年历史进行重新的认识就是必然的了……即便对同一研究对象,也会因视角不同而研究结果有所不同。
如: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就比它的《天朝田亩制度》更有意义、更受重视也得到更高评价;对“洋务运动”,现在人们注重的主要是它冲破重重阻力、引进现代大机器生产“求强求富”的努力和成就。
相反,对其兴办者的主要动机之一如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等则不多考虑。
……也就是说,“农民起义”不是这种理论的主要评价标准和参照系。
——《重新认识百年中国》材料二这些年来,学术界在肯定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相互促进的前提下,着重讨论了五四运动所反映的救亡主题与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主题碰撞和同化作用……以金冲及为代表则提出了救亡唤起启蒙的结论,认为在中国每一次救亡运动的高潮,总是能有力地唤起或促进一次伟大启蒙运动的到来。
——《重新认识百年中国》(1)依据材料一,指出“新时期”对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的“主要评价标准和参照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依据材料二,结合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史实,指出金冲及的观点并评述。
解析:(1)从材料一可知,“新时期”对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的“主要评价标准和参照系”从革命史观转向近代化史观。
(2)第一小问,由材料二可知,金冲及认为救亡唤起启蒙;第二小问,评论并叙述,要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夹叙夹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