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新规范标准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一、评定目的本报告旨在对焊接工艺进行评定,确定其可行性及优劣势,为实施焊接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二、评定依据1.相关规范标准:按照国家标准GB/T 8110-2008《焊接工艺评定规范》进行评定。
2.焊接材料:焊接材料为XX型钢。
3.焊接设备:使用XX焊接设备。
4.焊接工艺文件:参考XX焊接工艺文件。
三、评定内容1.焊接试样制备:根据焊接工艺文件的要求,制备焊接试样。
2.焊接过程评定:对焊接试样进行焊接,评定焊接过程中的焊接质量,包括焊缝形状、焊缝质量等。
3.力学性能评定:对焊接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冲击韧性等。
4.金属组织评定:对焊接试样进行金属组织观察和分析,确定焊接区、热影响区的组织状态。
四、评定结果根据评定内容,对焊接工艺进行评定如下:1.焊接过程评定:焊接过程中,焊缝形状和质量良好,焊接接头牢固可靠,满足设计要求。
2.力学性能评定:焊接试样的拉伸强度为XXXMPa,屈服强度为XXXMPa,冲击韧性为XXXJ,满足设计要求。
3.金属组织评定:焊接区的金属组织均匀细密,热影响区的金属组织有一定的晶粒粗化,但仍满足设计要求。
五、评定结论根据评定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本次评定的焊接工艺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焊接接头的质量良好,力学性能满足标准要求,金属组织均匀细密。
因此,建议采用该焊接工艺进行实际生产。
六、评定改进措施根据本次评定结果,还可以提出以下改进措施以进一步提高焊接质量:1.优化焊接参数:通过调整焊接参数,如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等,进一步改善焊接质量。
2.优化焊接材料选择:选择更适合的焊接材料,以提高焊接接头的强度和韧性。
3.加强质量管理:加强焊接工艺的质量管理,进行及时的检测和跟踪,确保焊接质量稳定可靠。
七、附录1.焊接工艺文件2.焊接试样照片3.力学性能测试报告4.金属组织观察照片。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本次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旨在对甲公司的焊接工艺进行评定,以验证甲公司的焊接工艺是否符合行业规范和标准要求。
一、焊接工艺概述
甲公司采用手工电弧焊接工艺,根据图纸要求,采用E50焊条,直流电弧焊接。
焊接材料为Q235钢板,板厚为10mm。
本次焊接将进行对接焊、角焊和T型焊三种类型的试验。
二、焊接工艺评定结果
1.外观质量:本次焊接试验制作的焊缝质量较高,表面平整,无气孔、夹杂、裂纹等缺陷,符合GB/T986-2008中的VIS1级要求。
2.力学性能:对接焊、角焊和T型焊试验样品进行了拉伸和弯曲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其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均满足GB/T3323-1995中的II级要求。
试样在受到一定弯曲力后,在无明显裂纹或破裂情况下,仍能完整保持角度,符合
GB/T232-2010中的II级要求。
3.气孔率:焊缝中气孔率的测量结果在3%以内,符合行业标准要求。
4.工序评定:焊接工艺的工序详情、操作人员以及环境管理等方面均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三、结论
经过本次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甲公司的焊接工艺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已取得良好的焊接工艺评定结果,建议
甲公司在今后的焊接施工中严格按照焊接工艺和质量管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焊接工艺评定规则

焊接工艺评定规则目次1. 总则2. 引用的标准、法规3. 焊接工艺评定的程序及要求4. 焊接工艺评定失败的处理5. 焊接工艺评定的保存6. 附录《焊接工艺评定》管理规则1. 总则1.1 根据〈蒸气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蒸规”)及其附录Ⅰ的要求,本规则规定了在安装、改造、维修施工中,制作“焊接工艺评定”时所应遵守的程序和各部门、各职能人员的职责。
1.2 本规则同时规定了“焊接工艺评定”完成后的保管和应用。
1.3 “焊接工艺评定”是评定本单位是否具有焊出合格接头的能力;同时也验证施工中制定的焊接工艺是否正确。
因此,评定试件应由本单位熟练焊工焊接。
不允许借用其他单位的焊工,更不允许借用其他单位的焊接工艺评定。
1.4 “指导书”、“评定报告”、“施焊记录”填写时应字迹工整、清楚,需要修改的地方,修改人应签上时间、姓名和数量。
不许随意涂改。
2. 引用的标准、法规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管理规则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则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则。
《蒸气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JB/T 3375 《锅炉用材料入厂验收规则》JB/T 4730.1~4730.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一部分通用要求第二部分射线检测第三部分超声检测JB/T 2636 《锅炉受压元件焊接接头金相和断口检验方法》GB 228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 /T229 《金属夏比冲击试验方法》GB 232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3. 焊接工艺评定的程序及要求3.1在编制施工方案时,应根据图纸及〈蒸规〉和附录Ⅰ的要求,首先审查已作过的“焊接工艺评定”是否能在母材和焊材的分类、母材和熔敷金属厚度、焊接方法、予热、焊后热处理等方面完全覆盖。
如不能则应重新制作“焊接工艺评定”。
3.2首先由焊接技术人员编写“焊接工艺指导书”。
指导书是评定工作的依据,应该根据本单位人员、设备的具体条件编写。
3.2.1编写指导书时,在母材的选择上,在同类钢号中应尽量选择有冲击值的母材。
焊接工艺评定执行标准

焊接工艺评定执行标准一、引言焊接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连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为了保证焊接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对焊接工艺进行评定。
本文将介绍焊接工艺评定的执行标准。
二、标准的制定目的焊接工艺评定的执行标准旨在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保障工程安全可靠。
通过标准化的评定程序,可以确保焊接工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高焊接效率和质量。
三、评定范围焊接工艺评定的执行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焊接工艺,包括手工焊接、半自动焊接、自动焊接等。
评定范围覆盖了常见的焊接材料和结构形式,包括钢结构、铝合金、不锈钢等。
四、评定程序1.确定评定目标:明确焊接工艺的要求,包括焊接材料、焊接位置、焊接厚度等。
2.制定评定方案:根据评定目标,制定具体的评定方案,包括选择评定样品、确定评定方法等。
3.准备评定样品:根据评定方案,准备符合要求的焊接样品。
4.进行焊接实验:按照评定方案进行焊接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5.评定结果分析:对焊接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焊接工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6.评定报告编写:根据评定结果,编写评定报告,明确评定结论和建议。
五、评定内容焊接工艺评定的执行标准包括以下内容:1.焊接材料的选择:根据焊接要求,选择适当的焊接材料,包括焊丝、焊剂等。
2.焊接参数的确定:确定合适的焊接参数,包括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等。
3.焊接位置的要求:明确焊接位置的要求,包括焊缝形式、焊接角度等。
4.焊接接头的准备:对待焊接的接头进行准备,包括除去油污、毛刺等。
5.焊接过程的控制:控制焊接过程中的温度、气氛、保护等因素,保证焊接质量。
6.焊接后处理:对焊接后的接头进行处理,包括打磨、清洁等。
六、评定结果和报告焊接工艺评定的执行标准要求对评定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
评定结果可以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情况。
根据评定结果,编写评定报告,明确评定结论和建议。
七、质量控制和监督焊接工艺评定的执行标准强调质量控制和监督。
在焊接工艺评定过程中,需遵循相关的质量管理规范,如ISO 9001等。
焊接工艺评定及焊接工艺评定标准

试件加工:无损检测合格后,根据焊接工艺评定相关标准 进行试样尺寸画线,同时编制试样制备原始记录,进行试 件的加工:
试样加工
焊接接头性能检验:根据焊接工艺评定相关标准以及 设计文件规定的试验项目,由检测人员对焊缝的力学 性能、金相组织、硬度、化学成分等进行检测,并编 制相关的检测报告。
力学试验
冲击试验
c)采用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或钨极气体保护 焊,对Fe-1~Fe-5A类别母材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时,高类别号 母材相焊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于该类别号母材与低类别 号母材相焊。
d)除b)、c)外,当不同类别号的母材相焊,即使母材各自的焊接 工艺都已评定合格,其焊接接头仍需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0452相同)。
e)当规定对热影响区进行冲击试验时,两类(组)别号母 材之间相焊,所拟定的预焊接工艺规程,与他们各自相焊评 定合格的焊接工艺相同,则这两类(组)别号母材之间相焊 ,不需要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0452组别规定相同)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及焊接工艺指导书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及焊接工艺指导书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号为1689,焊接方法为Ws+D,机械化程度为自动。
接头简图包括坡口形式、尺寸、衬垫、每种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焊缝金属厚度,其中焊缝金属厚度为0.5-2或2-3.2.不需要进行焊后热处理,因此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为空白。
保护气为氩气,混合比流量为8-12,尾部保护气和背部保护气为空白。
电流种类为直流,极性为正接,钨极尺寸为Ф3.2mm,焊接电流范围为100-135A,电弧电压范围为12-24V。
喷嘴直径为16-18mm。
母材为20#钢,厚度为4.5mm,直径为159mm。
填充金属为H08或E4315,规格为Ф2.5mm或Ф3.2mm。
焊接位置为对接焊缝位置为6G,焊接方向和角焊缝位置为空白。
焊接速度为7-9cm/min,摆动为空白。
预热温度为单道预热温度,层间温度为空白。
到电阻至焊件距离为8-10.加热温度、升温速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最小预热温度、最大层间温度、保持预热时间、加热方式和气体种类混合比流量同上。
电流种类为直流,极性为EN/EP,焊接电流范围为100-130/100-160A,电弧电压范围为12-18/22-28V。
本文介绍了使用不同牌号、直径和焊接电流的焊接材料进行焊接的技术措施和试验结果。
使用TIG-50、J422和J422等不同牌号、直径和焊接电流的焊接材料进行焊接时,需要采用不同的焊接层次和焊接方法。
钨极类型和尺寸为钨极Ф2.5喷嘴孔径为Ф12㎜。
在焊接过程中,可以选择摆动焊或不摆动焊,摆动焊的参数为GTAW摆幅3-4㎜SWAW摆幅6-10㎜。
焊前需要进行清理,可以使用砂轮打磨和背面清根方法。
在焊接完成后,需要进行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和金相检验等试验。
拉伸试验使用试验编号为JT-77-1的试验方法,试样编号为1513-1-1、1513-1-1和1513-1-1,试样宽度为20㎜,试样厚度为22㎜,横截面积为440㎜,弯曲直径为40㎜,试验温度为室温,断裂截荷分别为220KN和218KN,弯曲角度为180°,冲击吸收功分别为500J和495J。
焊接工艺评定及操作规范

焊接工艺评定及操作规范一、焊接工艺评定1.焊接工艺评定的目的:2.焊接工艺评定的要求:(1)焊接方法的选择:根据焊接材料的种类和要求,选择最适合的焊接方法,如手工焊接、自动焊接等。
(2)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确定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焊接角度等焊接工艺参数,保证焊接质量。
(3)焊接试样的制备:根据产品要求,制备符合规定尺寸和形状的焊接试样。
(4)焊接试验的执行:按照焊接工艺参数进行焊接试验,测试焊缝的力学性能、外观质量等。
(5)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根据焊接试验的结果,编制焊接工艺评定报告,表明焊接工艺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二、操作规范1.焊接设备和工具的选择与检查:(1)选择适合的焊接设备和工具,包括焊接机、气瓶等,确保其质量和性能满足焊接要求。
(2)定期对焊接设备和工具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2.安全措施:(1)戴好防护用具,包括焊接面罩、手套等,确保人身安全。
(2)保持焊接区域通风良好,避免有毒气体的积聚。
(3)遵守火灾预防措施,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防止火花和火焰的扩散。
3.焊接操作:(1)根据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中的焊接工艺参数进行焊接操作。
(2)焊接前应对焊接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和表面清洁度。
(3)合理控制焊接电流、电压等参数,确保焊接质量。
(4)焊接时要注意焊接速度和焊接角度,保证焊缝的充实度和外观质量。
(5)焊接结束后,对焊缝进行外观检查和力学测试,保证焊接质量。
4.焊接质量控制:(1)焊接过程中,定期进行焊缝外观检查,确保焊接质量。
(2)根据产品要求,进行相应的力学性能测试,确保焊接部位的强度和韧性。
(3)记录焊接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包括焊接工艺参数、材料批次等,为质量管理提供依据。
以上就是关于焊接工艺评定及操作规范的详细介绍。
通过焊接工艺评定和制定操作规范,能够有效地控制焊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工作安全。
同时,合理的焊接工艺和操作规范也有助于提高焊接工人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4)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Q345B钢双面埋弧自动对接焊(δ=8+8mm)编制校对审核此焊接工艺评定为本公司钢构件加工、制造而作,根据《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J218-2002)及《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4708-92)进行工艺评定,评定结果如下:一、焊接方法和焊接位置1.1 焊接方法:自动埋弧焊1.2 焊接位置:平焊位置二、应用范围2.1 采用钢材级别:Q345B2.2 选用钢材厚度:5—14mm三、试验材料3.1 试板厚度、牌号、化学成份和生产厂家见下表:3.2 焊接材料名称、牌号和生产厂见下表四、焊接设备的名称、型号和制造厂五、试验人员:5.1 焊接试验人员:(焊工,四级)5.2 无损探伤人员:(试验员)(审核人)5.3 力学试验人员:(试验员)(审核人)六、坡口形式和尺寸七、焊接规范见下表八、试板尺寸及试样位置九、试验与检查9.1 试验与检查项目见下表9.2 试样形式、尺寸和试验方法:焊接接头拉伸试验的试样尺寸、形式以及试验方法,按GB2651-89 焊接接头弯曲试验的试样尺寸、形式以及试验方法,按GB2653-89 十、评定结论:本焊接工艺评定经焊缝外观检查、无损探伤检查、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包括接头拉伸、正背弯曲试验)检查均合格,符合《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JB4708-92)评定要求。
十一、附录(一)试样材料与焊接材料质量证明书复印件;(二)外观、力学性能、无损探伤检查报告。
焊接接头外观检查报告接头形式:Q345B钢δ8+δ8双面埋弧自动对接焊8检验结果:无气孔、咬边、裂纹、未焊透等缺陷。
检验员:日期:2017.8.2审核:日期:2017.8.2质量控制部.焊接工艺评定报告Q345B钢双面埋弧自动贴角焊(δ=6+8mm)编制校对审核此焊接工艺评定为本公司钢构件加工、制造而作,根据《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J218-2002)及《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4708-92)进行工艺评定,评定结果如下:一、接方法和焊接位置1.1 焊接方法:自动埋弧1.2 焊接位置:船形位置二、应用范围2.1 采用钢材级别:Q345B2.2 选用钢材厚度:厚度任意,可代表的焊脚尺寸大于3-6mm三、试验材料3.1 试板厚度、牌号、化学成份和生产厂家见下表:3.2 焊接材料名称、牌号和生产厂家见下表四、焊接设备的名称、型号和制造厂5.1 焊接试验人员:(焊工,四级)5.2 角焊缝宏观检查:(试验员)(审核人)六、坡口形式和尺寸七、焊接规范见下表八、试板尺寸及试样位置9.1 试验与检查项目见下表十、评定结论:本焊接工艺评定经外观检查、宏观检查均合格,符合《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JB4708-92)评定要求。
焊接工艺评定执行标准

焊接工艺评定执行标准焊接工艺评定是指对焊接工艺进行验证和确认,以确保焊接过程和焊接接头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活动。
焊接工艺评定的执行标准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依据,下面将对焊接工艺评定执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焊接工艺评定执行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如《焊接工艺评定规程》(GB/T 8118-2010)等。
在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时,应当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评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焊接工艺评定执行标准应当包括焊接工艺规范、工艺文件、工艺评定程序和评定结果等内容。
焊接工艺规范应当包括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参数等信息,以确保焊接过程的规范和标准化。
工艺文件应当包括焊接工艺评定书、工艺评定记录、评定报告等,记录评定过程和结果,为焊接质量的监控和管理提供依据。
工艺评定程序应当包括评定前的准备工作、评定过程的操作步骤、评定后的结果分析和总结等内容,确保评定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评定结果应当包括评定合格证书、评定报告、评定记录等,记录评定结果和评定结论,为焊接质量的确认和验收提供依据。
再次,焊接工艺评定执行标准应当注重对焊接工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定。
评定过程中,应当对焊接工艺的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进行评估,确保焊接工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评定结果应当能够反映焊接工艺的实际情况和质量水平,为焊接质量的控制和改进提供依据。
最后,焊接工艺评定执行标准应当强调对评定结果的监控和管理。
评定结果应当及时记录和归档,建立评定结果的档案,为焊接质量的跟踪和溯源提供依据。
评定结果应当得到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确认和验收,确保评定结果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评定结果应当作为焊接质量的重要依据,为焊接工艺的合理选择和优化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焊接工艺评定执行标准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依据,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包括焊接工艺规范、工艺文件、工艺评定程序和评定结果等内容,注重对焊接工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定,强调对评定结果的监控和管理。
焊接工艺评定及焊接工艺评定标准

PART 1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ART 2
焊接工艺评定的概念
焊接工艺评定的定义
焊接工艺评定是指对焊接工艺进行评估和验证的过程 目的是确保焊接工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包括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焊接设备的选择、焊接材料的选择等 焊接工艺评定标准是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的依据和指导原则
焊接工艺评定的重要性
确保焊接质量:通过评定,确保焊接工艺满足设计要求,保证产品质量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评定,优化焊接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保障安全生产:通过评定,确保焊接工艺符合安全标准,保障生产安全 促进技术创新:通过评定,推动焊接工艺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添加标题
实施焊接工艺评定, 按照评定计划进行 试验和检测
添加标题
评估焊接工艺评定 结果,确定工艺的 可行性和适用性
添加标题
制定焊接工艺规程, 包括焊接参数、操 作规程等
添加标题
培训和考核焊接操 作人员,确保焊接 工艺的严格执行
添加标题
定期检查焊接工艺 执行情况,发现问 题及时纠正
添加标题
收集焊接工艺评定 数据,进行统计分 析和改进
智能化评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焊接工艺的自动化评定
绿色环保:推广环保型焊接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标准化评定:建立统一的焊接工艺评定标准,提高评定结果的可比 性
提高焊接工艺评定效率和准确性的方法和技术
采用自动化焊接设备,提高焊接效率 采用先进的焊接工艺评定标准,提高评定准确性 采用智能化焊接工艺评定系统,提高评定效率和准确性 加强焊接工艺评定人员的培训,提高评定水平
添加标题
记录焊接工艺评定 试验数据
添加标题
分析焊接工艺评定 试验结果
添加标题
编写焊接工艺评定 报告
焊接评定报告

焊接评定报告一、背景介绍。
本次焊接评定报告是针对公司新产品的焊接工艺进行的评定,旨在确保产品的焊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评定对象。
本次评定的焊接对象为公司新产品的焊接工艺,主要包括焊接材料、焊接设备、焊接工艺规程等。
三、评定方法。
本次焊接评定采用了焊接试验、焊接工艺评定和焊接质量评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定。
具体包括焊接试验样品的制备、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焊接接头的质量检测等。
四、评定结果。
经过本次评定,得出以下结论:1. 焊接试验样品经过焊接工艺评定,焊接接头牢固,无裂纹、气孔等缺陷,焊接质量良好。
2. 焊接工艺参数经过实际焊接验证,符合产品要求,能够确保焊接质量。
3. 焊接接头经过质量评定,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能够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在本次评定过程中,发现了部分焊接工艺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焊接接头的变形、焊接温度控制不稳定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优化焊接工艺参数,提高焊接温度控制的稳定性,减少焊接变形。
2. 加强焊接工艺操作规范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焊接技术水平,减少焊接质量问题的发生。
六、总结与建议。
本次焊接评定结果表明,公司新产品的焊接工艺在大部分方面已经达到了要求,但仍然存在部分问题需要改进。
建议公司加强对焊接工艺的管理和控制,确保产品的焊接质量,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七、评定报告附录。
1. 焊接试验样品照片。
2. 焊接工艺参数记录表。
3. 焊接接头质量检测报告。
八、结语。
本次焊接评定报告对公司新产品的焊接工艺进行了全面评定,为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希望公司能够重视评定报告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确保产品的焊接质量和安全性。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摆动参数:/
多道焊或单道焊(每面):多道焊
单丝焊或多丝焊:/
其他:/
预热:
预热温度(℃):/
层间温度(℃):/
其它:/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二)
拉伸试验试验报告编号:详见后附报告
试样编号
试样宽度
(mm)
试样厚度
(mm)
横截面积
(mm2)
断裂载荷
(KN)
抗拉强度
(MPa)
断裂部位和特征
弯曲试验试验报告编号:详见后附报告
项目名称:
焊接方法:手工电弧焊
评定依据:EJ/T1027.11
完成日期:
母材
钢号
Q235B
接头形式简图:
规格
δ=8mm
焊材
型号
E4316
规格
Φ3.2mm、Φ4.0mm
焊接形式
对接
评
定
项
目
检验项目
检验标准
外观检验
GB 10854
射线探伤试验
GB 3323
拉伸试验
GB 2651
弯曲试验
GB 2653
硬度试验
电流种类:交流极性:/
焊接电流范围(A):100-200电弧电压(V):22—26
按所焊位置和厚度,分别列出电流和电压范围,记入下表:
焊道/
焊层
焊接方法
填充材料
焊接电流
电弧电压
(V)
焊接速度
(cm/min)
线能量
(KJ/cm)
牌号
直径
极性
电流(A)
正/ 1
手工电弧焊
J426
φ3.2
/
100~130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标准(标准20+4.0)

母材
材料标准:GB8163-1999
钢号:20
类、组别号Ⅰ-1与类、组别号Ⅰ-1相焊
厚度:8mm
直径:Ф159
其他:
焊后热处理:
热处理温度(℃):—
保温时间(h):—
保护气体:
气体混合比流量(L/min)
保护气体:Ar—10
保护气体:———
最高预热温度<200℃
保持预热时间—
加热方式—
保护气体:Ar10L/min
尾部保护气体—流量—
背面保护气体—流量—
电特性:
电流种类:直流极性:正接
焊接电流范围:GTAW110 SMAW100(A)电弧电压:GTAW12~14 SMAW24~26(V)
焊缝
层次
焊接
方法
焊条、焊丝
焊接电流
电弧电压范围(V)
GD0903
焊工
辛承龙
检验员
吴国涛
记录人
试件标识
H171
母
材
名称
钢号
尺寸
炉批号
材质证明书
其他
钢管
20
Ф159*8
T20173899
—
焊
材
牌号
尺寸
炉批号
烘干
材质证明书
其他
TIG-J50
Ф2.5
—
00LHS-209
J422
Ф3.2
—
1004173
J422
Ф4.0
—
1004173
焊接位置
预热温度
层间温度
<200℃
无
结论:本评定按JB4708-2000规定焊接试件、检验试件、测定性能、确认试验记录正确
焊接工艺评定JB4708-2000

表3-7 适用于焊件厚度的有效范围
母材
焊缝金属
最小值 最大值 最小值
最大值
埋弧焊
15
40
不限
40
焊条电弧焊 15ຫໍສະໝຸດ 40不限20
氩弧焊
15
40
不限
10
(2)焊缝形式
焊接接头形式包括:对接接头、T形接头、十字接头、搭接接头、 角接接头、锁底接头、端接接头等。
焊缝形式有:对接焊缝、角焊缝、端接焊缝等。
对接接头 对接焊缝
第二节 焊接工艺评定的规则
制定焊接工艺评定规则的目的:
防止漏评;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评定。
以钢制压力容器为例,在标准中作了以下规定:
一、对须评焊缝的规定
钢制压力容器中有五种焊缝必须评定: 1、受压元件焊缝;
受压元件包括:封头(或端盖)、筒体、人孔盖、 人孔法兰、人孔接管、开孔补强圈、球罐的球壳板等。 2、与受压元件相焊的焊缝; 3、熔入永久焊缝内的定位焊缝 4、受压元件母材表面的堆焊、 补焊; 5、上述焊缝的返修焊缝。
标准号___________钢 号____________与标准号_____________钢 号________________相焊
厚度范围:
母材:对接焊缝______________________角焊缝___________________
管子直径、壁厚范围:对接焊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角焊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件母材厚度 T
适用于焊件母材厚度的有效范围
最小值
最大值
适用于焊件焊缝金属厚度的有效 范围
最小值
最大值
T<1.5
T
GB50661-2011钢结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保护气体流量(min)
电流
(A)
电压
(V)
焊接速度(cm/min)
热输入
(kJ/cm)
备注
施焊环境
室内/室外
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
预热温度(℃)
道间温度(℃)
后热温度(℃)
时间(min)
后热处理
技
术
措
施
焊前清理
道间清理
背面清根
其他
焊工姓名
资格代号
级别
施焊日期
年月日
记录
日期
年月日
审核
日期
缺口
位置
试验温度
(℃)
冲击功
Akv(J)
评定结果
硬度试验
报告编号
评定结果:
评定结果:
其他检验:
检验
日期
年月日
审核
日期
年月日
编号
项目负责人
依据标准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
试样焊接单位
施焊日期
焊工
资格代号
级别
母材型号
板厚或
管径×壁厚
轧制或
热处理状态
生产厂
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
C
Mn
Si
S
P
Cr
Mo
V
Cu
Ni
B
ReH(ReI)
(N/mm2)
Rm
(N/mm2)
A
(%)
Z
(%)
Akv
(J)
标准
合格证
复验
Ceq,ⅡW
接
头
及
坡
口
尺
寸
钢结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钢结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一、引言钢结构是当今建筑领域中广泛应用的重要构件,其焊接工艺的评定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某钢结构焊接工艺的评定,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评定背景本次焊接工艺评定针对的是某钢结构项目中使用的焊接方法。
钢结构的焊接工艺评定是为了确保焊缝的质量,以满足建筑安全和持久性的要求。
针对该项目,评定焊接工艺的目标是确保焊缝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可靠性。
三、评定方法1. 参考标准:本次焊接工艺评定参考了《钢结构焊接质量评定标准》(GB/T 12463)以及国际上公认的焊接标准。
2. 评定焊接材料:评定过程中使用了项目中使用的钢材和焊接材料,并进行了相关试验和分析。
3. 资格验证:焊接工艺评定前,对焊工进行了合格证书验证,确保其具备相应的焊接技能和资质。
4. 试验方法:本次评定主要采用了焊条焊接、气保焊和埋弧焊等常见的焊接方法,并对焊接接头进行了拉力试验、硬度测试和金相分析。
四、评定结果通过对焊接工艺的评定,得出以下结果:1. 焊缝质量良好:经试验和分析,焊接接头的拉力强度达到了标准要求,并且硬度均匀分布,金相组织结构正常。
2. 焊接过程稳定:焊接工艺的稳定性良好,焊脚均匀且无明显缺陷,焊接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飞溅现象。
3. 焊接材料选择合理:经对焊接材料的试验和分析,使用的焊条和气保焊剂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能够满足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可靠性要求。
五、结论与建议综上所述,经过对某钢结构项目焊接工艺的评定,认为该焊接工艺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能够确保焊缝的质量和可靠性。
建议在日常施工过程中,全面贯彻正确的焊接方法和操作规程,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质量控制,以确保焊接质量。
六、参考文献1. 《钢结构焊接质量评定标准》(GB/T 12463)2. (其他相关的国内/国际焊接标准)以上为本次钢结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的内容。
鉴于评定结果和建议的重要性,建议相关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充分考虑报告中的评定结果和建议,以确保焊接质量和建筑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目录
钢筋电渣压力焊工艺评定作业指导书 (1)
一、编制目的 (1)
二、编制依据 (1)
三、实施围 (1)
四、施工工艺评定的基本条件 (1)
1、材料准备 (1)
2、施工机具 (2)
3、施工准备 (2)
五、施工工艺 (2)
1、工艺流程 (2)
2、操作细则 (2)
2.1、检查设备、电源 (2)
2.2、钢筋端头制备 (2)
2.3、选择焊接参数 (3)
2.4、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 (3)
2.5、安放铁丝圈(可省去)、焊剂盒、装填焊剂 (3)
2.6、试焊、作试件、确定焊接参数 (3)
2.7、施焊操作要点 (3)
六、质量标准 (4)
1、主控项目 (4)
2、一般项目 (5)
七、成品保护 (6)
八、安全与环境管理 (6)
钢筋电渣压力焊工艺评定记录报告 (7)
钢筋电渣压力焊工艺评定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目的
明确钢筋电渣压力焊的施工工艺,确保施工工艺评定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规定的要求,验证设计和施工规的可操作性与可执行性,同时用以指导现场施工。
二、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15;
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3、《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14;
4、《工程质量管理手册》;
5、施工图纸说明。
三、实施围
钢筋电渣压力焊适用于柱、墙竖向(倾斜角度低于10°)HRB400级直径12cm 以上钢筋的连接接头。
四、施工工艺评定的基本条件
1、材料准备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试报告。
焊剂:在钢筋电渣压力焊中,必须采用合适的焊剂,常用的焊剂型号为HJ431,其性能应符合GB5293碳素钢埋弧焊用焊剂的规定。
常用的为熔炼型高锰高硅低氟焊剂或HJ330中的锰高硅低氟焊剂。
焊剂应存放在干燥的库房,当受潮时,在使用前应经250~350烘焙2h,以防产生气孔。
使用中回收的焊剂,应除去熔渣和杂物,并应与新焊剂混合均匀后使用。
焊剂应有出厂合格证。
各种焊接材料应分类存放和妥善管理,并应采取防止锈蚀、受潮变质的措施。
2、施工机具
1)手工电渣压力焊设备包括:焊接电源、控制箱、焊接夹具、焊剂填装盒等。
2)焊接电源:钢筋电渣压力焊宜采用次级空载电压较高(75V以上)的交流或直流焊接电源(一般32mm直径及以下的钢筋焊接时,可采用容量为600A的焊接电源)。
焊机容量应根据所焊钢筋直径选定。
一台焊接电源可供数个焊接机头交替用电,单台容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同性能的焊机可两台并联使用。
3、施工准备
焊工必须持有有效的焊工考试合格证。
设备应符合要求。
焊接夹具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在最大允许荷载下应移动灵活,操作方便。
焊剂填装盒的直径与所焊钢筋直径相适应,不致在焊接过程中烧坏。
电压表、时间显示器应配备齐全,以便操作者准确掌握各项焊接参数。
焊接电源应符合要求。
当电源电压下降大于5%,则不宜进行焊接。
作业场地应有安全防护措施,指定和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加强焊工的劳动保护,防止放生烧伤、触电、火灾、爆炸以及烧坏机器等事故。
五、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检查设备、电源→钢筋端头制备→选择焊接参数→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安放铁丝圈→安放焊剂盒、填装焊剂→试焊、作试件→确定焊接参数→施焊→回收焊剂→卸下夹具→质量检查
电渣压力焊的工艺过程:闭合电路→引弧→电弧→电渣→挤压断电
2、操作细则
2.1、检查设备、电源
确保随时处于正常状态,严禁超负荷工作。
2.2、钢筋端头制备
钢筋安装前,焊接部位和电极钳口接触的(150mm区段)钢筋表面锈斑、油污、杂物等,应清楚干净,钢筋端部若有弯折、扭曲,应予以矫直或切除,但不得
用锤击矫直。
2.3、选择焊接参数
钢筋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主要包括: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焊接通电时间,见下表:
钢筋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表
2.4、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
一般为1/2焊剂盒高度偏下5~10mm,以确保焊接处的焊剂有足够的淹埋深度。
上钢筋放入夹具钳口后,调准动夹头的起始点,使上下钢筋的焊接部位位于同轴状态,方可夹紧钢筋。
钢筋一经夹紧,严防晃动,以免上下钢筋错位和夹具变形。
2.5、安放铁丝圈(可省去)、焊剂盒、装填焊剂
焊剂盒宜与焊接机头分开。
2.6、试焊、作试件、确定焊接参数
在正式进行钢筋电渣压力焊之前,必须按照选择的焊接参数进行试焊并作试件送检,以便确定合理的焊接参数。
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
当采用半自动、自动控制焊接设备时,应按照确定的参数设定好设备的各项控制数据,以确保焊接接头质量可靠。
2.7、施焊操作要点
闭合回路:通过操纵杆或操纵盒上的开关,先后接通焊机的焊接电流回路和电源输入回路,在钢筋端面之间引燃电弧,开始焊接。
引弧:宜采用铁丝圈或焊条头引弧法,亦可采用直接引弧法。
(1)直接引弧法:在通电后迅速将上钢筋提起,使两端之间的距离为2~4mm 引弧。
当钢筋端头夹杂不导电物质或端头过于平滑造成引弧困难时,可
以把上钢筋与下钢筋短接后再提起,然后引弧。
(2)铁丝圈或焊条头引弧法:将铁丝圈或焊条头放在上下钢筋端头之间,电流通过其与上下钢筋端面的接触点形成短路引弧。
此方法适用于焊接电
流较小,钢筋端面较平整或引弧距离不宜控制时采用。
电弧过程:引燃电弧后,借助操纵杆使上下钢筋端面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然后,加快上钢筋下送速度,使钢筋端面与液态渣池接触,使焊剂不断熔化而形成必要深度的渣池。
电渣过程:渣池形成一定深度后,转变为电渣过程,将上钢筋缓缓插入渣池中,迅速下压上钢筋,使钢筋端头迅速而均匀地融化。
挤压断电:最后在断电的同时,对钢筋施加挤压力,挤出焊口部分融化金属和熔渣。
接头焊毕,应停歇20~30s后(在寒冷冬季施焊时,停歇时间应适当延长),方可回收焊剂和卸下焊接夹具,并敲去渣壳。
当两钢筋直径不同时,应采取措施,调整上钳口凸出距离,或在上钳口挂垫一块适当厚度的铜垫片。
确保上、下钢筋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
应按照上钢筋直径选用焊接电流,焊接通电时间稍微延长。
六、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2)当发现钢筋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报告。
(3)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JGJ18-2012的规定抽取钢筋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接头力学性能检验时,应仔细、逐个进行外观检查,从合格的接头中以300个同级别钢筋焊接接头作为一批,不足300个时,仍作为一批。
随机切取3个接头作拉伸试验。
当同一批有几种不同直径钢筋时,应抽取较大直径钢筋接头作试验。
要求3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
检验方法:观察或尺量检查、检查产品合格证、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2、一般项目
⑴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的规定对钢筋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四周焊包突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当钢筋直径为25mm及以下时,不得小于4mm;当钢筋直径为28mm及以上时,不得小于6mm;
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
接头处的弯折角度不得大于2°;
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1mm。
⑵当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纵向受力钢筋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纵向受力钢筋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
七、成品保护
(1)接头焊毕,应停歇20~30s后才能卸下夹具,以免接头弯折;
(2)防止污染钢筋。
八、安全与环境管理
1、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表
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表
钢筋电渣压力焊工艺评定记录报告工艺评定组成资料:
1、钢筋合格证及进场复验报告
2、工艺评定记录
3、试件试验报告
电渣压力焊工艺评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