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谈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谈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初中生物教学方面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教学策略。
这些策略旨在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本文将分析和讨论一些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一、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以了解和发现为中心的学习方式。
在生物教学中,探究式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知识,并在实际操作中应用它们。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数据,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和实践技能。
探究式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从而增加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情景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场景、案例或实践的学习方式,旨在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动性记忆。
情景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与实际场景相关的环境中体验其所学的生物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各种生态环境中。
三、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通过小组合作来达成共同目标的学习方式。
在生物教学中,这可以促进学生的同理心、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互相帮助和激励,同时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机。
四、信息技术支持信息技术可以极大地增强生物教学的交互性和创新性。
教师可以通过电子讲义、PPT、数字资源和在线教育平台等多个渠道传达生物知识。
学生也可以利用电子书、自主学习工具和虚拟实验等多种方式学习。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深度体验和积极学习。
五、多元评价多元评价是指通过多种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是基于笔试、试卷、考试等方式进行,但这种方式不能充分评估学生的全面能力。
在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使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这可以包括观察、口语表达、展示和实验报告等方式。
在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合理运用上述策略。
通过探究式学习、情景式教学、合作学习、信息技术支持和多元评价等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实践技能,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挑战。
谈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谈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教育改革在我国始终如一地进行着。
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以适应学生的成长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一、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应该紧密围绕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展开。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初中生正处在认知能力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具有好奇心、好动性强、注意力短暂、记忆能力不稳定等特点,对于学习生物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与成人存在着一些差异。
教师在制定生物教学策略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以便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改下初中生物教学策略的重要目标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生活案例的引入、实验教学的开展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精美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生物知识的魅力。
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生物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生物学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它的知识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践技能,还涉及生命伦理、社会卫生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并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四、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
学习体验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习惯,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理解。
教师还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浅谈新课改下中学生物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中学生物教学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中学生物教学也面临着重大变革。
新课改下的中学生物教学,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新课改下的中学生物教学。
一、教学内容新课改下的中学生物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思维,不再仅仅是灌输知识。
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需要更多地关注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引导学生了解最新的科技进展和发现,不断更新和拓展视野。
同时,也应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科学思维、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合作精神等等。
二、教学方法新课改下的中学生物教学,需要大力推行“体验式教学”,即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当指导者的角色,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帮助学生进行元认知。
同时,也要注重启发性教学,通过举例、引导和比较等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并加强记忆。
三、教学手段新课改下的中学生物教学,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例如多媒体课件、网络数据查询、虚拟实验等等。
这些手段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同时,还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和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实践和探究。
此外,在教学手段方面还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包括游戏化教学、项目制学习等等,以便让学生在玩耍中自主学习。
总之,新课改下的中学生物教学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寻找适合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广泛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
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要与时俱进,与科技相结合。
生物教学
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生物教学的
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观看生物现象的视
频资料,参与模拟实验操作,从而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提高学习的实用性。
生物作为与生活息
息相关的科学课程,可以通过生物教学来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在生活中,学生可能会遇
到一些与健康、环境保护等相关的问题,通过生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并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生物教学,学生可以学会自我保护、养生保健等实用的
生活技能。
新课程改革也给生物教学带来了一些挑战。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具备新的教育理念和教
学方法,而教师队伍的培养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支持。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加强自身的
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生物教学内容繁杂、更新快,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及时调整教学
内容和方法。
生物实验和观察性的内容较多,需要教师安全控制好实验环境,确保学生的
安全和健康。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还要
紧跟时代的步伐,与科技相结合。
也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和培训,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相信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生物教学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并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
优质的科学教育。
探究新课改下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果的策略
探究新课改下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果的策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改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果,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是一门有趣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实验和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体验到生物的神奇和实用性,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涉及到科学探究和创新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境性问题、启发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思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需要团队合作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和项目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并借鉴彼此的思路和见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实验、野外考察和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并观察现象,从而深入理解生物知识;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重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往往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
新课改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讨论、项目实践、作品展示和个人总结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和独立思考。
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果的策略包括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思维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希望这些策略能够对初中生物教学的改革和提高有所帮助。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生物教学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科学素养培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教师们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生物教学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部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要求教育教学要围绕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种教育观念的转变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引导学生发现科学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还强调了多元评价的教学理念,不再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要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等方面。
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除了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成长。
1.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学习的角色逐渐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教师需要采用一些策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生物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从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科学实践,拓宽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强化科学素养培养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需要教师在生物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逻辑推理和归纳演绎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师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统计等方式培养科学素养。
3.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也在向多媒体化、网络化、数字化等方向发展。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呈现生物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
为了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教育部对初中教育进行了新课程改革,生物学作为其中的一门科学课程也进行了重大改革。
新课程改革旨在使教育更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
在背景下,生物教学也面临更多的挑战。
首先,社会发展迅速,新的科技、生物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在这样的背景下,教材需要进行及时更新,不断跟新知识点,才能确保初中生对生物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
其次,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能力,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运用更多的探究式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法来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
另外,新课程改革还强化了生物学与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累、探究生物知识,培养生物思维和生物素养。
一、教材体系的改革新课程改革强调基于学生的学科创造知识的视角,生物教材的体系也得到了大幅度的调整。
教材体系更加注重生物学的实践、实验和探究,采用了更多的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方法,展示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应用。
教材对生物科技前沿和新成果的介绍更加深入和全面,学生不仅仅能掌握生物基本知识,更可以接触到最新的前沿技术和最新的成果。
教材的体系更加符合现代科技发展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能够让学生更加轻松、自主的学习生物知识。
二、生物实验的创新新课程改革强调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这对生物实验提出了新的要求。
与以往单一的展示、说明实验不同,新课程改革注重开发学生的实际思维的培养,采用更多的探究教学法、项目式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在体验中探究生物学问题。
例如,以生物班级和组建团队项目在校园内调查某种常见昆虫的分布范围等,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昆虫的生态习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采用这种探究方式的生物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动手能力、团队协作和实际操作能力等,更加能够使生物理论知识深入人心。
三、生物学的应用新课程改革从实践出发,致力于解决问题,十分注重将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新课改下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的内容也在更新,这要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逐渐创新。
作为生物教师,学习新课改要求后,我对自身教学进行了反思和研究,本文主要从三方面进行了总结:首先,生物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进行角色转变;其次,要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生物教学;角色转变;师生互动;实验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102-02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的内容也在更新,这要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逐渐创新。
在科技发达、社会进步的今天,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承的过程,更是科学方式、科学心态、科学观念的综合教育。
生物教学本身就属于科学教育的一部分,所以,作为生物教师,我们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主,学生听从”“知识为主”“应试教育”等落后的教学观念,积极学习新课改的要求,秉着科学的态度,在教学活动中坚持做到:一切以学生为主,任何教学活动的进行都是以保证学生的利益为前提,为了学生的未来,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益处。
追求学生在情感、知识、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全方位发展,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成为全面的高素质的人才。
新课程标准为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我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以往的经验,结合新课标的新要求,拟对初中生物教学谈些简单的体会,希望和同仁共同探讨。
一、生物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进行角色转变新课标提出,一切以学生为主,将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
这是一种新的教学观念,也是新时代新课改对每位教育者提出的硬件要求。
要实施新课改的方案,首要的就是做到更新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地位,一切以教师的理念为中心,在学生心目中,教师的命令是不可违抗的,在其他人眼里,教师就是一个教师匠,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知识。
新课改下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
新课改下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生物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有效地进行生物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已经成为生物教师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创新、学生参与的提升等方面探讨新课改下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教学内容的优化1. 强化生物实验教学新课改提倡实践教学,生物实验教学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生物现象,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生物规律和原理。
教师可以结合每个单元的重点知识,设计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物科学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2. 引入前沿科技知识生物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革的学科,新的科技知识和发现不断涌现。
教师可以适时引入一些前沿科技知识,如基因编辑、干细胞技术等,让学生了解科学的最新进展,激发他们的科学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打破传统教学内容的束缚,创造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3. 融入生物伦理教育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生物伦理问题日益凸显,如克隆、基因改造等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教学内容中融入生物伦理教育,让学生思考生物科技带来的利与弊,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伦理观念和态度。
这样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使他们具备综合素质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1. 探究式教学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式教学正是符合这一理念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开展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自主探究,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多媒体辅助教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生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如PPT、视频等,生动直观地展示生物现象和实验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够提高生物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教育体制和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改革和更新。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旨在推动教育教学的转型升级,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初中生物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部分,也在不断探索和改进,以适应当今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本文将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进行简要探讨。
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传统的生物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学生对于生物学的理解往往停留在书本上。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和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实验、观察、调研等活动,使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并了解生物学的知识与原理。
新课程改革还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过去,生物教学主要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其他能力和品质的培养。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包括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中,初中生物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并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新课程改革要求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科学领域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初中生物教学应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前沿的生物科学知识,使学生能够了解最新的科学发展。
教学方法也需要创新和改进。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听讲,缺乏互动和参与。
而在新课程改革中,初中生物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问题解决等方式来学习生物学的知识,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和思考。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谈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谈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初中生物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生物教学策略,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一、教学目标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目标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该扬弃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设定一些实践性的教学目标,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要求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要求学生培养对生命的敬畏之情、热爱自然的情感、热爱生命、关爱生命的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内容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教学内容要更加关注生物科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注重将生物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学生对生物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要注重抓住生物科学前沿领域,建设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最新的生物科学知识和研究成果,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学进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科学兴趣。
教学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验、观察、比较、数据收集等方式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际操作的技能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在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
教师可以采取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问题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方法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探究新课改下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果的策略
探究新课改下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果的策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生物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意味着教学方式、内容和评价标准都将发生巨大变化。
如何在新课改下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果,成为当前教育界亟待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探讨,提出一些策略和方法,以期为提升初中生物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生物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解决和实验探究等方式,主动地构建知识和掌握技能。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资料、设计实验、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贴近生活,提升学习的趣味性生物学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引导学生对生物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兴趣。
可以通过故事讲解、实地考察、展示板设计等方式,把抽象和枯燥的生物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和趣味性。
三、强化实践操作,提高学习效果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实验、操作模型、观察显微镜切片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操作,从而深入理解生物学知识。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不仅能够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四、借助科技手段,促进教学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资源、虚拟仿真实验室等现代科技手段,拓展生物教学的方式和内容。
通过展示精美的动画、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可以生动形象地介绍生物现象和生物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网络资源和虚拟仿真实验室,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和探究,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这些新的科技手段可以有效促进教学创新,提高生物教学的效果。
初中生物课程改革(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课程改革第一篇范文:初中生物课程改革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生物课程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新课程标准强调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责任意识。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初中生物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二、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构建完整的生物学知识体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关注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4.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具备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责任意识。
三、课程内容1.生物基础知识: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分类、生物进化等。
2.生物与环境: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人与环境的关系等。
3.生物与健康:人体生理、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
4.生物技术: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及伦理问题等。
5.实验与探究:生物学实验方法、探究过程及实验技能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案例教学:分析真实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整合: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五、评价体系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2.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等,评价学生的学科成绩。
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4.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团队意识。
5.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全面评价,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建议。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新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出发,探讨初中生物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发展方向及对策。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以及教育理念的更新,中国自2001年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目的是使教育更加人性化、素质化、全面化,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主要体现在学科的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强调学生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也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
二、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生物教学的影响1. 注重学生主体性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而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
这对生物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提倡通过实践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生物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深入理解生物知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 注重跨学科的融合新课程改革要求不同学科之间进行跨学科的融合,以解决实际问题。
在生物教学中,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联动,开展综合性的课题研究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不同的实际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1. 教学内容要精简但有深度在新课程改革下,生物教学的核心应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精简重要,突出重点,做到有温有度,适量授课,避免教师将过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教学内容的传授上,而忽略了对学生自学和思考的引导。
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深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物知识,形成系统而深刻的认识。
2.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学方法要求更加多样化,可以采用讲授、实验、讨论、探究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
浅谈新课改下中学生物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中学生物教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新课程改革作为教育体制的重要内容,对中学生物教学也带来了许多变化。
在新课改下,中学生物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一、教学目标的调整在新课改下,中学生物教学的目标得到了明确的调整和重新定位。
传统的生物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死记硬背,以应试为主要目标,而新课程改革则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从单一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
二、教学内容的拓展在新课改下,中学生物教学的内容也得到了拓展和丰富。
传统生物教学往往只注重生物的基本知识点,忽略了对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现象的解释。
而新课改革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生物学本身,而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的变革在新课改下,中学生物教学的教学方法也得到了重大变革。
传统的生物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讲述和传授知识,而新课程改革则鼓励学生参与和互动,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教学方法从单一的讲授转变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包括实验教学、探究性学习、情境教学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四、教学评价的创新在新课改下,中学生物教学的评价方式也得到了创新。
传统的生物教学评价往往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新课程改革则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培养。
教学评价不再局限于笔试,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表现,包括口头表达、实验报告、项目设计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
五、教师角色的转变六、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新课程改革为中学生物教学带来了许多变化和挑战,教师和学生都需要适应和积极应对。
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更加有效的教育。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初中生物新教材也已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这套教材的设计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渗透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那么,在日常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如何进行教学才能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呢?下面本人将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初中生物教学工作实践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拙见。
一、教师要深入研究新教材,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一)构建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性课堂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生物知识的主阵地,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拉近师生关系的良好平台。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营造出一种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敞开心扉,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提高的过程。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它们的统一指的是知识、信息和思想的相互碰撞和促进。
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而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是一种积极参与和互相建构的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互动意味着开放性的学习氛围、个性的张扬、创新能力的激发以及主体性的体现。
新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封闭的模式,不能再拘泥于某一种固定不变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鼓励学生进行创造,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甚至是超越教学目标的要求。
学生了解周围的生物世界,探索关于生命的奥秘……这些知识仅仅依靠教师的在课堂上的讲解是不可能办到的,教师需要做到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学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带着自己原有的生物知识和经验,通过独立的思考、积极的参与讨论交流,并且最终掌握生物学科知识。
只有构建一个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宽松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参与生物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生物世界的科学和奥秘。
新课改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创新对策探讨
新课改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创新对策探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尤其是生物课堂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进行生物课堂教学的创新,已成为当前生物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新课改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创新对策,以期为生物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新课改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生物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生物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丰富多样的实验项目,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进行植物生长观察实验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科学的魅力。
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生物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新课改要求教学方法要更加灵活多样,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
在生物教学中,多媒体可以用来展示生物图像、实验过程、生物环境等,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生物知识。
生物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播放生物动画、视频,进行生物模拟实验等,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多媒体还可以用来进行在线互动,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生物知识的交流和分享,促进学生在多媒体的帮助下积极参与生物学习。
三、开展校园实地考察新课改强调学科知识的联系性和实践性,生物课堂的教学也应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生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校园实地考察,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探究生物现象。
可以组织学生走进校园的生态环境,观察动植物的生长状况,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通过校园实地考察,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培养对生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欲望。
四、开展生物主题小组讨论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生物教学也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生物教师可以开展生物主题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生物知识的交流和探讨。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种趋势。
初中生物教学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于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掌握,以及对于现代社会科技的了解和应用。
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以下是本文的思考。
评价制度新课程改革中最大的变化就是评价制度的变化。
传统的分数制度被逐渐淘汰,因为它往往只能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开发。
新的评价制度强调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科学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综合能力。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设计不同类型的评价方式,如个人探究报告、小组合作项目、实践操作能力测试等。
这些评价方式可以充分考察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和掌握情况,以便更全面地促进他们的发展。
探究式教学新课程改革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探究式教学”。
此类教学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自主探究实现知识的获取和掌握。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室设备和各类学科资料,邀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实践科学探究,以便促进学生的产生兴趣、提高思维能力和增强实践意识。
此外,教师可以引用新颖案例或场景,使学生对实际问题产生探究兴趣,并引导他们寻找问题的答案。
这样设计的探究式教学将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等。
思辨论证能力新的评价制度和探究式教学都需要强调学生的思辨论证能力。
此能力不仅是生物科学中重要的掌握技巧,而且也是人类发展进步的核心之一。
现代教育应该强调这方面的能力开发。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推理论证试验结果的正确性,甚至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常识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从不同方面探究生命现象,如生命起源、进化或细胞结构等,并赋予他们思辨和论证的技能,以便他们的思想能够更全面和深入地理解生物科学知识。
多元化教学教育改革的要求之一就是对学生的多元化需求的重视。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学习问题和能力水平等,以确保他们可以发挥优势和克服缺点,实现卓越。
谈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谈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生物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初中生物教学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注重能力培养。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组织实验、开展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思考,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生物教学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兴趣和需求,让生物的知识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在教学中引入有趣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生物知识的实用性和普遍性;组织生物实地考察、观摩生物文化展等活动,增强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日益普及。
生物教学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比如利用电子白板展示生物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利用生物动画和模拟软件演示生物知识和过程,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注重启发性教学。
启发性教学是指通过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问题解决等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思维。
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启发性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注重评价的多样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评价的多样性和个性化,要求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比如观察记录、实验报告、小组讨论、项目展示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摘要: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生物的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教师开始对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以期让初中生物的教学效果实现进一步的提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生物;教学一、引言对初中生进行良好的生物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初中生的生物知识,同时也可以为其高中生物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当今新课标的改革,初中的生物教学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本文就是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进行研究,希望可以对初中生物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二、为学生搭建实验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不断深化,初中生物的教学之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搭建的平台,并为其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引导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实验内容。
将传统的小组实验学习模式予以改变,争取让每一名学生都可以独立进行实验的设计与操作,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生物的实验之中,这样就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良好的激发,从而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实验设计与操作对“种子萌发过程中能量的变化”进行研究,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对其能量的变化进行猜想和验证。
教师引导学生可以按照教材之中的步骤进行实验的设计与操作,同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实验。
再将实验的结果与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讨论。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初中生通过自主的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的生物规律,同时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与实验之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可以使这些问题在老师和同学的讨论中得到有效解决,还可以实现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让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培养,只有让学生乐于学习生物这一门学科,才可以使其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进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正值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多数生物教师已经开始领会新课程的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推进,生物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开放、灵活,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然而,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下面仅就这些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以供同仁们商榷。
一、存在的问题
1、课堂驾驭难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的课趣味盎然、深受学生欢迎;而有些教师的课枯燥乏味、学生不愿意听,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凡是上课效果好的教师都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相反那些讲课效果不佳的教师在这方面则有明显的不足。
新教材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增设了许多活动项目,仅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就有活动项目66个。
要使活动顺利开展,首先要有融洽的课堂氛围作为保障,学生只有在民主、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里,才能独立地探索,大胆发表见解,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
可在实践中,为了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很多老师忽视了学生行为的规范,只讲自由、轻松,而不求必要的纪律约束,致使课堂中常出现场面热闹、纪律涣散的现象,甚至有的课堂经常处于失控的状态,尤其大班额的班级此现象更加严重。
如“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所安排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我在上课时,面对还没养成习惯的新生以及特殊的实验材料“鼠妇”,课堂里到处充满了尖叫声、打闹声,无论我怎么喊也无济于事,探究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看来教师对课堂的驾驭是非常必要的。
2、小组合作低效
在许多生物的公开课和优质课评比中,常能看到教师组织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但从组织成效看,真正高效的小组合作却很少。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一些教师观念有误,似乎为了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而特意安排学生的合作学习。
这样,由于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有效训练,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再加上合作学习内容的难易度较难把握等原因,导致效果低下,小组讨论中普遍存在以下现象:①气氛看似热闹,实质上有的在讨论,有的在聊天;②气氛十分沉闷,少数个别学生在参与;③学生讨论刚进入高潮,就被老师打断了,也有的老师是“无期”的等待,过分放任学生;④小组分享交流时,常常只有几个好学生参与。
看来,一些盲目的、不适宜的小组讨论,不但不能实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初衷,反而降低了教学的效率,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助长了一些学生的不良习惯。
3、教师角色错位
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的教师为凸现学生主体,自己不自觉地由教学的“中心”走向教学“边缘”,甚至退出教学舞台当“观众”,致使教学成了满堂的自主探索、合作讨论的过程,使课堂变成了学生的“群言堂”、“乱言堂”,教师却成了旁观者和没有明确指向的组织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加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多维有效的互动,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
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可有些教师仍然无法摆脱旧的教育思想,舍不得放弃“中心地位”,导致过多占用学生的自主活动时间,教师角色依然错位。
二、解决的对策
1、有效地组织教学
实施课改中,首先,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纪律、行为规范、集体感、荣誉感以及课改理念等思想教育,让学生尽快树立良好的行为准则和新型的学习理念;其次,要对学生合理分组,明确分工。
学生间往往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和生物水平等基础上,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在具体组织教学的环节上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从学生的特点入手组织教学。
如果不了解班上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爱好、学习情况,那就不用谈什么组织教学了。
第二、从教学内容入手组织教学。
现在的教材版本虽有些许变化,但教师对课标和教材的熟练是最基本的。
那如何把教材教活,符合所教学生的身心特点,使学生感到喜闻乐见就是最高层次的组织教学。
第三、从教师本身入手组织教学。
跟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朋友和知音。
通过纪律约束和合理分组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明确,课堂规则明确,最后才能从教师本身入手较好的组织教学。
2、追求小组活动的实效性
首先,要找准讨论的“点”。
教学中开展“小组讨论”时,教师能否找准问题的“点”,将直接影响着“讨论”质量和效果。
教师应在对学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昼量围绕教学的重点、热点、疑点等内容中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使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进行相互交流;其次,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性。
在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时,应注重提出问题的方式方法,注意提出的问题要具体、宜小不宜大、层层递进进行探讨。
要巧妙设计问题情境,使问题形象化,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
再次,要制定具体的讨论细则。
讨论前,教师要宣布此次讨论的具体要求和细则,逐渐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如:纪律要求,时间要求,小组成员的分工要求,结果呈现方式要求等等,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3、准确定位教师角色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发展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首先,教师要处理好“平等交往”的师生关系,多与学生交流,多关心和照顾“弱势群体”,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和主体地位真正的得到弘扬和发展。
在组织学生活动时,教师要尽量地深入到学生中参与活动,从中可以多帮助和指导基础薄弱的学生。
其次,教师也要履行好“平等中的首席”职能,既坚决改变过去那种“独霸课堂”的陋习,又要反对过分放任学生,好好研究“精讲精练”,实实在在地构建崭新的课堂,让学生各抒已见,教师精心点评,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时引导,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确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改革的道路中遇到一些困难和矛盾是正常的。
只要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正视并认真研究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勇于探索和尝试,善于反思并寻找可行性的突破方法,相信新课程改革一定可以不断地完善并持续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