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环境工程原理复习提纲【减缩版】
环境工程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复习资料环境工程复习资料环境工程是一个涉及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学科。
它旨在通过研究和应用科学、工程和技术,解决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系统,改善人类生活质量。
在环境工程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
下面是一些环境工程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相关的内容。
1. 环境工程基础知识- 环境工程的定义、历史和发展趋势- 环境工程的专业特点和职业发展前景- 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环境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2. 环境污染与控制- 大气污染的来源、特点和治理技术- 水污染的类型、影响和处理方法- 土壤污染的成因、评估和修复技术- 噪声污染的危害和控制措施3. 环境监测与评估- 环境监测的目的、方法和技术- 环境评估的原理、步骤和应用-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指标体系- 环境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应用4. 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 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服务-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 生态系统恢复的原理和方法-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5. 资源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的分类、利用和管理- 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实践6. 环境工程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项目计划、实施和控制- 项目风险评估和管理- 环境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价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复习,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环境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
同时,还可以巩固和扩展我们的专业知识,提高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的工作中,环境工程师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合作,共同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除了以上的复习资料,我们还可以参考相关的教材、学术论文和实践案例,深入研究和理解环境工程的前沿和热点问题。
同时,我们还可以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和实地考察,与同行交流和分享经验。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环境工程原理总复习
环境工程原理总复习环境工程原理是指以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为目标,通过分析和研究环境问题的形成机理和传递规律,制定相应的控制和治理策略的一门学科。
环境工程原理的内容涵盖了环境科学、工程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下面,我将从环境问题的形成机理、环境传递规律以及环境治理策略等方面进行总复习。
一、环境问题的形成机理:1.自然因素:自然界的地质、气象和生态等因素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如地震、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2.人为因素: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导致了许多环境问题,如工业排放、生活垃圾和土地开发等。
3.综合因素:环境问题的形成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影响。
二、环境传递规律:1.污染物的传递途径:污染物可以通过大气、水体和土壤等媒介传递和扩散,其中大气传递是最常见和普遍的途径。
2.污染物的转化与迁移:污染物在环境中会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转化过程,同时会迁移到不同的介质中,形成环境污染链。
3.污染物的累积与富集:一些污染物在环境中具有累积和富集的特性,例如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可能在食物链中逐步积累并富集到高等级生物体内。
4.污染物的生态效应: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生物多样性、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破坏,以及对食物网、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干扰。
三、环境治理策略:1.源头控制:通过减少或改变污染物排放源头来控制环境污染,例如采用清洁生产技术、节能减排政策等。
2.污染物去除与处理: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去除和降解环境中的污染物,例如大气净化器、废水处理设施和土壤修复技术等。
3.环境监测与评估: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源情况,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4.环境管理与政策:制定和完善环境管理制度和政策,加强环境管理与监管,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以上只是环境工程原理的简单总结,实际上环境工程原理领域非常广泛,涉及的问题和方法也非常多样化。
2012年最新《环境科学概论》复习资料汇总
2012年最新《环境科学概论》复习资料汇总2012年最新《环境科学概论》复习资料汇总1、什么是环境(环境的定义)环境定义: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包括了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
2、什么是环境要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分为自然环境要素与人工环境要素。
3、水体富营养化水体中N、P营养物质富集,,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下降,使鱼类或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的现象4、生物富集作用:bioconcengtration,又称生物浓缩,生物或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生物积累:bioaccumulation,生物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以致随着生长发育,浓缩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生物放大:biomagnification,指生态系统中,某中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在生物机体中的浓度随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5、什么是活性污泥?什么是废水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法:所谓活性污泥,是由微生物、微生物所分泌的粘性物质以及吸附的污水中杂质所构成的絮凝团,又叫菌胶团,菌胶团呈褐色或黄褐色,具有良好的絮凝性。
菌胶团相互凝聚就形成活性污泥。
向曝气池的活性污泥和废水混合液连续鼓入空气,微生物将水中有机物氧化分解,同时不断生长繁殖。
停止曝气后,活性污泥沉降与水分离而使废水得以净化6、几个水质指标定义和意义:SS 悬浮物(Suspended Solids):细小纤维、胶料、填料、涂料等。
危害:消耗DO;沉积河底,影响水生生物生长;堵塞鱼鳃。
COD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化学需氧量表示利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所需的氧量。
BOD :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生化需氧量表示在有氧的情况,由于微生物(细菌)的活动而使可降解的有机物稳定化(变为无机物)所需的氧量。
环境工程原理知识重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1.“环境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2. 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3. 简述土壤污染治理的技术体系。
4. 简述废物资源化的技术体系。
5. 阐述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体系。
6. 一般情况下,污染物处理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利用隔离、分离和(或)转化技术原理,通过工程手段(利用各类装置),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快速去除。
试根据环境净化与污染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阐述实现污染物高效、快速去除的基本技术路线。
第二章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第一节常用物理量1.什么是换算因数?英尺和米的换算因素是多少?2.什么是量纲和无量纲准数?单位和量纲的区别是什么?3.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区别和关系如何?试举出质量比的应用实例。
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经常用体积分数表示污染物的浓度,试说明该单位的优点,并阐述与质量浓度的关系。
5.平均速度的涵义是什么?用管道输送水和空气时,较为经济的流速范围为多少?第二节质量衡算1.进行质量衡算的三个要素是什么?2.简述稳态系统和非稳态系统的特征。
3.质量衡算的基本关系是什么?4.以全部组分为对象进行质量衡算时,衡算方程具有什么特征?5.对存在一级反应过程的系统进行质量衡算时,物质的转化速率如何表示?第三节能量衡算1.物质的总能量由哪几部分组成?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如何?2.什么是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3.简述热量衡算方程的涵义。
4.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封闭系统,其内部能量的变化如何表现?5.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开放系统,系统能量能量变化率可如何表示?第四章热量传递第一节热量传递的方式1.什么是热传导?2.什么是对流传热?分别举出一个强制对流传热和自然对流传热的实例。
3.简述辐射传热的过程及其特点4.试分析在居室内人体所发生的传热过程,设室内空气处于流动状态。
5.若冬季和夏季的室温均为18℃,人对冷暖的感觉是否相同?在哪种情况下觉得更暖和?为什么?第二节热传导1. 简述傅立叶定律的意义和适用条件。
环境工程原理复习
第一章:绪论1. 水的化学处理法:中和法(酸碱反应)、化学沉淀法(沉淀反应、固液分离)、氧化法(氧化反应)、还原法(还原反应)、电解法(电解反应)、超临界分解法(热分解、氧化还原反应、游离基反应等)、气提法,吹脱法,萃取(污染物在不同相之间的分配)、吸附法(界面吸附)、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电渗析法(离子迁移)、混凝法(电中和、吸附架桥作用)2. 废物资源化技术:焚烧(燃烧反应)、堆肥,沼气发酵(生物降解)、离子交换(离子交换)、溶剂萃取(萃取)、电解(电化学反应)、沉淀(沉淀)、蒸发浓缩(挥发)、湿式氧化、重力分选、离心分离、热解、微波热处理、破碎分选、气化发电、厌氧生物处理。
3 如何快速高效去除污染物:首先对隔离、分选、转化的方式进行优选组合,再对装置进行优化设计和对操作方式和操作条件进行优化,最后对介质的混合状态、流体流态进行优化和对物质能量的迁移和反应速率进行强化,从而达到污染物高效去除的目的。
5. 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四大原理:隔离、分离、转化、稀释污染物处理工程的核心是利用隔离、分离、转化等技术原理,通过工程手段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快速去除。
第二章:质量衡算和能量衡算:1. 质量衡算:(稳态系统)质量衡算的三要素,步骤计算P26三要素:划定衡算系统、确定衡算对象、确定衡算基准。
第三章:流体流动1.伯努利方程的作用:判定流动方向;选择流动机械;确定进出口断面的能量差。
2. 流体阻力损失的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阻力损失起因于黏性流体的内摩擦力造成的摩擦阻力和物体前后压差引起的形体阻力。
流体阻力损失的影响因素:流体的流动形态、流体的性质、流体流过的距离、物体表面的粗糙度、物体的形状。
第四章:热量传递1. 热量传递主要有三种方式:热传导、对流传热和热辐射热传导又称热,使指通过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电子的振动、位移和相互碰撞发生的热量传递过程。
对流传热指流体中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通常也指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热传递过程。
环境工程学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学复习资料引言:环境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的学科。
它涉及到水、土壤和空气等环境组成的分析和处理,旨在提高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
本文档旨在提供环境工程学的复习资料,帮助读者回顾相关的知识点和概念。
一、环境工程的基础知识1. 环境工程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环境工程的定义和范畴- 环境工程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2. 环境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监测方法- 环境污染物的传输与转化机理- 环境工程治理技术的分类和应用二、环境污染的成因和影响1.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和来源- 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和健康的影响- 大气污染治理的技术和措施2. 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和来源- 不同类型水体的污染特点和处理方法 - 水体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3.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和来源- 土壤污染的评价和监测方法- 土壤污染治理的技术和措施三、环境工程治理技术1.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大气污染的减排技术-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案例分析2. 水体污染治理技术- 水体污染的净化技术- 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 水体污染治理工程案例分析3.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 土壤污染的修复技术- 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土壤污染治理工程案例分析四、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环境保护法和相关法律法规- 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 废物管理和排放标准法律法规2. 环境保护政策和行动计划- 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行动计划- 地方环境保护政策和行动计划- 国际环境保护政策和行动计划结论:环境工程学是一门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提供相应解决方案的学科。
通过本文档的复习资料,读者可以重新回顾和理解环境工程学的基础知识、环境污染的成因与影响以及环境工程治理技术。
此外,了解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对于环境工程实践也非常重要。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文档的学习,深化对环境工程学的理解,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环境工程原理》考试大纲
中南大学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工程原理》考试大纲本考试大纲由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1年7月7日通过I.考试性质环境工程原理考试是为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
要求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掌握不同环境污染控制领域内具有共性的基本过程及原理,能够运用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方法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评价的标准为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环境学科基本知识,并有利于专业上择优选拔。
II.考查目标《环境工程原理》是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涵盖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管理和资源化控制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等领域涉及的具有共性的基本现象、过程和基本原理。
主要内容包括环境工程原理基础、分离过程原理及反应工程原理,涉及传递过程原理,以及沉淀、过滤、吸收、吸附等基本分离过程原理,和化学和生物反应计量学、动力学、各类反应器的过程解析等。
要求考生:(1)掌握环境工程领域的基本专业知识点。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环境污染控制单元过程的基本原理、过程。
(3)熟练掌握环境工程领域的计算思路及方法。
(5)结合所学的水污染控制、固废、大气及土壤等环境污染控制理论,分析解决有关环境过程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环境工程原理基础(含动量、热量及质量传递)约40 %分离过程原理约40 %反应工程原理约20 %Ⅳ.试卷题型结构概念型题占40%左右计算型题占45%左右分析综合型题占15%左右Ⅴ.考查内容一、环境工程原理基础1、环境工程基础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的基本方法与原理。
2、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计量单位、物理量表示方法及换算。
3、流体流动管流系统的质量衡算和能量衡算;流体流动状态,牛顿黏性定律,柏努力方程;圆管内层流流动阻力损失及管道内的局部阻力损失;湍流流动的阻力损失,相对粗糙度;管路计算。
环境工程环境学复习提纲
环境专业环境学复习提纲一、基本概念1. 环境学基本原理环境多样性是环境的基本属性之一,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的基本规律,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在在。
P247环境过程是指不同物质在环境中不同的物理、化学、生物、生态作用下的动力学迁移过程和转化过程及各种发生条件和影响因素的生物降解和生态变化过程。
P251环境效应是在环境诸要素综合影响下,物质之间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所产生的环境效果。
P269适应生存人类与环境和谐的最低层次,基本要求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和保障相对充足资源供给环境安全是指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安全免于环境问题的威胁,其基本要求是不断提升抵御自然灾害和环境灾害的能力。
P282环境灾害是指在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类活动作用超过自然环境的承载力,致使自然环境的系统结构与功能遭到毁灭性破坏,以至部分或全部失去其服务于人类的功能,甚至对人类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的自然社会现象,它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
P284环境风险和环境灾害密不可分,通过环境风险评价可对环境灾害加以研究。
环境灾害和环境风险评价进行的。
环境健康是指在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环境系统功能正常,环境质量离婚了,人类身心健康,生命质量有保障。
P278环境舒适指人居环境舒适环境基准是环境质量基准的简称,指环境中污染物对特定对象(人或其他生物)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312环境标准时环境保护法体系中一个独立的,特殊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与环境相关的各种事物的技术属性所作规定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了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基于环境基准,结合社会经济、技术能力制定的控制环境中各类污染物浓度水平的限值。
P316优先污染物是指在人体中具有积累效应,会造成人体健康的不可逆效应,甚至具有“三致”风险的无阈值曲线的污染物。
P314排污权交易制度是指在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及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鼓励企业通过技术进步和污染治理节约污染排放指标,这种指标作为“有价资源”,可以“储存”起来以备自身扩大发展之需,也可以在企业之间。
环境工程学考试提纲
环境⼯程学考试提纲环境⼯程专业⼯程硕⼠研究⽣环境⼯程学考试提纲⽔:1.⽔质指标与⽔质标准(地表⽔环境功能分类和污⽔综合排放标准的级别使⽤条件)?⽔质指标项⽬繁多,总共可有上百种。
它们可以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和⽣物学的三⼤类。
(⼀)物理性⽔质指标1、感官物理性状指标,如温度、⾊度、嗅和味、浑浊度、透明度等。
2、其它的物理性⽔质指标,如总固体、悬浮固体、溶解固体、可沉固体、电导率(电阻率)等。
(⼆)化学性⽔质指标1、⼀般的化学性⽔质指标,如:碱度、硬度、各种阳离⼦、各种阴离⼦、总含盐量、⼀般有机物质等。
2、有毒的化学性⽔质指标,如:各种重⾦属、氰化物、多环芳烃、各种农药等。
3、氧平衡指标,如:、DO、COD、BOD、TOD等(三)⽣物学⽔质指标⼀般包括细菌总数、总⼤肠菌群数、各种病原细菌、病毒等。
地表⽔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Ⅰ类主要适⽤于源头⽔、国家⾃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于集中式⽣活饮⽤⽔地表⽔源地⼀级保护区、珍稀⽔⽣⽣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主要适⽤于集中式⽣活饮⽤⽔地表⽔源地⼆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到、⽔产养殖区等渔业⽔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于⼀般⼯业⽤⽔区及⼈体⾮直接接触的娱乐⽤⽔区;Ⅴ类主要适⽤于农业⽤⽔区及⼀般景观要求⽔域。
污⽔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4.1 标准分级4.1.1 排⼊GB3838Ⅲ类⽔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GB3097中⼆类海域的污⽔,执⾏⼀级标准。
4.1.2 排⼊GB 3838中Ⅳ、Ⅴ类⽔域和排⼊GB3097中三类海域的污⽔,执⾏⼆级标准。
4.1.3 排⼊设置⼆级污⽔处理⼚的城镇排⽔系统的污⽔,执⾏三级标准。
4.1.4 排⼊未设置⼆级污⽔处理⼚的城镇排⽔系统的污⽔,必须根据排⽔系统出⽔受纳⽔域的功能要求,分别执⾏4.1.1和4.1.2的规定。
4.1.5 GB3838中Ⅰ、Ⅱ类⽔域和Ⅲ类⽔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3097中⼀类海域,禁⽌新建排污⼝,现有排污⼝应按⽔体功能要求,实⾏污染物总量控制,以保证受纳⽔体⽔质符合规定⽤途的⽔质标准。
环境工程原理重点
环境工程原理重点第一部分一、量纲与无量纲1.量纲:用来描述物体或系统物理状态的可测量性质。
量纲与单位不同,其区别在于,量纲是可测量的性质,而单位是测量的标准,用这些标准和确定的数值可以定量的描述量纲。
表示:如【长度】或【L】表示长度的量纲,不是具体确定数值的某一长度。
分类:基本量(质量M、长度L、时间t、温度T)和导出量。
导出量量纲可用基本量量纲组合形式表示。
2. 无量纲准数:由各种变量和参数组合而成的没有单位的群数。
无量纲准数实际上量纲为1,其数值与所选单位制无关,但组合群数单位统一。
雷诺数Re:惯性力与黏性力之比,用于判断流体的流动状态。
定义式:Re=ρu L/μ(ρ:密度,kg/m³;u:流速,m/s;μ:黏度,kg/(m·s))二、常用物理量及其表示方法(一)浓度1.质量浓度:ρ A =m A/V(ρA:组分A的质量浓度,kg/m³;m A:混合物中组分A的质量,kg;V:混合物的体积,m³)2.物质的量浓度:c A=n A/V(c A:组分A的物质的量浓度,kmol/m³;n A:混合物中组分A的物质的量,kmol)3.两者关系:c A=ρA/M A(M A:组分A的摩尔质量,kg/kmol)4.质量分数:x mA=m A/m(x mA:组分A的质量分数;m:混合物的总质量,kg)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A=n A RT(p:混合气体的绝对压力,Pa;V A:组分A的体积,m³;n A:组分A的物质的量,mol;R:理想气体常数,8.314 J/(mol·K);T:混合气体的绝对温度,K)6.摩尔分数:x A=n A/n(x A:组分A的摩尔分数;n:混合物总物质的量,mol)7.质量比:混合物中某组分的质量与惰性组分质量的比值。
以X mA表示。
X mA=m A/(m-m A) (X mA:组分A的质量比,量纲为1;m-m A:混合物中惰性物质的质量,kg) 摩尔比:混合物中某组分的物质的量与惰性组分物质的量的比值。
《环境工程原理》考试大纲【模板】
《环境工程原理》考试大纲一、参考教材1、《环境工程原理》,胡洪营等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8月第3版。
2、《环境工程原理》,贺文智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年9月第1版二、考核要求《环境工程原理》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介绍环境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涉及知识领域广泛,要求考生能够运用环境工程原理的相关知识研究、解决工程领域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在环境工程领域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比例1.质量与能量衡算(约占5分)能理解质量衡算系统划分,对比不同系统差异,判断案例所属系统;能熟练掌握稳态系统的质量衡算;封闭系统的热量衡算方程。
2.流体流动(约占10分)掌握管道系统的质量和能量衡算方程;理解牛顿粘性定律、边界层理论和阻力损失产生的原因;掌握管道内的流体阻力损失的计算、流体流量的测量方式。
3.热量传递(约占5分)掌握傅里叶定律;理解热传递的基本方式;掌握通过平壁的稳定热传导、圆管壁的稳定热传导。
掌握间壁传热过程,计算及保温层的临界厚度;掌握目前国内的换热器的结构,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4.质量传递(约占5分)理解环境工程中的传质过程;理解质量传递的基本原理和对流传质。
5.沉降(约占5分)理解沉降分离的概念,掌握重力沉降、离心沉降、电沉降和惯性沉降的原理与基本计算。
6.过滤(约占10分)理解过滤过程的基本原理,能够分析过滤过程,了解流体通过过滤层后的流动变化。
7.吸收(约占10分)掌握吸收过程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概念,掌握填料塔吸收过程的基本计算。
8.吸附(约占10分)理解吸附分离操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掌握概念几种吸附动力学方程的计算及应用,掌握吸附传质过程及影响因素。
10.其他分离过程(约占10分)掌握离子交换、萃取及膜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11.反应动力学的解析方法(约占20分)掌握反应动力学实验方式及数据解析方法,掌握循环反应器的物料衡算、循环比及转化率的计算。
环境工程原理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原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量纲和无量纲准数:(P20)描述物体或系统物理状态的可测量性质称为量纲,量纲是可测量的性质,而单位是测量的标准。
无量纲准数是由各种变量和参数组合而成的没有单位的群数。
2、通量:(P26)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物理量称为该物理量的通量。
通量是表示传递速率的重要物理量。
3、平均速度的涵义:(P26)平均速度按体积流量的相等的原则定义,单位时间内以平均速度流过截面的流体体积与按实际上具有速度分布时流过同一截面的流体体积相等,其定义式为u m =∫u ⅆA A A =q νA4、衡算系统:(P27)用于分析质量迁移的特定区域,即衡算的空间范围,称为衡算系统。
衡算系统的大小和几何形状应按照便于研究问题的原则选取。
5、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P35)当物质和能量都能够穿越系统的边界时,该系统称为开放系统;只有能量可以穿越边界而物质不能穿越边界的系统称为封闭系统。
6、可压缩流体与不可压缩流体:(P45)可压缩流体,流体体积随压力变化而变化,一般指气体;不可压缩流体,流体体积不随压力变化而变化,一般指液体。
7、边界层:(P58)实际流体沿固体壁面流动,紧贴壁面处存在非常薄的一层区域即边界层。
8、边界层分离:(P62)在某些情况下,如物体表面曲率较大时,往往会出现边界层与固体壁面相脱离的现象。
此时壁面附近的流体将发生倒流并产生漩涡,导致流体能量大量损失,这种现象称为边界层分离。
9、传热边界层:(P112)壁面附近因传热而使流体温度发生较大变化的区域,称为传热边界层,也称热边界层或温度边界层。
传质边界层:(P168)将壁面附近梯度较大的流体层称为传质边界层。
10、质量传递:(P155)是指物质在浓度差、温度差、压力差、电场或磁场场强差等的推动力作用下,从一处向另一处的转移。
11、主体流动:由于组分A 被溶剂吸收,使气相主体与相界面之间形成总压梯度,在梯度推动下,气相主体向界面处流动。
(整理)环境工程原理复习资料
吸收:是依据混合气体各组分在同一种液体溶剂中的物理溶解度或化学反应活性的不同,而将气体混合物分离的操作过程,本质是混合气体组分从气体相到液相的相同传质过程。
过滤:分离液体和气体非均匀相混合物的常用方法。
过程:混合物中的流体在推动力的作用下通过过滤介质时。
流体中的固体颗粒被截留,而流体通过过滤介质,从而实现流体与颗粒物的分离。
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物理量称为该物理量的通量。
通量是表示传递速率的重要物理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称为热量通量,单位为J/(m2·s);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某组分的质量,成为该组分的质量通量,单位为k (m2·s);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动量,称为动量通量,单位为N/m2。
稳态系统:系统中流速、压力、密度等物理量只是位置的函数,不随时间变化。
非稳态系统:系统中流速、压力、密度等物理量随时间变化量纲:用来描述物体或系统物理状态的可测量性质称为量纲。
无量纲准数:由各种变量和参数组合而成的没有单位的群数。
吸附分离:通过多孔固体物料与某一混合组分体系接触,有选择地使体系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附着于固体表面,从而实现特定组分分离的操作过程。
亨利定律:在等温等压下,某种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与液面上该气体的平衡压力成正比。
雷诺数:一种可用来表征流体流动情况的无量纲数,以Re表示,Re=ρvr/η,其中v、ρ、η分别为流体的流速、密度与黏性系数,r为一特征线度吸附平衡: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当流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吸附剂经长时间充分接触后,吸附质在流体相和固体相中的浓度达到平衡状态,称为吸附平衡。
环境工程原理重点1.基本单位:长度(m) 质量(kg) 时间(s) 电流(A) 热力学温度(开K)物质的量(mol) 发光强度(坎 cd)2.量纲是可测量的性质,而单位是测量的标准。
q m1=q m2 即ρ1q v1+ρ2q v2=ρm q m 。
3.稳态非反应系统4.对于稳态过程,系统内无热量积累,E q=0,∑h p-∑h f=q。
(完整版)环境工程学复习资料资料
《环境工程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生化需氧量:在有氧条件下,水中可分解的有机物由于好氧微生物的作用被氧化分解而无机化所需的氧量。
2.化学需氧量: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与外加的强氧化剂K2Cr2O7作用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3.水循环:水在太阳能的作用下,通过海洋等水面及土壤表面、植物茎叶的蒸发和蒸腾形成水汽,遇冷后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水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之间的运动称为水循环。
4.水污染: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放射性等性质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5.水体自净:水体中的污染物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化被分散、分离或分解,最后水体基本恢复到原来状态,这一自然净化过程叫做水体自净。
6.亏氧量:在某一温度时,水中溶解氧的平衡浓度与实际浓度之差。
7.水环境容量:一定水体在规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
8.自由沉淀:颗粒在沉降过程中呈离散状态,其形状、尺寸、质量均不改变,下沉速度不受干扰的沉降过程。
9.过滤:具有孔隙的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获得净化的工艺过程。
10.截留沉速:淀池内所能全部去除的颗粒中的最小颗粒的沉速。
11.表面负荷:单位沉淀池表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处理的水量,即沉淀池的沉淀能力。
12.滤层膨胀率:是指滤层在一定的反洗强度下发生体积膨胀,体积膨胀前后的体积差与体积膨胀前的比值。
13.污泥沉降比:曝气池混合液在100ml量筒中静置沉淀30min后,沉淀污泥占混合液的体积分数。
14.污泥指数: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30min沉淀后,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
15.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为CH4和CO2等物质的过程,也称厌氧消化。
16.生物膜法:附着在构筑物挂膜介质上,并在其上生长和繁殖,由细胞内向外伸展的胞外多聚物使微生物细胞形成纤维状的缠结结构,又称固定膜法。
环境工程原理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原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量纲和无量纲准数:(P20)描述物体或系统物理状态的可测量性质称为量纲,量纲是可测量的性质,而单位是测量的标准。
无量纲准数是由各种变量和参数组合而成的没有单位的群数。
2、通量:(P26)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物理量称为该物理量的通量。
通量是表示传递速率的重要物理量。
3、平均速度的涵义:(P26)平均速度按体积流量的相等的原则定义,单位时间内以平均速度流过截面的流体体积与按实际上具有速度分布时流过同一截面的流体体积相等,其定义式为u m =∫u ⅆA A A =q νA4、衡算系统:(P27)用于分析质量迁移的特定区域,即衡算的空间范围,称为衡算系统。
衡算系统的大小和几何形状应按照便于研究问题的原则选取。
5、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P35)当物质和能量都能够穿越系统的边界时,该系统称为开放系统;只有能量可以穿越边界而物质不能穿越边界的系统称为封闭系统。
6、可压缩流体与不可压缩流体:(P45)可压缩流体,流体体积随压力变化而变化,一般指气体;不可压缩流体,流体体积不随压力变化而变化,一般指液体。
7、边界层:(P58)实际流体沿固体壁面流动,紧贴壁面处存在非常薄的一层区域即边界层。
8、边界层分离:(P62)在某些情况下,如物体表面曲率较大时,往往会出现边界层与固体壁面相脱离的现象。
此时壁面附近的流体将发生倒流并产生漩涡,导致流体能量大量损失,这种现象称为边界层分离。
9、传热边界层:(P112)壁面附近因传热而使流体温度发生较大变化的区域,称为传热边界层,也称热边界层或温度边界层。
传质边界层:(P168)将壁面附近梯度较大的流体层称为传质边界层。
10、质量传递:(P155)是指物质在浓度差、温度差、压力差、电场或磁场场强差等的推动力作用下,从一处向另一处的转移。
11、主体流动:由于组分A 被溶剂吸收,使气相主体与相界面之间形成总压梯度,在梯度推动下,气相主体向界面处流动。
环境工程原理复习资料
1.双模理论:1.相互接触的气、液两相流体间存在着稳定的相界面,界面两侧分别有一层虚拟的停滞气膜和停滞液膜。
溶质分子以稳态的分子扩散连续通过这两层膜;2.在相界面处,气、液两相在瞬间即可达到平衡,界面上没有传质力,溶质在界面上两相的组成存在平衡关系;3.在膜层以外,气、液两相流体都充分湍流,不存在浓度梯度,组成均一,没有传质阻力;溶质在每一相的传质阻力都集中在虚拟的停滞膜内。
操作线、吸收线曲线:塔内任意界面上的气相和液相组成呈直线关系。
将这条直线标在X-Y坐标图上,就得到了逆流吸收的操作线,直线的斜率qnl/qnG称为液气比,点A和B是直线上的两点,因此操作线只取决于塔底和塔顶两端的气液相组成和液气比。
塔内任一截面上的气液相的组成都可以在操作线上找到相应的点表示,称为操作点。
AB称为操作线。
吸收操作时,气相的溶质组成始终大于与液相溶质浓度平衡的气相组成,因此,吸收线在相平衡曲线的上方。
操作线上任意点到平衡线的水平或垂直距离都代表了传质推动力。
1. 从技术原理上看,这些种类繁多的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可以分为“隔离技术”“分离技术”“转化技术”三大类。
2. 隔离技术是将污染物或污染介质隔离,从而切断污染物向周围环境的扩散途径,防止扩散进一步进行。
3. 分离技术是利用污染物与污染介质或其它污染物在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使其与介质分离,从而达到污染物去除或回收利用的目的。
4. 转化技术是利用化学反应或生物反应,使污染物转化成无害物质或易于分离的物质,从而使污染介质得到净化与处理。
5. 量纲与单位的区别:量纲是可测量的性质,而单位是测量的标准,用这些标准和确定的数值可以定量地描述量纲。
6、7个基本单位:长度米质量千克时间秒电流安培热力学温度开尔文物质的量摩尔发光强度坎德拉2个辅助单位:平面角弧度立体角球面度无量纲准数:是由各种变量和参数组合而成的没有单位的群数,无量纲准数的量纲为1。
7、质量浓度:单位体积混合物中某组分A的质量称为该组分的质量浓度。
环境工程原理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1.汽蚀现象由于长时间受到冲击力反复作用,以及液体中微量溶解氧对金属的化学腐蚀作用,叶轮的局部表面出现斑痕和裂纹,甚至呈海绵状损坏2.扬程指泵对单位重量(1N)的液体所提供的有效能量3.直管阻力流体在圆形直管内流动时,由于流体与管道壁之间、流体内部质点间的内摩擦而产生的阻力损失4.局部阻力流体在管路的进口、出口、弯头、阀门、截面积扩大、截面积缩小等位置流过时,其流速大小和方向都发生了变化,并且流体受到干扰或冲击,使涡流现象加剧而造成能量消耗5.气缚现象离心泵启动时,如果泵内存有空气,由于空气密度相对于输送液体很低,旋转后产生的离心力小,因而叶轮中心区所形成的低不足以将液体吸入泵内,虽启动离心泵也不能输送液体6.自由沉降指在沉降过程中,任一颗的沉降不因其他颗粒的存在而受到干扰7.绝对标高亦称海拔高度,我国把青岛附近黄海的平均海平面定为绝对标高的零点,全国各地标高均以此为基准。
8.吸收速率指单位时间内单位相际传质面积上吸收的吸收质的量9.过滤是在外力作用下,悬浮液中的液体通过多孔介质的空道,而使固体颗粒被截留下来,从而实现非均相物系的固、液分离的单元操作。
10.干扰沉降当颗粒直径与容器直径之比大于1:200或悬浮液中颗粒的浓度大于0.2%(体积),此时颗粒与器壁或颗粒间存在干扰。
二.有关概念1.连续方程,伯努利方程的表达式和物理意义,伯努利方程的应用连续方程:ρAu=常数物理意义:在连续的稳定的不可压缩流体的流动系统中,流体的流量处处相等,流速与管道的截面积成正比。
截面积越大之处流速越小,反之亦然。
伯努利方程:∑+++=+++f H pgP u g z He P u g z 2222121121pg 21 z ——铅垂高度(m )g ——重力加速度(2/s m )u1——泵吸入口处的液体流速(m/s )u2——压出管内水的流速(m/s )ρ——流体密度(3/m kg )P1——泵进口处真空表读数的相反数(Pa )P2——泵进口处压力表读数(Pa )He ——输送设备对流体所提供的压头(m )∑f H ——吸入管路的压头损失(m )意义:不可压缩的流体在经过任意截面时,假设没有能量损失,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则流体在任意截面处的能量之和处处相等。
环境工程原理复习资料
第I篇环境工程原理本原第一节常用物理量〔1〕什么是换算因数?英尺和米的换算因数是多少?〔2〕什么是量纲和无量纲准数?单位和量纲的区不是什么?〔3〕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区不和关系如何?试举出质量比的应用实例。
〔4〕大气污染操纵工程中经常用体积分数表示污染物的浓度,试讲明该单位的优点,并阐述与质量浓度的关系。
〔5〕平均速度的涵义是什么?用管道输送水和空气时,较为经济的流速范围为多少?第二节质量衡算〔1〕进行质量衡算的三个要素是什么?〔2〕简述稳态系统和非稳态系统的特征。
〔3〕质量衡算的根基关系是什么?〔4〕以全部组分为对象进行质量衡算时,衡算方程具有什么特征?〔5〕对存在一级相应过程的系统进行质量衡算时,物质的转化速率如何表示?第三节能量衡算〔1〕物质的总能量由哪几局限组成?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如何?〔2〕什么是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3〕简述热量衡算方程的涵义。
〔4〕关于不对外做功的封闭系统,其内部能量的变化如何表现?〔5〕关于不对外做功的开放系统,系统能量变化率可如何表示?第一节管道系统的衡算方程〔1〕用圆管道输送水,流量增加1倍,要是流速不变或管径不变,因此管径或流速如何变化?〔2〕当布水孔板的开孔率为30%时,流过布水孔的流速增加多少?〔3〕拓展的伯努利方程标明管路中各种机械能变化和外界能量之间的关系,试简述这种关系,并讲明该方程的适用条件。
〔4〕在管流系统中,机械能的损耗转变什么缘故形式的能量?其宏瞧的表现形式是什么?〔5〕关于实际流体,流淌过程中要是无外功进进,因此流体将向哪个方向流淌?〔6〕如何确定流体输送管路系统所需要的输送机械的功率?〔7〕简述层流和湍流的流态特征。
〔8〕什么是“内摩擦力〞?简述不同流态流体中“内摩擦力〞的产生气理。
〔9〕流体流淌时产生阻力的全然缘故是什么?〔10〕什么情况下可用牛顿黏性定律计算剪切应力?牛顿型流体有哪些?〔11〕简述温度和压力对液体和气体黏度的碍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原理》复习提纲
第三章流体流动
以下涉及页码、例题以老版书为准
P62 流体类别——理想流体和实际流体
P90 【例3.5.1】阻力损失计算(另加类似作业题目)
第四章热量传递
P112-113 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
P121 【例4.2.2】多层平壁热传导(另加类似作业题目)
P155-156 辐射传热基本概念热辐射对物体的作用
P167 换热器的分类与结构形式(按用途分、按原理分、按形式分)
P174 强化传热过程的途径:面积、温差、传热系数
第五章质量传递
P180-181 环境工程中的传质过程
P182 传质机理——分子扩散、涡流扩散
第六章沉降
P225 (图)旋风分离器(操作原理、性能指标)
P233-234 (图)电沉降-电除尘器(基本原理)
第七章过滤
P240 几类过滤介质
P241 过滤机理分类——表面过滤、深层过滤
P246 【例7.2.1】恒速/压过滤(另加类似作业题目)
第八章吸收
P267 举出环境中应用吸收的例子
定义:溶剂、溶质、吸收液、净化气
P270-272 相平衡关系在吸收过程中的应用
P274 吸收过程机理、双膜理论
P278 【例8.2.2】吸收相关计算
P280 化学吸收与物理吸收的区别
第九章吸附
P304-310 吸附分离的分类(按作用力分、按再生方法分、按原料组成分、按分离机理分)常用吸附剂主要特性(容量大、选择性强、稳定性好、物理特性等)
P310-312 (图)几种吸附曲线的特性(等温吸附,掌握一个就可以)
第十章膜分离
P373 膜分离的表征参数
P378 渗透压、反渗透
P386 浓差极化与凝胶层阻力模型
第十五章微生物反应器
P524-526
P548-553
P535 【例15.3.1】微生物生长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