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卷古 风(其三十九)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李白《古风,(其三十九)》阅读答案
李白《古风,(其三十九)》阅读答案
:
篇一:必修五过关卷(含答案
集圣中学高二年级必修5
语文过关卷
姓名考号得分
说明: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4×3=12
1、下面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
A、寂寥姓缪荒谬蓼蓝撩拨
B、惆怅稠密田畴踌躇纱帱..........
C、悻然杏仁刑法醒木荇藻
D、长篙嵩峦缟素膏肓蓬蒿..........
2、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A、对于汇聚了全球智慧的世博会,一些人只是为了猎奇,心里数着进了多少馆,眼睛盯着
盖了多少章,浅尝辄止,自然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好看。
....
B、李娟、楚金玲等5人在这次全国选拔赛中脱颖而出,以主攻手人选的身份进入中国排协....
公布的新一届国家女排20人大名单。
C、生活中的困惑或许稍作点拨便豁然开朗,因此与会嘉宾积极主动,踊跃发言,珍惜这少....
有的与大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用典
用典安徽卷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小重山?端午[元]舒颉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①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释: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
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8.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9.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阙和下阙作简要分析。
(4分) 答:答案:8.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
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9.手法:对比。
简析: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
(答“反衬”,且简析合理也可)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范成大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4分)(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4分)(1)【参考答案】范词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旧愁未去,新愁又添,虽有新欢,却不抵思念愁苦。
秦词重点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不在乎朝暮厮守。
(2)【参考答案】①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雨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
②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
③通过“重搅别离情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和深沉。
语文命题研究(答案)
新形态下的高考语文备考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周京昱阅读(一)[示例一](2002年高考北京卷试题)登鹳雀楼畅当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注]鹳雀楼:唐朝时建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层楼,是当时的登临胜地,后废毁。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
B.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鹳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
C.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鹳雀楼的雄伟气势。
D.运用对偶,给人以工整匀称的美感,这是本诗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E.全诗主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鹳雀楼凭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
2.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
你认为王之涣诗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示例二](2004年高考北京卷试题)红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从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3.读下面苏轼的诗论,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
《夜游宫》《醉高歌带摊破喜春来 旅中》《蝶恋花 月下醉书雨岩石浪》等阅读理解答案与赏析
10套古诗词鉴赏试题及阅读答案与赏析【阅读理解题目】: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参考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
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
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赏析】:这首《咏素蝶诗》是南朝齐梁之际有“神童”兼“彭城才子”之誉的刘孝绰所作。
此诗在形式上采用了白描手法描写蝴蝶在风中、花中的飞舞的情况,同时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将蝴蝶飞舞的姿态描写得十分形象和逼真。
诗人仅仅用了四十字就把蝴蝶的性格、姿态、情感表现出来,让人如于风和日丽之时,见蝴蝶随着蜂儿转于绿蕙丛中,时而避雀隐,时而浴日舞,令人叹为观止。
联系刘孝绰虽然自负才华自视甚高,但一生仅做到秘书监,一直得不到提拔的遭遇,可知诗中蕴含着期盼得遇明主之意。
“嘉树欲相依”为全诗主旨。
素蝶即白蝶,诗首联写蝴蝶为了躲避天敌(“蜂”、“雀”)时而绕着草花飞,时而躲藏在草花丛中。
颔联写蝴蝶在阳光照射下随风翩翩起舞。
颈联写出蝴蝶在花草树木间出没。
诗的前三联采用白描的手法,使红花、绿草、白蝶、阳光、嘉树,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充满了无限生机。
最后写出蝴蝶的期盼:希望这些提供蝴蝶栖息的花草树木能够永远存在。
这首咏物诗传达了古人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愿望。
二、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2012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课件 大纲人教版
一、把握思想情感
把握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
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
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
来的复杂情感,站在一个高度上进行客观具体
的分析评价。把握评价思想情感常见的设题模
式有:
1.结合××句子,分析诗(词)人的思想感情。
2.××句诗(词)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2.(2010年高考湖南卷· 原文见第二节)简析下片 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下片中,作者以酒为伴,随遇而安,不贪 图物质享受,不计个人荣辱得失,四海为家,乐 观旷达。 答案: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 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 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3.看序注
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多为整
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 想情感。如:姜夔《扬州慢》序中说:“予 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 以为有《黍离》之悲也。”小序对词作表达 的昔盛今感往往借助于精炼的语言来体 现,我们要抓住这些关键字。 5.品意象
3.这首诗(词)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4.作者为什么要写××两物?作者借这两物
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例1 (2010年高考全国卷Ⅱ· 原文见第三节)这首
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注释①点出此诗作于作者因支持范仲 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之时,可知作者仕途失意, 对前途充满忧虑。尾联“酒阑无奈客思家”写酒 兴已阑,思家之念油然而生。此句是全诗的关键, 一个“客”字便是梦的缘由,梦的主旨,梦的归 宿。李后主有“梦里不知身是客”,欧阳修何尝 不是愁肠百结。客愁贯穿于全诗始终,令人抑郁 不展,魇魔难去,“何日是归年”呢?作者仕途 失意,无可奈何之意,急切返乡之情尽在其中。
缘情解诗
缘情解诗作者:殷春霞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11年第09期古典诗歌是古代诗人心灵世界的凝聚物,是诗人情感的外化。
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即言诗缘情而发,文辞绮丽优美。
读懂诗歌的关键,就是要读懂诗人的情感。
而诗人情感的复杂性决定了诗歌情感的丰富性、含蓄性、曲折性、模糊性等特点,了解诗歌情感的这些特点,对于读懂诗歌极有帮助。
笔者拟以一些高考诗歌为例进行解说。
一、诗歌情感的丰富性诗歌常常是诗人洞穿人生经验并融人自身生活思考的结晶,生活的丰富性和诗人情感的丰富性使得诗歌的情感丰富深邃,让人涵泳不尽。
我们在解读这类诗歌时,不可只知其一,不及其余。
请看2010年高考北京卷的诗歌:古风(其三十九)[唐]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诗歌的尾联常常包含丰富的情感,李白的这首《古风》也是如此。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诗人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典故和孟尝君食客冯谖因未被重用曾弹剑而歌意欲离去的典故,高唱《行路难》,抒发自己意欲归隐的无奈心境。
缘何无奈?联系上文关键诗句,便可明了。
第五、六句以水作喻,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
第九、十句以得意的燕雀竟在高贵的梧桐上筑巢、而“非梧桐不止”的“鸳鸾”却只能栖于荆棘丛中作喻,借这种错位的现象,表达了诗人对黑自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末尾两句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整首诗意蕴含蓄,情感丰富,有限的篇幅,蕴含了无尽的情感。
诗歌情感的丰富性,要求我们在理解诗人情感时,抓住关键诗句,层层理清,全面把握。
有时一句诗就包含丰富的情感,需从不同的角度解读。
如李白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既有分离的依依不舍,又有别后的孤独情怀,还有对友人旅途的牵挂之意,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需细细咀嚼品味。
李白诗歌高考题汇编与答案
李白诗歌高考题汇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011江苏卷)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3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2022新高考2卷)送别李白[唐代]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2.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1~3题。
(共 12 分)(2020北京卷)寄东鲁二稚子【1】李白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2】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注释:【1】这首诗作于金陵。
【2】龟阴:地名,与后文的“汶阳川”都在鲁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李白由江南农事春景联想到东鲁田地无人耕种,心生茫然之感。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试题及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第一部分(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摩擦力供认不悔对称.(chèn)穷源溯.(shuò)流B.一拉罐转弯抹角隽.(jùn)永令人发.(fà)指C.纪传体多难兴邦叨.(tāo)扰一气呵.(hē)成D.化妆品整齐划一倾轧.(zhà) 囤.(tún)积居奇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防患于未然。
B.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C.设计部门必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决议,“创意”只能在规定范围以内驰骋,不能信马由缰,这是设计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
D.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要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殊途同归的日子,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是正常的。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日记者发现,公园晨练的老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
B.挪威国宝级乐队“神秘园”将再度来京演出,实现了外国团在京演出超过7次的记录,在其演出的艺术历程中也是唯一的一次。
C.连年亏损的美国《新闻周刊》正待价而沽,境内外华人都鼓动中国人出手收购,将这份引以为豪的美国期刊经营权收入囊中。
D.报告指出,中国及印度一些跨国公司眼下正不遗余力地开拓国际市场,新加坡、俄罗斯等则紧随其后,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在发生变化。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楚辞》是屈原、宋玉等人作品的总集,这些作品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屈原的长诗《离骚》是其中的代表作。
B.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是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他的《新乐府》则反映了较强的批判现实的精神。
李白《古风,(其三十九)》阅读答案
李白《古风,(其三十九)》阅读答案集圣中学高二年级必修5语文过关卷姓名考号得分说明:本卷总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一卷一、选择题4×3=121、下面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A、寂寥姓缪荒唐蓼蓝撩拨B、惆怅稠密田畴踌躇纱帱..........C、悻然杏仁刑法醒木荇藻D、长篙嵩峦缟素膏肓蓬蒿..........2、以下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A、对于会聚了全球智慧的世博会,一些人只是为了猎奇,心里数着进了多少馆,眼睛盯着盖了多少章,浅尝辄止,自然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好看。
....B、李娟、楚金玲等5人在这次全国选拔赛中脱颖而出,以主攻手人选的身份进入中国排协....公布的新一届国家女排20人大。
C、生活中的困惑或许稍作点拨便豁然开朗,因此与会嘉宾积极主动,踊跃发言,珍惜这少....有的与大师面对面交流的时机。
D、xx年“嫦娥奔月”,xx年“神七”升空,xx年“夸父”方案??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A、xx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B、他制定了五年的防护林方案,由于对这个地区复杂的气候、水文、植被情况没有掌握清楚,最后还是失败了。
C、上海七宝中学印制本校学生季晓宇绘制的“绿色世博出行指南手绘地图”并进展发送,有关部门对七宝中学进展了极为严厉的处分,对此,人们评价不一。
D、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经济的开展,“二代”之间出现分化在所难免,关键在于开展的环境要确保公平、开展的共识要取得统一。
4、依次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好的一项()但是,没有人会喜欢只有灰色的世界。
,这也就是和谐。
①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
②灰色只有在和其他色彩搭配时,才能显示它的普适性,显示它的高贵和纯粹。
③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
2010北京卷语文高考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北京卷)一、本大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摩擦力供认不悔对称.(chèn)穷源溯.(shuò)本B.一拉罐转弯抹角隽.(jùn)永令人发.(fǎ)指C.纪传体多难兴邦叨.(tāo)扰一气呵.(hē)成D.化装品整齐划一倾轧.(zhà)囤.(tún)积居奇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防患于未然.....。
B.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C.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决议,“创意”只能在规定范围内驰骋,不能信.马由缰...,这是设计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
D.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要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殊途同归....的日子,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是正常的。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记者近日发现,公园晨练的老年人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
B.挪威国宝级乐队“神秘园”将再度来京演出,实现了外国演出团在京演出超过7次的纪录,在其演出的艺术历程中也是唯一的一次。
C.连年亏损的美国《新闻周刊》正待价而沽,境内外华人都鼓动中国人出手收购,将这份引以为豪的美国期刊经营权收入囊中。
D.报告指出,中国及印度的一些跨国公司眼下正不遗余力地开拓国际市场,新加坡、俄罗斯等则紧随其后,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在发生变化。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楚辞》是屈原、宋玉等人作品的总集,这些作品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屈原的长诗《离骚》是其中的代表作。
B.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是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他的《新乐府》则反映了较强的批判现实的精神。
高中语文高三诗歌专题复习练习北京含答案解析
诗歌复习(北京)一、【2016年高考北京卷】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8题。
西村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16.“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3分)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李商隐《齐宫词》)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陈羽《从军行》)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17.“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
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6-19题。
醉翁操【1】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
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
【2】蒉:草筐。
李白高考拓展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2005年高 考福建卷)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 作此诗(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 “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 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 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 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 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2分) 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 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 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 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 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 影零乱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 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狂风吹我心,西挂 咸阳树。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望望不见君, 连山起烟雾
“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 “万壑松”写出了琴 声的音乐效果。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①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 ②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 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2004年浙江卷)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 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⑴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 情达意上的作用?
李白《古风(其三十九)》试题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李白《古风(其三十九)》试题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阅读理解题目】:古风五十九首(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释]①徂(cú)晖:落日余晖。
②枳(zhǐ)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鵷(yuān)鸾(luán):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试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鵷鸟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A(2)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②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③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2010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作者简介]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汉族,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
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译文]我登上高处,望向四周,但见天地间茫茫无际一片,万物被严霜覆盖着,荒野里吹来一阵阵西风。
我感慨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就像那一江东流水,无情的流逝;人间的诸事都像江水波澜起伏不过在一瞬间。
天上的浮云飘浮不定,掩蔽了太阳,掩盖了它的光辉。
普通的燕子和麻雀竟然在珍贵、罕见的梧桐树上筑巢,反而高贵的鸳鸯栖息在多刺的枳棘里。
2010年高考各省市语文试题古诗词鉴赏试题解析
2010年高考各省市语文试题古诗词鉴赏试题解析一、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参考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
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
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赏析:这首《咏素蝶诗》是南朝齐梁之际有“神童”兼“彭城才子”之誉的刘孝绰所作。
此诗在形式上采用了白描手法描写蝴蝶在风中、花中的飞舞的情况,同时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将蝴蝶飞舞的姿态描写得十分形象和逼真。
诗人仅仅用了四十字就把蝴蝶的性格、姿态、情感表现出来,让人如于风和日丽之时,见蝴蝶随着蜂儿转于绿蕙丛中,时而避雀隐,时而浴日舞,令人叹为观止。
联系刘孝绰虽然自负才华自视甚高,但一生仅做到秘书监,一直得不到提拔的遭遇,可知诗中蕴含着期盼得遇明主之意。
“嘉树欲相依”为全诗主旨。
素蝶即白蝶,诗首联写蝴蝶为了躲避天敌(“蜂”、“雀”)时而绕着草花飞,时而躲藏在草花丛中。
颔联写蝴蝶在阳光照射下随风翩翩起舞。
颈联写出蝴蝶在花草树木间出没。
诗的前三联采用白描的手法,使红花、绿草、白蝶、阳光、嘉树,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充满了无限生机。
最后写出蝴蝶的期盼:希望这些提供蝴蝶栖息的花草树木能够永远存在。
这首咏物诗传达了古人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愿望。
二、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历年北京高考古诗阅读鉴赏
北京历年高考古诗鉴赏【2002年北京卷】16.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
(6分)登颧雀楼畅当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
B.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颧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
C.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颧雀楼的雄伟气势。
D.运用对偶,给人以工整匀称的美感,这是本诗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E.全诗主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颧雀楼凭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
(2)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
你认为王之涣诗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2003年北京卷】17.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2)题。
(6分)江楼旧感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
B.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
C.“同来”与“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
D.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题旨,深化了意境。
E.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
(2)唐朝诗人崔护有一首著名的诗篇《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请指出这首诗与赵嘏的诗在体裁、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2004年北京卷】12.读下面的诗,完成①—②题。
(4分)红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 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古曼卿①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古诗今译
[译词]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登上黄鹤楼远望中原,眼前漫漫荒烟之外,隐约有许多城郭。
想当年啊,在花丛柳树遮护之下,是一栋栋雕龙画凤的楼阁。
从万岁山前到蓬壶殿里,到处是成群盛装的宫女,歌舞不断。
而现在,胡虏铁骑遍布京城郊外,战争风尘滚滚,形势险恶。
士兵如今在哪里?他们已经血染沙场,鲜血沾满敌军的兵刃。
[译诗]
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
时节和风物相催演进,各自呈现出一派崭新。
痴心眷恋的男孩女孩,总想挽留将逝的暮春。
那番曾经繁盛的花事,衰歇离去又何必憾恨。
夏日的树木会很繁盛,树荫凉爽正十分可人。
[译诗]
雨雪曲 江总
雨雪纷飞隔绝开边塞的地域,
从军戍边直越过遥远的陇西。
围绕战阵可看见狐狸的踪迹,
依傍着山脉战马的蹄印迤逦。
苍天严寒军旗色彩变得暗淡, Nhomakorabea大地阴暗鼙鼓声音分外压抑。
漫漫无边的愁绪随云层涌起,
独自在灯前写下书信无数,
盘算许久竟无人将它传递。
纵使能够寻得鸿雁来托付,
却是雁已过去的暮秋时日。
[2010年课标卷]
雨雪曲 江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官衙刚开大门,传来击鼓一声。
狗睡在台阶上,知道地面还湿,
鸟在窗外啼叫,报告天气已晴。
昨夜醉意将消,但是还觉头重。
刚脱厚重冬装,身上顿觉轻松。
醒来心头舒畅,杂念一扫而空,
近日怀乡梦境,大都没有做成
古诗今译(五)
【例9·2009年浙江卷】
北京卷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word版有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7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摩擦力供认不悔对称.(chèn)穷源朔.(shuò)流B.一拉罐转弯抹角隽(jùn)永令人发.(fà)指C.纪传体多难兴邦叨.(tāo)扰一气呵.(hē)成D.化装品整齐划一倾轧.(zhà)囤.(tún)积居奇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防患于...未然..B. 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C.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决议,“创意”只能在规定范围以内驰骋,不能信马由缰....,这是设计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
D.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要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殊途同归....的日子,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是正常的。
3. 下列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记者近日发现,公园晨练的老年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
B. 挪威国宝级乐队“神秘园”将再度来京演出,实现了外国演出团在京演出超过7次的纪录,在其演出的艺术历程也是唯一的一次。
C. 连年亏损的美国《新闻周刊》正待价而沽,境内华人都鼓动中国人出手收购,将这份引以为豪的美国期刊经营权收入囊中。
D. 报告指出,中国及印度的一些跨国公司眼下正不遗余力地开拓国际市场,新加坡、俄罗斯等则紧随其后,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在发生变化。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有错误的一项是A. 《楚辞》是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的总集,这些作品有浓厚的楚地色彩,屈原的长诗《离骚》是期中的代表作。
答诗歌感情题的三个维度(共18张)
【答题用语】
自己:孤独、无奈、苦闷、归家、怀才 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 别人:人情淡薄、世态炎凉、奸臣当道、 小人得志 社会:世事多舛、沧桑变幻、忧国忧民
【例题】08年江苏卷 登金陵凤凰台 唐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③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解】①此诗为哲宗病死、诗人遇赦自海南 岛渡海返回大陆时所作。②苦雨终风:下个不 停的雨,吹个不停的风。③鲁叟乘桴:孔于曾 慨叹自己的主张无法实现,想坐木筏到海外去。
1.第一联和第二联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怎样的 心情?(3分) 2.诗中最能体现作者人生态度的是哪一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
【注解】①凤凰台:在南京凤凰山。相传南朝刘宋元 嘉年间,有许多凤凰飞集此山,因而筑台称凤凰台。 一说天宝年间,李白被逐出长安,到金陵游历时写下 此诗。②三山:山名,在南京市长江边。③一水:指 秦淮河也作“二水”。 ④衣冠:名门望族。
【问】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问】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感情?
【注解】 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 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 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 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问】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 简要分析。
【问】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 简要分析。
【答案】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 霏霏、落花狼藉等凄冷的景色,(画面)运用比 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手法)体现作者政治上 失意的寂寞愁绪;[自己的维度]三、四两句写了 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 关上了自己的家门,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世 态冷暖的感叹。[别人的维度](感情)
诗鉴赏客观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客观题的设题角度(考什么?)。
2、探索高考诗歌鉴赏客观题的设题陷阱(怎么考?)。
3、探索高考诗歌鉴赏客观题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怎么解?)。
4、提高高考诗歌鉴赏客观题的解题能力。
幻灯片4研题读纲明方向请同学汇报课前研究高考诗歌客观题真题的的设题角度(考什么?)。
幻灯片5(一)古代诗歌阅读(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宿武陵即事孟浩然[1]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
岭猿相叫啸,潭影似空虚。
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
鸡鸣问何处,人物是秦余[2]。
注[1]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但仕途困顿。
[2] 人物是秦余:引用《桃花源记》中的典故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川暗夕阳尽”以景物的光影变幻,写诗人对暮中江水的印象。
B. “潭影似空虚”则表现诗人对夜色中深潭倒影天光的独特感受。
C.夜猿的啼声与望去深不可测的潭水表现出武陵之夜的壮阔美好。
D.颈联写诗人吹灭蜡烛在夜色里就枕安眠,耳畔传来渔夫的阵阵歌声。
幻灯片6(二)(16年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
(8分)野望(唐)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
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
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3.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
(1分)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B.第三、四句中的“诸弟”与“一身”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D.第七、八句中的“时极目”与“日萧条”幻灯片714.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
B.第三、四句“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字。
C.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项说前四句“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这一理解和体认有误, 与后文“荣华东流”“浮云无定”“梧桐雀占”等意味相矛盾。本题 考查对作品整体情调的把握,这是进入一首诗歌最基本的能力。
• • • • • • • • • • • •
登高望四海, 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 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 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 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 枳棘栖鹓鸾。 且复归去来, 剑歌行路难。
a.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 的人生境遇的感慨;
b.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 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c .对怀才不 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 的思想感情。(4分) • a.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 b.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c.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以上三点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其他的理解言 之成理亦可。)
• 荣华若东流之水,一去不返; • 世事亦如波澜,起伏不定。
• 白日即将西落, • 浮云出没不定,遮掩着落日的光辉。
• 如今是燕雀栖于梧桐之树,而鹓鸾却只 能栖在长着刺的枳棘之上。 • 昔日陶潜唱过《归去来辞》辞官而去。 还是回家去吧,我也学欲学冯谖,弹剑 高歌,感叹行路真难。
• 【解析】 本诗创作时间约为李白“赐金放还”而离开长安之 前。这时的他,已在长安生活了两三年,对朝廷和社会 弊端有了不少体验。他从自身的遭遇里,看到了“梧桐 巢燕 雀,枳棘栖鹓鸾”似的不合理的用人现象,愤怒 而致产生归隐之念,并发而为诗。开头四句乃登临所见 之秋景:茫茫天地间,但见严霜覆万物,西风吹荒野, 道不尽 景象的浩大空洞与苍凉萧索。这景象,既是大 自然深秋的画面,又是社会冰冷的写照。诗人不仅身寒 而且心寒了。第五、六句,说明他遭遇的不顺逐。这两 句也可看 出他不艳羡荣华富贵。第七、八句,说明他 不顺的际遇是因“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所致。 “徂辉”即落日之余辉,这里暗喻朝政不明。“浮云”, 喻谗毁他 的恶势力。第九、十句,进一步说明当时朝 廷用人不当的现象。诗人以上下错位的现象比喻君子失 所、小人得志的社会现象,同时也具体说明了本身所遭 遇到的正是 有才而不得善待的情况。最后两句说明诗 人无奈及无能为力的心情。他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 归隐,同时自由地吟唱《行路难》来发泄对社会不公的 抗议。
人生际遇类
• 常用意象:风霜雪雨、阴晴、夕阳、落花、流水、 浮云、梧桐、燕雀、枳棘、鹓鸾、香草、雁、蝉、 鸿鹄、孤蓬等
浮云-----奸臣小人 徂辉-----暗喻朝政不明。 鹓鸾-----高贵的君子 燕雀----卑劣的小人
古 风(其三十九) 李白
•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鹓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古 风(其三十九) 李白
• • • • • • • • • • • •
登高望四海, 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 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 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 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 枳棘栖鹓鸾。 且复归去来, 剑歌行路难。
登高向四海瞭望, • 天地辽阔无边。 严霜覆万物, • 西风吹荒野,
• [注]① 徂晖:落日余晖。
② 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 鹓鸾:传说中与 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 ①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 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 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 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鹓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 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补充:
• 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 ----陆贾《新语慎微篇》 •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 ----王安石《登飞来峰》总为浮 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 "归去来"指陶渊明的《归去来辞》; • "剑歌",指孟尝君食客冯欢因未被重用曾弹剑而 歌意欲离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