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53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doc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doc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所给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5—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与资本主义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据此回答1—5题1.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

其“社会根源”主要是指欧洲社会()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C.基督教徒的宗教狂热D.对货币和黄金的追求2.15世纪中期,欧洲出现商业危机的直接原因是()A.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B.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C.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D.欧洲市场上的东西方商品价格猛涨3.下列航海家开拓新航路的先后顺序是()①迪亚士②达·伽马③哥伦布④麦哲伦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4.在16世纪的“价格革命”中获得暴利的是()A.工商业资产阶级B.意大利人C.葡萄牙人D.英国人5.葡萄牙殖民掠夺的财富没能在本国转化为资本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不发达B.荷、英等国的掠夺C.封建主的腐朽D.葡、西的衰落14—17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6—10题。

6.下列有关文艺复兴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化运动B.范围波及整个欧洲C.以人文主义思潮为核心D.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7.伽利略被称为“天上的哥伦布”是由于他()A.推翻了天主教的“地球中心说”C.证实了行星绕太阳运行的椭圆形轨道D.研究了地上的物体运动规律8.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英法德等国的人文主代表人物的热情主要表现在哪一文化领域()A.绘画B.雕刻C.文学D.建筑9.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运动中产生的最主要的历史作用在于()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B.促进了科学事业的发展C.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D.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0.乔托是近代绘画的奠基者,主要是因为()A.抛弃了宗教题材,立足描写现实B.在绘画中力求表现真实的人物形象和多彩的现实世界C.创作了最宏伟的艺术作品D.作品达到构图和形象完美的极至11.布鲁诺和弗兰西斯·培根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共同贡献是()A.提出宇宙无限论B.提出“知识就是力量”C.提倡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D.为科学而献出生命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世界意义,它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真题

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真题

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 古希腊喜剧《骑士》中描写一个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领袖克里昂的职位,卖香肠的人说:“我想我还不够格……全家老小都是无赖……我几乎不识字”,将军说“你已经具备一切应有的条件”。

对这段剧情理解不正确的是()A . 卖香肠的人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B . 卖香肠的人不会因为财产而使其参政受到限制C . 抨击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D . 反映了梭伦改革时期的局限2. 有学者在评价梭伦改革时,认为某一措施“固然有利于贫民,但从比较深远的一面看,这个措施更符合雅典奴隶制经济从满足贵族家内消费到发展商品生产的历史要求。

”这一措施最有可能是()A . 废除债务奴隶制B . 设立四百人会议C . 实行公职津贴制度D .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3. 《战国策》载商鞅“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废止“田里不鬻(指土地有封赐而无交易)”的原则。

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 私田开垦越来越多B . 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C . 土地兼并现象得到遏制D . 生产关系发生质的变化4. 《史记》曾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皆怨望。

”根据上文所述,分析为何会有如此现象()A . 商鞅变法时,下令将贵族的土地全部没收B . 商鞅变法时,以军功授田定爵位,使得贵族无法享受既有的特权C . 商鞅变法时,实施“保甲制度”和“连坐法”,用以控制贵族D . 商鞅变法时,鼓励平民努力耕织,奖励生产,使贵族无法从事工商业5. 商鞅在《商君书•说民》中指出:“故贫者益之以刑,则富;富者损之以赏,则贫。

治国之举,贵令贫者富,富者贫。

”商鞅意在强调()A . 人民富裕有利于国家稳定B . 抑制商业发展的合理性C . 维持贫富均衡的重要性D . 统治者应以严刑峻法治国6. 秦商鞅变法规定,没有军功爵的人不能当官,有爵才有官;到西汉初年,除保留“非列侯不得任宰相”外,其他都是只提官而不是爵,到西汉中期,不是列候也可以任宰相。

人教版历史高二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历史高二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历史高二上册期中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题文】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乃至整个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它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是()A. 颁布“解负令”B. 实行财产等级制C. 设立五百人议事会D. 设立陪审法庭【答案】B【解析】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颁布“解负令”、实行财产等级制、改革国家权力机构、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其中,实行财产等级制是梭伦改革的核心措施,它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故B项正确;A项是梭伦改革的经济措施,C项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D项是司法改革措施,均排除。

2.【题文】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B. 五百人议事会是常设机构C. 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关D. 公民大会由贵族组成【答案】D【解析】雅典民主政治中,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A项正确;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日常政务,是常设机构,B项正确;陪审法庭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和最高司法机关,C 项正确;公民大会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D项错误,符合题意。

3.【题文】罗马法规定:“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材料主要体现了罗马法的哪一原则?()A.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 遵循自然法则D. 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罗马法严格规定了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服从主人,并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进行严加惩治,这体现了罗马法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而制定的,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信息,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奴隶和隶农必须服从主人,而不是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遵循自然法则的信息,C项错误。

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有答案-通用版

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有答案-通用版

六校教学联盟期中联合考试高二历史试卷命题人:审题人: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人之初,性本善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D.“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2.《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这话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3.《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A.强调“春秋大一统” B.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C.趋向“三教合一” D.糅合了多学派思想4.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

其中“发展”体现为①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②由“民本”发展为“君本”③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④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A.①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A.黄老之学 B.程朱理学 C.陆王心学 D.佛学6.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

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内涵分别是A.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B.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D.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7.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高二人教版历史上册期中达标检测试卷及答案

高二人教版历史上册期中达标检测试卷及答案

高二人教版历史上册期中达标检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题目: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创立了皇帝制度,并自称“始皇帝”。

这一制度的核心是A. 皇位世袭B. 皇权至上C. 君主专制D. 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权力高度集中,即君主专制,C项正确;皇位世袭是皇帝制度的继承方式,不是核心,A项排除;皇权至上是皇权的特点,B项排除;中央集权是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制度,D项排除。

2.题目:据《史记》记载,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景帝立其子刘彻为太子,是为汉武帝。

这表明当时实行的制度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科举制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景帝立其子刘彻为太子,是为汉武帝”可知,这体现了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B项正确;分封制是地方行政制度,A项错误;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C项错误;科举制是选官制度,D项错误。

3.题目:西汉武帝时期,在地方上设立刺史,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和豪强地主,其主要目的是A. 加强中央集权B. 扩大地方权力C. 发展地方经济D. 缓和社会矛盾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西汉武帝时期,在地方上设立刺史,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和豪强地主”可知,汉武帝设置刺史是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从而加强中央集权,A 项正确;刺史的设立是为了限制地方权力,B项错误;刺史的设立与发展地方经济无关,C项错误;刺史的设立无法直接缓和社会矛盾,D项错误。

4.题目: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下各部门的主要职责分工明确,其中负责草拟皇帝诏令的是A. 门下省B. 中书省C. 尚书省D. 吏部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诏令,B 项正确;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A项错误;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C项错误;吏部是尚书省下设的六部之一,负责官员的任免、考核等,D项错误。

人教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人教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人教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位思想家主张“仁政”,认为统治者应该实行德治,减轻刑罚,轻徭薄赋,以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2、秦朝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行政制度上采取了哪一项重要措施?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三公九卿制3、题干: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口号,其主要目的是:A. 推翻国民党政府B. 集中力量抵抗日本侵略C. 推动土地改革D. 加强对国民党的监督4、题干: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B.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基本任务和公民的基本权利C. 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基础和依据D. 宪法可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修改5、题干: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采取的主要作战形式是 ______ 。

A. 正面战B. 偷袭战C. 游击战D. 堡垒战6、题干: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______ 。

A.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B. 《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C.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D. 《宪法》的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7、以下关于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B. 唐朝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C. 唐朝科举考试科目包括明经、进士、明法等D. 唐朝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流动,提高了官员素质8、以下关于宋代经济发展的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 宋代商业繁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B. 宋代手工业发展迅速,瓷器、丝绸、棉纺织业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C. 宋代农业技术进步,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提高D. 宋代实行“重文抑武”政策,导致军事实力衰弱9、题干: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春秋战国时期实行均田制B. 秦汉时期实行屯田制C. 隋唐时期实行自耕农土地制度D. 宋元时期实行封建土地私有制 10、题干:以下关于世界现代史的事件,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是:A. 1945年联合国成立B.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 1959年古巴革命D.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11、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马克思誉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最勇敢的倡导者”?A. 查理一世B. 查理二世C. 奥利弗·克伦威尔D. 詹姆斯一世12、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A. 查理曼帝国的建立B. 尼德兰革命C. 英国工业革命D. 巴黎公社的建立13、以下关于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起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起义发生在19世纪末,是反清复明的斗争之一B. 起义领导者提出了“平均地权”、“民族独立”的口号C. 起义最终被清政府镇压,但对后来的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D. 起义地点位于广东省广州市14、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推动了民主和科学思想的传播B.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C. 促进了中国文学艺术的现代化D. 引导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15、题干:以下关于《南京条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B. 规定了割让香港岛给英国C. 规定了赔款2100万银元D. 确立了“领事裁判权”16、题干: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为中国的民主共和制度奠定了基础C. 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D. 使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高二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高二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高二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代表。

小编准备了高二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选择题(40 题,每题2 分共8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与宗法制适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

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A.贵族B.平民C.官僚D.诸侯2.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 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 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 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 公里)的都城建制。

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都城的建制3.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

这段《三字经》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B.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C.由分封走向统一的进程D.君主专制强化的历程4.在中央,皇位由私家世袭,地方由异姓非世袭官僚管理。

这种制度是指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B.三省六部制度C.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D.科举选官制度5.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指出: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

唐代宰相的委员制指A.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B.相权分立制衡C.削弱了相权D.行政权实现了真正的三权分立6.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质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这说明科举制度A. 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B. 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C .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7.嘉庆五年(公元1800 年)朝廷规定:自王以下满、汉文武大臣,都不准到军机处找军机大臣谈话,违者重处不赦。

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上册期中达标测试试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上册期中达标测试试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上册期中达标测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关于商朝政治制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 实行禅让制B. 确立了分封制C. 建立了内外服制度D. 实现了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商朝时期,政治制度尚未形成严格的中央集权,而是实行内外服制度,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称为内服,商王间接控制的地区称为外服。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的制度,分封制确立于西周,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于秦朝,故A、B、D三项错误。

2.下列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制度的描述,错误的是A. 丞相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 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C. 太尉主管全国军务D. 三公互不统属,直接隶属于皇帝解析:在秦朝的中央官制中,丞相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主管全国军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但并非副丞相,也不执掌群臣奏章和下达皇帝诏令,这些职责主要由丞相和皇帝分别负责。

三公互不统属,直接隶属于皇帝,故A、C、D三项正确,B项错误。

3.下列关于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由董仲舒提出B. 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 实现了思想文化上的大一统D. 抑制了其他学派的发展答案:D解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由董仲舒提出,并得到了汉武帝的采纳,这一政策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也实现了思想文化上的大一统。

然而,这一政策并非完全抑制了其他学派的发展,而是在尊重儒学的同时,也允许其他学派的存在和发展,只是其地位和影响不如儒学而已。

因此,A、B、C三项正确,D项错误。

4.下列关于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B. 唐朝科举只考进士科C. 科举制度完全取代了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度实现了绝对的公平公正解析: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形成。

统编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中试卷及解答参考

统编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中试卷及解答参考

统编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关于秦朝统一六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秦国通过兼并战争,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B、秦国通过和平手段,逐渐与六国建立联盟关系,实现了统一C、秦国通过战争与外交手段,先灭韩、赵、魏,再灭楚、燕、齐,实现了统一D、秦国先灭六国,然后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2、下列关于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错误的是:A、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权力B、设立刺史制度,加强地方监察C、实行盐铁官营,增加中央财政收入D、设立郡国并行制,进一步削弱地方势力3、题干:以下关于《南京条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确立了香港岛为英国的永久殖民地B.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C. 规定中国赔偿英国军费2100万银元D. 规定了中国向英国割让香港岛及其附属岛屿4、题干: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B. 提出了“废科举、兴学堂”的教育改革C. 建立了“保国会”,试图通过议会政治实现改革D. 由于顽固派的阻挠和慈禧太后的政变而失败5、以下哪项是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A. 精耕细作B. 铁犁牛耕C. 隋唐开疆拓土D. 宋代农业税收改革6、下列关于明清时期中国手工业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B. 手工业品种日益丰富C. 手工业生产技术停滞不前D. 手工业生产组织形式多样化7、题干:以下关于新中国初期土地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 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C. 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 土地改革后,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8、题干:下列关于“大跃进”时期经济建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B. 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比例关系C. 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困难D. 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的主要学派?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E. 兵家 10、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其目的是什么?A. 加强中央集权B. 提升道教地位C. 打击佛教势力D. 强化法律制度E. 推动经济发展11、题干: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A. 独创性B. 继承性C. 滞后性D. 国际性12、题干: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发源于意大利B. 强调人文主义C. 对宗教改革产生重大影响D. 时间上与启蒙运动重叠13、在明末清初时期,哪位思想家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著名观点?A. 顾炎武B. 黄宗羲C. 王夫之D. 李贽14、清朝雍正帝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在西藏设置了哪个机构来代表中央政府行使权力?A. 宣政院B. 西域都护府C. 驻藏大臣D. 伊犁将军15、题干: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先后实现工业化,它们在工业化过程中有哪些共同点?选项:A、国家统一,政治稳定B、实行自由贸易政策C、依赖殖民地资源D、重视教育和科技发展16、题干:20世纪初,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斗争,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哪个方面?选项:A、推动了英国民主制度的完善B、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C、加速了英国工业化的进程D、提高了英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背景材料:在中国近代史上,鸦片战争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促使了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的变革。

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三校联考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公元前513年,晋国执政赵鞅“铸刑书于鼎”并公之于众。

孔子认为此举会导致“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贱无序,何以为国?”由此可见,孔子主张()A.以民为本B.以礼治国C.民贵君轻D.礼法并施2.孟子将人民、社稷和君主排定了位次。

人民排在第一位,社稷排在第二位,而一国之君则排在最后一位。

这一排名()A.是当时社会的真实体现B.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C.说明孟子反对君主制度D.反映了社会民主化倾向3.荀况在《荀子·议兵》中写道,“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

……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

这反映出荀子主张()A.“以德服人” B.“性本恶”C.“施仁政于民” D.“性本善”4.“这一派别对宇宙论、认识论或者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这些谋略家只专注于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

”以下观点中与该派别的思想主张一致的是()A.厉行赏罚崇尚法治B.奖励耕战与民休息C.仁者爱人尊君爱民D.崇尚贤能厉行节俭5.《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

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A.强调“大一统” B.糅合了多个学派的思想C.趋向“三教合一” D.背离了先秦的传统儒学6.古代某学者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后人赞之为:“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

”此人应是()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李贽7.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这从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A.圣人托梦B.内心自省C.行万里路D.读万卷书8.在智者运动中,“智者”没有统一的组织,政治态度也不尽相同,但是在思想学说上,他们的观点和基本倾向却是较为一致的。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西周传统思想中,民生来就是神的从属物。

春秋时期,有人认为“民是神之主,先民而后神”。

这一变化反映了A.儒家民贵君轻的思想 B.道家无为而治的主张C.法家中央集权的要求 D.先秦人文思想的萌发2.先秦时期,儒学基本上是知识分子拥有的“精英文化”。

到汉代,儒学突破原有形态转化为涵盖广泛的“大众文化”。

这一变迁主要得益于汉代A.儒生参政意识的增强 B.太学规模的日益扩大C.儒学政治地位的提升 D.儒家教义的广泛普及3.历史学家钱穆对朱熹的主张给予较高的评价,认为:“其精神所在,可谓既是属于伦理的,亦可谓属于科学的”,其中“科学”主要表现在A.倡导唯物主义 B.维护人的正当私欲C.主张“格物致知” D.强调封建纲常伦理4.以下是—份不完整的某历史人物信息表,据此判断该人物是姓名所处朝代主要主张著作?明末清初①“众治”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A.李贽 B.王夫之C.黄宗羲D.顾炎武5.明代学者谈到高丽纸时说:“以绵茧造成,色白如绫,坚韧如帛,用以书写,发墨可爱,此中国所无,亦奇品也。

”上述材料表明A.中国造纸技术开始外传 B.造纸技术不断发展进步C.朝鲜造纸技术领先中国 D.文人士大夫影响力巨大6.《陀罗尼经咒》为唐刻古梵文经咒,约一尺见方,纸张为纤维较粗之黄麻纸,边上有一行字清晰可辨,为“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印卖咒本”。

据此可知当时A.四川地区已出现雕版印刷术 B.雕版印刷术促进了佛教兴盛C.四川地区的造纸技术最发达 D.雕版印刷术出现了重大改进7.北宋《萍洲可谈》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

”材料可以论证中国古代A.天文学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B.科技发展受传统观念阻碍C.科技重视实践经验的总结 D.全面了解各国的地理特点8.张芝是东汉著名书法家,其“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

人教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人教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人教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近代中国的启蒙思想家”?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陈独秀2、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打破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束缚,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C. 促进了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3、下列哪一项是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A. 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B. 推行行省制度C. 设置通判监督地方官员D. 设立军机处4、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开拓海外殖民地B. 展示国力与寻求贸易C. 寻找黄金与香料D. 建立海上丝绸之路5、题干:以下关于鸦片战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鸦片战争是由于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B.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 鸦片战争使得中国的自然经济解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D.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设立海关,逐步丧失了关税自主权6、题干:在辛亥革命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A. 武昌起义B. 清帝退位C. 成立南京临时政府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7、下列哪一项不是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A. 闭关锁国B. 朝贡贸易C. 海禁政策D. 开放五口通商8、在清朝末年,维新变法运动中,康有为等人提出的主要改革主张之一是?A. 废除科举制B. 实行君主立宪制C. 强化中央集权D. 恢复传统礼教9、下列关于唐朝“贞观之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B. 经济繁荣,人口增长C. 实行科举制度,选拔贤能D. 军事强大,边疆稳定 10、以下关于明朝“海禁”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为了保护国内手工业的发展B. 防止西方殖民者的侵扰C.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D. 导致了明朝的闭关锁国11、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但对帝国法律的通过没有决定权。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与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与参考答案

人教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A、哲学从自然哲学转向人文哲学B、哲学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C、哲学从抽象思维转向具体实践D、哲学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2、在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任务是:A、推动政治体制改革B、推翻封建统治C、倡导民主和科学D、传播马克思主义3、题干: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隋唐时期,瓷器开始成为我国手工业的主要产品B. 宋元时期,棉纺织业兴起,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C. 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进入“资本主义萌芽”阶段D. 清朝末年,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手工业的现代化4、题干: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A. 秦朝实行均田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B. 唐朝实行“两税法”,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C. 宋朝实行“一条鞭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繁荣D.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保护了国家经济安全5、题干: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我国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北伐战争D. 土地改革6、题干:下列哪项不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外交政策的主要特点?A. 坚持独立自主B. 争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坚持一边倒D. 重视经济外交7、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典型代表?A. 租庸调制B. 均田制C. 王田制D. 民田制8、在近代中国,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9、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C. 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D. 直接导致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

10、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土地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题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题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1.沙皇制度是下列哪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A. 法国B. 德国C. 美国D. 俄国2.下面哪一个历史时期是标志着人类第一次进入文明社会?A. 旧石器时代B. 新石器时代C. 青铜时代D. 铁器时代3.以下哪些国家是盟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A. 英国、美国、法国、苏联B. 德国、意大利、日本、西班牙C. 苏联、中国、英国、美国 D. 德国、意大利、日本4.以下是哪一位中国历史人物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A. 孔子B. 朱熹C. 王阳明D. 林则徐5.以下哪一个政治思想是关注个人自由和私有财产的权利?A. 理性主义B. 自由主义C. 社会主义D. 保守主义第二部分:简答题1.解释“古代丝绸之路”的含义,说出其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通往东西方的交通路线,包括陆上和海上的贸易路线,贯穿了古代中国与欧洲、非洲和印度等地区。

丝绸之路的发展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同时也使得欧洲和亚洲之间的贸易更加频繁。

在经济方面,丝绸之路的开辟,不仅增加了中国的出口收入,也使中国的商品得以广泛传播到西方世界。

同时,也使罗马帝国和各个中东国家等地域得到了中国的丝绸和其他物品,如金玉和艺术品,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文化。

在文化方面,丝绸之路的贸易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而且促进了文化交流。

随着道教、佛教等宗教的传播,文化交流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手段。

例如,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因为丝绸之路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被推广到了其他亚洲和欧洲国家。

2.请简述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措施和影响。

中国农村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1978年到1984年的短暂时间里,中国通过一些改革措施,实现了对农村的改革。

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取消集体农业制度;•允许农民自愿经营家庭耕作的土地,并鼓励他们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农业和农村企业;•开放了农村市场,扶持农民发展农业和农村产业;•逐渐取消城乡土地差别待遇。

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 中练习

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 中练习

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中练习(文科)10.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A.统治者反对儒学B.佛教、道教迅速传播C.佛教占统治地位D.儒学的僵化缺乏生命力11.“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指:A.儒家道德伦理B.自然规律C.人的良知D.上天的意志12.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13.南宋的朱熹发展了传统儒家思想将儒学发展成为理学,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提出:A.心外无物,宇宙便是吾心 B.存天理,灭人欲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4.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那一叙述: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15.《四库全书总目》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

“某人”是指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16.明末清初,倡导经世致用,开一代朴实学风先河的思想家是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17.“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段话体现出黄宗羲的思想是A.抨击君主专制B.反对礼教C.提出“致良知”D.注重实学18.对中国古代儒学发展演变表述不准确的是A.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的儒学 B.荀子提出“君舟民水”观点C.董仲舒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神化皇权 D.顾炎武发展儒学,提倡经世致用19.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专制、暴政,主张“民本”。

下列人物中持这一思想主张的有①韩非子②孟子③黄宗羲④伏尔泰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0.今天我党大力倡导“以德治国”,对此,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儒家学说中的A.“和为贵”和“仁”的思想 B.农本思想C.有教无类思想 D.性本善思想21.适应新的社会历史变动,明清文化在沿袭传统文化的基本属性之时,也表现出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①陆王心学成为正统的官方思想②形成讲求实际的经世致用之风③反传统的民主启蒙思想潜滋暗长④出现对传统科技的总结性著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2.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体现了人文奥运的理念。

辽宁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辽宁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辽宁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考号:_________一、单选题1.周灭商后,面对广大的土地和空间,摒弃了夏商时代的外服制统治方式,而将土地分封给功臣、子弟和臣服的异姓诸侯,让他们去拓荒、保土和安民,推广周天子的一统政治。

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A.统一了各国的治理模式B.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直接控制C.保证了统治秩序的稳定D.推动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2.唐朝刘禹锡诗曰:“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

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

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

”这首诗描写的是()A.分封制的等级规定B.科举考试后的盛况C.察举制选才的程序D.长安城的节日气氛3.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既保证赋役征发,也维护社会稳定;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则主要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下列相关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义田、主客户制、保甲制度②租调役、官仓义仓、大索貌阅③“金花银”、十家牌法、户帖制度④“科差”、众济院、“诸色户计”A.①③②④B.②①④③C.①②④③D.④②①③4.北宋都城汴京每年三月都会在金明池举办各种水戏表演(如水战、诸师百戏、水傀儡、水秋千、龙舟夺标赛),吸引了众多民众观赏,《东京梦华录》载“又有两画船,上立秋千……又一人上蹴秋千,将平架,筋斗掷身入水”(如下图所示)。

这反映了北宋()“水秋千”表演A.社会等级制度的逐步瓦解B.城市民众丰富的娱乐生活C.民众热衷于进行体育运动D.城市娱乐功能进一步突出5.元朝,正史中出现了西南土司地区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著述,《元史》用钦赐之名为播州土司杨汉英立传,称《杨赛因不花传》。

明代,土司职衔列入正史的《职官志》中。

这反映了()A.中央王朝大一统的需要B.正史编撰体例的变化C.边疆与内地实现一体化D.土司制度的逐渐完备6.清末《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中指出,高等小学堂开设国语课程是为了使学生“习通行之官话,期于全国语言统一”;《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则要求初级师范学堂选用《圣谕广训直解》作为教科书教授官话,以便以后能够“使全国人民语言合一”。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河北省沧县风化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政治角度讲,有为百姓而“鸣”,有为统治者而“鸣”,冯天瑜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其中为百姓而“鸣”的民本思潮和为统治者而“鸣”专制主义分别是A.墨家、儒家B.法家、道家C.儒家、法家D.道家、儒家2.有人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认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

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不包括A、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B、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C、各种思想交相辉映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确立3.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其建筑“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最早把天、地、人的关系上升到理论并被统治者所接受的儒家人物是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黄宗羲4.《礼记》有载:在中国古代城市管理制度中,“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这反映的是哪一思想A.法家“严明法度”B.儒家“礼”C.道家“无为而治”D.墨家“尚同”5.观察右图(汉画像石“讲经图)场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一现象最早应该出现在汉武帝时期B.代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方向C.这一局面的出现推动了儒学的传播和发展D.“讲经”主要是讲儒学《四书》6.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D.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7.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骅中学2016-2017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8页。

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客观题共分)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1、孔子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里孔子强调的是()A.以刑罚威慑民众,使其不犯罪 B.以社会规范和刑罚约束民众行为C.统治者应尊礼爱民,为政以德 D.以道德引导民众,以礼规范民众2、关于中国画,现代画家潘天寿先生说过:“水墨画,能浓淡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则百彩骈臻,虽无色,胜于有色矣。

无色在其中,胜于青黄朱紫矣。

”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与该创作精神相符()A.荀子 B.韩非子 C.老子 D.墨子3、《孟子•尽心》中提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由此,孟子强调( )A.民贵君轻 B.教育的教化功能C.学以至圣,致良知 D.性本善4、“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

”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 )A.儒家、墨家 B.儒家、道家 C.法家、墨家 D.墨家、道家5、有学者指出:“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

与“文化上结束战国”密切相关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董仲舒6、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

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遵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

这带来的直接政治效果是( )A.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B.推动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C.巩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形成“天人感应”的政治观7、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期,丧家命僧道诵经设齐(通“斋”),用酒祭祀作佛事,以为资冥福,出葬用以导行。

这种风气政府禁而不止。

这主要反映出()A.外来文化渗透到民间各个方面 B.北宋统治迷信色彩浓厚C.北宋儒家思想丧失了传统地位 D.儒释道三教合流的表现8、曾被康熙帝称为“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且其著作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儒学思想家是()A.孟子 B.董仲舒 C.王守仁 D.朱熹9、“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A.天人感应 B.发明本心 C.格物致知 D.致良知10、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中带有早期民主思想色彩。

究其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于()A.抗清斗争高涨 B.商品经济的发展C.宋明理学兴盛 D.西方思想的影响11、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

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前者()A.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 B.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C.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 D.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12、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

……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

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A.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 B.物质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C.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13、明末清初学者唐甄指出,“天地吾心,万物吾体,皆空理,无实事也”,这只能把读书人引向歧路,而终将贻害生民。

这一主张()A.批判宋代学者不言事功的迂腐学风B.剖析了宋明理学的思想本质C.主张学者应该关注现实和社会D.揭示出宋明理学的虚伪和反动14、宋代,对刻印无价值的书有以“灾及梨枣”的成语来讽刺,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枣树木。

这表明宋代:()A.开始出现雕版印刷品 B.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枣木C.毕昇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术 D.经济作物广泛种植15、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①行书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最能表现和抒发情感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传统文人画的特点③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④诗经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6、与下列文本材料反映的朝代相符合的选项是()A.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B.选拔官员采用九品中正制C.海上丝绸之路发达 D.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17、中国古代的某类绘画不与中国画的山水、花鸟、人物并列,也不在技法上与工、写有所区分。

它是中国绘画范围中山水、花鸟、人物画的交集。

陈衡恪认为其创作须具备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以下画作与此吻合的是( )18、在查禁鸦片时期,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下列主张与林则徐根本追求一致的是()A.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B.提倡民主科学大旗,反对专制愚昧旧俗C.提出用革命“明公理,去旧俗”的主张D.提出“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的变革主张19、“能变则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上光绪皇帝第五书集中表达了“维新派变法必须是全面的‘大变’,而不是部分的或局部的‘小变”’的观点。

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A.急于求成的躁进心态 B.对变法成果的乐观预期C.“跪着”变法的策略 D.与传统体制决裂的勇气20、戊戌政变后,慈禧对李鸿章说:“人说你是康党”李鸿章对曰:“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

”李鸿章被误认为“康党”的原因是()A.创办淮军形成地方军阀势力B.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创办了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 D.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21、近代某思想家曾说:“余闻东西之人,盛称泰西者,莫不日其国大政事大征伐皆举国会议,询谋佥同而后行。

其荐贤授能,拜爵叙官,皆以公选。

其君臣上下,无疾苦不达之隐,无壅遏不宜之情。

”从中可见,该思想家()A.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B.坚持“中体西用”思想C.赞赏君主专制政体 D.认同改良派的政治主张22、陈旭麓指出,新文化运动“不仅仅是反传统主义运动,更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

“价值重建”指的是()①用科学理性取代传统权威②用个性解放取代礼制禁锢③用自我价值取代宗族本位④用民主自由取代专制独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3、在胡适看来,中国人在文化上所面临的“真正的问题可以这样说:我们应当怎样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吸收现代文化,使它能同我们的固有文化相一致、协调和继续发展”。

可见,胡适主张()A.反对传统,全盘实现文化西化 B.中体西用,将西方文化中国化C.坚守传统,抵制资产阶级文化 D.中西结合,重构中国的新文化24、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

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A.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药方 B.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C.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 D.先进知识分子的作用巨大25、孙中山“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

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是()A.民族革命 B.政治革命 C.三大政策 D.社会革命26、民国十三年八月,孙中山在广州演讲时说:“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

”这表明孙中山先生()A.认为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目标一致,过程迥异B.认为土地国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途径C.尝试寻找中国式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D.接受俄国式发展道路,确立三大政策27、1925年,《纽约时报》特派记者警告说:“激进党”(指国民党)决心废除“所有外国特殊地位、特权和治外法权。

”据此可知当时国民党“激进”的表现是()A.彻底实现民生主义B.推翻北洋军阀统治C.重新解释民族主义 D.极力破坏国共合作28、在土地革命历史时期,探索中国民主革命策略转变的文献是()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29、2016年是毛泽东诞辰123周年,有学者认为,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奠基者、探索者和先行者。

其主要依据在于毛泽东()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撰写了《论十大关系》等著作C.撰写了《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 D.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30、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出现过两次思想解放,它们的相同点有()①顺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②针对复杂动荡的国际局势而提出③推动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或发展④以反对个人崇拜为重点内容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31、1977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

”邓小平的这段话()A.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正式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C.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 D.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32、1957年经济学家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主张两个(孩子)有奖,三个(孩子)确税,不让人口增殖拖经济的后腿,1958年被扣上了“经济学界的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而1979年光明日报发文肯定马寅初的人口主张,认为过去“错批一人,误增三亿”。

对马寅初人口思想及对其评价认识正确的是()①该思想的提出是学术领域贯彻“百家争鸣”方针的结果②该思想的提出有利于当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展③前者否定该思想是因为它超越脱离了中国的现实国情④后者肯定该思想得益于思想解放、纠正了“左倾”路线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3、1970~1976年高校招生采用“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雀”的办法,带来了学生文化素质差的弊端。

邓小平复出后,为改变这种状况采取的重大抉择是()A.提出“双百”方针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C.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D.恢复被停止的高考34、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曾对印尼代表团说:“美国是看不起我们的,英国是看不起我们的。

法国、联邦德国、日本、苏联这些国家它们都看不起我们。

这个看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他们的东西多,技术先进。

”基于这一认识,中国政府()A.加紧核武器技术的研制 B.主动加入不结盟运动C.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D.实行“科教兴国”战略35、校园标语(口号)也能折射出时代发展的脉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