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评价指南_2008年版_
医学: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医院信息管理评价
07
医院信息化建设评价
医院信息化水平
评估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包括硬件设施、软件应用、网 络覆盖等方面。
信息系统整合程度
评价医院各类信息系统之间的整合程度,确保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 的顺畅。
信息服务质量
评估医院信息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如医疗记录、病历查询、药品管 理等。
医院信息系统安全与隐私保护
邀请医疗管理领域的专家进行 咨询和研讨,共同探讨医院管 理评价的关键要素和方法。
制定初稿
根据调研结果和专家意见,制 定评价指南的初稿。
试行与反馈
将初稿在医院中进行试行,收 集反馈意见,对评价指南进行
修订和完善。
医院管理评价概述
02
医院管理评价的定义
医院管理评价是指对医院的管理体系 、制度、流程、人员、技术等进行全 面评估,以确定医院的管理水平和质 量,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过程监控与调整
评价医院在战略实施过程 中,是否进行有效的过程 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调 整战略。
绩效评价体系
评估医院是否建立完善的 绩效评价体系,以激励员 工积极参与战略实施。
医院战略调整与优化
环境变化适应性
评价医院是否能够及时关注外部 环境变化,对战略进行适应性调
整。
战略创新性
评估医院在战略调整与优化过程中, 是否敢于创新,积极探索新的发展 模式。
医学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目 录
• 引言 • 医院管理评价概述 • 医院战略管理评价 •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评价 •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评价 • 医院财务管理评价 • 医院信息管理评价 • 医院风险管理评价
引言
01
目的和背景
目的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旨在为医院管理者和评价者提供一个全面 的框架,以评估医院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 度。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医疗质量是衡量医院人员素质、设备条件、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医疗保健服务效果的主要指标。
医院里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从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出发,各项工作的效果都应体现在质量上,因此,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
为切实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医院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服务水平,确保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依据:1、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2、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2年版)》3、上级医政管理部门管理文件要求。
二、指导思想(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
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
(三)强化各种医疗技术相关制度,如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医疗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度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四)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三、健全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满足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需要。
健全院科医疗管理组织,实行院科二级负责制。
院长、科主任为院、科质量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要定期专题研究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
健全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和质控网络,强化职能科室及医疗质量监管部负责人的管理责任,加大质量控制监管力度,扩大院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能,设立医院管理评价办公室及专家督导检查组,科室设质控员。
医疗质量管理职能部门组织实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负责指导、监督、考核、分析、评价医疗质量及安全工作,定期进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检查分析并督导落实。
监管检查须有计划、有记录、有分析、有反馈、有整改措施、有实际效果。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08版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为加强医院管理,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医院管理,指导医院强化内涵建设,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控制医疗费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根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指南。
一、医院管理(一)依法执业。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
2.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定的诊疗科目执业,医院及科室命名规范。
3.不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4.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不超范围执业。
5.按照规定申请医疗机构校验。
6.按照规定发布医疗广告。
(二)组织机构和管理。
1.医院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合理,满足管理工作需要。
2.有完整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并能及时修订完善,职工熟悉本岗位职责及相关规章制度。
3.实行院长负责制,建立科学决策机制,“三重一大”事项经集体讨论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院级领导把主要精力用于医院管理工作,推进医院管理职业化进程。
4.建立院、科两级管理责任制,院、科级领导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卫生政策,至少每两年接受一次专门的管理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5.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内容包括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并组织实施。
(三)人力资源管理。
1.有适宜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落实岗位职务聘任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和专业结构合理,满足医院功能任务和管理的需要。
2.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准入、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医师考核办法,建立专业技术档案。
3.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和梯队建设制度并组织实施。
5.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建立学科带头人选拔机制。
6.建立激励和奖惩制度,完善医院奖金分配综合目标考核机制,实行按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和工作绩效取酬的分配机制。
(四)应急管理。
1.有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害事故等)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三级医院评价体系及医院质量管理评价介绍
评价的目的
加强医院管理,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医院管理,指导 医院强化内涵建设,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管理水 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 控制医疗费用,提升医院综合水平,促进医院科学发展, 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 准实施细则(2019版)
替换成自己的logo
急诊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急诊科独立设置,急诊专业队伍稳定,人员相对固定,设备设施完备,布局合理,满足急诊工作需要,符合医 院感染控制要求。 (2)急诊医务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能够胜任急诊工作,急诊抢救工作由主治医师以上(含主治医师)主持或指导, 不断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3)急救设备、药品处于备用状态,急诊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术。 (4)加强急诊质量全程监控与管理,落实核心制度,尤其是首诊负责制和会诊制度,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 有效,提高急诊分诊能力,建立急诊“绿色通道”,科间紧密协作。建立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的重点病种(创伤、 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等)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服务。 (5)加强急诊留观患者管理,提高需要住院治疗急诊患者的住院率,急诊留观时间平均不超过72小时。 (6)急诊抢救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及时、完整。 (7)医患沟通充分。
(1)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遵循诊疗规范制定诊疗计划,并进行 定期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 (2)加强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落实核心制度和规范要求,提高 医疗质量,保障治疗安全、及时、有效、经济。 (3)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加强护理管理。 (4)规范治疗,合理用药,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及其他药物治疗指导原则、指南。 (5)有危重病人抢救流程,规范三级医师报告和职责,提高抢救成 功率;严格并发症和医院感染事件报告制度,不瞒报和漏报。 (6)按手术诊疗管理有创诊疗操作。 (7)开展重点病种质量监控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题库2-1-8
医疗质量管理题库2-
1-8
问题:
[单选,A型题]医疗基础条件质量不包括下列哪项?()
A.人员
B.医疗设备
C.药品物资
D.医疗技术水平
E.医疗管理水平
问题:
[单选,A型题]《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中3级甲等中医医院中成药辨证使用率参考值为()。
A.≥90%
B.≥95%
C.≥98%
D.≥85%
E.100%
问题:
[单选,A型题]下列哪项医疗文书患方不能复印?()
A.入院记录
B.体温单
C.首次病程记录
D.医嘱单
E.手术记录
/ 家具定制
问题:
[单选,A型题]《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中3级甲等中医医院生化、凝血、免疫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参考值为()。
A.≤8小时
B.≤10小时
C.12小时
D.≤6小时
E.≤2小时
问题:
[单选,A型题]死亡讨论记录应在患者死亡后多少时间内完成()。
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E.1周
问题:
[单选,A型题]病危患者的日常病程记录应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每天至少几次()。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E.5次
问题:
[单选,A型题]《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中3级甲等中医医院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参考值为()。
A.≥80%
B.≥75%
C.≥85%
D.≥70%
E.≥90%。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为加强医院管理,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医院管理,指导医院强化内涵建设,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控制医疗费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根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指南.一、医院管理(一)依法执业。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
2.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定的诊疗科目执业,医院及科室命名规范。
3.不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4.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不超范围执业。
5.按照规定申请医疗机构校验。
6.按照规定发布医疗广告。
(二)组织机构和管理.1.医院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合理,满足管理工作需要。
2.有完整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并能及时修订完善,职工熟悉本岗位职责及相关规章制度。
3.实行院长负责制,建立科学决策机制,“三重一大"事项经集体讨论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院级领导把主要精力用于医院管理工作,推进医院管理职业化进程。
4.建立院、科两级管理责任制,院、科级领导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卫生政策,至少每两年接受一次专门的管理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5.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内容包括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并组织实施。
(三)人力资源管理。
1.有适宜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落实岗位职务聘任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和专业结构合理,满足医院功能任务和管理的需要.2.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准入、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医师考核办法,建立专业技术档案.3.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和梯队建设制度并组织实施。
4.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建立学科带头人选拔机制。
5.建立激励和奖惩制度,完善医院奖金分配综合目标考核机制,实行按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和工作绩效取酬的分配机制.(四)应急管理。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医院管理评价指南是为了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医疗质量和病患满意度而制定的一项政策性文件。
本文从医院管理的整体目标、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促进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制定医院管理评价指南提供参考。
一、医院管理的整体目标医院管理的整体目标是以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导向,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提高医疗质量,增加病患满意度。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合理配置资源,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态度,优化医疗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提升医院的整体竞争力。
二、指标体系1.医疗质量指标:包括术后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成功率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医疗技术水平和医院的诊疗能力。
2.医疗服务指标:包括病患等候时间、就诊体验、医患沟通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医院的服务水平和患者关怀程度。
3.医院管理指标:包括人员流动率、业务量增长率、收入增长率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医院的管理效能和经济收益。
4.资源利用指标:包括药物使用率、设备利用率、床位使用率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医院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
5.安全管理指标:包括医疗事故发生率、药品错误率、手术风险评估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医院的安全管理水平。
三、评价方法1.数据统计和分析:通过统计和分析医院的数据,如病历数据、手术数据、药品使用数据等,评估医院的管理效果。
2.客观评价和调查问卷:通过向病患和医务人员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医院管理的评价和意见。
3.现场考察和观察:通过对医院的现场观察和考察,了解医院的管理流程、安全措施和服务质量。
4.专家评审和意见征集:组织专家对医院进行评审和评价,并征求医院员工和患者的意见。
四、促进措施为了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应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制度,将医院管理评价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并将评价结果与奖惩激励相挂钩。
2.提供培训和进修机会,提高医务人员的管理能力和职业素养,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训。
3.加强医院内部的沟通与协调,建立跨部门合作的机制,优化医疗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为加强医院管理,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医院管理,指导医院强化内涵建设,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控制医疗费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根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指南。
一、医院管理(一)依法执业。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
2.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定的诊疗科目执业,医院及科室命名规范。
3.不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4.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不超范围执业。
5.按照规定申请医疗机构校验。
6.按照规定发布医疗广告。
(二)组织机构和管理。
1.医院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合理,满足管理工作需要。
2.有完整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并能及时修订完善,职工熟悉本岗位职责及相关规章制度。
3.实行院长负责制,建立科学决策机制,“三重一大”事项经集体讨论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院级领导把主要精力用于医院管理工作,推进医院管理职业化进程。
4.建立院、科两级管理责任制,院、科级领导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卫生政策,至少每两年接受一次专门的管理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5.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内容包括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并组织实施。
(三)人力资源管理。
1.有适宜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落实岗位职务聘任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和专业结构合理,满足医院功能任务和管理的需要。
2.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准入、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医师考核办法,建立专业技术档案。
3.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和梯队建设制度并组织实施。
4.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建立学科带头人选拔机制。
5.建立激励和奖惩制度,完善医院奖金分配综合目标考核机制,实行按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和工作绩效取酬的分配机制。
(四)应急管理。
1.有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害事故等)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续二)
9 01 08年 l 月第 1 5 l2 0 2 6卷第 1 2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C ieeJun l f ng metnC iee dc e hn s o ra o a e n hn s in Ma i Me i
2 认真 完成 政 府 指 令 性 任 务 , 极 参 加 政 府 组 . 积
6 规 范服务行 为 , 障 医疗 质量 , 断提 高 患者 . 保 不 和社 会对 医疗 服 务的满意 度 。
( ) 三 服务环境 和服务 流程 I 门诊 有就诊 咨询 、 . 导诊 以及 其他便 民服务 。
讯联络 的可靠 方式和安 全畅通 的疏散路 线 。
( ) 险物 品及要 害部 门安全 三 危 1 建立 医用 放 射性 物 质 、 毒试 剂 等 危 险 物 品 . 剧
国 家 中 医药 管理 局
关键 词 : 医 医院 管 理 评 价 指南 ; 医 药管 理 局 ; 件 中 中 文
中 图分 类 号 : R一0 2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7 2 3 (0 8 1 — 9 9 0 10 —90 2 0 ) 2 0 4 — 4
三、 院安全 医
的作用 。
3 有 防 范 非 医 疗 因 素 引 起 的 意 外 伤 害 事 件 的 .
措施 。
5 尊重患 者 的民族 风俗 习惯及宗 教信仰 。 . ( ) 二 服务 行 为和医德 医风
I 贯彻执 行 《 德考 核 办法 》 尊 重 、 爱 患者 , . 医 , 关 主动 、 热情 、 到 、 周 文明为患 者服务 。 2 有 医 德 医 风 建 设 的 制 度 、 惩 措 施 并 认 真 . 奖
出具检验 、 检查报告 时 间。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医院是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场所,医院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健康水平和人民群众的就医体验。
为了全面评价医院管理情况,以下是一个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医院设施评价1.医院环境:医院环境干净整洁、通风良好、无异味,有合理的照明设施和舒适的座椅等。
2.维护与管理:医院设施及设备维护保养良好,设有科学的设备管理制度、定期检修计划及预防性维修制度。
3.医疗设备:医院应配备一定数量和种类的医疗设备,确保设备完整、功能正常,并进行合理安排和使用。
二、医院服务评价1.挂号就诊:医院应设立合理的挂号取号窗口、就诊流程和信息反馈机制,方便及时的挂号、取号、候诊和就诊。
2.人员服务:医院服务员应对患者友好、耐心、热情,遵守礼貌待人的基本原则,尊重患者权益,提供优质的服务。
3.医生及护士服务:医生和护士应具有执业资格,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沟通能力,对患者提供负责、专业的诊疗服务。
4.信息沟通:医院应提供及时、准确的医疗信息,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解读、医嘱等,以方便患者及时了解自己的病情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医院管理评价1.医院规章制度:医院内部应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包括工作纪律、权责清晰的管理体系,以规范医院内部管理流程和工作秩序。
2.医院人员管理:医院人员管理要注重岗位培训、绩效评估、激励机制等,保证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3.应急管理:医院应设立灾害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以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科学、有序地应对。
4.质量管理:医院要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医疗操作规范、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等,以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四、医院药品管理评价1.药品库房管理:医院要合理规划药品库房,防潮、防火、防盗,并建立合理的库存管理,做到药品种类齐全、质量可靠。
2.药品采购管理:医院应建立药品采购管理制度,明确采购程序、质量把关机制,确保采购的药品安全可靠。
3.药品配发管理:医院要建立药品领、发、退记录,并定期进行药品清查,确保药品的流转及配发的准确性。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措施为不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医院的医疗质量建设,加强医患沟通,防范医疗差错、事故,避免医患纠纷,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特制定我院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提高质量意识。
全院医务人员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精神,熟悉与医疗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自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经常性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
二、强化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要逐步强化科室的风险管理,成立医疗护理质量风险基金。
通过风险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有效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科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差错及事故。
要经常组织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做到警钟长鸣,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同时加强自我保护。
三、完善院、科两级医疗质量体系建设,发挥两级体系的监督作用。
完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质量管理小组两级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医疗、护理、药事、输血、院感的质控工作。
定期组织检查,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同时检查结果与岗位工资、奖金发放挂钩,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充分发挥院、科两级质量体系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安全措施与医院发展相适应和配套。
两级组织要定期召开医疗质量管理会议,将安全生产纳入会议主要议程。
四、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
临床工作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做到对精神病人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为病人提供温馨、细致、耐心的服务。
同时要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如:首诊、首问医生负责制、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案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通过落实制度,始终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放在医院管理的核心。
医院感染评价指南2008版
医院感染评价指南2008版1. 前言
- 医院感染的重要性和影响
- 指南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2. 医院感染监测
- 监测体系和方法
- 数据收集和分析
3. 感染风险评估
- 风险因素识别
- 风险分级和管理
4. 感染控制措施
- 手卫生和防护
- 无菌操作和隔离
- 环境卫生和消毒
5. 抗菌药物管理
- 合理使用原则
- 耐药菌监测
6. 人员培训与教育
- 医护人员培训
- 患者和家属宣教
7. 质量持续改进
- 评价指标和标准
- 改进措施和复评
8. 附录
- 相关定义和分类
- 参考文献
以上只是一个概括性的框架,具体内容需要参考相关指南和专家意见,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编写和完善。
让我知道如果您还需要其他帮助。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版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版
首先,医院管理评价可以从医院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层面入手。
医院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流程是医院管理的基础,因此,医院管理评价应该包括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和流程的科学性。
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使医院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更加高效,减少决策时间。
科学的运作流程可以规范医院的各项工作,减少错误和事故的发生。
其次,医院管理评价可以从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质量两个方面入手。
患者满意度是评价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来进行评价。
医院管理评价可以关注患者在就诊过程中的整体感受、医护人员的态度和沟通能力等。
另外,医院管理评价还应该关注医疗质量,包括医疗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医疗设备的完善性和先进性等。
第三,医院管理评价可以从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评价两个方面入手。
医院的人力资源是医院管理的重要资源,合理的人员配置和员工的培训、激励机制是医院管理评价的重要内容。
此外,医院的绩效评价也是医院管理评价的关键之一,可以评估医生和护士的临床能力和专业水平,从而提高整体的医疗质量。
第四,医院管理评价还可以从风险管理和卫生安全两个方面入手。
风险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评估医院对各类风险的防范和处理能力。
卫生安全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目标,可以评估医院对传染病的控制能力和医疗废物的处理能力。
综上所述,医院管理评价是评价医院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可以从医院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层面、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质量、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评价、风险管理和卫生安全等方面进行评价。
通过全面的医院管理评价,
可以帮助医院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而改进医院管理,提高医院的效率和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
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的通知卫医发〔2008〕2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部直属有关单位,部属部管医院: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准确、客观评价医院,指导医院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在总结《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以下简称《评价指南(试行)》)实施3年来经验的基础上,我部组织对《评价指南(试行)》进行了修订。
现将《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以下简称《评价指南(2008年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评价指南(2008年版)》是建立我国医院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基础,医院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是国家医疗质量保障与持续改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价指南(2008年版)》重点适用于三级综合医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根据本辖区实际情况,在《评价指南(2008年版)》的基础上,建立本辖区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院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有关工作情况及时报我部。
我部将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院管理评价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修订《评价指南(2008年版)》,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医院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提高我国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
二○○八年五月十三日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为加强医院管理,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医院管理,指导医院强化内涵建设,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控制医疗费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根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指南。
一、医院管理(一)依法执业。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
2.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定的诊疗科目执业,医院及科室命名规范。
3.不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4.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不超范围执业。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08版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为加强医院管理,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医院管理,指导医院强化内涵建设,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控制医疗费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根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指南。
一、医院管理(一)依法执业。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
2.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定的诊疗科目执业,医院及科室命名规范。
3.不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4.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不超范围执业。
5.按照规定申请医疗机构校验。
6.按照规定发布医疗广告。
(二)组织机构和管理。
1.医院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合理,满足管理工作需要。
2.有完整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并能及时修订完善,职工熟悉本岗位职责及相关规章制度。
3.实行院长负责制,建立科学决策机制,“三重一大”事项经集体讨论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院级领导把主要精力用于医院管理工作,推进医院管理职业化进程。
4.建立院、科两级管理责任制,院、科级领导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卫生政策,至少每两年接受一次专门的管理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5.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内容包括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并组织实施。
(三)人力资源管理。
1.有适宜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落实岗位职务聘任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和专业结构合理,满足医院功能任务和管理的需要。
2.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准入、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医师考核办法,建立专业技术档案。
3.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和梯队建设制度并组织实施。
5.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建立学科带头人选拔机制。
6.建立激励和奖惩制度,完善医院奖金分配综合目标考核机制,实行按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和工作绩效取酬的分配机制。
(四)应急管理。
1.有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害事故等)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的通知卫医发〔2008〕2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部直属有关单位,部属部管医院: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准确、客观评价医院,指导医院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在总结《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以下简称《评价指南(试行)》)实施3年来经验的基础上,我部组织对《评价指南(试行)》进行了修订。
现将《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以下简称《评价指南(2008年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评价指南(2008年版)》是建立我国医院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基础,医院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是国家医疗质量保障与持续改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价指南(2008年版)》重点适用于三级综合医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根据本辖区实际情况,在《评价指南(2008年版)》的基础上,建立本辖区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院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有关工作情况及时报我部。
我部将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院管理评价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修订《评价指南(2008年版)》,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医院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提高我国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二○○八年五月十三日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为加强医院管理,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医院管理,指导医院强化内涵建设,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控制医疗费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根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指南。
一、医院管理(一)依法执业。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
2.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定的诊疗科目执业,医院及科室命名规范。
3.不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4.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不超范围执业。
卫生部文件卫医发200828号
卫生部文件卫医发〔2008〕28号卫生部关于印发《2008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部直属有关单位,部属部管医院: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根据2008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部署,经研究,决定自2008年—2010年在全国继续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
本阶段医院管理年活动总体原则是巩固成果、深化管理、持续改进、不断创新、提高水平;活动重点是按照我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有关要求,开展医院管理评价工作;活动目标是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医院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建立医院管理评价制度和医院管理长效机制。
我部将根据2008年-2010年各年度卫生工作重点,逐年提出医院管理年活动年度重点工作。
现将《2008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八年五月十二日2008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 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在总结2005年—2007年医院管理年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根据2008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部署,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按照巩固成果、深化管理、持续改进、不断创新、提高水平的总体原则,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加强医院管理,落实院长责任,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进服务作风,降低医药费用,通过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逐步建立我国医院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医院管理评价制度以及医院管理长效机制,努力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目标,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活动范围全国各级各类医院,重点是公立医院。
三、活动原则(一)医院管理评价工作与年度重点工作相结合。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有关要求,组织开展辖区内的医院管理评价工作,并组织开展卫生部确定的2008年医院管理年活动重点工作。
中医临床三基(医院管理)考试:2021医院文化建设真题模拟及答案(5)
中医临床三基(医院管理)考试:2021医院文化建设真题模拟及答案(5)1、医院形象中最直接、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单选题)A. 硬件建设B. 医疗技术C. 医院员工D. 精神文明E. 标志系统试题答案:C2、现代医院经营管理的发展趋势要求医院要强化的服务理念是()。
(单选题)A. 以疾病为中心B. 以医疗为中心C. 以患者为中心D. 以人为中心E. 以提高医疗技术为中心试题答案:D3、死亡讨论记录应在患者死亡后多少时间内完成()。
(单选题)A. 12小时B. 24小时C. 48小时D. 72小时E. 1周试题答案:E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1989年2月21日通过,自何时起施行?()(单选题)A. 1989年9月1日B. 1990年8月1日C. 1992年9月1日D. 1989年8月1日试题答案:A5、医院文化建设可以增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科学性和()。
(单选题)A. 主动性B. 服务性C. 创新性D. 积极性E. 目标性试题答案:E6、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单选题)A. 1年B. 2年C. 3年D. 4年E. 5年试题答案:A7、医院价值观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导向作用、自律作用、驱动作用、约束作用和()。
(单选题)A. 文化作用B. 凝聚作用C. 心理作用D. 管理作用E. 决策作用试题答案:B8、下列哪项不属于感染性废物:()(单选题)A. 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B. 废弃的血液、血清C. 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D. 医用针头试题答案:D9、《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中3级甲等中医医院中成药辨证使用率参考值为()。
(单选题)A. ≥90%B. ≥95%C. ≥98%D. ≥85%E. 100%试题答案:A10、医院形象是社会公众对医院的整体看法和评价,其构成的主要要素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Chinese Nursing Management V ol.8, No. 7 July.15, 2008中国护理管理Policy and Regulation 政策法规年活动开展过程中,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有方案、有重点、有措施。
同时,也要进一步明确和加大医院院长责任,促使医院自主加强管理,围绕工作重点和工作要求制订具体措施,确保工作目标实现。
医院管理年活动要以点带面,同时推进医院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和年度重点工作的落实,全面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2008年医院管理年活动重点内容中的“建立畅通、高效的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绿色通道’”的重点开展地区是奥运会赛区城市,其所在省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制订和完善相关方案,组织实施演练。
(三)做好总结交流,树立宣传先进。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对本辖区医院管理评价工作及医院管理年活动年度重点工作情况进行及时总结,发现、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为在全国推广先进经验、建立医院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奠定基础。
(四)完善指标体系,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医院管理是一项长期任务,要靠制度和机制来保障。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及卫生部有关要求和工作部署,不断完善医院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建立医院管理评价制度和医院管理长效机制,将医院管理从阶段性活动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常态管理轨道,不断提高我国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水平。
(附件略)[发布日期:2008-05-12]为加强医院管理,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医院管理,指导医院强化内涵建设,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控制医疗费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根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指南。
一、医院管理(一)依法执业。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准确、客观评价医院,指导医院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在总结《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以下简称《评价指南(试行)》)实施3年来经验的基础上,卫生部组织对《评价指南(试行)》进行了修订。
并于5月13日发布了《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以下简称《评价指南(2008年版)》)。
《评价指南(2008年版)》是建立我国医院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基础,医院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是国家医疗质量保障与持续改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价指南(2008年版)》重点适用于三级综合医院,卫生部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根据本辖区实际情况,在《评价指南(2008年版)》的基础上,建立本辖区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院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有关工作情况及时报卫生部。
卫生部将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院管理评价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修订《评价指南(2008年版)》,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医院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提高我国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
本刊在第7、8期分两次全文刊出《评价指南(2008年版)》,供各地学习和落实。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卫生部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
2.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定的诊疗科目执业,医院及科室命名规范。
3.不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4.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不超范围执业。
5.按照规定申请医疗机构校验。
6.按照规定发布医疗广告。
(二)组织机构和管理。
1.医院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合理,满足管理工作需要。
2.有完整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并能及时修订完善,职工熟悉本岗位职责及相关规章制度。
3.实行院长负责制,建立科学决策机制,“三重一大”事项经集体讨论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院级领导把主要精力用于医院管理工作,推进医院管理职业化进程。
中国护理管理政策法规 Policy and Regulation4.建立院、科两级管理责任制,院、科级领导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卫生政策,至少每两年接受一次专门的管理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5.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内容包括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并组织实施。
(三)人力资源管理。
1.有适宜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落实岗位职务聘任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和专业结构合理,满足医院功能任务和管理的需要。
2.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准入、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医师考核办法,建立专业技术档案。
3.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和梯队建设制度并组织实施。
4.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建立学科带头人选拔机制。
5.建立激励和奖惩制度,完善医院奖金分配综合目标考核机制,实行按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和工作绩效取酬的分配机制。
(四)应急管理。
1.有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害事故等)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2.承担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任务。
3.及时、妥善处理医院突发事件。
(五)信息系统。
1.医院信息系统符合《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满足医院管理和临床工作需要。
2.信息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和高效,可连续、系统、准确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馈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控制等所需要的信息,能够与其他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
3.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实行信息系统操作权限分级管理,保障网络安全,保护患者隐私。
(六)财务与价格管理。
1.贯彻落实《会计法》、《预算法》、《审计法》、《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等相关规定,只设置一个财务管理部门,集中统一规范财务管理,加强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医院、部门、科室无账外账和“小金库”。
2.建立规范的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和程序,实行重大经济事项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3.实行医院成本核算,降低运行成本。
控制医院资产负债率,保障国有资产安全。
4.无科室承包,医务人员收入分配不与医疗服务收入直接挂钩。
5.按照《价格法》等有关价格政策,严格执行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
无国家规定之外收费项目,无分解项目、比照项目收费和重复收费。
6.执行国家药品、高值耗材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和价格政策规定。
7.实行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度,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采取价格查询、费用日清等措施,提高收费透明度。
及时答复患者的费用查询,处理价格投诉。
8.费用结算方式便捷。
(七)后勤保障管理。
1.有适宜的后勤保障管理组织、规章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
后勤保障服务能够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满足医疗服务流程需要。
2.水、电、气、物资供应等后勤保障满足医院运行需要。
3.为员工提供餐饮服务,为患者提供营养膳食指导,提供营养配餐和治疗饮食,满足患者治疗需要,保障饮食卫生安全。
4.医疗废物和污水管理和处置符合规定。
5.安全保卫组织健全,制度完善,人员、设备、设施满足要求。
(八)医疗仪器设备管理。
1.有适宜的医疗仪器设备管理保障组织、规章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
2.建立健全设备、设施论证、招标、采购、保养、维修、更新和应用分析制度。
3.按照《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合理配置使用甲、乙类大型医疗设备。
4.有保障设备处于完好状态的制度与规范,急救生命支持系统仪器设备保持待用状态,建立全院应急调配机制。
(九)院务公开管理。
1.建立院务公开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院务公开的领导和组织实施工作。
2.动员广大职工充分行使民主权力,积极参与院务公开。
3.院务公开内容符合规定。
4.院务公开形式体现便利、快捷、有效的原则。
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
1.建立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院长为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定期专题研究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科主任全面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2.医疗质量管理职能部门组织实施全面医疗质量管理,指导、监督、检查、考核和评价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严格监管记录,定期分析,及时反馈,落实整改。
建立多部门医疗7中国护理管理 2008年7月15日 第8卷 第7期中国护理管理Policy and Regulation 政策法规质量管理协调机制。
3.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和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等,定期研究医疗质量管理等相关问题。
(二)全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
1.制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
2.定期进行全员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医疗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
3.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严格执行诊疗技术操作规范,遵循诊疗常规。
4.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等。
实行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
5.完善各类会诊制度,医师外出会诊严格执行《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
6.建立医疗风险防范、控制和追溯机制,按规定报告医疗不良事件,不隐瞒和漏报。
(三)医疗技术管理。
1.医疗技术服务与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符合诊疗科目范围,符合医学伦理原则,技术应用保障安全、有效。
2.医疗技术管理符合规定,建立健全医疗技术和人员资质准入、分级管理、监督评价和档案管理制度。
3.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制定和完善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并组织实施。
对新开展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费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险,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
4.科研项目的医疗技术符合法律、法规和医学伦理原则,按规定审批。
在科研过程中,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签署知情同意书,保护患者安全。
5.不应用未经批准或已经废止和淘汰的技术。
(四)主要专业部门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非手术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1)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遵循诊疗规范制定诊疗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
(2)加强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落实核心制度和规范要求,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治疗安全、及时、有效、经济。
(3)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加强护理管理。
(4)规范治疗,合理用药,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其他药物治疗指导原则、指南。
(5)有危重病人抢救流程,规范三级医师报告和职责,提高抢救成功率;严格并发症和医院感染事件报告制度,不瞒报和漏报。
(6)按手术诊疗管理有创诊疗操作。
(7)开展重点病种质量监控管理。
2.手术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1)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遵循诊疗规范制定诊疗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