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物联网专业设置规划
物联网专业大学规划书(精选6篇)
物联网专业大学规划书(精选6篇)时间象奔腾澎湃的急湍,它一去无返,毫不流连,我们又将会有新的际遇,让我们对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做个计划吧。
那么你知道职业规划是用什么方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联网专业大学规划书(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联网专业大学规划书1每一位大学生应该在今天规划好自己的明天,我们必须告诫自己:我不能被别人淘汰。
而有一份长期稳定的规划是有必要的。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是帮助柔弱个体对抗变幻莫测的世界的一种不变的工具。
中国人讲究以“不变应万变”,因此需要有一份稳定的职业生涯规划了。
那么对于在校大学生该怎样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呢?对于在校大学生,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知晓自己的优点、缺点等等。
另外在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完备的认识的时候要明确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目标,通过目标的明确要找准自己日后的社会地位定位,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我会一步一个脚印改变我自己。
一、专业简介本科专业中和大数据相对应的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它是20xx年教育部公布的新增专业。
20xx年3月公布的《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南大学3所高校首批获批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随后第二年又有32所高校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两次获批的名单中显示,该专业学制为四年,大部分为工学。
1、培养目标本专业就是在此背景下设立的面向大数据时代巨大人才需求的新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具有从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相关的软硬件及网络的研究、设计、开发以及综合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要求本专业是一个软硬件结合、兼顾数据科学理论与应用的以计算技术为基础的、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为特色的宽口径专业。
3、名人学者房祥忠、纪宏、林华珍等。
二、课程要求1、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普通物理数学与信息科学概论、数据结构、数据科学导论、程序设计导论、程序设计实践、离散数学、概率与统计、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计算智能、数据库系统概论、计算机系统基础、并行体系结构与编程、非结构化大数据分析等。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正在推动着世界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迈进。
为满足人才需求,各高校纷纷推出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本文将详细介绍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该专业并为其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指导。
一、专业概述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为基础,培养掌握物联网工程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物联网系统设计、开发与集成的能力,以及在物联网相关领域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综合能力。
二、培养目标1. 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掌握物联网工程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具备相关理论和技术应用能力。
包括网络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2. 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备物联网系统设计、开发与集成的能力。
通过实际课程、实验实训、实习等环节,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物联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 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具备在物联网领域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创新的能力。
通过开展科研项目、科技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团队协作: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通过团队项目、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协调和沟通的能力,为未来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培养课程1. 物联网基础课程:包括物联网原理、传感器技术、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设计等方面的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
2. 物联网应用课程:包括物联网系统进行设计与开发的相关课程,如物联网平台开发、云计算与大数据分析、智能传感器应用等,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实际应用物联网技术的能力。
3. 专业选修课程: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设置不同的选修课程,如物联网安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专业知识和技能。
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方案
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定位物联网工程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工程技术的有机结合,它融合了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各种设备之间的联接和信息的共享。
该领域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已成为各个行业的热点领域。
因此,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物联网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现代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物联网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本专业既注重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及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物联网工程专业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积极推动科研与实践结合,促进与产业发展的深度合作,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二、专业目标1. 知识和技能方面: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工程技能,系统掌握物联网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知识,能够进行物联网工程系统的设计、实现与管理。
2. 创新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能够在工程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3. 综合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能够熟练掌握相关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工程工具,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国际合作方面: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适应国际背景下的工程技术创新和发展。
三、专业设置1. 本科专业设置:物联网工程2. 专业方向:智能感知与控制技术、物联网信息系统、物联网应用与服务等3. 专业课程设置:(1)数理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2)工程基础: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控制系统等(3)计算机技术: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等(4)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物联网原理与技术、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物联网信息安全等(5)实验实训课程:物联网工程实验、工程设计与实践、毕业设计等四、师资队伍建设为适应物联网工程专业发展的需求,学校将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骨干和优秀的青年教师。
中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 引言物联网应用技术是新兴领域中的关键学科,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对于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方案旨在为中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提供系统的培养方案,帮助他们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为其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培养目标2.1 知识目标:培养学生掌握物联网应用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熟悉物联网系统的原理、架构和开发流程。
知识目标:培养学生掌握物联网应用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熟悉物联网系统的原理、架构和开发流程。
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物联网系统的设计、部署和维护工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物联网系统的设计、部署和维护工作。
2.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内容与方式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及培养方式:3.1 理论课程:开设物联网技术基础、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等理论课程,通过讲授、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理论课程:开设物联网技术基础、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等理论课程,通过讲授、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2 实践训练:组织学生参与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践项目,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施,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训练:组织学生参与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践项目,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施,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实实训:安排学生进行物联网应用技术实实训,通过参与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让学生亲身感受行业需求,提升其实际应用能力。
实习实训:安排学生进行物联网应用技术实习实训,通过参与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让学生亲身感受行业需求,提升其实际应用能力。
物联网专业建设方案最全版
物联网专业建设方案最全版一、专业建设背景物联网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
其应用领域广泛,涵盖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工业物联网等多个方面。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普及,相关企业对物联网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目前我国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培养还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因此,加强物联网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掌握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电子、传感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物联网系统的设计、开发、实施和运维能力,能够在物联网相关领域从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系统集成、运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课程体系设置(一)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 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等。
(二)专业核心课程1、物联网概论:介绍物联网的概念、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
2、传感器技术:学习各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和应用场景。
3、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架构、通信协议和组网技术。
4、嵌入式系统原理: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方法和应用。
5、物联网通信技术:包括 ZigBee、蓝牙、WiFi 等短距离通信技术和 4G、5G 等移动通信技术。
6、物联网数据处理:涉及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挖掘等方面的知识。
7、物联网安全技术:了解物联网中的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
(三)实践教学环节1、课程实验:配合专业课程设置相关实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课程设计:针对核心课程,安排综合性的课程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
3、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流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物联网专业培养方案
物联网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物联网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它涉及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等多个领域。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物联网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因此,设计科学合理的物联网专业培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物联网理论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复合型物联网工程技术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1. 掌握物联网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创新科研能力;2. 具备物联网系统设计、开发与调试的实际能力;3. 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跨学科交叉融合能力;4. 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三、培养方案1. 专业课程设置(1)物联网导论(2)传感器技术与应用(3)嵌入式系统设计(4)无线通信技术(5)云计算与大数据(6)物联网安全与隐私(7)物联网平台与应用(8)科技创新与创业(9)毕业设计与实习2. 实践环节(1)实验课程:设计多个实验项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环境,提高实践能力;(3)毕业设计:每位学生需完成一定的毕业设计项目,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升综合能力。
3. 专业实践(1)组织学生参加物联网相关比赛和项目,提高综合素质;(2)邀请物联网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专业讲座,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术研究兴趣;(3)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就业前景物联网行业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毕业生可以在智慧城市建设、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制造等领域找到广阔的就业机会。
有了全面的物联网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学生可以成为物联网领域的专业人才,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
五、总结本物联网专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物联网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培养方案,助力其在物联网领域取得成功。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打造物联网行业的明日之星!。
物联网工程的大学学习计划
物联网工程的大学学习计划一、课程安排1. 基础课程:在大一和大二阶段,我将学习物联网工程相关的基础课程,包括电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等。
这些课程将为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
2. 专业课程:在大三和大四阶段,我将学习物联网工程领域的专业课程,包括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物联网安全、数据挖掘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我将深入了解物联网工程的各个方面,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实践课程:除了理论课程,我还将参加一些实践课程,如单片机实验、物联网系统设计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将学会使用各种传感器和通信模块,搭建物联网系统,编程控制硬件等技能,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科研项目在大学学习期间,我将积极参加一些科研项目,加强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我计划参与一些重点课题研究,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实验。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我将深入了解物联网工程领域的最新动态,掌握前沿的技术和理论,同时锻炼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实习和实践我计划在寒暑假期间参加一些与物联网工程相关的实习和实践活动,争取到一些国内外知名企业或科研院所进行实习。
通过实习,我将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了解行业内的最新动态,建立行业联系和社会资源,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四、外语能力由于物联网工程领域的国际化特点,我还将加强外语学习,掌握至少一门外语。
通过学习外语,我将能够更好地阅读国外的学术论文和专业书籍,了解国际上的最新进展,同时为将来出国深造或从事国际合作做好准备。
五、综合素质在学习物联网工程的过程中,我还将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
我将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社团组织,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同时,我还将注重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做到全面发展。
六、学业规划在大学学习期间,我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掌握物联网工程领域的核心技术和理论,争取获得较好的成绩。
(完整版)《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物联网应用技术:610119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全日制(专科)三、招生对象与学制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和“三校”(中专、中职、技校)毕业生。
2.学制:三年、采用学年学分制。
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掌握二维码、传感器与射频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传感设备生产、检测;简单智能系统的调试、维护、检测;物联网系统的应用和营销推广,能够胜任无线网络、物联网的行业应用的各类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五、适应岗位(岗位群)1.物联网工程技术员:传感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岗位;传感设备的生产检测工作岗位;简单智能系统的应用岗位无线网络、无线传感网的组建、调试、维护岗位。
2.物联网工程运营和管理人员: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开发;物联网技术营销与应用推广岗位。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物联网感知设备公司(传感器或RFID芯片制作商)、物联网网络技术公司(无线网络)、物联网工程公司(布线施工)、物联网系统使用单位从事感知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无线网络、无线传感网的组建、调试、维护;物联网产品应用、营销推广、施工等相关工作。
六、岗位能力要求1.核心能力:《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分析与定位表(见表1)2.基本能力:《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岗位基本能力要求及课程分解表(见表2)表1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岗位分析与定位工作过程岗位(群)工作能力核心能力核心课程RFID射频技术自动检测与传感技术JAVA程序设计接口技术系统开发设备维护工程设计就业岗位销售员业务员提升岗位区域销售经理销售经理产品营销工程师终端产品推广工程师就业岗位程序员(物联网方向)程序构建员提升岗位软件开发工程师嵌入式软硬工程师无线/射频开发工程师、就业岗位物联网管理员网络应用系统管理员工程布线员提升岗位售前技术支持工程师售后维护工程师工程项目经理就业岗位设备操作员工程勘测员工程制图员提升岗位技术工程师应用系统方案架构师1.物联网工程数据库软件的应用能力2.物联网软件编程能力3.物联网软件维护能力1.沟通协调能力2.产品成本管理能力3.产品销售营销能力1.工程语言能力2.工程需求分析能力3.识别和选用常用元件、仪器及设备的能力4.物联网工程预算能力1.沟通协调能力2.组建和维护无线及有线网络的能力3.安装、调试和维护物联网终端设备的能力。
物联网专业建设方案
物联网专业建设方案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背景与意义 (3)1.2 目标与要求 (4)二、专业现状分析 (5)2.1 国内外物联网发展概况 (6)2.2 本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状况 (8)2.3 专业现状与问题 (9)三、专业建设思路与目标 (10)3.1 建设思路 (12)3.2 建设目标 (13)四、专业建设内容与任务 (14)4.1 课程体系改革 (14)4.1.1 课程设置 (15)4.1.2 教学方法 (17)4.2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18)4.2.1 实验室建设 (19)4.2.2 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20)4.3 师资队伍建设 (21)4.3.1 教师培训 (22)4.3.2 企业导师制度 (23)4.4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24)五、专业建设措施与保障 (25)5.1 组织领导与管理 (26)5.2 政策与经费保障 (27)5.3 制度与机制保障 (28)六、专业建设效果评估与改进 (29)6.1 评估指标体系 (31)6.2 评估方法与步骤 (32)6.3 改进措施与建议 (33)一、内容概要专业定位与发展方向:明确物联网专业的定位,确立专业发展方向和目标,旨在培养掌握物联网核心技术、具备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课程设置与优化: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实践环节,强化物联网原理、网络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核心知识点,同时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具备物联网技术专长的优秀教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建设先进的物联网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提供学生实践操作的场所,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加强校企合作,与物联网产业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人才培养和实习实训,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学科竞赛与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物联网专业建设方案
博星卓越物联网教学实训系统—支持高校物联网实验、实训教学!物联网专业建设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1.1培养目标物联网专业面向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培养从事物联网领域的系统设计、系统分析与科技开发及研究方面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本学科专业培养的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具备扎实的电子技术、现代传感器和无线网络技术、物联网相关高频和微波技术,有线和无线网络通信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系统工程等基础理论,掌握物联网系统的传感层,传输层与应用层关键设计等专门知识和技能,并且具备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
1.2基本要求物联网方向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素质要求1) 热爱物联网专业,对物联网学科的性质和发展具有正确的认知和责任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和科研工程献身精神。
2) 具有高尚的道德和职业精神,具有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3) 具有创新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有主动获取新知识,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推动物联网发展的态度。
4) 具有良好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2)能力要求1) 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准确传递物联网知识等信息的能力。
2) 具有熟练地运用多学科知识和评估技能,制定系统计划并对不同应用对象实施整体规划维护的基本能力3) 掌握基础物联网关键技术、了物联网主要技术标准,高频微波技术,嵌入式无线和有线系统设计技术、无线通信组网技术等,为用户对象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服务。
4) 具有物联网应用方案设计能力。
博星卓越物联网教学实训系统—支持高校物联网实验、实训教学!5) 具有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基本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未来物联网发展的需求。
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的基本方法,有效获取、评价和利用物物相连信息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物联网科研的基本能力。
(3)知识结构要求1) 掌握与物联网科相关的理工知识和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掌握物联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物联网科技发展动态。
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物联网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物联网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中职学段: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710102)高职学段: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510209)二、招生对象中职学段: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及以上学历者。
高职学段: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试点班,转段考核合格的中职学校相应专业的正式学籍学生。
三、学制与学历(一)学制中职学段基本学制三年,高职学段基本学制两年。
(二)学历中职学段学习合格取得中职教育学历,高职学段学习合格取得高等专科学历。
四、培养目标(一)总体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立足阳江、面向珠三角和大湾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校企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熟悉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智能机器视觉技术,语音识别技术,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开发与维护等专业核心技能和知识,具备基于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传感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标识、获取、传输、处理、识别和控制的能力,能从事人工智能应用开发与测试、智能终端系统开发与维护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分段培养目标1.中职学段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具备基于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传感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标识、获取、传输、处理、识别和控制的能力,能从事物联网工程系统集成及相关技术产品的应用推广工作、物联网设备装调和维护及应用管理工作、物联网产品的营销及售后服务,同时向高等学校输送合格的毕业生。
2.高职学段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阳江、面向大湾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校企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熟悉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智能机器视觉技术,语音识别技术,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开发与维护等专业核心技能和知识,能从事人工智能应用开发与测试、智能终端系统开发与维护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物联网)物联网专业建设方案最全版
林源高级工程师,福建省电子信息教育中心主任
赵雨镜教授级高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主任
项目组主要成员:胡锦丽副教授,高级工程师
陈继欣高级项目经理,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教育中心经理
赵民工程师,福建中教电公司总经理
刘芳讲师,信息系统监理师
陈晖实验师,信息系统监理师
张超峰讲师,实训基地主任
一、专业建设基础
(一)行业背景
(物联网)物联网专业建设方案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XX职业技术学院
一、专业建设基础1
(一)行业背景1
(二)人才需求3
(三)建设基础4
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6
(一)总体建设目标6
(二)具体建设目标6
三、建设主要内容8
(一)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8
(二)依托“新大陆物联网学院”,完善“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10
目前,中国已将“物联网”明确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2050年国家产业路线图。国家发展战略为我国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契机和推动力。
物联网的发展是应用驱动的,渗透性很强,会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催生应用需求,给物联网带来新的产业机遇。物联网业务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产业链长,涉及通信网络、信息系统集成、自动控制多个领域,需要系统配合。正是因为如此其带动性强,会带动微电子、软件、信息技术的诸多领域发展。从发展看会带动成千上万亿产业的发展。物联网广阔的发展前景,需要相关行业的大量人才。
物联网专业培养方案
物联网专业培养方案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通过各种物体间的信息传递和感知,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深度融合与互联互通的网络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物联网的不断应用拓展,对物联网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培养适应物联网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将探讨物联网专业的培养方案。
一、专业背景物联网专业的培养方案需要建立在充分了解物联网相关背景的基础上。
物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和应用领域,其核心包括物联网架构、感知与接入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物联网安全等。
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基础知识,以及对物联网技术、行业和应用前景的深入了解。
二、培养目标1.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具备扎实的物联网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掌握物联网系统设计、开发和管理的技术与方法,熟悉物联网相关硬件和软件平台的应用。
2.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物联网专业人才,能够参与物联网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掌握物联网计划、设计、实施和运营的全过程。
3.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培养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其他专业人员协同工作,共同解决物联网应用与服务方面的问题。
4.终身学习与自我发展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持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追求卓越的态度,能够适应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快速变化和发展。
三、课程设置针对物联网专业的培养目标,设计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关键。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课程设置示例:1.物联网导论:介绍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技术和应用领域,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物联网的发展背景、意义和前景。
2.物联网系统与架构:深入剖析物联网系统的组成要素、各层架构和关键技术,培养学生对物联网系统整体把控能力。
3.传感器网络与感知技术:研究传感器网络的组网技术和感知技术,让学生掌握传感器节点设计和相关算法。
4.物联网数据处理与分析:介绍物联网大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对物联网数据的处理与应用能力。
中职学校物联网课程设计
中职学校物联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掌握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描述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应用。
3. 学生能够掌握物联网编程的基本方法,实现对硬件设备的控制。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物联网应用方案,具备初步的物联网系统搭建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物联网编程语言,编写程序实现对硬件设备的控制。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物联网技术产生兴趣,培养主动学习和探究精神。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物联网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本课程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掌握物联网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物联网基本概念:介绍物联网的定义、发展历程、体系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 物联网应用领域:分析物联网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3. 物联网硬件设备:学习常见的物联网硬件设备,如传感器、控制器、通信模块等。
4. 物联网编程:掌握物联网编程的基本方法,包括编程语言、开发环境和编程技巧。
5. 物联网系统设计与搭建:学习物联网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实际操作,搭建简单的物联网应用。
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1. 物联网基本概念(1课时):引导学生了解物联网的定义、发展历程、体系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 物联网应用领域(1课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
3. 物联网硬件设备(2课时):介绍常见的物联网硬件设备,学会识别和使用。
4. 物联网编程(3课时):学习编程语言,掌握开发环境和编程技巧。
5. 物联网系统设计与搭建(4课时):分组进行项目实践,设计并搭建简单的物联网应用。
物联网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物联网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一、引言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一个融合了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的新兴领域。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对于该专业的热爱和兴趣日益增加。
在这篇职业生涯规划书中,我将详细阐述我对于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认知以及未来的职业目标。
二、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认知1. 物联网工程专业概述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智能化需求而设置的,它主要关注物理设备、传感器、通信技术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和开发。
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物联网相关技术,能够独立进行物联网系统设计、开发和维护。
2.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传感器技术、数据通信和云计算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我将掌握物联网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我的职业目标1. 成为一名物联网工程师我希望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物联网工程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成为一名优秀的物联网工程师。
作为物联网工程师,我将负责物联网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维护,以及解决系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故障,从而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 参与创新研究物联网工程领域发展迅速,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应用领域。
我希望能够参与创新研究,深入探索物联网技术的前沿,为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我将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3. 继续学习和进修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领域,我将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
我计划在工作之余继续深造,通过学习相关的研究生课程或参加培训来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 成为团队合作的中坚力量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我将注重团队合作,善于与他人沟通和协作。
我相信物联网工程是一个集多学科知识于一身的专业,需要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共同合作,共同推动项目的发展。
我将努力发展自己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能力,成为团队中的中坚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发展规划(一)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办学的过程中,重视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服务贵州地方物联行业发展。
聘请行业专家和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同时经常安排教师下企业进行培训。
使任课教师理论水平提高,实践经验更加丰富,具备物联网行业“双师”型教师资格。
(二)科学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物联网专业要根据“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贯彻产学结合思想,从实际出发办出特色”的基本原则,积极跟踪国内物联网技术发展及产业趋势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根据先进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认真制订好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教学计划。
吸收国内优质的教育资源,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先进的物联网职教课程和教材。
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好一批先进实用的职业课程模块,按需教学、按需培养。
重视案例教学,加强物联网实用技术的培养和训练,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三)认真实施认证教育,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根据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并重的原则,在专业教学中推行职业资格认证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根据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标准,引进认证教育的师资,对相关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提升教师的认证教育水平,达到专业认证教师资格。
同时,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培训,达到规定要求者,颁发给职业资格证书。
要将认证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以职业技能需求为根据,构建课堂教学与认证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环境,确保职业资格认证教育的顺利开展,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和就业率。
(四)课程改革注重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行“学中做、做中学”、项目任务驱动、实境教学法等教学模式。
实施“双证书”教育,走工学结合之路,学生专业技能强、质量高、有特色,毕业生供不应求。
1、在课程体系上尝试和探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职业认证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2、在教学方法改革上,是将课程按理论、实训交替进行“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境教学等方式进行,使教学与实习、实训同步进行,由专职教师与行业技术骨干共同完成,提高了目标达成率。
3、以够用为度,整合部分课程,将一些课程进行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五)切实加强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1、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坚持“行动导向”教学观,努力实践“教、学、做”一体化;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有效完成。
2、校企结合、注重实战的“三段式”实践实训模式在充分利用校内实训条件搞好实习、实训的基础上,积极推行与物联网企业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路子,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逐步形成了以实战为目标的“一年级学习、二年级短期实习、三年级顶岗实习”的“三段式”实践实训模式。
使学生从专业认知、专业素养的培养直至主要专业技能的掌握都在物联网实践岗位环境中进行,将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地融合,努力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企业用人需求的零对接。
3、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将技能证书课程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在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在重点考取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基础上,在今后陆续增加职业资格证书考取的门类,使学生毕业时确实具备更加宽泛的上岗能力。
4、专业技能与非专业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努力打造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
以锻造学生“能吃苦、能忍耐、能拼搏、能奉献、能合作”五种优秀品格为宗旨,不断推进高职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管理,拓展学生活动空间,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学生非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不断提高,打造出广为社会认可的毕业生品牌。
(六) 加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是一个新专业,建设教学资源库具有重要意义,这将有助于探索符合贵州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信息化需要的教学新模式,建立一支符合新时代要求、熟悉网络环境教育的优秀教师队伍,培养大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促进物联网教育资源的共享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开放性教学资源平台建设能使高职教育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致力于建设与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相关的资源体系,以多种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整合、编辑和存储,最终形成一个涵盖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所有信息的多媒体网络平台,实现系统化与规范化管理以及资源共享。
其建设思路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特点,在职业标准基础上,基于实际工作场景、实际项目导向的办学模式,建立相应的培养体系,构筑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所需的一切资源。
综观以上情况,我们认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设置是完全可行的。
注:申请目录外专业只填写表申请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向一、培养目标针对新兴的物联网产业高速发展以及目前人才紧缺情况,培养掌握射频、传感器、无线传输、高速公路的监控系统和安全系统、信息处理等物联网技术,能适应贵州物联网产业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具备好品德、好技能、好使用、好形象的职业素质,掌握设备使用与维护、系统集成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无线传感网、R FID 系统、局域网、安防监控网等工程施工、安装、调试、维护等职业能力,以及良好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迁移能力,在物联网技术相关行企业,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各种监控系统的集成与维护等岗位,能从事设备操作与维护、系统集成、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基本要求(素质要求、能力要求、知识结构要求))1、职业素质要求(1)具有拥护党的领导、对祖国忠诚、艰苦奋斗、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政治思想素质。
(2)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和敬业与团队协作精神;(3)具备好品德、好技能、好使用、好形象的职业素质;(4)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5)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良好情操;(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人文精神。
2、职业能力要求(1)具有区域智能交通组网方案拟定及车联网组建能力;(2)具有无线传感网工程施工、安装、调试、维护等能力;(3)具有 RFID 系统安装与调试能力;(4)具有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能力;(5)具有车辆控制和运营车辆管理能力;(6)具有道路交通安全系统评价能力;(7)具有监控系统集成与运维能力;(8)具有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3、知识结构要求(1)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2)掌握射频、传感器、无线传输、信息处理等所必需的专业核心知识;(3)掌握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识;(4)掌握监控系统设备使用与维护、系统集成等所必需的专业核心知识;(5)掌握安全系统设备使用与维护、系统集成等所必需的专业核心知识;(6)掌握专业其他行动领域所必需的专业核心知识。
三、修业年限全日制三年四、主干课程主干课程1、计算机基础主要讲述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组成,软件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介绍,信息系统基本知识,多媒体技术简介。
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本课程主要讲述 C 语言开发环境介绍,顺序程序设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循环程序设计,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与共用体,位运算,文件。
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能力。
3、物联网技术导论本课程首先讨论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软硬件平台系统组成、关键技术以及应用领域;其次介绍节点感知识别技术,包括射频识别工作原理、RFID 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典型应用、传感器及检测技术等;然后讲述与物联网相关的通信与网络技术、传感网及其关键支撑技术等内容;最后介绍物联网中的数据融合、云计算技术、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典型应用,使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初步认识物联网的概念、实现技术和典型应用。
4、工程图识别与绘制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工程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会查阅有关国家标准和手册,养成严格遵守和执行有关国家标准的各项规定的良好习惯。
能够较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常用绘图工具和仪器进行手工绘制仪器图和草图。
能够能熟练阅读和绘制中等程度“平、立、剖、详”工程图。
能看懂简单机械图,会用典型绘图软件绘制工程图样。
5、无线传感器网络安装与调试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概念,常见的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网络的通信技术、支撑技术、应用开发基础,传感器网络协议的技术标准,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6、RFID 系统安装与调试本课程主要介绍了 RFID 标准和标准化、电子标签的故事、读写器的原理以及 RFID 中间件和系统框架,同时也给出了 RFID 系统中的安全和隐私、防碰撞、定位以及数据挖掘、应用中的实施、测试和故障分析等技术的原理,加深学生对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与应用案例的理解。
7、智能交通“智能交通系统” ,简称 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是交通运输领域各种高科技技术系统的一个统称。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智能交通系统的产生、发展、基本理论、基本技术、体系结构及应用研究。
8、GPS 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本课程将采用项目教学,分 6 个学习项目,分别为:认识全球定位系统,GPS 导航定位系统,GPS 公共车辆跟踪调度系统,电子地图导航系统,GPS 车辆动态监控系统,GPRS 无线通信的车载驾驶人疲劳监测终端。
9、高速公路监控系统集成本课程将采用项目教学,分 9 个学习项目,分别为:简易四路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收费站级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隧道监控系统特殊部分的实现,车辆检测、气象监测等子系统的实现,信息发布子系统的实现,交通控制子系统的认知,分中心级监控系统的集成,省级联网监控系统的集成,监控技术革新设想。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实训教学环节1 、电子技能实训(生产性实训)通过实训,将所学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测量方法,常用仪表、工具的使用及手工焊接技术、拆装技术等基本技能,对元件、仪表、仪器及电信号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单片机原理应用实训通过实训,使学生对单片机的构成有一个全面地了解,重点掌握 MCS-51 单片机指令系统,并可用该指令系统写出简单而实用的汇编程序,运行于 8051 等单片机上。
同时,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的扩展规则, MCS-51单片机中断控制器、定时 / 计数器、串行口控制寄存器等使用规则 , 重点掌握利用典型芯片 8255 、 8155 、 8279 、 0804 、 0809 、0832 等组成实用的单片机系统,从而实现单片机并行口和串行口的扩展及数据采集和数据输出等实用接口电路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