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课标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2 有关膜的透性的实验探究

合集下载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一.实验目的说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二.实验原理1、某些半透膜(如动物的膀胱膜、肠衣等),可以让某些物质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

如:玻璃纸,水分子可以透过,而蔗糖分子因为比较大,不能透过。

可以用半透膜将不同浓度的溶液分隔开,然后通过观察溶液液面高低的变化,来观察半透膜的选择透过特性,进而类比分析得出生物膜的透性。

(必修一P60“问题探讨”)(1)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叫渗透作用。

(2)渗透作用发生两个必备条件:(1)必须有半透膜;(2)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利用人工膜来模拟生物膜,探究膜的透性;(必修1 P70“问题探讨”)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三.方法步骤、结果分析(一)渗透装置分析——(必修1 P60“问题探讨”)1.取一个长颈漏斗,并在漏斗口处封上一层玻璃纸。

2.在漏斗中注入蔗糖溶液。

3.将漏斗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保持漏斗的液面与烧杯的液面高度一样。

4.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烧杯中蒸馏水颜色的变化及长颈漏斗的液面变化,并将观察到的结果进行记录。

思考1、预期上述实验会出现什么现象?思考2、漏斗管中液面为什么会升高?单位体积中,中含有的水分子比中多;在相同时间内由清水透过半透膜进入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比由蔗糖溶液透过半透膜进入清水中的水分子;思考3、液面高度会不断增大吗?;当高度不增加时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吗?此时由清水透过半透膜进入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与由蔗糖溶液透过半透膜进入清水中的水分子达到了。

思考4、画坐标曲线思考5、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为什么? 思考6、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 (二)、生物膜通透性的分析(如右下图所示) 1、分别举例说明什么样的分子能、不能够通过人工的无蛋白脂双层?并解释原因?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四、实验结论玻璃纸有半透性,说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有关膜的透性及跨膜方式的实验探究

有关膜的透性及跨膜方式的实验探究

第1轮 生物
返回导航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
第1轮 生物
返回导航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
解析 花青素原本应是位于液泡内的,花青素含量越高说明细胞膜通透性越 差。由图可知在一定温度下花青素含量变化不大,温度超过50 ℃后才会随着温度的 升高而增大,故A错误。温度低于40 ℃时有花青素只是含量较低,故B错误。花青 素的运输和膜的通透性有关,得不出和载体有关,故C错误。60 ℃处理后花青素含 量增加,说明膜透性大大增加,故D正确。
第1轮 生物
返回导航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
2.探究物质能否通过半透膜的方法(以碘和淀粉为例)
烧杯内盛淀粉溶液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不变蓝
漏斗内盛碘液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不变蓝
结论 碘能通过半透膜,而淀粉不能 淀粉能通过半透膜,而碘不能
淀粉和碘都能通过半透膜 淀粉和碘都不能通过半透膜
第1轮 生物
返回导航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
03
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演练
1.将红甜菜根的切片分别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一段时间,再分别放 在清水中浸泡1 h,获得相应的浸出液。测量其中花青素的吸光度(即花青素的含 量),结果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D )
A.细胞膜透性与处理温度成正比 B.温度低于40 ℃的溶液中没有花青素 C.花青素运输受膜上载体活动影响,温度越高活动越强 D.60 ℃处理后,膜透性大大增加
第1轮 生物
返回导航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
2.(2020·山东烟台模拟)为探究温度对膜透性的影响,取质量和形态相同的2块 马铃薯进行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如下:

细胞膜通透性的观察实验报告

细胞膜通透性的观察实验报告

细胞膜通透性的观察实验报告细胞膜通透性的观察实验报告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而细胞膜则是细胞的外层保护层。

细胞膜的通透性是维持细胞内外环境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细胞膜通透性的特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实验。

实验一:渗透压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我们首先选取了洋葱鳞片作为实验材料,将洋葱鳞片切割成适当大小的块状,并置于含有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

观察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洋葱鳞片在高浓度蔗糖溶液中明显萎缩,而在低浓度蔗糖溶液中则保持较为正常的形态。

这说明高浓度溶液中的渗透压会导致水分从细胞内部流失,进而影响细胞的形态。

实验二:酒精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将酒精溶液滴加到洋葱鳞片上,并观察其对细胞膜的影响。

我们发现,酒精溶液会导致细胞膜破裂,使细胞质溢出,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这表明,酒精能够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

实验三:温度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我们进一步探究了温度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将洋葱鳞片放置于不同温度的水浴中,观察其变化。

结果显示,高温会导致细胞膜脂质层破裂,细胞内部物质外溢,细胞死亡。

而低温则会使细胞膜脂质层变得过于稠密,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

这说明温度对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都有重要影响。

实验四:酸碱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最后,我们研究了酸碱溶液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将洋葱鳞片置于不同pH值的溶液中,观察其变化。

我们发现,低pH值的酸性溶液会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死亡。

而高pH值的碱性溶液则会使细胞膜脂质层变得过于稀薄,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

综上所述,细胞膜通透性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关键环节。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观察到渗透压、酒精、温度和酸碱溶液等因素都会对细胞膜通透性产生影响。

进一步研究细胞膜通透性的特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机制,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提供更多的线索。

值得注意的是,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不仅仅是单一因素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实验二 细胞膜的通透性

实验二 细胞膜的通透性

实验二细胞膜通透性一、实验目的1. 掌握细胞膜通透性的实验方法。

2. 观察并掌握相对分子量、脂溶性大小、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细胞膜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必须保持自身的稳定状态才有生存。

细胞膜允许一些物质通透,又能降低甚至阻止另一些物质的通透,所以细胞膜具有选择通透性。

水是生物界最普遍的溶剂,水分子可以按照物质浓度梯度从渗透压低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渗透压高的一侧扩散,这种现象就是渗透。

将红细胞放在低渗盐溶液中,水分子大量渗到细胞内,可使细胞胀破,血红蛋白释放到介质中,由不透明的红细胞悬液变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这种现象称为溶血。

将红细胞放在某些等渗盐溶液中,由于红细胞膜对各种溶质的通透性不同,膜两侧的渗透压平衡会发生改变,也会发生溶血现象。

在不同相对分子量、脂溶性大小以及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等各种溶液中,红细胞质膜对各种溶质的渗透性不同。

由于溶质透入速度不同,溶血时间也不同。

因此,发生溶血现象所需时间长短可作为测量物质进入红细胞速度的一种指标。

本实验通过观察红细胞溶血现象时间的不同来记录渗入速度,从而测量各种物质通透性的差别。

三、实验用品1. 实验材料血液(兔血或鸡血,含适量肝素)2. 仪器50mL烧杯、10ml试管、试管架、移液枪及枪尖,标签纸、吸水纸等。

3. 主要试剂0.17 mol/L氯化钠0.17 mol/L氯化铵0.17 mol/L醋酸铵0.17 mol/L硝酸钠0.17 mol/L草酸铵0.12 mol/L硫酸钠0.32 mol/L葡萄糖0.32 mol/L甘油0.32 mol/L乙醇蒸馏水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制备10%血红细胞悬液:把一份动物血液和10份0.17M氯化钠溶液加入到50ml烧杯中即为稀释的血红细胞悬液(不透明的红色液体)。

2.溶血实验:取0.3ml动物红细胞悬液加入到3ml蒸馏水的试管中,晃动试管使之混合均匀,注意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溶液由不透明的红色变为透明的红色,红细胞发生破裂,造成100%红细胞溶血,使光线比较容易透过溶液。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2-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含实验2)课件 新人教版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2-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含实验2)课件 新人教版

SANPINBOOK
2.常见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种类及从属关系
说明:①并非所有的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如支原体细胞无细 胞壁。
②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区别还表现在基因结构和遗传是 否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SANPINBOOK
【例3】下图为某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该细胞为 原核 生物细胞,判断的理由 是 没有核膜 。
本题考查了对细胞图的识别能力,常见的题目主要区分真核细胞与原核 细胞、高等植物细胞与高等动物细胞、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细胞等,主要的 判断依据为:
另外,还可以通过检查有无叶绿体、成熟的大液泡等来判断高等植物的 具体部位。
2.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
SANPINBOOK
3.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区别
SANPINBOOK
【例1】[2009年宁夏高考题]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 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跨膜运输特点。植物细胞吸收K+是主动运输,
A.线粒体和叶绿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以表达出来
(B )
B.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其内膜中酶的种类相同
C.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
D.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知识。叶绿体内进行光合作用,
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这两个反应的酶不一样,所以B错。线粒体和叶绿
(4)取两个培养瓶编号甲、乙,各加入等量的培养液。 (5)分别取等量重组细胞甲和重组细胞乙,分别加入甲、乙两个培养瓶中,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讲解专题2-3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含答案】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讲解专题2-3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含答案】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讲解专题2-3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考情分析】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Ⅱ)2.实验: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3.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通过分析不同物质跨膜运输实例,归纳物质跨膜运输的类型和特点,理解细胞内的物质运输与能量供应的关系。

通过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分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

【核心素养分析】生命观念:理解细胞内物质运输与能量供应的关系科学思维:分析不同物质跨膜运输实例,归纳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特点;模型与建立:建立渗透作用的实验模型科学探究:设计实验探究膜的透性;分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社会责任:根据渗透作用和物质运输的原理指导灌溉和施肥【重点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1.渗透作用(1)概念: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过程。

(2)渗透作用产生的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2.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②现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吸水膨胀;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失水皱缩;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水分进出平衡。

【易错辨析】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的比较a.区别:半透膜是无生命的物理性薄膜,物质能否通过取决于分子的大小;选择透过性膜是具有活性的生物膜,载体蛋白的存在决定了其对不同物质吸收的选择性。

细胞死亡或膜载体蛋白失活后,其选择透过性丧失。

b.共性:都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而不允许生物大分子通过。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成熟植物细胞为例)①原理②现象a.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植物细胞就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b.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放入清水中,此时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清水,植物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3.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1)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①不同植物对同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异。

细胞膜的通透性实验报告

细胞膜的通透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特别是细胞膜的通透性。

2. 探究不同物质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3. 学习实验操作技巧,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具有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对物质的通透性受到物质分子大小、极性、脂溶性等因素的影响。

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物质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了解细胞膜的特性。

三、实验材料与用品1. 实验材料:人红细胞、鸡红细胞、0.85%NaCl溶液、0.085%NaCl溶液、0.8mol/L甲苯、1mol/L葡萄糖、1mol/L蔗糖、1mol/L尿素、1mol/LHCl、1mol/LNaOH、蒸馏水。

2. 实验用品:离心管、移液器、显微镜、离心机、恒温水浴锅、计时器、实验记录表。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人红细胞和鸡红细胞分别用0.85%NaCl溶液洗涤三次,去除血浆蛋白和杂质。

2. 制备实验溶液:分别配制0.085%NaCl溶液、0.8mol/L甲苯、1mol/L葡萄糖、1mol/L蔗糖、1mol/L尿素、1mol/LHCl、1mol/LNaOH溶液。

3. 实验操作:a. 将洗涤后的红细胞加入离心管中,分为八组,每组加入不同浓度的实验溶液。

b. 将离心管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在37℃下保温30分钟。

c. 将离心管取出,离心分离红细胞和溶液,观察红细胞溶血情况。

d. 对溶血的红细胞进行计数,记录溶血时间。

4.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计算各组溶血时间,分析不同物质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a. 在0.085%NaCl溶液中,红细胞基本不溶血,溶血时间为30分钟。

b. 在0.8mol/L甲苯中,红细胞迅速溶血,溶血时间为5分钟。

c. 在1mol/L葡萄糖、1mol/L蔗糖、1mol/L尿素溶液中,红细胞溶血时间分别为10分钟、15分钟、20分钟。

d. 在1mol/LHCl、1mol/LNaOH溶液中,红细胞溶血时间分别为25分钟、30分钟。

高中生物:细胞膜通透性的实验测定

高中生物:细胞膜通透性的实验测定

高中生物:细胞膜通透性的实验测定
细胞膜是细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维持细胞内外环境平衡和物质交换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

通过实验测定细胞膜的通透性,我们可以了解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透过性能。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不同溶液对于细胞膜透过性的影响,探究细胞膜的特性及其对物质的选择性通透性。

实验材料
- 洋葱鳞茎
- 小圆盘
- 高浓度盐溶液
- 蒸馏水
- 透明胶带
- 显微镜
- 盐度计
实验步骤
1. 取一块洋葱鳞茎,用刀片切割成薄片。

2. 将洋葱薄片放入小圆盘中,加入足够的蒸馏水覆盖薄片。

3. 将洋葱薄片与蒸馏水一同倒入显微镜载片上。

4. 在载片边缘涂上透明胶带,将其覆盖整个载片。

5. 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薄片的细胞膜结构。

实验结果
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洋葱薄片,我们可以看到细胞膜的结构以及细胞内的细胞质。

结论
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环境分离的关键结构,它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和选择性通透性。

通过本实验测定细胞膜的通透性,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细胞膜的功能和特性。

2021届山东省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训练:复习提升课2 有关膜的透性的实验探究

2021届山东省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训练:复习提升课2 有关膜的透性的实验探究

第二单元 复习提升课(2)1.为测量植物细胞膜的透性,以红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为材料进行下列实验: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 min后取出,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1 h而获得不同切片的浸出物溶液,通过测量这些溶液的吸光度计算浸出物溶液的花青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对这个实验方案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缺乏对照组实验B.缺乏对等量原则的描述C.所选择的测量指标不能反映浸出物溶液中花青素的含量D.实验目的是测量浸泡时间对植物细胞膜透性的影响B [根据题干信息,本实验的目的是测量不同温度条件下细胞膜的透性,实验通过计算浸出物中花青素的含量来衡量细胞膜的透性,不同温度处理形成了相互对照,题干中缺乏对等量原则的描述。

] 2.(2019·北京海淀模拟)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的含量,发现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液中三种成分含量的变化可说明肝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含量逐渐减少C.尿素含量由无到有是因为尿素是葡萄糖和氨基酸的代谢产物D.肝细胞对氨基酸与葡萄糖吸收量的差异与膜上不同载体的数量多少有关C [由图形可知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含量逐渐减少;尿素含量由无到有是因为尿素是细胞内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培养液中三种成分含量的变化可说明肝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肝细胞对氨基酸与葡萄糖吸收量的差异与膜上不同载体的数量多少有关。

]3.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K +、Na +、Cl -在通过人工膜时速率极低,而在通过生物膜时速率明显提高很多,这一事实发生的原因为生物膜中具有____________,而人工膜没有,这也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这一特性。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doc.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doc.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必修一 P60、70)一.实验目的1.说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2.尝试模拟实验的方法二.实验原理1、某些半透膜(如动物的膀胱膜、肠衣等),可以让某些物质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

如:(玻璃纸)水分子可以透过,而蔗糖分子因为比较大,不能透过。

可以用半透膜将不同浓度的溶液分隔开,然后通过观察溶液液面高低的变化,来观察半透膜的选择透过特性,进而类比分析得出生物膜的透性。

(必修一P60“问题探讨”)(1)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叫渗透作用。

(2)渗透作用发生的两个必备条件:(1)必须有半透膜;(2)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利用人工膜来模拟生物膜,探究膜的透性;(必修一P70“问题探讨”)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一)渗透装置分析——(必修一P60“问题探讨”)1.取一个长颈漏斗,并在漏斗口处封上一层玻璃纸。

2.在漏斗中注入蔗糖溶液。

3.将漏斗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保持漏斗的液面与烧杯的液面高度一样。

4.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烧杯中蒸馏水颜色的变化及长颈漏斗的液面变化,并将观察到的结果进行记录。

问(1)漏斗管中液面为什么会升高?单位体积中, 中含有的水分子比 中多;在相同时间内由清水透过半透膜进入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比由蔗糖溶液透过半透膜进入清水中的水分子 ;问(2)液面高度会不断增大吗? ;当高度不增加时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吗? 此时由清水透过半透膜进入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与由蔗糖溶液透过半透膜进入清水中的水分子达到了 。

问(3)画坐标曲线(二)、生物膜通透性的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必修一P70“问题探讨”) 时间漏斗页面 高度变化漏斗溶液 浓度变化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人工的无蛋白的脂双层?说明什么?2、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人工的无蛋白的脂双层?说明什么?3、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习题1.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于()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B.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C.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强度D.液泡中物质的浓度2.如右图所示,溶液X中含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红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蓝色染料。

探究细胞膜选择性透性的实验方法

探究细胞膜选择性透性的实验方法

探究细胞膜选择性透性的实验方法细胞膜是细胞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分界线,同时也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关键组成部分。

细胞膜的选择性透性是指它对不同物质的透过性有所选择,有选择地将某些物质进入或离开细胞,而阻止另一些物质的通过。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用的实验方法,以探究细胞膜选择性透性的特性。

一、渗透实验法渗透实验是通过观察溶液在细胞膜上的透过性来研究细胞膜的选择性透性。

一种常用的渗透实验方法是通过渗透压差来观察溶液对细胞的渗透情况。

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一组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分别为低浓度、中浓度和高浓度。

2. 将红色洋葱表皮切成适当大小的薄片,将薄片置于各浓度葡萄糖溶液中,同时在显微镜下观察。

3. 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薄片中的细胞会发生变化,有的会膨胀,有的会收缩。

4. 通过观察细胞的变化可以推断细胞膜对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透过性。

膨胀的细胞表明葡萄糖溶液浓度低于细胞内的浓度,细胞向溶液中的水移动;收缩的细胞表明葡萄糖溶液浓度高于细胞内的浓度,细胞内的水向外部溶液移动。

通过这种实验方法可以初步了解细胞膜对溶质的选择性渗透透过程。

二、离心技术离心技术是一种通过离心来观察溶液中的物质分布情况的实验方法。

在研究细胞膜选择性透性时,可以利用离心技术来分离细胞和外部溶液中的物质,并观察不同物质在细胞和溶液中的分布情况。

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一组含有不同颜色标记物的溶液,比如酪氨酸溶液和葡萄糖溶液。

2. 将细胞样品与溶液混合,在离心机中进行离心。

3. 离心后,可以观察到离心管中出现不同颜色的沉淀。

如果某种颜色的沉淀只在细胞一侧出现,则说明该物质能够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通过这种实验方法,可以了解不同物质在细胞膜上的透过性差异,并进一步研究细胞膜选择性透性的机制。

三、透过率实验法透过率实验是通过测量溶质在细胞膜上的透过率来研究细胞膜的选择性透性。

常用的透过率实验方法是利用光学方法或电化学方法来测量溶质的透过率。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有关细胞膜的实验探究名师课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有关细胞膜的实验探究名师课件

【示例2】 (2012·北京理综,31)科学家为了研究蛋白A的功 能,选用细胞膜中缺乏此蛋白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进行
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
实验 组号
在等渗溶液中进行的处理

向卵母细胞注入微量水(对 照)
Ⅱ 向卵母细胞注入蛋白A的 mRNA

将部分Ⅱ组细胞放入含 HgCl2的等渗溶液中

将部分Ⅲ组细胞放入含试 剂M的等渗溶液中
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在膜表面运动
C.温度对膜蛋白的扩散有影响
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解析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 因此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嵌合体的形成是两种细胞的膜蛋 白发生相对运动的结果,温度增加到15 ℃以上时,形成嵌合 体的比例明显增大,说明温度对膜蛋白的运动有影响。温度 升高,膜蛋白相对运动加剧,细胞膜流动性增强。图示数据 能说明温度增加到15 ℃以上,温度越高,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而不是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答案 D
(2)结构特点鉴定:将膜结构中的磷脂分子提取出来,铺在空 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是细胞膜面积的两倍,则 可说明细胞膜中磷脂分子为双层。
(3)结构特点验证 ①方法:荧光标记法 ②现象:采用荧光标记法,标记小鼠细胞与人细胞做如图实 验。
③结论:上述实验现象可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细胞膜的功能探究 (1)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验证 ①染色剂进入实验
在低渗溶液中测定卵母细胞的 水通透速率(cm/s×10-4) 27.9
210.0
80.7
188.0
(1)将Ⅰ组卵母细胞放入低渗溶液后,水分子经自由扩散(渗 透)穿过膜的________进入卵母细胞。 (2) 将 蛋 白 A 的 mRNA 注 入 卵 母 细 胞 一 定 时 间 后 , 该 mRNA________的蛋白质进入细胞膜,使细胞在低渗溶液中 体积________。 (3)与Ⅱ组细胞相比,Ⅲ组细胞对水的通透性________,说明 HgCl2对蛋白A的功能有________作用。比较Ⅲ、Ⅳ组的结 果,表明试剂M能够使蛋白A的功能______。推测HgCl2没有 改变蛋白A的氨基酸序列,而是破坏了蛋白A的________。

山东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复习提升课2有关膜的透性的实验探究课件

山东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复习提升课2有关膜的透性的实验探究课件

(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_原__生__质__层____,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 上 的 差 异 是 __原__生__质__层__能__主__动__转__运__有__关__物__质__而__半__透__膜__不__能__(或__原__生__质__层__具___有__选__择__透__过_ _性__而__半__透__膜__没__有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生物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 实验器具: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 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 实验试剂:蒸馏水,0.3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
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
01
典例感悟
典例 渗透作用是水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 一种扩散。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有关渗透作用的探究 实验。如图为他们设置的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 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h,此时S1和S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S_1_>_S_2___。
10
物质运输复习提升课2有关膜的透性的实验探究课件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们 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 对身体不好哦~
2021/4/17
山东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

物质运输复习提升课2有关膜的透性的实验探究课件
结束 语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实验细胞膜的通透性实验

实验细胞膜的通透性实验
3、显微镜下观察溶血与未溶血溶液中的红细胞形态。
注意事项 : 1. 溶血现象可用一张有字的纸来辅助识别,透过溶液能够 清晰看到溶液后方纸上的字迹时,为完全溶血。 2. 因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对膜通透性有影响,所以将溶血时 间适当地延长至15min,15min时仍然不溶即判断为不溶血。 3. 实验过程中肉眼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溶血时间易受 主观因素影响,造成偏差,因此应始终由一位同学来观察 判断溶血情况,尽量减小这种主观因素导致的偏差。 4.测试时,不应强力摇晃,以免造成人为的红细胞破裂。
三、实验用品:
1、试剂: ① 蒸馏水; ② 2种低渗溶液:0.017mol/L 氯化钠和 0.032mol/L 葡萄糖; ③ 5种等渗溶液:0.17mol/L氯化钠、0.32mol/L 葡萄糖、 0.17mol/L 氯化铵、 0.32mol/L 甘油、 0.32mol/L 乙醇。
2、材料: 鸡红细胞悬液(课前制备) 3、器材:50ml 烧杯/离心管、1ml移液枪、1ml枪头、试管、试管 架、标签纸。
五、作业:
1、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完成下面表格。
试管序号
实验内容
是否溶血 时间
2
10ml 0.017mol/L氯化钠+1ml 稀释血
3
10ml 0.032mol/L葡萄糖+1ml 稀释血
4
10ml 0.017mol/L氯化钠+1ml稀释血
5
10ml 0.32mol/L葡萄糖+1ml稀释血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溶血现象的观察: 取试管 1支,加入10 ml 蒸馏水,再加入1 ml 制
备好的鸡红细胞悬液轻摇使其混匀,注意观察溶液颜色 的变化,由不透明的红色悬液变成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 溶液。
2.红细胞的渗透性观察 取试管一支,加入0.17 mol/L 氯化钠溶液10 ml,

高考生物 必修1实验复习指导 通过模拟实验复习指导探究膜的透性

高考生物 必修1实验复习指导 通过模拟实验复习指导探究膜的透性

高考生物必修1实验复习指导通过模拟实验复习指导
探究膜的透性
用带有一个小孔的隔板把水槽分成左右两室,把磷脂分子引入隔板小孔,使之成为一层薄膜,水槽左室加人钾离子浓度较低的溶液,右室加入钾离子浓度较高的溶液。

(1)在左、右两室分别插入正、负电极,结果发现钾离子不能由左室进入右室,原因是。

(2)若此时在左室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多肽),结果发现钾离子可以由左室进入右室,原因是。

(3)若此时再将电极取出,结果钾离子又不能由左室进入右室,原因是。

(4)上述实验证明。

答案(1)磷脂膜上没有载体,钾离子不能通过主动运输由左室进入右室
⑵钾离子利用缬氨霉素载体,并由电极板提供能量,通过主动运输由左室进入右室
⑶缺少能量,不能进行主动运输
⑷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消耗能量,物质从低浓度到达高浓度
用心爱心专心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复习提升课(2)
1.为测量植物细胞膜的透性,以红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为材料进行下列实验: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 min后取出,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1 h而获得不同切片的浸出物溶液,通过测量这些溶液的吸光度计算浸出物溶液的花青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对这个实验方案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缺乏对照组实验
B.缺乏对等量原则的描述
C.所选择的测量指标不能反映浸出物溶液中花青素的含量
D.实验目的是测量浸泡时间对植物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B[根据题干信息,本实验的目的是测量不同温度条件下细胞膜的透性,实验通过计算浸出物中花青素的含量来衡量细胞膜的透性,不同温度处理形成了相互对照,题干中缺乏对等量原则的描述。

]
2.(2019·北京海淀模拟)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的含量,发现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液中三种成分含量的变化可说明肝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含量逐渐减少
C.尿素含量由无到有是因为尿素是葡萄糖和氨基酸的代谢产物
D.肝细胞对氨基酸与葡萄糖吸收量的差异与膜上不同载体的数量多少有关
C[由图形可知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含量逐渐减少;尿素含量由无到有是因为尿素是细胞内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培养液中三种成分含量的变化可说明
肝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肝细胞对氨基酸与葡萄糖吸收量的差异与膜上不同载体的数量多少有关。

]
3.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K+、Na+、Cl-在通过人工膜时速率极低,而在通过生物膜时速率明显提高很多,这一事实发生的原因为生物膜中具有____________,而人工膜没有,这也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这一特性。

(2)甘油、CO2、O2通过人工膜和通过生物膜的速率__________,这些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__,图中甘油、CO2、O2通过速率的差异,也反应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3)根据图中的数据分析H2O在生物膜上的运输速率大约是人工膜上的10倍,请你做出合理的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生物膜和人工膜的差异是生物膜有蛋白质,所以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甘油、CO2、O2通过生物膜和人工膜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所以运输速率没有差异;三种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运输的速度有差异,说明物质的分子大小影响自由扩散的速率。

(3)生物膜上有协助水运输的物质,所以H2O在生物膜上的运输速率大约是人工膜上的10倍。

答案(1)载体蛋白选择透过性
(2)相同自由扩散物质的分子大小
(3)生物膜上有协助水运输的物质(或生物膜上有水通道蛋白协助水运输)
4.为探究温度对膜透性的影响,取质量和形态相同的2块马铃薯进行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如下:
时间(h)
马铃薯块在蒸馏水中
0 0.5 1.0 1.5 2.0 2.5 3.0
质量改变百分比(%)
(2)在20℃下马铃薯块质量增加,主要与细胞具有__________(细胞器)有关。

(3)在40 ℃时,随着时间增加,马铃薯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膜的通透性增大、细胞内容物外渗。

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并回答问题:
实验原理:随膜的通透性增大,细胞内容物外渗,会使外部溶液的电导度增大。

溶液电导度的大小可以用电导仪进行检测。

电导仪非常灵敏,空气中的CO2、温度均会影响测量结果。

实验仪器与药品:电导仪、恒温水浴锅、烧杯、量筒、滤纸、蒸馏水等。

实验步骤:第一步:取4只相同的烧杯,分别加入50mL蒸馏水,编号为A、B、C、D;
第二步:取2块质量为50克且形态相同的马铃薯,用蒸馏水反复冲洗三次,用滤纸将水吸干,再分别放入A、B两烧杯中,C、D两烧杯作为对照;
第三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1.5小时后取出烧杯中的马铃薯中,使烧杯的溶液各保持或恢复至20℃。

第五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实验步骤中设计C、D两组作为对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温度对膜透性的影响”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因变量则是“电导度”。

但需注意的是空气中CO2是干扰测定值准确性的一个因素,故需设置空白对照,以排除CO2的干扰。

第三步:将A和C两烧杯置于20 ℃的恒温水浴中;B和D两烧杯置于50 ℃的恒温水浴中(只要答案合理即可)。

第五步:用电导仪分别测量溶液的电导度,并记录实验结果。

结果预测:B烧杯中溶液的电导度减去D烧杯中溶液的电导度的值大于A烧杯中溶液的电导度减去C烧杯中溶液的电导度的值。

讨论:排除空气中的CO2等因素干扰实验结果。

答案(1)温度(2)液泡(3)第三步:将A和C两烧杯置于20 ℃的恒温水浴中;B和D 两烧杯置于50 ℃的恒温水浴中(只要答案合理即可)
第五步:用电导仪分别测量溶液的电导度,并记录实验结果
结果预测:B烧杯中溶液的电导度减去D烧杯中溶液的电导度的值大于A烧杯中溶液的电导度减去C烧杯中溶液的电导度的值
讨论:排除空气中的CO2等因素干扰实验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