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研究

合集下载

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现状及途径内容提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农村文化建设中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为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指明着力加强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新形势下发展农村文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文化作用困境途径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壮大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

针对于此,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农村建设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而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

一、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作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

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即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是需要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

一旦这种文化观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

[1]因此,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为方向,以当代的先进文化建设为主导,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

只有这样,才能凝聚人心,进一步激发农民的创造热情,为农村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一)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有利于突破传统文化中的家族阈限,增强农村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

中国农村是典型的以血缘、宗族为中枢的社会运行模式,十分强调“打虎不离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普遍以家庭为背景进行农业生产。

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可以促进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家族式经济的发展,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这种以一种社会性的“个体”因素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的家族式的经济模式就成为一种阻碍。

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 f Capital N ormal University2006年增刊(S ocial Sciences Ed ition )党的建设研究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赵留记摘 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课题,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领导无疑是关键。

如何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的关键作用,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乃至一切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加强党的领导,在农村就是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除了必不可少的完善自身建设外,还要在新形势下重新定位,处理好一系列相关的配套关系,全面、正确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关键词: 党的领导;基层党组织;新农村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06)增刊-0016-03收稿日期6225作者简介赵留记(),男,山东人,北京大学公共教学部哲学与社会科学系硕士研究生。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

为此,党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在今年刚刚结束的两会上重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为中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这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机遇,同时也是对党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的严峻考验。

一、搞好基层党组织自身的建设 农村党组织是我党最基层的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又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

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的形象和工作质量,最直接、最具体地反映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整体水平,关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好坏。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精选4篇)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精选4篇)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精选4篇)农村文化建设篇1一、基本现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及文化工作部门对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十分重视,注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乡村文化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为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和加快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使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是文化基础建设得到加强。

目前,全县建有文化馆、图书馆个1个,乡镇文化站7个,村组文化室35个,文化专业户120个。

20xx 年争取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项目投资263万元,建成县级支中心1个,乡镇服务点10个,村级服务点123个,工程网络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全覆盖,提升了农村文化设施现代化水平。

二是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较好。

一是民间节庆文化得到较大发展。

各乡镇能结合地方民俗,组织锣鼓秧歌、农民文化艺术节等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的文化活动。

二是各类文艺演出队伍发展迅速。

全县现有各类文艺团队249个,常年活跃在农村,已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力军。

三是农村文化大院初见生机。

青化乡农民荔改朝建立了集锣鼓秧歌,自乐班、农家书屋、文化共享工程为一体的民间文化组织“老荔文化大院”,为农村文化建设创出了新路子。

三是“送文化下乡”活动扎实有效。

20xx年我县争取国家文化发展项目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国家投资110万元配发了10台数字电影放映机。

县财政每年列支7万元用于放映补贴,保证了放映工作的正常开展。

20xx年共放映数字电影20xx多场,吸引观众70万人次。

二、存在问题分析我县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阵地薄弱,发展不均衡。

目前,农民最需要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尤显缺乏,很多村级文化活动室难以达到标准,除几个基础建设搞得较好的亮点村和成立比较早的县城社区之外,仍有不少边远村的活动场地设施简陋,设施陈旧,难以满足正常开放。

加上农村青年大多外出打工,日常在家的多半为老年儿童,因而看书读报的少,造成文化活动匮乏,乡村之间文化活动发展不平衡。

双创双增活动促进基层党建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

双创双增活动促进基层党建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

双创双增活动促进基层党建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去年以来,我们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市开展了以“创办领办经济发展项目、创办领办社会服务组织,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增强服务群众本领”为主要内容的“双创双增”活动,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了基层党的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协调发展。

目前,全市已有*多名农村党员干部参与创办、领办经济项目*多个,中介服务组织*多个,年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多万元,带动农民群众40多万户。

一、适应形势,把握要求,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服务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在新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通过探索开展“双创双增”活动,努力增强和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

发挥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迫切需要基层党组织改进对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方式,努力提高群众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农民群众单家独户无序化的小生产、小经营,与日益发展的社会化大市场、大流通、大服务严重脱节,导致增产不增收、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十分突出。

开展“双创双增”活动,就是通过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创办、领办经济项目和服务组织,把千家万户联合起来,形成经济联合体,不断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挥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迫切需要基层党组织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素质,鼓励和支持他们在发展经济上建功立业贡献才干。

农村党员干部是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

近几年来,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较好地发挥了表率作用。

但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的技能本领亟待提高,帮助群众、带动共富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开展“双创双增”活动,就是要通过鼓励和支持他们创办领办经济项目、服务组织,进一步提高能力素质,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发挥新农村建设中的组织保障作用,迫切需要基层党组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切实解决有心作为、无钱办事的问题。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村级党组织可支配的经济来源大幅度减少。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2)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2)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2)1.2.5 有利于实现农村的“乡风文明”从古至今,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对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乡风文明”作为一项重要要求提出来,不仅明确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而且也指明了良好的社会风气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乡风文明”故名思义应该是良好的乡村风气。

党所提出的在新农村建设中要达到的“乡风文明”就是要改变当前农村落后的风气,形成好习俗、好习惯、好风尚。

让民主、文明、和谐成为农村的主流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目前,农村乡风虽然总体趋势是好的,但落后、愚昧的东西还存在,不文明的现象还存在。

只有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才能在农村真正的实现“乡风文明”,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 [篇2]1.的现状分析1.1农民接触文化的基本情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解放,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也在发展之中。

中共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发展总体目标,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

我国农村文化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广播、电视、报纸、电话等,近年来个人计算机也得到发展和推广,但是广大农民接触文化的主要传播媒介是电视传媒。

农村电视传媒也随着时代的步伐在前进,基本上由上世纪的黑白电视机转化为彩色电视机,从以往的稀缺资源也逐渐走进千家万户,电视传媒见证了农村文化的发展。

除了电视传媒外,广播、报纸、杂志、书籍等媒介正慢慢在中得到采用和普及,新型大众传媒体系正在农村构建和完善。

1.2文化传媒在中的作用在农村的各种文化传播中,电视的影响力最大,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农村只有电视才是真正的大众传播媒介。

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少不了电视,农闲时节农民们常常依靠电视来打发时间,丰富日常生活。

电视主要为人们提供娱乐节目(电视剧、电影和联欢晚会等娱乐活动)、新闻报道、科技宣传、政策传播和社会时政等文化内容,扩宽农民视野,亲近社会、了解社会,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促进新农村文化发展

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促进新农村文化发展
XN O G U IN N C N

2 1 年第 2 0 1 期
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促进新农村文化发 展
37 0 ) 1 0 0
张 君 君 周 羽 中
( 海 市 文 化 馆 ,浙 江 临 海 临
摘 要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时期 ,大力发展农村 文化事业 ,加 强农村基层 文化 队伍建 设是 我们农村文化发展 的当务之 急 。本 文 首 先 阐 述 了发 展 农 村 文化 的 必要 性 ,其 次 ,针 对 农 村 文化 队 伍 建 设 存 在 的 问题 ,从 多方 面就 如 何 加 强文 化 队 伍 建 设 来 促进新农村文化发展进行 了深入 的探讨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文化队伍 建设 新农村 文化
三 、农 村 文 化 队 伍 建设 存 在 的 问题
1思想认 识不 到位 ,缺乏统 一 的发展规 划 . 部分领 导 干部 对 于农 村文 化 建 设意 识 弱化 ,对 于 文化 是 形象 、是 环 境 的价值 和 意义 认识 不足 ,存在 着 经 济 和 “ 工 农业 是硬 指 标 ,文化 是 软指 标 ”的模 糊 概念 ,认为 “ 唱 唱跳跳 、打打 闹闹 ,可搞可 不搞 ” 。对文化 建设 在经 济 、社 会 和 人 的全 面 和 谐发 展 中的 积极 而 巨大 的作 用 认 识不 足 。 往往 是 “ 说起来 重要 、做起 来次要 、忙起 来忘 掉 ” 。从 上 到 下 的工 作 考核 内容 中没 有 文化 的具 体 指标 ,缺 乏 应有 的 目 标 责任 制 。农 村文 化 队伍 建设 缺少 统 一 的发展 规 划 ,发 展 基 本处 于 “ ”其 自然 的状 态 。 顺 2专业 人才 匮乏 ,人才 断层情 况普遍 存在 . 近年 来 ,大部 分 农村 文化 工 作 人 员编 制 只作 为安 排 一 般 人员 的 “ 节器 ” 调 ,有 的 乡镇文化 站有文 艺 专长 的同志被 调 离他 用 ,从 而 出现 了虽 有文 化 专干 编制 而人 员 并 非专 职 专 用 的现 象 。加之文 体服 务 中心的人事 权 归属 乡 ( 镇),县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 推进新农村快速发展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 推进新农村快速发展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推进新农村快速发展作者:王德玉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6期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其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关键词:基层组织建设新农村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的新要求、新任务、新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必须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其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一、新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农村党组织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对基层党组织的职责职能提出新要求生产的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实现途径和基本目标。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生产经营形式多样化;二是新型经济组织不断涌现,农村经济社会组织多样化;三是农村劳动力加快流动,党员就业方式多样化;四是农村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利益主体多元化。

根据这一时代特征,我们必须重新对基层党组织的职能和作用重新定位,将工作重点放到引领科学发展、强化组织功能、服务党员群众、维护和谐稳定上来,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二)对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目标提出新要求党的十八大要求:“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动员广大党员群众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来,把党建活动成果转化为建设新农村的强大动力,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

(三)对基层党组织先进性作用提出新要求建设新农村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充分体现先进性,做好表率和示范:“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组织”。

既要通过改进作风,完善制度机制,联系好群众,又要通过教育培训,增强致富本领,通过强化引导,达成思想认同,组织凝聚群众。

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三、路径篇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索.pdf 53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初探.pdf 55 试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pdf 57
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pdf 59 完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pdf 64 文化大发展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浅析.pdf 文化植入及其限度新农村文化建设反思.pdf 69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阻力与化解之策.pdf 74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与实现路径.pdf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益实践.pdf 新农村文化建设对策探究.pdf 82 新农村文化建设路径初探.pdf 84 80 78 66
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pdf 25 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参与.pdf 28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政府职能分析.pdf 29 宋代农诗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启示.pdf 浅析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pdf 32 37
民间艺术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功能.pdf 38 大众传媒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定位与发展对策.pdf 42 服务型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分析.pdf 45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探讨.pdf 49 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就问题和建议.pdf 51
中国学术期刊文集(2013)
目录 一、基础篇 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pdf 论新农村文化建设.pdf 2 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初探.pdf 5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pdf 7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基于文化唯物主义视角的分析. pdf 11 近年来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的进展与展望.pdf 二、问题篇 龙门县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探究.pdf 23 21 14 1
三农问题
2012年11月

从社会整合的角度看农村基层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从社会整合的角度看农村基层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从社会整合的角度看农村基层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吴满(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张舒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赵苑(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韩璐(吉林大学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农村社会逐渐开始呈现离散型特点,这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显然不是有利的一面。

党中央适时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战略,旨在根本改变农村的面貌,但在现实运行中,这一战略却遇到了没有领导者和实践者的困境。

本文从社会整合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基层组织在农村社会整合中的关键作用,并得出了农村基层组织可以作为新农村建设领导者和实践者的结论。

关键词:社会整合农村基层组织新农村建设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事业一、农村社会在转型时期的路径选择:社会整合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社会也处在一个多元复合的转型时期,具体的表现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彻底转变,经济增长与效率优先型向统筹发展、社会公正型转换,产业追随形态向产业创新形态转换,二元社会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封闭控制的立体科层型社会向开放契约型、扁平网络型的公民社会变迁等。

全方位的社会转型,成为21世纪前期中国发展的基本特征。

农村社会也难逃转型大潮,面临着市场化、产业化、城镇化的挑战。

中国的农村社会是千年农耕文化沉积的稳固的熟人社会,在传统上有着血缘关系、居住形态、生产方式、经济结构、道德伦理、政治文化等当面的依附性。

但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施,农村的大门打开了,农民开始从农村走向城市,城市开始影响着农村。

伴随着30多年的流动大潮,传统的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血缘宗亲观念淡化,居住流动性成为常态,半工半农成为大部分农民的选择,道德观念变化深受外来影响,传统文化生活方式基本退出舞台,政治组织的权威性大大降低。

土地对农民的束缚减弱,村庄的向心力消失,农村社会呈现出离散型的特点。

伴随离散型现象,农村社会出现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各阶层矛盾冲突增多等问题,这一点对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显然大为不利。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最重要的是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领导能力。

一直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增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笔者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层组织建设取得的成效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不断强化硬件建设,规范制度设计,提升自身水平,积极应对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新要求,在当前农村建设发展中力量日益凸显,受到了群众的高度拥护。

(一)基层组织核心力量明显增强。

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政府职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村级工作也由管理型逐步转向服务型,工作的方式和工作重点发生了深刻变化。

村级组织在各类项目建设、矛盾纠纷调处、维护社会稳定、关心弱势群体以及各项民生政策的落实等方面,都在积极为群众搞好服务,时时刻刻以为民的利益为上,真正成为了人民群众的勤务员。

在工作过程中,村级党组织也成了群众心中的主心骨,在村级各项重大事项的决策上面起到了很好的领导核心作用,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二)基层组织结构不断优化。

按照中央对干部知识化、年青化的要求,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采取有效途径,积极吸纳优秀人才进入到村两委班子,使村级组织充满活力。

以笔者所在的乡镇为例,在今年8月份的村两委换届中,我乡本着优化结构的原则共调整村两委人员12人,新一届两委成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9人,占两委人员的33.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13人,占两委成员的48.14%;初中文化程度5人,占两委成员18.5%;35岁以下人员7人,占两委成员25.9%;35岁至45岁人员16人,占两委成员59.2%;45岁以上人员4人,占两委成员14.8%,村级干部队伍年龄和知识结构得以优化。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村庄文化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村庄文化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村庄文化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村庄文化建设更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村庄文化建设既关乎民生福祉,也影响着村庄的整体形象和发展。

下面将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村庄文化建设展开探讨。

一、重视传统文化传承村庄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村庄文化建设的基础。

村庄里流传着许多有关祭祀、习俗、故事等方面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代代相传,形成了村庄独有的文化氛围。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

二、注重文化艺术宣传文化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村庄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通过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可以让村民更好地了解和认同自己的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心。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应该注重文化艺术的宣传,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让村民参与其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三、营造文化氛围一个拥有浓厚文化氛围的村庄,会让人感到舒适和温馨。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应该注重营造文化氛围,通过建设文化广场、文化展览馆等场所,让村民在生活中接触更多的文化元素,形成浓厚的文化底蕴。

四、提升文化设施建设水平文化设施是村庄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提升文化设施建设水平对于促进村庄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应该加大对文化设施的投入,建设更多的文化中心、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提升村庄文化设施的档次和品位。

五、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文化队伍是传承和弘扬村庄文化的重要力量,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是村庄文化建设的关键之举。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应该注重培养和引进一批文化人才,组建文化工作队伍,推动村庄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六、倡导文明乡风文明乡风是村庄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倡导文明乡风可以提升村庄文化软实力。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应该加强对文明乡风的宣传教育,引导村民遵纪守法、互帮互助,形成和谐文明的乡村社会风貌。

乡村文化振兴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乡村文化振兴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乡村文化振兴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乡村文化振兴是当前中国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作为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乡村文化振兴旨在提升农村地区的文化品质和文化自信,促进农村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注重加强基层农村文化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一:保护乡村文化遗产乡村文化的振兴首先要关注和保护乡村文化遗产。

乡村作为历史文化积淀的重要地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资源。

因此,保护好乡村的文化遗产,维护好乡村的历史传统,是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

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建筑物的保护,也包括传统习俗、节庆文化、民间艺术等方面。

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加强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缮工作,能够保留和传承乡村独特的文化基因,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持。

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文化的振兴还需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通过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让农村地区的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和魅力。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可以通过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和展览来吸引人们的参与,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另一方面,还可以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对乡村青少年的传统文化培养,让他们从小就接触并了解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三:创新乡村文化产品乡村文化的振兴也需要创新乡村文化产品。

乡村地区有着自己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可以借助这些资源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乡村文化产品可以涵盖农业观光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乡村手工艺品制作等多个领域。

通过创新乡村文化产品,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乡村旅游,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

同时,也可以通过乡村文化产品的销售和推广,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四: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乡村文化建设还需要加强文化设施的建设。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摘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是乡村治理的前提条件,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有效地应用党组织建设活动可以进一步的引领农村的振兴发展。

基于此,本文就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及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的关系逻辑出发,对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振兴发展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党组织;乡村振兴;乡村治理前言:实现乡村振兴,是解决我国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

所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是十分必要,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进行全面分析,破解乡村治理工作中所面临的困境,引领农村的振兴发展,同时也可以为乡村振兴的实践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持。

1.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及乡村治理的关系逻辑1.1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国家的安全稳定有着直接的影响,实现乡村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趋势。

乡村治理工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要求,乡村社会自从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向着城市化进行建设发展,导致乡村传统与城市文化的断裂加深,城乡发展不平衡,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差距依然明显。

1.2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乡村治理的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是领导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力量。

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连接党和政府以及广大农民的沟通桥梁,为乡村治理工作提供思想保障。

1.3乡村治理是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变量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组织的权威性以及领导能力更显重要,现代化乡村治理工作可以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地对乡村治理工作的策略进行调整,充分地发挥出政治以及组织优势,将发挥出来的作用转化到乡村治理工作之中,同时巩固党组织的领导地位。

1.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治理、乡村振兴2.1以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乡村治理的领导力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也由单一结构转变为多元化结构。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摘要: 农村基层党组织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创新组织设置和管理方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村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创新管理;建设;发展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农村党支部是党的组织基础,是党在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村组的重要责任.村支部是农民群众认识和了解党的“窗口”,是上级领导倾听群众呼声的主渠道。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以“三强五好”基层领导班子为目标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和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随着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民主政治的推进和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给农村基层组织带来了各方面和多层次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农村基层组织从工作主体到工作客体,从工作内容到工作方法都暴露出许多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新问题。

(一)党员干部结构失衡。

一是年龄性别结构失衡,老党员多,年轻党员少,男党员多,女党员少。

据统计我国目前党员干部结构存在严重失衡的现象,从年龄分析,目前35岁以下的党员占农业党员的16。

7%,55岁以上的占40.1%.二是素质能力结构失调。

据统计,在我镇农村党员中,初中文化以下的占总数的61.4%,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占25。

8%,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

1%.三是从新老结构上看,80年代以前入党的老党员多,新党员少;四是从分布结构上看,在家务农的党员多,外出务工的少。

(二)党员干部思想观念落后。

着力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

着力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

浅谈着力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摘要:虽然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形势喜人,到处涌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气象,现在的农民是有思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讲文明、讲礼貌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但是,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大国受旧的传统文化束缚,还存在着旧的传统风俗习惯和不良风气。

本文就现在农村存在的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的乡风陋俗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文化建设;农民;传统风俗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7-0322-020 引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思想和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既包括经济发展问题,也包括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问题。

农村发展的最深刻内涵,就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发展。

因而,要想让农民不断提高素质,就必须营造能够让农民素质得以不断提高的文化环境。

只有农村文化环境发展了,农村的建设才能持续地进行并沿着科学发展观指引的轨道,快速、有效地推进,才能在低成本高效率、低能耗少污染的基础上,迅速发展农村生产力,全面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理想的“新面貌”。

1 目前农村文化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1.1 文化设施简陋。

农村以村为单位的文化建设和设施都很贫乏。

很多村几乎没有任何文化公共设施,没有图书室,没有文化活动场所,仅个别村农户有农家书屋。

村中开设网吧,舞厅,ktv等娱乐设施场所的更少,致使农民闲暇时间大部分时间消耗在了打牌,打麻将这些娱乐活动上,这种情况影响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

1.2 文化建设落后于形势发展需要。

近年来,各级政府大力扶持农村文化事业,开展了农村文化下乡和文化扶贫活动,为农村配备了一些文化设施,农村文化建设有了一些改变,但与形势发展和农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形不成农村大文化氛围。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研究分析和对策措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研究分析和对策措施
(一)投入严重不足,资金远远跟不上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形式
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88607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5096亿元,增长27.2%;农村增长18%,与城镇投资相比,差距明显。(1)投资的不足,一是严重影响农村水利设施的维修和建设。二是影响农业投资。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应用程度较低,农业装备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方式落后,大多地方仍旧是以“锄头加扁担”和家庭单干为主的传统方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业投资太少,特别是农业研究和推广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2)影响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一直落后于城市,尽管近年来,这个问题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资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仍显滞后。(3)城市与农村在教育资源配制上也存在巨大差异。如河南省2003年全省生均教育事业费城市初中平均值为601元、小学为768元,而农村则分别为539元和728元。河南农村小学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不足城镇的三分之一。(4)我国农村很多家庭因为无力承担子女受教育的费用,导致大量农村学生失学辍学。据统计,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已有5%到10%的适龄儿童没机会入小学,更有15%到30%的小孩未能上初中。(5)高辍学率在农村的初中阶段已经很明显,有的地方甚至高达20%—30%.
二、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近七成。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建设已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呈现出一系列明显而积极的趋势。但是,在总体上看,农业农村发展仍然面临很多挑战,仍处在艰难的爬坡过坎阶段,存在许多问题。
学 号:1041001200096
指导教师:
定稿日期:2011年11月3日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转型升级也成为了现代化进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农村文化作为农村社会发展的灵魂,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文化建设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文化内涵丰富,传承着丰厚的农民智慧和劳动精神,激发了农民的创新创业激情。

通过文化建设,可以引导农民认识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的有机结合,激发农民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推动农村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例如,通过开展文化节庆活动、农家书屋等文化项目,可以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增强乡村文化魅力农村文化建设可以增强乡村文化魅力。

农村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

通过文化建设,可以挖掘农村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等特色,使农村成为吸引人才、资金和资源流入的“热土”,推动乡村振兴。

例如,开展传统乡村文化展示活动、举办文化艺术演出等,可以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繁荣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农村文化建设能够繁荣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着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文化讲座、文艺演出、书法比赛等,可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味,增加农民的文化消费需求,促进农民与城市市场的互动。

同时,农村文化建设还可以传承弘扬传统道德价值观,提高农民的道德规范意识,培养良好的社会风尚。

四、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文化可以提供精神寄托和道德引领,增强农民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凝聚农村社会的共识和向心力。

通过加强基层文化组织建设、培养和发展群众文艺团队等方式,可以增强农村社会的凝聚力和社区自治能力,化解矛盾、预防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探析

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探析

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探析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农村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对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本文立足于扎实的田野调查,通过对林渌村村委会的实地调查研究,剖析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它的功能,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真正让新农村建设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

标签:村委会新农村建设功能林渌村1 问题的提出村委会(全称是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性组织。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根据各地农村社会发展的不同水平,村委会应该如何制定符合当地具体情况的发展路线,如何处理村委会与村民、政府之间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村委会的功能和作用,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因此,通过对村委会的研究,希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村委会的功能和作用,加快推进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社会向现代小康社会的转变,维护农民根本利益和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村委会的性质和职责2.1 功能主义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是由各个不同部分组成的统一整体,各组成部分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每个组成部分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和作用。

不管是社会现象或是组织,都被认为是具有功能的,它们为维持整个社会结构做出了贡献。

2.2 村委会的性质村民委员会的性质特征有三层基本含义:其一、村民委员会是农村的基层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对基层权力形式的制度性安排,是国家正式制度的延伸。

其基层性决定了它是构成我国农村社会的基本单元,承担着协助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工作、带领广大村民群众依法开展自治活动的任务。

其二,村民委员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依法管理本村的权力性机构,故而,村民的意见才是村委会权力的真正来源,即称之为农村现代化内生性要求。

论新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论新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07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论新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民温饱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但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开始凸显。

许多农村地区在摆脱物质贫困之时,却出现精神贫困的新情况:农民文化生活匮乏,农村文化设施落后。

在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的同时,如果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就无法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无法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目前,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的现状有着诸多原因。

一是许多乡镇领导普遍只重视经济建设,对文化建设持漠视的态度;二是农村文化事业缺乏经济支持,文化政策得不到落实;三是文化设施陈旧落后、功能丧失;四是农村文艺工作者素质偏低,队伍薄弱。

这直接导致了农民精神生活匮乏,文化娱乐活动单一,使一些封建迷信、淫秽、赌博等不良活动乘虚而入,侵蚀着农民的文化生活。

这类不良文化活动不仅毒化了社会风气,还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甚至阻碍了正常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

对此,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当务之急。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成为农民的普遍诉求。

而如今农村文化资源的供给不足与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不解决这一矛盾,农村文化土壤就会逐步荒漠化,甚至被大量消极文化侵蚀,从而使农民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农村的社会和谐也就得不到保障。

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符合民心、顺从民意,在提高农民文化素养,维持农村秩序稳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推广科学文化知识,能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使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普及思想道德教育,能培养农民的诚信意识和道德观念,从而提高农民的道德修养,净化农村社会风气;举办文艺活动,能丰富农民业余生活,发扬民间传统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