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1 感受空气教科版

合集下载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感受空气》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感受空气》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感受空气》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第1节《感受空气》,主要介绍了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空气的存在,并了解到空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b. 掌握空气的特点和作用。

2. 能力目标:a. 能够观察和感受空气的存在;b. 能够描述空气的特点和作用。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b. 培养学生对空气质量的重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空气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他们已经学习过一些与环境相关的知识,如水的存在和重要性。

他们对于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正在逐渐发展。

五、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a. 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互动,询问学生对空气的认识。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周围有一种无色、无味、无形的东西,它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学生回答:空气!b. 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空气。

-教师:对的,空气就是我们呼吸的东西,那你们能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是如何感受到空气存在的呢?2. 知识讲解:a. 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空气的存在。

-教师可以展示一张描绘大自然风景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其中的风、云等元素,引导他们认识到这些都与空气有关。

b. 介绍空气的特点,如无色、无味、无形等。

-教师:空气是无色的,就像我们看不见它一样,但它确实存在于我们周围。

c. 讲解空气的作用,如供给我们呼吸、风的形成等。

-教师:空气不仅供给我们呼吸,还可以形成风,吹动树叶、风车等。

3. 感受空气:a. 在教室或户外选择一个较为开阔的地方,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空气的存在。

-教师:同学们,请大家闭上眼睛,深呼吸一下,感受一下我们周围的空气。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感受空气教案和课时练习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感受空气教案和课时练习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2.1感受空气课题感受空气单元空气学科科学年级三年级科学概念目标1、空气具有无色、透明、无味、会流动等特征。

目标解读结合生活经验和所学内容,初步认识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知道知道空气是真实存在的,并起着一定的作用。

2、空气总会满各处。

科学探究目标1、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空气。

目标解读通过传递游戏,用塑料袋捕捉空气、吹口哨、玩气球等形式,借助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感受空气,发现和总结空气的特征。

2、能以讨论、绘画、文字、图表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

3、尝试以气泡图组织、整理信息。

科学态度目标1、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2、乐于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3、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重点1、空气具有无色、透明、无味、会流动等特征。

难点1、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空气。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猜一猜水冲不走,火烧不掉,吃了不饱,人人需要。

谜底:空气猜谜语谜语导入,激发兴趣新知探究感受空气活动1:身边的空气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你能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吗?活动2:观察空气拿一个塑料袋,抓住袋口,在空中来回挥动几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回答。

通过气泡图,全面呈现学生对空气认识的不断发展、丰富和修正的过程。

这份气下,然后抓紧袋口,可以发现塑料袋变得鼓鼓的。

看一看空气有什么特征。

活动3:说说空气有哪些特征,它有什么作用?泡图可以在完成整个单元的学习后,用不同颜色的笔,在本气泡图上添加新发现的空气特征和作用。

并对原有认识逻辑结构中不合理、不科学、不完善的部分进行调整。

实验探究传递游戏传递游戏把一定量的鹅卵石、水和空气分别装入合适的容器里,依次传递给小组的每个同学。

PPT出示实验材料及步骤实验分析:传递过程中,不论用什么容器,鹅卵石都是比较容易被传递的,而水和空气可能会溢出来;如果用的软质容器,在挤压过程中,还能感受到3种不同状态的物质是否可以被压缩变形。

教科版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1课 《感受空气》教案

教科版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1课  《感受空气》教案
观看视频及相关图片资料。
学生自由回答。
激发兴趣。
讲授新课
说一说空气的特征有哪些,它有什么作用。我们每天都和空气朝夕相处,自然会了解到它的特征。如空气看不见、摸不着,空气很轻,没有固定的形状。除此之外,我们还知道空气中含有氧气,我们进行呼吸、物质燃烧都离不开氧气,空气起着重要的作用。观看视频资料。
我们通过气泡图来展示一下。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1课教学设计
课题
感受空气
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学习
目标
1.空气具有无色、透明、无味、会流动等特征。空气在地球家园无处不在。
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空气。
3.能以讨论、绘画、文字、图表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尝试以气泡图组织、整理信息。
4.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乐于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把气球充满气,然后扎紧气球口,用手轻轻挤压气球。
把气球充满气,然后扎紧气球口,用手向上抛气球。
活动感受
挤压气球时,能感受到气球有弹性。
气球很轻,稍稍用力就可以把它向上抛起。
你认为空气有哪些特征?你是如何知道的?
我们感受到的空气的特征(班级记录表)
日期:
1.容易泄露。
2.很轻。
3.可使袋子鼓起来,但摸起来很软。
4.能流动。
5.有弹性,能承受一定的压力。
6.……
将塑料袋装入空气,塑料袋鼓起,并且摸起来很软;打开塑料袋的封口,鼓起的塑料袋迅速变扁,并能感受到封口处有轻微的风吹出,说明空气能流动,而且很容易子泄露。用嘴可以吹响哨子,说明空气能流动。用手挤压气球,感到气球有弹性,说明空气有弹性,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充满气的气球很容易被抛起,说明空气很轻。

第二单元第1课《感受空气》教案

第二单元第1课《感受空气》教案
2.教学难点
-空气的无色无味特性:理解无形的空气如何存在并发挥作用。
-突破方法:通过实验和日常生活例子(如风吹动树叶)来具体感受空气的存在。
-空气组成的记忆:记住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比例。
-突破方法:设计记忆游戏,如制作成分卡片,帮助学生记忆。
-空气污染物的认识:理解不同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突破方法:使用图表和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了解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尝试作为一个引导者,提出开放性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但我也发现,有些学生较为内向,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今后,我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增强自信心。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感受空气》这节课后,我思考了很多。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空气这个无色无味的物质充满了好奇。在导入新课的时候,他们积极回答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让我觉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引导他们学习的关键。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尽量用简单的语言解释空气的概念和组成,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们明白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我发现,结合生活实际的例子,学生们更容易理解抽象的知识。
6.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调查、环保行动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空气的存在与特性:讲解空气是无色、无味的,以及其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举例:通过实验观察空气的存在,如使用肥皂泡展示空气的包围作用。
-空气的组成:介绍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主要成分及其在空气中的比例。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空气的基本概念。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无色无味的物质。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呼吸、燃烧等重要角色。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知识点

《空气》知识点一、感受空气1.我们周围到处都是空气。

2.空气的特征:无色无味、会流动、看不见摸不着等;空气的作用:人类呼吸、植物生长、玩具充气等。

3.石块和水装进开口的杯子里不容易泄漏,空气装进开口的杯了里容易泄漏.4.空气要装进密闭的容器里才不容易泄漏,如果要传递一些空气给其他同学或者其他地方必须把它装进密闭的容器中。

5.空气和一般物质相比具有这些特征:容易泄漏、很轻、可以使袋子鼓起来,让袋子鼓起来以后摸起来软软的,会流动.抓不住.....6.物体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

水、酱油、可乐等是液体,会流动;石头、沙子、木块等是固体,有固定的形状;空气、水蒸气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

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1.空气和水、石块一样,都能占据空间。

2.在做纸不湿的实验时,纸团要粘在杯底防止掉落在水中。

3.在杯子底部扎一个小孔,把杯子里的空气放出去,不再占据杯子空间,杯子里的水会慢慢满上来。

4.用打气筒从杯子底部向杯子打人.此空气,空气占据杯子的空间,杯子中的水会慢慢被挤出来。

5.乌鸦喝水的故事里,鸟鸦用小石子把瓶子里的空气挤出,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越来越少,瓶子里的水就慢慢上升了。

三、压缩空气1.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改变,水占据的空间不容易改变。

2.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被压缩的越厉害弹性越强。

3.水占据的空间不容易被压缩,也不容易被扩张。

4.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扩张,被扩张之后的空气有恢复原来状态的本领,由此也会产生一股力量。

5.被压缩之后的空气与原来状态的空气相比较,质量不变,空气粒子的间隔变小了。

6.被扩张之后的空气与原来状态的空气相比较,质量不变,空气粒子的间隔变大了。

7.空气压缩枪利用了被压缩的空气产生的弹力把“子弹”发射出去。

8.利用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制造了充气轮胎、充气城堡,充气坐垫等。

四、空气有质量吗1.木头有质量.水有质量.空气也有质量;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1.感受空气 》(表格式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1.感受空气 》(表格式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1.感受空气》(表格式教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空气》单元 1.感受空气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空气》课题1.感受空气课时1核心概念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学习内容及要求 1.2.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④说明空气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会充满各处。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通过感受空气,知道空气具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等特征,发现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通过传递游戏,知道空气与石头、水的异同。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出空气的特征,能初步区分固体、液体和气体。

探究实践在探究活动中,能用简单的文字或者图画记录实验结果,尝试用科学语言进行汇报,同时学会结合气泡图组织和整理信息。

态度责任在探究空气特征的过程中,能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乐于探究,并用科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得资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在感受空气和传递物体的活动中发现空气的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不断发展、丰富和修正对空气的认识,以气泡图的形式进行整理。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优化件;黑盒、学生实验器材一套,班级记录表。

学生:水、石头、空气、自封袋、透明杯子、篮子、大号透明塑料袋、气球、哨子、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同学们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来感受空气。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

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导入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带盖的黑盒] 1.黑盒游戏,请学生来摸一摸。

提问:摸到了什么?(预设:什么都没有)2.打开盒子展示,强调盒子里面的确是放了东西。

提问:你们猜猜看是什么?(预设:空气) 3.揭示课题:感受空气(板书)提问:我们了解的空气有什么特点?(预设:摸不到、看不见、无色、无味、没有固定形状等)提问:在你们的脑海中,空气有什么作用呢?(预设:呼吸,植物营养——光合作用,大自然的组成部分等)4.小结:空气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空气的。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教学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教学课件

板块四、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 1、师:人类的许多活动都对空气造成了污染,空气被污染后会对生命有 什么影响呢?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2、刚才同学们所说的这些影响是从哪儿知道的?学生说一说。 3、看科学报导:空气被长期污染后造成的危害。
板块五、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 1、师: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空气污染会造成这么大的危害。 看完以后,你有什么想法?
板块三、寻找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师:空气是那么的重要,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空气?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2、师:上课之前,我们每一个小组的同学收集了两袋空气,现在互相交 换呼吸一下,然后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各组学生交换袋子,呼吸。
3、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周围的空气会洁净吗? 为什么? 学生思考、汇报。教师贴出图片。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第二单元 空气 《空气与我们的生活》 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环境保护的意识
八、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 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 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增强了 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 悦。
《空气与我们的生活》是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空气》收尾课,从空气是一种资源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空气。本 课通过本课开展的调查、交流、学习活动,学生能从更多维度、更 深入地了解空气与动植物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课也是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总结和梳理。除了让学生意识到 空气对人类以及动植物的生存意义外,也从概括、归纳、整理的角 度,引导学生对本单元学习到的有关空气特征和作用的内容,用多 种形式总结提炼。有助于学生连贯地思考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并且 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2.1 感受空气》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2.1 感受空气》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2.1 感受空气》教案一. 教材分析《感受空气》这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活动,感知空气的存在和特性。

教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空气,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让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性质和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

但是,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可能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现象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我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实物和实验,引导学生感知空气的存在和特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空气的存在和特性。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空气的存在和特性。

2.实验的设计和操作。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空气的存在和特性。

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深入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3.交流法:让学生通过表达和交流,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气球,用来展示空气的存在。

2.准备一些实验器材,如玻璃管、水槽等,用来进行实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吹气球、喝水等,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空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一些图片和实物,向学生介绍空气的组成和性质,让学生对空气有初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通过交流和表达,加深他们对空气的理解。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保护空气。

6.小结(5分钟)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观察家里的空气,记录一些现象,并思考空气对生活的影响。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感受空气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感受空气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感受空气知识点汇总
1、我们周围到处都是空气。

2、空气的特征:无色无味、会流动、看不见摸不着等;空气的作用:人类呼吸、植物生长、玩具充气等。

3、空气和一般物质相比具有这些特征:容易泄漏、很轻、可以使袋子鼓起来,让袋子鼓起来以后摸起来软软的,会流动、抓不住……
4、物体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

水、酱油、可乐等是液体,会流动;石头、沙子、木块等是固体,有固定的形状;
空气、水蒸气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

5、生活中和空气有关的物品有:气球、皮球、轮胎等。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感受空气》附反思含板书设计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感受空气》附反思含板书设计

二、说学情
在一年级下册《认识一袋空气》中,学生已经对空气进行了初步的 研究,知道空气具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形状不固定的特征, 能够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空气,获取新知。也知道空气和石头、水两种 物质比较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但是对于相同点的认知还是比较缺乏的。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空气具有无色、透明、无味、会流动等特征。 2.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空气。 2. 能以讨论、绘画、文字、图表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 3. 尝试以气泡图组织、整理信息。 【科学态度目标】 1. 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2. 乐于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3. 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人类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设计意图:在汇报环节,教师要及时将学生的描述记录到这张气泡图 上。“气泡”最好采用磁贴卡片的形式贴在黑板上,便于移动、修改。教 师帮助学生提炼概括,规范科学用词。】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传递游戏
1.明确活动要求。 以班级的竖排为小组,用不同的容器盛装3种不同的物质,看看哪一组传递的速度最快。 2.小组讨论传递方法。 3.选择传递工具,学生比赛。 4.学生汇报。 汇报时要求学生用“我用什么方法,知道空气什么特征。”这样的句式。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空气。
【教学难点】:
尝试以气泡图组织、整理信息。
五、说教法学法
从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来看,记住几个知识点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通过 学习过程,来真正激发学生的个体意识,并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 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 统一。教师要在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为了更好地体现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热情。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2.1 感受空气-认识空气》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2.1 感受空气-认识空气》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2.1 感受空气-认识空气》教案一. 教材分析《2.1 感受空气-认识空气》这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感受空气的存在,并了解空气的一些基本性质。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认识到空气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

但在科学方面,他们可能对空气的概念和性质知之甚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去发现和探究空气的特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感受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一些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空气的存在和基本性质。

2.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各种现象,发现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2.实验法:引导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探究空气的性质。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感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验器材:气球、塑料袋、水杯等。

2.准备教学课件和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空气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空气。

提问:“你们知道空气是什么吗?空气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呈现(5分钟)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感受空气的存在。

如:吹气球、用塑料袋装空气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总结空气的一些基本性质。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空气的性质。

如:比较不同容器中空气的多少、观察空气对物体的作用等。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安全、准确。

4.巩固(5分钟)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感悟。

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人要呼吸、气球会爆炸等。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污染的问题,讨论如何保护空气质量。

如:减少化石燃料使用、植树造林等。

教科版(2023秋)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2.1感受空气 教案

教科版(2023秋)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2.1感受空气 教案

教科版(2023秋)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2.1感受空气教案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感受空气》教学设计【探究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动手操作,明白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可以被我们感知。

在游戏活动中,初步感知空气重量轻、容易泄漏还可以被压缩的特征。

活动目标:通过运空气、装空气、玩空气等多个实验活动,感知空气的特征。

能够利用气泡图,并以简略的文字描述和记录实验的结果。

能够将自己的语文上升为科学语文汇报实验和观察结果,能进行信息的整理。

态度目标:能主动积极的参加小组实践活动,能在探究活动中积极投入,不做局外人。

探究活动过程中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能认真听别人发表意见。

【探究任务】1.了解空气特征:充分利用各种感觉,并借助生活中的一些物品,通过装、运、玩等方法了解空气的特性。

2.在活动过程中,会记录实验结果,要求“文字简单,用科学词汇”,会汇报实验结果。

3.学生信息整理:补充气泡图,形成知识链。

【活动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1.出示字谜:摸不着,看不着,不臭不香没味道。

天上地下到处有,动物植物都需要。

(预设:空气)2.出示课题:感受空气(板书课题)问:通过以前的学习,你知道空气有哪些特征?问:通过生活经验,你知道空气有哪些作用呢?3.小结:空气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动物和植物都离不开它。

前面我们了解一些空气的特征,今天看看我们能不能通过活动来了解空气的其他特征呢,我很期待大家的表现。

二、探究:空气特征探究活动一:传递游戏让我们分组来做传递游戏,看看能不能发现空气的其他特征。

[材料:每组准备塑料自封袋、塑料透明杯子、积木、小果盘、一瓶矿泉水]1.要求:将积木、水和空气分别装入自封袋、透明杯子和篮子,进行传递。

请大家想想怎么做?2.学生讨论装的方式和传递方法。

3.讲解实验记录单使用方法,并要求一边实验一边记录。

4.按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装物和传递。

5.传递活动结束后,将实验材料整理好。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1《感受空气》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1《感受空气》教案
3.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四、情景导入
1.利用有趣的实验或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关注实验现象,提出问题。
3.通过情景导入,自然过渡到教学内容,使课堂更具连贯性。
教案反思
1.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教学方法是否多样,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空气用途: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空气应用实例,如“呼吸、燃烧、制冷”等,并用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五、作业设计解析
作业题目和答案的准确性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以下是一些建议:
1.作业题目: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题目,如简述空气的存在和特性,举例说明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2.答案:提供准确、简洁的答案,方便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
1.教学难点:空气特性的理解。
2.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空气泵吹气球的实验。
3.例题讲解:为什么在高山上呼吸会感到困难?
4.板书设计:空气的特性及其用途。
5.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和答案的准确性。
6.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一、教学难点解析
空气特性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a.了解当地空气质量状况。
b.探究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如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
c.分析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重要知识点,可以适当提高音量,以引起学生注意。
3.在提问和讨论环节,保持语速适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表达时间。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解析

《感受空气》PPT课件

《感受空气》PPT课件

真有意思! 明明
答疑
1.读故事,答问题
妈妈
明明,请你端来 一盆水,想一想,
我们如何利用 这盆水找空气呢?
嗯,我们可以 从花盆里拿来泥土,
把它往水里投。பைடு நூலகம்
明明
答疑
1.读故事,答问题
我找到空气啦! 空气是无处 不在的。
在自然界中, 有许多有趣的东西, 要多观察,多提问,
才能长知识。
明明
妈妈
1.读故事,答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答疑
B 2.以下哪些是防控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疫情的措施?( )
①居室及公共场所勤开窗,多保持通风状态 ②前往公共场所时,佩戴好口罩、减少交谈 ③多喝水、休息,适当运动,避免熬夜 ④在公共场所与人保持1米的社交距离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答疑
B 2.以下哪些是防控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疫情的措施?( )
答疑
(1)明明扇扇子时能感受到空气,这主要说明了空气具有( B )的特点。
A.很轻
B.会流动
C.无固定形状
答疑
1.读故事,答问题
(2)把泥土投入水中,下列现象能说明泥土里也有空气的是( C )。
A.水变色了
B.水变浑浊了
C.有气泡冒出
答疑
1.读故事,答问题
(3)“空袋子”里其实装的是空气,用手触摸时,明明能感受到的是( A )。
想一想:我们已经知道空气有哪些特征和作用呢?
用手在鼻子前扇一扇
看不见也闻不到空气, 但感受到空气流动。
把手轻轻放在胸前
2021年1月21日广州市 轻度到中度雾霾
感受到胸部有规律地起伏。
想想空气与动植物呼吸、 人类的健康有何关系?

教科版《感受空气》优秀课件1

教科版《感受空气》优秀课件1

教科版《感受空气》优秀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章《感受空气》。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空气的存在、空气的性质、空气的用途以及如何保护空气资源。

具体涉及2.1节“我们周围有什么”,2.2节“空气在哪里”,2.3节“空气的性质”,2.4节“空气的用途和保护”。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认识到空气是人类和生物生存的重要资源。

2. 使学生理解空气的性质,如无色、无味、无嗅、可压缩等,并学会运用这些性质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保护空气、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空气的性质和用途。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空气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空气泵、气球、玻璃瓶、水槽、滤纸、粉笔等。

2. 学具:空塑料瓶、气球、吸管、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气球充气、倒水实验等,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2. 教学内容讲解(1)空气的存在: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发现空气无处不在。

(2)空气的性质: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无色、无味、无嗅、可压缩等性质。

(3)空气的用途:讲解空气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如呼吸、燃烧、浮力等。

(4)保护空气: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减少污染,保护空气。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空气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4. 随堂练习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感受空气2. 内容:空气的存在:无处不在空气的性质:无色、无味、无嗅、可压缩空气的用途:呼吸、燃烧、浮力等保护空气:爱护环境,减少污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举例说明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

(2)如何保护空气资源?2. 答案:(1)空气在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如呼吸、燃烧、浮力等。

(2)保护空气的方法有:减少污染排放,提高环保意识,植树造林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例题、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保护空气的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