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印度农产品贸易发展研_省略_基于贸易互补性_竞争性和增长潜

合集下载

中印机电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

中印机电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

中印机电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中印两国的制造业和电子电器产品制造业发展程度相对较高,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在全球范围内,两国的制造业和电子电器产品制造业在市场需求、产品结构、产品品质等方面有很多相似性,同时在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管理水平、销售渠道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

因此,在中印两国之间开展电子电器产品的贸易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竞争性。

一、互补性分析1. 中印两国市场需求的互补性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都处于世界前列,市场规模庞大,消费需求旺盛。

中印两国市场的特点一定程度上相似,尤其是在电子电器产品等制造业方面,两国市场都具有强烈的需求。

在中印两国的市场上,这些产品的需求量非常大,这为两国企业提供了很大的发展机遇。

2. 中印两国产业结构的互补性中印两国的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印度在服装、珠宝、食品等传统产业上拥有一定的优势。

而中国在服装、家用电器、通信设备等制造业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由于产业结构互补,中印两国企业在贸易合作中可以采取合作共赢的策略,建立互利互惠的贸易合作关系。

3. 中印两国技术和人才优势的互补性中印两国在科技和人才方面都有优势。

中国技术突出,拥有多项领先的科技创新,而印度人才优秀且成本较低,世界知名技术人才较多。

中印两国企业可以相互合作,促进技术的交流和人才的流动,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相互借鉴,互相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竞争性分析1. 产品质量和价格的竞争中印两国企业在制造生产方面具有高水平的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其产品质量和价格具有很大优势。

这就使得我国和印度在竞争时执行出现激烈的竞争情况。

2. 产品市场和销售渠道的竞争中印两国的销售渠道和产品市场存在竞争。

我国的销售渠道更加完善,而印度的销售渠道则资金链短、资本有效使用率的方式采用了激进策略。

相关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销售策略,否则就会处于不利地位。

3. 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投入的竞争中印两国在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投入方面存在竞争。

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分析引言中印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都是农业大国,在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印农产品贸易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障碍。

本文将分析当前中印农产品贸易的现状问题,并提出应对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1.规模中印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也是相互之间的重要贸易伙伴。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中印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规模在过去几年里一直持续增长。

特别是近年来,印度市场对中国农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中国对印度的农产品出口量也在逐年增加。

2.问题尽管中印农产品贸易规模持续增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中印之间的贸易体量还远远没有达到双方潜力的最大发挥,而且中印之间的贸易比例也不平衡,中国对印度的农产品贸易顺差较大。

中印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往往受到各种政策、法规和市场壁垒的影响,这使得农产品贸易的便利性不高,成本较高。

中印农产品贸易中还存在着价格不透明、质量安全和检验、检疫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双方的农产品贸易合作。

二、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的对策分析1.推动贸易便利化为解决中印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各种壁垒和不便,需要通过推动贸易便利化来改善贸易环境。

一方面,中印双方应加强协商,建立更加便捷的贸易通道和服务体系,降低贸易成本,提高通关效率。

中印应加强政策沟通,共同制定贸易政策,消除农产品贸易中的各种障碍,促进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2.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在中印农产品贸易中,双方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合作与监管。

一方面,中印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息交换与沟通,提高对农产品安全的监管水平,规范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

中印还可以通过技术合作、人才交流等途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贸易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3.合作开发第三方市场除了直接进行双边农产品贸易外,中印还可以开展合作,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

一方面,中印可以通过合作开发第三方市场,分担风险,降低成本,扩大市场空间。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中印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人口大国,也是全球两大新兴经济体。

受益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中印之间的经贸合作逐渐加深。

近年来,中印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存在着严重的失衡问题。

本文将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印贸易失衡问题,并探讨解决之道。

一、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1.贸易的竞争性中印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都具备较强的制造业基础。

在某些领域,中印之间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

纺织品、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领域中,中印产品产能和市场占有率都比较高,因此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较为激烈。

中印在国际贸易中还存在着价格竞争。

由于中国和印度的制造业成本较低,产品价格相对较为便宜,因此在国际市场上非常具有竞争力。

而且,中印之间还经常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例如贸易摩擦、反倾销调查等,也增加了双边贸易的竞争性。

尽管中印在某些领域存在着直接的竞争关系,但在更多的领域中,两国之间却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

中国制造业发达,有着全球最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制造基地,而印度拥有着庞大的市场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两国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方面都存在着合作空间。

中印之间在投资领域也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

中国资金和技术实力雄厚,可以帮助印度发展基础设施、制造业和电子商务等领域,而印度则可以提供中国市场、劳动力和资源。

在一些新兴产业领域,中印之间可以开展更多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二、中印贸易失衡的原因分析1.结构性问题中印两国经济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中国主要出口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纺织品等制造业产品,而印度的出口以农产品、矿产产品为主。

由于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强大,因此在国际市场上相对较为容易取得优势。

而印度受农业和矿业的制约,出口产品价值相对较低,难以与中国抗衡。

中印之间的贸易结构性失衡较为严重。

2.政策问题中印两国的贸易政策也直接影响了双边贸易的平衡。

中国实行的是出口导向型政策,因此出口制造业产品的数量和规模非常庞大。

国内与印度农产品贸易论文.doc

国内与印度农产品贸易论文.doc

国内与印度农产品贸易论文1中印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分析我们面临的基本情况是两国间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两国的经济地位也在世界上不断上升。

但是比较来看,中国与印度的国际地位还没有完全处于同一层次,两国经济发展水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情况都在农产品贸易中有所体现,而且也影响着中国与印度的农产品贸易。

印度与中国都是亚洲传统的农业大国,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农产品消费都是两国农业经济,甚至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而且随着两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农产品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两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大国。

中印两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存在很大互补性。

2011年中印农产品贸易额在印度农产品贸易中所占比重已经接近9%,这种状况与2000年相比几乎翻了一番。

但是中印在农产品贸易中有接近35%的总额增长[3]。

尽管两国间在农产品贸易方面有所增长,但是这一数字的对比来看,两国与其他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增长速度更快。

简单的说就是印度与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增长速度要大于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增长速度。

而中国与除印度以外的农产品贸易增长速度也要大于与印度的农产品贸易增长速度。

以2010年为例,2010年印度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与进口差值在8.6%,对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处于明显的顺差地位。

总体而言,中印农产品贸易在过去十几年处于不断增长状态。

从具体数字来看,除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外,2000年两国农产品贸易总额为3.6亿美元,2011年就已经发展为45.8亿美元,增长速度可见一般。

同时从表1数据也可以看出,尽管中印两国的农产品贸易总额在不断增长,但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也在不断增长,而且增长速度要超过与印度的农产品贸易增长速度。

在中国的农产品对外贸易中,与印度的贸易额进展全部贸易额的2.64%(2011年)。

这说明中印两国农产品贸易额也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间。

农产品出口方面,2004年在中印农产品贸易中,中国处于顺差地位。

中国—印度双边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及发展前景

中国—印度双边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及发展前景

中国—印度双边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及发展前景摘要: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金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经贸合作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中国和印度作为规模巨大的毗邻经济体,相互经贸发展前景广阔。

从中国和印度的贸易发展现状出发,实证分析了相互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而探讨贸易合作的前景;发现中国和印度之间贸易发展的潜力巨大,互补性大于竞争性,经贸合作富有开拓的空间;政策上建议加强中印经贸合作。

关键词:中印贸易;竞争性;互补性;发展前景中国和印度是经济规模巨大的发展中经济体,同时地理区位上临近,相互经贸合作由来已久,具有发展的空间和潜力。

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机制建设随着相互之间经贸往来的增加摆上了越来越重要的议事日程。

2014年9月18日,印度政府官员宣布,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印期间,两国签署了五年期经济和贸易合作协议。

未来中印之间的经贸合作将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本文基于这一背景分析中印贸易的现状,竞争性和互补性,并分析两国之间贸易发展的前景,以便于全面认识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发展。

一、中印双边贸易的现状中印双边货物贸易在2000年之前处于稳步增长时期,整体相对规模较小。

而在2000年之后,进入快速增长期。

目前,中印两国已经成为相互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尤其对印度来说,中国已经是其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截至2011年,中国是印度第三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占印度出口份额的7.91%、进口份额的11.78%;印度是中国的第七大出口市场,第二十大进口来源地,占中国出口份额的2.66%、进口份额的1.34%(见表1和图1)。

从近年中印两国之间贸易增长的数据看,双边贸易发展迅速。

2000年中印贸易总额为29.1亿美元,到2011年已经增长到739.1亿美元,增长了25.4倍,平均每年增长221.8%,远高于同期中印两国各自的对外贸易增长率。

从出口和进口分别来看,中国对印度出口在2011年达到了505.4亿美元,进口为233.7亿美元;而在2000年时这两者才分别为15.6亿美元和13.5亿美元。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中印两国是亚洲地区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也是全球重要的贸易伙伴。

然而,随着中印贸易关系的不断加深,贸易失衡问题也日益凸显。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印贸易失衡问题,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产生的原因,并寻求解决之道。

从竞争性角度看,中印两国在多个行业存在直接竞争关系。

例如,在钢铁、制药、纺织品等领域,两国企业存在同类产品出口竞争。

此外,印度还面临着来自中国低价产品的冲击,导致印度相关产业陷入严重困境。

中印两国在多个行业的竞争关系的加剧,使得印度方面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从互补性角度看,中印两国在其他领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互补性。

比如,在能源、机械、汽车、电子等领域,中国在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等方面具有优势,而印度则在服务业、金融业、IT产业等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因此,加强中印两国的互利合作,有助于实现互补优势,推动两国经济的发展。

中印贸易失衡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中印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互补和协调,也没有建立起稳定的贸易关系。

因此,如何促进中印两国各自优势的互补,并在竞争中实现平衡,是解决中印贸易失衡问题的关键。

首先,中印两国应该扩大双方的贸易合作领域。

如上所述,中印两国在很多领域都存在互补性,只要通过合作,可以打破单一领域的竞争,实现多领域的合作,从而实现战略互利。

同时,应该加强在高技术领域的合作,提高贸易合作的水平和效益。

其次,中印两国应该建立更加平等的贸易合作关系。

其中,印度应该加强对中国产品的质量和标准监管,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避免中印两国贸易合作中的恶性竞争。

同样,中国要尊重印度的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保证贸易合作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最后,中印两国应该加强政策的协调与沟通。

中印两国在经济发展方向、市场准入、贸易政策等方面的差异比较明显,如果双方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制定一些能够互惠互利的政策,将有利于推动中印贸易关系的平衡发展。

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的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和对策

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的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和对策

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的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和对策中印作为金砖国家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合作伙伴。

近年来中印农产品贸易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不仅不利于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还可能影响到两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本文将对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中印农产品贸易存在着贸易不平衡的问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印之间的大豆、麦片、糖等农产品的进出口规模存在较大的差距。

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糖生产国之一,其糖产量相对较大,但其对华出口量却相对较低;而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但中印之间的大豆贸易规模相对较小。

这种贸易不平衡的情况不利于两国农产品贸易的持续发展。

中印农产品贸易存在着质量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中印两国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导致了一些农产品在进出口过程中需要经过繁琐的检验和审批程序。

这不仅增加了贸易成本,还限制了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中印农产品贸易存在着价格波动大的问题。

由于中印两国农产品市场在供求关系、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

这给农产品贸易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不利于中印两国农产品贸易的长期稳定发展。

建立稳定的价格机制,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交流,有助于减轻价格波动给农产品贸易带来的影响。

中印农产品贸易存在着贸易壁垒较高的问题。

中印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中存在一些隐性的贸易壁垒,如进口许可证、配额限制等。

这增加了进口商的贸易成本,并限制了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减少贸易壁垒,提高农产品贸易的便利化程度,有助于促进中印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面对以上问题,为解决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强农产品贸易的政策沟通和协调。

中印两国应加强在农产品贸易方面的政策沟通,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双方的分歧,推动农产品贸易合作达到更好的互利共赢。

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

中印两国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以减少贸易中的技术壁垒,促进农产品贸易的顺利进行。

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分析中印两国一直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之一。

中印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一直都备受关注。

近年来中印农产品贸易出现了一些问题,受到了不少关注和争议。

本文将围绕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让我们来看一下中印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

中印两国在农产品领域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之一,而印度则是农产品出口大国。

据统计,中国是印度农产品的主要进口国之一,尤其是水果、蔬菜、茶叶等农产品。

而印度则从中国进口大米、小麦、糖等农产品。

近年来中印农产品贸易出现了一些问题。

双方存在贸易逆差。

中国对印度的农产品进口额远远大于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额,导致了贸易逆差问题。

质量和安全问题。

一些印度农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比如农药残留超标、有害物质超标等问题,导致了对印度农产品的质疑和拒绝。

中印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加剧了农产品贸易的问题。

针对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加以解决。

双方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印度需要加强农产品生产和出口的质量安全管理,确保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符合中国的标准和要求。

中国也需要加强对进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加强农产品贸易合作。

中印两国可以加强农产品贸易合作,共同推动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打造更多的合作共赢的机会。

加强贸易摩擦解决机制。

中印两国应加强贸易摩擦的解决机制,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避免贸易争端的出现。

在实施对策的过程中,中印两国应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通过合作,中印两国可以有效解决农产品贸易中的问题,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中印两国还可以加强农产品贸易的信息交流,分享市场信息,促进资源配置,共同推动农产品贸易的进一步合作。

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分析中印两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之一。

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关系一直备受关注,随着两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印农产品贸易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中印两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一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之一,而印度也是农业大国,两国在农产品生产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2019年,中印两国的农产品相互贸易额达到了约750亿美元,占到了双边贸易总额的近20%。

在具体的农产品贸易中,中印两国的主要贸易产品包括稻谷、小麦、棉花、水果、蔬菜等。

中国向印度主要出口稻谷、水果、蔬菜等农产品,而印度则向中国出口小麦、棉花等产品。

双方在农产品贸易中都存在很大的市场需求,因此贸易规模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尽管中印农产品贸易关系紧密,但在实际贸易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贸易壁垒加剧。

由于中印两国在农产品生产方面的竞争力较强,因此在实际贸易中经常出现贸易壁垒和贸易争端。

印度对中国的一些农产品进行了限制性的贸易措施,影响了中印农产品贸易的正常进行。

中印在农产品贸易中也存在着贸易补贴、反倾销等问题,这些都加剧了双方贸易摩擦。

2. 品质标准不一。

中印两国的农产品在生产、质量等方面存在差异,双方的行业标准、质量认证体系不统一,这一方面加剧了贸易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农产品的贸易成本,限制了中印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空间。

3. 物流配送不畅。

中印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中比较依赖于物流配送,但由于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较远、交通运输不便等因素,导致物流配送上存在一定的不畅,增加了中印农产品贸易的成本。

三、对策建议针对中印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中印两国应该加强在农产品贸易领域的合作,加强贸易往来,推动双方农产品的互补发展。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农产品贸易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中国与东盟国家作为亚洲乃至全球的重要经济体,其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对双方的经济增长和农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以期为双方农业合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现状进行概述,包括贸易规模、贸易结构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运用国际贸易理论和方法,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分析内容涵盖农产品的种类、品质、价格、市场份额等多个维度,以揭示双方在农产品贸易中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潜在的合作空间。

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从现实角度看,通过深入了解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可以为双方农业合作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从理论角度看,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国际农产品贸易理论,为国际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深入的分析,全面揭示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为双方农业合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推动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二、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近年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这主要得益于双方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以及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

目前,东盟已经成为中国农产品的重要进口来源地之一,而中国也逐渐成为东盟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

在贸易规模上,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额持续攀升。

双方不仅在传统的粮食、水果、蔬菜等领域有着广泛的贸易往来,还在水产品、畜产品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绿色、有机等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双方在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等领域的贸易合作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贸易结构上,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呈现出一定的互补性。

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分析中印两国作为全球人口大国,拥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近年来随着贸易摩擦的加剧和贸易壁垒的增加,中印农产品贸易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贸易逆差、贸易壁垒、贸易争端等。

本文将从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出发,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1. 贸易逆差问题:近年来,中印农产品贸易逆差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根据数据统计,印度自2014年起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而中国对印度的农产品进口额则远远超过了对印度的农产品出口额,造成了巨大的贸易逆差。

这一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印度农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中国农产品在印度市场上的弱势。

2. 贸易壁垒问题:随着双边贸易摩擦的加剧,中印之间的贸易壁垒不断增加。

中印双方纷纷对对方的农产品实施贸易限制措施,包括关税提高、贸易配额限制、产品质量认证等,导致双方农产品的贸易环境日益恶化。

3. 贸易争端问题:中印农产品贸易存在着许多潜在的争端,主要集中在市场准入、贸易补贴、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双方在这些问题上存在分歧,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导致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争端不断升级。

1. 加强政府引导:中印两国政府应加强农产品贸易的引导和协调工作,通过政府间谈判和协商解决贸易差异,为农产品贸易提供政策保障和政府支持。

2. 推进贸易自由化:中印双方应共同致力于推进农产品贸易自由化,降低贸易壁垒,加强贸易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规模,促进双方农产品贸易的平衡发展。

3. 加强合作交流:中印两国应加强农产品贸易的合作交流,促进农产品贸易平稳发展。

可以通过农产品贸易展览会、贸易洽谈会等形式,促进农产品贸易的互通互惠。

4. 提升产品质量:中印双方应加强农产品贸易的产品质量管理,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形象,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5. 加强合作项目:中印两国可以开展农产品贸易的合作项目,共同投资农业示范园、农产品加工厂等,促进农产品贸易的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中印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研究

中印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研究

中印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研究【摘要】: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被誉为亚洲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中印双边贸易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倍受关注。

由于两国经济发展模式不同,双边贸易存在较大的互补性。

又由于两国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众多相似,诸如不断进行的经济改革、较高经济速度增长的保持、国际分工格局中的重新定位等等,均加强了中印双边贸易的相互竞争。

近年来中印双边贸易发展迅速,但整体规模仍然很小。

研究中印双边贸易互补与竞争的态势,对展望中国外贸的未来趋势、制定正确的外贸政策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本文选取联合国统计署贸易数据库中2003-2007年中印双边贸易数据,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运用贸易互补性指数和贸易竞争指数,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印双边贸易互补和竞争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本文首先通过对1990年以来中印双边贸易总量和结构的回顾,指出中印双边贸易虽然增长速度较快,贸易结构呈多元化发展,但目前贸易规模仍然较小。

其次,运用“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中印双边贸易中十大类商品存在的互补性,指出中国出口印度进口在化工成品及相关产品互补性很强,而印度出口中国进口在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互补性很强;对中印双边贸易进行综合分析,指出印度出口中国进口初级产品的综合互补性很强,而中国出口印度进口工业制成品的综合互补性不强;中国出口印度进口的综合互补性小于印度出口中国进口的综合互补性。

第三,运用“贸易竞争指数”分析中印双边贸易主要商品的竞争性,指出中印在化工及相关产品、塑料及其制品和橡胶及其制品、纺织原料及其制品、贱金属及其制品的竞争性较强。

第四,通过运用“经常市场模型”,揭示了中印双边贸易中两国出口增长的潜力,认为中印两国出口增长动力将来源于各自竞争力的提升,市场扩大效应对中印双方贸易的增长均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指出中印双边贸易未来的发展趋势,认为中印双边贸易存在很大的增长空间。

第五,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下,基于目前中印双边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中印双边贸易持续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认为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推动作用,而企业应该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摘要】中印两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实力。

中印贸易存在着严重的失衡问题,主要表现为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日益扩大。

竞争性方面,中国在制造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印度在服务业和农业方面具有一定竞争力。

互补性方面,两国在资源、技术和市场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造成中印贸易失衡的原因主要包括市场结构、生产力水平、产业政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包括加强双边合作、优化贸易结构、加强市场准入等一系列解决方案。

未来,中印贸易合作有望进一步深化,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中印贸易失衡问题对双方经济和外交关系具有重要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加以有效应对。

【关键词】中印贸易、竞争性、互补性、贸易失衡、原因分析、解决方案、未来展望、影响、总结评价、建议措施。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印贸易关系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两国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印之间的贸易额逐渐增长,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最明显的就是贸易失衡。

中印贸易失衡问题是指两国之间贸易往来中存在的不平衡现象,主要表现为印度对中国出口的产品明显多于中国对印度出口的产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印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愈发频繁,贸易额也逐年增加。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先进的制造业和技术实力,成为印度的重要贸易伙伴。

而印度作为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市场潜力巨大,也是中国出口商的重要目的地。

尽管中印两国之间有着广泛的经济合作,贸易额不断增加,但贸易失衡问题也随之而来。

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印两国政府以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印贸易失衡问题,探讨其成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以期为中印贸易关系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1.2 中印贸易关系概况中印两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实力。

中印出口贸易结构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

中印出口贸易结构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

中印出口贸易结构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作者:张美霞来源:《环球市场》2018年第15期摘要:中国和印度同为发展中国家,又是世界贸易大国,2017年中国依旧是世界GDP排行榜第二名,印度已经超越法国,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和英国。

在2018年,印度更是有望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中印两国在出口贸易结构中的竞争性和互补性。

关键词:中印贸易;贸易结构;出口贸易;竞争性;互补性自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进出口额不断上升,我国利用人口红利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成为世界工厂。

随着我国人口增长放缓,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在出口中逐渐失去竞争优势,而印度成为世界上人口增长率最快的国家,人口总数第二大国家,那么是否印度目前的出口贸易结构与我国相似,中国和印度在出口贸易结构方面具有哪些竞争性和互补性,针对竞争性我国将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本文将一一分析。

一、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分析我国目前的出口贸易结构主要以商品贸易为主,且多集中在初级产品、低附加值工业产品中。

近年来,受国际经济低迷和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影响,我国出口贸易总额略有下降。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十三五计划”以来,初级产品的比重逐渐下降,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相对于商品贸易的巨大顺差,我国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地位,2017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速达11%,进口增速达5.2%,出口增速远高于进口增速,贸易逆差在不断缩小。

我国的服务贸易相对于商品贸易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贸易行业,如运输、旅游、建筑等行业,但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出口也不断增强,知识产权使用和其他商业服务出口能力也不断提高。

服务贸易出口额的不断升高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传统的生产加工行业逐渐淘汰,传统服务贸易的蓬勃发展,计算机、保险等高附加值的新兴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将不断推动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的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和对策

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的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和对策

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的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和对策中印两国的农产品贸易规模巨大,但贸易结构存在不平衡。

印度依赖进口大量的农产品,而中国则是农产品净出口国。

这导致了中印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不对等,印度面临着对农产品贸易的巨大依赖性,容易受到市场供需变化的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增加印度的农产品出口,提升其农产品贸易地位,减少对进口的依赖。

中印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存在贸易壁垒和不确定性。

双方在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着关税、非关税壁垒等贸易壁垒,这给贸易带来了阻碍。

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也给农产品贸易带来了影响,使得企业难以进行长期规划。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强中印两国间的贸易合作,逐步降低和消除贸易壁垒,提升贸易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中印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存在质量问题。

印度农产品质量监管不严,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

这导致中国对印度的农产品在贸易中存在一定的信任障碍,减少了进口的意愿。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强质量监管合作,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增强中国对印度农产品的信任。

第四,中印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中存在价格波动问题。

受到季节性、气候变化、市场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产品价格存在较大的波动性,给贸易带来了不稳定性。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加强信息共享,提升市场透明度,建立稳定的价格指导机制,减少价格波动对贸易的影响。

中印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中还存在文化差异的问题。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习惯可能会影响交易和合作的顺利进行。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双方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促进农产品贸易的顺利进行。

中印两国在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的农产品贸易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通过增加印度的农产品出口、降低贸易壁垒、提升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建立稳定的价格指导机制以及加强双方间的文化交流等措施,可以促进中印农产品贸易的平衡和稳定发展。

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的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和对策

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的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和对策

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的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和对策近年来,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不断加强,其中中印两国作为金砖五国中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最快的两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合作。

但是,在中印农产品贸易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互相限制的进出口品种、贸易壁垒、技术贸易壁垒等。

本文从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入手,探讨了问题原因及对策。

一、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1.出口: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和印度官方出口数据,2018年中印两国的农产品贸易总额约为70亿美元。

中国是印度的第二大农产品进口国,印度出口给中国的主要农产品是大豆、精细化工品和石油产品。

而中国对印度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是小麦、核桃、干果、云南白药、中成药等。

2.进口:中印之间的进口贸易存在明显的友好性,中国对印度出口的主要农产品罗列成下: - 油籽- 棉花- 纤维- 大豆- 水稻印度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有:- 蘑菇- 咖啡- 茶叶- 香料- 新鲜或冷冻的水果和坚果二、农产品贸易问题原因:1.互相限制进出口品种中印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还存在许多互相限制进出口品种的问题。

比如,中国政府曾多次禁止进口印度的大米,而印度则对中国的水果和米饭实行了严格的贸易限制。

2.贸易壁垒另外,中印两国间的农产品贸易也受到了贸易壁垒的限制,如关税、技术壁垒、规范要求等。

3.本地化问题在产品研发、市场推广以及产品销售等方面,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需求和标准。

另外,在运输、保质保量和支付结算等方面,也存在不小的本地化问题。

三、对策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印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有关部门需要加大合作力度,采取更加开放、包容的措施解决贸易障碍,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加强协调双方需共同制定规范标准以及产品质量标准,加强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和协调。

2.交流技术应该加强农业技术的共享,对于有技术壁垒的产品实行技术转让,加强双方的农产品科研机构合作,为贸易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3.合作市场建设更加便利、高效的产品市场,通过培育诸多农业企业进行业务合作和共建,改善产品销售渠道。

中印商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中印商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中印商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摘要:中国和印度同为世界上发展中大国,由于两国地理位置相邻,国情相似,使得两国在贸易中有很大的相似性。

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三个测度指标,探析中国和印度商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的态势,对中国制定正确的贸易政策和促进双方经贸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印;商品贸易;竞争性;互补性引言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同时也是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存在较多的相似之处,两国地理位置领近,经济发展水平接近,自然资源禀赋相似,而且人多地广,这使得中印两国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

随着中印政治和经贸关系的不断加深,两国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中国已成为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印度是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在南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

2004年中印贸易总额为136亿美元,2010年中印贸易总额达到617亿美元,两国双边贸易总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但与两国国际贸易中的实际地位和经济实力却并不相称。

2010年中印贸易总额仅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08%,占印度对外贸易总额的11.5%,可见双方存在巨大合作潜能和发展空间。

因此,研究中印商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有利于两国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产品,加强经贸合作,积极促进两国经贸发展。

一、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一)测度指标的选取1.贸易结合度指数。

贸易结合度指数是一种用来衡量国家间贸易联系紧密程度的指标,它是指一国对某一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占该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与该贸易伙伴国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之比。

计算公式为:tcdab=(xab/xa)/(mb/mw)式中,tcdab表示a国与b国的贸易结合度指数,xab表示a国对b国的出口额,xa表示a国的出口总额,mb表示b国的进口总额,mw表示世界的进口总额。

如果tcdab>1,说明a国和b国在贸易上联系紧密;如果tcdab1时,说明i国的j类商品的出口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当rcaij2.5,则说明i国在k商品上具有强竞争优势;若1.251,说明两国的贸易互补性强,如果ckij<1,说明两国的贸易互补性弱。

中国和印度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及特点[1]

中国和印度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及特点[1]

从出口结构上来看,印度对中国的产品出口主要是水产品及其制 品、棉花,油料作物、树脂等.2004年印度对中国的出口集中在水产 品.棉花,含油子仁及果实.食品工业残渣和配制的动物饲抖.动植 物油脂,虫胶及树脂。六类产品出口额都在10・lO万美元以上.其中水 产品出u占40%;动值物油脂占17%;食品工业残渣和配制的动物饲 料14.s%;棉花占7.5%;虫胶及树脂占f'%。可以看出.E¨度对中国的 产品出口也非常集中(数据来源:联合国贸发组织贸易comtrade数据 库)。 印度对中同的农产品出口额有所增长.产品出u额度增减不一。 与2lHl3年相比。出口增长较快的是食品工业残渣和配制的动物饲料、 动植物油脂.虫胶及树脂、精油。动植物油脂出口是2l×阱年的三倍. 食品工业残渣和配制的动物饲料、虫胶殷树脂,精油|J!II增加了一倍。 出LJ下降较大幅度的是棉花、含油子仁及果实等.2Ix“年含油子仁及 果实出u仅是2003年的1,5,棉花出u下降了到匣来的一半。其他产 品的出u额度也有所变化,但额度较小。总体来看.印度对中围的农 产品出口增幅人于减幅。 2中印双边农产品贸易的特点 通过对中印双方农产品贸易比较分析.中印双边的农产品贸易呈 现如下几个特点: (I)中印双方的农产品贸易额不大.而中国对印度农产品的出 口增长则更为缓慢.中国对印度的出【J额仅占我I司农产品出口总额的 11.6%。近几年更表现为停滞不前.甚至有所下降。印度对中同的农产 品出口总额也仅为2.44亿美元.但呈现出增长态势,印度对中阔的农 产品出口一直存在一定的顺差,2IHH年差额为II.32亿美元。可以看出 印度对中同农产品市场的开拓瞳得更为积极, (2)中印双方的贸易呈现出产lu-集中的特点.产业内贸易的比 例很小。中围对印度的出U产品中.生丝的出L|额占到“J%。印度的 出U中.水产品占4I}%。出U产品主要集中在_两类互补的产品上.在 其他产品上的贸易撼很小。2004年两旧在其他动物制品.咖啡.茶及 香料、乳品.蛋及蜂蜜、精油.含油于仁果实、动情物油脂及棉花产 品上存在产业内贸易的现象.但是数额不大。除柄油以外,其他的产 品的贸易额蕾I:在曩×)万美元以下。 (3)作为工业原料的农产品的贸易额在下降。随着双方加工制 造业的发鼹,_)双方对于农产品初级原料鼹开了一定程度的竞争,印度 是埴物油的消费大围和进u大圆.随着印度对于埴物油需求的增长以 及自身加工能力的提高.其对中国出u的含油子仁及粜实逐步下降。 印度也是纺织品的生产大国.纺织品占印度全围工业总产值的14%. 占全圃出【J量的35%。近儿年里印度的纺织品:l{[j平均增长了ll%。 印度纺织一--1.1.的发展也使得印度手u中国争夺原料.导致了棉花出u的下 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CA = (Xiwk /Xiwt )/(Xwkw /Xwtw)
(1)
其中,Xiwk 表示i国k产品出口额,Xiwt 表示i国所有产品出口总额,Xwkw表示世界k
产品出口额,Xwtw表示世界所有产品出口总额。一般认为,当RCA ³ 2.5时,表明i国
k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当1.25 £ RCA < 2.5时,表明i国k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优
2012 0.525 0.153 2.793 0.129 3.999 0.268 2.269 0.839 1.021 0.065 0.592 0.482 1.389 2.593 0.096 3.798 0.451 0.171 0.509 2.545 0.743 0.250 0.735 0.589 3.738 4.218
区域国别市场
益频繁,双边农产品贸易额也持续增长。中国对印度的农产品出口额和印度对中国 的农产品出口额分别从 1995 年的 0.40 亿美元和 0.94 亿美元增加到 2012 年的 5.79 亿 美元和 46.95 亿美元,年均增幅分别为 17.07%和 25.88%。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国 在中国与印度农产品贸易中还处于大幅逆差地位。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 两个国家,两国在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要素禀赋、对外贸易结构等 方面也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还是经济发展前景较好的两个国家,而人口规模和经济 发展潜力往往又意味着两国均存在巨大的农产品进口需求 (朱晶、陈晓艳,2006; 黄春全、司伟,2012),两国农产品贸易存在较大的增长潜力和拓展空间。因此, 对中国与印度农产品贸易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决策参考价值。
三、中国与印度农产品的贸易互补性分析
1.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中国与印度在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导
致两国农产品出口各有比较优势,因此,两国进行农产品贸易往来可以实现互惠和
共赢。为了分析贸易国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Balassa (1965) 提出了显示性比较优
势指数,该指数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现有相关研究主要分析了中国与印度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陈晓艳、 朱晶 (2006) 从市场和产品角度分析了中国与印度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关系,研究表 明,两国农产品出口的市场相似性较高,产品相似性则较低,两国农产品出口的竞 争性总体上不强;孙东升 (2007) 及黄春全、司伟 (2012) 对中国与印度农产品贸 易现状及前景的分析均表明,两国农产品贸易具有产品集中度高、互补性较强等特 点;孙虹、张立华 (2012) 对中国与印度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进行的比较分析表明, 两国农产品出口的市场相似度不高,但具有一定的产品相似性,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产 品集中度和市场集中度都高于印度且还在进一步提高,近年来,两国农产品出口的相 似性有增加的趋势,竞争性在增强;汤碧 (2012) 对中国与印度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 和互补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不强且趋于缓和,两国农 产品贸易以互补性为主。还有部分研究关注了中国与印度农产品贸易潜力。朱晶、陈 晓艳 (2006) 和吴雪 (2013) 对中国与印度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以及两国农产品贸 易潜力进行的研究均表明,两国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在现实贸易中没有得到充分体 现,具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耿献辉等 (2013) 对中国与印度农产品出口潜力的分 析表明,两国对其主要贸易对象国农产品出口潜力存在显著差异。对上述文献进行 梳理可知,这些研究主要对中国与印度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竞争性和增长潜力中 的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缺乏对三个方面的系统研究,得出的研究结论 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本文根据 UN Comtrade 数据库中的数据,从贸易互补性、 竞争性和增长潜力三个方面对中国与印度农产品贸易发展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
势;当0.8 £ RCA < 1.25时,表明i国k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当RCA < 0.8时,表
明i国k产品不具有竞争优势。
- 70 -
《国际贸易问题》 2013 年第 12 期
区域国别市场
表 1 中国与印度农产品出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HS 编码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51 52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项目编号:2012YJ148) 的资助。 孙致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100081 电子信箱:sunzhilumail@;李先德:中国农 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 68 -
《国际贸易问题》 2013 年第 12 期
2.数据说明 本文使用的农产品贸易数据为 UN Comtrade 数据库中 HS 二位编码农产品贸易 数据,样本期为 1995-2012 年。目前,国际上经常使用的贸易商品分类标准包括: HS 分类标准、SITC 分类标准和 BEC 分类标准。由于国际贸易理论通常假设贸易农 产品是同质产品,即贸易农产品的差异程度较低,因此,就贸易农产品而言,SITC 分类标准相对过细,BEC 分类标准相对过粗,HS 分类标准则较为适中 (王晶, 2010)。所以,本文采用 HS 二位编码对贸易农产品进行定义和分类,具体包括 01 章至 24 章以及 51 章和 52 章。
二、分析框架与数据说明
1.分析框架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等国际贸 易理论可知,各国在农业生产要素禀赋、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农业技术进步、农业 产业结构、农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决定了其农产品比较优势, 两国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农产品贸易有利于实现互惠和共赢,因此,比较优势 是两国之间农产品贸易往来的重要基础。为了全面研究两国基于比较优势的农产品 贸易关系,既要分析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往来,也要考察两国在第三市场或世界 市场上的农产品贸易关系。从两国之间农产品贸易往来看,当一国出口到另一国的
区域国别市场
《国际贸易问题》 2013 年第 12 期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 印度农产品贸易发展研究
——基于贸易互补性、竞争性和增长潜力的实证分析
孙致陆 李先德
摘要:本文根据 UN Comtrade 数据库中 HS 二位编码农产品的贸易数据,采用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产品出口相似性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从 贸易互补性、竞争性和增长潜力三个方面对 1995-2012 年中国与印度农产品贸易发 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与印度农产品贸易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中国农 产品出口与印度农产品进口的互补性不强,印度农产品出口与中国农产品进口则存 在较强的互补性;中国与印度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较为激烈,但 2004 年以 来竞争程度有所下降;中国与印度农产品出口市场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但两国在相 同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上的出口农产品结构却存在较大差异;中国与印度在较多类 别农产品上存在紧密的贸易关系。
- 69 -
区域国别市场
《国际贸易问题》 2013 年第 12 期
农产品以出口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为主时,如果两国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 品类别及其比较优势大小均存在较大差异,那么两国农产品贸易往来以互补性为 主,反之则以竞争性为主。从两国在第三市场或世界市场上的农产品贸易关系来 看,当两国都向第三市场或世界市场出口农产品时,如果两国出口农产品结构存在 较大差异,那么两国农产品贸易关系以互补性为主,反之则以竞争性为主;当两国 都出口各自均具有比较优势的相同类别农产品时,如果两国出口市场结构存在较大 差异,那么两国农产品贸易关系以互补性为主,反之则以竞争性为主 (孙林, 2005)。在两国农产品贸易往来过程中,为了促进农产品贸易的持续增长,还需要 深入分析两国存在潜在互补性的农产品的贸易关系是否也较为紧密;此外,考虑到 两国存在竞争性的某些类别农产品本身也可能蕴涵着互补性,结合比较优势来分析 一国对另一国农产品的进口额及其增长速度的变化情况,有利于更加准确地分析两 国农产品贸易的增长潜力 (朱晶、陈晓艳,2006)。因此,为了深入探究两国农产品 贸易关系,需要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互补与竞争关系及其增长潜力进行全面研究。 按照上述分析框架,本文接下来在研究中国与印度农产品贸易发展时,首先采用显 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两国之间农产品贸易往来的互补性,然后 采用产品出口相似性指数分析两国农产品出口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情况并分析两国 农产品的出口市场结构,最后采用贸易强度指数分析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增长潜力。
关键词:中国;印度;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竞争性;增长潜力
一、引言
中国和印度是同处亚洲的两个发展中大国。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2 年中国 和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 8.23 万亿美元和 1.84 万亿美元,分别名列世界第二位 和第十位。中国和印度还是传统农业生产大国,2012 年两国农业增加值在国内生 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为 10%和 17%。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持续快速推进,中国和印度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根据 UN Comtrade 数据库数据,中国和印度的农产品出口额分别从 1995 年的 183.18 亿美元 和 82.76 亿美元增加到 2012 年的 785.16 亿美元和 464.82 亿美元,分别增加了 3.29 倍 和 4.62 倍 , 2012 年 两 国 农 产 品 出 口 额 分 别 占 世 界 农 产 品 出 口 总 额 的 6.08% 和 3.60%。然而受到历史、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与印度的经贸关系在较长时 期内一直处在较低水平,两国农产品贸易联系也不强。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 随着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两国政治关系的逐步改善,两国经贸活动日
1995 0.015 0.277 1.743 0.029 0.769 0.129 0.478 1.079 3.517 2.315 1.019 0.817 5.057 2.250 0.588 0.015 0.564 0.013 0.131 0.127 0.357 0.025 2.182 0.346 0.217 3.6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