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艺术形象
诗歌形象鉴赏(含答案)
知识点一诗歌形象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诗歌的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作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2、诗歌形象的分类3.人物形象4、常见的形象塑造方法①细节刻画②烘托渲染③对比衬托④比兴手法知识点二意象1.意象的定义“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即意中之象,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2.古典诗词常见的七类物象题型分析一、鉴赏人物形象1.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该诗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②诗中所刻画的人物有何特点?2.审题时要审清两点:①是诗中人物形象还是诗人自己的形象,②是要求分析还是概括。
3.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方法(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3)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性格4.答题模式:(1)总体说明是什么形象(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一形象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哪里。
(3)分析诗人借这一形象表达的思想感情。
(结合诗的思想内容分析形象意义。
)二、鉴赏物象题1.鉴赏物象题的提问方式有两种:一是把物象的外在特点和内在情意分成两问提问;二是把这两问合成一问,作整体提问2.答题一般要扣住“物”与“志”两方面,其一般步骤为:①描述物象的基本特征,②结合实际表现手法具体分析,③揭示物象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情感、志向、节操等)。
三、意象、意境类1.意象、意境类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诗中描写了哪些形象?其作用是什么?②诗中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③该诗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氛围)?④该诗是如何营造意境的?2.如何正确把握“象”之“意”⑴“象”之色彩⑵“象”之动静⑶“象”之远近⑷“象”之修饰词⑸“象”之组合方式3.画面描述题的答题模式一般为:描绘了一幅(某时某地,视题而定)+描述画面+意境特点+蕴涵的思想感情4.营造意境的方式:触景生情和融情于景。
5.意境(画面)特点豪放类: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浩瀚辽阔、广袤高远、旷达洒脱。
清幽类:清新明丽、宁静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恬静优美。
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
鉴赏方法二: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结合诗句,展 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四、方法小结
正确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方法: 1、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细节、外貌、以及侧面描写等角度入手分析 ,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比如动词,形 容词。 2、学会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关注注释,结 合诗句,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一、了解了诗歌的形象含义及分类
二、掌握人物形象鉴赏题规范答题的技巧 三、答题三步骤: (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性格+身
份); (2)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背景、
言行、环境); (3)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或作者的情
感)。
作业:(2013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之一 人物形象
一、分类别,明特征
人 物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 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形 (偏重抒情的诗歌)
象
作品中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 。 (偏重叙事的诗歌)
回顾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忧国忧民的杜甫 《声声慢》中孤苦无依的李清照
抒情主人公 的自我形象
《孔雀东南飞》中外柔内刚的刘兰芝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英姿飒爽的周瑜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 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 首。
答题步骤:说特点——析例句——明作用
规范答题: (步骤一)本诗塑造了一个( 心境悠闲、陶醉
如何鉴赏诗歌中的意象
如何鉴赏诗歌中的意象所谓的意象就是诗歌所描绘的形象,它是诗歌表情达意的载体。
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是形象。
要鉴赏一首诗歌,首先就要鉴赏诗歌所描绘的形象。
一般而言,在叙事诗中,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在抒情诗中,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就是形象;在写景状物诗中,诗中的“景”和“物”就是形象。
简而言之,诗歌的形象包括了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要把握一首诗歌,就首先要把握这首诗的具体内涵。
分析判断它们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
这样就好比拿到打开诗歌大门的钥匙。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鉴赏诗歌的意象呢?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识别、知,就是读者通过阅读,了解诗中写了哪些具体的形象,找出来。
比如荡成大的《碧瓦》:“碧瓦楼前绣幕遮,赤栏桥外绿溪斜。
无风杨柳满天絮,不雨棠前满地花。
”是一首春日即景,写得井然有序,前两句诗中的“碧瓦楼”“绣幕”“赤栏桥”是人文景物,后两句“碧溪”“杨柳”“棠梨满地花”是自然景物。
通过这些形象我们不难看出诗人所描绘的暮春之景,就苦犹如一幅色彩绚烂富有生趣的图画。
从中也看出诗人喜悦的心情,有些形象还呈叠加式。
需要弄清它们的字面意义。
比如李白的《风俗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风俗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表面上是自然的物象,但仔细感悟,诗人的形象便“复活”了。
是自然形象与人物形象的叠加。
当我们读到诗人把朋友送上船,目送船帆都消失了,只有一江春水浩浩荡荡流向天际。
独留长时间伫立江边的诗人,我们分明看到了诗人的脸上写满了对朋友的留意、牵挂我祝福。
第二、分析概括,即是对形象的概括。
在诵读的基础上感知形象以后,只是第一步,人物形象的性格品质特点,形象和景物的突出特征等,要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概括。
就要开展开我们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已的语言来再现画面。
然后用恰当的词语概括画面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如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鬃云欲渡香腮雪。
诗歌艺术形象
1.人物形象:包括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1)鉴赏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 (2)鉴赏角度——所写人物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游子形象)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罗绮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 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1时世 :当时世俗 ○2俭梳妆:指发髻挽得很高。俭、高。 ○3压金线:用金线刺绣。 (1)这首诗属正格还是偏格?为什么? (2) 这首诗主要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例4.赵师秀《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闲敲棋子”的动作。恰如其分地刻 画了因久候朋友不来而焦灼不堪 ,百无聊赖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例5.《苏武庙》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 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评析】:这是一首凭吊古人的诗。刻画了富有民族气节、忠贞不屈、心向故国的苏武形象。晚唐 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表彰民族气节,歌颂忠贞不屈,心向祖国是时代的需要。温庭筠这首诗 正是塑造了一位坚持民族气节的英雄形象。颈联的对仗颇为工巧,且用“逆挽法”,先说“回日” 再说“去时”,灵活而不呆板,生动而不拘泥。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坚贞、高洁品格的象征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 郑思肖《画菊》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听觉形象:通过声音来表现诗 情画意。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诗歌通过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 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写出春 天优美的环境和蓬勃的生机,表现诗 人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的感情。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 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 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 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 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 的性格。
内表 容现
诗 歌 形 象 的 感 知 角 度
• 形象可以通过人的眼、耳、 鼻、舌、身感知,从这个 角度说,形象可以分为: • 视觉形象,听觉形象, • 嗅觉形象,触觉形象, • 味觉形象。 • 注意:不能把形象仅理解 为视觉形象。
视觉形象:展现事物的形状、色 彩、大小、远近、高低等。是诗 歌中最多的形象类型
【参考答案】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矢志报国 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以“万里”“匹马” 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 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 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沧州”,但 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 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 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指出意义(情感)
指出意义(情感)
人物形象主要类型
• • • • • • • •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小知识-鉴赏现代诗歌的角度
鉴赏现代诗歌的角度
鉴赏现代诗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诗歌的语言:
诗歌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情感的传达,都要借助语言。
诗歌语言富有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
所以,鉴赏诗歌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二、诗歌的形象:
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
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
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我们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加以想象,构成整体形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并非实指,而是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就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来挖掘形象的内涵。
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
三、诗歌的情感: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
可以从诗歌的形象、意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一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
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准确把握形象的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感情的理解,要避免形象把握上的实指性。
理解诗歌的感情还要顾及诗歌的体裁、风格、流派等因素。
四、诗歌的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主要指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
在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诗歌的形象鉴赏
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人物形象。
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思想感情。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诗歌的形象鉴赏,欢迎大家分享。
一、鉴赏诗歌的意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形象(景物、山川草木等)表现诗人的主观的感情。
客观事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
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1、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诗言歌咏,见景生情”,诗人的写景作为后一两句的情感抒发的基础。
由景物的物象可以探知诗人的情感。
如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是写景,以地上霜喻月光,十分真切地描写了深秋静夜的寒意萧瑟。
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思念故乡的情感。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析】这是一首山水名篇。
首联,初秋傍晚,山雨初霁,空气清新,景色美妙。
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如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
颈联,竹林里传来一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回来;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诗人极力渲染一幅纯洁美好的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诗人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美。
诗人选择的意象“新雨”、“明月”、“清泉”、“竹喧”、“莲动”等积极的意象,2、析意境,探知诗人的感情“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
“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沉郁孤愁,如“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或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或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或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作者观点及炼字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要求1、把握诗中的形象;2、理解诗歌的语言,了解其艺术风格及其表达的情感;3、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4、理解诗歌的内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了解鉴赏常用的术语1、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艺术技巧为同一概念,均是指诗歌运用了哪些写作原理、规律来表现诗歌内容的手段和方法。
它是总体概念,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选材剪材、行文结构等。
2、修辞手法从属于表现手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对照、衬托、渲染、烘托、用典、铺垫、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衬乐情、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比兴、多角度描写(由远而近、由上而下、远望、近观)等。
3、表达方式:叙述(顺叙、倒叙、插叙)、描写(人物描写、对事描写、景物描写)、议论、抒情等。
4、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5、行文结构:首尾照应,层层深入,有总有分(总——分,分——总),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详略得当、过渡、铺垫、伏笔等。
二、了解我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1、忧国伤时2、建功报国3、思乡怀人4、离愁别恨5、长亭送别6、归隐情怀7、生活杂感三、我国古代诗歌常见的类型1、写景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往往通过景物特点的叙写蕴含作者深刻的人生感悟,或者寄寓深刻的人生哲理。
言在此而意在彼,景物只是作者抒情的手段,多采用象征、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鉴赏时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所描摹的事物中寄托的感情。
2、羁旅赠答诗:这类诗情真意切,凝聚了诗人的人生感叹,飘泊愁苦,表达了古人对亲情、友情的重视,有极高的人生价值。
3、边塞诗: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最能体现国运的兴衰。
多表现古人卫国护家,热爱生活,思念故乡亲人的情怀,有的则抒写战士的长期戍边难免要产生的“边愁”。
但意境雄厚开阔,情调激越悲凉,绝不是寻常温柔缱绻的儿女之情。
鉴赏古代诗歌形象
三、诗歌常见意象及分类
6.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1)投笔。“投笔”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词《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 老边州。”
(2)长城。“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诗《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 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景物形象(包含意象、意境)
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来表 达主观感情,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就是景物形象,即“意象”。如诗歌中的湖光山色、 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它们往往不再是纯自然界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 可感的艺术形象,它们常常寄托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
•
人物形象的分类
2.诗人自身形象 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 的“代言人”。在古代诗歌中,诗人自身形象一般有下面几种形象类型: (1)藐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 洒脱、傲岸不羁的诗人自身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塑造的是一个心忧天下、 忧国忧民的诗人自身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如陶渊明《饮酒》中塑造了一个归隐田园的诗人自身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 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诗人自身形象。 •
(3)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如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李 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鉴赏诗歌形象
鉴赏诗歌形象
诗歌最具抒情性和形象性。
抒情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的方式又可分为叙事抒情、借景抒情、借联想抒情、类比抒情等。
可见,抒情总要借助一定的形象。
而诗的形象塑造与意境的开拓紧密关联,通过描绘形象创造意境,表现主题。
所谓意境,简单地说就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契合交融,从而在诗中表现出来的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往往以精练的语言,创造出鲜明、独特、内涵深远的意境,去反映生活,感染读者
形象又称艺术形象,在诗歌中也称意象,就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
每一个人物是一个形象,每一个场面是一个形象,每一个自然风景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生活环境相互联系所构成的完整画面也是一个形象。
而对于古典诗歌而言,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和物。
在诗歌鉴赏中,我们还经常提到另一个名词术语;;意境,它是诗
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生活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即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出一幅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作者那种淡泊宁静的思想蕴含在这种生活场景中。
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人物形象。
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中常见艺术形象分类解说
10.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 形象
如李清照《声声慢》 中,我们看到一个无忧无 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
无依、形影相吊、漂泊江
南的形象。国恨家愁,像 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 她身上融合了亡国之痛、 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11.孤傲高洁、独守节操 的形象
如柳宗元的《渔翁》 “烟销日出不见人,ǎi欸 乃(开船的摇橹声)一声 山水绿。”诗中的渔翁来 去自如,仿佛是这山水中 的精灵一样,与山水合一, 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孤傲高洁,遗世独立。
12.积极乐观,笑 傲人生的形象。
如苏轼的 《定风波》“竹杖 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
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游子思乡形象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
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轻盈俊俏少女形象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
5.友人送别、思 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 《赠汪伦》、王 维的《九月九日 忆山东兄弟》等。
6.戍守边关、反
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 州词》,王昌龄的 《出塞》表现了他 们忠心报国,献身 边塞之情。而杜甫 的《兵车行》则体 察人民痛苦,反对 战争。
7.重情重义、儿女情 长的形象
如杜牧《赠别》: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 尊前笑不成。”将有情人 别离时独特的表情生动地 表现了出来,诗中两位依 依惜别的多情人形象缠绵 深挚,别有一番风神韵致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 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 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 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 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 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 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 山水风光的喜爱。
诗歌艺术形象鉴赏
赏析诗歌的艺术形象何谓诗歌的艺术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重视常考鉴赏点:1.诗眼与炼字。
2.表层义与深层义。
3.意象与意境。
4.思想与感情。
5.表现手法和诗歌风格。
避免常见错误:1.知识积累的薄弱和文化背景的缺失,导致读不懂;2.对题干的审视不清,答非所问或者答有所漏;3.不会分解,答案缺乏条理性和层次性;4.玩概念和标签,答案空泛,不会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解说;5.不注意规范,句子不通,卷面涂改随意。
一、考点解读:关于诗歌鉴赏,高考《考试说明》中提出两点要求:1.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2.评价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鉴赏形象就是要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一)人物形象:1.诗歌中作者创造的人物形象。
如杜甫《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诸葛亮;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风流儒雅、年少英雄的周瑜。
2.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
如《雨霖铃》中“我”这一漂泊江湖的多情浪子;“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旅夜抒怀》中集身世之悲与家国之痛于一身的杜甫。
(二)事物形象:中国古典诗歌有一大类叫“咏物诗”即是托“物”言志。
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石灰”的形象。
对咏物诗的鉴赏,不要停留在其外形特点上,要挖掘事物内在的神韵、品格、精神,找到与“志”的契合点。
如于谦《石灰吟》中“千锤万凿”“烈火焚烧”与诗人“不畏挫折磨难”;“粉身碎骨”与不惜牺牲;“清白”与诗人的节操皆有对应关系。
(三)景物形象:古诗中常常由几个物象构成画面,诗人所塑造的画面也是比较重要的命题点。
(完整版)诗歌鉴赏角度
一、鉴赏诗歌形象(一)人物形象:包括诗中人物、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主要分析人物性格、品质、心态、情感、思想,必须结合诗句来谈。
(二)物象:分析景物特征,由景物暗示人物内心和思想。
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景色及至活生生的人,一旦笼于人的笔下,就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1、豪放洒脱的形象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忧国忧民、青衫泪沾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对外欢颜。
······吾庐独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瑟琶行》),着一“泣”字与“湿”字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
3、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写的就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王维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像一幅田园风景画,使人见了,乐而忘返。
4、爱民人才的形象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
5、儿女情长的形象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诗歌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
二、鉴赏艺术手法1、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
专题二 鉴赏古代诗歌人物的形象
微点突破一 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
分类
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因此必然带有诗
鉴赏抒情 人的个体痕迹。诗人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憎、价
人物 主人公的形象 值观和人生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往往就是
形象
诗人自己。
鉴赏
在偏重叙事的诗歌中,诗人往往借助诗中所塑 鉴赏诗歌所刻
造的人物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人生的 画的人物形象
苦、反对征伐的诗人形象。
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 儿女情长
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
艺术形象。
1.常见题型 (1)(2018·江苏高考)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 如此表现的原因。 (2)(2017·全国卷Ⅱ)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3)这首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4)诗歌(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5)请简要概括(分析)诗(词)中诗人(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6)某一句(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 忧民
的哀怨中,而是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人物形象
示例
陶渊明《饮酒(其五)》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寄情山水、归
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 隐田园的隐者
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
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多种景 景物
物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抒发了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 形象
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如李贺的《马诗》,描绘了一匹威武 事物
诗歌赏析欣赏现代诗歌的艺术特点
诗歌赏析欣赏现代诗歌的艺术特点现代诗歌在诗歌发展史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诗歌审美体验。
本文将从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对现代诗歌的艺术特点进行赏析欣赏。
一、形式特点1.自由的诗体结构:现代诗歌摆脱了传统的格律束缚,形式结构更加自由多样。
诗人可以随意运用押韵、破格布局、非对称排版等形式,突破了限制,展现出更宽广的创作空间。
2.独立的节奏感:现代诗歌的语言节奏感强烈,通过适度的断句、间断排列等手法,使诗歌的语言呈现出生动鲜活的节奏感。
这种独立的节奏感为诗歌注入了一种强烈的音乐感,使得诗歌在朗诵时更具感染力。
3.形象意象的丰富:现代诗歌注重直观感受,通过丰富的形象意象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感官体验、社会现象等的深入描写,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二、内容特点1.个体情感的表达:现代诗歌更加关注个体情感的表达,突破了以往诗歌中常见的抒发社会问题、表达集体意识的方式。
现代诗歌更加注重诗人个人内心的体验,通过个人情感的表达来达到与读者的沟通与共鸣。
2.现实关怀与思考:现代诗歌关注生活的细节,反映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
诗人通过对现实的观察与思考,以犀利的笔触揭示社会问题,传达对社会现象的关怀与反思,展现出对人类命运和社会进步的思考与期盼。
3.言简意赅的表达:现代诗歌追求简洁而有力的表达方式。
诗人们通过简单凝练的文字,以及精准表达的形象和意象,将复杂的情感和思想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简练跳跃的表达方式为诗歌增添了一种独特的魅力。
综上所述,现代诗歌以其自由的形式和独特的艺术特点,成为了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它摆脱传统束缚,注重形象意象的丰富,关注个体情感和现实问题的表达。
通过简练而有力的文字,给人们带来了视觉和情感上的双重冲击。
现代诗歌的赏析欣赏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感受到诗歌的美,更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引发对生活与社会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评析 本诗通过对李凝居处的环境的描写,暗示李凝的隐者 身份。 从环境来看,李凝的居处“少邻 ”( 邻居不多 ) 、少人来 (“ 草 径 ”“ 荒 园 ”) 、 清 幽 (“ 鸟 宿 池 边 树 ”“ 僧 敲 月 下 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从作者的心理活动来看,“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表现他对李凝隐逸生活的向往。使作者的情感和所刻画的人物 跃然纸上,李凝的隐者身份也不难把握。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分析虞世南的《蝉》这首诗所写形象的特点。 蝉 ① 虞世南垂緌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注】①垂緌: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角须,形状好像 贵族仕宦下垂的冠缨(帽带)。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这首诗首句写的是蝉的形态与习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 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尊贵”与“清廉”的特点统一在 “垂緌饮清露”的蝉的形象中。 次句写蝉的远传之声, “流响” 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声 的响度与力度。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尊贵而品格高洁 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高尚 品格的热情赞美。分析之后可以这样表述:这首诗通过对疏桐 之上的蝉的形态、习性、鸣声(自然属性)的描写,表明了立身尊 贵而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仍能声名远播的道理 (寓意),表达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感情)。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竹石 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评析 作者笔下的“竹”很有特点,咬青山,立破岩,备受 风霜雨雪的磨难,依旧顽强的生存着。诗人在赞美岩竹的坚定 顽强中,隐寓自身不媚权贵、不流世俗、洁身自好的刚劲风骨。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评析 这是一首凭吊古人的诗。刻画了富有民族气节、忠贞 不屈、心向故国的苏武形象。晚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 表彰民族气节,歌颂忠贞不屈,心向祖国是时代的需要。温庭 筠这首诗正是塑造了这样一位坚持民族气节的英雄形象。颈联 的对仗颇为工巧,且用“逆挽法”,先说“回日”再说“去 时”,灵活而不呆板,生动而不拘泥。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1.人物形象 包括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 象。 (1)鉴赏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 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 (2)鉴赏角度——所写人物身份性格、 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 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 挑,初为霓裳后六幺。”(白居易《琵琶行》) 评析 一系列动作的刻画,既表现了琵琶女娴熟的弹奏技 艺,也表现了琵琶女弹奏时错综复杂的心理感受,一个天涯歌 女的形象跃然纸上。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评析 “闲敲棋子”的动作(细节描写),恰如其分地刻画了 因久候朋友不来而焦灼不堪、百无聊赖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1.分析人物形象型答题规范 【提问方式】简要分析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形象。 【提问变式】作者塑造的形象有什么寓意?请分析。 【答题三步走】 第一步,指出作者描绘形象的特征和身份; 第二步,具体分析揭示形象特征的相关诗句; 第三步, 揭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形象的基本含义和寓意)。 答题公式 ①特征身份 ②具体分析 ③感情、作用、效果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四、诗歌的意境 意境,诗句里的意象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这些意象 和诗人的主观感情融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是情景交融而又 虚实相生构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注重“意境”。我们在鉴赏一首诗时, 需要通过体会诗歌意境来把握其思想感情、艺术形象。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3.事物形象 主要指咏物诗里的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1)鉴赏的依据——景物(意象)的自然属性。 (2)鉴赏的角度——景物(意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表达的 情感、抒发的寓意)。 无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枯藤老树昏鸦,小 桥流水人家”之类的景象,还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之类的物象,都归为自然形象 的范畴。这些艺术形象,同样也是客观事物与作者主观的心灵 相互交融的结果,这恰如黑格尔所说的:“在艺术里,感性的 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的。 而心灵的东西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 ”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2011 年的高考,人物形象(诗人的形象特点)、景物形象(画 面)、事物形象(山泉的品格)、单个的意象(沙鸥),各种类型都考 查到了。广东考查了“景物形象”。备考一定要备题型角度的 变化。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一、诗歌形象 古诗词中的形象,就是以语言为手段而创造的艺术形象, 也称文学形象,包括广义文学形象和狭义文学形象。广义的文 学形象泛指文学作品中整个的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狭义的文学形象是指人物形象。我们在平时的诗歌鉴赏中,应 采用广义的形象概念。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意象的常见作用有:①渲染烘托氛围(如《琵琶行〈并序〉 》 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渲染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 落寞的氛围)。②营造意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营造 了深远的意境)。③奠定情感基调(如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为全词奠定了凄凉、 伤感的基调)。 ④借景抒情(“一 切景语皆情语”,凡诗歌中描写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作者的主观情感与笔下的客观事 物,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情景交融,意中有境,境中有意。 意象是指具体的事物,意境是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 和感情的结合,情寄托在景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常见的诗歌的意境有:孤独凄凉、淡泊闲适、清新自然、 优雅飘逸、沉郁顿挫、幽深僻远、安谧美好、华丽壮美、雄浑 刚健„„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能力层级:鉴赏评价 D。 形象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 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 形象类的命题形式,有只要求描述画面特征的,有只要求 指明出何种形象的,有只要求列举出意象的或揭示意象蕴含的 意义的,有同时要求做出分析的,考生要仔细分别,按要求作 答。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 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 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评析 本词主要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 写了一个少年英雄周瑜的形象(客观人物形象)。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 月”描写了一个“我”的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 通过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对比刻画,表达了作者怀才不 遇、人生易老而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3.拨开意象的迷雾,领悟言外的诗情 古诗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采用 具体而生动的形象,把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情感投射到客观的物 象、形象上,从而使诗人的思想感情——“意”和客观的物象、 形象——“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统一,从而构成 了“意象”。意象是渗透着诗人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既是变化 的物象,也是情景交融的形象。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2.景物形象 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物象——风花雪月、山川草木等表 现主观感情,这些物象常常带有诗人强烈的主观感情,这些物 象我们一般叫它为“意象”。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漫成一首 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评析 江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清 幽、静谧的画面。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因此,鉴赏诗歌的形象,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拨开意象 的“迷雾”,见到思想感情的“天日”。例如张继《枫桥夜泊》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 钟声到客船。 ”诗人通过“月落”(残月西沉之象)、 “乌啼”(乌 鸦惊恐凄凉的啼叫声)、“霜满天”(霜花凝露,寒气逼人)、“对 愁眠”(舟中之人愁绪满怀,不能成眠),以及城外让人心烦意乱 的“夜半钟声”,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一幅“秋夜寒江图”。特 殊的环境,特殊的意象,把诗人内心的“愁”渲染得淋漓尽致。 由此,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出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诗人的 羁旅之愁。
高考复习 ┃ 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三、诗歌的意象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 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它是分析研究诗歌的特有名词,是诗歌 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 物,是作者内在思想感情与外在客观物象的统一体。如马致远 的《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句中,“枯 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 就是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凄清、伤 感、苍凉的意境。 象,在写景抒情诗中就是“景”;在托物言志诗中就是 “物”。而意,就是诗人寄托其中的主观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