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宋初文学分析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宋初文学

第一章 宋初文学

晚唐体的代表作家主要有三个诗人群体: 一是九僧,即希昼、惠崇、怀古等九位僧 人,尤重五律,其中惠崇的成就比较突出。 二是魏野、林逋等隐逸之士,其中林逋最 为著名。 三是朝廷重臣如寇准。
第四节 西昆体的盛衰
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以杨亿、刘 筠等编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主要的代表 作家是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
王禹偁是个特例,王禹偁自幼喜爱白诗, 早年也写过不少闲适诗,然而他学习白 诗并未囿于闲适诗,同时重视学习杜甫, 一定程度上避免“白体”内容浅薄、语 言浅俗的弊病,其诗内容深警,语言精 炼,情感含蓄深沉。
第三节 宋初的晚唐体诗人
晚唐体:是指宋初模仿贾岛、姚合的一 群诗人,由于宋人经常把贾、姚堪称是 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
西昆体的题材: 1.怀古咏史。2.咏物。3.流连光景。
西昆体的艺术特征:他们作诗师法李商隐, 其得益之处为对仗工稳、用事深密、文字 华美,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然 而在艺术上也有严重的缺点。由于西昆体 诗人专门模仿李商隐的艺术外貌,而缺乏 李诗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所以往往徒 有华丽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加上诗 歌题材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在艺术 上立足模仿,缺乏自立精神和真情实感, 不久就衰歇了。
第一章Biblioteka 宋初文学宋初文学是指宋太祖、宋太宗、真宗三朝 以及仁宗朝初期共七十余年的文学。
第一节 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
一、王禹偁等人的散文 信从儒家的政治理想,关心国家和 人民的命运。作文师法韩愈,但骈 散结合,文字平易。 二、柳开和穆修
柳开把文作为明道的工具,反对文体华艳。 穆修培养了一批写作古文的弟子,如尹洙、 苏舜钦等人成为古文运动的中坚力量。
第二节
宋初白体诗人和王禹偁

第一章 宋初文学

第一章  宋初文学

寇准
•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卦(今陕西渭州) 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太 宗淳化五年(994)除参知政事。真宗时力 促真宗亲征,与辽订立澶渊之盟。后遭排 挤,贬至雷州,卒。宋仁宗时追谥忠愍 。 著有《寇莱公集》。
• 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 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 邪?”……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 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 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 征也。”(《宋史· 寇准传》)
晚唐体诗人
• “九僧”:即希昼、保暹、文兆、行肇、简 长、惟凤、惠崇、宇昭、怀古。内容大多 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 隐逸生活,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尤喜在 五律的中间二联表现其镂句鉥字的苦心孤 诣。 • 隐逸之士:潘阆、魏野、林逋 。一方面模 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 诗平易流畅的倾向。
• 公尝言,至道中,偶得玉溪生诗百余篇,意甚爱之,而 未得其深趣。咸平、景德间,因演纶之暇,遍寻前代名 公诗集,观富于才调,兼极雅丽,包蕴密致,演绎平畅, 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曲尽万态之变,精 索难言之要,使学者少窥其一斑,略得其余光,若涤肠 而换骨矣。由是孜孜求访,凡得五七言长短韵、歌行、 杂言共五百八十二首。唐末,浙右多得其本,故钱邓帅 若水未尝留意裙拾,才得四百余首。钱君举《贾谊》两 句云:“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钱云:“其措 意如此,后人何以企及?‟‟余闻其所云,遂爱其诗弥笃, 乃专缉级。鹿门先生唐彦谦慕玉溪,得其清峭感恰,盖 圣人之一体也,然警绝之句亦多。后求得薛廷硅所作序, 凡得百八十二首。世俗见予爱慕二君诗什,夸传于书林 文苑,浅陋之徒,相非者甚众。噫!大声不入于里耳, 岂是论哉!(江少虞《事实类苑》)

2 第五编 第一章 宋初文学

2 第五编 第一章 宋初文学

(一)宋初的唱和诗风与白体诗 重文轻武 → 偃武修文 宋史·文苑传序 文苑传序》 艺祖(赵匡胤) 《宋史 文苑传序》云:“艺祖(赵匡胤)革 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 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 本乎此。太宗、真宗,其在藩邸, 本乎此。太宗、真宗,其在藩邸,已有好学 之名;及其即位,弥文日增。自时厥后, 之名;及其即位,弥文日增。自时厥后,子 孙相承,上之为人君者,无不典学; 孙相承,上之为人君者,无不典学;下之为 人臣者,自宰相以至令尹,无不擢科。 人臣者,自宰相以至令尹,无不擢科。海内 文士彬彬辈出焉。 文士彬彬辈出焉。”
书王元之画像侧》诗云: 欧阳修 《书王元之画像侧》诗云:“想公风 采常如在,顾我文章不足论。 采常如在,顾我文章不足论。” 苏轼作《王元之画像赞并序》 苏轼作《王元之画像赞并序》,热烈称颂王 禹偁“以雄文直道独立当世” 并自谓“ 禹偁“以雄文直道独立当世”,并自谓“原 为执鞭不可得” 为执鞭不可得”。 黄庭坚作《题王黄州墨迹后》诗亦云“ 黄庭坚作《题王黄州墨迹后》诗亦云“世有 斫泥手,或不待郢工?往时王黄州, 斫泥手,或不待郢工?往时王黄州,谋围极 匪躬。朝闻不及夕,百壬避其锋。 匪躬。朝闻不及夕,百壬避其锋。九鼎安磐 一身转秋蓬” 石,一身转秋蓬” 。
突破元和体 学习讽谕诗 王禹偁诗风的转变,是在淳化二年(991) 王禹偁诗风的转变,是在淳化二年(991)至 淳化四年(993)谪居商州期间。这一时期, 淳化四年(993)谪居商州期间。这一时期, 是他政治生涯中的第一次挫折, 是他政治生涯中的第一次挫折,但同时也是 他的诗歌创作发生重大变化,创作力空前旺 他的诗歌创作发生重大变化, 成就最高的时期。 盛,成就最高的时期。 自觉地学习白居易新乐府的精神, 自觉地学习白居易新乐府的精神,大量创作 了反映现实、 了反映现实、爱国爱民的作品 诗风平易自然 散文化手法

2 第五编 第一章 宋初文学

2 第五编 第一章 宋初文学

对朝纲弊端不遗余力地抨击批评,因此得罪了皇帝, 触怒了权贵,以致“八年三黜”。第三次罢黜,出知 黄州,故后世称他为“王黄州” 。 《三黜赋》:“屈于身分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 仅四十八岁,一生创作的诗歌和散文甚多,大部分已 散佚,现存《小畜集》三十卷。自序:“因阅平生所 为文,散失焚弃之外,类而第之,得三十卷,将名其 集,以《周易》筮之。遇小畜卦”,所以叫《小畜 集》。后来他的曾孙王汾收集其逸文遗篇,又编为 《小畜外集》十三卷(现残)。两集共存诗五百多首, 文二百余篇。
重文轻武
宋初文坛盛行的是唱和诗
白居易的元和体→时流学习的榜样 元稹《白氏长庆集序》:“予始与乐天同校
秘书之名,多以诗章相赠答。会予遣掾江陵, 乐天犹在翰林,寄予百韵律诗及杂体,前后 数十章。是后各佐江、通,复相酬寄。巴蜀、 江楚间洎长安中少年,递相仿效,竟作新词, 自谓为元和体诗,而乐天《秦中吟》、《贺 雨》、讽谕等篇,时人罕能知者。”
元和体诗可分为二类:“其一为次韵相酬之长篇
排律”;“其二为杯酒光景间之小碎篇章”(见陈 寅恪《元白诗笺证稿》附论[丁]元和体诗)。 两者互相渗透影响,就形成了宋初以小碎篇章互 相唱和的白体诗风。 方回《送罗寿可诗序》 李昉、徐铉、徐锴、王禹偁、王奇 徐铉、王禹偁有完整诗集传世
(二)王禹偁
3.文学史意义
清人吴之振在《宋诗钞· 小畜集钞》的序文中
说,王禹偁“学杜而未至”,但又强调指出: “元之独开有宋风气,于是欧阳文忠得以承 流接响。文忠(欧阳修)之诗,雄深过于元 之,然元之固其滥觞矣。穆修、尹洙为古文 于人所不为之时,元之则为杜诗于人所不为 之时者也。”
欧阳修
《书王元之画像侧》诗云:“想公风 采常如在,顾我文章不足论。” 苏轼作《王元之画像赞并序》,热烈称颂王 禹偁“以雄文直道独立当世”,并自谓“原 为执鞭不可得”。 黄庭坚作《题王黄州墨迹后》诗亦云“世有 斫泥手,或不待郢工?往时王黄州,谋围极 匪躬。朝闻不及夕,百壬避其锋。九鼎安磐 石,一身转秋蓬” 。

第五编第一章宋初文学

第五编第一章宋初文学



林逋 (967—1028) 诗的主要内容是吟咏湖山胜 景和抒写隐居不仕、孤芳自赏的心情。 林逋诗的风格比较丰富,对贾、姚诗风的藩篱 有所突破。


晚唐体诗人中身份迥异的是寇准 (961—1023)。 他曾官至宰相,成了晚唐体的盟主。 寇准一生功业彪炳,又遭谗贬逐,以风节著称。 他写诗喜写山林之思,含思凄婉。


王禹偁也被宋人看作白体诗人,但他的诗风与 李昉、徐铉等人同中有异。 王禹偁自幼喜爱白诗,早年也写过许多闲适 的唱和诗,然而他学习白诗并未囿于闲适诗, 他更重视白居易的讽谕诗。


总体上看,王禹偁的诗平易流畅,简雅古淡,在 宋初白体诗中独树一帜,已初步表现出对于平淡 美的追求。 长篇诗歌叙事简直,议论畅达,已开宋诗散文化 、议论化的风气。
第三节 宋初的晚唐体诗人


“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 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 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 “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 ”,即希昼、保暹、文兆、行肇、简长、惟凤、 惠崇、宇昭、怀古等九位僧人,其中惠崇的成就 比较突出。


潘阆、魏野、 林逋等隐逸之士,是“晚唐体” 的另一个诗人群体。 这一群诗人的作风稍异于九僧,他们一方面模仿 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 畅的倾向,而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也比 “九 僧”诗稍为丰富一些。 Nhomakorabea
《西昆酬唱集》行世后,西昆体风行一时,成为 当时诗坛上独领风骚的诗歌流派。 西昆体诗人的人数虽然不少,但成就较高的只有 杨亿 (974—1020)、刘筠 (971—1031)、 钱惟演 (977—1034) 三人。


第一章 宋初文学

第一章        宋初文学
第一章
宋初文学
主讲:徐希平
宋太宗
宋真宗
第一节 西昆体的缘起及其特点
代表人物:杨亿、刘筠、钱惟演。
缘于《西昆酬唱集》,其集收诗始于真宗景
德二年(1005)秋,终于大中祥符元年 (1008),共十七人,杨亿作序可见其意旨。 题材多咏帝王、宫廷、亦有情诗、宴饮,更 多为咏物。 其基本特点是组织华丽,对偶森严,“雕章 丽句”,模拟义山。
《四库总目提要》:“其诗宗法唐李商隐,
词取妍华而不乏兴象,效之者渐失本真, 惟共组织,于是有优伶挦撦(xian che)之 讥。” 吴枋《宜斋野乘》引葛常之《丹阳集》云: “小说载优人有以李义山服蓝缕褴褛之衣 而出,或问曰’先辈之衣何在?‘曰:’ 为馆中诸学士挦将去矣。‘人以为笑。”
影响:欧阳修《六一诗话》:“自
创作实践:
一、反映现实;
写民生疾苦,寄予同情,深含愧疚
《感流亡》:“尔为流亡客,我为
冗散官,在官无俸禄,奉亲乏甘鲜。 因思筮仕来,倏忽过十年。峨冠蠹 黔首,旅进长素餐。”
或直接谴责统治者的贪婪。如《端
拱赋》写“一裘之费,百家衣裳”, “一食之用,千人口腹”为“聚民 膏血”。 《录海人书》
二、学习民歌;
代表作:如《畲田词》五首。
"鼓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入乱云。
自种自收还自足,不知尧舜是吾君。 "洋溢着劳动者的乐观感情,饶有民 歌清新活泼的风味。
三、写景诗;
《村行》颔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
语立斜阳。”
散文创作:平易简丽,内容深刻。
《待漏院记》结尾: “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
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去焉。” 林有《唐 河店妪传》写其“推虏入井” 故事。 《黄岗竹楼记》。

01第一章 宋初文学

01第一章 宋初文学

思考题
1.“宋初三体”是白体、西昆体、晚唐体 2.西昆体,是以杨亿编撰的《西昆酬唱集》 而得名的。 3.白体 4.晚唐体 5.西昆体
进一步思考阅读
进一步阅读书目
论著类:白敦仁、陈植锷、王仲荦 古籍类:王禹偁《小蓄集》、柳开《河东先生 集》、蔡居厚《蔡宽夫诗话》、林逋《林和靖 诗集》、寇准《寇莱公集》、杨亿编《西昆酬 唱集》、刘克庄《后村诗话》
第二节 宋初白体诗人和王禹偁
白体
白体,是宋初效法白居易做诗的一批如李昉、 徐铉等诗人,在馆阁之臣唱酬之风影响下编成 的唱酬诗集所代表的诗的风格,这类诗歌主要 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 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 浅切清雅。但这仅仅是模仿了白居易诗风的一 个方面,而且与五代诗风一脉相承。
晚唐体
晚唐体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 群诗人的诗风所写的诗的风格,由于宋人常常 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 休”。晚唐体
第四节 西昆体的盛衰
1.《西昆酬唱集》的成书
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是西昆体。 西昆体,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 全集70个诗题中,主要有三类题才:一是怀古 咏史。二是咏物。三是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内 容。 从总体上看,西昆体诗的思想内容是比较贫乏 的,它们与时代、社会没有密切的关系,也很 少抒写诗人的真情实感,缺乏生活气息。
1.九僧 2.西昆体有什么体征
第三节 宋初的晚唐体诗人
1.专学贾岛、姚合的九僧诗
“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 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 所以名之为“晚唐体”。 “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 即希昼、保暹xiān等九位僧人,其中惠崇的成就比较 突出。九僧作诗,继承了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 精神,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 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尤喜在五律的 中间二联表现其镂句鉥字的苦心孤诣。

第一章宋初文学

第一章宋初文学

《全宋诗》的编纂(正编72册,诗人8900余家,总字数4千 万。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3、散文、骈文、话本小说成就
(1)宋代的散文创作及成就。
(2)骈体文和文赋。赋的发展:汉赋——骈赋——律赋— —文赋。
(3)《全宋文》的编辑与出版:
《全宋文》是一部包含两宋所有现存单篇散文、骈文、诗词 以外韵文的大型断代总集,也是目前已经出版的规模最大的 文学总集,分辞赋、诏令、奏议、公牍、书启、赠序、序跋、 论说、杂记、箴铭、颂赞、传状、碑志、哀祭、祈谢等15个 大类,共360册,总字数逾1亿,涉及宋人作家9000多位。 2019年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和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4)宋
严羽《沧浪诗话》: “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
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致,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 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 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 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诸公乃 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 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於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 缪钺《诗词散论》: “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 能,而贵深析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 气骨,故瘦劲。” 钱钟书《谈艺录》: 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一生之中,少年才气发扬, 遂为唐体;晚节思虑深沉,乃染宋调。”
小畜,《周易正义》:“小畜,寡也。”注:“不足以兼 济也。”
2、散文创作:王禹偁发挥了韩愈文从字顺的传统,强调 文风平易,于“传道”外,提出“明心”,于“有言”外, 提出“有文”。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节选): 远吞江山,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

第一章 北宋初期文学

第一章 北宋初期文学

第一章北宋初期的诗歌北宋初期文学,指的是自赵宋建国(公元960年)至仁宗天圣年间(1030年,此年欧阳修中举并正式登上文坛,掀开北宋中期文学的序幕)时间段的文学。

这一时期的文学,具有相对独立性。

如苏轼就讲:“宋兴七十余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至天圣、景祐极矣,而斯文终有愧于古。

”(《六一居士集叙》)北宋于公元979年灭南汉后,又经过近十年时间,相继编成了大型类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等,刊刻完成了《大藏经》等,成为北宋重建文化的标志性成果。

正是在此阶段,从割据政权入宋的五代文人逐渐凋谢故去,而北宋政权新培养的文士渐次养成。

由此,从雍熙四年(987年,宋太宗年号)至仁宗明道(1023年-1032年)年间,北宋政权培育的文士开始展现其光彩,他们努力探求新的文学范式,形成了新的文学风尚,在诗坛上产生了“宋初三体”即白体、晚唐体与西昆体,在古文方面则有以穆修为代表的文人探索,在骈体文方面又有杨徽之、钱熙、吴淑、许洞等人顺承五代传统而时有出新。

这些努力,为后来者如田锡、王禹偁、杨亿、范仲淹、欧阳修等人所继承和发扬,北宋文学面貌才终于初步形成。

第一节宋初文坛五代时期,政局混乱,各地割据势力飞扬跋扈,视民命如草荠,统治阶层内部篡弑极为频繁,地方官吏往往横为不法。

五代十国时期人们遭受的苦难,已经到了相当悲惨的程度。

北宋建立初年,全国户口从唐末的490多万户下降为330多万户(《文献通考·卷十》)。

苟活于乱世中的士人,多采取“明哲保身”的人生谋略,气节沦落。

仕四朝的“不倒翁”冯道,以毫无政治忠贞为荣:孝于家,忠于国,为子、为弟、为人臣、为师长、为夫、为父,有子、有孙。

时开一卷,时饮一杯,食味、别声、被色,老安于当代,老而自乐,何乐如之”(《新五代史·卷五十四》)。

类似冯道这种毫无政治品格的官僚,却成为当时士大夫乐于仿效的对象。

欧阳修统计五代时有气节的人物说:全节之士三,死事之人十有五,皆武夫战卒。

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

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
第一章 北宋初期文学
(960-1022)
第一节 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
▪ 宋初文人多数是从五代十国入宋的,其中 如李昉、陶谷原是后周的词臣,徐铉、刁 衎原是南唐的词臣。散文仍多为骈体,风 格浮艳,与五代时如出一辙。
▪ 稍后虽有柳开、梁周翰等人提倡古文、反 对骈俪,但未能取得相应的创作实绩。 成 就较高的作家是王禹偁,代表作诗《黄州 新建小竹楼记》,《待漏院记》。(自己 看《史》p20-21,《选》217。)
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畲田鼓笛乐熙熙,空有歌声未有词。
从此商于为故事,满山皆唱舍人诗。
▪ 3、既有现实诗,也有闲适诗、杂律诗。
▪ 代表作是描绘绘山水景物、抒情的作品,如 《寒食》《村行》。
▪ 《寒食》 ▪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二、王禹偁
▪ (一)作者简介
▪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 人,出身农家,太平兴国八年中进士,曾任右拾遗、知 制诰等职,正直敢言,八年内三此遭贬,曾作《三黜赋》 以感慨自己的一生。因在判大理寺时替徐铉辩诬而第一 次被黜,贬为商州团练副使。后任翰林学士,因谤诎朝 政第二次被贬,知滁州、扬州。真宗即位后又重回中央, 因与宰相不合,第三次被黜,外贬为知黄州,人称“王 黄州”。死于蕲州。有《小畜集》。
▪ 缺点:1、意象单调。2、形式呆板、3、情感 色彩单一,多为闲适、旷逸、愁闷、惆怅之 类。4、境界偏于狭小,缺乏深刻的现实性。
二、林逋
▪ 1、生平。
▪ 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省 杭州市)人。一生以梅、鹤为伴,景德后 “居西湖二十年,未尝入城市”(梅尧臣 《林和靖先生诗集序》)。过者清苦的隐居 生活,死后赐谥“和靖先生”。临终诗云: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一章 北宋初期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一章 北宋初期文学

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北宋初期的文学基本上处于沿袭唐五代文风的过渡阶段,可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柳开等人倡导和写作的古文,王禹偁革新诗风和文风,杨亿等人的西昆体风靡一时,晏殊的令词创作等,都在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过程中起过作用,为宋代文学的发展在某些方面作了铺垫。

第一节王禹偁与宋初文风和诗风宋初文坛承接晚唐五代文风余绪,盛行骈丽声偶之辞,妍华而不免肤浅,未能自出新意。

因此,柳开、穆修等人的倡导复古和坚持写作古文,就显得尤为难能可贵了。

他们的复古主张和实践,为后来宋代的古文运动开了头。

在诗和文两个方面都有较为突出的创作实绩,促进了宋初诗风、文风变革的作家,当推王禹偁。

柳开,大名(今河北大名县)人,字仲涂,著有《河东先生集》。

原名肩愈,字绍先。

意为要继承韩愈、柳宗元的事业。

他在宋初自觉地以恢复韩、柳古文的传统为己任,反对五代浮艳文风,标举文统和道统,主张文道合一,有鼓吹复古、倡导质朴文风的筚路蓝缕之功。

穆修,字伯长,郓州(今山东东平)人。

他是继柳开之后专力写作古文的作家,其文强调教化作用,力求结构章法的变化,多用散行单句,不务雕琢堆砌,不求华靡艳丽,在宋代古文的发展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王禹偁(954—1001),宋初有名的直臣,因直言敢谏而屡遭贬谪。

今存《小畜集》30卷。

在宋初作家里,王禹偁是成就较大的一位,他在诗和文两个方面的创作都较为突出,促进了宋初诗风、文风的变革。

宋初诗派林立,主要有所谓白体、昆体和晚唐体三派。

白体学白居易,诗风平易晓畅。

主要诗人有李昉、徐铉和王禹偁等。

王禹偁早年与一般文人一样喜爱白居易的诗,但侧重于学白居易的闲适唱和诗;贬官商州以后,他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学习白居易“惟歌生民病”的讽谕诗,更进而学习杜甫,所谓“本以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

王禹偁兼擅各种文体,而以诗歌较为著名,他的五、七言古诗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其近体诗、绝句则不乏平淡清远的格调。

第一章宋初文学

第一章宋初文学

公允的看法: 公允的看法:
唐诗以韵胜,故浑雅, 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在蕴 以韵胜 以意胜, 藉空灵;宋诗以意胜 故精能, 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 在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 之美在情辞, 在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 宋诗之美在气骨 故瘦劲。 之美在气骨, 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诗 如芍药海棠, 华繁采;宋诗如寒梅 如芍药海棠,秾华繁采;宋诗如寒梅 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啖荔枝 如啖荔枝, 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啖荔枝,一 颗入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 如食橄榄, 颗入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 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 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
譬诸修园林,唐诗则如叠石凿池 则如叠石凿池, 譬诸修园林,唐诗则如叠石凿池,筑 则如亭馆之中, 亭辟馆;宋诗则如亭馆之中 亭辟馆;宋诗则如亭馆之中,饰以绮 疏雕槛,水石之侧,植以异卉名葩。 疏雕槛,水石之侧,植以异卉名葩。 譬诸游山水,唐诗则如高峰远望 则如高峰远望, 譬诸游山水,唐诗则如高峰远望,意 气浩然;宋诗则如曲涧水寻幽 则如曲涧水寻幽, 气浩然;宋诗则如曲涧水寻幽,情境 冷峭。唐诗之弊为肤廓平滑 宋诗之 之弊为肤廓平滑, 冷峭。唐诗之弊为肤廓平滑,宋诗之 弊为生涩枯淡。虽唐诗之中, 弊为生涩枯淡。虽唐诗之中,亦有下 开宋派者,宋诗之中, 开宋派者,宋诗之中,亦有酷肖唐人 然论其大较,固如此矣。 者;然论其大较,固如此矣。…… ——缪钺 论宋诗》 ——缪钺《论宋诗》 缪钺《
第四节 西昆体的盛衰
• 《西昆酬唱集》的成书 西昆酬唱集》 • 西昆体的艺术特征 • 西昆体衰微的原因
成书
杨亿等奉命编纂《册府元龟》的过程中, 杨亿等奉命编纂《册府元龟》的过程中, 修书之余,以李商隐为榜样,互相唱和, 修书之余,以李商隐为榜样,互相唱和, 蔚为一时风雅盛事。 蔚为一时风雅盛事。杨亿在大中祥符元年 1008),将唱酬之作编成一集, ),将唱酬之作编成一集 (1008),将唱酬之作编成一集,名为 《西昆酬唱集》,西昆体由此而来。 西昆酬唱集》 西昆体由此而来。 西昆酬唱集》共收录17位诗人 247首诗 位诗人, 首诗。 《西昆酬唱集》共收录17位诗人,247首诗。 杨亿、钱惟演、 杨亿、钱惟演、刘筠是最重要的西昆体诗 人。

第一章 北宋初期文学

第一章 北宋初期文学

传统,发扬其浅近、平易、不用典的长处,以颂 美王政为主题,着力于抒写和乐自适的优游世俗 生活,呈现中国古典诗歌的“和乐”之境与“平 易”之美。
宋初白体诗的发展与昌盛,为两宋诗歌树立了一
个可资借鉴的范型,同时的晚唐体、稍后的西昆 体,正是在批判白体的进程中绽放出自己的个性 之花。
三、晚唐体
赵宋王朝对隐逸之士施以格外的恩典,隐逸之士的
艺术特色:学习贾岛、姚合,讲究锻炼推敲字句,
善用白描,多写清新的自然景物,清苦的生活,清 高的情怀。但由于生活积累不足,内容贫乏,意境 狭窄;笔法小巧细碎,单调少变。
进士许洞曾经与九僧赋诗,相约不得犯“山、水、
风、云、竹、石、花、草、雪、霜、星、月、禽、 鸟”,结果九僧为之搁笔(欧阳修《六一诗 话》)。
典丽;
短处:缺少真挚的情感,缺少义山诗之“兴象”与
“寄托”。
4.意义和影响:有利于矫正白体的浅易平俗与晚唐
体的破碎小巧,并透露出宋诗崇学尚典的文人意趣。
“昆体工夫”:“文人气” 宋诗风貌特征(P178)
第二节 “雄文直道”王禹偁
附:文学革新先驱人物——柳开
两次改名体现了倡导古文的决心。 将开古圣贤之道于时也,将开今人之耳目使聪且明
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人,家世务农,太宗太平 兴国八年(983)进士,有《小畜(xù)集》。 使~知滁州、扬州~知黄州)。
刚直不阿,三为翰林学士,三次被贬(商州团练副
心胸豁达,“谪宦谁知是胜游”——直接影响了欧
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的人生态度。
知政论政,民本思想——直接影响了梅尧臣、欧阳
《岁暮自桐庐归钱塘》(P174)
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赏析 王诜(shēn) :此两句杏与桃、李皆可用也。 苏轼:可则可,但恐杏、桃、李不敢承当耳。 方回:予谓彼杏、桃、李者,影能疎乎?香能暗

第一章 宋初文学

第一章  宋初文学

第一章宋初文学第一节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宋初”:即宋太祖、太宗、真宗及仁宗明道、景祐年间,共七十余年。

一、宋初散文发展概况沿袭五代旧习,作家(李昉、陶谷、徐铉、刁衎等),多擅长骈体,讲求辞采,风格浮艳。

1、反对五代余风:柳开和王禹偁。

2、反西昆派:穆修、石介、尹洙、苏舜钦等。

西昆体:贵骈尚丽,讲究辞采声韵,风格富丽精工,浮靡文风再度泛滥。

为北宋诗文革新作出了一定贡献,但除了王禹偁的若干作品外,并无突出的创作实绩。

二、柳开、穆修散文及其特色1、柳开的散文创作。

(p20)a.理论:(1)首倡复古,推崇韩柳古文;(2)强调文统和儒家道统统一;(3)提倡平易的文风。

b.创作特点:辞涩言苦,缺乏文采。

2、穆修:刊刻、出售韩、柳古文;影响和培养尹洙、梅尧臣、苏舜钦等北宋古文运动的中坚人物。

二、王禹偁的散文创作<1>主张以韩、柳为榜样,“革弊复古”。

<2>强调古文要“传道明心”。

“道”主要是指国计民生和时政时弊,“心”主要是指自己的政治见解和内心的真实感受。

<3>要求文章平易畅达,反对艰涩难读。

代表作:p作品229《黄州新建小竹楼记》骈散结合,音韵铿锵,既写出了闲情逸趣,也写出了对贬谪生涯的慨叹。

《待漏院记》p作品226描摹贤、奸、庸三类宰相上朝前的心态思绪,褒贬规讽,理正言明,语言生动形象,刻划深入细腻,行文摇曳多姿;《唐河店妪传》写边境老妇机智杀虏,进而议论边政,建言御戎方略,前半叙事,简明凝炼,后半议论,切中时弊。

第二节宋初诗歌一、北宋初期诗坛概况北宋统一帝国的建立,把历史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文学上并未发生同步变化,它有一个从因袭旧章到变革创新的过程。

诗坛上主要是“白体”、“晚唐体”、“西昆体”三个诗体的诗人。

二、白体诗人1、白体的形成2、定义:(p20)是指宋初效仿白居易作诗的诗人,代表作家有徐铉、李昉等。

他们主要模仿白居易的闲适诗、及其浅易流畅的诗风,忽视了白居易讽谕现实的精神,多应酬唱和、流连光景之作,风格浅切清雅。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课件

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着装(反衬):容貌服饰 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 寂寞空虚。鹧鸪双双,反 衬人物的孤独 。
词家魁首李后主
• 李煜多才多艺,工书善画,通晓音律,是唐五代词人中成 就最高的。今存词约35首左右,他的词以亡国(39岁)被 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不加掩饰地写宫廷享乐生 活,风格近花间;后期词写故国之思、亡国之恨,一任真 实情感倾泻,涕泪交流,至情至真,而较少有理性节制, 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本色而不雕琢,多用口语和白描, 丽质天成。王国维《人间词话》:“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 大,感概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在很大 程度上,就是指后期作品而言。“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 之词”是说后主词已不局限于娱宾佐观、男女相思,而成 为文人士大夫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工具,扩展了词表现 生活和抒发感情的能力,这也正是李煜的贡献所在。
• 相见欢 李煜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乌夜啼》、 《秋夜月》、《上西楼》。李煜此词即有将此调 名标为《乌夜啼》者。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 片两仄韵两平韵。 ②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③离愁:指去国之愁。 ④别是一般:另有一种。
第一章 北宋初期文学
宋初沿袭晚唐五代文风诗风:
一.沿袭期:70年,“西昆体时期”。 二.革新期:40年,“欧阳修时期”。 三.繁荣期:50年,“苏轼时期 ”。
五代后蜀赵崇祚选录晚唐五代温庭筠、 韦庄、皇甫松等十八人词500 首,编为 《花间集》十卷。《花间集》是我国最早 的一部文人词总集。代表人物是温庭筠和 韦庄(并称“温韦”),其中温又有“花 间鼻祖”之称。花间词派因《花间集》而 得名。。文采繁华,轻柔艳丽,词风自然 缛采轻艳,绮靡温馥,充溢着脂香腻粉的 气味。

中国古代文学 课件 第1章 北宋初期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课件 第1章 北宋初期文学

李昉(925-996),字明远,深州饶阳 (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 文学家。 后汉时期,李昉登进士第。累官至右拾遗、 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 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 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 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
《偶书口号寄秘阁侍郎》 李昉 朝退归来只在家,诗书满架是生涯。 吟成拙句何人和,按得新声没处夸。 夜景最怜蟾影洁,秋空时见雁行斜。 望君偷暇来相访,犹有东篱残菊花。
《汉 武》 杨亿 蓬莱银阙浪漫漫,弱水回风欲到难。 光照竹宫劳夜拜,露漙金掌费朝餐。 力通青海求龙种,死讳文成食马肝。 待诏先生齿编贝,那教索米向长安。
“昆体功夫”(诗歌创作技巧) 1.注重用典、藻饰、锻炼 2.雕琢字句,罗列典故 3.追求对偶押韵,雍容典雅,炼词工整。
“西昆体”影响 1.“西昆体”以华丽雍容取代了浅切悲苦诗风(晚 唐体),形成了宋代诗歌独有风貌 2.追随者:晏殊、宋庠、宋祁
(二)“晚唐体”
惠崇(965-1017),福建建阳人,北宋僧人, 擅诗、画。作为诗人,他专精五律,多写自然小景, 忌用典、尚白描,力求精工莹洁,颇为欧阳修等大 家称道;作为画家,他“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 善为寒汀远渚、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也”(北 宋郭若虚语)。苏轼为惠崇画作《春江晚景》的题 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名传 千古。
王禹偁的作品多反映其命运多舛的人生遭际和 不屈的生命抗争。
(一)王禹偁的思想 儒家“民本”思想
(二)文学主张 1.强调“传道”“求理”“复雅”等文学精神 2.批评晚唐以来的“艳冶”文风 3.强调诗文“传道明心”功用
(三)诗文创作 1.王禹偁诗歌风格多样,以白体诗人著称 (1)学习白居易闲适诗和讽喻诗创作,语言浅近不 用典故,对仗工稳不求雕琢,风格中正平和,自然 流畅,抒发真情实感; (2)学习李杜。深得杜甫:“沉郁顿挫”神韵。 2.政论文,切实精当,指陈时弊痛快淋漓

第一章 宋初文学

第一章  宋初文学

三、西昆体的衰微及其原因。
西昆体衰微的原因:诗歌体裁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徒有模仿,缺乏自立的精神。这些缺陷导致它不能担当起开辟宋代诗歌艺术新境的任务。
[讲读篇目]
王禹偁:黄冈新建竹楼记 ﹡村行
林 逋:﹡山园小梅
杨 亿:泪(其一)
[教学建议]
本章应以引导学生自学为主。
二、“九僧” 、林逋和晚唐体
1、惠崇等“九僧”专学贾岛、姚合的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重五律。间有警句而无佳篇。
2、林逋等隐逸诗人,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也比“九僧”诗稍微充实一些。
2、王禹偁也学白体,但他更重视白居易的讽谕诗。写了许多反映现实、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总体上王禹偁的诗平易流畅,简雅古淡,在宋初白体诗中独树一帜,已初步表现出对于平淡美的追求。他的长篇诗歌叙事简直,议论畅达,已开宋诗散文化、议论化的风气。
【作品讲读】
●《村行》 “ 数峰无语”句以移情拟人手法写山,构思精妙,山峰本不能言,以“无语”称之,“立斜阳”更见晚山有情。颈联色彩明艳美丽,“ 胭脂色”与“白雪香”此红彼白,有色有香;尾联陡转,以“惆怅”引出作者思乡归隐之意,包含着贬官失意,异乡漂泊的沦落之感。风格淡雅,词句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得白居易神韵,也是白体诗的代表作。
第一章 宋初文学
第一节 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
1、王禹偁是宋初首先提倡古文的作家之一,他不满意晚唐五代以来“秉笔多艳冶”的浮靡卑弱文风,推崇韩柳,认为文章是用来“传道而明心”(《答张扶书》)的,应该做到“句之易道,义之易晓”(《再答张扶书》)。他的创作实践也较好地体现了他的主张。其散文,言之有物,清丽疏朗,在宋初文坛上独树一帜。如《待漏院论》、《唐河店妪传》、《黄冈竹楼记》等,都是他的名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章宋初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章宋初文学

第一章宋初文学一、宋初古文王禹偁:宋初在古文创作上成就较高的作家,文集《小畜集》。

二、复古思潮1.柳开:宋初在文学理论上提出复古主张。

柳开把道统与文统合为一谈,把文看做是明道的工具,反对文体华丽,但过于强调道的重要性而忽视文采。

他所说的“道”仅仅是指“圣贤之道”,容易使文学沦为道统的附庸。

2.穆修:提倡韩、柳的古文。

3.姚铉:编选《唐文粹》,文章摒弃骈体,专录古文。

三、白体1.宋末的方回把宋初诗风归为三体:“宋铲五代旧习,诗有白体、(西)昆体、晚唐体”。

2.白体诗人: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人。

他们的诗歌主要是为应酬而作的酬唱唱和之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

白体诗风格浅切清雅,浅俗平易,酬唱之风。

3.王禹偁:早期写过闲适的诗酒酬唱作品,后期转向学习白居易的讽喻诗,以诗歌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社会弊端。

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

从白居易进一步,以杜甫为典范。

王禹偁的诗平易流畅、简雅古谈,表现出对平淡美的追求。

他的长篇诗歌叙事简直,议论畅达,已开宋诗散文化、议论化的风气。

四、晚唐体1.晚唐体诗人: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

代表作家为九僧和林逋等隐逸之士。

2.九僧:希昼、保暹、文兆、行肇、简长、惟凤、宇昭、怀古、惠崇。

继承了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重视五律,尤喜在五律中间二联表现其镂句鉥字的苦心孤诣。

但全篇的意境往往不够完整,内容单调贫乏。

3.隐逸之士:潘阆、魏野、林逋等。

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而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也比“九僧”诗稍微丰富一些。

4.林逋:诗的主要内容是吟咏湖山胜景和抒写隐居不仕、孤芳自赏的心情。

5.寇准:晚唐体盟主。

官至宰相,后遭谗贬。

五、西昆体1.西昆体: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是宋初诗坛上最重要的诗歌流派。

代表作家杨亿、刘筠、钱惟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宋初白体诗人和王禹偁
宋初诗坛处处体现出唐风笼罩的特点,活跃着 白体、晚唐体、西昆体三个主要作家群。 以时代先后而论,则白体为先导,风行于太 祖、太宗朝(960-997);自太宗后期至真宗时, 出现了晚唐派;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西 昆体开始兴起,其声势达于仁宗期。 这三派的创作内容及风气是一脉相承的,大 都是唱和酬答之作。
一、白体诗与宋初的唱和诗风
元稹《白氏长庆集序》:“予始与乐天同校秘书之

名,多以诗章相赠答。会予遣掾江陵,乐天犹在翰林, 寄予百韵律诗及杂体,前后数十章。是后各佐江、通, 复相酬寄。巴蜀、江楚间洎长安中少年,递相仿效, 竟作新词,自谓为元和体诗,而乐天《秦中吟》、 《贺雨》、讽谕等篇,时人罕能知者。”
二、林逋 1.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人, 《宋史·隐逸传》说他“性恬淡好古,不趋荣利, 家贫衣食不足,晏如也。尝游江淮间,久之,归 杭州,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真 宗闻其名,赐粟帛”。卒谥“和靖先生”。现存 《和靖诗集》四卷。 林逋终身不娶不仕,以梅、鹤作伴,称为 “梅妻鹤子”。名士高僧都喜欢跟他交往唱酬, 其诗风格清淡,意趣高远。
二、西昆体代表作家
杨亿(974-1020),字大年,建宁州浦城(在今福建省)
后人评价
欧阳修
《书王元之画像侧》诗云:“想公风采常如在, 顾我文章不足论。” 苏轼作《王元之画像赞并序》,称颂王禹偁“以雄文直 道独立当世”,并自谓“原为执鞭不可得”。 黄庭坚作《题王黄州墨迹后》诗亦云“世有斫泥手,或 不待郢工?往时王黄州,谋围极匪躬。朝闻不及夕,百壬 避其锋。九鼎安磐石,一身转秋蓬” 。 清人吴之振在《宋诗钞·小畜集钞》序文中说:“元之 独开有宋风气,于是欧阳文忠得以承流接响。文忠(欧阳 修)之诗,雄深过于元之,然元之固其滥觞矣。穆修、尹 洙为古文于人所不为之时,元之则为杜诗于人所不为之时 者也。”
第一章 宋初文学
第一节 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 第二节 宋初白体诗人和王禹偁 第三节 宋初的晚唐体诗人 第四节 西昆体的盛衰
第一节
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
1.王禹偁(954-1001),宋初首先提倡古文的作家 之一。有《小畜集》三十卷,《待漏院论》《唐河店 妪传》《黄冈竹楼记》等文章言之有物,清丽疏朗。
白体诗:宋初馆阁唱和之风盛行,多模仿白居易、
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留连 风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近清雅。 诗人李昉、徐铉、徐锴、王禹偁、王奇
二、王禹偁
1.生平及著述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钜 野)人,家世务农。自幼奋发求学,五岁能诗,九岁能文。 三十岁时进士及第,三十五岁,任命为左司谏、知制诰。 他对朝纲弊端不遗余力地抨击批评,因此得罪了皇帝,触 怒了权贵,以致“八年三黜”。第三次罢黜,出知黄州, 故后世称他为“王黄州” 。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kū去其节, 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pǐ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 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 xiòng ,不可 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 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 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 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 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 之胜概也。
2.作品赏析
山园小梅
二首之一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司马光称其“曲尽梅之神态”(《温公诗话》) 苏轼《书林逋诗后》曰:“先生可是绝伦人,神
清骨冷无尘俗。”
第四节
西昆体的盛衰
一、《西昆酬唱集》 景德(1005)二年,杨亿等着手编纂《历代君 臣事迹》(后改名《册府元龟》),编纂工作人 员会聚在收藏皇家古籍的秘阁里,工作和闲暇之 余,经常作诗往来唱和。杨亿于大中祥符元年 (1008),把三年中互相唱和的诗篇汇集成册,根据 《山海经》和《穆天子传》记载昆仑山之西有玉 山册府的典故,把诗集取名为《西昆酬唱集》。 《西昆酬唱集》共收17位作者的五、七言近体 诗250首。其中杨亿75首,刘筠71首,钱惟演55首, 三人所作占全集五分之四以上 。
第三节 宋初的晚唐体诗人
一、晚唐体诗人
稍后于白体诗人活跃于宋初诗坛上的是晚唐 体诗人。这一派诗人继承晚唐诗风,推崇贾岛、 姚合等人,故称“晚唐体”。主要有:林逋、潘 阆、寇准、魏野、魏闲、鲁三交、赵忭及九僧等。 二、艺术风格 多流连山水、逍遥泉石之作。善于在精巧构 思中描摹自然景物。既不同于西昆体的轻白描而 重用事,又有别于白体末流的过于浅俗平易。艺 术境界小中见巧,诗风寒寞,诗境狭小。
“传道而明心”(《答张扶书》)“句之易道,义之易晓”
(《再答张扶书》)
2.柳开(947-1000)最早倡导韩柳古文,开宝中走 向经学,有《河东先生集》。
“吾之道,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道,吾之文, 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文也。”(《应责》)
3.穆修(979-1032)天圣年间倡导韩柳古文,有 《河南穆公集》。
一生创作的诗歌和散文甚多,大部分已散佚,现存 《小畜集》三十卷。自序:“因阅平生所为文,散失焚弃 之外,类而第之,得三十卷,将名其集,以《周易》筮之。 遇小畜卦”,所以叫《小畜集》。后来他的曾孙王汾收集 其逸文遗篇,又编为《小畜外集》十三卷(现残)。两集 共存诗五百多首,文二百余篇。
2.作品赏析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 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 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 吾乡。 (《村行》) 自觉地学习白居易新乐府的精神,大量创作了反 映现实、爱国爱民的作品。诗风平易自然,散文 化手法。 清人贺裳评其诗云:“王禹偁秀韵天成…… 虽学白乐天,得其清而不得其俗”(《载酒园诗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