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献:中华文明重要记录——舒大刚教授在四川大学演讲
首倡《儒藏》编修,总纂《巴蜀全书》——访四川大学教授舒大刚先生
【现当代学人】首倡《儒藏》编修,总纂《巴蜀全书》———访四川大学教授舒大刚先生吴龙灿, 张慧璎(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摘 要:舒大刚先生从20世纪90年代起即倡导儒学文献整理和研究,是我国最早从事《儒藏》编纂的专家学者。
2010年,他又发起巴蜀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启动《巴蜀全书》编纂,开启当代“蜀学”复兴的新势头。
舒大刚先生还对“孝经学史”、传统“国学”内涵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独具特色的成果。
关键词:儒学文献整理;《儒藏》;《巴蜀全书》;“蜀学” 中图分类号:K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8444(2020)04 0383 12 收稿日期:2020 01 2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巴蜀全书》编纂”(10@ZH005);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扬雄《太玄》集释与诠释史研究”(16BZX049);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扬雄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扬雄哲学思想研究”(18005)。
作者简介:吴龙灿,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历史文献学等研究。
舒大刚是四川大学教授,从20世纪90年代起即倡导儒学文献整理和研究,是我国最早从事《儒藏》编纂的专家学者。
如今650册的川版《儒藏》已经编成出版,儒学学科建设和儒学人才培养也在四川大学初具规模。
2010年,舒先生又发起巴蜀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启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巴蜀全书》编纂,从而开启当代“蜀学”复兴的新势头。
先生还对“孝经学史”、传统“国学”内涵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独具特色的成果。
近期,笔者就相关问题,对舒先生进行了采访。
从以下采访报告中不仅可见舒先生治学的主要成果和特色,还可帮助初学者找到正确的入门途径。
一、由史入经,返本开新 1.张慧璎问(下简称张问):舒先生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是儒学文献和巴蜀文献研究的知名专家,请问您有怎样的学术经历?舒大刚答(下简称舒答):我1978年考入南充师范学院(今西华师范大学)历史系,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1983—1984年,参加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修班学习,师从杨明照等先生研习古文献学,结业回校任助教、讲师;1988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吉林大学,师从金景芳先生治经学;1990年9月考入吉林大学研究生院,成为中国古代史专业先秦文献方向博士研究生,师从金景芳教授;1993年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1994年晋升副研究员,1996年破格评为研究员。
智慧树知到《巴蜀文化》见面课答案
片,在军事上对楚国造成包抄之势,取得了对楚作战的主动地位,一跃成为七国 首雄,对最终实现全国统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A.张仪 B.司马错 C.都尉墨 D.魏章 正确答案:张仪; 司马错; 都尉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习凿齿 正确答案:裴松之 4、以下哪句是唐朝诗人杜甫纪念诸葛亮的诗作。 A.“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 B.“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C.“厌蜀交游冷,思吴胜事繁。” D.“死去凭谁报?归来始知怜。” 正确答案:“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5、成都武侯祠历史上的正式名称是( )。 A.汉桓侯祠 B.汉关帝庙 C.汉昭烈庙 D.汉三义庙 正确答案:汉昭烈庙 6、被誉为“三国文化之源”的四川城市是( )。 A.成都 B.绵阳 C.南充 D.广元 正确答案:南充 见面课:永远的旅人——李白 1、李白的出生地扑朔迷离,自宋代以来,常见的就有以下地域
A.山东 B.蜀中 C.岭南 D.西域 正确答案:山东; 蜀中; 西域 2、以下与“月”相关的诗句中,李白所写的是 A.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B.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C.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D.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正确答案: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3、在元代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中,《静夜思》的首句是 A.床前明月光 B.床前看月光 C.床前山月光 D.床前望月光 正确答案:床前看月光 4、对青年李白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A.陇西 B.吴越 C.岭南 D.蜀地 正确答案:蜀地 5、李白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任翰林学士。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见面课:清代赤水河航道的开辟与川盐入黔 1、东汉常璩《华阳国志》记载蜀王“别封弟葭萌汉中,号苴侯,命其邑曰葭萌焉”。 葭萌相当于今天广元( )之地,这里是金牛道必经之路 A.昭化区 B.利州区 C.朝天区 D.青川县 正确答案:昭化区 2、明月峡栈道最早开凿于( ),距今已有 2300 多年的历史,国内专家称其可“与 长城、运河相媲美的三大古代杰出建筑” A.夏商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木拓法帖与印刷术
木拓法帖与印刷术∗何朝晖㊀㊀ʌ摘要ɔ以往追溯印刷术的起源,都将石碑拓印作为印刷术的重要技术源头之一,但并未对与印刷术关系更为密切的木拓法帖给予足够的关注㊂木拓法帖由石碑拓印㊁石板刻帖发展而来,在所用材质㊁刻版方法㊁成品样式等方面已经与雕版印刷十分接近㊂木拓法帖不是印刷术,但它与雕版印刷术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与雕版印刷术相互渗透㊁融合㊂将木拓法帖纳入印刷史研究的视野,不仅可以深化对木拓法帖的研究,也有助于丰富中国印刷史研究的内涵㊂ʌ关键词ɔ木拓法帖㊀碑帖㊀拓印㊀雕版印刷㊀印刷术㊀印刷史一、问题的提出拓印与印刷关系密切㊂拓印技术的出现早于印刷,它与印章㊁织物印染等一起成为印刷术发明的几个重要的技术源头,这一点早已成为学界的共识㊂有学者认为, 拓印对于雕版印刷的发明影响最大 ①㊂然而讲述印刷史的著作在谈到拓印技术时,谈石碑拓印技术多,而很少注意另一种以木板为施印物的拓印技术,缺乏对这种技术与印刷术之间的关系的深入探讨㊂书法学上有碑学㊁帖学之分,石碑拓印属于碑学的研究范围㊂帖学的研究对象,是法书真迹,以及以响拓㊁棰拓等方法复制真迹的法帖㊂棰拓的法帖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用石板雕刻拓印的,另一种是用木板雕刻拓印的㊂以木板刊刻法帖以供拓印的方法,笔者称为木拓①∗㊀本文写作过程中,承恩师沈津先生㊁同事刘心明教授提供资料线索和宝贵意见,谨此深致谢忱㊂曹之:‘中国出版通史“隋唐五代卷,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17页㊂法帖①㊂木拓法帖在所用材质㊁刻版方法㊁成书形制等方面与雕版印刷有许多相似之处㊂相较于石碑拓印和石板刻帖,木拓法帖是一种在各方面更接近于雕版印刷的技术,与雕版印刷有着更为密切的亲缘关系㊂不少印刷史㊁出版史论著对木拓法帖这一现象未加措意㊂卡特在他的名著‘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中谈到印刷术诞生的背景时,提到了石碑拓印,而未提及木拓法帖㊂他又提出,宋代印刷术普及之后, 石刻书籍 (指石板拓印的法帖)继续流行,没有注意到木拓法帖的存在②㊂新旧两个版本的张秀民‘中国印刷史“提到了碑刻㊁在木头上刻字,均未提及木拓法帖③㊂钱存训‘中国科学技术史㊃纸和印刷“和潘吉星‘中国科学技术史㊃造纸和印刷卷“都未述及木拓法帖④㊂同样,方厚枢‘中国出版史话“㊁肖东发‘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㊁曹之‘中国出版通史“隋唐五代卷在谈唐代印刷术发明的技术基础时,都没有提到木拓法帖⑤㊂有些著作注意到了木拓法帖这一现象㊂张秀民‘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谈到了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中记载的 枣木传刻 峄山碑文之事,认为是木刻拓印,而非印刷,但对这一现象及其与印刷术之间的关系均未展开讨论⑥㊂刘国钧著㊁郑如斯订补‘中国书史简编“认为拓木版复制文字的方法是印刷术的先驱⑦㊂屈万里㊁昌彼得‘图书版本学要略“云盛唐时出现以木板翻刻石本之事, 虽传拓与印刷微殊 , 不过一间之差而已 ⑧㊂李万健‘中国古代印刷术“谈到了木拓法帖,认为是较拓碑更接近于雕版印刷的技术⑨㊂这些讨论均甚为简略,未作深论㊂48中国出版史研究2019年第2期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石碑拓印可简称为 石拓 ,因此用木板拓印可称为 木拓 ㊂之所以不叫 木刻法帖 ,是因为中国古代还存在用雕版印刷方法复制的法帖,故称 木拓法帖 以区别之㊂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30 32页㊂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㊁11 12页;张秀民著,韩琦增订:‘中国印刷史(插图珍藏增订版)“,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㊁8 9页㊂该书中所说的在木头上刻字,是指兴平元年(194)益州太守高抒修周公礼殿,于殿柱上刻文记之㊂欧阳修‘集古录“㊁赵明诚‘金石录“皆以此柱为石柱,洪适‘隶释“㊁娄机‘汉隶字源“则认为是木柱㊂参见舒大刚的讨论,氏著‘ 庙学合一 的创举:成都汉文翁石室 周公礼殿 考“,收入徐希平主编‘长江流域区域文化的交融与发展:第二届巴蜀㊃湖湘文化论坛论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1页㊂钱存训:‘纸和印刷“,‘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第一分册,科学出版社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潘吉星:‘中国科学技术史㊃造纸和印刷卷“,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㊂方厚枢:‘中国出版史话“,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75 76页;肖东发:‘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6 53页;曹之:‘中国出版通史“第三卷隋唐五代卷,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06 219页㊂张秀民:‘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3 24页㊂刘国钧著,郑如斯订补:‘中国书史简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版,第54页㊂屈万里㊁昌彼得:‘图书版本学要略“,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6年版,第18页㊂李万健:‘中国古代印刷术“,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㊂一些论著中关于木拓法帖的表述值得商榷,或存在加以进一步辨析的必要㊂如张煜明‘中国出版史“说: 以刻木板代替刻石碑 以至于刻石碑最后趋于刻木板一途㊂ ①这是不符合史实的,石板法帖不仅一直存在,而且是主流②㊂王鹏翥‘关于我国古代印刷术的探源问题“一文提出隋代已出现 木刻拓本 , 是我国印刷术的萌芽阶段 ,又云 是印刷术的先驱 ③㊂说隋代出现木刻拓本,不知何据㊂ 萌芽阶段 与 先驱 两种说法亦有矛盾之处㊂‘中华印刷通史“注意到 拓印并非专指碑拓 ,也有用木刻的 印版 进行拓印的㊂认为 枣木传刻 峄山碑的方法是 制成木刻印版,然后在木板上进行传拓或印刷 ④此处表述恐欠斟酌,含义不明㊂用于拓印的木版是否可以称为 印版 ?这种技术到底是传拓还是印刷?宋原放㊁李白坚‘中国出版史“认为以木板传拓 具有了雕版印刷的形态 ⑤㊂传拓是否可以归入印刷?上述学者均认为 枣木传刻 峄山碑是一种拓印行为,曹之则认为是 搨 ,而非 拓 ,即是摹写而不是拓印⑥㊂究竟以孰为是?二、木拓法帖述略有关木拓法帖的第一条已知的材料,是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里的两句诗: 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㊂ 王国维指出,此处 传刻 不是印刷,而是拓印㊂雕板之事,肇于有唐㊂杜子美诗: 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㊂ 然是阴识,非阳刻也㊂阳文之始,自刻书始,唐中叶亦已有之㊂⑦杜甫作此诗的时间,在唐大历元年(766)㊁二年(767)之间⑧㊂关于拓峄山碑,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八 绎山 条也有记载:始皇刻石纪功,其文字李斯小篆㊂后魏太武帝登山,使人排倒之,然而历代摹拓,58木拓法帖与印刷术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张煜明:‘中国出版史“,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第35页㊂马子云:‘碑帖鉴定浅说“: 虽然帖有木刻,但毕竟是少数㊂ 紫禁城出版社1986年版,第52页㊂王鹏翥:‘关于我国古代印刷术的探源问题“,‘雕版印数源流“,印刷工业出版社1990年版,第203页㊂张树栋㊁庞多益㊁郑如斯等:‘中华印刷通史“,印刷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64页㊂宋原放㊁李白坚:‘中国出版史“,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8 39页㊂曹之:‘中国印刷术的起源“,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336页㊂王国维:‘晋开运刻毗沙门天王象跋“,‘观堂别集“卷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76页㊂萧涤非主编:‘杜甫全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4213页㊂以为楷则㊂邑人疲于供命,聚薪其下,因野火焚之㊂由是残缺不堪摹写㊂然尤上官求请,行李登陟,人吏转益劳弊㊂有县宰取旧文勒于石碑之上,凡成数片,置之县廨,须则拓取㊂自是山下之人,邑中之吏,得以休息㊂今人间有绎山碑,皆新刻之碑也㊂①根据学者的考证,‘封氏闻见记“的成书在唐贞元十六年(800)之后不久②,距离杜甫作此诗年代不远㊂封演的记载与杜甫诗中所说有所不同㊂杜甫说的是峄山碑被焚后,有人用枣木板进行传刻㊂封演说的则是当地的县官将碑文刻于石板之上,供人拓取㊂大多数论及此事的学者认为杜甫诗中的 枣木传刻 就是将碑文刻于木板之上进行拓印,曹之则认为不是拓印,而是摹写㊂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理由:第一,他认为拓印是唐代以后才有之事,封演所谓 历代摹拓 应写作 历代摹搨 , 搨 的意思是描摹㊁影写书迹,而非拓印㊂按 搨 与 拓 宋代以后混用,‘封氏闻见记“现存最早的版本是明钞本,书中 搨 写作 拓 是可能的㊂第二,峄山碑被焚之后 残缺不堪摹写 ,已写明是 写 ,而非 拓 ㊂基于上述理由,曹之认为 枣木传刻 仍是供人影写的,但是随后很快就出现了刻在石板上供人拓印的事情③㊂曹之的看法有一定道理,但也有不能令人信服之处㊂敦煌石室出土了质量甚高的唐太宗书‘温泉铭“拓本,末题 永徽四年八月围谷府果毅儿 ,可知唐高宗永徽四年(653)时已有十分成熟的拓印技术㊂既然如此,何以一百多年以后杜甫所说 枣木传刻 仍指影写之事呢?且上引封演记载末句云: 今人间有峄山碑,皆新刻之碑也㊂ 揣其辞气, 历代摹拓 摹写 皆久远之事自不必说,即县官刻石供人拓印之事,亦非近事㊂在杜甫㊁封演的时代,拓印已是一种十分成熟的技术,此时所刻碑文仅供摹写之用,就有些于情理不合了㊂从 枣木传刻 这个用语分析,以木板翻刻‘峄山碑“也是用来拓印的㊂与之相对的,是手工 传写 ㊂关于唐代的木拓法帖,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并不是唯一的记载㊂米芾‘书史“云:泗州南山杜氏,父为尚书郎,家世杜陵人㊂收唐刻板本‘兰亭“,与吾家所收不差,有锋势,笔活㊂余得之,以其本刻板,回视定本及近世妄刻之本,异也㊂此书不亡于后68中国出版史研究2019年第2期①②③ 唐 封演著,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73页㊂ 唐 封演著,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页㊂曹之:‘中国印刷术的起源“,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322 336页㊂世者,赖存此本㊂遇好事者见求,即与一本,不可再得㊂世谓之 三米‘兰亭“ ㊂①米芾得到泗州人杜宝臣家藏 唐刻板本 ‘兰亭序“,与其二子摹写翻刻,世称 三米‘兰亭“ ㊂此 唐刻板本 为木刻本㊂宋桑世昌‘兰亭考“中录米芾跋语云: (杜宝臣)家传唐模印本,与购于苏太简家贞观名手双钩本微有出入㊂ ② 模印本 即刻本,米芾将之与双钩摹写本对举㊂俞松‘兰亭续考“卷一引陈齐之评唐人模本语: 平生三见唐人模本‘兰亭叙“:一是泗南山杜氏木刻者,一是周延隽家本,一是苏中书家㊂ ③可知此本确为木刻本㊂至于此本是否真像宋人著录的那样是唐代刻的,是何时何地何人所刻,因世无传本,难以证实㊂五代时期,据史载南唐有‘保大帖“‘昇元帖“‘澄清堂帖“,后梁太祖朱温之子刻有‘贞明帖“等,但都不甚可靠,难以落实,也无拓本流传④㊂这些帖即使为真,也都是石刻的,无关本文主旨⑤㊂可以确信的法帖之祖,是北宋太宗淳化三年(992)王著等奉敕所刻的‘淳化阁帖“㊂‘淳化阁帖“之初刻本有石刻㊁木刻两说,究竟孰说为是,至今聚讼纷纭,莫有定论㊂石刻说主要依据该帖卷末题云: 淳化三年壬辰岁十一月六日奉圣旨模勒上石㊂ 木刻说亦有依据㊂黄庭坚‘跋翟公巽所藏石刻“: 禁中板刻古法帖十卷, 元祐中,亲贤宅从禁中借版墨百本,分遗官僚,但用潘谷墨,光辉有余,而不甚黟黑,又多木横裂纹 ⑥宋宗室赵希鹄‘洞天清录“记: 太宗朝捜访古人墨迹,令王著铨次,用枣木板摹刻十卷于秘阁,故时有银锭纹,前有界行目录者是也㊂ ⑦又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宋太宗留意翰墨,淳化中,出御府所藏,命侍书王著临榻,以枣木镂刻,厘为十卷,于每卷末篆题云: 淳化三年壬辰岁十一月六日奉圣旨模勒上石㊂ 汪逵,字季路,78木拓法帖与印刷术①②③④⑤⑥⑦ 宋 米芾:‘书史“,‘丛书集成新编“第51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229页㊂ 宋 桑世昌集,白云霜点校:‘兰亭考“卷五,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版,第66页㊂ 宋 俞松集,古玉清点校:‘兰亭续考“卷一,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版,第195 196页㊂参见杏林:‘中国法帖史“,山东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8 12页㊂ 宋 周密:‘志雅堂杂钞“卷上: 江南后主尝诏徐铉以所藏古今法帖入之石,名‘昇元贴“㊂此则在淳化之前,当为法帖之祖也㊂ ‘粤雅堂丛书“本,3a㊂ 元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六 淳化祖石刻 条,云南唐元宗保大七年(949)刻帖上石,因名‘保大帖“㊂‘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元刊本,卷六,8b㊂赵汝珍‘古玩指南“以南唐‘澄清堂帖“为木拓法帖之祖,云: 帖尾有仓曹参军王文炳摹勒上石,疑其先必为木刻也㊂ 实属臆测之辞㊂中国书店1993年版,第409页㊂ 宋 黄庭坚:‘跋翟公巽所藏石刻“,曾枣庄㊁刘琳主编‘全宋文“卷二三一三,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册,第287页㊂ 宋 赵希鹄:‘洞天清录“不分卷,见潘仕成辑‘海山仙馆丛书“,清道光九年刻本㊂衢州人,官至端明殿学士㊂建集古堂,藏奇书秘迹金石遗文二千卷,著‘淳化阁帖辨记“共十卷,极为详备㊂末云: 其本乃木刻,计一百八十四版,二千二百八十七行㊂其逐段以一二三四刻于旁,或刻人名,或有银铤印痕,则是木裂㊂ ①当代学者又结合今传拓本之 枣木气 ㊁闩木板裂缝的银锭痕迹等证据,论证‘淳化阁帖“祖本为木刻本②㊂无论‘淳化阁帖“木刻本是否为祖本,其存在是不可否认的㊂‘淳化阁帖“在宋代有数十个翻刻本,其中不乏木刻本㊂木本‘淳化阁帖“刊刻精良,质量很高,此前木拓法帖必定已经有相当长时期的技术积累㊂因而在此前200多年的唐代中期,木刻传世名碑以供拓印是很有可能的㊂与石板刻帖相比,以木板刻帖有其优势㊂明代顾从义玉泓馆以石板翻刻‘淳化阁帖“,质量上乘,有隆庆二年(1568)顾氏题识云:玉泓馆重摹‘淳化阁帖“,其石一半尚留京师,不可多得㊂近见吴中市人将此本糊木板上,又重刻二种㊂刻既潦草滥恶,拓亦重纸取捷㊂况木易于翻动,其工一日可拓二三部㊂石本四五日方可一部,若遇阴雨即不可拓矣,其价固自不同㊂四方大雅自有真赏,恐不知者以为价值何太悬绝,难分真伪㊂③可知以木板刻帖的好处是板面易于翻动,刊刻速度快,拓印不受天气影响,成本低廉㊂因此帖贾可以借此得厚利㊂清王铎‘跋 圣教序⓪帖“: ‘圣教“近多木刻,苏人售都下,往往得重赀㊂乍观之,若大疑狱㊂细审,拂策磔掠之间,细瘦肿肥不同㊂ ④木刻相对于石刻,表现力略有不足㊂受木头纹理影响,笔画往往僵直生硬,锋颖和飞白难以体现,不如石刻婉转细腻,毫芒毕现⑤㊂包世臣‘论书十二绝句“有 山阴面目迷梨枣 之句,虽然意思说的是传拓作品与王羲之的书法真迹有距离,但诗中举 梨枣 为例则说明木拓法帖本身确实存在不足㊂但木刻也不乏佳作㊂清石韫玉‘戏鸿堂法书跋“: 戏鸿堂残帖二本,庚戌秋七月韩城孝廉李容所赠㊂按此帖初本系木刻,所搨无多,即毁于火,后乃翻摹勒石㊂余家素蓄石本,与88中国出版史研究2019年第2期①②③④⑤ 元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十五,1a 3b㊂华人德:‘ 淳化阁帖⓪祖本为刻于枣木版辨“,‘中国书法“2003年第11期㊂马宝山:‘书画碑帖见闻录“,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第107 108页㊂王铎:‘拟山园选集“卷三十七,‘跋 圣教序⓪帖“,清顺治十年王绣王鑨刻本,2a㊂华人德:‘ 淳化阁帖⓪祖本为刻于枣木版辨“,‘中国书法“2003年第11期㊂此相较,迥乎弗逮,益信神明之技无可重儓者㊂此本的系木刻初搨,神采焕发,远出石刻之上㊂ ①无论是用石板还是木板刻帖,都与刻碑有很大的不同㊂碑石较为高大,石板或木板一般每块高尺许,宽二至三尺,形制与刻书的书版相类似②㊂石碑正反两面或四面刻字,帖板则单面刻字㊂碑多书丹上石,书家直接用朱笔在碑面上书写,刻工刻字时不必完全忠实于书家原作㊂刻帖上板之法,先以纸覆于法书之上,用墨笔钩摹文字,再用朱笔于纸背钩摹,最后将纸覆于石板或木板上,用卵石砑磨或以木槌敲打使朱笔轮廓印于板上㊂刻字时追求毕肖原作,一丝不苟㊂从唐代开始,为了便于拓印,石碑上的文字布局发生了变化㊂对此马衡论道:历代石经皆刻于长方形之碑,汉魏碑一行直下,如寻常刻碑之式㊂自唐以后,则每碑分为若干列,每列分为若干行㊂所以然者,汉魏时未有拓碑之法,其碑只供人摹写㊂唐以后既知传拓,将拓本分列剪裁,即可装成卷子本,取其便于应用也㊂③这种在石碑上分成数列镌刻文字的方法,不仅便于拓印,更便于将拓片裁装成书卷的形式,以方便阅读临摹㊂以这种刻碑的形式作为过渡,之后便出现了用小块石板来摹刻书迹的做法㊂小块石板与要装订的拓片幅面相一致,拓印㊁装订更加便利㊂继石板之后又出现木板,遂发展为木拓法帖㊂为便于拓印后排序㊁装订,需要对各部分文字加以编号㊂敦煌石室出土的卷轴本唐拓柳公权书‘金刚经“, 每列首行傍记数字,其第三㊁第九两列,尚存 三 九 两半字,未尽割弃 ④㊂前引汪逵‘淳化阁帖辨记“书中记‘淳化阁帖“形制: 其本乃木刻,计一百八十四版,二千二百八十七行㊂其逐段以一二三四刻于旁,或刻人名 刘克庄跋‘淳化阁帖“云真帖卷数㊁板数皆相连属,翻刻本则卷数在上㊁板数在下⑤㊂除了刻卷号㊁版号,有时还会刻上刻工的名字㊂宋贾似道本‘淳化阁帖“,卷数㊁板数之下有刻工姓名⑥㊂法帖拓印下来,唐代98木拓法帖与印刷术①②③④⑤⑥ 清 石韫玉:‘独学庐稿“二稿卷下,‘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刻本,第1466册,第462页㊂下文所说的河北衡水阎庄刻帖之木版长度约为宽度的4倍,较一般书版长㊂这或许是衡水刻帖多为单帖,装帧较丛帖简单的缘故㊂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14页㊂罗振玉:‘罗振玉校刊群书叙录“,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8年版,第52 53页㊂ 宋 刘克庄:‘跋 阁帖⓪“,见曾枣庄主编‘宋代序跋全编“卷一八二,齐鲁书社2015年版,第8册,第5201 5202页㊂华人德:‘ 淳化阁帖⓪祖本为刻于枣木版辨“,‘中国书法“2003年第11期㊂装为卷轴㊂宋代以后则与印本一样装为册页,每张拓片对折后装裱,枣木版‘淳化阁帖“与书籍之蝴蝶装十分接近①㊂可见帖本的装帧与书籍装帧的演化是基本同步的㊂综上所述,木拓法帖与石碑刻拓差异显著,而与雕版印刷的方法在很多方面十分接近㊂木刻拓印法帖的方法一直与石板刻帖并行,延续至明清,直到被近代影印技术所取代㊂宋代名帖‘绛帖“与‘淳化阁帖“一样有多个版本,其中既有石刻本,也有木刻本㊂明清有不少木刻名帖,如明代文徵明父子编刻的‘停云馆法帖“㊁董其昌辑‘戏鸿堂法帖“,清代冯铨刻的‘快雪堂帖“,初刻本都是木刻的㊂明清时期木拓法帖技术进一步普及,木拓法帖行业兴盛㊂据日本学者大庭修研究,日本元文(1736 1740)以后从中国进口书籍的主要品种从方志转变为法帖,种类很多,‘淳化阁帖“‘戏鸿堂法帖“‘快雪堂帖“等皆见于日本的‘商舶载来书目“内,除了丛帖之外还有大量单帖㊂从中国出口到日本的法帖,夹杂着大量 伪帖坏帖 ②㊂这些刻拓粗糙的法帖必然是书贾为降低成本所为,其中大部分恐是木拓法帖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国内木拓法帖生产和流通的活跃㊂河北衡水地区以木拓法帖业著称,据说该地的木拓法帖活动起源于明代,至清乾隆年间达于鼎盛㊂那里有十多个村庄的农民从事刻帖,其中以阎庄最具规模㊂所刻法帖除在本地销售外,还销往天津㊁北京㊁山东㊁山西等地,北京琉璃厂就有十余家阎庄帖店㊂孙殿起的‘琉璃厂小志“中记载了隶古斋㊁怡墨堂两家衡水人开设的帖店③㊂衡水阎庄是明清时期木拓法帖走向普及化和商业化的一个缩影㊂三、木拓法帖与印刷术的关系(一)木拓法帖不是印刷按照一些论著中的观点,木拓法帖就是印刷㊂范文澜‘中国通史“是影响十分广泛的历史著作,其中说: 事实上石经拓本已经是五经刊本,只要变石刻为木刻,就成为雕版印刷术㊂ 拓碑的方法,一朝有人应用到木版上,就会变成印刷术㊂ ④作者可能并没有注意到历09中国出版史研究2019年第2期①②③④翁闿运:‘碑帖漫谈“,见‘碑帖的鉴定与考辨“,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年版,第23页㊂日 大庭修著,戚印平㊁王勇㊁王宝平译:‘江户时代中国典籍流播日本之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87 403页㊂孙殿起:‘琉璃厂小志“,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65㊁266页㊂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册,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338㊁563页㊂史上木拓法帖的存在㊂翁闿运在‘碑帖漫谈“一文中说,拓印是最早的印刷术①㊂祝帅认为: 版刻书法与刻帖,都是与书法关系密切的雕版印刷门类㊂只不过刻帖多为阴刻,而版刻则多为阳刻㊂ ②应当明确,木拓法帖是一种拓印技术,而不是印刷技术㊂在印刷史学界,从来没有人把唐拓‘温泉铭“视为现存最早的印刷品㊂混淆拓印与印刷的看法,不仅出自印刷史学界之外的学者,印刷史论著中也不乏其例,对此本文第一部分已有论列㊂这不禁使我们反思以往对于印刷的定义是否足够严谨,以至于无法在概念上将木拓法帖与雕版印刷作清晰的区分㊂不少印刷史著作对印刷不下定义,似乎这是不言自明的,实则不然㊂现有的五花八门的定义折射出学术界对印刷概念的认识存在很大的模糊空间㊂‘辞源“对印刷的定义是: 刊行图书,按文字㊁图画的原稿制成印版,用棕刷涂墨于板上,铺纸,后用净刷擦过再揭下,如此反复,叫印刷㊂ 定义的实际上是中国的传统印刷术③㊂‘辞海“对印刷术的定义是: 按文字或图画原稿制成印刷品的技术㊂ ④属于循环定义㊂‘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印刷的定义是: 一种长久性的㊁广泛传播视觉信息的技术手段,使用印墨或着色涂料通过印刷机械设备,在纸张或其他接受表面上重复地再现各种黑白或彩色的图像和文字㊂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印刷技术术语“的定义为: 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㊂ ‘中华印刷通史“关于印刷概念的表述: 印刷是复制术㊂印刷通过印墨将印版上的图文转移到承印物上㊂ ⑥以上三个定义都无法将木拓法帖甚至拓印和印刷很好地区分开来㊂相比之下,钱存训给印刷下的定义能够将拓印技术排除在外: 印刷是用油墨把反体或翻转的形象翻印到纸张上或其他表面上去的方法㊂ ⑦(二)木拓法帖与印刷术的亲缘关系尽管木拓法帖并不属于印刷的范畴,但它与印刷术的关系十分密切㊂首先,相较于石碑拓印㊁石板刻帖,木拓法帖是雕版印刷术的更为直接的技术准备㊂无论是所使用的材料,还是雕刻工具与刻板技法,木拓法帖都已非常接近于雕版印刷㊂从转19木拓法帖与印刷术①②③④⑤⑥⑦翁闿运:‘碑帖漫谈“,见‘碑帖的鉴定与考辨“,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年版,第18页㊂祝帅:‘雕版印刷与书法传播 百年中国古代刻帖及版刻书法研究综述“,‘中国书法“2016年第1期㊂‘辞源“修订组编:‘辞源“,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433页㊂夏征农㊁陈至立主编:‘辞海“(第六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44页㊂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㊃新闻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444页㊂张树栋㊁庞多益㊁郑如斯等:‘中华印刷通史“,印刷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㊂钱存训:‘纸和印刷“,‘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第一分册,科学出版社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20页㊂。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巴蜀文化专题发言材料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巴蜀文化专题发言材料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巴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传承并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巴蜀文化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根基,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巴蜀文化的起源和特点。
巴蜀古称蜀国,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一个重要地区,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巴蜀地区地理环境优越,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交通便利,这些条件为巴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巴蜀文化以成都平原为中心,包括成都、重庆、绵阳、泸州等地,融合了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和特点。
巴蜀文化以“鱼米之乡”的丰饶和“天府之国”的富饶为基础,融合了蜀地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和历史文化,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
巴蜀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的人文资源、多元的文化体系和独特的价值观念,展现出了浓厚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其次,我们谈谈巴蜀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特色。
巴蜀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方言、饮食、建筑、艺术、文学、音乐、舞蹈等多个方面。
其中方言是巴蜀文化的一大特色,巴蜀方言系中国方言中的四大方言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方特色。
饮食方面,著名的川菜、重庆火锅等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美食文化。
建筑方面,巴蜀地区的古建筑、丹青、园林等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艺术方面,以川剧、川绣、川画等特色艺术表现形式为代表,形成了巴蜀文化的鲜明特色。
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的数量和保留状态,都体现了巴蜀区域文化底蕴和光辉。
同时,巴蜀文化也以骆越文化、文人雅士、儒雅书香等多种方式表现出来,使其在历史长河中独树一帜。
同时,巴蜀文化也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历史上,巴蜀文化曾是古代文明的璀璨明珠,周秦汉唐等朝代均寻求过巴蜀文化的交流互动。
21513098_学术与治理结合的成功尝试——读钱海新著《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价值论》
95二○二○年第一期 总第期22的方法上,作者也毫不含糊地进行了具有现实可行性的探讨,认为对传统文化最有效的继承便是“让中华文化活起来”,使传统文化焕发青春活力和时代气息,让世人看得见、摸得着,并且使之活灵活现,为人们喜闻乐见。
作者还本着文化惠民、文化济世的情怀,专章论述了文化的具体复兴之路,那就是优秀文化必须触接民族的个体和灵魂,让优秀文化内化于心,外见于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此即儒家提倡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真可谓悠悠万事,唯此为大——“修身是第一位的”!从整个布局来看,可谓系统有序,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极具学术性和可行性。
最后,作者还以贵州“建设孔学堂”的成功经验为例,具体总结了地方政府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的具体事例和成功经验。
可谓有理论有体系,有实践有经验,为读者和各级政府,画定了蓝图,提供了经验,树立了榜样。
其二,该书既宏观把握历史,又精准揭示精髓。
作者深通文史,精熟百家,汇通中外,交融古今。
其所论议,具有“通古今之变,究中西之异,合百氏之同,成一家之言”的气象。
作者既对中华文化自己生生不息的各个发展阶段的文化特征和成就有充分了解,也对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有宏观考察。
“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中华文化有过多次辉煌”,历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汉唐时期辞赋、诗歌、散文空前繁荣”,“到了宋代,哲学、文学有很大发展”,“元明清时期,哲学继续发展,杂剧、戏曲、小说达到了文学艺术的高峰”a等成就的同时,又坚持“国际视野,全球眼光”,充分肯定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早在汉唐时期在东亚就已经形成“儒家文化圈”,注意到“很多相邻相近的国家,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以及建筑民居、家庭结构、生活习惯、婚丧习俗等方面,都可以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
b更难得的是,其书文章庞而不乱,杂而不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核心价值,时有精到揭示。
在四川大学2010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谢和平
川大的学生首先要有梦想——在四川大学2010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校长谢和平院士(2010年9月7日)各位新同学,各位家长,各位老师: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0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同学。
首先,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和全校师生员工,对同学们经过艰苦努力,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步入四川大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对始终支持同学们成长成才的家长及亲友们,表示诚挚的敬意!同学们,你们经过高考的严格选拔,今天终于跨进了四川大学的校门,迈入了梦想中的高等学府,步入了这座神圣的学术殿堂,实现了自己十年寒窗所不懈追寻的进大学梦想。
昨天,因为梦想,你们勤学苦读,追求人生的跨越;今天,同样因为梦想,我们相聚于此,即将携手同行。
此时此刻,作为你们的校长和师长,作为给您们讲的第一堂课,我最想讲的是:进入川大的学生首先要有梦想,要有川大四年大学生涯规划,要有一个自己每个人的大学校园梦。
我记得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梦想是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与渴望,而你的整个人生就是追寻和实现梦想的过程。
只有当我们拥有梦想,才会点燃奋斗的激情;只有当我们拥有梦想,才会获得前行的力量。
梦想代表着开端。
正是因为拥有梦想,我们才会迈出为之奋斗的第一步,才会站在成就梦想的起点上。
古往今来,无数科学家因梦想启发灵感,而迈出造福人类的第一步;无数政治家因梦想点燃激情,而迈出改造世界的第一步。
今天,在座的同学们,也如愿以偿地迈出了大学生活的第一步,即将开启你们成就精彩人生梦想的第一步。
梦想意味着挑战。
实现梦想的过程,必然是艰苦奋斗、挑战自我的过程。
只有付诸行动、不畏劳苦,才可能到达光明的顶点,否则,梦想只能是空想,永远也无法照进现实。
我要告诉同学们的是,有梦想的人最可爱,而有行动的人最可敬。
梦想成就着希望。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有梦想就有希望。
”温家宝总理曾讲过,一个民族多一些经常仰望天空的人,这个民族就大有希望;而一个民族总是看自己脚下的一点事情,那她很难有美好的未来。
古蜀文化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古蜀文化的历史地位和价值1.引言1.1 概述概述:古蜀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诞生于距今约4000年前的巴蜀地区,是中国四大古文化之一。
古蜀文化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是我们研究和认识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问题。
古蜀文化的历史地位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古蜀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之一。
在距今四千多年的时光中,蜀地人民创造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展示了在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下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与应对。
其次,古蜀文化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有重要影响力。
古蜀地区的人们在农业、手工业、建筑、艺术等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技术水平令人叹为观止。
再次,古蜀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古蜀文化的价值也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古蜀文化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窗口。
通过研究古蜀文化,我们可以了解到距今较早的社会组织形式、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方式,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与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古蜀文化对于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塑造和文化传承也具有重要作用。
古蜀地区的人民以勤劳朴素、团结进取的精神风貌为核心,这种价值观念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依然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再次,古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中国的文化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增添了分量。
总而言之,古蜀文化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不可忽视。
它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承载着人们对于古代智慧和创造力的敬意。
通过对古蜀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也可以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智慧。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参考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的主要目的是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和安排。
通过明确文章的结构,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组织,使文章更具条理和逻辑性。
首先,本文将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这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将在文章开头对古蜀文化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进行一个总体的介绍,包括古蜀文化的特点和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等方面。
【蜀学系列】舒大刚中华文化及蜀学研究的重要文库
舒大刚:中华文化与蜀学研究的重要文库钟永新《巴蜀全书》总编纂、四川大学国际儒学院院长舒大刚教授接受访谈(钟永新摄2011年6月26日)【人物简介】舒大刚,四川大学教授、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兼古籍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儒学史和儒学文献研究,曾经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孝经学史》(已经完成同题成果)、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儒家文献学研究》(已经完成《儒学文献通论》成果)、国际儒学联合会2004年规划项目“历代学案”(已经完成《中国儒学通案》10种)等课题。
目前从事《儒藏》编纂,任首席专家兼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巴蜀全书》,任首席专家兼总编纂。
其他兼职: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三届、第四届理事,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兼学术委员,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
【阅读提示】◆巴蜀文化和蜀学密切相关,因为有巴蜀文化才形成富有特色的蜀学,有蜀学才形成系统全面的巴蜀文献,有了文献的收藏,《巴蜀全书》编纂才成为可能。
◆《巴蜀全书》即是对蜀学这样一个特殊学派进行系统的清理盘点,不是简单的汇集文献,还需要“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就是要考证学术的文化发展轨迹,研究蜀学的学术发展史。
◆编纂《巴蜀全书》就相当于这种文化构建,一是组成巴蜀文化的内容,二是汇辑巴蜀文化的文献,三是形成巴蜀学派无所不包的气派和雄心,所以《巴蜀全书》编成对当代文化建设形成标志性成果也具有重要意义。
◆《巴蜀全书》作为系统的文化工程,不是简单的古籍整理,主要以巴蜀全书为主干,对整个巴蜀文化资源和蜀学成就整体观照、研究和整理。
巴蜀文化之结晶历代蜀学之大典钟永新:舒教授,您好!《巴蜀全书》已正式启动编纂,这是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请介绍一下《巴蜀全书》编纂的背景及缘起。
舒大刚:巴蜀文化和蜀学密切相关,因为有巴蜀文化才形成富有特色的蜀学,有蜀学才形成系统全面的巴蜀文献,有了文献的收藏,《巴蜀全书》编纂才成为可能。
巴蜀文化历史非常悠久,不论从发展水平、体系特色以及与中华文化的整体关系都非常重要,既有区域文化的鲜明特色,又有民族文化的互相交融,从而产生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可以说巴蜀这个地方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介绍巴蜀文化的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是指起源于我国四川省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
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我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巴蜀文化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民俗等方面的内容,还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巴蜀文化。
一、巴蜀文化的起源与历史巴蜀文化起源于距今约5000年前的巴蜀地区。
据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巴蜀地区是我国最早的文明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巴蜀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独特的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经过春秋战国、秦汉、三国、唐宋、明清等历史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巴蜀文化。
二、巴蜀文化的地域特色巴蜀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地形复杂,气候湿润。
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巴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和多样的文化元素。
1. 气候与饮食文化巴蜀地区气候湿润,四季分明,适合水稻种植。
因此,巴蜀人民以米饭为主食,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如四川的麻辣火锅、担担面、麻婆豆腐等美食,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2. 水系与航运文化巴蜀地区水系丰富,长江、嘉陵江、岷江等河流贯穿其中,为航运提供了便利。
巴蜀人民自古以来就擅长航运,形成了独特的航运文化。
如成都的锦江,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航运通道,也是巴蜀文化的象征。
3. 山地与建筑文化巴蜀地区地形复杂,山地众多。
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巴蜀人民就地取材,创造了独特的建筑文化。
如四川的民居建筑,大多采用木质结构,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和采光。
三、巴蜀文化的艺术成就巴蜀文化在艺术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雕塑艺术巴蜀地区的雕塑艺术历史悠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如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等,均为世界级的艺术珍品。
2. 绘画艺术巴蜀地区的绘画艺术以四川画派为代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巴蜀文化与四川旅游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内江师范学院
巴蜀文化与四川旅游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题库2024年内江师范学院1. 最早的巴蜀天文学家是春秋时的茎弘。
()答案:对2. 巴蜀民俗文化包括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方言等。
()答案:对3.通高3.96米的青铜神树是巳知全世界同一历史时期最大的青铜单件器物。
()答案:对4. 金杖杖身上端的三组人、鱼、兽图案说明,金杖既被赋予着人世间的王权,又被赋予着宗教的神权,它本身既是王权,又是神权,是政教合一的象征和标志。
()答案:错5.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人像、人头像、人面具以及神树造型的青铜制品,大大丰富了中国青铜文明的内容,填补了中国青铜文明的某些空白,纠正了中国上古没有青铜雕塑的偏见。
()答案:对6. 考古学家发现了宫殿级别的建筑群,推测确定三星堆应该是古蜀国的都邑。
()答案:对7.望丛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西南部。
是纪念望帝杜宇和丛帝而修建的祀祠。
()答案:对8.古蜀王国用金杖标志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力,这同中原夏、商、周三代用鼎作为最高权力的标志物是全然不同的。
()答案:对9. 宋代,峨眉山的一位女医生发明了全世界最早的种人疽接种预防天花的方法。
()答案:对10. 鱼旯王时代创造了震惊世界的三星堆青铜器文明。
()答案:对11. 下列哪一项属于长江上游文明的范畴。
()答案:金沙遗址###三星堆文明###十二桥遗址###室墩文化12. 关于史学冢对鳖灵身世来历的猜测,提到过他有可能是()人答案:巴人###荆人13. 古蜀的年代历时三千多年,大致分为以下()等几个时期。
答案:室墩文化(蚕丛至柏灌时期)###三星堆文化(鱼旯时期)###金沙十二桥文化(杜宇时期)###晚期蜀文化(鳖灵时期)14. 根据挖掘和文物出土情况,大致可以把金沙遗址的发现分为哪几个区()答案:大型建筑基址区###墓葬区###一般生活居址区###大型祭祀活动区15. 三星堆从历史文化跨度上分为四期,这四期包括()。
答案:距今3600年到3200年,相当于商代中期,埋藏大量青铜器的两个神秘祭祀坑就在这一时期###距今3200到2800年,相当于商代末期至西周初期###距今4000至3600年,相当于夏代到商代前期,巳由铜石并用时代过度到青铜时代###距今4800至4000年,相当于中原龙山文化中晚期,属新石器时代晚期16. 巴蜀文化与楚文化相互交融的两个主要原因是()。
前后蜀经学发展概论
作者: 舒大刚;刘洋
作者机构: 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4
出版物刊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214-220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6期
主题词: 前后蜀;儒学;贡举;学校;经学文献
摘要: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战火遍染,巴蜀偏居一隅,相对安宁,大批移民迁入,在带来富余劳动力的同时,亦播撒了无数文化的种子。
王氏、孟氏相继治蜀,开贡举,建学校,拢图籍,刻石经,大力崇儒兴教,经学于乱世中渐兴。
在国家政权通过官学教育推动儒学发展的同时,民间学术团体的儒学传承也未中断,饱学之士以经典讲学授徒,开明之徒设私塾化育子孙,私学空前发展起来。
前后蜀之经学上承隋唐经学之遗续,下启宋明理学之浪波,不仅在流传千栽、别具一格的蜀学系统中昂然高标,亦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心由北向南的转移中扮演了承前启后的重要角色。
实现“中国梦”的传统途径
作者: 舒大刚
作者机构: 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00
出版物刊名: 湖湘论坛
页码: 25-32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3期
主题词: 孔子学说;儒家理想;中国梦;孝悌礼乐
摘要:“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梦”,如何实现?自然主要在于当下国人的不懈努力和矢志不移地追求,但是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特别是对于历史上圣贤智慧的汲取也是促进“中国梦”实现的重要途径。
系统地回顾孔子师徒言“志”的内容,能总结出传统中国梦,具有“政治清明,官员廉能,经济富足,生活安宁,五伦克谐,社会和顺,生态文明,天下和平”等内容,这在《论语》、《礼记礼运》和《孝经》中有完整的表述。
究其实现的路径,就是要通过“孝悌礼乐”的实践,来达到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天下和平的境界。
《蜀学》圆桌谈——胡昭曦 粟品孝 舒大刚教授专访录:胡昭曦:我对蜀学与蜀学研究的认识
《蜀学》圆桌谈——胡昭曦粟品孝舒大刚教授专访录:胡昭曦:我对蜀学与蜀学研究的认识
钟永新
【期刊名称】《巴蜀史志》
【年(卷),期】2011(000)006
【摘要】2011年6月返川,蜀地非常温和湿润,就是这看似阴沉的地理气候孕育了巴蜀地区的特色文化和杰出才俊。
笔者约请拜访了蜀中的胡昭曦、粟品孝、舒大刚教授。
从方法、历史、文献分别交流。
访谈主题分别为:“蜀学研究方法”、“蜀学研究历史”、“蜀学研究文献”。
采访中,深深感受到巴蜀文化和蜀学精神的丰富内涵。
【总页数】11页(P35-45)
【作者】钟永新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03
【相关文献】
1.萧萐父先生与蜀学研究——兼谈推进蜀学硏究之我见 [J], 胡昭曦
2.胡昭曦教授的学术研究和特色 [J], 粟品孝
3.研究蜀学,振兴蜀学,为四川建设文化强省作贡献——在第二次蜀学研讨会上的讲话 [J], 曾德祥;
4.道家风骨与蜀学精魂
——论萧萐父先生与蜀学研究 [J], 胡志明
5.一部锐意创新的学术思想史佳作——评粟品孝博士《朱熹与宋代蜀学》 [J], 张金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宋代巴蜀学术文化述略
宋代巴蜀学术文化述略
舒大刚
【期刊名称】《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27)001
【摘要】宋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峰时代,也是蜀学发展的极盛时期.此一阶段,巴蜀大地社会安宁,经济富庶,加之本地的尊儒重教传统,带来了巴蜀文化的发展和蜀学的繁荣.本文系统总结了宋代四川地区在家族文化、经学传承、史学创新和小学研究等方面的成就,系统展示了此期巴蜀文化的面貌和蜀学繁荣的历史.
【总页数】9页(P12-20)
【作者】舒大刚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四川6100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1
【相关文献】
1.巴蜀文化与巴蜀非遗、农耕文化的关系研究述略 [J], 李钊;张弘
2.“首届巴蜀文化名人与巴蜀地域文化学术论坛”述略 [J], 吴会蓉
3.“首届巴蜀文化名人与巴蜀地域文化学术论坛”综述 [J], 吴会蓉
4.巴蜀文化与宋代的巴蜀词 [J], 张琼;孙纪文
5.宋代巴蜀書法述略 [J], 王萬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集文献大成 铸文化丰碑——《巴蜀全书》编纂汇报
集文献大成铸文化丰碑——《巴蜀全书》编纂汇报舒大刚【期刊名称】《巴蜀史志》【年(卷),期】2022()2【摘要】2010 年1 月14 日,《巴蜀全书》编纂经中共四川省委常委会批准,同年4 月又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立项,这项自四川建省以来最大的文献整理工作正式启动。
文献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人类历史、思想文化和文明程度最完整最清晰的记录。
国家的过往因文献而留影,民族的未来因文献而精彩。
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演进,凝结成汗牛充栋的经史子集4 部经籍,满天星斗的地域文明也幻化出绚丽多姿的志乘图谱等区域文献。
梳理和研究这些文献,就是回顾历史、亲近圣贤、点燃智慧、再造文明的重要途径。
盛世修典,文化复兴,也是思想和科技返本开新的重要途径。
《巴蜀全书》编纂开展10 余年来,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支持下、在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下,一部大型地方文献集成——“川版《四库全书》”已呼之欲出。
笔者作为该项工作实施的具体组织者和亲力亲为者,参与其中,得与美富,收获颇多,也感慨良多。
【总页数】4页(P80-83)【作者】舒大刚【作者单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巴蜀全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3【相关文献】1.集三百年来文献家之大成——兼论《文献家通考》的文献学价值2.情满巴蜀铸丰碑——记辽宁驻安县对口支援前线指挥部总指挥张征3.集焊接技术之大成筑焊接工程之丰碑——访长江精工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戴为志先生4.传历史文脉,铸盛世华章——记《金陵全书》编纂出版十周年5.一份不可多得的百科全书编纂研究文献──介绍《百科全书编纂求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蜀学”三事:成都文翁石室丛考
“蜀学”三事:成都文翁石室丛考
舒大刚
【期刊名称】《孔学堂》
【年(卷),期】2015(002)003
【摘要】巴蜀之地远偏,然其沐儒学之化,匪为浅哉,甚有为天下先之创举!乃儒学进程中彪炳千古之功!何也?曰:"文翁石室、周公礼殿、孟蜀石经"是也。
文翁石室、周公礼殿、石壁九经皆为蜀学至宝,其对蜀学的发展、兴盛所起的作用无可估量,以首创性言之,其于天下学术文化的启发亦为不浅,故得"冠天下""垂无穷"之誉,成儒学之大功。
目前学界对此关注甚多,作者在众多学人研究成果基础之上,重新对此"蜀学三事"进行综合考察,期以展示其重大的文化价值、学术意义和在儒学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及重大影响。
【总页数】23页(P73-
80,199,200,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10,211,212,213)
【作者】舒大刚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6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03
【相关文献】
1.对司马相如成名与文翁化蜀关系的再认识——以《三国志·秦宓传》所录秦宓致王商书信为重点 [J], 房锐
2.文翁与世界——文翁石室:科举和现代文官制度的摇篮 [J], 林和生
3.文翁与世界——文翁石室:科举和现代文官制度的摇篮 [J], 林和生
4.“庙学合一”:成都汉文翁石室“周公礼殿”考 [J], 舒大刚;任利荣
5.“蜀学”三事:成都文翁石室丛考 [J], 舒大刚;Guo Shangxing;Bai Yujie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专家称是人斯人两种写法都有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专家称是人斯人两种写法都有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附原文与解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答:是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是人一作: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是什么意思1、意思是上天将要降下重任给这个人。
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内。
故容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译文是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注释】①选自《孟子·告子下》。
②〔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舜从田亩中被发现起用。
舜原来在历山耕田,三十岁时,被尧起用,后来继承尧的君位。
发,起,被任用。
畎,田地,田间。
③〔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出来。
傅说原在傅岩地方作泥水匠,为人筑墙,殷王武丁访寻他,选拔他为相,殷国大治。
举,举用,选拔。
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
筑,捣土用的杵。
④〔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胶鬲是从渔民、盐民中选拔出来的。
胶鬲起初贩卖鱼和盐。
西伯(周文王)把他推荐给商纣王,得到重用,后来又辅佐周武王。
鱼盐,鱼、盐贩子或渔民、盐民。
⑤〔管夷吾举于士〕管仲是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录用的。
管仲(字夷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子,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蜀文献:中华文明的重要记录——舒大刚教授在四川大学的演讲2011-07-19舒大刚光明日报点击: 226演讲人:舒大刚时间:6月2日地点:四川大学大凸眼铜像,被誉为“面具之王”,在三星堆出土文物中最具特色。
三星堆博物馆外景《华阳国志》,是一部专门记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历史、地理、人物等地方志著作,由东晋常璩撰写。
舒大刚1959年生,重庆市秀山县人。
博士,四川大学教授、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兼古籍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历史文献、儒学文献、巴蜀文献研究,曾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孝经学史》、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儒家文献学研究》、国际儒学联合会项目“历代学案”等课题。
目前担任中国孔子基金会重大项目《儒藏》首席专家兼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巴蜀全书》首席专家兼总编纂。
主持人语谢和平: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由光明日报社和四川大学共同主办的“巴蜀文化与文化强国战略”论坛。
巴蜀文化作为华夏文化的重要分支,与齐鲁文化、三晋文化、荆楚文化等地域文化,共同构成了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
巴蜀文化底蕴深厚、悠久绵长,孕育了三星堆青铜文明,历经了金沙文化玉器时代,三国蜀汉文化流光溢彩,藏、羌、彝少数民族文化独具魅力;巴蜀大地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巴蜀自古多才俊,文翁治蜀文教敷,太白诗仙李白、宋代文豪苏轼、画坛巨擘张大千、文坛英杰郭沫若等大批文人大师汇聚于此,孙中山先生曾感言“惟蜀有才,奇瑰磊落”。
作为地处巴蜀文化圈中心的高水平大学,在115年的办学历程中,四川大学植根巴蜀文明沃土,汲取蜀学文化精髓,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具有巴蜀特质、带有川大烙印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
学校曾汇聚了郭沫若、徐中舒、蒙文通、冯汉骥等一大批国学大师,他们对巴蜀古史传说、民族宗教、历史考古等领域进行了大量开拓性研究,取得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成果。
其中,徐中舒先生撰写的《巴蜀文化初论》被誉为“巴蜀文化论著的里程碑”,冯汉骥先生开创了川西高原考古发掘研究的先河。
目前,在人文社科领域、特别是巴蜀文化研究方面,学校拥有中国古典文献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宗教学等12个国家重点学科,为培养巴蜀文化研究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人文社科科研经费突破1亿元大关,获得国家及教育部社科重大招标、委托项目13项,特别是获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巴蜀全书》,开创了巴蜀文化研究的新局面;在国内较早成立了“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参与了三星堆遗址、三峡古人类遗址等巴蜀考古重大成果的发掘,编撰出版了《中国道教史》、《儒藏》、《苏轼全集校注》等一大批巴蜀文化典籍。
此外,学校博物馆馆藏4万余件极具巴蜀民族、民俗文化特色的历代书画、藏羌文物、石刻艺术等珍贵文物,被誉为从事巴蜀文化研究的珍贵宝库。
大学不仅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思想文化创新的力量之源。
今天,我们与光明日报社共同举办的高端文化论坛,汇聚了包括学术界、文化界以及新闻界的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围绕“巴蜀文化与文化强国战略”这一主题,广泛交流巴蜀文化研究的前沿成果和发展趋势,共同思考继承弘扬巴蜀优秀文化遗产、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创新举措。
我们相信,此次论坛上各位专家及同仁们观点的碰撞、思想的交流和智慧的启迪,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校人文学科、特别是巴蜀文化研究水平,必将有利于深入推进巴蜀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必将为开创四川乃至全国巴蜀文化研究新局面,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11年6月2日历史文化记忆是由实物、遗迹、图书和口碑等方式实现的。
对实物、遗迹的考察和研究诞生了考古学;对图书和口碑的整理与研究则是文献学的任务。
由于信息承载的完整性、全面性和持久性,决定了文献学成为历史研究中最古老,也是最系统的学科之一。
研究历史文化,在很长时间内的很大程度上,成了对历史文献或文化典籍的研究和整理,而文献典籍也成了历史文化繁荣与否的集中反映和突出标志。
历史经验证明,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其文献典籍必然丰富多彩而且数量庞大。
换言之,一种文化是否发达,是否持久传承和永世隆昌,文献是否丰富也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历史悠久的中华先民,不仅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也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璀璨的精神文明。
这些精神文明成果(也包括部分物质文明成就)都记录于以“经、史、子、集”为分类体系的数十万种图书资料中,它们是中华文化(也是人类文明)灿烂宝库的主体内容,它们既永恒地记录了过去历史的辉煌,也将持久地点燃人类智慧,照亮着人们生生不息、进德修业的漫漫长路。
中华文明是否能够健康发展并持久繁荣,甚至中华民族是否真正实现伟大复兴,不仅取决于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借鉴和运用,而且也取决于是否能对这些文献典籍所记载的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弘扬。
一国如此,一个地方也不例外。
一方富庶,其文化必兴;而文化若兴,其文献必富。
于是“故家乔木”、“文献旧邦”,就成为评价一个地方历史文化底蕴的专用名词。
巴蜀地区是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古文明的重要摇篮。
这里水土肥沃,气候湿润,物产丰富,号称“陆海”、“天府”,自古就是人类繁衍生息的乐园。
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孕育发展的沃壤。
岷峨毓秀,江汉炳灵,这里不仅有距今204万年的“巫山猿人”、旧石器晚期的“资阳人”,有大禹治水、蜀王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和巴王廪君等优美动人的历史传说,而且还有长江三峡古文化遗址群和成都平原古城文化遗址群等重大发现。
不仅有世界上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人类最早利用天然气的“火井”,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等经济建设成就;也有历史悠久、魅力横生的“巴蜀古文字”、“三星堆”、“金沙”为代表的青铜文明,还有首创并主撰于巴蜀的集地理、志怪于一体的世界奇书《山海经》,这里还是政府首开学宫传播儒家“七经”从而形成历久弥新“蜀学”传统的地方,还是最早发明和运用雕版印刷术的地区之一,至今还保存着国内仅有年代最早的印刷品(同时也是世界上保存最早印刷品之一)《陀罗尼经咒》。
巴蜀地区还以其丰富的物产和悠久的文化资源,哺育出一代又一代文化名贤和“蜀学”精英,有司马相如、陈子昂、李白、苏轼等文学家,有扬雄、卫元嵩、赵蕤、李鼎祚、房审权、来知德等《易》学家,有张栻、唐甄、刘沅等思想家,有洛下闳、王灼、秦九韶等科学家,有陈寿、常璩、李焘、李心传等史学家,有魏了翁、虞集、杨慎、李调元等文献学家和博物学家,还有严君平、郑子真、赵蕤、陈抟等大德隐士君子,有杨锐、刘光第、廖平、宋育仁等经学家和改良学者。
此外,还有李阳冰、文与可、苏轼等书画名家,有张道陵、张鲁、宗密、马祖道一、杜光庭等宗教学者等等。
他们都应时而生,卓然振起,以天下为己任,勇为天下创,创造了“文章冠天下”、“蜀学垂无穷”以及“易学在蜀”、“天数在蜀”、“宗教在蜀”、“史学在蜀”、“方术在蜀”等一个个文化奇观,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
四川是文化大省,也是文献富省,历代学人的文化创造为我们留下了汗牛充栋、丰富多彩的文献典籍。
据不完全统计,巴蜀古代文献多达5000余种,现存者超过3000部。
不仅数量庞大、内涵丰富,而且风格各异,形式多样。
大而言之,遍及经、史、子、集,举凡《四库全书总目》经部10类、史部15类,类类齐全;子部14家、集部4家,家家咸有。
举凡地理之沿革、政治之兴替、经济之发展、文化之繁荣、军事之胜负、社会之变化、风俗之移易,以及思想之精妙、奇士之风雅、民族之风貌,无不应有尽有。
研究巴蜀上古史,有《山海经》、《蜀王本纪》、《华阳国志》等文献;研究秦统一后的四川历史文化,则有《华阳国志》、《蜀梼杌》、《蜀中广记》、《蜀典》、《蜀故》、《蜀都碎事》等,其中特别是《蜀中广记》收集文献相当丰富,内容十分广博。
研究巴蜀的地理、风俗、物产等,则有《蜀水经》、《蜀水考》,历代所撰《总志》、《通志》以及各府州县志,甚至各种山川志(如《峨眉山志》、《青城山志》、《嘉陵江志》等)和名人游记(如《入蜀记》、《吴船录》、《秦蜀驿程记》等);如果要考察“蜀学”的发展史,既有《蜀学编》、《四川儒林文苑传》、《拟四川艺文志》等综合著述,还有蜀学大家所撰的学术专著:在《易》学上有李鼎祚《周易集解》、苏轼《东坡易传》、来知德《周易集注》、刘沅《周易恒解》等;史学上有陈寿之《三国志》、常璩之《华阳国志》、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及《朝野杂记》、李焘《续通鉴长编》;文学上有相如扬雄之辞赋、陈子昂李白之诗歌,三苏父子之文章;科技上有冯鉴《续事始》、李石《续博物志》、唐慎微《证类本草》、秦九韶《数书九章》;子学上则有严遵《道德指归》、苏辙《老子解》、唐甄《潜书》等;术数则有扬雄《太玄》、卫元嵩《元包》;宗教则有张道陵《老子想尔注》、李荣《老子解》、彭晓《参同契注》、宗密《华严经疏》、释绍叟《五家正宗赞》、释性统《续灯正统》等;民族则有樊绰《蛮书》、来保《平定金川方略》、阿桂《平定两金川方略》、赵翼《平定两金川述略》、李心衡《金川琐记》等,无不多姿多彩,应有尽有。
除内容丰富外,巴蜀文献还具有很强的开拓性和创新性。
扬雄《太玄》、《法言》,肇开拟圣仿经之先河;常璩《华阳国志》,首成地方总志之典范;赵崇祚《花间集》、苏轼《东坡乐府》,树立宋词婉约、豪放二派之风格;昝殷《经效产宝》、《食医心鉴》、陈士良《食性本草》、王灼《糖霜谱》、唐慎微《证类本草》,始得妇科学、食疗学、制糖学、方剂学之先声。
至于扬雄《方言》之开方言研究新领域,李鼎祚《周易集解》首集汉易之大成,魏了翁《周易集义》首集宋易之精义,杜大珪《琬琰集》之开碑传新史体,杨慎“古音”六书之创闢明代古音学途轨等等,皆是蜀人树之风声、成其典范的,真是“大雅出巴蜀,文章焕星斗”!丰富多彩的巴蜀文献,既是巴蜀文化的主体载体,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记录。
研究巴蜀文化乃至中华文明,固应首当关注和整理这些巴蜀文献,充分发掘其中的文化精华。
而总结历代治蜀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凸显和表彰历代巴蜀学人敢为天下先、勇为天下创的原创精神和人文底蕴,对重振巴蜀文化、发展巴蜀文明也不无借鉴意义。
在实施“文化兴川、文化强国”战略的当代社会,在充分学习与吸取世界先进文化,大力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我们似乎再也不能长此地“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矣!目前,一项由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批准、国家社科基金委托的重大项目《巴蜀全书》编纂,为我们全面地调查巴蜀历史文献,系统地整理巴蜀精品文献,科学地保护巴蜀善本文献,提供了很好机缘。
做成、做实、做好这件事,是我们告慰于巴蜀历代先贤,服务于巴蜀当代建设,嘉惠于巴蜀后代学人的光荣使命,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