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合集下载

重庆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有答案

重庆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有答案

秘密★启用前2014年重庆一中高2015级高二下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卷2014.7历史试题共12页,满分300分,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臵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臵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历史部分(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司马迁推崇“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奸轨弄法,善人不能化,唯一切严削为能齐之。

”此主张接近于A.孔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14.一些史学家常称唐朝为“李朝”、宋朝为“赵宋”,那么被称为“元魏”的是A.战国时期的魏国 B.北魏 C.三国时期的魏国 D.元朝15. 开元十年,唐玄宗颁布他写的《孝经注》,开元二十一年,玄宗又完成了《御注道德经》,开元二十二年又颁布了他注释的《金刚经》。

唐玄宗的这一做法A.有利于后世儒学的创新发展 B.是商品经济和市民阶层发展的体现C.推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违背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主流趋势16.“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今所以为保甲,足以除盗;然非特除盗,固可渐习其为兵。

然后使与募兵相参,则可以消募兵骄志,省养兵财费。

”这两大变法举措的共性是①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②体现了“轻罪重刑”的理念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④实现了“民不加赋而国用饶”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④17.右图中数字代表了康熙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捍卫国家主权而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其先后顺序应是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18.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出现一批不同于洋务派的早期改良派学者。

重庆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重庆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秘密★启用前2014年重庆一中高2016级高二上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卷(理科)2014.11历史试题共5页。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这是哪一家的思想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2.法家人物商鞅在变法时强调,“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能为这一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的是A.“节用而爱人”B.“官无常贵,民无终贱”C.“为政以德”D.“天法道,道法自然”3. 孟子曾哀叹“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杜甫也曾愤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们在揭露社会弊端时都流露了A.民本思想B.专制思想C.宗法观念D.强权理念4.“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敬鬼神而远之”,这些观点表明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是A.排斥鬼神B.兼容并包C. 积极入世D.经世致用5.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余波极大地影响了汉武帝的统治。

各派思想不统一,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是一个严重的障碍,汉武帝因此采取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统一文字C.大兴文字狱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6.中国古代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B.民族融合得到进一步加强C.商品经济有了大的发展D.出现了维新变法思想7.“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此观点可以概括为A.知行合一B.致良知C.格物致知D.天人感应8.李贽著有《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2013年重庆一中高2015级高二上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卷(文科)2013.11历史试题共6页。

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原创)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派思想学说争奇斗艳,以下各言论与其相关人物的对应不正确的是A.墨子——“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B.孔子——“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C.老子——“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D.韩非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2.(原创)右图是一张清朝道光年间的“圣旨”,其头句为“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中国古代为皇权来源确立“天授”的是A.孟子B.朱熹C.董仲舒D.王阳明3.儒家思想创立后,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

下列儒家思想主张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圣人之道,悟性自足,不假外求”②“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③“理在先,气在后”④“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 ④③①②D.④③②①4.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

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

以下说法最准确的是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的客观性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5.(原创)公元前219年,秦始皇至泰山封禅,并刻石颂秦德,所使用的字体应是A B C D6.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

重庆市重庆一中13—1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附答案)

重庆市重庆一中13—1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附答案)

秘密★启用前重庆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A.中央集权B.官僚政治C.家国一体D.君主专制2.宋代创“特奏名”制,凡省试或殿试落第者,积累到一定的举数和年龄可特许参加殿试,分等第赐出身或官衔。

“自是士之潦倒不第者,皆觊觎一官,老死不止……英雄豪杰皆汩没消靡其中而不自觉,故乱不起于中国。

”据此,推行“特奏名”制的目的是A.扩大统治基础B.体现科考公平C.提高官员素质D.维护统治秩序3.朱元璋认为:“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

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基于这一认识,明太祖朱元璋A.废丞相制度B.设立内阁C.实行票拟制D.设立军机处4.有学者对某次战争曾有这样的评价:此战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

“此战”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从1928年到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一直受到……共产党……不断壮大的对抗和日本……日益加剧的侵略。

”下列四幅地图最能体现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国民政府挑战的地区是D6.“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A.五四运动的爆发B.国民革命的兴起C.抗日战争的胜利D.战略反攻的开始7.毛泽东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训交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

”对“一边倒”政策理解正确的是①维护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②缓解了新中国的经济困难③促进了与新兴民族国家的团结④打破了西方国家对华的外交孤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越南胡志明主席曾发表文告说:“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

重庆市八中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含解析)

重庆市八中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含解析)

某某八中2013—2014学年度(下)半期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材料中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天子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的反映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答案】D【解析】考点:分封制。

九鼎,据传是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后,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金铸成九鼎,象征九州。

因此,‘鼎’很自然地成为国家拥有政权的象征。

材料反映了九鼎随着夏商周政权更迭,在夏商周流转,也形象说明了九鼎代表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2.从政治制度的发展来看,你认为三省六部制最值得肯定的一点是A.综合了汉魏以来的官制 B.明确了部门职权的划分C.既分工合作又牵制监督 D.打击了士族门阀的势力【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理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政治制度的发展来讲,三省六部制最值得肯定的,也就是积极作用是既分工合作又牵制监督;BD是选官制度的影响。

所以答案选C。

3.“(包拯)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X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后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

后拜枢密副使。

”包拯在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时分别负责A.监督百官、管理财政、管理军政 B.管理财政、监督百官、管理军政C.管理财政、管理军政、监督百官 D.监督百官、管理军政、管理财政【答案】A【解析】考点:北宋战争体制。

由材料“X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可以推断出御史中丞具有监督百官的职能,三司使和枢密使根据所学应该是分管财政和军事的。

故正确答案为A。

4.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中,都教授降落在朝鲜的日期为光海一年(公元1609年),此时中国正值明朝万历年间,若他当时降落在中国,以下情况有可能的是A.成为明帝国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B.任职六科给事中,监察地方官吏言行C.成为殿阁大学士,对军国大事进行“批红”D.以平民身份参加科举考试,成为朝廷官吏【答案】D【解析】考点:明代集权的措施。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2014年重庆一中高2015级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卷2014.1历史试题共6页。

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思想家是A.孟子B.韩非子C.庄子D.荀子2. (原创)下列言论的出现与右图属于同一朝代的是A.“存天理,灭人欲”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D.“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3.唐代某中央机构设有“给事中”四人,其职责主要是:“凡百司奏抄,侍中既审,则驳正违失。

诏敕不便者,涂窜(意为涂改)而奏还。

”唐代“给事中”一职应设置于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枢密院4.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唐代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

”材料主要表明唐代的选官制度A.适应了阶级关系的变动B.选拔方式日益公开化C.选拔出德才兼备的官吏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5.不同时期,对于提高人修养的途径问题,儒学家有不同的看法。

宋朝到明朝的变化是A.遵从礼乐到顺应天命B.顺应天命到顺应自然C.格物致知到本心体悟D.循序渐进到经世致用6.右图为明代徐温的《墨葡萄图》,题诗是:“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可见该诗画艺术风格是A.山水画,重视写实B.文人画,重视写意C.风俗画,刻画习俗D.人物画,形神俱备7.8.(原创)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重庆市两江中学校_2013—2014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半期测试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重庆市两江中学校_2013—2014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半期测试

重庆市两江中学校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半期测试本卷共8页。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19世纪末20世纪初,导致欧洲列强之间矛盾纷繁复杂的根本性原因是A.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的斗争B.各国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的不同C.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策不同D.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2.1896年德皇威廉二世说:“我们十年前开始实行殖民政策而未有舰队……我们现在有了大量的殖民属地……因为这些殖民属地与英国继续不断地发生或大或小的纠纷……我们的贸易正和英国作生死的斗争……但是在各大洋上航行的挂着我们旗帜的大批商船,在130只英国巡洋舰的面前而我们只有4只来对抗的情形下,是十分不保险的。

”对上述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B.德国打算与英国进行海军军备竞赛C.赢得争夺的焦点是殖民地和贸易问题D.德国力图与英国成为海上贸易伙伴3. 之所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主要依据是A.双方不分胜负B.不管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付出了惨重代价C.协约国和同盟国以停战和谈的方式宣告结束战争D.战争的结局没有战胜国和战败国之分4.威尔逊认为“我们应当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而谁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谁就应当……管理全世界。

”下列实施体现了美国这一愿望的是:A.放弃中立,参加一战B.提出“十四点原则”C.召集华盛顿会议D.提出对华“门户开放”政策5.在巴黎和会期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这段材料说明①英国反对缔结处置德国的和约②英国认为《凡尔赛和约》是不公正的③劳合·乔治预感到德国复仇主义者的威胁④《凡尔赛和约》将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激化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6.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曾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和废除二十一条,其主要意图是A.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B.削弱日本的在华优势C.表示对中国人民的友好D.拉拢蒋介石集团7.尽管存在不少分歧,巴黎和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还是取得一致共识。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2.梁启超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至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

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

”这告诉我们()A.文化决定了一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B.传统文化都必须被继承并成为民族之精神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D.文化的不同源于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的不同23.“猜谜语、出谜语”这种文化活动在中国源远流长,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举办首届大型电视益智竞技节目《中国谜语大会》,深受观众好评。

这表明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②文化是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③丰富文化形式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播④文化创新是文化继承的客观要求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4.唐代在两京及州县以上地方置“市”,设“市令”、“丞”,到宋代发展为在京城及地方路府州县置“税务”来管理市场。

上述变化反映出宋代政府()A.不再直接监管市场交易B.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C.摒弃传统重农抑商政策D.通过征税来直接监管市场25.清初嘉兴人张履祥设计了这样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今即其遗业,为经画之如左:瘠田十亩,……莫若止种桑三亩、种豆三亩、种竹二亩、种果二亩、池畜鱼、畜羊五六头,以为树桑之本。

……竹果之类虽非本务,一劳永逸,五年而享其成利矣。

”这一模式体现了() A.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 B.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趋势C.自给自足的生产特点D.农业和手工业协调发展26.下图是根据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绘制。

图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C.社会安定创造了有利条件D.反帝爱国运动的大力推动27.“土地改革以后,少数农户上升为富裕中农,个别的已成为新富农,土地集中和雇工现象开始出现,党内不少同志产生忧虑,担心农民自发走向资本主义。

重庆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重庆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秘密★启用前重庆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2014.5历史试题共5页。

满分100分。

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春秋战国时期,推动我国农业走向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历史因素有①铁犁牛耕的使用②土地逐步私有化③农业生产家庭化④均田制的推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唐诗名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称道的工艺技术是A.冶铁技术 B.缂丝技术 C.青瓷技术 D.彩瓷技术3.《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唐宪宗)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进奏院:指地方设在京城的办事机构)及诸军、诸使富家,(领取半联票券)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

根据材料判断,唐代出现的“飞钱”A.是中国最早的纸币 B.增加了政府收入C.属国家发行的债券 D.有利于商业流通4.“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

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

”材料记录的城市景象最早可能出现于A.汉代长安 B.隋代洛阳 C.北宋东京 D.明朝苏州5.苏州盛泽镇“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

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

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

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明清时期盛泽镇的发展历程表明A.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B.工商业发展促进城市繁荣C.重农抑商政策走向瓦解 D.海外贸易推动手工业兴盛6.17世纪中期的中国政府多次颁布禁海令,而同一时期的英国政府则颁布《航海条例》保护海外贸易。

[精品]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及答案

[精品]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及答案

重庆市第十八中2013-2014年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

(共24题,共48分)1.在梭伦改革中,雅典公民被划分为四个等级,其划分依据是:()A政治地位 B血缘关系居住地域 D财产多少2关于梭伦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A.根本目的是稳定雅典社会秩序,壮大雅典城邦实力B.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生产关系.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D.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社会矛盾3“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我们的宗教,根皆在希腊。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文缺乏原创性.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近代西方法律、文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4公元前594年开始的梭伦改革对雅典开辟了一条通向民主的道路,其积极影响不包括()A.发展工商业经济,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强化训练强化训练B.稳定平民阶层,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阶级强化训练强化训练.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根本解决,稳定了社会D.赋予平民直接管国家的权力,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起了楷模作用5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明显、最直接触犯旧贵族利益的是()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建立县制 D.禁止弃农经商6“商君虽死,而秦卒行其法”不能说明()A.改革者有时要付出巨大代价 B.旧贵族只反对商鞅不反对变法.商鞅变法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D.秦国新的生产关系已经无法动摇7商鞅变法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A变法的指导思想正确 B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变法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D商鞅对变法法令的严格执行8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A.废井田,以法律形式确定土地私有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9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出现的根是:()A.皇室开支巨大 B.土地兼并严重.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D.宋辽、宋夏之间经常发生战争10在王安石的财新法中,青苗法和募役法引起的争议最大,主要是因为()A.严重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高利贷者的利益 B.对农民的剥削过重.方便了不法官员从中牟利 D.政府财政收入并为得到保证11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改革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强化训练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断定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宋神宗急功近利 B.宋神宗动摇不定.宋神宗反对变法 D.宋神宗软弱无能12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13.19世纪俄国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技术落后 B.缺少工业资本.落后的农奴制度阻碍D.国内市场狭小1419世纪初,一位俄国贵族说:“(废除农奴制)农业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吗?一些田地难道不休耕、一些谷仓难道不会空吗?毕竟,我们市面上的面包大部分不是由自由农民生产出的而是出自贵族……离开了主人的管束,农民只会贪杯、干坏事。

重庆一中2014-2015学年春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试卷

重庆一中2014-2015学年春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试卷

秘密★启用前2015年重庆一中高2016级高二下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卷2015.5历史试题共6页。

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A.原始农业B.个体农耕C.千耦其耘D.自然经济2.(原创)“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曰市井”。

战国时期,“市井”、“闾肆”等词的出现反映了A.市分散于街巷的布局B.城市政治功能的削弱C.“工商食官”的政策D.城市中商业区的产生3.钱穆说:“中国以农立国……往往以我日常用品易彼奇珍异玩,徒是引起国内之贫富不均,以及风俗之奢华。

而于整个国民生计,无大补益。

故对外战争,除防止侵略外,常无所利。

”文中认为“常无所利”的根本原因是A.小农经济的发达B.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C.闭关锁国的政策D.统治者的盲目自大4.1999年在印尼海域“黑石号”唐代沉船上打捞到近7万件中国瓷器,包括数量不等的越窑青瓷、北方白瓷等,内有3件完好的青花瓷尤为引人注目。

瓷器种类多样,部分瓷器的形制、图案、色彩有明显的西亚、波斯艺术风格。

据此可得出①唐代青花瓷器技术已经成熟②印证了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③唐代官营手工业产品占据海外市场④为研究古代瓷器生产提供了第一手材料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5.(原创)宋人赵彦卫说:“唐人推崔卢等姓为甲族(世家大族),虽子孙贫贱皆家世所重。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1.春秋战国时期,推动我国农业走向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历史因素有①铁犁牛耕的使用②土地逐步私有化③农业生产家庭化④均田制的推行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均田制的推行最早推行于北魏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出现均田制,因为此时的井田制尚未完全瓦解,国家不能实行均田,所以④的内容不正确,故答案选择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土地制度2.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唐诗名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称道的工艺技术是A.冶铁技术 B.缂丝技术C.青瓷技术 D.彩瓷技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九秋风露越窑开”表明是唐代的制瓷业的发展。

越窑是唐代著名的瓷窑,主要作品是青瓷,ABD三项是无关项。

故答案选择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唐代制瓷业的发展3.《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唐宪宗)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进奏院:指地方设在京城的办事机构)及诸军、诸使富家,(领取半联票券)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

根据材料判断,唐代出现的“飞钱”A.是中国最早的纸币 B.增加了政府收入C.属国家发行的债券 D.有利于商业流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中国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宋代,不是唐代,所以A项错误。

钱又称“便换”,是中国历史上早期的汇兑业务形式。

始于唐宪宗元和初年,有两种形式:一是官办,商人在京城把钱交给诸军、诸使或诸道设于京城的“进奏院”,携券到其它地区的指定地方取钱;二是私办,大商人在各道或主要城市有联号或交易往来,代营“便换”,以次牟利。

这种汇兑方式一方面减低了铜钱的需求,缓和钱币的不足,同时商人前往各到进行贸易活动时,亦减轻了携带大量钱币的不便。

“飞钱”实质上只是一种汇兑业务,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货币的职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

重庆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重庆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秘密★启用前2013年某某一中高2014级高二下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卷历史试题共6页。

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某某、某某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荀子·富国》认为“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 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2.(原创)下列言论的出现与右图属于同一朝代的是A.“存天理,灭人欲”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D.“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3.史载∶“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

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

”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A. 唐代国力强盛,宋代经济衰弱B. 唐代建筑技术高超,后代难以超越C. 宋代打破坊市界限,疏于维修 D. 宋代财政集权中央,地方经费困窘4.明清时期,某思想家提出“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

虽使孔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是非也”的观点。

该观点A.全盘否定了儒家思想 B.是儒学新发展的反应C.体现了对权威的尊重 D.继承了封建礼教精华5.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不断发生变化,常出现“君主近臣,代起执政(执行政令)”,结果削弱了本朝原有中枢机构的职权。

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①秦朝设置三公九卿②西汉设置中朝③唐朝实行三省制④清朝设置军机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右图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某某十三行商馆的情景:商馆前的广场上飘扬着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国旗;画面的右上方是一座观音庙和一栋镇海楼。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10月定时测试历史试题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10月定时测试历史试题

秘密★启用前2014年重庆一中高2016级高二上期定时练习历史试题卷2014.10历史试题共6页。

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臵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臵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礼记》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皆举亲也。

”材料说明西周A.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核心 B.实行嫡长子继承制C.分封主要依宗法制进行 D.实行王位世袭制度2.“这种制度带有武装殖民的性质,使国家朝着统一的方向前进了一步,但由此形成的国家不是一个有机的政治、经济整体。

”这一状况的改变得益于国家实行了A.分封制 B.行省制 C.察举制 D.郡县制3.“秦承周末,为汉驱除,自以德兼三皇,功包五帝,故并以为号。

汉高祖受命,功德宜之,因而不改也。

”材料表明西汉继承了秦朝的A.皇帝制度 B.丞相制度 C.郡县制度 D.监察制度4.“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养了顺从性。

”这是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A.军功爵制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5.“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

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

”文中的“今世”是指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6.有学者指出,“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即中书省)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

重庆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 历史 含答案

重庆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 历史 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历史测试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经常记载分封诸侯的指令,要求诸侯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

这表明分封制A.有利于文化整合 B.以保存地域文化为目的C.扩大了统治疆域 D.有传播华夏文明的功效2.战国授田制是一种由国家掌握地权,并按一定标准将土地分配给个体农户耕种,直接向农户征收赋役的土地分配形式。

这一制度的推行有利于A.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B.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C.巩固土地国有制度 D.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3.据考古资料统计,秦汉墓葬、村落遗址、冶铁遗址出土的1350件起土铁农具中,犁铧、铧冠、鐴土约计146件(其中,铧冠约计101件,鐴土4件),锸、锄、铲、镢之属1204件。

这反映出秦汉时期A.牛耕技术得到全面推广 B.冶炼业以生产铁农具为主C.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 D.秦汉时期官营冶铁业发达4.南北朝时期,夷夏之辨尤为激烈,南北方政权都以中国正统自居,讥讽斥责对方为“夷狄”、“僭伪”,这一现象折射出当时南北方A.分裂对立势难消除B.对华夏文化的认同C.经济发展趋于平衡D.对社会安定的愿望5.大运河修建之后,成为南北经济交流的要道。

唐朝中后期又在沿线相继开凿了不少运河漕渠,主要分布情况见右图。

据此可知当时A.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B.交通设施渐趋于完善C.经济区域化趋势增强D.经济重心已完成转移6A.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B.商业管理制度较为混乱C.专业化市场已出现 D.商业经营方式灵活多样7.宋代平均每匹绢合银1.57两,明代平均每匹合银0.625两。

除去白银价格降低的因素,若将绢价按当时米价折算,明代正统至嘉靖,绢价比宋代低约11%。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古代关于“五谷”的说法主要有两种:最初流行的说法是指麻、黍、稷、麦、菽,而后来最流行的说法是指稻、黍、稷、麦、菽。

较早流行的“五谷”中无“稻”,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水稻的栽培种植历史较晚B.早期的经济重心在北方C.水稻的产量不及其它作物D.民众饮食习惯发生变化2、《吕氏春秋·上农》载:“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於农。

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

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

……后稷曰:‘所以务耕织者,以为本教也。

’”古先圣王倡导“先务於农”主要是为了A.安边境 B.尽地利 C.稳秩序 D.抑商业3、汉代《盐铁论》对官营手工业有如下描述:“卒徒工匠,以县官日作公事,财用饶,器用备。

……吏明其教,工致其事,则刚柔和,器用便。

”这说明汉代官营手工业①由政府设官管理②以冶铁炼钢为主③资金雄厚,技艺先进④不计成本,/缺乏竞争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演变概括为“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宥市无城”。

下列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A.秦都咸阳 B.唐都长安 C.宋代东京 D.明代苏州5、张履祥(1611-1674)对江浙一带农业生产有如下记载:“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

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赁田以耕,亦其势也。

”这表明当时江浙一带的农业生产:①生产效率极为低下②租佃经营方式盛行③人地矛盾较为突出④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6、乾隆年间,“广东商人于景德镇烧造白瓷,运至粤垣,另雇工匠,依照西洋画法,加以彩绘,于珠江南岸之河南开炉烘染,制成彩瓷,然后售之西商”。

对以上记载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商业资本参与生产过程B.生产工艺适应西方风尚C.欧亚之间商贸往来频繁D.突破政府闭关政策限制7、据统计,广州对英贸易从1844年的3340万美元下降到1849年为1930万美元,1855年时为650万美元,较1844年时减少了80.5% 。

重庆一中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重庆一中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秘密★启用前2013年重庆一中高2014级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卷历史试题共6页。

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封建社会的商人高利贷者可以通过购买土地而转化为地主,这不仅缓和了土地权和货币权的矛盾,而且形成了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在经济上的三结合。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专卖制度B.重利轻义观念C.土地私有制度D.工商皆本思想2.《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载:“辨天下之四人,使各专其业。

凡习学文武者为士,肆力耕桑者为农,工作贸易者为工,屠沽兴贩者为商。

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食禄之人不得夺下人之利。

”材料反映了唐朝A.按出身门第划分四个等级B.用科举考试选拔官员C.强化对工商业者经济限制D.禁止官员从事工商业3.(原创)“凡贸易,金太贵,而不便小用;……钱近实,而易伪易杂;钞太虚,亦复有泡烂。

是以白金之为币,长也。

”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可能出现在A.春秋战国B.宋代C.元代D.明代4.(原创)研究历史可以采用不同的史学范式,下列关于“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说法符合现代化史观的是A.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标记B.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逐渐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它是近代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前沿阵地D.它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5. 下表反映的是1750年至1900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相对份额,其比例发生变化的原因包括③西方列强在华设厂④欧美国家工业发展迅速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6.(原创)1912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福新面粉厂,到1921年,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已达到12家,荣氏兄弟成为著名的“面粉大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秘密★启用前重庆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2014.5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

”为此秦始皇()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制度 B.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C.设立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事 D.推行郡县制,中央直接管辖地方2.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指三省首长)职,而假以他名。

”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君主专制 B.牵制君主权力 C.提高宰相权利 D.提高行政效率3.宋太祖时置诸道转运使以总财赋,分全国为十三路。

太宗以边防、盗贼、刑讼、钱谷之任皆委于转运使,分全国为十五路。

真宗时设置了提点刑狱使,总揽一路司法和监察,安抚使主持一路军事,而转运使专理一路财赋和民政。

据此宋代转运使( )A.总揽地方军事、财政大权 B.中央设置的监察地方的职官C.其职责变化表明地方权力增大 D.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4.《清史稿》载:“清大学士,延明旧名,例称政府,实则国初有议政处,以掣其柄。

雍正以后,承旨寄信有军机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这说明清朝初年( )A.内阁权力不断扩大 B.军机处位高权重C.皇权相权矛盾尖锐 D.内阁权力受制约5.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6.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拉格会议上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关于中国革命的决议》。

会议斥责俄国自由派支持沙皇侵略政策的行径,强调指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世界意义,祝贺中国的革命共和,为他们感到欢欣鼓舞。

这次中国革命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C.国民大革命 D.人民解放战争7.阅读下图,两图所示历史事件( )A.都兴兵于广东,定都于南京B.都有科学的革命纲领指导C.均担负着反封建反侵略的使命D.均以推翻清王朝统治为目标8.右图为故宫文物迁移路线图(部分)。

下列关于图中标示的四次迁移的历史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A.①处: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B.②处:日军制造“七七事变”C.③处:日军攻占南京,国民政府内迁D.④处:国民政府战败,败退台湾9.下表汇总了新中国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所发行的邮票,其中60周年的纪念邮票与之前相比,其主题最主要的变化在于()A.突出了中共在抗战的地位 B.肯定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C.凸显国共合作抗日的重要性 D.强调中国战场在二战中的重要地位10.1954年宪法是对《共同纲领》的继承和发展,其中的“发展”表现在()①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④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1.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谈话中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

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这一主张A.体现了“一国两制”的思想 B.首次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C.成为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D.直接推动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12.《文汇报:跨世纪的鲜亮印记》统计出下图所示一组热门词汇,由此可以看出世纪之交的中国()A.外交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B.民主法制建设发展迅速C.民主政治建设开始起步 D.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13.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中明确规定:“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地区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对此材料下列解读准确的有( )①对当时美国亚太霸权政策有一定约束②这是中美建交后取得第一个重大成果③包含着反对苏联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④直接促进台湾海峡两岸实现军事停火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4.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

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A.符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针对的是两极格局逐渐解体的国际环境变化C.“韬光养晦”指是专注国内发展、少参与国际事物D.“有所作为”主要表现为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15.梭伦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克里斯提尼在全国推行区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商鞅变法推行军功爵制度。

这些改革措施反映出东西方在政治变革早期的共同趋势是( )A.确立民主制度 B.加强中央集权C.打破血缘政治 D.实行代议制16.历史学家屈维廉在其历史著作中特别强调奥兰治(即荷兰)的威廉入侵英国的重要性。

认为这是“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汇合在一起来帮助拯救英国,并成为英国历史上的决定性的转折点”。

这个“转折点”指( )A.1688年光荣革命 B.1832年议会改革C.工业革命的开始 D.责任内阁制形成17.著名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普鲁士19世纪60、70年代的胜利,“为1918年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

以下各项可以作为科恩论断依据的是( )A.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 B.德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C.俾斯麦宰相实行“铁血政策” D.德国推行海外殖民扩张政策18.“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当时群众的迫切需要是( )A.实行民主政治 B.和平与土地C.实现社会主义 D.推翻沙皇统治19.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写道“1929-1932年无疑是一道深谷……在思想知识界及政治舞台上,共有三股势力争霸。

马克思共产主义是其一。

第二种势力则是改良式的资本主义。

至于第三条路,就是法西斯路线了。

”这“三股势力”的典型代表分别对应的是( )A.苏联、日本、德国 B.中国、德国、日本C.中国、美国、德国 D.苏联、美国、日本20.1938年9月27日英国首相张伯伦发表广播演讲:“我们在对一个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的同情,但总是不能仅仅为了它不顾一切的使整个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这里的“小国”指( )A.荷兰 B.奥地利 C.波兰 D.捷克斯洛伐克21.约翰·科斯特洛在《太平洋战争(1941-1945)》中有如下统计记载,其统计的历史事件是( )日本损失:飞机29架,5艘袖珍潜艇。

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损失:22.顾维钧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外交家,他曾与1919年和1945年分别在法国巴黎、美国旧金山代表中国参加重大国际性会议。

第一次会议拒签国际文件和第二次会议上签署国际文件都有力维护了中华民族的权益。

他拒签和签署的两个国际文件分别是( )A.《凡尔赛和约》《联合国家宣言》 B.《四国条约》《大西洋宪章》C.《凡尔赛和约》《联合国宪章》 D.《国际联盟盟约》《九国公约》23.“6月25日,朝鲜军队入侵南方,他们的行动显然得到了斯大林的允许。

杜鲁门政府立刻命令美国海军和空军支援韩国,联合国安理会还通过决议要求会员国联合抵制侵略”。

从材料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有( )①材料记载的是1950年朝鲜战争②材料出自于中国历史书籍记载③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操控联合国④材料的描述站在中立的立场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4.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

”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 )A.互相妥协 B.互相竞争C.互相合作 D.互相对峙25.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紧张,世界各国和人民为追求和平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下列相关史实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②第一次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召开③亚非国家不结盟运动正式兴起④美苏签署《消除中程导弹条约》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④② D.④②①③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的成功,在于他的改革抓住了问题的核心,那就是帝道、王道的理想境界,秦孝公等不及,因而必须用简单的、易于操作的、见效快的办法,像魔术师一样,变出一个生龙活虎的秦国。

抓农业,等于让国家经济有了保障;抓军事,这是那个崇尚丛林法则的年代里,最硬的硬道理。

——聂作平《秦国是怎样崛起的?》材料二孝文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禧赞成其事。

于是诏:“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

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不听,不允许)仍旧。

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北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认为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4分)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孝文帝的改革政策并说明其历史意义,(4分)该项改革政策的具体规定体现了孝文帝怎样的政治智慧?(2分)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

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材料二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同美国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何春超《国际关系史》材料三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

……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杨文昌《人民日报海外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冷战“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6分)(2)根据材料二,西欧、日本与美国政治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这种变化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多极合作时代”能否实现?结合所学说明理由。

(4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8.(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军舰总吨位对比表材料二苏美战略核力量对比表材料三 1991年美国情报部门获悉,伊拉克从法国购买了一种用于防空系统的新型电脑打印机,准备通过约旦首都安曼偷运到巴格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