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学会看病》教学反思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精选3篇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精选3篇学会看病教学反思篇一《学会看病》是一篇略读课文。
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
母亲用这种方式磨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课文先讲母亲发现儿子病了,准备照例自己用药给他治病,后又改变了主意,让他自己独自到医院看病。
“当我又准备在家里的储药柜里找药时,却突然怔住了。
”说明母亲意识到应该锻炼儿子独立面对疾病。
接下来的对话,可以看出儿子对父母的极度依赖,更坚定了母亲“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的决心。
“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生怕自己改变了主意”、母亲对儿子的嘱咐、“心立刻软了”、“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等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反映出母亲内心的矛盾,爱子真情饱含其间。
再讲儿子到医院后母亲在担心、后悔与自责中等待,直到儿子看完病回家。
“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
我想”、“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等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浓浓的母爱。
母亲看似“冷漠”的言行,是为了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对孩子的`未来负责,通过让儿子学习找医生看病,磨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本文从母亲尽责的独特视角,反映了母爱的广袤深远。
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本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充分地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生词,初步感知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边读书边勾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进行交流。
在体会母亲感情时,引导学生走进儿子的心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儿子复杂的心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并运用,真正做到了“语用教学”。
另一方面,希望通过教学本文,渗透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引导他们学会真正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群文的目的。
当然,一堂课的取舍还是做得不够,想抓得东西还是太多。
课堂变得不简单,不高效了。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精选8篇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精选8篇学会看病教学反思篇一本单元的几篇课文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描写都非常精彩,所以在上课时就把训练的重点放在了这上面,学完了《地震中的父与子》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之后,就要求孩子们在日记中练习一下对话描写,感觉孩子们还是能够掌握课堂训练重点的。
《学会看病》一课最精彩的则是对作者心理的刻画,发现儿子病了,本打算自己给孩子用药的,可后来改变了主意,让他自己独自就医。
在孩子就医的过程中,母亲的内心经历了犹豫、后悔、担心、自责……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可谓是百感交集。
过去在上这一课时,一般都会让孩子们在书上画出母亲的心理活动过程,找出相关词句,再问母亲这样做对不对,让孩子感受母亲对儿子的爱。
这一次当然没这样上。
在解决了字词之后,就让孩子们自由读文,因为之前没有布置预习,所以要求最少要读二到三遍,并概括出全文的大意,找出不理解的词句。
孩子们读得很认真,许多人读完一遍之后便拿着笔开始在书上进行勾画了,之后要求孩子们把自己找出的问题和解决好了的问题在小组里进行交流,争取在小组里就能把所有问题解决掉,最后再全班汇报。
其实汇报时孩子们还是抓住了本文的重点句子,如“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等句子中对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浓浓的`母爱。
孩子们找出了这些句子,但对关键词的理解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
如“艰涩”“忐忑不安”等词语能够理解词意,但对它们为什么能够表现人物的心理还缺乏比较深刻的认识,这也是今后在引导时要下大力气的地方。
整篇课文除了要求概括全文大意,并没有提一个问题,全部是由孩子们自己提出,除了对重点词语稍微进行了点拨外,其余都是自己解决的,只可惜时间有限,不能让所有小组都进行全班汇报,但相信孩子们还是有收获的。
课后的作业本应该布置与心理活动相关内容训练,但忘了,明天再写吧。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篇二《学会看病》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优秀6篇)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学会看病》教学反思(优秀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这次本店铺为您整理了《学会看病》教学反思(优秀6篇)如果能帮助到您,本店铺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8篇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学会看病教学反思(一):《学会看病》教学反思《学会看病》是新课标人教版第九册的一篇阅读课文。
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
母亲用这种方式磨炼儿子独自应对生活的潜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课文先讲母亲发现儿子病了,准备照例自己用药给他治病,后又改变了主意,让他自己独自到医院看病。
当我又准备在家里的储药柜里找药时,却突然怔住了。
说明母亲意识到就应锻炼儿子独立应对疾病。
接下来的对话,能够看出儿子对父母的极度依靠,更坚定了母亲就应及早教会他看病的决心。
既然我是母亲,就就应及早教会他看病、生怕自己改变了主意、母亲对儿子的嘱咐、心立刻软了、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等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述,反映出母亲内心的矛盾,爱子真情饱含其间。
再讲儿子到医院后母亲在担心、后悔与自责中等待,直到儿子看完病回家。
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
我想、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等心理活动的细致描述,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浓浓的母爱。
母亲看似冷漠的言行,是为了尽到做母亲的职责,对孩子的未来负责,透过让儿子学习找医生看病,磨炼孩子独立生活的潜力。
本文从母亲尽责的独特视角,反映了母爱的广袤深远。
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本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充分地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透过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生词,初步感知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
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边读书边勾画出描述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进行交流。
在体会母亲感情时,我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
最后学完课文,我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或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类似经历。
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的体会。
正如我的意料,此刻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大事小事都有父母包办,哪怕一点伤风感冒父母们都紧张得不得了,第一时间带孩子们上医院看病,从没有像书中的母亲一样放胆让孩子们自己上医院看病,所以,对于书中的小男孩独自一人去医院看病,他们中大多数同学都觉得不可思议,有一小部分同学却很渴望像小男孩一样去尝试,但他们都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家长们肯定很担心他们,害怕他们会出意外。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4篇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4篇学会看病教学反思1《学会看病》是新课标人教版第九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著名女作家毕淑敏的文章。
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
母亲用这种方式磨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作为略读课文,我以阅读提示中的问题“母亲的感情有何变化”为主线,让学生自己去独立阅读、探讨交流。
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有关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语句去品味感悟。
课堂采取小组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
这种方法的学习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努力引导学生走进文字,深入理解和感悟母亲感情变化的过程:决定让儿子独自看病——犹豫、后悔、担心、自责、勇气又回到心里。
让学生找到母亲在这一过程中相应的语言和心理描写,如“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为了让学生更深地体会母亲特殊的爱,我抓住文中母亲的话“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问学生“你认为文中的母亲狠心吗?”展开辩论。
这种形式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师生间、学生间的信息传递,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最终,双方统一了观点,母亲看似狠心的表现实则是一种爱,一种尽责的爱。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2周五听了王老师的《学会看病》,后来又看了她在论坛中的教学叙事,感触非常多。
一堂好课的产生,教师背后的付出的确是巨大的。
深感佩服之余,自己也觉得惭愧。
《学会看病》是一篇略读课文,一贯以来,对略读课文的目标把握,一直是有些忽视的。
王老师选择这样的课例,无疑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和鞭策,这是佩服之一。
在教学叙事中,王老师讲到她一次次试教,一次次修改,而且每一次的试教和修改思路明确,先分析不足,再从理论高度找原因,继而出炉更好的教学方案,每一次都有提高,解决方案有针对性,这是佩服之二。
在星期五的课堂展示中,王老师呈现了一堂有深度、有大师风范的课,每一个环节丝丝相扣,其最终目的直奔目标,体现了以学定教、学生为主的课堂理念,这是佩服之三。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6篇)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6篇)【第1篇】《学会看病》教学反思《学会看病》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当过多年医生的母亲不但不给儿子找药治病,还让儿子独自上医院看病,并学会了看病的事。
细腻的描写,写出了母亲感情变化的心理历程,体现了母亲浓浓的爱子之情。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这种独特的爱子方式,并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为了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仔细阅读课前提示,按要求去自学,自入情境,与文本对话;然后在课堂上小组学习,全班交流,去理解母亲爱子的独特方式;再通过拓展课外阅读中深入理解课文,理解母亲看似“狠心”实则“尽责”的爱,最后结合对文章心理描写方法的学习,以情境练写方式来表达情感,做到读写结合,锻炼了学生习作能力。
教学本课,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自主学习,初入情境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初反馈交流两个问题: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引导孩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重点关注第二个问题:有的说:“这是一位狠心的母亲,独自让孩子去看病!”有的说:“这是一位爱孩子的母亲,让孩子学会了自己看病”等等,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并能与文本进行对话。
二、合作探究,加深情感《教学课程标准》强调:“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要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环节:1、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时,我出示学习目标:以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描写母亲的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多读几遍,感受母亲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学习时,教师巡视、倾听,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
学习任务布置后,小组学习情绪高涨,学生们以本组学生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有的小组学生快速默读,有的小组一人一自然段,分工合作学习,有的小组根据文中对话多的特点分角色朗读……,有的小组边读边想,边读边议,有的边读边作记号,方法各异。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通用6篇)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通用6篇)《学会看病》教学反思(通用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会看病》教学反思(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1《学会看病》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本文是女作家毕淑敏写她和儿子之间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为让儿子学会看病,在儿子发烧生病时,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
作为略读课文,我基本上是放手,就让学生抓住一个问题——“母亲的感情有何变化”,让他们自己去独立阅读、探讨交流。
应该说,他们的自学效果不错,他们能从文中找出有关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语句去品味感悟。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位母亲的浓浓母爱,我把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杂志上看到的毕淑敏就《学会看病》一文的创作体会,原原本本的读给学生听。
当听到毕淑敏那位女性朋友的已上大学的儿子,得了普通的感冒,就打电话给远在北京的母亲,说我快要死了,你救救我啊,很多学生都笑了,他们觉得不可思议。
到听到后来,那位母亲只得求助当地的一个朋友,那个朋友只得放下手头的工作,打车跨过长江,费了一番周折,把男孩带到医院,学生不笑了,他们在思考在叹息。
这份材料的补充,让学生豁然明朗,《学会看病》一文中的妈妈,已这种独特的方式,去锻炼自己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看似狠心,其实是一番苦心。
再回过头来让学生再次去读这篇文章,学生对文中母亲内心的百感交集有了更深的体会。
学了这篇课文,我想,对于“母爱”,学生的认识一定会更深刻更全面。
当然,我希望我的学生从今天起,对自己的母亲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感恩。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2《学会看病》教学反思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去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
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学生在生活中依赖性较强,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学习本课,不但要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母爱,而且要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练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学会看病的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8篇)
学会看病的教案及教学反思学会看病的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8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会看病的教案及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会看病的教案及教学反思篇1[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的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理解词语。
2、自主阅读课文抓住描写母亲语言和心里活动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培养独立阅读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重点难点]自主阅读课文,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感受特殊的母爱方式,激励学生能够独立面对生活、磨练意志的能力。
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理解词语。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来表现任务,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生字词及重点句投影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老师今天带来一首诗,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一读好吗?(出示多媒体)2、说一说从这首诗中你读到了什么?3、可是有一位母亲在孩子生病的时候却逼着孩子自己去看病,她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她不爱自己的孩子吗?(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要求(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扫清生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画出不理解的句子,大家讨论。
2、学生自主学习3、交流汇报学习成果(出示课件)(1)读课文中的词语(2)找出课文中的多音字(3)理解词语(4)全文共有27个自然段(三)精读课文,体会母亲的情感变化1、出示自学要求(出示课件)(1)自读课文,用不同符号画出母亲的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2)联系上下文谈感受,体会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3)有感情的朗读句子2、学生自主学习3、集体交流汇报(1)母亲做出了决定(出示句子)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母亲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2)母亲犹豫了。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精选6篇)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精选6篇)《学会看病》教学反思篇一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
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课文最大的特点是对母亲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教学时,我采取学生先自学,后交流的方法,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通过对这些句子的理解,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理解母亲这样做的原因,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但由于一节课时间有些紧张,对于朗读训练没有很到位。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篇二十一月教研室到我校调研,周老师听了我上的《学会看病》一课。
周老师真的不愧是仁厚长者,评课相当客气,首先肯定了我的不少优点:教学目标明确,能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板书漂亮,教学语言得体大方,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较强的鼓动性等等。
诚然,这节课自己的确有不少的优点,尤其让我引以为傲的是这节课上自己很投入,非常注意聆听,没有放过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一点小错误:如学生朗读课文,学生把“指点指点”读成了“指指点点”,把“毫无疑义”读成了“毫无意义”,及时抓住这些动态生成的`东西,提醒学生,让学生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并引导学生辨析“指点指点”和“指指点点”、“毫无疑义”和“毫无意义”这两组词语的不同含义,让他们明白往往一字之差,谬之千里,必须认真体会中国文字的妙处。
这大概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语文课中的一点语文味吧。
但是,这节课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没有把握好课型特点,放手不够。
周老师说得很对,《学会看病》既然是自读课文,那么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将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充分地去实践,所有的问题应来自学生,又该回到学生自己那里去解决,不应该对学生牵引太多,将学生限制在老师划定的范围。
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就是将老师提出的问题:“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变为学生自己提出的“我感受到了母亲感情的变化,我又是从那些具体的方面(语言、心理等)、具体的句子感受到这种感情变化的?母亲的感情经历了那些变化”,学生能问这些问题了,才算真正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六篇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六篇学会看病教学反思范文1一、解题规律的反思“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我们知道,同学熟悉事物的一般规律,大都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很多同学上课能听懂,但自己不会独立思索,不会运用反思,在已知学问与新问题之间建立联系.如遗传学规律的教学过程中,自由组合规律的应用在学会分别规律后,很多同学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学题目的解题规律刚有点把握,现在又开头讨论两对相对性状甚至多对相对性状同时遗传,有很多同学就可能在解题过程中感到束手无策.如为什么很多同学在解自由组合规律的题目中会一错再错,此时老师主要是教导关键,教会同学如何去反思,关心同学养成反思的习惯与意识,训练他们如何由表及里的思维方式.学会反思关键是要知道自己的盲点并准时弥补,这样才能成为反思的直接受益者.如指明同学联想对分别规律的解题过程中的方法,尝试着将自由组合规律当作分别规律来解题,提示同学两对性状同时遗传甚至多对性状同时遗传,实质为在遗传过程中各不干扰,分开遗传,只要适当地运用乘法定律就可以将题目迎刃而解.例花生种皮有紫色和红色,壳有厚薄之分,紫色(R)和后厚(T)分别是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Ttrr和ttRr杂交后代基因型的比是().A.9∶3∶3∶1B.3∶1∶3∶1C.1∶1∶1∶1D.3∶1先计算颜色Tt与tt的杂交后的基因型的比例1:1;再计算壳的厚薄rr与Rr杂交后的基因型的比例1∶1;然后在相乘得到1∶1∶1∶1得到答案C.二、反思解题方法探讨解题的多样性是解题反思的重要内容之一,一题多解是培育同学思维力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它对进展同学的智力,开阔解题思路特别有益.如在讲解人类遗传疾病题目的过程中,一对夫妇表现型正常,生有一个男孩,既是白化病又是色盲,那么再生一个小孩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多少.先让同学独立做,一般同学都会按部就班,先解只患白化病的概率,再解只患色盲的概率,然后将两概率相加.此时,老师应先对同学的解法加以确定,然后再让同学从另外角度思索有没有其他解法,老师可以提示从另一角度理解这个问题,两种疾病的遗传共四种状况:1.小孩正常;2.两病皆患;3.只患甲病不患乙病;4.只患乙病不患甲病.再让同学相互沟通,从而得出我们只要将两病皆患与正常的状况去掉即可.三、反思题目变式对生物题目进行推广,不仅可以培育同学的思索力量,而且可以培育同学思维的敏捷性.我们每解一道生物题,若能将其中的条件作一些转变,会有什么结果产生呢,常常这样去反思是特别有益的.如光合作用过程中,其他条件相宜,突然停止二氧化碳的供应,这时C5、C3,[H],ATP将如何变化?变式题光合作用过程中其他条件相宜,突然停止光照,此时C5、C3、[H]、ATP将如何变化?反思一下他们的异同,可以提高解题的应变力量,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四、潜心讨论,调整反思调整反思,即观看、反思新的教学方法或补救措施的实际效果.可以说,调整反思是尝试改进的连续,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首先要讨论原有的问题是否已经较好地解决,假如已解决,老师则应针对尝试改进的胜利方法,主动寻求进一步强化的方式和手段,以巩固自己已经形成的好的教学行为,防止原有问题再次消失.假如发觉新的问题,谨慎地追寻新问题的实质,针对新问题再次尝试另外的教学方法或其它改进措施.例如,在学习“人体各器官在体内的分布”一节中,我们发觉同学往往缺乏联系自身的观点,将人体各器官与自身分裂开来,所以在对这方面的学问进行教学时,要联系实际、结合同学自己的身体来学.例如,熟悉胃在腹腔中的部位,不能直接提问,应当提示同学“当你吃饭以后,哪里有饱腹感?指给老师看看.这个部位是在腹腔的哪里?”同学对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较简单接受,也情愿乐观参加.所以要胜利地调整反思,老师不仅要悉心讨论自我的教学行为,而且还要悉心揣摩同学的心理价值取向.学会看病教学反思范文21教学问题目前,高职高专中医临床课程教材仍为本科教材的缩减版。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8篇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学会看病教学反思(一):《学会看病》教学反思《学会看病》是新课标人教版第九册的一篇阅读课文。
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
母亲用这种方式磨炼儿子独自应对生活的潜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课文先讲母亲发现儿子病了,准备照例自己用药给他治病,后又改变了主意,让他自己独自到医院看病。
当我又准备在家里的储药柜里找药时,却突然怔住了。
说明母亲意识到就应锻炼儿子独立应对疾病。
接下来的对话,能够看出儿子对父母的极度依靠,更坚定了母亲就应及早教会他看病的决心。
既然我是母亲,就就应及早教会他看病、生怕自己改变了主意、母亲对儿子的嘱咐、心立刻软了、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等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述,反映出母亲内心的矛盾,爱子真情饱含其间。
再讲儿子到医院后母亲在担心、后悔与自责中等待,直到儿子看完病回家。
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
我想、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等心理活动的细致描述,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浓浓的母爱。
母亲看似冷漠的言行,是为了尽到做母亲的职责,对孩子的未来负责,透过让儿子学习找医生看病,磨炼孩子独立生活的潜力。
本文从母亲尽责的独特视角,反映了母爱的广袤深远。
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本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充分地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透过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生词,初步感知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
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边读书边勾画出描述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进行交流。
在体会母亲感情时,我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
最后学完课文,我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或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类似经历。
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的体会。
正如我的意料,此刻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大事小事都有父母包办,哪怕一点伤风感冒父母们都紧张得不得了,第一时间带孩子们上医院看病,从没有像书中的母亲一样放胆让孩子们自己上医院看病,所以,对于书中的小男孩独自一人去医院看病,他们中大多数同学都觉得不可思议,有一小部分同学却很渴望像小男孩一样去尝试,但他们都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家长们肯定很担心他们,害怕他们会出意外。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四篇)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学会看病》是五年级上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从母亲的角度描写了一个母亲为儿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鼓励儿子一个人去看病, 细腻地描写出了母亲感情变化的心理历程, 体现了母亲浓浓的爱子之情。
我这堂课的设计目标是让学生通过默读、浏览等方法, 感知课文主要内容;通过抓住描写母亲语言、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 还原感受, 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体会母亲感情变化的心理历程;通过自由辩驳的形式, 发现文中母亲“愿意”与“不愿意”两种矛盾心情的表达方式, 初步了解交叉描写的作用;通过互文阅读的方法, 自主建构, 感悟“让儿子学会独立”才是文中母爱的真谛。
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抓住描写母亲语言、心理描写的句子, 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难点是他们能理解母亲独特的爱子方式, 感悟文中母爱的真谛。
我把课堂教学主要设计为三大板块: 一是围绕“残忍吗?”展开讨论, 质疑母爱, 引发认知冲突;二是通过辨析“愿意吗?”抓住句子, 品悟母亲内心;三是再论“残忍吗?”, 体会情感变化, 感悟母爱真谛。
课堂上, 我希望能站在“以生为本”的角度, 通过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度”,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有所思, 有所得, 有所悟”,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是“匆匆过客”。
在此选取几个片段与大家交流:在预习反馈时, 根据我校五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 一般会把课文主要内容概括为“儿子生病了, 曾作为医生的母亲让他独自上医院, 他学会了看病。
”我设计了“给‘让’换个更恰当的词, 并说说理由。
”这一问题, 从学生提出可换成“要”、“叫”、“教”, 再逐个反对, 到最后一致确定换成“逼”字最恰当的过程中, 他们已经不由自主地走进文字, 理解和感受人物语言表达与内心感受的关系。
我随即抓住文中“母亲‘逼’儿子自己去看病”的一段对话描写进行朗读训练, 采用“老师范读、学生点评”的方法, 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朗读赏析水平, 激发了他们的朗读兴趣。
学会看病反思总结(通用20篇)
学会看病反思总结(通用20篇)学会看病反思总结篇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从母亲的角度描写了一个母亲为磨练儿子独立生活的能力,鼓励儿子一个人去看病,细腻的描写,写出了母亲感情变化的心理历程,体现了母亲浓农的爱子之情。
走进文字。
就这来说,今天的教学,我努力做到真正使学生走进文字,深入理解和感悟母亲感情变化的过程:决定让儿子独自看病——犹豫、后悔、担心、自责、勇气又回到心里。
让学生找到母亲在这一过程中相应的语言和心理描写,如“我的心立刻软了。
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
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但也从学生的回答中反映了学生的理解毕竟是粗浅的,只局限于文字的表面,如“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
就有学生不能读出母亲的矛盾和深深的自责是因为爱子之切。
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引导的技巧了,恰恰也反映了我在课堂的教学机智还欠缺。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
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
”在讲解这句话的意思时我太过于牵引。
学会看病反思总结篇2《学会看病》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当过多年医生的母亲不但不给儿子找药治病,还让儿子独自上医院看病。
母亲用独特的方式,锻炼了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教学本文,我让学生仔细读课前提示,按要求去自学,然后在课堂上小组学习,再全班交流,接着我设计了一组辩论,让学生在争辩中深入理解课文,理解母亲看似“狠心”实则“尽责”的爱。
本课的教学,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角色转换,入情入境。
在让学生解第一段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是你,你正在生病,可是你的妈妈让你一个去医院看病,你心里会怎么想?”有的说:“妈妈,你真狠心,我生病了还让我一个人去医院!”有的说:“妈妈一定是不爱我了,我生病了都不管我。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8篇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8篇学会看病教学反思 (1) 当太阳的光芒隐去,夜幕刚刚降临,北京就亮起来了,各式各样的灯汇集成海洋,看不到边,望不到头;各种色彩的光交相辉映,把北京变成了一座不夜城。
夜晚的北京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北京绚丽多姿的夜景,是小学生了解我国首都,学习语言,练习感情朗读的好教材。
本堂课我的教学目标是1、找出让北京亮起来的词语和句子。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述或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用“犹如”说话,让学生看图,展开合理的想象,出示图片说句子。
3、感受北京的美丽,进一步激发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重点是1.找出让北京亮起来的词语和句子。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看图,展开合理的想象,并能用优美的词句说出图片内容,感受北京的美丽进一步激发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二年级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北京离他们太远了,如果仅仅只限于对文本的解读,我想孩子们是很难感受到北京夜晚的美,更不能激发他们对北京的热爱。
怎样让理性的文字变得感性,让每一个优美的词句都变成生动鲜活的画面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使学生享受到审美的乐趣,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我尝试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一、抓住主线,条理清晰在教学中,我抓住“整个北京城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这句话展开教学,带着学生跟着课文和课件游北京的长安街、环行路、西单商业街和故宫,整个教学有条理。
在课文的二到五自然段是采用并列的关系,我采取变序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先自由读,喜欢哪段,就先教哪段。
我每一段都有中心,比如讲长安街时,我重点抓四字美词语,让学生说出四字美词语的好处,1、写出了北京亮起来了,使画面很漂亮。
2、读起来朗朗上口。
并让学生带着对词语的理解读课文。
讲环形路时,我拓展了用“犹如”看图说话,并指导了怎么读好顿号。
讲商业街时,我采用换词的方法比较“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的区别,体现一个“光”字不仅写出了霓虹灯的亮也写出霓虹灯的颜色多。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学会看病教学反思(通用5篇)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会看病教学反思(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篇1《学会看病》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当过多年医生的母亲不但不给儿子找药治病,还让儿子独自上医院看病。
母亲用独特的方式,锻炼了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教学本文,我让学生仔细读课前提示,按要求去自学,然后在课堂上小组学习,再全班交流,接着我设计了一组辩论,让学生在争辩中深入理解课文,理解母亲看似“狠心”实则“尽责”的爱。
本课的教学,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角色转换,入情入境。
在让学生解第一段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是你,你正在生病,可是你的妈妈让你一个去医院看病,你心里会怎么想?”有的说:“妈妈,你真狠心,我生病了还让我一个人去医院!”有的说:“妈妈一定是不爱我了,我生病了都不管我。
”等等,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并能与文本进行对话。
二、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
《教学课程标准》强调:“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要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环节:1、小组活动,体现自主性。
小组活动时,我出示学习目标:以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描写母亲的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学生学习时,教师巡视、倾听,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
任务布置后,小组学习情绪高涨,学生们以本组学生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有的小组学生快速默读,有的小组一人一自然段,分工合作学习,有的小组根据文中对话多的特点分角色朗读……,有的小组边读边想,边读边议,有的边读边作记号,方法各异。
2、提供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文中母亲说:“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
”我问:“你认为文中的母亲狠心吗?”对此,学生持两种不同的观点:狠心和不狠心。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学会看病教学反思(15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会看病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1新进教师第一学期与要上一堂汇报课,九月份刚开学,我就接到了这一通知,时间是十二月份。
从接到通知的那一刻起,我就在思考,应该上哪篇课文呢?我粗粗浏览了一下语文课本,最后锁定在《学会看病》这篇文章。
我认为,看病是孩子生活中都有的经历,上起来可能比较好把握。
于是我就开始了备课之路。
《学会看病》这一课,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感受“父母之爱”。
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
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文中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学会看病》这篇课文挺长,一共有27个自然段,但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专家早就告诉我们,略读课文的指导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
根据这一原则,我备课时把课文分成两块,一块是让学生体会母亲的狠心,一块是体会母亲的心里变化,应该说大方向是没有错的,于是我就开始了第一次磨课。
在五(2)班上完了,自己感觉整个流程还算顺畅,但细节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
年级组老师给我对大的忠告就是:自己说的太多,评价语太单调,不够自然。
我知道这是我上课最大的问题。
怎么办?我就向年级组的每位老师请教,该如何克服这一难题。
在年级组和教研组老师的帮助下,我进行了多次修改,多次磨颗,每一次上课,每一次评课,都让我收益匪浅,我作了如下反思:第一次试教,我有了以下反思:一、教学内容过多,教学时间太紧,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在抓心理描写,感悟母亲的心理矛盾这一环节抓的点太多,对于略读课文来说,抓得过细,且教学过程中主次不明显,有点面面俱到,设计上与精读课文区别不大。
二、听课教师的感觉是教学环节很多,教师牵得很辛苦,学生跟得很辛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学会看病》教学反思
五年级《学会看病》教学反思
《学会看病》是一篇略读课文。
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
母亲用这种方式磨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课文先讲母亲发现儿子病了,准备照例自己用药给他治病,后又改变了主意,让他自己独自到医院看病。
“当我又准备在家里的储药柜里找药时,却突然怔住了。
”说明母亲意识到应该锻炼儿子独立面对疾病。
接下来的对话,可以看出儿子对父母的极度依赖,更坚定了母亲“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的决心。
“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生怕自己改变了主意”、母亲对儿子的嘱咐、“心立刻软了”、“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等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反映出母亲内心的矛盾,爱子真情饱含其间。
再讲儿子到医院后母亲在担心、后悔与自责中等待,直到儿子看完病回家。
“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
我想……”、“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等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浓浓的母爱。
母亲看似“冷漠”的言行,是为了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对孩子的未来负责,通过让儿子学习找医生看病,磨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本文从母亲尽责的独特视角,反映了母爱的广袤深远。
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本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充分地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生词,初步感知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边读书边勾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进行交流。
在体会母亲感情时,引导学生走进儿子的心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儿子复杂的心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并运用,真正做到了“语用教学”。
另一方面,希望通过教学本文,渗透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引导他们学会真正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群文的目的。
当然,一堂课的取舍还是做得不够,想抓得东西还是太多。
课堂变得不简单,不高效了。
没有真正做到“一课一得”。
这方面还是我的弱项,主要还是备课时不够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