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2.3快与慢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2.3快与慢同步测试(新版)沪科版

2.3快与慢一、单选题1.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两同学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乙运动较快B. 两同学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C. 在10s~20s内,乙同学静止不动D. 在0~20s内,乙同学的平均速度为10m/s2.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4.5m.如图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用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A. 30 km/hB. 60km/h C. 90km/h D. 120 km/h3.如果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共运动了6s,已知它在前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在第6s的速度是()A. 20m/sB. 10m/sC. 5m/sD. 无法确定4.一座桥长200m,一列50m的队伍以2m/s的速度通过桥,这列队伍全部过桥所用的时间为()C. 25sD. 75s5.图中是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A.B.C.D.6.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做匀速直线运动,v甲>v乙,下面图象中能正确描述甲、乙两车运动情况的是()C. ①④D. ②③7.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所做的判断正确的是()A. 三个物体运动速度关系是v甲>v乙>v丙B. 相同时间它们运动的路程关系是s丙>s甲>s乙C. 运动相同路程所用时间关系是t丙>t乙>t甲D. 若路程相同,同时出发丙最先到达终点8.一艘轮船满载货物逆流而上,已知它从起点到达终点在的速度为位40km/h,顺溜而下返回的速度为60km/h,那么,轮船在往返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 45 km/hB. 48km/h C. 50km/h D. 60 km/h9.下列四个成语中描述物体运动快慢最明确的是A. 离弦之箭B. 一日千里 C. 姗姗来迟 D. 风驰电掣10.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2m/s的速度匀速走了40m,然后又以5m/s的速度匀速走了50m,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 3m/sB. 7m /sC. 3.5m/sD. 2.5m/s二、填空题11.如图是一种常见的红外线感应水龙头,当手对着红外线感应窗时,水会自动流出.当手一直处在感应范围内时,该水龙头在连续出水4秒后即自动停水6秒,如此反复,某人用20秒洗一次手,则使用该水龙头比使用持续出水的普通水龙头能节约水________毫升.(设水龙头的水流量均为30毫升/秒)12.如图所示,是小车沿直线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汽车在4s到16s期间做________运动.13.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进行,他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________同学运动较快,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________m,图中的a点表示________.14.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30千米/时,后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60千米/时,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15.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___ (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____ (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______ (填“大”或“小”).(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16.小明在“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方框内是小车到达A、B、C三处电子表的显示.(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2)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___(填“路程”或“时间”)是造成的误差.(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 AB=________cm;t BC=________s;V AC=________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填“大”或“小”).四、计算题17.在一次警察追捕小偷的过程中,小偷在警察前90m处,小偷逃跑的速度是5m/s,警察追捕的速度是27km/h,如果小偷和警察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问:(1)通过计算说明警察能不能在500m的路程内追上小偷?(2)若能追上小偷,警察追上小偷共走了多少路程?18.右图为小新乘坐的出租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s?合多少m/s?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解答】A、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0~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乙同学通过的路程大于甲同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A正确;B、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15s末相遇,且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100m,故B正确;C、乙同学在10~20s内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表示乙同学静止不动,故C正确;D、由图象看出乙在0~2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0m,所以,v乙= = =5m/s,故D错误.故选D.【分析】(1)在s﹣t图象中,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同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物体的运动速度;(2)由图象可以看出两同学在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且在此时相遇.(3)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4)根据图象读出乙0~20s内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其平均速度再判断.2.【答案】B【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相机曝光了2次,轿车通过的总路程大概是4个车身长,1个车身长约为4.5m,所以,总路程s=4.5m×4=18m,总时间t=0.5s×2=1s,轿车的平均速度:v= = =18m/s≈64.8km/h.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分析】根据速度公式v= 可求出轿车的平均速度.3.【答案】C【解析】【分析】物体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速度为,由于该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第6s的速度也是5m/s。
八年级物理全册2.3快与慢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2.3 快与慢一.选择题1.下列是速度的基本单位的是()A.km/hB.m/sC.km/minD.cm/s【答案】B【解析】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组合单位,长度的基本单位是m,时间的基本单位是s,根据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得出速度的单位为m/s2.汽车在平直高速路上行驶,1min通过1200m路程,汽车速度是()A.1200m/s B.72 m/s C.60 m/s D.20 m/s【答案】 D【解析】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20m/s,故答案为D;3.由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答案】D【解析】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个定值,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个定值,也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而选项A、B、C中的说法属于不能真正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4. 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航模飞机以12m/s飞行 B.汽车以54km/h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某运动员用了10s 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答案】B【解析】将四个选项的速度单位统一,A项为12m/s,B项54km/h=15m/s,C项根据公式v=s/t=100m/10s=10m/s,D项由平均速度的公式v=s总/t总=30m/2.5s=12m/s,四个选项比较B项速度最大。
故选B.5. (2019.深圳)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 4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C.0~ 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D.3s时甲在乙的前方【答案】C【解析】由图象知,甲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甲通过的路程与其时间成正比,即甲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前2s,乙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2s后乙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处于静止状态,即乙是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
2.3 快与慢-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沪科版)

2
(2)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 ⑦ 的。但是在相等的时间内 通过的路程相等,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3)物体运动的路线是直线,运动方向和快慢都不变。
(4)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根据 v s 可知,其路程与时间成 ⑧ ,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 t
(5)匀速直线运动:s-t 图像是过原点的倾斜一条 ⑨ (不过原点倾斜的直线也是匀速直线运动); v-t 图像是平行于 ⑩ 的一条直线。
9
(2)由乙图可知,最大速度 v =25m/s,
由图可知,轿车从 B 地到重庆的路程 s =70km=70000m,
由
v
s t
得,轿车从
B
地到重庆的时间:
t
s v
70000m 25m/s
2800s
答:(1)轿车从 A 地到 B 地的平均速度为 100km/h;
(2)轿车以最大速度行驶时,从 B 地到达重庆需要 2800s。
没有体现时间与路程的关系,故 B、C、D 错误。
3.【答案】C
【解析】旗鱼的速度为 108km/h=108÷3.6m/s=30m/s;猎豹的速度为 v=s/t=40m/1s=40m/s;褐海燕的速度为
v=s/t=5km/1min=5000m/60s=83.3m/s,故褐海燕速度最大,猎豹次之,旗鱼最小,故 C 选项正确。
重点难点 1.重点:速度公式及计 算;s-t 图像、v-t 图像。 2.难点:运用速度公式 进行计算,平均速度的 计算。
知识梳理
一、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1.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本章节主要运用三种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运用了控制变量法、速度的定义公式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 快慢。具体方法如下: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同步练习:2.3快与慢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同步练习:2.3快与慢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 ;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1s 可跑40m ;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1min 能飞5km .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A .猎豹速度最大B .旗鱼速度最大C .褐海燕速度最大D .三者速度一样大2.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s vt =.在如图中,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 和时间t 关系的图象,由图上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A .>甲乙V VB .V V <甲乙C .V V =甲乙D .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3.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同学与乙同学一起出发B .4s ~8s 内,只有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 C .0s ~8s 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 .8s 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4.一辆摩托车作直线运动,1s 内走10m ,2s 内走20m ,3s 内走30m ……,则此车的运动是( )A .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 .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二、填空题5.图A比较运动员快慢的方法是:______;图B比较运动员快慢的方法是:______;由此可见,物体运动的快慢与______有关.6.物体运动快慢可以用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来表示,某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使的路程随时间变化图线如图,则汽车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 米/秒7.如图所示为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s-t图象,此物体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0秒内位移为______m。
8.一个质量为400 g、半径为2 mm的小球,从高空直线下落,其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开始小球做的是加速直线运动,第_________ s开始,小球做__________运动,三、实验题9.(a)小明在探究“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活动中,取两张16开纸,其中一张对折一次,另一张对折两次,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两张纸片,发现折两次的纸片先落地,折一次的纸片后落地。
2021年物理八年级全册2.3快与慢同步练习含解析 沪科版

2.3 快与慢一、填空题1、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第2秒内的距离是4m ,第3秒内的距离是6m ,第4秒内的距离是8m ,这物体是_______运动。
【答案】做变速直线【解析】注意区分概念,第几秒内,是在这一秒内,注意与前几秒内概念区分。
2、完成下面的单位换算:(1)72km/h =_______m/s (2)15m/s =_______km/h【答案】(1)20;(2)54【解析】该题考察单位换算,属于物理计算的基本功,1m/s=3.6km/h ,1km=1000m ,1h=3600s3、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45m 的路程时用了30s 的时间,那么它前15s 内的速度为 ________m/s 。
【答案】1.5m/s 【解析】 1.5m/s 30s 45t v ===m s ,整个过程都是匀速直线运动。
4、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2s 经过的路程是24m ,后4s 经过的路程是42m ,这个物体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后4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在整个6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
【答案】12;10.5;11【解析】前2s 内的平均速度12m/s 2s 24t v ===m s ; 后4s 内的平均速度10.5m/s 4s42t v ===m s ; 整个6s 内的平均速度11m/s 6s42m 24t v =+==m s5、某同学“百米跑”的时间是12.5s ,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
【答案】8【解析】路程为100m ,时间为12.5s ,所以速度8m/s 12.5s100t v ===m s ; 6、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所走的路程之比是5:1,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________。
【答案】5:1【解析】根据tv s =,当时间相同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即路程之比等于速度之比。
7、一列火车以72km/h 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00m 的大桥,用的时间是1.5min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2.3“快与慢”过关检测练习题

2.3“快与慢”过关检测练习题一、单选题1.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如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A.甲、乙B.甲、丁C.乙、丙D.丙、丁2.物体沿直线运动,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15m,则物体()A. 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 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 每分钟的平均速度一定是0.25m/sD. 每秒钟的平均速度一定是0.25m/s3.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
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A. 10cm/sB. 9cm/sC. 8cm/sD. 7cm/s4.如图所示(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A. B. C. D.5.某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起跑时速度是6m/s,中途的速度是8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1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 7m/sB. 10m/sC. 9m/sD. 11m/s6.物体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运动,已知该物体在第1s内运动了2m,第2s内运动了4m,第3s内运动了6m,第4s内运动了8m,以此类推,则物体在整个过程中()A. 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变速直线运动;B. 先做变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C. 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D. 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7.小理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的时间只需3分钟”。
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A. 200mB. 400mC. 2019mD. 10000m8.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在每1min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那么这个物体所做的运动()A. 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 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 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D. 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也不是变速直线运动9.如图所示,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所用的测量工具除了停表,还需要用到的是()A. 天平B. 量筒C. 弹簧测力计D. 刻度尺10.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前2s内,小明跑得更快C. 8s内,小明的速度是5m/sD. 8s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11.下列情景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A. 正在弯道匀速滑行的滑冰运动员B. 从水平桌面上掉下的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C. 在空中匀速下落的降落伞D. 正在减速进站的火车12.某物体用v1的速度运行t秒钟,接下来又用v2的速度运动t秒钟,那么该物体在这两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A. B. C. D.13.一辆汽车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 通过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B. 通过路程越短,速度就越大C. 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大D. 速度与通过路程的长短和运动时间无关14.小丁的家距学校600m,某天他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为了不迟到,他又用3min20s 的时间按时达到学校.他上学路上的平均速度是()A. 1.2m/sB. 1.5m/sC. 2m/sD. 2.5m/s15.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经过10s,两车的位置关系是()A. 甲在乙前面1.2 m处B. 乙在甲前面1.2 m处C. 甲在乙前面3.0 m处D. 乙在甲前面3.0 m处二、填空题16.车迷王强和李鑫,各有一辆电动玩具车。
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2.3快与慢课件新版沪科版

求:s
在已知中统一单位
解:由
可得:
写出原始公式
s=vt=12.5 m/s×240 s=3 000 m 答:两站相距3 000 m。
带单位计算
使用公式时应注意的事项: 1.解答时要有已知、求、解、答。 2.在应用时,速度、路程、时间要对同一物体而言。 3.速度、路程、时间这三个量的单位必须统一,要么均
2.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例1】〈山东烟台,图文信息题〉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
两种(如图甲、乙),其中甲是 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 ______相__同__路__程__内__比__较__所__用__的__时_;间
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度,一定要指明是在哪段路
程内的平均速度。
运动员做变速运动
例:小华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 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 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两人一起再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 求: 1.小华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少?
v s 1800m =6m/s t 5 60s
2.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v s 1800m+3600m =5m/s t (5+1+12) 60s
1. 运用公式v=s/t进行计算时要注意: (1)公式中v、s、t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在同一
个运动中的速度、路程及时间; (2)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如果不统一要进行换算。
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 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特点 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是相等的。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2.3《快与慢》同步试题3

第三节 快与慢一、温故知新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为______,其他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答案:米 千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2.0。
57cm =________m =______dm =_______mm(答案:5。
7×10-3 5。
7×10-2)3.测量时,由于客观或主观因素的影响,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称为________,为了尽可能的减小这种差异,我们经常采用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误差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二、名师解读点拨知识点1: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物理学中比较运动快慢则采用上述两种方法中的_____方法,并引进“速度”这个物理量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_____表示,速度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在国际单位中,速度的基本单位为_________,读做____________.(答案:物体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v tsv =米/秒 米每秒) 【说明】“1米/秒”的物理意义:某物体1秒内移动的距离为1米。
【注意】常用的速度的单位还有:“千米/时”,在汽车等交通工具中,经常用该单位表示速度。
速度的单位中,“米/秒”和“千米/时”如何换算呢?【点拨】时千米时=千米=时千米=秒米秒米/6.3/10003600360011000111/1=【拓展】将求速度的公式t s v =变形后,可用于求路程vt s =,也可用于求时间vst =速度该如何测量呢?【点拨】测量速度的方法:(1)通过测量物体运动所经过路程的长度、时间,然后用计算物体的速度;(2)利用超声波测速仪可以直接测量速度知识点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比较: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区别 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特点 求速度答案:如下表所示区别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特点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求速度用tsv=求速度用tsv=求出路程s内的平均速度【易错点】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因为速度v保持不变,所以v与s和t无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快与慢一、填空题1、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第2秒内的距离是4m ,第3秒内的距离是6m ,第4秒内的距离是8m ,这物体是_______运动。
【答案】做变速直线【解析】注意区分概念,第几秒内,是在这一秒内,注意与前几秒内概念区分。
2、完成下面的单位换算:(1)72km/h =_______m/s (2)15m/s =_______km/h【答案】(1)20;(2)54【解析】该题考察单位换算,属于物理计算的基本功,1m/s=3.6km/h ,1km=1000m ,1h=3600s3、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45m 的路程时用了30s 的时间,那么它前15s 内的速度为 ________m/s 。
【答案】1.5m/s 【解析】 1.5m/s 30s 45t v ===m s ,整个过程都是匀速直线运动。
4、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2s 经过的路程是24m ,后4s 经过的路程是42m ,这个物体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后4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在整个6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
【答案】12;10.5;11【解析】前2s 内的平均速度12m/s 2s 24t v ===m s ; 后4s 内的平均速度10.5m/s 4s42t v ===m s ; 整个6s 内的平均速度11m/s 6s42m 24t v =+==m s5、某同学“百米跑”的时间是12.5s ,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
【答案】8【解析】路程为100m ,时间为12.5s ,所以速度8m/s 12.5s100t v ===m s ; 6、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所走的路程之比是5:1,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________。
【答案】5:1 【解析】根据tv s =,当时间相同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即路程之比等于速度之比。
7、一列火车以72km/h 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00m 的大桥,用的时间是1.5min 。
求火车的长度是。
【答案】200m【解析】火车速度v=72km/h=20m/s ,时间t=1.5min=90s ,根据 1800m 90s 20m/s vt s =⨯==,所以火车长度l=1800m-1600m=200m 。
8、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运动员跑步比赛中的情景,三块表的示数分别表示了各运动员从起点跑到图中所示位置时所用的时间.从图可以判断出运动员跑的最快。
(选填“甲”、“乙”或“丙”)【答案】乙【解析】由题目中三块表的示数可知,甲、乙、丙三人运动的时间相同,而乙通过的路程最长,所以乙运动的最快。
9、如图所示,是长吉城际铁路CHR5型“和谐号”列车,列车早上6点50分由长春开往吉林。
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约为200km/h ,全程约为110km ,全程运行时间大约是;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向后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
【答案】0.55h 列车 【解析】依据公式v s t =得h hkm km v s t 55.0/200110=== 以列车(或自己)为参照物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向后运动。
10、一辆小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的一位乘客在车经过如图所示的A 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7时整;当车经过B 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7时48分,则小汽车从A 处到B 处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min ,在A 、B 之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km/h 。
【答案】48 100【解析】所用时间t =t 2-t 1=48 min ,通过路程S =S A -S B =120km-40km =80km , 平均速度80km 100km /h 48h 60s v t ===11、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s v 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答案】D【解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一段路程内,物体通过的距离和时间的比值是一定的,即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的大小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12、陆地上跑得最快的是猎豹,速度是40m/s ;水中游的最快的是旗鱼,速度可达108km/h ;空中飞得最快的是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 ,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A .猎豹最快B .旗鱼最快C .褐海燕最快D .三者一样快【答案】C【解析】猎豹的速度:v 1=40m/s ;旗鱼的速度21108km /h=108m/s=30m/s 3.6v =⨯;褐海燕的速度3335000m 83.3m/s 160s s v t ==≈⨯; v 3>v 1>v 2,可知褐海燕速度最大。
故选C 。
13、小明家离学校600 m 远,他步行到学校要花10min ,那么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 ( )A .60m/sB .6m/sC .1m/sD .1m/min【答案】C【解析】小明步行通过600m 路程的平均速度600m 600m 1m /s 10min 1060ss v t ====⨯。
14、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4 s 内通过20 m 的路程,则它前2s 内的速度是 ( )A .20m/sB .10m/sC .5m/sD .无法确定【解析】该物体4s内的速度20m5m/s4ssvt===,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每时每刻的速度均相等。
15、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如图中反映了甲、乙两人运动路程与时间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人都做加速运动B.甲做加速运动,乙做减速运动C.甲、乙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D.相同时间内,乙跑过的路程比甲的长【答案】C【解析】A、乙车在7~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B、由图象看出两车在0~5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B错误;C、由图象看出两车在10s末路程相同,即两车相遇,故C正确;D、由图象看出甲车在5s末的路程10m,乙车在5s末的路程15m,所以在5s末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故D错误。
故选C。
16、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在2s的速度是( )A.20m/s B.10m/s C.5m/s 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由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不变,故各时刻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均相同,速度20m5m/s4ssvt===。
17、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 图象分别如图(a )和(b )所示.两小车的速度关系及运动6秒后两小车之间的距离s 为( )A .v 甲<v 乙;s=1.2米B .v 甲>v 乙;s=0.6米C .v 甲>v 乙;s=1.2米D .v 甲=v 乙;s=0.6米【答案】B 【解析】由图象a 知v 甲=4m/s .06s2.4m t ==甲甲s ,由图b 知v 乙=.3m/s 012s3.6m t ==乙乙s ,所以v 甲>v 乙;由a 、b 两图象知t=6s 时,s 甲=2.4m ,s 乙=1.8m ,由于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6s 时两车间的距离s=s 甲-s 乙=2.4m-1.8m=0.6m 。
故选B 。
18、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 图象,由图象可知( )A .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 .在0~5秒时间内,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C .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相遇D .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答案】C【解析】通过图象可知,甲车路程随时间增加而保持不变,说明甲车是静止的,乙车路程s与时间t是线性关系,即路程在均匀地增加,说明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因此A、B、D 都是错误的。
乙车开始运动前甲车在乙车前10m处,经过6s,乙车行驶12m,两车相距2m。
19、如图是某汽车通过一平直公路时记录的v-t图象,甲、乙、丙、丁四个过程中,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B【解析】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速度随着时间不发生变化,则为图中乙部分。
故选B。
20、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 sB.4~8 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 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答案】D【解析】乙同学出发时间是0s,甲同学出发时间是4s,故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所以A正确;4~8s内,由图象知两人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B正确;0~8s内,两人都通过了5.0m 的路程,所以C 正确;8s 末,甲同学用时4s ,乙同学用时8s ,故甲同学的速度大于乙同学,所以D 选项是错误的。
三、解答题21、甲船在河道内航行的速度为18 km/h ,从A 地出发半小时后,乙船以7m/s 的速度也由A 地出发沿同一河道同向行驶。
求:(1)乙船出发多长时间后追上甲船?(2)乙船追上甲船时共航行多少路程?【答案】1.25h 31.5km【解析】(1)甲船的速度v 甲=18km/h =5m/s 。
设乙船追上甲船需时为t 乙。
则甲船航行了t 乙+1800s 的时间.由s s =乙甲,得(1800s)v t v t +=乙乙乙甲,代入数据得5(1800)7t t ⨯+=乙乙,解得4500s 1.25h t ==乙。
(2)47m /s 4500s 3.1510m 31.5km s v t ==⨯=⨯=乙乙乙。
22、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1400m 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速度分别为3m/s 和4m/s ,与此同时甲放出一只狗以5m/s 的速度跑向乙,与乙相遇后又立即跑向甲,如此反复直到甲、乙相遇。
那么这只狗在此过程中共跑了多远的路程?【答案】200s 1000m【解析】狗的运动时间:200s 4m/s3m/s 4001v v 21=+=+=m s t , 狗通过的路程:1000m 200s 5m/s vt s =⨯==,即在此过程中,狗共跑了1000m 的路程。
2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人在长25m 的游泳池中游了两个来回的路程—时间图象,对该图象进行定性分析可得出结论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答案】①前50m 甲比乙游得快,后50m 甲和乙的速度相等②前50m 甲的速度为1.25m/s ,乙的速度为1m/s【解析】经分析图象知:①甲先到达终点;②前50m 甲比乙游得快,后50m 甲和乙的速度相等;③前50m 甲的速度为1.25m/s ,乙的速度为1m/s ;④后50m 的甲和乙的速度均为0.625m/s ;⑤甲比乙提前10s 到达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