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课件幻灯片

合集下载

人体十二条经络ppt课件

人体十二条经络ppt课件

.
9
肩髃 位置手伸平肩窝处 作用最易受风寒的穴位,此穴拔罐会
很黑,淤血多,防止进风寒、睡觉时应穿上 短袖。 迎香 位置鼻头旁
作用通鼻窍的功效,治鼻炎,闻不到 气味,鼻出血
.
10
小贴士
牙痛:右侧牙痛时就掐左侧合谷穴,左侧痛 反之,配合掐下耳垂贴近面颊部位牙痛点, 右侧痛掐右侧耳垂一分钟,左侧痛掐左侧耳 垂。
.
17
足太阴脾经
.
18
主治疾病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消化不良、便秘、痢疾; 妇科病的痛经、闭 经、附件炎、盆腔炎; 其他疾病的周身不明原因疼痛、关节炎。
.
19
脾经主要的穴位
隐白 位置足大趾内侧 作用肺气不足,鼻出血,月经不调,
痛经,有止血的疗效。(可灸此穴,无艾灸 可以香烟代替) 太白 位置足大趾内侧骨下
作用治疗出血症,贫血症,血瘀症
.
21
手少阴心经
心经的循行置
心经始于极泉穴,结束于少冲穴 .
22
治疗疾病
治疗心血管病的冠心病、心绞痛、心动过缓; 神经及精神疾病的失眠健忘、神经衰弱;
.
23
心经主要的穴位
极泉穴 位置腋窝下正中 作用调节心律,探知心血管方面的问题(探知方
法:用拇指去拨动,电麻感到手指即这条经络是通的,拨 动只痛不麻,不传导,就是有淤阻,不痛不麻为心血严重 供血不足) 少海 位置肘横纹内侧边缘处
作用(合穴)治内腑,对心脏调节很有好处,交通 心肾(此穴血性属水,水在五行中属肾)减缓心律降低血 压 灵道 位置腕横纹小指侧上1.5寸骨边
作用防治心脏早搏,慢性心脏病,缓解心律,平静 心神 阴郗 位置腕横纹小指侧上骨边0.5寸
作用防治五心烦热,小便频数

中医经络完整ppt课件

中医经络完整ppt课件

血压高或低 39
完整版ppt课件
40
手厥阴心包经
时 间:19:00—21:00
(戌时)
起止穴位:起于天池穴,止于
中冲穴 左右各有9个穴位
功 能:可控制心脑血管疾

失调时症状:心悸、高血压
完整版ppt课件
41
完整版ppt课件
42
手少阳三焦经
时 间:21:00—23:00
(亥时)
起止穴位:起于关冲穴,止于
失调时症状:胃部不适、乳房不适、
头痛、瘦、肤色黄、腿 痛酸麻、膝盖无力、退 化
完整版ppt课件
29
完整版ppt课件
30
足太阴脾经
时 间:9:00—11:00
(巳时)
起止穴位:起于隐白穴,止于
大包穴 左右各有21个穴位
功 能:调节消化、免疫系

失调时症状:免疫力下降、过
敏、拉
完整版ppt课经件 不调
肚子、便秘、月
31
完整版ppt课件
32
手少阴心经
时 间:11:00—13:00 (午时)
起止穴位:起于极泉穴,止于少冲穴
左右各9个穴位
功 能:控制肺的功能
失调时症状:胸闷、消化不良、气管
症状、眼睛干涩、脸部 肌肉充血
完整版ppt课件
33
完整版ppt课件
34
手太阳小肠经
时 间:13:00—15:00 (未时)
完整版ppt课件
64
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取听 宫,闭口取下关等; 下颌角前上方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 处取颊车; 握拳掌横纹头取后溪; 风市、曲池、列缺……
完整版ppt课件
65
完整版ppt课件

十二经脉ppt课件

十二经脉ppt课件

•手太阴肺经
经络循行:肺手太阴之 脉,起于中焦,下络 大肠,还循胃口,上 隔属肺,从肺系横出 腋下,下循臑内,行 少阴心主之前,下肘 中,循臂内上骨下廉, 入寸口。上鱼,循鱼 际,出大指之端;其 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 内廉,出其端
主治病侯
•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 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 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 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 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为此诸 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 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足太阴脾经
•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 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 际,过核骨第1蹠骨的 头部突起后,上内踝前 廉,上踹内,循胫骨后, 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 内前廉,入腹,属脾, 络胃,上膈,挟咽,连 舌本,散舌下;其支者, 复从胃,别上膈、注心 中。
主治病候
• 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 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 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 小便不通,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 肿厥,足大趾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 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 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 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
手少阴心经
•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 心中,出属心系,下膈, 络小肠;其支者,从心 系,上挟咽,系目系;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 肺,下出腋下,下循臑 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 后,下肘内,循臂内后 廉,抵掌后锐骨之端, 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 内,出其端。
主治病候
• 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 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 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为此诸病,盛则 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 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 迎也。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ppt课件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ppt课件
循行与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为 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2021精选ppt
4
2021精选ppt
5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一)十二经脉头面部的分布 头为诸阳之会:阳明经分布于面部,其中足
阳明经行于额部;少阳经分布于头侧部;手太阳 经行于面颊部,足太阳经行于头顶、后头部。
总的来说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阳明经 少阳经
太阳经
2021精部的分布 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内侧
前中后,太阴厥少阴”。但足三阴经在 内踝尖上八寸以下的分布,前中后部位 依次是厥阴、太阴、少阴。
2021精选ppt
2
❖ 阳经分布在四肢的外侧面:“外侧前中 后,阳明少阳太阳”。
2021精选ppt
3
(三)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 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手三阴经均从腋
下走出。足三阳经为阳明经行于前(胸、腹面), 太阳经行于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足三 阴经均行腹面。

十二经脉ppt课件

十二经脉ppt课件

足太阴脾经
•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 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 际,过核骨第1蹠骨的 头部突起后,上内踝前 廉,上踹内,循胫骨后, 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 内前廉,入腹,属脾, 络胃,上膈,挟咽,连 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散舌下;其支者, 复从胃,别上膈、注心 中。
主治病候
• 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 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 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 小便不通,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 肿厥,足大趾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 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 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 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
手少阴心经
•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 心中,出属心系,下膈, 络小肠;其支者,从心 系,上挟咽,系目系;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 肺,下出腋下,下循臑 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 后,下肘内,循臂内后 廉,抵掌后锐骨之端, 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 内,出其端。
主治病候
• 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 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 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为此诸病,盛则 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 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 迎也。
主治病候
• 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 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 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 为骭胫骨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 鼽衄,口喎,唇胗胗与疹通,颈肿,喉痹,大腹水 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冲、股、伏兔、骭外廉、 足跗上皆痛,中趾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 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 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 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 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 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十二经脉 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十二经脉  PPT课件
(1)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 端交接 。 手三阴与手三阳在上肢的末端 足三阴与足三阳在下肢的末端 (2)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3)手足阴经在胸腹部交接
医学课件 5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地分布在头面、躯干、四肢 。 (一) 在四肢的分布: 1、一般规律 : 前缘——阳明 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面 中线——少阳 后缘——太阳 前缘——太阴 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面 中线——厥阴 后缘——少阴
少阴—太阳。手足共六对。阴经属里, 阳经属表。
医学课件
11
(二)属络脏腑:
1、经络系统深入体内,直接与脏腑联系。 2、阳经属腑,络脏;阴经属脏,络腑。 “属”:十二经脉与其本经的脏或腑 直接相连接的关系。 “络”:十二经脉与其本经相互表里 经的脏或腑的关系。 如手阳明经 ,为大肠经,属大肠,相 表里的手太阴经,为肺经 ,络肺。
医学课件 12
(三)表里关系的特点: 1、相为表里关系的两条经脉分别
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应 的位置。 2、都是在四肢末端相交接。 3、相表里的经脉相互络属其所联系 的脏腑。
医学课件 13
(五)十二经脉流注次序
1.流注:气血沿着一定的经脉运行。 2.流注次序: 气血由中焦水谷精气所化生,经脉在中焦 受气后,上注于肺,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 次传至足厥阴肝经,再复注于手太阴肺经, 首尾相贯,如环无端。
医学课件
33
(三)奇经八脉的功能
1、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1)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合于大椎穴, 总督诸阳脉。 (2)任脉与手足三阴脉交于中极、关元 总任诸条阴脉。 (3)冲脉通行上下,渗灌三阴三阳,调 节十二经脉。
医学课件 34
(4)带脉约束纵行诸经。
(5)阳维维于阳,组合所有的 阳经;阴维维于阴,组合所有 的阴经。 (6)阴跷,阳跷脉均起于足踝, 对下肢内外侧的阴经与阳经有 协调作用。

中医十二经络走向ppt课件

中医十二经络走向ppt课件
十二时辰与十二经络及脏腑的对应关系为;卯时(5一7点) 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肺与大肠相表里。寅时(上一个 时辰)肺经最旺,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 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 泄渣滓。此时可多饮水使大肠充分吸收水分,促进排泄, 对治疗便秘,痔疮,脱肛等。
完整版课件
完整版课件
21
完整版课件
22
12.(3点至5点)肺经最旺,将肝贮藏解毒的新鲜血 液输送到百脉。《素问.经脉别论》说,脉气流经, 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血的运行 要依赖气的推动,肺主呼吸调解着全身的气机, 此时肺经旺盛,有助于肺气调节和输布血液运动 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迎接 新的一天到来。
完整版课件
17
完整版课件
18
10.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胆汁需要新陈代 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 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 气色红润。反之子时不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 肝炎,胆囊炎,结石类病症。
完整版课件
19
完整版课件
20
11.丑时(1点至3点)胆经旺,养血。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 动要靠气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 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的丑时完成。此时安静入眠, 血液大量回胆,胆内血液充足,胆经旺盛,可维护肝的疏 泄功能,使之冲和条达,充分发挥解毒滤过的作用。此时 熟睡,胜过其它时间,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 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久 不入睡者,情志倦怠而易躁怒,易生肝病。
完整版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3
完整版课件
24
完整版课件
25
谢谢观看

人体十二条经络图ppt课件

人体十二条经络图ppt课件

• • • • • • •
THANK
YOU
SUCCESS
2019/4/29
• •
• •
• •
• • • • • • •
膀胱者洲都之官,颈肩腰背膀胱经: 膀胱与肾一起主管人的一切骨关节问题,水湿不能通过肾的气化和膀胱的排泄,停留在骨关节之间, 日久湿毒就容易所谓的风湿关节疼 人体五脏六腑的“后门”背愉穴都在背部膀胱经上开窍,故此它于呼吸心血管,消化,泌尿生殖系 统和治疗都有重大的关系 膀胱和膀胱经的作用;太阳膀胱经是抗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寒伤阳,热伤阴,防感冒发热有畏寒 怕风多是着凉引起的风寒入侵太阳膀胱经感冒了,如果感冒发热不怕寒只怕热,则多是风热,伤了 太阴肺经了 委中乃人体泄毒废气之出口,犹如汽车的尾气口,可泄不可补,可针不可灸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喜欢做保健的人可能比较熟悉在后背按摩,刮痧,捏脊,踩背 膀 胱经都分布着五脏六腑的背俞穴,相当于脏腑的后面,可以说身体内任何疾病都与膀胱经有直接或 间接的关系,所以膀胱经治疗的范围及其广泛,背部刮痧,其主要就是刮膀胱经,当背部膀胱经一 怕寒,感冒病毒就来了,首先入侵膀胱经,马上症见伤风,流鼻水,怕风,然后严重时会转入肺经, 故此民间一有风寒不适马上刮背捏莎就好的很快,就是这个人道理 膀胱经的相关器官: 头,鼻,眼,脑,脊椎关节,膀胱 膀胱经的警告信号: 经络症本经虚寒则容易怕风怕冷,流鼻涕,喷嚏,并沿经脉循行所经过的项,背,腰 ,小腿疼痛及运动障碍 脏腑症:小便不利,遗尿,尿浊,尿血,膀胱气绝则遗尿,目反直视,(三白眼)。 亢进热症时症状:尿频,泌尿生殖器疾病,前列腺炎,后背肌肉强直酸痛,脊椎部酸痛,下肢痉挛 疼痛,四肢倦重无力,眩晕腰背无力。
凌晨3-5点是肺经运作的时候,大部分的咳嗽,发烧,出汗都会法 则厉害些,实际这是肺经出来奋起反抗进行自我治疗。 早晨5-7点大肠经蠕动最旺盛。早上 7点起来,最好就是大便排毒。 上午7-9点,是胃最活跃的时间,是吃早餐的时间。 上午9-11点,是脾脏活跃的时间,也是最好的吸收时间, 中午11-下午13点是心经运行的时间,也是一天中阴阳最不平衡的 时候,这时候人最容易疲倦,好好的休息,就不容易生病。 13-15点,是小肠活跃的时间,也是小肠泌别吸收的时间,故午餐 最好在下午13点前吃完 15-17点,是膀胱活跃的时间,这段时间要多喝水,是重要的喝水 时间,效果也最显著 17-19点,是肾脏活跃的时间,肾脏和膀胱不好的人,最好在这个 时间穴位按摩,放开心情,放松身体的时间 19-21点,是心包经运作,是心脏与脑神经系统活跃的时间 21.23点,是三焦经运作的时间 ,是人体内分泌系统活跃的时间, 不想内分泌失调的人这时候就要准备好休息 23-01点,是胆经运作的时间,凌晨一点到三点是肝经运作的时间, 肝胆是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排泄器官和免疫器官,人体所有的经 络的通畅废物的排泄,免疫力的提升,关键是在这个时间,由肝胆 来共同完成,所以晚上11点到三点是人体的黄金时间,这个时间谁 在熬夜,占用了它一定会影响健康

最新人体十二条经络[高清]幻灯片课件

最新人体十二条经络[高清]幻灯片课件

响(%)
元)

13.63
684452
29.63
对总资产影 响(%)
18.73
流动负债 308,268
20.7
10.73
568512
31.63
15.56
预收款项 应付利息
95,112 1629
134.10
3.31
247.19
0.06
一年内到期 非流动资产
27682
197.53
0.76
非流动负债 391,634
5.36 111.33
2.17 13.57
2010年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
变动额( 万元)
变动率( %)
对总资产
的影响( %)
700918 318370
28.88 45.15
19.18 8.71
162519
54.19
4.45
101068 8.24
2.77
-888
-100
-0.02
资产 垂直分析
项目
2009年 资产 垂直分析 2010年
14.68 20.99 22.20 -1.21
所有者权益(水平分析)
项目
2009年
变动额( 变动率( 万元) %)
权益总额 81194
6.43
对总资产 的影响( %)
2.83
2010年
变动额( 万元)
117534
变动率( %)
8.75
对总资产 的影响( %)
3.22
资本公积 55080
18.2
1.92
-2.44
44.56
42.90
1.66
利润表分析(水平+垂直分析)

人体十二条经络[高清]PPT课件

人体十二条经络[高清]PPT课件

作用预防近视眼和眼部疲劳 (按揉方法宜 右手扶头后右上方,左手中指向右手方向)
• 肺俞 位置沿后背肩胛骨内侧
作用治疗胸闷,可以预防心梗、心绞痛、 冠心病
• 厥阴俞 位置沿后背肩胛骨内侧
作用治疗胸闷,可以预防心梗、心绞痛、 冠心病
• 心俞 位置沿后背肩胛骨内侧
作用治疗胸闷,可以预防心梗、心绞痛、
冠心病
血的方法效果最好) • 后溪 位置掌横纹末端骨下凹陷处骨缝中
作用落枕、肩膀痛、腰椎间盘突出、腰痛、 神志不清、记忆力差 • 养老 位置手心向下平伸摸茎骨向外翻转后凹陷 处 作用眼睛昏花、耳聋、耳鸣、高血压(此 穴对老年人很重要 ) • 支正 位置腕横纹上5寸骨内侧
作用瘊子、扁平疣、脂肪瘤
ppt精选版
• 太白 位置足大趾内侧骨下
作用是通过脾来补肺的穴,其健脾 功效同于山药薏米粥。
• 公孙 位置太白下二横指(拇指横揉)
作用心脏不舒服,憋闷,消化不良, 肚胀
ppt精选版
20
• 三阴交 位置内踝尖上四指,小腿内侧胫 骨边缘 作用痛风
• 地机 位置约内踝上7寸小腿内侧胫骨边 缘 作用
• 阴陵泉 位置小腿内侧胫骨边缘端 作用
足太阴脾经
ppt精选版
18
主治疾病
•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消化不良、便秘、痢 疾;妇科病的痛经、闭 经、附件炎、盆腔 炎;其他疾病的周身不明原因疼痛、关节 炎。
ppt精选版
19
脾经主要的穴位
• 隐白 位置足大趾内侧
作用肺气不足,鼻出血,月经不调, 痛经,有止血的疗效。(可灸此穴,无艾 灸可以香烟代替)
42
• 大陵 位置腕内横纹正中
作用压力引起的头痛,预防口臭
• 劳宫 位置中指弯曲过来手心处

十二经络学PPT课件

十二经络学PPT课件
神门穴定位:
腕横纹尺侧端,尺 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 陷中。
经络走向:
1、起于小指末端, 沿手指外侧末端上 行至腕部,出于尺 骨茎突,经尺骨鹰 嘴与肱骨上至肩胛 部,进入缺盆,联 络心脏。
2、缺盆分支沿颈部, 上达面颊至目外眦, 转入耳中。
腕骨穴
精选ppt课件最新
主要疾病:
十二指肠、 肩膀、腹泻。
25
主要疾病:
呼吸道,甲 状腺,皮肤。
太渊穴 精选ppt课件最新
19
手太阴肺经
太渊穴定位:
掌后腕横纹桡侧 端,桡动脉的桡侧 凹陷中。
经络走向:
1、起于胸中, 出属心包,从胸 至腹联络上、中、 下三焦。
2、沿胸中至上 臂内侧,进入肘 窝中,向下行于 前臂两筋的中间, 进入掌中,至中 指末端。
大陵穴 精选ppt课件最新
束骨穴 精选ppt课件最新
主要疾病:
80%脊椎病、 20%泌尿系统、 骨关节等疾 病。
37
足太阳膀胱经
束骨穴定位:
第五跖骨小头 后缘,赤白肉 际处。
经络走向;
起于目外眦,向上到 达额角部,下行至耳 后,到肩部入缺盆, 下行腋部,沿着侧胸 部经过季胁,下行髋 关节部,沿着大腿 外侧下行至膝外侧, 经腓骨前面,沿外 踝下行至足背,进 入第四趾骨末端.
12 肝:生殖器,眼,肝,神經,頭,筋。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安全:
✓實用: 操作簡單,容易掌握,易被人接受。
一 . 對被檢測者的要求
1. 檢測前睡眠良好,生活规律,避免過度疲 勞或熬夜,避免情緒過于波動。

十二经络图解PPT课件

十二经络图解PPT课件

肝经不通会引起以下症状:
1.肝功能不适 2.失眠
3.足底疼
4.生殖系统疾患
5.眼睛疾患
6.胆结石
7.腰疼
8.胸肋疼痛
9.胸闷
10.肋膜炎
11.膝关节炎
12.下腹痛
13.膝盖无力酸麻 14.月经不调
15.排尿困难
13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
1. 凌晨3点-5点(寅时)是肺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2. 凌晨5点-7点(卯时)是大肠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10. 21点到23点(亥时)是三焦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11. 23点至1点(子时)是胆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12. 凌晨1点-3点(丑时)是肝经开穴运转排毒的时间
14
2019/12/20
15
4
心经
心经主宰人体的君王,起始于心中,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后缘。穴位起 于极泉,止于少冲,左右各9穴。
心经不通会引起以下症状:
1.心悸亢进
2.失眠心烦
3.便秘
4.手臂关节疼痛
5.心气虚弱
6.胸闷
7.咽痛
8.耳鸣
9.心肌缺血
Hale Waihona Puke 10.心肢痛11.忧愁
12.心脏瓣膜疾病
13.健忘
14.神经衰弱
15.四肢沉重
15.胸肋疼痛
16.晕车
17.月经不调
18.失眠心烦
11
19.调节内分泌三木裸体
胆经
胆经是我们身体上路线最长的一条经络,身体的两侧,从头到
脖子,再下行至腰、腿、足,每侧44个穴位。
胆经不通会引起以下症状:
1.眼睛疾患
2.颜面神经病及麻痹
3.耳部疾患
4.偏头痛
5.妇科疾病

十二经脉循行示意解析27页PPT

十二经脉循行示意解析27页PPT
十二经脉循行示意解析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7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经脉在头面部的分布规律是:阳 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21
躯干部:
十二经脉在躯干部分布的一般规律 是:足三阴与足阳明经分布在胸、 腹部(前),手三阳与足太阳经分 布在肩胛、背、腰部(后),手三 阴、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分布在腋、 胁、侧腹部(侧)。
22
十二经脉在四肢分布的一般规 律是:
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阳经分 布在外侧面。 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 脾经在中线。至内踝八寸处交叉之 后,脾经在前,肝经在中线。
上为手,下为足:分布于上肢的经脉,在经 脉名称之前冠以“手”字;、分布于下肢的 经脉,在经脉名称之前冠以“足”字。
13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 相互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即“足 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 太阴为表里,是足之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 里,少阳与心主(手厥阴心包经)为表里,阳明 与太阴为表里,是手之阴阳也。”
14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15
十二经脉总的循行规律
手三阴从胸走手,交于手三阳;手三 阳从手走头,交于足三阳;足三阳从头走 足,交于足三阴;足三阴从足走腹(胸), 交于手三阴。
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流至足厥阴肝经,再流 至手太阴肺经。这样就构成了一个“阴阳相贯, 如环无端”的十二经脉整体循行系统。
18
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表
19
十二经脉气血循环流注表
20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在头面部分布的特点是:手 足阳明经分布于面额部;手太阳经分 布于面颊部;手足少阳经分布于耳颞 部;足太阳经分布于头顶、枕项部。 另外,足厥阴经也循行至顶部。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 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 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学说,它是中 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象是方药的核心,经络是针灸 的核心。
清·俞嘉言《医门法律》:“凡学 医之人,不懂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9
十二经脉
1、概念 即手三阴经、手三阳经、
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总称。 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所以 又称为“正经”。
12
内为阴,外为阳:分布于肢体内侧面的经脉 为阴经,分布于肢体外侧面的经脉为阳经。 一阴一阳衍化为三阴三阳,相互之间具有相 对应的表里相合关系,即肢体内侧面的前、 中、后,分别称为太阴、厥阴、少阴;肢体 外侧面的前、中、后分别称为阳明、少阳、 太阳。
脏为阴,腑为阳:每一阴经分别隶属于一脏, 每一阳经分别隶属于一腑,各经都以脏腑命 名。
这样构成了十二经脉阴阳相贯、如 环无端的径路。概括为“举手直立,阴升 阳降”。
16
十二经脉循行交接规律
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 交接;
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
接。
17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流注,是人身气血流动不息,向各处灌注的意思。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而十二经脉则为气 血运行的主要通道。气血在十二经脉内流动不息, 循环灌注,分布于全身内外上下,构成了十二经 脉的气血流注,又名十二经脉的流注。其流注次 序为:
23
奇经八脉
概念
奇:异,不同的意思。即有别于正经的一类经 脉,共有8条,(故称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 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 总称。
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属络脏腑,又无表 里配合关系,且“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冲、带、跷、维6脉腧穴都寄附于十二经,与任、 督2脉各有其所属腧穴不同,后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 合称为“十四经”。
5
2、经络系统 经络系统主要由经脉、络脉两大
部分组成,概括为“四十二,一十五, 奇经八脉浮孙数”。
“四十二”指十二经脉、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一十五”指十五 络脉。具体如下: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 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络脉包括十五络脉、浮络、孙络。
6
人体经络系统
7
8
1、经络 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气血,联
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 导信息的通道,是组成人体结构的重要组 成部分。
4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是联系周 身调节机体的一种组织或实体(人体主要由脏 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组成),是血管、神 经、体液等功能的综合体现。
经络是“经”和“络”的统称,包括“经 脉”与“络脉”两个部分。“经”,即路径、 主干,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即网 络、分支,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经”与 “络”纵横交错、互相衔接,像网络一样遍布 全身,组成一个复杂的经络系统
10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
经;手厥阴心包经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
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
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
经;足厥阴肝经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
胱经;足少阳胆经
11
2、命名
整个经络系统的命名大致采用了以 下四种方法: A、以阴阳、手足、脏腑来命名,如十 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 B、以穴位来命名,如十五络脉。 C、以装束来命名,如奇经八脉。 D、以特殊名称来命名,如十二皮部。
相为表里的两经,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侧的 相对位置,并在四肢末端交接;又分别络属于相 为表里的脏腑,从而构成了脏腑阴阳表里相合关 系。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不仅由于相互表里的 两经的衔接而加强了联系,而且由于相互络属于 同一脏腑,因而使互为表里的一脏一腑在生理功 能上互相配合,在病理上可相互影响。在治疗上, 相互表里的两经的腧穴经常交叉。
24
几个基本概念
一源三歧 阳脉之海 阴脉之海 十二经之海/血海
中医基础理论
------经络
1
目的要求
1、掌握经络系统的组成;熟悉经络的生理机 能和应用;
2、掌握十二经脉的名称、走向交接规律、分 布规律及流注次序;
3、熟悉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4、掌握奇经八脉的主要生理机能和循行部位。
2
有关经络的基本概念
一、经络与经络系统 二、经络与临床
3
一、经络与经络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