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研究综述
2024年财政粮食直接补贴工作总结_粮食工作总结
2024年财政粮食直接补贴工作总结_粮食工作总结一、工作回顾2024年,财政粮食直接补贴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成绩。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积极响应,精心组织实施,确保了补贴资金的精准发放和合理使用。
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粮食直接补贴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工作亮点1. 制度完善今年,我国对粮食直接补贴制度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健全了粮食生产者补贴政策和实施细则,确保了补贴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加强了对补贴对象的审核和监督,提高了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精准度。
2. 资金稳定各级政府对粮食直接补贴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财政支持,确保了补贴资金的及时拨付和充裕保障。
补贴资金的稳定性为粮食生产者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障,鼓励了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农业生产,促进了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
3. 精准扶贫在粮食直接补贴工作中,各级政府注重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和帮扶措施的有效落实,着力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实际困难,提高了贫困地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增收能力,推动了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4. 制度宣传在粮食直接补贴工作中,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积极加强了粮食政策宣传工作,提高了农民对政策的认知和理解,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有效提高了粮食生产者的政策依从性和参与度。
三、工作不足1. 监管不严在粮食直接补贴工作中,部分地区和单位对补贴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缺乏有效措施和严格要求,导致了资金的滥用和浪费。
这不仅损害了国家财政利益,还损害了广大粮食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影响了补贴工作的公信力和可持续发展。
2. 扶贫效果不明显在一些贫困地区,粮食直接补贴工作虽然积极开展,但扶贫效果并不明显,农民的生产能力和收入水平未能得到有效改善。
这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扶贫方式,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工作展望2024年,我国将继续加大对粮食直接补贴工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资金拨付和使用监管,推动工作的改进和提升。
粮食补贴政策研究综述
粮食补贴政策研究综述粮食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提高国家粮食生产水平,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求,我国推出了粮食补贴政策。
本文将从政策背景、政策目标、政策内容等方面,对粮食补贴政策进行综述研究。
一、政策背景中国的农业形势主要包括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村人口流失严重、资源环境问题突出三个方面。
农村人口的流失,导致农业生产力原本薄弱的农村地区更加缺乏劳动力,从而使得粮食生产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政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国内粮食安全,推出了一系列的粮食补贴政策。
二、政策目标促进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三、政策内容1、直接补贴中国农村直接补贴政策,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补贴对象是广大农村居民。
直接补贴有三种形式:一是人均补贴;二是家庭补贴;三是贫困地区补贴。
直接补贴是对农村居民的全面补助,因此受到居民们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2、销售补贴销售补贴是指政府对农村居民销售粮食的价格进行一定的补贴。
这样的办法可以有效地保证农民在销售粮食时,保证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能够有效地维护社会的利益和民生福祉。
目前,销售补贴在国内已经推行了十多年,效果较为显著。
3、保险补贴保险补贴是指在突发事件或者意外情况出现时,政府会为农民提供一定的保险补贴。
这样的做法可以有效地保护农民的利益,在突发事件时,给予农民一定的救济和帮助,其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得以安心经营和生产。
四、政策效果从政策实施的效果来看,政策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一是农村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二是农村贫困率明显下降;三是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在持续增加。
粮食补贴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经营和生产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有利于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
研究表明,粮食补贴政策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积极和显著的。
粮食补贴政策研究综述
粮食补贴政策研究综述粮食补贴政策是指国家给予农民种植粮食作物的经济补贴的一种政策。
粮食补贴政策的出现主要是为了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经过多年的实施和研究,粮食补贴政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粮食补贴政策的研究进行综述,从理论、实践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
第一部分是粮食补贴政策的理论基础。
粮食补贴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农业经济学、粮食安全和农民福利的理论。
农业经济学的贡献是理论上证明了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提供了补贴政策设计和实施的可行性依据。
粮食安全理论则强调了补贴政策在保障粮食供应和稳定农产品价格方面的重要性。
农民福利理论则强调了补贴政策对农民财富和社会福利的正面影响。
第二部分是粮食补贴政策的实践研究。
粮食补贴政策的实践研究主要包括国内外的案例研究和调查分析。
在国外,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粮食补贴政策是研究的热点,这些国家的政策主要以直接补贴形式存在,目的是保护农民利益和促进粮食生产。
在国内,中国的粮食补贴政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效率低下和补贴资源浪费等问题。
一些研究还探讨了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生产、农民收入、农村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第三部分是粮食补贴政策的评价和问题分析。
尽管粮食补贴政策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补贴政策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政府财政压力增加,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补贴政策可能导致产能过剩和市场扭曲,限制了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
补贴政策可能不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发展。
我国粮食直补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粮食直补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粮食直补政策是指政府向农民直接支付一定的价格补贴来
保障其种粮的积极性。
该政策在推广粮食生产、保障国民粮食安全
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下:
1. 资金投入过少:政府对粮食直补的投入相对较少,难以发挥
更大的作用。
2. 缺乏科学性:政府在制定粮食直补政策时,缺乏科学性,导
致政策效果不佳。
3. 政策透明度不高:政府在直补政策的实施过程中,缺乏透明度,难以让农民信任。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当加大对粮食直补政策的资金投入,
保障政策得以顺利实行。
2. 科学制定:政府应当在制定粮食直补政策时应用科学的方法,确保政策更加有效。
3. 提高透明度:政府应当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提高透明度,公开
政策的具体细节,让农民更加信任政府。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研究进展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研究进展摘要通过分析国内外关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现有研究文献,根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的不同,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理论依据、实施效果、制约因素以及完善措施等4个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评述。
关键词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功能定位;实施效果;制约因素;政策建议;展望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9)21-0340-03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资源。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粮食产量波动很大,1998年产量为5.12亿吨,2003年跌至4.31亿吨。
粮食产量的锐减,形成很大的粮食供需缺口,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为刺激粮食生产,我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增加对农民的生产和收入补贴、减免农民赋税负担等。
在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中,最主要的是将过去对流通环节补贴的做法改为直接补贴生产者,其中实施粮食直接补贴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这一重大举措引起国内学者的极大关注,笔者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根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的不同,对近年国内外学者的文献进行梳理并简要评述。
1关于粮食直补政策功能定位的研究1.1克服农业具有弱质性的需要theodore w. schultz(1960年)指出,政府必须向农业投资,对农业实行支持政策,不仅要注意投向,还要对农民给予指导和鼓励。
“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鼓励,农民将把黄沙变成黄金。
”速水佑次郎和拉坦的观点是农业与工业相比具有明显的弱质性,所以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扶持和投入,尤其是现代要素的投入。
政府的农业政策性投入是农业投入极为重要的部分,农业补贴显得非常重要。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产业领域存在着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的现象。
根据这一理论,paul r. krugman(1993年)认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和农村会出现凋敝,若不给予补贴,就会引起不可调和的城乡经济矛盾。
我国现阶段粮食直补政策
2012年第5期总第215期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Trade【经济管理】我国现阶段粮食直补政策研究周玲霞(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江苏苏州215006)[摘要]为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业投入、提高粮食产量、推动粮食产业化及促进农业发展,2004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初步形成了综合性收入补贴和生产性专项补贴相结合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但从政策操作层面看,各种补贴政策还存在不足之处。
通过对现行粮食直补政策进行分析,提出应根据农户当年粮食产量占当地总产量的比例来分配粮食补贴资金。
[关键词]粮食直补政策;粮食增产;粮食安全[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5-0061-02一、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提出近年来,粮价持续走低,农民收入与其他行业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促使农民将资金和精力投向其他效益较高的行业,不少地区出现大量农田被抛荒,农民纷纷外出务工,农业结构调整出现了粮食生产逐渐被“调凉”的局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中指出:“抓住了种粮农民增收的问题,就抓住了农民增收的重点;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就抓住了粮食生产的根本;保护和提高了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就稳住了全国粮食的大局”。
基于这种认识,财政部2004年颁布了《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范围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了三种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按粮食种植面积补贴、按农业税计税面积补贴和按计税常产补贴。
二、粮食直补政策的具体实施方式及缺陷目前,对于粮食直补政策,各省探索了不同的实施方式,总的来说有四种:(一)按照农民实际售粮数量补贴农民以市场价格卖出粮食,同时国家按照农民出售的粮食数量给予一定的补贴,也就是所谓的价外补贴。
这是一种与粮食产量直接挂钩的补贴方式。
这样做的好处是:1.不直接提高粮食价格,避免粮食价格扭曲,保证粮食价格仍然为市场价格,不会破坏由供求形成的价格机制;2.在增加粮食供应者的收入的同时,不增加粮食需求者的支出,尤其是低收入人群;3.这种多劳多得型的补贴方式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增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国家可以通过对不同粮食种类给予不同量补贴的方式来调节粮食生产结构,鼓励优质粮食的生产。
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研究
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进行深入研究,全面梳理政策的发展历程、现状、问题及改革方向。
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作为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农业稳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农业发展的要求,现有的农业直接补贴政策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因此,本文将对政策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以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本文将回顾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发展历程,梳理政策演变的脉络和逻辑。
通过对现有政策的梳理和评价,分析政策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的成效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政策存在的问题,如补贴标准不合理、补贴对象不明确、补贴方式单一等。
结合国内外农业补贴政策的经验和教训,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包括完善补贴标准、明确补贴对象、优化补贴方式等,以期推动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改革和完善。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国内外农业补贴政策的研究现状和趋势;通过案例分析,深入了解政策在实际运行中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和效果。
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为推动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文献综述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研究是一个涉及经济学、政策学、农学等多个学科的复杂课题。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此领域的深入探索,关于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研究逐渐丰富和深化。
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梳理。
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起源于20世纪末,旨在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和稳定粮食生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补贴政策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应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学者们对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补贴政策对农民收入、农业生产、粮食产量、农产品价格等方面的影响。
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实施效果综述
施效果进行 了比较 。吴 连翠等 认 为 , 按照计 税面 积发放 的粮食直接补贴对粮食产量 没有任何影 响 , 而农资综 合补贴
综述 。 关 键词 : 粮食直接补贴 ;实施效果 ;评价 中图分 类号 : 30 F 1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2—10 ( 02 0 0 1 — 3 10 32 2 1 )9— 0 1 0
从 20 0 4年起 我国开始全 面实施 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 , 经 过几 年的不断发展完善 , 已初 步形成 了以种粮农 民直接补 贴 和农 资增资综合直接补贴 为主要 内容 的综合 性收入补 贴 , 以 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为主要 内容的专项性生产补贴相
基金项 目: 陕西省教育 厅 2 1 年度 科学 研究计 划 ( 文社 科专 项 ) 0 1 人
( 编号 :1K 0 0 ; 1J 0 6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科技创新专 项( 编号 : N 0 16 ) 西北 农林 科技 大学 人文 社科 专项 ( Q 2 1 16 ; 编号 :
民增 收两个 目标 的层次不 同, 两者并不能截然分开 , 但 前者是
结合 的粮食直接补贴政 策体 系。这些年来 , 已有 许多学者 对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 的实施效 果进行 了较为 深刻的研究 , 形 并 成 了评价实施效果 的一系列思路和方法以及提出了诸多改善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 的建议。本文从我 国粮食 直接补贴 政策 目 标, 不同粮食 直接补贴政策 的实施效果 比较 , 粮食 直接 补贴政 策与粮食安全 , 户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 的评价 , 农 粮食 直接补
2024年财政粮食直接补贴工作总结范文
2024年财政粮食直接补贴工作总结范文一、总体情况2024年,我国在粮食直接补贴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年共拨付粮食直接补贴资金XXXX万元,覆盖了全国各地的农民。
在政策支持和监管改进的推动下,粮食直接补贴工作逐渐趋于规范和高效,为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工作开展情况1.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宣传工作。
通过举办农村大型宣传活动、制作宣传材料、广泛使用新媒体等方式,向农民广泛宣传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的知晓率和申领意识。
2. 粮食直接补贴资金拨付工作。
按照中央和地方相关政策要求,做好粮食直接补贴资金的拨付工作。
通过建立健全资金管理体系、加强监督检查等方式,确保资金按时到位、足额发放给农民。
3. 农民信息登记工作。
加强农民信息登记工作,逐步建立完善农民信息数据库。
通过与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机构的合作,实现农民信息的动态管理和快速查询,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4. 监督检查与风险防控工作。
组织开展粮食直接补贴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加强对资金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和预警,做好风险防控工作,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取得的成果1. 农民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通过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落地,农民的收入得到明显提高,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释放。
直接补贴资金的发放有力地保障了农民的基本生活和农业生产需求,增强了农民对农业的信心。
2. 粮食生产稳定增长。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
通过直接补贴政策的激励,农民增加了粮食种植面积和投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3. 粮食直接补贴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化。
粮食直接补贴工作在政策和监管改进的推动下,逐渐规范化和高效化。
通过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通过监督检查和风险防控,保证了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 政策宣传仍亟待加强。
农民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充分,需要加大宣传力度。
粮食直补政策讲解
13
(4)补贴方式
实践证明,按实际种粮面积补贴是最科学,最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的 一种方式,但是存在面积核实工作量大、成本较高的矛盾,需要基层的同 志们付出艰辛的劳动。 今年初,审计署济南办在审计我省财政涉农补贴资金“一本通”系统 时,发现2007-2012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种粮大户等补贴信息,存 在身份证号码重复、无山东户籍、死亡后领取等情况。 昌邑市问题超过11万条,巨大的错误量,除了软件不合理不完善以外 ,就是我们信息采集出现的错误。信息采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 ,且大量工作多由村干部、乡镇财政所工作人员承担。下一步,上级有关 部门仍然会继续加大审计力度。我们应更加重视信息采集。 坚决杜绝姓名使用同音字、中间存在空格、使用乳名 坚决杜绝使用一代身份证 坚决杜绝用已死亡人员信息申请补贴资金,及时更新信息 各村的姓名底子,必须使用公安部门最新的
25
2012 年省财政厅、农业厅、粮食局、农信联合下发了鲁财建„2012‟133 关于印发《2012年山东省种粮大户补贴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对种粮大户 奖励补贴形式进行了改变。
(一)支持范围。粮食种植面积300亩及以上(含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其中, 小麦或水稻种植面积150亩及以上)的种粮大户,均纳入补贴范围。 (二)支持内容。对种粮大户投资建设的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晾晒、仓储及相关设施 ,农业机械设备以及相关农业生产资料购置等,按照规定程序和标准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 。各市、县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耕种亩数、连片率、合同承包期等情况,确定具体支持 内容。
12
(1)补贴品种及依据: 我省粮食直补的品种只限小麦,粮食直补的对象是小麦种 植所有权人,并以当年合法取得耕地的小麦种植面积作为 补贴依据,实行定额补助。 (2)补贴标准: 见下表 (3)发放形式: 2006年实行“齐鲁惠农一本(卡)通”形式兑付惠农补贴 政策,改变了以前以现金兑付的方式。
粮食补贴政策研究综述
粮食补贴政策研究综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供应及粮食价格问题逐渐得到有效解决。
但是,我国的粮食生产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例如人口增长、农村劳动力缺乏、种植技术落后等,这些问题导致粮食生产不稳定,而粮食补贴政策的出现,就是为了应对这些挑战。
本文旨在综述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粮食补贴的定义及作用粮食补贴,顾名思义,就是指政府为了激励农民种植粮食而提供的财政奖励措施。
粮食补贴政策在缓解我国粮食生产的困难和挑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粮食补贴能够鼓励农民种植粮食,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其次,粮食补贴政策可以改变农民的生产行为,推动他们更加注重种植粮食的效益和经济效果,从而提高他们的种植方法和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最后,粮食补贴能够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增加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粮食补贴政策是近年来我国农业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界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角度和方法,对粮食补贴政策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一)政策效果研究政策效果研究是对粮食补贴政策影响的定量研究,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实证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等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生产有着积极的影响,能够刺激农民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和投入粮食生产,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促进粮食供应和粮食市场的平衡。
政策评价研究是对粮食补贴政策进行综合评价的研究领域,主要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展开研究。
经济评价方面,研究者主要考察粮食补贴政策的财政投入、投入效果、收益水平等方面。
社会评价方面,研究者主要关注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民生活、粮食供应和农村稳定等方面的影响。
环境评价方面,研究者主要考察粮食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情况。
政策建议研究是在对粮食补贴政策实行效果、经济评价的基础上,对粮食补贴政策提出改进建议和政策调整意见的研究领域。
研究者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当前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建议,以达到更好的政策效果。
2024年财政粮食直接补贴工作总结
2024年财政粮食直接补贴工作总结一、工作目标与任务2024年,根据国家粮食生产发展需要和农民收入增长要求,制定了财政粮食直接补贴政策。
本年度的工作目标是确保财政粮食直接补贴在农民群体中的有效落地,提高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和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工作任务主要包括:1. 落实政策:确保财政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在地方层面得到贯彻执行,确保符合条件的农户能够按规定获得补贴。
2. 宣传政策:加强宣传工作,让农民了解政策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提高他们申请并正确使用补贴资金的意识。
3. 资金保障:确保财政粮食直接补贴资金到位,及时发放给符合条件的农户,确保按时足额享受补贴。
4. 监督检查:加强对财政粮食直接补贴的监督检查,确保补贴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
二、工作措施与成效1. 落实政策:通过加强对地方财政补贴政策的督导和监督,确保各地区按规定在财政预算中列入粮食直接补贴资金,推进政策的实施。
成效:全国各地区全部按时足额拨付了财政粮食直接补贴资金,确保了政策的顺利实施。
2. 宣传政策:通过媒体宣传、宣传手册、会议培训等方式,向农民群体广泛宣传财政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具体内容和申请要求。
成效:农民群体对财政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了解度和知晓率明显提高,申请补贴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3. 资金保障: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协调,加大粮食直接补贴资金拨付力度,确保补贴资金按时到位、足额发放。
成效:全国各地农民按时得到财政粮食直接补贴,资金到位率达到100%。
4. 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财政粮食直接补贴项目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查处恶意骗取补贴、违规使用补贴资金等违纪违规行为。
成效:全国各地发现和查处了一批违规使用财政粮食直接补贴资金的案件,维护了财政资金的合法使用。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 宣传不到位:仍有部分农民群体对财政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了解度较低,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和广度。
建议:加强对农民群体的宣传工作,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大精准扶贫政策宣传的力度,帮助农民了解政策的具体内容,提高申请补贴的积极性。
我国现行粮食补贴政策分析
题 目:黑体加粗二号字学生 姓 名: 唐东哲 专业:农业经济管理层次及形式: 年级:2013级成 绩:吉林大学继续教育毕业设计(论文)摘要粮食行业是较为特殊的行业,其承担着国家政治安全、经济稳定、社会保障、社会稳定等公共品特性,因此,政府须采取必要的调控手段予以重点保护。
粮食直接补贴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采取的旨在保护和发展本国粮食产业的重要政策。
我国从2004年开始全面实施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两年多来,产生了一定的政策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在整个粮改框架下分析了我国现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背景、意义及运行情况,认为从总体上来讲,该政策直接惠及农民,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利于我国的粮食安全。
本文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吉林省辽源市为例,分析了粮食直接补贴对农民的种粮意愿、收入和生产投入的影响。
文章分别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运行的角度指出现行粮食直补政策存在的局限性,并联系实际提出完善粮食直接补贴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粮食直接补贴,农民收入,粮食安全AbstractFood industry is a kind of special industry, and it commits of the state's political security, economic stability, social security, social stability and other public characteristics.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must take means to control key protection. Food subsidies are directly taken by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o protect and develop national food industries. Since 2004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direct subsidies to farmers have been placed. Today,the policy has a definite effect,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Placed under the framework of Chinese food reform, we conduct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food direct payments policy and form the opinion that although this policy, as a whole, provides direct profits to farmers,promotes farmers’ enthusiasm for food planting,and is condu cive to China's food security. This article takes a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ways to Liaoyuan City, Jilin Province. F or example, the analysis of direct payments to farmers’ will of planting grain, farm income and production inputs.This article from the operation of micro-economics and macroeconomic perspective that the current food direct payments policy limitations exist. Then the writer addresses the problem with reality by improving food direct payments policy recommendations.Keywords: Food Direct Payments, F armers’ Income, Grain Security目录第1章绪论 (1)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1 粮食产业的特殊性 (1)1.1.2 实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背景 (3)1.1.3 实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现实意义 (3)1.2 文献综述 (4)1.3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6)第2章现有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类型及评价 (7)2.1 按计税面积补贴 (7)2.2 按粮食播种面积补贴 (7)2.3 按农民出售商品粮数量补贴 (7)第3章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实施情况及效应分析──以吉林省辽源市为例 (9)3.1 吉林省辽源市2005年粮食直接补贴的主要内容 (9)3.1.1 粮食直接补贴的范围 (9)3.1.2 粮食直接补贴的依据 (9)3.1.3 粮食直接补贴资金的兑付方式 (9)3.2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户种粮意愿、收入和生产投入的影响 (10)3.2.1 调查情况的说明 (10)3.2.2 粮食直接补贴对农民扩大种粮面积的意愿影响较弱 (10)3.2.3 粮食直接补贴对农民增收有一定贡献 (11)3.2.4 粮食直接补贴对农民每亩粮食生产投入量影响甚微 (12)第4章现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局限性 (13)4.1 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看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局限性 (13)4.2 从宏观经济运行的角度看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局限性 (14)4.2.1 地方政府的补贴负担与其粮食安全贡献率不对称 (14)4.2.2 补贴模式存在着农户补贴所得与粮食生产不对称 (14)4.2.3 农户的“亲环境”粮食生产补贴缺失 (14)4.2.4 粮食直接补贴不能取代价格支持 (15)第5章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完善的措施 (16)5.1 增加农业支持总量 (16)5.2 改革直接补贴基金制度 (17)5.3 选择体现农户即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实际贡献率的模式 (17)5.4 范围应该扩大到农户“亲环境”粮食生产项目 (18)5.5 粮食直接补贴和新型保护价配合使用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20)第1章绪论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1.1 粮食产业的特殊性1.粮食产业具有弱质性、低效性。
调研报告:我国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政策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建议
调研报告:我国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政策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建议在粮食生产力进步和经营主体变化的形势下,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政策暴露出依据不合理、对耕地保护和规模经营导向不足、对种植结构调整不够的问题。
需要修正补贴依据、调整补贴标准、鼓励保护地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004年,在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种植面积逐年递减的情况下,我国开始推行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政策,以期在生产环节直接刺激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些粮食增产的效果,但同制定初衷相比,收效甚微。
这笔财政资金基本上成了有承包权农户的一般性补助。
我们有必要从根本上研究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政策有关规定的合理性和实施办法的可行性,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建议。
一、我国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政策的现状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政策是指国家为保障粮食安全,直接对粮食生产环节进行的补贴。
还有一层含义,就是把国家补贴资金直接发到种粮农民手里。
2004年,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2016年5月,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与农作物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直接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三项补贴”),之后改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政策目标增加了鼓励地力保护和适度规模经营,加上2016年实施的玉米生产者补贴,以及2017年实施的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形成了我国当前的粮食生产直接补贴的政策体系。
粮食直补政策实施以来,补贴力度平稳加大。
补贴政策的实施方法主要由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和2005年财政部等《关于进一步完善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的意见》规定,主要包括:(1)补贴依据原则上是粮食实际种植面积,省级政府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切实可行的补贴方式。
(2)省级政府补贴当地主要粮食品种,补贴标准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3)兑付方式为“一卡通”或“一折通”,尽可能在播种后3个月内全部兑现。
国家对补贴原则、兑付方式与时间、补贴资金的拨付与监管进行了统一规定,而补贴的品种、标准与方式允许地方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我国农村粮食补贴政策综合研究
1概述
就是 农 业 补 贴 ,而 其 中最 为 重 要 的是 粮 食补 贴 。在 我 国的农 业 建 设 事 业 中 ,粮 食 问 题一 度 是 最 为核 心 的 问题 ,一手 抓 紧 粮食 生 产 作 的 主要 思想 ,这 对 于促 进 我 国农 民增 收 和粮 食 增产 ,保 障我 国 农业 经济 乃 至整 个 国民经 济 的发展 有着 重大 的意 义。
21综 合 收 入 补 贴 . 当前 的我国粮食综合 补贴构成有农 民种粮直 补和农资综合 补贴 。 农 民种 粮 直补 。2 0 年 ,我 国将 安徽 省 的来 安 县和 吉林 省 的 02 东丰 县 作 为 了农 民种 粮直 补 的试 点 县 ,把 补 贴 直接 兑 现 给农 民 。 20 0 3年 ,试 点 范 围 扩 大 到 了我 闺 1 个 粮 食 主 产 省 份 。20 3 04年 的 农 民种 粮 直 补 政 策 施 行 范 围 又增 加 了 l 省 市 。20 6个 05年 的 农 民 种 粮 直补 资金 翻 了很 多 倍 ,达 到 了 上百 亿 元 。粮 食 补贴 政 策 发 生 了由 间接补 贴转 变 为直 接补 贴 的巨大 变 革 。 农 资综 合补 贴 。20 年 ,中央 财 政 为了 稳定 农 民种 粮 收益 , 06 设 立 了农 资综 合 补贴 项 目 ,对 农 民 在柴 油 、化肥 等 生 产 资料 的增 支 上 实施 直 接 补 贴 ,到 现在 为 止 我 国对 于 农 资综 合 补贴 的关 注 逐 渐 得 到 了重 视 。 中央 在农 资综 合 补 贴政 策 的拨 款资 金 ,主要 用在 了农 业基 础 建 设 方 面 ,促进 了我 国农 业 的建设 能力 和水 平 不 断 进
步发 展 ,达 到 了 良好 的效果 。
粮食补助调查情况汇报
粮食补助调查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粮食补助政策一直备受关注,为了解粮食补助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全国范围内的粮食补助进行了调查。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收集了大量有关粮食补助的数据和信息,现将调查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粮食补助政策执行情况。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粮食补助政策在各地区的执行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些发达地区和粮食生产大县的粮食补助政策执行较为到位,而一些贫困地区和偏远地区的执行情况则较为薄弱。
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资金拨付及使用上,一些地区存在粮食补助资金拨付不及时、不足额的情况,导致粮食补助政策的效果不够明显。
二、粮食补助对象受益情况。
我们的调查显示,粮食补助对象受益情况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符合条件的农户未能及时获得粮食补助资金,另一方面,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农户却获得了粮食补助资金。
这种情况导致了粮食补助对象的受益不够公平,也影响了粮食补助政策的实际效果。
三、粮食补助政策的社会影响。
在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粮食补助政策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些地区的农民通过粮食补助政策获得了资金支持,增强了农业生产的信心,提高了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同时,粮食补助政策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四、粮食补助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根据我们的调查,我们认为粮食补助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资金拨付不及时、不足额,粮食补助对象受益不够公平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粮食补助政策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拨付及时、足额,加强对粮食补助对象的审核和监督,保障粮食补助政策的公平性和效果。
总结: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全国范围内的粮食补助情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我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我们的调查结果,加强对粮食补助政策的执行和管理,确保粮食补助政策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改善。
我国粮食补贴政策执行效果、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粮食补贴政策执行效果、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本文对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执行效果、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提出的对策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文章介绍了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背景,说明了其重要性与必要性。
然后,通过分析实际数据和研究成果,探讨了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执行效果,包括对农民收入、粮食生产和政府财政的影响。
接着,文章详细分析了我国粮食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如资金管理不规范、补贴对象选择不当等,并提出了应对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执行效果、问题及对策,强调了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政策执行机制,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本文的研究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粮食补贴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粮食补贴政策、执行效果、问题、对策研究、我国、总结、农业、粮食保障、农民收入、市场调节、效率提升、改革方向、政策调整、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粮食补贴政策是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制定并实施的重要政策之一。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加快,粮食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土地资源有限、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
为了保障粮食生产的稳定和质量,我国政府实施了粮食补贴政策。
这一政策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鼓励农民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从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对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执行效果、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对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执行效果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执行效果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提高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和产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补贴政策,农民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补贴,激励他们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和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也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和科技进步。
政府在实施补贴政策时,通常也会鼓励农民采用科技种植和管理方法,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粮食补贴政策研究综述
就政策补贴 目标、补 贴方式、补 贴规模达成共识 ,但是对补贴效果的认识存在较 大争议 。本 文最后就我 国粮食 补贴政 策的研 究 进展进行 了评述 ,并对未来研 究方 向提 出了相应 的建议。
关 键 词 :粮 食 补贴政策 研 究 综 述
粮食 作为农业产业 的一 部分 ,国内外 对粮食补贴政 策的 究者们对粮食补 贴政策 目标 的认 识逐步统一 ,即粮 食直接补
※基金项 目: 本研究是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 费专项资金资助项 目“ 国 我 粮食补贴政策的效果评价”0 5 0 1 1 ) (0 2  ̄O 7
I 农监 发展 J
农业经济
2 1/ 01 9
因 ( 李瑞锋 、肖海峰 ,2 0 ;文小 才 ,2 。 ;张 照新 、欧 阳 20 ) O6 O7 0 3 。虽然 已有研 究对国 内 20 年之 前的流通性补 贴得至 (4 ] U
海洪和陈洁 ,2 。 ;田建 民和孟俊杰 ,2 l) O7 0。 。虽然 ,补 贴方 了较 为一 致性的评价结论 ,即我 国粮食 通流体制 的缺陷使流
研究。
一
粮 食直接补贴政策是 国 内现行粮食补 贴政策实施最早 的
、
对粮 食 补 贴 目标 的研 究
粮食补贴政策研究综述
粮食补贴政策研究综述粮食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物资,粮食补贴政策在全球范围内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粮食补贴政策旨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市场价格、保障农民利益、解决粮食生产和供应中的问题等。
本文旨在综述全球范围内的粮食补贴政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一、全球粮食补贴政策的发展历程粮食补贴政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世界各国建立起现代化国家制度之后。
在现代工业化生产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各国政府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的利益,相继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粮食补贴政策。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经济关系的深入,各国之间的粮食补贴政策也开始相互影响和促进。
在此背景下,各国粮食补贴政策的发展历程也呈现出了不断变化和不断深化的趋势。
二、粮食补贴政策的分类与形式根据粮食补贴政策的不同目的和实施方式,可以将其分类为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两大类。
直接补贴是指政府直接向农民支付一定数量的补贴金或者提供某种形式的补贴服务,例如种子、化肥、农药等。
间接补贴是指通过价格支持、关税、出口退税、出口补贴等方式,调整粮食市场价格,保障农产品价格稳定,以保护农民利益。
在国际政治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领域,学者们对全球范围内的粮食补贴政策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研究内容包括粮食补贴政策的影响因素、政策效果评估、政策协调与制度安排等。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不同国家之间的粮食补贴政策也开始出现相互影响和竞争的现象,这对于全球粮食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粮食补贴政策的前沿研究问题当前,全球范围内的粮食补贴政策研究亟待解决的前沿问题包括:政策的可持续性问题、政策的公平性和效率性问题、政策的环境影响问题、政策协调与治理问题。
在全球粮食市场竞争激烈、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粮食补贴政策的研究正在向更具前瞻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方向发展。
在未来,全球范围内的粮食补贴政策将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增加和贸易自由化的推进,粮食补贴政策将在不同国家之间产生更直接和深刻的影响。
粮食生产直接补贴
补贴政策与农业保险政策的协调问题
补贴政策与农业保险政策不衔 接
粮食生产直接补贴和农业保险是两项不同的政策,实 施中存在一些不衔接的地方,导致政策效果受到影响 。
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与市场需 求不匹配
目前的农业保险产品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保障水平 不够高,难以满足农民的风险保障需求。
补贴政策对粮食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作用受限
VS
主体差异
不同农业经营主体,如家庭农场、合作社 、龙头企业等,由于种植规模、带动能力 等因素影响,也可能存在不同的补贴标准 。
03
CATALOGUE
粮食生产直接补贴的效果分析
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效果
提高生产积极性
粮食生产直接补贴能够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 ,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民更愿意投 入时间和资源进行粮食生产。
促进粮食结构调整
通过优化补贴政策,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鼓励种植优质 、高效、生态的粮食作物,促进粮食生产的转型升级。
06
CATALOGUE
案例分析
某地区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及效果评估
背景介绍:某地区为了鼓励农民增加 粮食种植面积和提高粮食产量,制定 并实施了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政策。该 政策旨在通过给予农民直接补贴,降 低农民的种植成本,提高农民的收益 ,从而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
补贴政策对粮食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有限
虽然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政策可以鼓励农民增加粮食生产,但对粮食结构调整的引 导作用相对有限。
补贴政策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受到限制
由于农业生产受到自然条件、市场供求等因素的影响,单纯依靠补贴政策难以实 现农民的长期增收。
05
CATALOGUE
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政策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研究综述侯明利,傅贤治(江南大学,江苏 无锡 214122)摘 要:首先阐述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出台背景,然后针对国内现有研究文献,根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的不同,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经济学分析、实证研究、国内外直接补贴政策比较与借鉴以及我国粮食直接补贴的政策建议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评述,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做了简要展望。
关键词: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补贴模式;绩效评价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72X(2008)03-0087-03 近年来,由于WT O规则约束以及原有粮食补贴方式弊端的显现,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慢慢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开来。
这种补贴方式因其较高的补贴效率和较小的市场扭曲而受到发达国家的青睐,因此,该补贴方式逐渐成为农业保护和支持政策的主要方式。
在此国际背景下,随着我国之前的粮食保护价敞开收购政策的弊端凸现,如:补贴环节多,农民利益难以得到充分保护;补贴效率低下,大量补贴资金消耗在中间环节;粮食大量积压且流通不畅;国有粮食企业亏损严重;我国的粮食安全存在较大隐患等(财政部经济建设司粮食处,2007)。
我国从2000年开始研究改革粮食补贴方式,提出将补贴在流通环节的粮食风险基金拿出一部分直接补贴给种粮农民,建立粮食直接补贴制度的初步设想,并于2002年开始在部分省份进行试点,从2004年开始大规模实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
于是,自2001年起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多起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但是有关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综述却很少。
因此,在已有的文献基础上,本文根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的不同,主要针对2000~2007年以来国内学者的文献进行梳理并简要评述。
一、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经济学理论分析随着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大面积实行,国内学者的研究逐渐从介绍该政策向运用经济学工具来分析影响效应、与以前的粮食政策进行比较转变,其中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影响分析大量使用了福利经济学工具。
但是不难发现,目前国内对粮食补贴政策的经济学分析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归纳下来不外乎以下方法。
以粮食的需求-供给曲线为理论分析工具,同时通过福利经济学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粮食生产者、粮食消费者、经营者和政府的影响以及社会总福利的损失与否进行分析。
肖国安(2005)认为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实施后得利多的不是粮食生产者,而是粮食消费者,其原因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由市场关系确定,政府给予农民补贴降低了粮食市场均衡价格,政府补贴通过市场价格的降低隐形给了消费者。
同时,也有分析认为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有其两面性,它的合理之处在于其弥补了统购统销补贴的不足,减少了保护价造成社会福利的净损失,缩小了城乡差距等;但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如直接补贴政策与政府的初衷相悖,由于粮食需求价格弹性小于供给价格弹性,农民利润减少等(杨有孝,罗安军,2006)。
以粮食的生产函数和粮食的成本曲线、产量进行动态分析,以此来检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产量效应。
韩喜平等(2007)用该方法得出的结论是在政府支付同样成本的情况下,实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比实施生产资料补贴政策在增加粮食产量方面更有成效。
从以上分析可知,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经济学分析不仅为我国的这项政策寻求理论依据,而且使其遵循经济学的规律,对我国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起到了推进作用,使其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
二、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证研究(一)采用调研方法调研方法是通过对实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地区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的方法。
虽然这一方式是定性的,不能支持统计分析,但可以缩小分析的范围,集中了解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在不同地区的执行情况及实施现状、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绩效评价、粮食补贴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我国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使其更有效地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和保障农民利益。
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执行情况和实施现状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如对补贴品种、补贴规模、补贴条件、补贴方式以及补贴标准等的差异进行调查研究。
其中李瑞峰等分别对河南、安徽、辽宁、江西等省份和地区进行调研分析,认为收稿日期:2007-12-08作者简介:侯明利(1977—),女,河南焦作人,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贸易及农村经济;傅贤治(1958—),男,安徽金寨人,江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78经济问题 2008年第3期 我国的粮食补贴政策在执行中存在下列问题:补贴方式、对象和范围复杂,补贴计算依据复杂,补贴过低,资金来源过窄,补贴标准确定随意性强,补贴方式地区差异大,政策落实不到位,等等。
其中,我国粮食直接补贴依据有按照商品量分配、按照计税面积和其他因素综合分配、按照计税常产分配等,根据依据不同,可分为脱钩模式、部分脱钩模式和挂钩模式(李瑞峰,2006)。
通过调研方法对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进行评价的研究文献也有不少。
大多数调研认为,总体上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达到了农民满意、政府满意和企业满意的初步效果,农民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评价较高,同时认为直接补贴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主要政策措施之一。
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调查发现农民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认可程度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别,虽然农民对直补政策普遍认同,但对这种政策的持续性及支持力度持怀疑态度,同时发现该政策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甚微(肖海峰等,2005;张照新等,2003;陈薇,2006;朱红根等,2007)。
结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调研方法在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证研究中占据主要地位。
虽然由于所选样本对象的差异,粮食补贴政策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但是这并不妨碍它针对具体问题所提出的政策建议和改革方案的有效性。
(二)计量模型的分析方法计量分析方法在粮食补贴政策中的应用不是太多,但却是不可缺少的。
与其他粮食政策相比,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有其独特性,直补范围的确定、补贴方式的选择、补贴资金的安排、该政策对我国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的影响以及政策绩效的评价等都需要一个定量研究来支持。
目前国内的研究工具主要有两种:实证数学规划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法。
1.实证数学规划模型(P MP)。
实证数学规划模型是国际上农业政策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由H owitt(1995)正式提出,这种模型可以根据基期观测到的行为标定模型,保证模型的基期最优值与实际观察值一致,还使模型的应用不受基期标定条件的约束,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同时,这种模型也符合经济学中边际收益递减的基本假设。
这些优点都支持了实证数学规划模型在政策效果分析中的广泛应用。
王姣、肖海峰(2006)利用此模型,基于河北、河南和山东的调查数据,定量评价了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三种主要形式(按计税面积补贴、按粮食播种面积补贴和按出售给国有收购企业商品粮数量补贴)对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从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来看,按计税面积补贴对农民粮食产量没有任何影响;按播种面积补贴的增产效果好于按商品粮数量补贴的增产效果;无论哪种补贴方式,在当前补贴标准下对粮食产量的影响都不大。
随着补贴标准的提高,农民粮食产量以略高于补贴标准提高的幅度增加。
第二,从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来看,按计税面积补贴,农民种植业收入增长的百分比及绝对额远远大于其他两种补贴方式;如果提高补贴标准,三种补贴方式下农民的种植业收入都相应提高。
2.数据包络分析法(DE A)。
数据包络分析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A Charmes和W W C ooper等于1978年提出的。
该方法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根据多指标输入和多指标输出,对同类型的部门或单位进行相对有效性或效益评价。
叶慧等(2006)根据各省粮食直接补贴的相关数据,利用DE A模型,从“制度效率”和“规模效率”两方面来研究补贴效率。
结果表明:我国粮食补贴制度效率普遍不高;各省市补贴制度效率存在较大差距;补贴无效率的区域多集中在粮食主产区,且普遍表现为规模效益递减,这就使得制度创新更为重要。
三、国内外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比较与借鉴1995年1月WT O农业规则生效前后,美国、日本和欧盟先后调整自己的农业保护政策,逐步减少农产品市场价格支持,转向增加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
鉴于我国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实施时间比较短、经验欠缺,所以针对我国现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有目的地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显得尤为重要,且国内学者对此的研究自2000年以来一直不断。
美国于1996年开始实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改革是全面的,直接补贴措施与当前生产彻底脱钩,补贴额度巨大。
补贴的具体计算方法是:补贴金额=基期平均生产量的85%×政府规定的补贴标准。
补贴标准由农业法规定,一定几年不变,而基期会进行调整。
欧盟的直接补贴政策是1992年对共同农业政策进行改革时引入的,且实行的是部分脱钩模式。
2003年1月22日欧盟又通过了共同农业政策改革新方案,该方案引入单一农场支付体系,改革并简化直接支付补贴政策,提议建立与生产、价格不挂钩的“单一农场补贴”制度。
发达国家采用的补贴计算方法对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但是在具体执行时要加以创新,要以此为基础,简化补贴依据的确定程序,每种模式固定一种补贴依据确定方式,供地方选择,避免过高的操作成本(李瑞峰,2006)。
美国的直接补贴资金来自于国家财政收入,我国则来自于取消原来的粮食保护价收购的节余资金和国家及省市粮食风险基金等政府专项资金。
2005年起我国将其部分列入中央财政支出。
我国的直接补贴力度和美国相比差异巨大;和美国完备的配套设施相比,我国的配套设施尚不完善。
从这些比较可以看出,如果我国的粮食直接补贴达到一定力度,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但是我国也要正视现实,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太大,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的补贴和支持,因此粮食直接补贴政策针对性要强,补贴资金利用率要提高,充分发挥有限经费的最大效用(王玉斌等,2006)。
四、我国粮食直接补贴的政策建议在国内已有的关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文献中,大量的文献在分析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执行效果和效应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及政策应对办法。
首先,针对我国目前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存在的普遍问题,如补贴方式、对象和范围复杂,补贴标准过低,资金来源过窄,补贴标准确定随意性强,补贴方式地区差异大,政策落88 侯明利,傅贤治: 国内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研究综述实不到位等,现有研究建议应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分摊机制和产销区间的直接补贴资金转移机制(林黎,2004);构建农业收入支持体系,建立监督机制,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等(吴成福,2006);提出拓宽粮食补贴资金来源,加大补贴力度,并认为直接补贴不能代替保护价,应将其与价格挂钩的不固定补贴相结合,并把粮补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以更好地发挥粮食补贴政策的作用等(杨秀琴,2007);在政策设计上应当防止地方差异过大和地方保护主义抬头,不断改进各种粮食直接补贴方式,警惕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目标冲突(赵德余,顾海英,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