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市场调控三大方向:完善临时收储制度
粮食存放和管理制度
粮食存放和管理制度一、粮食存放和管理的基本原则1. 粮食存放和管理应当以保障粮食安全和满足社会需求为宗旨,坚持科学管理、合理利用、节约消耗的原则。
2. 粮食存放和管理应当坚持综合施策、统筹规划的原则,建立健全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调节、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
3. 粮食存放和管理应当坚持分类管理、分级责任、分层监督的原则,形成制度合理、运行规范的管理制度。
4. 粮食存放和管理应当坚持公开透明、信息畅通的原则,加强宏观调控、市场监测,及时准确发布粮食储备、产销、价格等信息。
5. 粮食存放和管理应当注重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管理现代化,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
二、粮食存放和管理的主要内容1. 粮食储备管理粮食储备是国家应对自然灾害、市场波动、战争需要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储备。
建立健全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1)建立和完善粮食储备制度。
国家应当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粮食储备的性质、规模、功能和管理方式,明确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的关系,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履行粮食储备职责的权限和责任。
(2)健全粮食储备组织体系。
建立中央粮食储备和地方粮食储备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区分中央和地方储备的管理职责和功能,明确中央和地方储备的调拨和管理权限。
建立健全粮食储备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政府和企业储备行为的监督,保障储备质量和数量安全。
(3)调整和优化粮食储备结构。
根据市场需求、产量变化、价格波动等因素,调整和优化粮食储备的结构,保证粮食储备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4)提高粮食储备管理水平。
加强粮食储备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提高决策科学化、精准化,确保粮食储备的安全、稳定和有效利用。
2. 粮食市场管理粮食市场是调节粮食供求关系、保障市场价格稳定的重要平台,是促进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关键环节。
建立健全的粮食市场管理制度,是保障市场供应和需求平衡、维护市场秩序和价格稳定的重要保障。
广东省省级储备粮管理办法(2024年修订)
广东省省级储备粮管理办法(2024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1.16•【字号】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10号•【施行日期】2024.01.16•【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粮食市场管理正文广东省省级储备粮管理办法(2021年11月1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91号公布根据2024年1月1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10号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省级储备粮管理,发挥省级储备粮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广东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省级储备粮的收储、销售、轮换、储存、动用及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省级储备粮,是指省人民政府储备的用于全省粮食宏观调控、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的粮食和食用油。
第三条省级储备粮管理应当完善制度、严格管理、落实责任,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和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并节约成本和费用。
省级储备粮实行垂直管理体制,市、县、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省级储备粮管理给予支持和协助。
省级储备粮应当保持库存充足,除紧急动用等特殊情况外,实物库存量不得低于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
未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动用省级储备粮。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会同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拟订省级储备粮规模、品种、总体布局和动用等方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省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省级储备粮的行政管理,对省级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安排省级储备粮的管理费用补贴、贷款利息补贴、检验费用等,并保证及时、足额拨付;负责对省级储备粮有关财务执行情况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东省分行(以下称省农发行)负责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及时、足额发放省级储备粮所需贷款,并对发放的省级储备粮贷款实施信贷监管。
粮食收储行业发展趋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粮食收储行业发展趋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粮食收储行业作为农业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粮食安全、调控粮食市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粮食收储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
概述部分将对粮食收储行业进行简要介绍,并概括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取得的成就。
首先,粮食收储行业是指国家或地区通过收购、储存、销售粮食等方式,对粮食进行管理和调控的行业。
在农业供应链中,粮食收储环节可以起到平稳市场、稳定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多重作用。
而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粮食收储行业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和挑战。
其次,粮食收储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粮食收储行业的发展,需要通过改革和创新来解决。
然而,粮食收储行业在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随着我国农业供应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粮食收储行业逐渐转变为面向市场的运作机制,市场化程度提高,储备制度逐步改革。
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为粮食收储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使其在粮食调控和管理上更加高效、精确。
总之,粮食收储行业作为农业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通过改革和创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充分发挥粮食收储行业在粮食安全和市场平稳等方面的作用,将为我国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对粮食收储行业的概述进行说明,介绍该行业的背景以及本文的目的。
接着,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粮食收储行业的发展趋势。
首先,将介绍该行业的背景,包括当前粮食收储行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然后,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该行业的发展趋势,如政策导向、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等方面。
各方面的分析将通过数据和案例予以支持,以确保结论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在结论部分,将对本文的论述进行总结,并提炼出几个重点。
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继续做好市场供应___
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继续做好市场供应聂振邦摘要:当前我国粮食市场呈现出供需基本平衡、价格基本稳定、运行比较平稳的特点;粮食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和粮价基本稳定,保护好种粮农民利益和生产积极性,保证市场供应,维护市场稳定;为此,必须做好粮食流通和调控工作,以保证市场供应。
关键词:粮食宏观调控 粮食流通 市场供应作者简介:聂振邦,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家粮食局原局长。
党的十八大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做好粮食流通工作的重要指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这是党和国家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粮情,从全局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要决策,充分体现了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深谋远虑。
去年由于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粮食减产,国际粮食市场供求趋紧,价格上涨。
历史经验证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充足供应是保证人民生活需求和市场价格稳定的重要支撑。
因此,加强国内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是做好经济工作的一项尤为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粮食市场供应平稳,价格基本稳定总体上看,当前我国粮食市场呈现出供需基本平衡、价格基本稳定、运行比较平稳的特点。
(一)国内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在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达11791亿斤,增产367亿斤,实现了“九连增”,并且连续五年稳定在10500亿斤以上。
粮食消费继续增长,预计全年产需总量继续保持紧平衡的状态,大豆和食用植物油产需缺口仍然较大,需要进口弥补。
2013年国家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的资金物质投013入,完善粮食收储政策,组织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全力以赴实现全年粮食有个好收成,据农业部消息将千方百计使粮食产量稳定在10500亿斤以上。
粮食储存政策
粮食储存政策
粮食储存政策是指国家为了保障粮食安全,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其目的是确保粮食供应充足、稳定,并避免粮食浪费和过度依赖进口。
粮食储存政策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粮食收购政策:国家设立粮食收购价格,通过政府收购粮食,确保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持粮食生产稳定。
2. 粮食储备政策:国家建立粮食储备制度,即定期收购粮食并储存,以应对突发情况和市场波动,确保粮食供应稳定。
3. 粮食质量监管政策:国家加强对粮食质量的监管,实施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检测,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4. 粮食流通管理政策:国家通过粮食流通管理,制定监管措施,加强对粮食流通环节的监督,遏制粮食浪费和恶意炒作等行为。
5. 粮食进口政策:对于我国无法满足的粮食需求,国家可以通过增加粮食进口,确保粮食供应充足。
6. 粮食储存设施建设政策:国家鼓励和支持农民、企业和政府建设现代化的粮食储存设施,以提高粮食储存能力和效率。
粮食储存政策的实施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国家的抗风险
能力,维护农民利益,促进粮食产业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粮食储存政策
粮食储存政策近年来,随着粮食供需形势的逐渐紧张,粮食储存政策备受人们关注。
粮食储存是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环节,因此,制定合理有效的粮食储存政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我国粮食储存政策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粮食储存政策的现状1. 粮食储备制度的建立我国建立了国家储备粮制度,通过国家将一定数量的粮食储备起来,以应对自然灾害、价格波动等突发情况,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基本粮食供应。
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粮食供给的稳定性。
2. 地方粮食储备存在问题然而,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明显,地方粮食储备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方面,一些地方将粮食储备当作政绩的象征,将过多粮食储备在手中,导致国家层面的粮食储备不足;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缺乏粮食储备的积极性,存在粮食浪费和质量不达标的问题。
二、粮食储存政策存在的问题1. 品种选择和储存技术问题我国粮食储存政策在品种选择和储存技术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目前,我国主要以大米、小麦等主粮为主要储备对象,而忽视了一些其他粮食品种的储备。
此外,由于技术水平和设施投入的不足,粮食的储存条件和环境控制难以达到最佳状态,容易导致粮食质量下降。
2. 储存管理体制问题我国粮食储存管理体制存在较大问题。
目前,粮食储存主要由国家储备粮管理机构负责,地方政府对储存管理的参与度相对较低。
这导致了对粮食储存的监管和管理不够完善,一些地方存在粮食储存不规范、效益不高的问题。
三、提升粮食储存政策的对策建议1. 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粮食储备制度,做好国家和地方粮食储备之间的协调,避免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粮食储备供需矛盾。
同时,要注重多样化储备粮种类,确保各类粮食品种都能得到合理的贮存。
2. 加强技术研发和设施建设应加大对粮食储存技术的研发和设施建设投入,提高粮食储存的科技含量和环境控制水平。
加强对新型粮食储存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提高粮食质量的稳定性和保持期限。
3. 建立健全粮食储存管理体制要加强地方政府对粮食储存的管理,建立健全粮食储存管理体制。
国家粮食应急预案
国家粮食应急预案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国家的粮食供应,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国家制定了粮食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粮食供应紧张和突发事件。
一、背景和意义粮食是人民生活的基本物质之一,对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国家粮食应急预案的制定是为了提前做好粮食供应的应急准备,保障人民群众的温饱需求,增强国家的抵御风险能力。
二、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完善为了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粮食供应紧张和突发事件,国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粮食应急预案制度。
该预案从调控、储备、运输、供应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行动,以保障粮食供应链的顺畅运转。
1. 调控措施:国家通过建立粮食市场调控机制,灵活运用价格、财政、税收等政策手段,调节供求关系,稳定粮食市场。
在粮食产量丰收的年份,适当减少粮食收购价格,鼓励农民增产增收;而在粮食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及时启动临时收储政策,增加市场供应。
2. 储备措施:国家建立了一系列粮食储备库,分布在各个地区,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储备库不仅可以用于保障国家应急粮食供应,还可以通过市场化交易方式,调节粮食市场价格,保持市场稳定。
3. 运输措施:粮食的运输是粮食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国家粮食应急预案中提出了加强运输保障的措施,包括优化粮食运输通道、提高运输设备和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粮食的及时供应。
4. 供应措施: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温饱需求,国家粮食应急预案中还规定了供应方面的措施。
当粮食供应紧张时,国家可以通过调配储备粮、进口粮食和调拨其他地区粮食等方式,保障受灾地区和基本人民群众的粮食供应。
三、预案的执行与评估国家粮食应急预案的执行与评估是保障预案有效性和科学性的重要环节。
国家在平时不断组织粮食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并定期对预案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相应的修订和完善。
四、国际合作与经验借鉴粮食是世界的共同问题,各国之间的合作与沟通至关重要。
2024年粮食仓储重点工作任务清单
2024年粮食仓储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2024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粮食仓储工作的关键之年。
粮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
2024年的粮食仓储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做好2024年粮食仓储工作,需要制定一份关于粮食仓储重点工作任务清单,以确保粮食安全和国家粮食储备体系的顺利运行。
一、强化仓储设施建设1.完善粮食储存设施。
加大对仓储设施的改造和升级力度,提高粮食储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发展现代化粮食仓储技术。
推广应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提高粮食仓储管理水平,减少粮食损失。
3.加强对仓储设施的监管。
建立健全仓储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仓储设施的安全运行。
二、健全粮食储备体系1.加强国家粮食储备体系建设。
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粮食储备体系,提高国家粮食储备能力。
2.建立健全粮食调度机制。
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测,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粮食调度,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3.完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严格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提高粮食储备的利用效率和保障能力。
三、加强粮食品质安全管理1.严格质量监管。
加强对粮食质量的监测和检测,确保粮食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加强粮食储存保管。
严格执行粮食储存保管制度,及时清理、除虫、通风等措施,保障粮食不受污染。
3.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加强对粮食销售环节的监管,确保市场上的粮食安全达标。
四、提升粮食仓储管理水平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对粮食仓储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2.强化信息化管理。
推广应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粮食仓储全程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3.加强仓储管理制度建设。
健全粮食仓储管理制度,规范仓储管理行为,提高粮食仓储管理水平。
五、加强危机应对和应急处置能力1.建立健全应急预案。
制定粮食仓储安全应急预案,加强危机应对和应急处置能力。
2.加强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粮食仓储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水平。
中国粮食收储制度的利与弊-文档资料
中国粮食收储制度的利与弊一、引言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的重点是实施“三去一降一补”,努力适应经济新常态。
而农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一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并重点提及了粮食收储制度的改革。
近年来,粮食收储制度的弊端不断显现,这和粮食收储制度的发展历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90年,粮食专项收储制度提出,使我国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的中央储备粮公司。
而粮食临时收储制度是为应对2008年全球粮荒,国家出台的一项特殊政策。
但由于长期的托市收购,导致中储粮入不敷出,保鲜技术又得不到显著提升,陈化的粮食只得被提供给酿造等行业,大大降低了粮食本来的价值。
国际市场的持续低迷,也对粮食的出口制造了严重的困难,这些都在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粮食收储制度给我们带来的效益。
在2017年新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中央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的地位,着重强调了我国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分配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突出问题。
我国正处于经济新常态,经济增长的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个别产业产能过剩造成的产能利用率急剧下滑,而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依市场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促进粮食收储制度由需求侧向供给侧进行转变,为粮食收储制度增添新的活力。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背景下,粮食收储制度要走向何方,有待进一步探索。
本文以玉米为例,重点分析粮食收储制度的利与弊。
文章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在第二部分中,以玉米为例研究粮食收储制度的合理性,并交代粮食收储制度实行的背景;文章的三、四部分以玉米为例对粮食收储制度利与弊进行分析;接下来,在该制度利与弊的基础上,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提出可行建议和新思路,为收储制度的实行增添新的活力;最后一部分是小结。
粮食市场调控政策
储备补贴:鼓励农民将余粮储备起来,在市场价格波动 时,给予一定的储备补贴。
补贴政策
销售补贴:在粮食收购环节,根据粮食的质量和类型, 给予一定的销售补贴,鼓励农民将粮食卖给指定收购点 。
成效:通过实施这些补贴政策,XX国家的粮食生产得 到了稳定增长,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保障,同时国家的 粮食安全也得到了有效保障。
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通过调控政策,可以规范 市场秩序,避免不正当竞 争和资源浪费,促进市场 的健康发展。
粮食市场调控政策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我国古代就有对粮食市场的调控政策,如官仓制度、平价制度等。新中国成立后 ,也逐步形成了以国家储备、价格干预、进出口调节等为主要手段的粮食市场调 控政策体系。
发展
近年来,我国粮食市场调控政策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以保护农民利益、 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为核心的粮食市场调控政策体系。同时,也积极探 索新的调控方式,如通过货币政策、财税政策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强化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对政策执行 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 问题并整改落实。
06
粮食市场调控政策的案例 分析
国内案例:XX地区的粮食收储制度改革
背景:XX地区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面临粮食收储制度 改革的问题,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稳定地区粮食价格 。
实行阶梯式定价:根据粮食质量和类型,实行差别化定价 ,鼓励优质优价。
3
加强产销对接
政府积极推动产销对接,鼓励生产者和消费者直 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市 场竞争力。
03
粮食市场调控政策的实施
储备粮的调节作用
粮食收储制度
粮食收储制度粮食收储制度是指国家对粮食生产的一种管理措施,通过政府机构对农民的粮食进行收购和储存,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的制度。
粮食收储制度的实施旨在稳定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在我国,粮食是人民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为了保障粮食供应的稳定和质量安全,国家实施粮食收储制度,通过统一的收购渠道和价格,将农民的粮食收购到国家储备库,并提供适当的补贴和补偿,确保农民的收益。
粮食收储制度的实施对于保障农民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个体力量较弱,容易受到市场风险的影响,而粮食收储制度的实施,则可以充分发挥国家的调控作用,保护农民的利益。
国家在收购粮食时,会给予农民补贴和补偿,以鼓励农民种粮风气,增加农民的收入。
此外,国家储备库还可以提供应急粮食,保障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
粮食收储制度的实施还有助于调节粮食市场供需关系,稳定粮食价格。
在农民种粮的同时,也要考虑市场的需要,避免供大于求导致粮价下跌,或供不应求导致粮价上涨。
通过粮食收储制度,国家可以合理调节粮食供应,保持粮食市场的平衡和稳定。
同时,国家储备粮在价格波动时可以进行适时调控,保证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
然而,粮食收储制度的实施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是资金投入方面的问题,由于国家需要大量资金用于收购和储存粮食,对国家财政构成一定的压力。
另一方面是农民个体利益的矛盾问题,由于收购价格一般低于市场价格,导致部分农民不愿意参与粮食收购,影响了粮食收储制度的实施。
总之,粮食收储制度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的重要举措。
通过统一的收购渠道和价格,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并调节粮食市场供需关系,保持市场稳定。
然而,也需要不断优化制度,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使粮食收储制度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临时收储制度
临时收储制度:解决农产品市场问题的有效措施引言:农产品收储制度是指政府为解决农产品市场问题而实施的一种农产品收购政策。
临时收储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收储制度,是在特定时期通过大规模收购农产品,调节农产品市场供需关系,保障农民利益的一种有效措施。
本文将从临时收储制度的定义、实施方法及调控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加深对临时收储制度的理解和应用。
一、临时收储制度的定义与目的临时收储制度是指政府在特定的时期,通过大规模收购农产品,以调节农产品市场供需关系,保障农民利益的一种特殊收储制度。
临时收储制度的目的是解决农产品市场供需失衡等问题,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
临时收储制度与常规的收储制度相比,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时限性:临时收储制度一般只在特定的时期内实施,以应对特定的市场情况。
2. 大规模收购:临时收储制度往往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通过大规模收购农产品来调控市场。
3. 目标明确:临时收储制度通常是为了保障农民利益和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因此其目标非常明确。
二、临时收储制度的实施方法临时收储制度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政府购销一体:政府通过向农民固定收购价格收购农产品,然后将其出售或储存起来。
这种方式可以保障农民的利益,同时也可以控制农产品市场供应量,稳定市场价格。
2. 建立临时收储机构: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临时收储机构,负责实施收储计划。
该机构可以统一管理、储存和销售收购的农产品,确保市场供应充足且价格稳定。
3. 监管与激励机制: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监管和激励机制,确保临时收储制度的顺利实施。
监管机制可以提高制度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激励机制可以鼓励农民积极参与临时收储活动。
4. 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政府可以与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合作,将收购的农产品用于加工和销售,以减少浪费和损耗。
三、临时收储制度的调控效果临时收储制度在调节农产品市场供需关系、保障农民利益和稳定市场价格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粮食收储制度
粮食收储制度1. 引言粮食收储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障粮食安全、稳定市场供应,对粮食进行收购和储存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粮食收储制度在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对农业发展、农民收入和社会稳定均起到积极作用。
本文将从粮食收储的目的、政策及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2. 粮食收储目的粮食收储制度的主要目的包括:•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通过粮食收储,国家可以及时调节粮食供应,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求,应对自然灾害、价格波动等突发情况,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保障农民收入:粮食收储可以确保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国家对粮食进行价格保护,使得农民在粮食销售中获得合理利润,稳定农民收入。
•维护市场稳定:通过收储粮食,国家可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避免粮价大幅波动,维护市场稳定和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
3. 粮食收储政策粮食收储制度在我国的实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政府收购:国家通过农业部门和粮食公司等机构,对农民的粮食进行直接收购。
政府收购的价格一般略高于市场价格,以鼓励农民种粮。
同时,政府收购也能够保持市场稳定,避免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
•最低收购价政策:国家通过设定最低收购价格,确保农民获得合理的利润。
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于农民的收入保障至关重要,使得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更高。
•粮食收储统计:国家通过统计和监测粮食收储情况,及时了解市场供应状况,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粮食收储统计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为粮食市场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4. 粮食收储的影响粮食收储制度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和社会经济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农业发展:粮食收储制度为我国农业提供了稳定市场,促进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同时,通过粮食收储,国家可以满足国内粮食需求,保障粮食安全。
这对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农民收入:粮食收储制度使得农民在粮食销售中能够获得合理的利润,稳定农民收入。
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来源,提升了农民生活水平。
健全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
健全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健全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健全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在当前全球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的背景下,粮食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更是牵动人心。
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健全和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的增强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维护国家经济稳定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估健全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和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并据此撰写一个有价值的文章。
一、健全粮食储备管理制度1. 粮食储备的必要性及特点粮食储备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为维护国家或地区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稳定,以应对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风险因素的影响,而建立的一定数量的粮食库存。
粮食储备的特点包括:保障性、战略性、专业性和长期性。
2. 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问题与挑战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储备粮仓储设施老化,管理体制不够灵活,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等。
3. 健全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措施可以采取一系列举措来健全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如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粮食储备设施建设,改革粮食储备管理体制,健全粮食市场监管体系等。
二、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1.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及意义宏观调控是指国家通过政府制定的宏观政策和措施,对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等进行调控,以达到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控制通货膨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目的。
在粮食方面,宏观调控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2. 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的问题与挑战我国在粮食宏观调控能力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调控手段单一,应对市场价格波动不够灵活等。
3. 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的措施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如提升市场监管水平,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等。
总结回顾本文从健全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和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两个方面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了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粮食收购政策情况汇报
粮食收购政策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根据粮食收购政策的情况做了一份汇报,具体如下:一、政策背景1.为了稳定粮食市场,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粮食收购政策;2.粮食收购政策的主要目的包括保护农民利益、稳定粮食价格、调节市场供需关系等。
二、政策内容1.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根据政府制定的政策,每年都会确定粮食的最低收购价,确保农民能够获得合理的收益。
同时,政府通过收购粮食来保障市场供给,维护粮食市场的稳定。
2.粮食临时收储政策在特殊情况下,政府会临时收储粮食,以应对市场的异常波动。
政府会通过一定的补贴,鼓励农民将粮食卖给政府,确保市场供应充足,并保证消费者能够获得稳定的粮食价格。
3.粮食直购政策为了进一步保护农民利益,政府鼓励企事业单位直接从农民手中购买粮食,避免中间环节的利益获得,降低农民的成本压力。
同时,政府通过补贴和奖励的方式,促进企事业单位更多地与农民进行直接合作。
三、政策实施情况1.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效果良好。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最低收购价,基本能够满足农民的利益需求,并确保了市场供应的稳定。
2.粮食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效果较为明显。
在特殊情况下,政府及时启动临时收储政策,有效控制了市场价格的过度波动,保障了市场供应的稳定。
3.粮食直购政策的实施效果还有待提高。
目前,虽然一些企事业单位愿意与农民进行直接合作,但由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合作模式的制约,直购政策的执行还存在一定困难。
四、下一步工作1.进一步完善粮食收购政策,确保政策的执行效果和农民收益的最大化;2.推动粮食市场化改革,引入市场机制,逐步减少政府的干预,提高市场竞争性;3.加强与农民的沟通和培训,提高农民对粮食收购政策的了解和参与度;4.加大对直购政策的推广力度,鼓励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参与农民合作,加强合作各方的信息共享和互动。
以上是我根据粮食收购政策的情况所做的汇报,请领导审阅。
如有不足之处,请指导和批评。
谢谢!。
粮食收储实施方案
粮食收储实施方案粮食收储是国家粮食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稳定市场价格、调节供需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实施粮食收储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一、建立健全的收储体系。
建立健全的粮食收储体系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
应当完善收储设施,提高收储效率,确保粮食收储的及时、安全和有效进行。
同时,要加强对收储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收储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确保收储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二、科学合理的收储计划。
制定科学合理的收储计划是保障粮食供应的关键。
应当根据粮食产量、市场需求、储备情况等因素,科学确定收储数量和时间节点,避免过度或不足收储造成的问题。
同时,要加强对收储计划的监测和调整,确保其与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相适应。
三、严格的收储管理。
严格的收储管理是保障粮食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应当建立健全的收储管理制度,加强对粮食质量和数量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同时,要加强对收储环节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规定得到严格执行。
四、合理的收储补贴政策。
制定合理的收储补贴政策是激励农民参与粮食收储的重要手段。
应当根据市场情况和政策导向,合理确定收储补贴标准和发放方式,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提高其参与收储的积极性。
五、加强收储信息化建设。
加强收储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粮食收储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应当加大对收储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推动收储业务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提高收储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总之,粮食收储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稳定市场价格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收储体系、计划、管理、政策和信息化建设,才能有效提高粮食收储的效率和质量,确保粮食供应的稳定和充足。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粮食收储工作,切实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粮食收储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粮油收储知识点总结
粮油收储知识点总结粮油收储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粮食收储粮食收储是指政府对粮食进行统一的收购、储备和管理。
粮食收储的对象主要包括粮食生产者、粮食加工企业和粮食批发商等。
粮食收储的目的在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农民利益、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维护市场秩序。
粮食收储的方式主要有政府收购、政策性收购、国家储备等。
政府收购是指政府通过国家粮食局、粮食部门等机构对粮食进行直接收购;政策性收购是指政府通过发放补贴、购销合同、价格保护等方式对粮食进行收购;国家储备是指政府将一定数量的粮食储备在国家的粮食储备库中,以备国家应急和战略需要。
粮食收储的管理主要包括粮食收购管理、粮食储存管理、粮食调拨管理等。
粮食收购管理是指政府对粮食收购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粮食储存管理是指政府对粮食储备库的建设、维护和管理;粮食调拨管理是指政府对粮食储备的分配和调拨。
二、油脂收储油脂收储是指政府对油脂进行统一的收购、储备和管理。
油脂收储的对象主要包括油脂生产企业、油脂加工企业和油脂批发商等。
油脂收储的目的在于保障国家食用油安全、维护油脂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保障人民生活和国家战略储备需要。
油脂收储的方式主要有政府收购、政策性收购、国家储备等。
政府收购是指政府通过国家食用油局、食用油部门等机构对油脂进行直接收购;政策性收购是指政府通过发放补贴、购销合同、价格保护等方式对油脂进行收购;国家储备是指政府将一定数量的油脂储备在国家的油脂储备库中,以备国家应急和战略需要。
油脂收储的管理主要包括油脂收购管理、油脂储存管理、油脂调拨管理等。
油脂收购管理是指政府对油脂收购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油脂储存管理是指政府对油脂储备库的建设、维护和管理;油脂调拨管理是指政府对油脂储备的分配和调拨。
三、粮油收储的政策和措施粮油收储是国家的重要经济管理措施,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农民利益、调控市场供求关系、保障人民生活和国家战略储备都具有重要意义。
粮食储备制度
粮食储备制度
粮食储备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通过建立一定数量的粮食储备来应对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情况的制度。
粮食储备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国家和人民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获得足够的粮食供应。
粮食储备制度通常包括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两部分。
中央储备是由国家直接管理的储备,主要用于应对全国性的粮食紧急情况。
地方储备则是由地方政府管理的储备,主要用于应对本地区的粮食紧急情况。
粮食储备制度的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储备规模的确定、储备粮食的采购、储存、轮换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和粮食供需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应对紧急情况。
总的来说,粮食储备制度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粮食收储保障措施方案范文
粮食收储保障措施方案范文引言粮食是国家的重要物资之一,国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保障粮食产量稳定增长。
粮食的收储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主要介绍针对粮食收储保障措施的方案,旨在提高国家粮食收储的效率和质量,保障我国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
背景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在粮食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但同时,因为生产、市场、自然灾害等多方面原因,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如何保障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粮食收储保障措施方案范文粮食收储的管辖1.核心层级:由国家粮食局负责管理全国性的收储业务、发展粮食产业。
2.地方层级:由省级粮食局、市级财政局、县级农业局负责本地区的粮食收储工作、保障本地区的粮食安全。
粮食收储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建设1.仓储体系的建设:规范建设K仓库,逐步更新和拓展我国的仓储设备和技术,实现现代化仓储。
2.粮食质量监测:建立先进的粮食质量检测体系,提高检测效率,可靠性和灵敏度,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粮食收储的质量管理1.采取适的收购价格、质量标准等手段,保证收储的粮食品质优良。
2.爱护和维护亩产前10%的优良种子小麦、优质稻种等农业科技成果。
粮食收储的配套政策1.推行样本维护政策、股份制、托管土地制度、资产经营权等制度,提高农民有限责任社区在粮食收储保障措施中的地位和权利。
2.改善农民的收入分配问题,积极带动其种植积极性,促使农民把更多的可耕地用于粮食生产。
结论粮食收储保障措施是保障粮食在全国性的稳定和安全的储存、使用和供应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政策、机制,投资建设现代化的粮食收储体系和优秀的技术人才队伍,不断提高收储工作的水平和效益,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食市场调控三大方向:完善临时收储制度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获悉,针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和现行的收储制度,今年我国将采取分品种施策的方式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
具体而言,多位专家表示,这项改革呈现出三个大方向,一是将继续执行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二是进一步推进新疆棉花、东北地区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三是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建立生产者补贴制度。
也就是说,2019年中国粮食流通市场调控的方向与去年底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的方向基本一致。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粮食供给制度方面,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国务院参事杜鹰等专家日前在"清华三农论坛2019"上表示,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必须要保护好农民的积极性,确保粮食产量不出现大的滑坡。
在玉米临储政策方面,需要打破临储价格只增不减的心理预期,回归贴近市场价格,激活下游产业。
陈锡文表示,价格要由市场来决定,价格不再承担补贴农民的功能,所以价格和补贴分离。
总体来看,这一轮的改革至少要实现四个重要目标:一是必须"挡住进口",这并不是说拒绝进口,而是要国内的市场价格回归到市场需求的水平;二是不能增加新的库存;三是要搞活市场,实现多元化主体、多渠道流通;四是在改革过程当中维护农民的合理收益。
据了解,除了上述调控外,今年粮食供给侧改革还将同时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以及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
首先,将启动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稳定水稻和小麦生产,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种植。
其次,根据需要适度进口饲料和工业用粮,科学把握大豆、棉花等大宗农产品自给与进口的关系,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优化国内农业结构。
我国自2019年全面放开粮食市场的同时,中央提出了价格调控的主要手段,一开始就是对稻谷和小麦两大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制度。
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农民生产成本和获得必要利润作为基础,经过严密测算,确定下一年度的最低收
购价格。
当市场粮价低于这个收购价时,国家委托符合一定资质条件的粮食企业,按国家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收购农民的粮食。
之后,政府扩大了价格调控的农产品种类,玉米也被纳入框内,临时收储收购政策应时而生。
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在当时的农业生产环境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保证了国内粮价的基本稳定。
但是,这两项已经运行了超过十年的托市政策也逐步积累了很多内在的矛盾和问题。
例如多年来稻谷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和玉米的临时收储价格只涨不跌,成为了粮价上涨的重要支撑,粮食的"政策市场"越来越大,而市场调节的空间却相对萎缩。
在"托市"政策的支撑下,2019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粮价持续上涨,逐步超过进口粮价,产生愈发严重的倒挂趋势,极大刺激了粮食进口数量的快速增长。
此外,由于企业收购成本居高不下,处于产业链下游的粮食加工产业整体发展陷入困境。
在多重压力下,2019年中央决定开始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决定先期对东北大豆、新疆棉花进行目标价格补贴试点。
所谓目标价格制度,是指由政府设定农产品的目标价格,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补贴低收入者;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
这项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引导生产,调节供求的典型政策将在今年深入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目前库存结余量巨大的玉米,业内呼声很高的临储政策改革将在今年落地。
多位基层人士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预测,改革方向是让临储价格在保护农民利益、兼顾中央财政承受力的基础上,尽量接近市场价格。
为保护农民利益不受损,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需要尽早明确。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目前世界上对农产品实行定价干预的国家越来越少,农产品如何从定价改为评估价格,发挥政府公益性的作用,协助农民提高收益,是未来中国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
推荐阅读:以房养老配套政策亟待完善试点两年仍陷困局“天天见”是货币政策完善之措施根治号贩子“顽疾”更需完善制度设计完善工资分配制度的思考我国清朝死刑复核制度的内容、历史与意义完善版山西警方改革完善受案立案制度报假警将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