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增分策略 (一)选择题6大题型专训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生物考前复习及答题策略

2020年高考生物考前复习及答题策略

(一)如此考风,什么类型的考生不受益
1、被动学习---顾“记”顾不上“听”,不理解,没感觉。 2、学不得法---不管知识联系和思想方法,只求死记、模仿,独立思考能 力很弱。 3、眼高手低---不重基础,轻视“双基”,扣难题,陷入题海,事倍功半.
如此学习,即使模仿性的大量解题,也容易出现“容易题做不对”的现 象,成绩不理想。
缺点:两种现象都造成学生内化程度降低,过分依赖大量练习,题型覆 盖,虽有效果,但投入和收效不成正比,试题一变,往往束手无策。导 致解题效率低下。
(一)比较理想的解题教学
理念:与其说教解法,不如说教想法。 做法:
1、学生审题、独立思考,教师引导,说出“想法”;
2、同学质疑、适当补充,学生动手,实施“想法”; 3、提炼思想,讨论变式、一题多解、升华“想法”。 思想:强调学生“想法”符合建构观点,如同吃饭,要亲自吃!
(二)如此考风,什么类型的考生受益
1、追求概念深化理解,善于利用思想方法对结论进行多角度解 释; 2、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善于由此及彼的联想,与等价转化 3、善于独立思考和运用思想方法来归纳总结的同学,即使技能 水平不突出,也能考出理想成绩!
(三)几条具体学法建议
1、正确评估作业或考试错误类型
(1)第一类---遗憾之错,明明会做,审题疏忽,漏了条件,看错数据,笔 误粗心......; (2)第二类---似非之错,理解不透彻,转化不等价,表达不严密,运算不 准确,结果没做完......; (3)第三类---无为之错,读不懂,无思路,能力达不到。
2、客观评估自己的错题类型比例,力求有自知之明 (1)对遗憾之错,不必心理负担过重,一次失误,还有下次。凭借 认真仔细、考场心态平和、相信会逐步减少。
(2)对似非之错,是慢工活,需要总结教训,在不断改错中,稳步 提升

2020年高考生物提分策略题型01 分析判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带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提分策略题型01 分析判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带答案解析)

题型01 分析判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三看法”快速判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2.探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探究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2)探究是自由扩散还是协助扩散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作电位产生时,神经细胞才进行Na+、K+的跨膜运输B.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运出细胞的C.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物质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始终呈正相关D.浆细胞合成、分泌抗体的过程依靠膜的流动性即可完成,不消耗能量【答案】B【解析】A、在静息电位产生时,钾离子外流,错误;B、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正确;C、细胞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还需要载体的协助,因此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离子的速率不仅与细胞呼吸强度有关,也与载体数量有关,错误;D、浆细胞合成、分泌抗体的过程依靠膜的流动性,并且需要消耗能量,错误。

2.下列关于人体内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属于被动运输B.肌肉细胞中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运出细胞C.血液中的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神经细胞产生的小分子物质是以主动运输或者被动运输的方式运出细胞的【答案】D【解析】A、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方式有两种,包括自由扩散和借助于水通道蛋白的协助扩散,二者皆属于被动运输,A正确;B、肌肉细胞中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是CO2和水,二者运出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B正确;C、血液中的碘浓度低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碘浓度,因此血液中的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正确;D、神经细胞分泌的小分子物质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D错误。

3.如图显示物质P和Q跨膜出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P可能是氧气B.物质Q一定是水分子C.物质P和Q出细胞都需要载体D.物质P和Q出细胞未必都消耗能量【答案】D【解析】物质P出细胞(逆浓度梯度)为主动运输,物质Q出细胞(顺浓度梯度)为被动运输。

2020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策略

2020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策略

2020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策略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策略一:增强针对性冲刺阶段,最重要的是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

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全国理综ii”生物科高考试题。

首先,要研究试题难度,并适当地超越高考题的难度,但绝不能以难度来评价学习效果。

其次,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研究高考命题视角,如知识重组法、信息转化法、实验开放法、逆向思维法、具体化运用法及信息给予法等,将成为决胜高考的关键因素。

对该类命题视角从信息给予方式、潜在的演变方式、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应用价值等全方位进行分析,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策略二:精选习题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全国理综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杂、难。

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

“典例”既可来自于近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

“典例”要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关关系的分析。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策略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在高考前的一段时间,要针对个人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对各科的时间安排,既要有长期目标,也要有短期目标;既要考虑个人的基础,又要顾及各科的特点。

生物科知识点多,可将生物第一册、第二册、选修模块的复习时段合理规划,分阶段复习。

在距高考10天左右的时间内,还要安排三册书的通览时间。

切不可因数、语、外等科的压力而排挤生物科的备考复习。

制订计划对决战高考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生物学知识点很多,易于遗忘,必须反复浏览教材及复习笔记,尤其在高考临近的一段时间内,更要经常巩固、强化对细节知识的识记。

越是临近高考,越要有意识地加强对每一道精选题的反思。

通过反思,不断促使知识内化并科学建构于已有知识网络中,在运用时,才能达到触类旁通。

同时,自我剖析也很重要,要客观、冷静地分析自我。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策略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策略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策略随着高考的临近,我们的备考复习已开始进入二轮,怎样提高二轮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关键要做好下面几点:一是要看对《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理解是否深透,研究是否深入,把握是否到位,明确“考什么”、“怎么考”.二是看练习是否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做到减少重复,重点突出,学有收获,学有发展.三是看知识讲解、练习检测等内容科学性、针对性是否强,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四是看练习检测与高考是否对路,不拔高,不降低,难度适宜,效度良好,重在基础的灵活运用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一、对照《考试大纲》,查漏补缺2020年的生物《考试大纲》与2018年相比没任何变化。

对《考纲》的研究, 不只是清楚《考纲》上罗列了哪些知识点和考查层次,更重要的是对相关知识点具体解读,该知识点下还有哪些具体内容,相关内容可能会以什么样的考查方式呈现。

既要把握重点主干知识,又要适当照顾冷点,夯实基础,使复习目标更具明确性、有序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加突出重点和主次分明。

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等进行梳理和查漏补缺,对没有掌握好的内容开展补缺性的专题复习和题组训练,清理知识盲点,并对一些疑难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如以艾滋病或蛋白质工程为题材,把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调节、遗传变异及免疫等进行组合。

二、回归教材,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提升学习能力1.注重主干知识、生物模型知识和方法体系的梳理,重新编码复习内容。

高考要求考生具有灵活的思维方式与较快的思维切换,因而二轮复习要寻找新的重组方式和切入角度,对原有知识信息进行再新编码,将已学知识融入到个人的记忆和经验体系中去,以保持复习的新颖度和兴趣。

例如,从一个免疫学案例入手,探究该疾病的检测方法、检测原理、病理分析、疾病预防及治疗等。

对于主干知识复习要做到“加深理解一迁移综合一联系实际一综合运用”,如细胞代谢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遗传变异与基因工程、研究性学习与实验、动物调节与免疫、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内容。

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命题特点++典型例题+说明解析)考前增分特训 快速解答选择题的5种

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命题特点++典型例题+说明解析)考前增分特训 快速解答选择题的5种

技巧4 逆向思维法[技法指津] 一般的试题答题顺序是由题干中的信息条件推出结论,而逆向思维法则从选项中给出的结论,逆推出产生这种结论需要哪些条件,然后根据是否与题干中的信息条件相符,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该方法类似于数学中的“反证法”,适用于按照正常思维方式解答行不通或很复杂的试题。

1.某哺乳动物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全部不正常的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发生分离B.四分体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C.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不正常D.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答案 A解析解答本题可用逆向思维,根据选项中表述的原因,推测每种原因可能导致的变异类型,然后即可选出哪种原因会导致如题干中所述的异常配子类型。

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异常⇒4个精子都异常;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基因重组⇒精子中染色体数目正常;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异常或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正常⇒一半精子正常,一半异常。

2.如图为先天性愚型的遗传图解,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2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父方B.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2的父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发生了差错C.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1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其母亲D.若发病原因为有丝分裂异常,则额外的染色体是由胚胎发育早期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离所致答案 C解析由图可知,患者2体内有两条相同的染色体,是由父方的一条染色体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因而,可以确定是由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造成的,A、B正确;患者1体内的3条染色体不能确定来自父方,还是母方,二者均有可能,C项错误;若发病原因为有丝分裂异常所致,则额外染色体可能是胚胎发育早期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形成的子染色体没有分开所致,D项正确。

3.某研究小组利用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物的呼吸,实验设计如下。

2020年高考生物学科二轮精准复习策略

2020年高考生物学科二轮精准复习策略

基础性实验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数据进行处理。
验证性实验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
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探究性实验
(4)能对一些简单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评价性实验
行处理】
(2017•海南卷.8)某染料(氧化型为无色,还原型为红色)可用于种子生活力的鉴定。某同学将 吸胀的小麦种子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并进行染色实验来了解种子的生活力,结果如表所示。
分组
甲组
处理
种子与染料混合保温
结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种子中的胚呈红色
A.甲组的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使染料变成红色
3、加强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阅读理解和应用写作能力等方面的 考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4、加强审美情趣、健康意识、劳动体验等方面的考查和引导,加强社会实践 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夯实学生全面成长的基础。
根据考试中心文章解读考试大纲
一体:为什么考 四层:考什么 四翼:怎么考
2015--2016--2017--2018--2019
A. t1→t2,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 B. 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快 C. 若降低10 ℃培养,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 D. 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
【答案】C
高考真题和考试说明的相互印证
【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信息进

越历史

2020年高三生物总复习选择题解题秘籍(全国版6个解题秘籍)

2020年高三生物总复习选择题解题秘籍(全国版6个解题秘籍)

2020年高三生物总复习选择题解题秘籍:“去粗存精”突破法一、方法归纳怎样正确解答材料信息题1.相信自己,找准材料信息,知识都已学过材料信息题的作答,第一,应该明确这些题的落脚点是教材中的内容,不能畏惧这类题目;第二,看材料要专注、抓住大意,可以多看几遍,不能泛泛地看;第三,应该找材料的关键点,尤其是可能和我们所学内容建立联系的地方,这是解题的突破口。

2.知识衔接,明确命题意图,做好答题准备信息题所给材料一般比较陌生,或是一些熟悉的信息组合,需要从材料中寻找相关知识点,明确命题者的意图,找到解题的钥匙。

解答此类题目同时应注意:第一,不要急于作答,逐词逐句阅读题目弄清意思,抓住重点,分清是什么,答什么,要明确命题者的意图;第二,根据题目给予的条件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让二者进行搭桥,找到答题的切入点。

第三,注意题干与课本知识相互转换;找到与教材的衔接点,正确把握解题方向和思路。

3.细化知识,准确规范答题,得分才是关键(1)要抓住试题中的关键性词语,注意对关键性的文字要画线描点,要抓住重点词语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游刃有余,比如概念性的描述、至少、最多、最佳等关键词语更要重视。

(2)注意各个小问题的前后联系。

每个试题都是一个整体,各个小问题也不是孤立的。

做题时会遇到这种情况,上一个问题的提示在下一个问题中,特别是材料实验题,不能答好上一小题才答下一小题,而是要把所有问题看成一个整体,重视问题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思路和解决方案。

最后,罗列考点,重视假设,套用考点知识推理整个过程。

二、答题模板三、专题训练1.科学家将“人造基因”导入细菌,合成了具有完全生物活性的“人造蛋白质”。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该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需要3种RNA参与C.“人造基因”的表达过程不需要脱氧核苷酸做原料D.“人造基因”可能拥有全部的密码子解析:人造蛋白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此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有mRNA、tRNA及rRNA(核糖体中)三种RNA参与;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此过程中不需要脱氧核苷酸做原料;密码子位于mRNA上。

2020年高考生物六大热点题型冲刺复习解读(精品)

2020年高考生物六大热点题型冲刺复习解读(精品)

范文2020年高考生物六大热点题型冲刺复习解读(精品)1/ 82020 年高考生物六大热点题型冲刺复习解读(精品)一、识图作答类图像题常借助题图设置的新情境、提供的新材料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能够考查学生识图、识表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获取和整理图表信息的能力,图文转换能力,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因此,生物图表、图像题形式通常有模式图、结构图(细胞、细胞器、内环境)、细胞分裂图、遗传系谱图、生理过程图、物质循环图等,可以形象、具体地表达生物学知识与原理。

由于这类试题偏重于能力的考查,有一定难度,属于中等难题或较难题。

审题意:要善于用剖析的方法,从局部到整体,把大块分成小块,看清图解中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标识,然后正确区分概念内涵,正确识别各部分名称,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 理知识:一定要理清该图解涉及哪些知识点,若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知识点时要思考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相同点与不同点等,找到本质的联系。

→ 定答案:把握了图示中基本概念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后,要能运用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由此确定答案,同时注重规范答题,要准确、严密、完整。

下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图一图二 A.若将图一、图二所示细胞同时置于质量分数为0.3 g·mL -1 的蔗糖溶液中都可以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B.图一所示细胞合成的抗体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内环境,需要该图中⑥提供能量 C.以 18O 标记的 H128O 分别研究图二所示细胞的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发现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产物中最先出现的放射性物质分别是 CO2 和 O2 D.用含 18O 标记的丙氨酸的培养液体外培养图一所示细胞,该细胞内合成抗体的过程中,脱水缩合产生了 H128O,则其中的 18O 来自于丙氨酸的羧基或 R 基 [解析] (1)审题意。

由两细胞的结构图可分析出:图一为具分泌功能的动物细胞;图二为具叶绿体和液泡的植物细胞。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三轮复习备考策略及建议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三轮复习备考策略及建议
◎ 考点细化,点对点专项训练
基因的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 问题: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到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
及的数目比后者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
发生以
为单位的变异。
(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 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 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 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 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 在子 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 代中能分离得 到显性突变纯合体;最早在子 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
(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 推
,则可
测毛色异常是 性基因突变为 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

(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 与
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
,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

,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
如图所示,科研小组用60Co照射棉花种子,诱变当代获得棕色新性状, 诱变1代获得新性状。已知棉花的纤维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 棉酚含量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1)两个新性状中,棕色是_____性状,低酚是____性状。 (2)诱变当代中,棕色、高酚的棉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______,白色、高酚的棉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
4.精准备考——高三一轮备考策略 4.2 具体的一些尝试做法
◎ 夯实基础,强化能力 落实基础的一些做法: 名词术语填空设计 课本中结论性语句的听写 知识点概念图的绘制 链条式复习,滚动式考试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江苏专版:第二部分 增分策略(一)研究题型特点——优化解题套路快得分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江苏专版:第二部分 增分策略(一)研究题型特点——优化解题套路快得分

范文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江苏专版:第二1/ 9部分增分策略(一)研究题型特点——优化解题套路快得分增分策略(一) 研究题型特点——优化解题套路快得分 [编者按] 高考生物试题一般可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分类。

笔者通过透析高考真题的命题形式,归纳出了以下 6 类题型,并总结了相应的解题技巧,掌握了这些题型的解题技巧,就能快得分、稳得分!题型一概念模型类——注意内涵和外延 [题型特点] 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学习的基础,准确、全面地掌握概念的本质及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是高考的基本要求,也是考查理解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良好载体。

高考试题对概念原理的考查多以概念模型图为载体,考查相应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利用概念模型图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程度,还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之间有机联系的理解程度。

[例 1] 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

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图( ) [解析] 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包括绿色植物、蓝藻等,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主要包括腐生细菌和腐生真菌,还有少量的腐生动物,其中腐生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答案] A [解题套路]概念模型类题目答题模板 [知识归纳] 一、集合形式的概念原理图类型特点包含型(生物学概念间具有从属关系) 重合型(生物学概念具有并列等同关系) 重叠型(生物学概念间具有公共交叉关系) 常见实例二、知识树形式的概念原理图该形式在呈现物质、结构和生理过程间的层级关系方面更为常见,示例如下: 1.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层次3/ 92.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3.细胞的生命历程 4.遗传信息与基因表达 5.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 6.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概念图7.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关系题型二史实方法类——注重归纳与总结[题型特点] 史实与方法类题目常以教材中涉及的相关生物学史实为载体,考查主要历史人物及其对生物科学的研究成果、贡献或相关研究的思想、技术方法,尤其对假说—演绎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及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考查频度较高。

【精品推荐】2020高考生物二轮课标通用课件:第3部分 解题指导 增分策略

【精品推荐】2020高考生物二轮课标通用课件:第3部分 解题指导 增分策略

-20-
一、非选择题规范答题策略 1.准确用字、用词,尽可能用生物学术语表达。 2.语言表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3.字迹清楚,保持卷面整洁。 4.把握答题要点,提高表达的科学性和简洁性。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的关键 词,这些关键词常常是题目的题眼。它将告诉我们试题考查的内容 和要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键词是正确解答非选择题的第 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6-
2.计算型选择题 特点: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蛋白质、细胞代谢、细胞分裂、DNA 分子的结构和复制、遗传、基因频率、种群密度、能量流动等。 该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知识迁 移能力和融会贯通能力等。
-7-
典例2 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
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
(填“相反”或“相同”);
由于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即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
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

,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
(3)动物的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下丘脑和垂体在其中起重要
-22-
答案 (1)①二倍体植株(rrYyMm)自交,得到种子;②从自交后代中选 择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二倍体植株,并收获其种子(甲);③播种种子 甲,长出的植株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四倍体植株, 并收获其种子(乙);④播种甲、乙两种种子,长出植株后,进行杂交, 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三倍体种子。 (2)不一定。因为表现型为红色块根、复果型的植株有多种基因型, 其中只有基因型为RrYyMm或RryyMm的植株自交后代才能出现 基因型为rryymm的二倍体植株。 解答技巧 本题要抓住几个关键词(题眼),设置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即rryy 表现为白色块根,mm表现为单果型,只要基因R存在,块根必为红色。

高考生物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 专题六 必考点

高考生物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 专题六    必考点

必考点16“千变万化”的生物变异依纲排查1.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1)基因突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基因突变的结果和特征是什么?2.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1)基因重组的类型有哪些?(2)基因重组的意义是什么?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Ⅰ)(1)染色体结构变异有哪些类型?变异的结果是什么?(2)如何判断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有哪些异同点?1.判断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的方法(1)两类变异的本质区别是遗传物质是否改变。

遗传物质改变产生的变异可以遗传,但是否遗传给后代,关键要看遗传物质的改变是否发生在________细胞中。

由环境引起的性状改变,由于遗传物质并未改变故不能遗传。

(2)让变异个体置于与原来类型相同的环境下种植或养育等,观察变异性状是否消失。

若不消失,则为可遗传变异;反之,则为不遗传变异。

2.比较三种可遗传的变异(1)都可遗传的原因: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2)变异的实质①基因突变:基因结构________,基因数量________。

②基因重组:基因的结构和数量____________。

③染色体变异:可能改变基因的数量和排列顺序,但不改变其________。

(3)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分子水平的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变异是细胞水平的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________________。

3.“二看法”判断单倍体、二倍体与多倍体一看发育起点,若是配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论有几个染色体组都是____________;若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再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一生物变异的相关判断1.判断下列相关叙述:(1)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2011·江苏,22A)()(2)A基因突变为a基因,a基因还可能再突变为A基因(2011·上海,8A)()(3)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2011·海南,19C)()(4)低温可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加倍(2010·福建,3A改编)()(5)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2009·广东,7D)()(6)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2011·江苏,22C)()(7)染色体组整倍性、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2011·海南,19AB改编)() 题组二生物变异类型的理解2.(2015·四川,6)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

江苏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增分策略(一)选择题6大题型专训

江苏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增分策略(一)选择题6大题型专训

增分策略(一)选择题6大题型专训一、选择题1.酶、激素、抗体是人体内重要的物质。

如图所示是酶、激素、蛋白质、抗体四者的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2、3、4分别表示蛋白质、激素、抗体B.能产生4的细胞一定能产生3C.能产生3的细胞一定能产生1D.物质1都是由专门器官产生的解析:选B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部分激素是蛋白质,抗体是蛋白质,所以图示中的2为蛋白质、3为酶、1为激素、4为抗体;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浆细胞即能产生抗体,也能产生酶;人体内的激素由专门的内分泌器官或细胞产生。

2.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右下图表示的是()解析:选A依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逐项分析:若甲为消费者,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释放到CO2库,CO2库中的CO2又可以通过生产者(丙)的光合作用固定到有机物中,消费者通过摄食,碳元素又可进入消费者;若甲为血浆,根据题中的箭头指向分析乙不可能为淋巴;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分解者(丙)中的能量不可能被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用;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则甲、乙、丙依次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3.下列关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或方法思路的叙述,错误的是()A.摩尔根通过研究果蝇的眼色遗传,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1953年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研究方法都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C.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利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发现了DNA规则的双螺旋模型解析:选B摩尔根通过研究果蝇的眼色遗传,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把DNA与蛋白质分开,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研究方法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利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发现了DNA规则的双螺旋模型。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策略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策略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策略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策略武功县综合高中当前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即将结束,将要进入到关键的第二轮复习阶段,经过详细的一轮复习之后,学生已较为系统的掌握了高中生物知识,积累了一定的解题经验,但是学习的兴趣却因为高度的重复性练习而有所下降,在二轮复习中除了引导学生查漏补缺之外,还要进一步展开重点专题强化训练,协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将所掌握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提升解题水平,使学生能始终保持较强的学习兴趣,力争使学生的应试水平和心理素质达到高考要求。

但二轮复习的时间非常有限,一般不会超过两个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组织好二轮复习,我觉得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此谈谈自己的个人看法和操作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一轮复习学学生存的问题一轮复习引导学生全面落实教材的每一个考点,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使用水平,形成初步的知识系统,使学生过好教材关,为学生的二轮、三轮复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经过第一轮复习,学生普遍存有以下问题:1.知识点零乱、存有遗漏和遗忘。

一轮复习历时近六个月,很多同学存有着前面复习后面忘的情况,所以一轮复习结束后,很多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仍是支离破碎,存有较大的遗漏和遗忘。

2.综合使用水平欠缺。

因为学生的知识系统不完整,所以不能将前后相关知识建立有效的联系和综合,一旦考题将多个知识联系起来实行综合考查,学生往往表现为只能解答部分问题。

3.对实验只有初步的认知,实验水平不强,不能有效地解答实验题。

实验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也是高考复习的重点。

一轮复习主要是将课本涉及到的实验实行复习,学生只对课本实验有初步的认知,而对于高考所要求的各种实验水平及实验题的形式、解答方法不太清楚。

4.答题不规范,答题的速度和质量不高。

在平时练习和考试中,学生解答试题往往随心所欲,任意而为,答题的速度和质量不能满足理综考试的需要。

5.学生难以合理分配和把握考试时间。

在实行理科综合训练时,学生往往不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答题,生物学科非选择题很多是空白,成绩好点的学生也往往难以全部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分策略(一)选择题6大题型专训一、选择题1.酶、激素、抗体是人体内重要的物质。

如图所示是酶、激素、蛋白质、抗体四者的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2、3、4分别表示蛋白质、激素、抗体B.能产生4的细胞一定能产生3C.能产生3的细胞一定能产生1D.物质1都是由专门器官产生的解析:选B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部分激素是蛋白质,抗体是蛋白质,所以图示中的2为蛋白质、3为酶、1为激素、4为抗体;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浆细胞既能产生抗体,也能产生酶;人体内的激素由专门的内分泌器官或细胞产生。

2.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右下图表示的是( )选项表示内容甲乙丙A 碳元素的流向消费者CO2库生产者B 内环境成分的关系血浆淋巴组织液C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下丘脑甲状腺垂体解析:选A 依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逐项分析:若甲为消费者,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释放到CO2库,CO2库中的CO2又可以通过生产者(丙)的光合作用固定到有机物中,消费者通过摄食,碳元素又可进入消费者;若甲为血浆,根据题中的箭头指向分析乙不可能为淋巴;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分解者(丙)中的能量不可能被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用;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则甲、乙、丙依次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3.人类性染色体XY一部分是同源的(右图中Ⅰ片段),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右图中Ⅱ­1、Ⅱ­2片段)。

下列遗传图谱中(●、■分别代表患病女性和患病男性)所示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图中Ⅱ­2片段的是( )解析:选C 图中Ⅱ­2片段是Y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其上的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该遗传病患者均为男性,只能通过父亲传给儿子。

4.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15N标记丙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而游离的核糖体无放射性B.给水稻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C.给水稻提供14CO2,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状态下有可能出现14C2H5OHD.小白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182O,呼出的CO2也可能含有18O解析:选A 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和游离的核糖体上都能合成蛋白质,因此两者都会有放射性。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CO2→C3→(CH2O)。

给水稻提供14CO2,14C转移到有机物中,根细胞在缺氧状态下无氧呼吸产生的C2H5OH中可能会含有14C。

小白鼠吸入18O2,有氧呼吸第三阶段18O可转移到水中,进而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与水反应生成CO2,则18O可能转移到CO2中。

5.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不确定B.图2和图4能说明该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C.由图4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高效性D.由图3实验结果可知Cl-是酶的激活剂解析:选C 图1显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从图中能得到的结论是该酶在30 ℃条件下催化效率较高,但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不能确定;图2显示该酶的最适pH为7,而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由图4可知该酶为麦芽糖酶;图3能说明Cl-是酶的激活剂、Cu2+是酶的抑制剂;图4实验结果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6.对下图所示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C系鼠的皮肤对于子代A系鼠是抗体B.子代A系鼠体内的T细胞裂解了移植的B系鼠皮肤细胞C.子代A系鼠不排斥C系鼠皮肤的原因是无相应的效应T细胞D.注射淋巴细胞使子代A系鼠失去特异性免疫功能解析:选C C系鼠的皮肤对于子代A系鼠是抗原;子代A系鼠体内的效应T细胞裂解了移植的B系鼠皮肤细胞;子代A系鼠不排斥C系鼠皮肤的原因是C系鼠的皮肤没有引起子代A系鼠的免疫应答,无相应的效应T细胞;注射淋巴细胞使子代A系鼠出现C系鼠的淋巴细胞,并没有失去特异性免疫功能。

7.Toll样受体(TLR)位于多种细胞的表面,为细胞识别病毒的重要受体。

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是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其中一条途径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Toll样受体(TLR)是基因表达的产物B.树突状细胞激发T细胞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C.树突状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D.树突状细胞激发T细胞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解析:选B Toll样受体(TLR)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基因表达的产物;T细胞可分化为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等,而浆细胞等则是由B细胞分化来的;树突状细胞激发T 细胞的免疫应答,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故树突状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树突状细胞是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能够摄取和处理侵入机体的抗原,从图示过程看,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之间有信息交流。

8.将一些苹果贮藏在密闭容器中,通入不同浓度的O2后,其O2的消耗量和CO2产生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 )O2浓度(%) a b c d eCO2产生量(mol/min) 1.2 1.0 1.3 1.6 3.0O2消耗量(mol/min) 0 0.6 0.7 1.2 3.0A.O2浓度为a时,细胞呼吸不在线粒体中进行B.O2浓度为b时,葡萄糖的消耗量为0.3 mol/min,较适宜苹果的贮藏C.O2浓度为c时,酒精发酵消耗葡萄糖的量为0.6 mol/minD.O2浓度为d时,产生的CO2中有1/4来自酒精发酵解析:选C 有氧呼吸过程中O2的消耗量等于CO2的产生量,表格中二者的差值表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

O2浓度由a→c的过程中,有氧呼吸逐渐增强,无氧呼吸逐渐减弱,O2浓度为c时,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量为0.7 mol,则酒精发酵产生的CO2的量为0.6 mol,因此酒精发酵消耗葡萄糖的量为0.3 mol/min。

9.已知图甲为糖原的结构模式图,由此推断下列物质符合图乙的是( )①淀粉②多肽③脂肪④DNA⑤RNA⑥麦芽糖⑦蛋白质⑧蔗糖A.②④⑤⑦B.①②④⑤⑦C.②③④⑤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解析:选A 据图示可知,图甲由相同的单体构成,图乙由多种不同的单体构成。

淀粉是由葡萄糖构成的,单体相同,①不符合;多肽由氨基酸构成的,氨基酸约有20种,②符合;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构成,不是生物大分子,③不符合;DNA由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④符合;RNA由4种核糖核苷酸构成,⑤符合;麦芽糖属于二糖,不是生物大分子,⑥不符合;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氨基酸约有20种,⑦符合;蔗糖属于二糖,不是生物大分子,⑧不符合。

10.下列有关生命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恩格(吉)尔曼的实验证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B.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在通过多次实验和观察后不断改善而构建的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的DNA使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分子是遗传物质,DNA分子能进行复制解析:选C 恩格(吉)尔曼通过好氧细菌和水绵的实验,证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在通过多次实验和观察后不断改善而构建的;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含有转化因子能够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但并未证明哪种物质是转化因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分子是遗传物质,DNA分子能进行复制。

11.某观赏花卉的颜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图甲为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图乙为基因与花色的关系,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所示个体与yyrrww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为白色∶粉色∶红色∶紫色=1∶1∶1∶1B.图甲所示个体自交后代中,白色∶粉色∶红色∶紫色=2∶2∶1∶3C.若该植物ww纯合个体致死,则无论哪种基因型正常情况都不可能表现出红色D.该花卉花色控制基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解析:选A 据图分析,基因型yy____ 为白色、Y_rr__ 为粉色、Y_R_ww 为红色、Y_R_W_为紫色。

图甲所示个体(YyRrWw)与yyrrww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YyrrWw∶Yyrrww∶yyRrWw∶yyRrww=1∶1∶1∶1,因此后代表现型为粉色∶白色=1∶1;图甲所示个体自交后代中,白色∶粉色∶红色∶紫色=(1/4)∶(1/4)∶(1/2×1/4)∶(1/2×3/4)=2∶2∶1∶3;Y_R_ww为红色,若该植物ww纯合个体致死,则无论哪种基因型正常情况都不可能表现出红色;就每一对等位基因来说,该花卉花色控制基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12.糖原沉积病是由于遗传性糖代谢障碍,致使糖原在组织内过多沉积而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低血糖等症状。

如图为人体糖代谢的部分途径,糖原沉积病Ⅰ型是6­磷酸葡萄糖酶基因(E)突变所致。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抑制葡萄糖激酶会制约糖原的合成,并未制约体内的细胞呼吸B.以葡萄糖为底物,细胞呼吸过程会合成ATP,不需要ATP供能C.给糖原沉积病Ⅰ型患者注射胰高血糖素不能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D.血糖浓度低时,正常人体分泌胰岛素增加,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解析:选C 抑制葡萄糖激酶会制约6­磷酸葡萄糖的生成,抑制糖原的合成,并制约体内的细胞呼吸;据图分析,葡萄糖需要先转化为6­磷酸葡萄糖才能进一步转化为丙酮酸被呼吸作用利用,这一过程需要消耗ATP;糖原沉积病Ⅰ型是6­磷酸葡萄糖酶基因(E)突变所致的肝糖原不能水解的低血糖,给糖原沉积病Ⅰ型患者注射胰高血糖素不能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血糖浓度高时,正常人体分泌胰岛素增加,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13.如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2,流向蜣螂的能量(N6)来自生产者B.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4/N2×100%C.N5将有两个去向,其中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D.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解析:选B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N2),图中蜣螂获得的“粪便”中的能量(N6)属于生产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5/N2×100%;N5将有两个去向,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二是呼吸消耗;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14.(多选)下图是科研人员用海藻酸钠固定双歧杆菌并研究固定后双歧杆菌繁殖能力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步骤①的目的是获得代谢旺盛的双歧杆菌B.步骤②需控制凝胶珠在NaCl溶液中的浸泡时间C.步骤③之前应计算凝胶珠中双歧杆菌的平均数D.步骤⑤可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双歧杆菌并计数解析:选ACD 海藻酸钠与双歧杆菌混合均匀后转移至注射器中,以恒定的速度滴加到配制好的CaCl2溶液中形成凝胶珠;在步骤③培养前溶解凝胶珠,计算凝胶珠中双歧杆菌的平均数,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次溶解凝胶珠,计算凝胶珠中双歧杆菌的平均数,这样可研究固定后双歧杆菌的繁殖能力;微生物的计数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然后统计菌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