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 生物与环境
2014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J单元 生物与环境
生态因素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4.[2014·四川卷] 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或检测试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观察低温诱导的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B.用健那绿和吡罗红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C.用纸层析法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和鉴定胡萝卜素提取粗品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及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4.A[解析] 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是观察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形态的优良染色剂,可用于染色体数目的观察,A项正确。
健那绿是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B项错误。
纸层析法可用来分离色素,而不能提取色素,C项错误。
土壤小动物由于个体小,活动力强,不宜用标志重捕法,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D项错误。
4. [2014·浙江卷] 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4.B[解析] 环境容纳量是指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的平均值,不是种群的最大数量,A项错误。
内源性调节因素包括行为调节和内分泌调节,这个调节具有使种群的数量下降不至于过度增长等功能,但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B项正确。
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可以无限增长,该种群无环境容纳量,C项错误。
冬季因温度的影响,植物数量相对较少,则植食动物的食物来源缺乏,导致其数量减少,D项错误。
5.、[2014·江苏卷]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5.C[解析] 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为种群,A项正确。
2014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体验真题+考题切点+考点透析+考题预测,含13年真题)专题突破十二 生态系
专题十二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摘要:本专题涉及许多社会热点问题,如生态农业、低碳生活、低碳工业等。
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从命题内容上看,试题的难度不大。
生态系统方面,常考点主要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环境保护方面主要侧重于全球性环境问题和生物多样性。
一、专题知识突破1.考纲要求(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5)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Ⅰ(6)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7)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Ⅰ2.考点剖析考点1:生态系统的结构【体验真题】1. (2012某某)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立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
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
(2)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决定的;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与曲线II相比,曲线I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
若在农田周围合理植树可控制鼠害,从而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该生态系统中的关系,使人们从中更多获益。
【解析】(1)根据题意,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大豆。
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捕食。
(2)对一个种群来说,种群密度大小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来决定的。
b 点之后,株冠开始形成,这样有利于田鼠躲避天敌,同时,周围的生物也逐渐丰富,为田鼠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
(3)曲线Ⅰ和曲线Ⅱ相比,桩之间的距离更小,这样可以为田鼠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相应的也为猛禽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猛禽的密度会更大。
通过合理植树,控制鼠害,这样可以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关系,使之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使人们从中更多获益。
【答案】(1)大豆捕食(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食物增加(3)更大能量流动【考题切点】从近三年高考试题来看,对知识点的考查侧重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的特点及其关系,从考查形式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出现。
2014新课标Ⅱ卷高考真题生物(含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理综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一、选择题1.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2.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B.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C.二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D.二者核DNA的复制方式不同3.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进入血浆4.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
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液浓度比b组的高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5.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链接的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6.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 TP所需的反应物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二、非选择题29.(10分)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2014年高考生物(第02期)名校试题解析分项汇编 专题12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含解析)
2014年高考生物(第02期)名校试题解析分项汇编专题12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含解析)一、选择题1.(2014届北京东城区示范校高三12月教学质量调研)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③消费者一定是异养型生物④动物都是消费者⑤消费者都是动物A. 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⑤2.(2014届浙江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上期期中考试)下图表示某湖泊夏季的净初级生产量和次级生产量与水深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曲线中随水深增加,净初级生产量下降,可能原因是光强度下降B.若该生态系统长期处于C 点所示的状态,则不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C.净初级生产量用于植物的生长繁殖,A 处的植物长势最好D.在自然状态下,一般净初级生产量高则次级生产量也高【答案】D3.(2014届浙江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上期期中考试)如图所示,A、B、C、D、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是对该图的分析:①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②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③E和F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④若D种群为增长型年龄组成,则E种群密度有可能逐渐增大A.有一种说法错误 B.有二种说法错误C.有三种说法错误D.都错误4.(2014届辽宁沈阳二中高三12月月考)某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由甲乙丙三种生物构成,他们在某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甲是第三营养级B.B点和D点种群丙的增长率不同C.AB段种群丙数量的下降与食物减少和天敌增多有关D.图中显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调节能力5.(2014届辽宁沈阳二中高三12月月考)如图中X代表某一生物概念,其内容包括①②③④四部分,下列与此概念图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A.若X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4种元素,则①~④可代表C. H、O、NB.若X是与人体内环境稳态有关的四大系统,则①~④代表呼吸、消化、循环、皮肤C.若X为种群的数量变化,则①~④是增长、波动、稳定、下降D.若X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则①~④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答案】B【解析】6.(2014届辽宁沈阳二中高三12月月考)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权威课件(全国卷地区专用):专题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核 心 考 点 整 合
返回目录
专题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核 心 考 点 整 合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太阳能(或光能) (2)9 三、四 (3)垂直结构 低 (4)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 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解析]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该生态系统中的有机 碎屑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其所含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或光能)。 (2)该食物网共有9条食物链;鳡鱼、翘嘴鲌、蒙古鲌等处于 第三、四营养级。
返回目录
专题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6)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7)食物网中的数量变化分析: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大量减少, 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沿不同的食物链分析的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 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若另一种生物的食性多样化,则影响较小, 核 若另一种生物的食性单一,则影响较大。如:
返回目录
专题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核 心 考 点 整 合
选最短食物链 获能量最多 按×20%计算 知低营养级 选最长食物链 求高营养级 获能量最少 按×10%计算 选最长食物链 需最多能量 按÷ 10%计算 知高营养级 选最短食物链 求低营养级 需最少能量 按÷ 20%计算
返回目录
专题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高 考 真 题 聚 焦
2.[2013·四川卷] 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 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 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 的稳定
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 递效率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14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能力训练十四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一、判断题1.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
( )2.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主要有动物、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
( )3.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 )4.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只有一种种间关系。
( )5.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大。
( )6.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
( )7.生物圈的物质是自给自足的,能量需要不断补充。
( )8.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其他生物。
( )9.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 )10.所有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 )11.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10%,也不会大于20%。
( )12.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进行。
( )13.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其不存在于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
( )14.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 )15.沼渣、沼液可肥田,使能量流向农作物,避免了能量的浪费。
( )16.富营养化水体出现“水华”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 )17.输入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可能是太阳能,也可能是现成有机物中的能量,如人工鱼塘、工厂排出的有机废物。
( )18.湿地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二、选择题1.(2019某某某某质检)大量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湖泊污染。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二部分 热点题型突破
第二部分热点题型突破一、单项选择题1. (2013·扬州一模)下列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图可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B. 乙图所示物质运输速率不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全都来自有氧呼吸C. 丙图表示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图中a点时产生的CO2D. 丁图表示小鼠体内酶活性与环境温度的关系2. (2013·浙江卷)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某种植物茎伸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茎伸长受抑制均由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引起B. 赤霉素是影响茎伸长的主要因素之一C. 植物茎伸长与光照时间无关D. 该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3. (2013·南通一中)下图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
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图示说明乙酰胆碱的释放方式为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 乙酰胆碱与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肌细胞收缩或舒张C. 据图可推知,人体血钙低时出现抽搐的原因是突触间隙Ca2+减少,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D.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在反射弧中称为效应器4. 在家庭制作果酒过程中,获得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图中O、M、N、P代表相应发酵时间)。
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 M点前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B. 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P点后C. 该实验中,发酵的温度应控制在3035 ℃D. 酒精浓度的持续增加最终会抑制酵母菌繁殖5. (2013·四川卷)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图中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转录的RNA。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造血干细胞…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凋亡A. 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B. 网织红细胞仍然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C. 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D. 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6. (2013·南通二模)某池塘底栖动物主要有软体动物类(铜锈环棱螺等)、寡毛类(苏氏尾鳃蚓等)、摇蚊类(羽摇蚊等)。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检测与评估:专题一 细胞的结构与细胞工程 第一讲 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一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一细胞的结构与细胞工程第一讲生命的物质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 (2013·徐州、宿迁三模)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氧在细胞鲜重中最多,也是最基本的元素B. 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是葡萄糖、脱氧核糖、果糖、乳糖等单糖C.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D.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是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2. (2013·南通模拟)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DNA和RNA化学组成相同,都可携带遗传信息B. 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C. 淀粉储存于肌肉细胞中,能及时补充人体所需能量D. 磷脂属于脂质,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3. (2013·盐城中学)右图表示一个由20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该分子中含有198个肽键B. 参与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200个氨基C. 200个氨基酸缩合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582D. 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3个—NH24. (2013·扬南泰宿模拟)下列有关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糖类、脂质的组成元素都是C、H、OB.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C. RNA具有信息传递、催化反应、物质转运等功能D. 细胞中的水多以结合水形式存在,其含量影响着细胞代谢5. (2013·南京、淮安模拟)下列关于细胞内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植物细胞内的蔗糖和麦芽糖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B. 细胞核中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C. 腺嘌呤核苷(腺苷)是构成ATP、RNA和DNA的基本组成单位D. 蛋白质分子中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打开时,其特定功能会发生改变6. 下列细胞结构的物质组成最相似的一组是()A. 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B. 细胞膜和细胞壁C. 核糖体和染色体D. 拟核和细胞核7. (2013·无锡模拟)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氨基酸在核糖体上缩合后即可产生承担生命活动的蛋白质B. 食盐可使蛋白质析出,若用蒸馏水稀释析出的蛋白质,其活性不会改变C. 若一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则该蛋白质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至少是n-2mD. 若一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则控制此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至少有6n个碱基对8. (2013·扬州模拟)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ATP、核苷酸、噬菌体的组成元素一定含有C、H、O、N、PB. 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叶绿体等结构中都含有DNAC. 抗体、受体、酶、tRNA的功能都具有特异性D.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活细胞都含有磷脂9. (2013·常州模拟)下图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病因示意图。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6-2a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回访真题领悟高考统计考题细观其变[理解能力题组]1.(2014·江苏卷)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B.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C.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D.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和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在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创造出更多空间,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生物种类减少,降低了生物多样性;无经济价值的物种可能具有间接价值或潜在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对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清除农田中的杂草是为了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农作物。
2.(2014·江苏卷)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特点,意在考查理解与分析判断能力。
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现象,未涉及沿食物链进行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也可能是化学能,如硝化细菌等;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每个营养级有10%~20%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而不是有10%~20%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根的吸收等进入生物群落被生物利用。
3.(2014·海南卷)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答案:D解析:大部分土壤微生物作为分解者,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B正确;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后,如二氧化碳,可被农作物再利用,C正确;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需氧型生物,因而属于生产者,D错。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八生物与环境
专题八 生物与环境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对于极地苔原(冻原),由于物种组分单一、结构简单
,它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 (2)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关系
先据双向箭头确定“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
者”,再根据两者中有 “3”个指出箭头的 D为“生产者
”,有 “3”个指入箭头的 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最后根据D→A→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
专题八 生物与环境
2.解答食物网类题目的通法
(1) 据图找出生产者和最高营养级,把给出的
食物网拉直、理顺,且尽可能不要出现交叉
拌、通气等措施。
(4)异养厌氧型微生物处理时保证厌氧环境——密封、池
底沉积物等措施。
专题八 生物与环境
2.关于多样性的归纳 (1)蛋白质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①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
②肽链的空间结构多样。 (2)DNA分子多样性的原因 每个DNA分子中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
(3)细胞多样性的原因
应该是该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该营养级生
物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没有被该营养级生物
同化,应属于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即同
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专题八 生物与环境
2.碳循环的总结 (1)碳的存在形式 ①生物群落内:以有机物形式存在; ②无机环境中: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 (2)碳的循环形式 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主要以 CO2 的形式 循环。
因害虫的死亡而改变。营养级越高的生物,
所含能量越少,体型不一定越大。同种生物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三部分 易错辨析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第三部分易错辨析必修3 稳态与环境( )1. 正常人感到口渴时,其体内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下丘脑中的渴觉中枢兴奋。
( )2. 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 )3. 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4. 体液调节中分泌物的作用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 )5. 如果靶细胞为垂体细胞,则分泌细胞可以为甲状腺细胞。
( )6.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为血糖。
( )7. 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将葡萄糖转化为各种氨基酸。
( )8. 一个效应B细胞可以产生多种相应的抗体。
( )9. 在抗原侵入宿主细胞之前,细胞免疫过程就已被激活。
( )10. 抗原与B淋巴细胞、靶细胞与有关的效应T细胞之间都存在特异性识别。
( )11. DNA疫苗进入人体后将成为抗原,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 )12. 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有血红蛋白、O、葡萄糖、激素、递质小泡和2葡萄糖等物质。
( )13. DNA疫苗功能的发挥可体现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 )14. 患儿感染EV71病毒后,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
( )15. 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释放淋巴因子和形成相应的效应T细胞。
( )16. 吞噬细胞受刺激后能特异性识别甲型H1N1流感病毒。
( )17. “甲型流感疫苗”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
( )18. 将猪粪直接施入农田,可以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
( )19. 刺激传入神经上某点,在传出神经上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 )20. 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
( )21. H2CO3/NaHCO3等缓冲物质可以维持细胞外液的pH稳定。
( )22. 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会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 )23. 骨髓造血干细胞可分化成B细胞,不能分化成T细胞。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最新试题汇编 专题06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
2014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最新试题汇编专题06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五年高考试题分布(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2014淮安市二调)下图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在达到环境容纳量后所发生的三的是种可能变化,有关叙述错误..A.因环境阻力的存在,该种群数量不能呈“J”型增长B.曲线Ⅰ说明该种群栖息地可能受到轻度破坏C.形成曲线Ⅱ后,若建立保护区可以提高该种群数量D.形成曲线Ⅲ最可能的原因是该种群的天敌数量增多2.(2014温州十校联合体期末统测)在农田生态系统害虫防治中,害虫种群密度变化情况示意图(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影响农田经济效益的最低值)如下。
在A、B、C、D、E点进行了农药防治或引入了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农药的作用下,害虫的抗药性基因突变率在D点显著高于B点B.E点是生物防治,A、B、C、D点是药物防治C.害虫的种群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食物的短缺降低了害虫的存活率3.(2014苏北四市联考)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人工生态林中适当增加植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所有的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禁止开发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D.外来物种入侵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会造成一定的威胁4.(2014邯郸二模)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D.图中箭头也可表示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方向5.(改编)下图表示某岛屿上生活的一种鼠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其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2014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及答案
专题七生物与环境第一讲种群和群落一、单项选择题1. (2013·无锡模拟)下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B. 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③的变化趋势C. 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D. 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2. (2013·通州中学)下列关于种群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生殖前年龄组个体数大于生殖后年龄组个体数,种群数量一定增长②没有迁出和迁入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的数量一定增长③动物对捕捉器具有条件反射的种群不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④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繁殖期个体数一定大于衰退型种群的繁殖期个体数⑤种内斗争有可能导致种群均匀分布⑥种群特征是单独个体不具备的A. ①④⑤B. ①③⑤⑥C. ②③⑤⑥D. ②④⑤3.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
下图中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 曲线甲、乙、丙对应的物种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 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 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4. (2013·前黄中学)下图表示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下列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硬木林阶段找不到生活在草地阶段的植物种类B. 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动物种类也会随之改变C. 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水平结构未变D. 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增加,恢复力稳定性增强5. 我国从越南引进姬小蜂来控制本地区对棕榈科植物危害极大的害虫——椰心叶甲,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利用姬小蜂进行生物防治应作全面评估和监测B. 引进姬小蜂后可降低本地椰心叶甲的环境容纳量C. 姬小蜂引进本地后其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D. 引进本地的姬小蜂会与椰心叶甲共同进化6. (2013·苏中三校模拟)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右图表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专题12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预测)-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
1.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再次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
如图表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不能通过增强③减少大气中的CO2B.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是二氧化碳C.参与②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开发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增加人类对①过程的依赖2. 如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利用的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贮存的能量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可以促进物质循环再利用D.食用菌、甲烷菌及蚯蚓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3.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流动。
随营养级升高,获得的总能量越少。
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各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B.各营养级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热量形式散失C.生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一部分能量D.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少4. 人工湿地是为了处理污水人为设计建造的、工程化的湿地生态系统(见图)。
对该人工湿地的作用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见表。
其中化学耗氧量(COD)表示在强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氧化1 L 污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生化耗氧量(BOD)表示微生物分解水体中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
调查结果显示此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A. COD、BOD值越高,表明污染程度越低B.植物的吸收作用可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C.群落结构多样有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D.物质的分解只依靠厌氧呼吸的微生物完成5.以下信息传递过程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顺序是()①DNA复制中遗传信息的传递'②植物的胞间连丝'③“春风又绿江南岸”中所含信息的传递'④蜜蜂跳“8”字型摆尾舞'⑤植物鲜艳的花冠吸引昆虫前来传粉'⑥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⑦食物放进口腔引起唾液的分泌⑧发育着的种子合成生长素促进果实的发育A.⑥②⑧④⑤③B.⑥②⑦④③⑤C.②①⑧③⑤③D.①②⑦④③⑤6.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子吃了1公斤的草,则这1公斤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循环而循环利用的7.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B.伯劳鸟和袋鼬只存在捕食关系C.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含有6个营养级D.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越大8. 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A、B、C分别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G、H、I分别表示草、兔子、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J、K、L分别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VIP专享】【状元之路】(新课标)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钻石卷 高考专题演练 生物与环境(含13年高考真题、
生物与环境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2013·福建理综)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演替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等知识。
退化林地还保留原有土壤条件等,所以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次生演替;常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物种数少、植物丰富度低;森林恢复使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均增加,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答案 D2.(2013·江苏单科)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B.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C.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D.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解析 本题考查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等相关知识。
根据表格中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边坡甲比边坡乙物种数目多,因此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增加物种数目,从而提高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导致环境改变的结果;边坡甲虽没有移栽乔木,但随着演替的进行,将来也会出现乔木;边坡甲的群落演替最终会达到相对稳定,因此不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因此B项分析最为合理。
答案 B3.(2013·安徽合肥二模)把添加少量饲料的一定量的自来水,均分到两个大小相同的水槽甲和乙中,再分别投放少量并且相等的同种草履虫。
2014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最新试题汇编 专题06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
2014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最新试题汇编专题06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五年高考试题分布对环境的影响(Ⅱ)16 10.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广东,13江苏,15广东,26广东,28 江苏,241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Ⅰ)江苏,14北京,5江苏,20安徽,29Ⅱ山东,26江苏,24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2014淮安市二调)下图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在达到环境容纳量后所发生的三种可能变化,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因环境阻力的存在,该种群数量不能呈“J”型增长B.曲线Ⅰ说明该种群栖息地可能受到轻度破坏C.形成曲线Ⅱ后,若建立保护区可以提高该种群数量D.形成曲线Ⅲ最可能的原因是该种群的天敌数量增多(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2.(2014温州十校联合体期末统测)在农田生态系统害虫防治中,害虫种群密度变化情况示意图(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影响农田经济效益的最低值)如下。
在A、B、C、D、E点进行了农药防治或引入了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农药的作用下,害虫的抗药性基因突变率在D点显著高于B点B.E点是生物防治,A、B、C、D点是药物防治C.害虫的种群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食物的短缺降低了害虫的存活率3.(2014苏北四市联考)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人工生态林中适当增加植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所有的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禁止开发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D.外来物种入侵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会造成一定的威胁4.(2014邯郸二模)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D.图中箭头也可表示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方向5.(改编)下图表示某岛屿上生活的一种鼠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其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高三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专练:生物与环境(A)含解析
生物与环境(A)(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9·泉州市二检)为了修复盐碱化的草地,采取了以下措施:初期种植碱斑、碱蓬等先锋植物,中期种植虎尾草等适应性强的优良牧草,后期种植羊草和其他杂类草,并加强草地管理,使遭到严重破坏的草地得到较好的恢复。
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碱斑细胞液渗透压低于羊草B.治理后的草地恢复力稳定性增强C.修复活动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不改变速度D.初期种植的草地存在水平结构,不存在垂直结构○2.大型肉食性动物对低营养级肉食性动物与植食性动物有捕食和驱赶作用,当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迁入到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时,下列情况不会出现的是( )A.某种植食性动物可能在竞争中失去原有竞争优势B.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护C.大型肉食性动物通过捕食至少可获得第一营养级同化量的10%D.该生态系统中原有食物链的营养级会增加,营养结构更复杂○3.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d表示大气中的CO2,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其含量夏季低于冬季B.通过a的吸收,a、b的呼吸作用、c的分解作用及e的燃烧,实现碳循环C.在正常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CO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放CO2量D.只需将d的含义改为非生物环境,上图即可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4.如图是某生态农业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①中的碳以有机物形式被微生物利用B.电渣液中的能量可通过过程②流入农作物C.该模式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D.该模式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5.(2019·河南名校联盟高三质检)下面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群落中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B.“J”型增长种群的数学模型中λ大于1,并且是一常量C.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D.海洋生态系统中,杂食性鱼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鱼类●6.自然种群的增长一般呈“S”型。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 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
选择题专项训练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实验中,实验材料与其选择依据相符的一组是( )2. 某班学生完成对新鲜菠菜叶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以下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
下列分析最不合理的是( )A. 甲可能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和层析液B. 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SiO2C. 丙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D. 丁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3. 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
有两项与此相关的实验,其实验条件均设置为最适条件,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实验一如果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B. 实验一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降低C. 实验二若继续增大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D. 实验二若提高反应温度5 ℃,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大4. 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mmol·L-1,茉莉酸浓度为10-3mg·L-1;“-”表示无添加。
A. 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B. 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C. NaCl 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D. 茉莉酸对NaCl 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5. 洋葱是二倍体植物,体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
某同学用低温诱导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获得成功。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加倍过程会使细胞出现不完整的细胞周期B. 低温诱导细胞染色体加倍时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C. 分生区同时存在染色体数为8、16、32、64的细胞D.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6.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7. 颜色变化是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
下面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和丙酮研磨液呈黄绿色,于是判断是菠菜叶用B. 取新鲜的菠菜叶,加少许SiO2量太少导致C. 在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为叶绿素a含量最多D. 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颜色变浅是液泡里的色素发生了渗透8. 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进行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向2 mL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适量的CuSO溶液后,摇匀,4再注入4滴NaOH溶液,摇匀,溶液呈紫色B. 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得到的色素带上面两条颜色清晰,下面两条颜色却非常淡,可能的原因是选取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少C. 用葡萄糖试纸进行模拟尿糖的检测实验中,判断“尿糖”含量高低的方法是把检测结果与标准比色卡对比D. 在含有DNA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冷却,溶液呈蓝色9. 各取10%的无菌葡萄糖溶液100 mL,加入等量的酵母菌液,混匀、密封,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
专题六生物与环境直击考纲1.种群的特征(A)。
2.种群的数量变动(B)。
3.群落的结构特征(A)。
4.群落的演替(B)。
5.生态系统的结构(A)。
6.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C)。
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A)。
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
9.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B)。
10.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B)。
1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C)。
1.(2010·浙江,3、2012·重庆,4和2012·广东,27改编)某生态系统中植食性动物甲和蝗虫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图3是描述了该生态系统的某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后来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FNE),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的变化曲线。
判断下列关于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1)若图1中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S”型曲线增长(×)(2)在图2中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3)若图1中所示的生物种群出生率提高,则个体数量的增加会大幅超过b点(×)(4)在图2中若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5)图1中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而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6)图2中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不呈正相关;若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7)图3中FNE最可能是在b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而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K2 (√)(8)上述3个图中c点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相等,在图3中d点时的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2.判断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1)可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2009·广东,15B)(×)(2)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和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都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2009·广东,11BD)(×)(3)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属于种间竞争实例(2009·大纲全国Ⅱ,5D)(√)(4)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2010·大纲全国Ⅱ,3B)(√)(5)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2011·大纲全国,4D)(×)(6)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2011·海南,24BC)(√)(7)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2011·安徽,6C)(√)(8)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但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2013·浙江,4BC)(×)3.判断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及稳定性的叙述(1)在下图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中,共有9条食物链,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硅藻属于生产者,其遭到破坏要比蓝鲸遭到破坏对食物网的影响大(2009·广东,14改编)(√)(2)下表为生态学家对食物链——“植物→田鼠→鼬”能量流动进行研究的结果[单位是J/(hm2·a)],则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3%,田鼠和鼬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2012·安徽,30Ⅱ改编)(√)分别代表太阳能和热能,并且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2009·广东理基,51改编) (×)(4)在如图所示的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中,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二者和分解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2012·海南,19)(×)(5)在如图所示的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中,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能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2010·大纲全国Ⅰ,5改编)(×)(6)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2011·海南,21B)(×)(7)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
完整版高三生物二轮生物与环境专项训练试题带答案
高三生物二轮生物与环境专项训练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 (共 10 小题,每题 5 分,共 50 分 )1.(2014• 浙江理综 )以下关于环境容纳量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数目B.种群的内源性调理要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目增添的要素主假如环境容纳量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时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解析】环境容纳量只代表种群数目的一个均匀值,实质的种群数目在这个均匀值的上下颠簸;可以调理种群数目的要素有外源性要素和内源性要素两大类,调理的目的是保持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目呈指数增添,没有环境容纳量;植食动物在冬季因为食品减少,因此环境容纳量减小。
【答案】B2.按一对夫妻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展望,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要20~40 年,美国需要40~80 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坚固,德国人口将减少。
展望人口的这类增减动向主要决定于()A.种群数目和密度B.种群的年龄结构C.种群的性别比率D.出生率和死亡率【答案】B3.(2013• 浙江高考 )以下关于出生率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20,死亡个体数为A.若某一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关时为110,此中重生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凑近1∶1,则出生率越高C.若经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延,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种类的种群,则坚固型的出生率【答案】B4.(2013• 海南高考 )甲地因丛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逝,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所有覆盖,今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
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种类同样B.若没有外力搅乱,甲地可重现丛林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此刻乙地火山岩上D.甲、乙两地跟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添【解析】本题观察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专项训练生物与环境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与生态系统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寄生生物的存在会影响被寄生生物的生存,从而降低生物多样性
B. 食物链的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用于生物自身有机物的合成
C. 森林植物分层分布,下层光照较弱,生长于下层的植物定向变异为喜阴植物
D. 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既发生在生物之间,也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2. 某生态养殖大棚内,水草丛中栖息着螃蟹,水面上有浮床,其间栽培的某种绿叶蔬菜在水面上方,黄瓜藤枝枝蔓蔓。
同时大棚里还栽种了一种特殊辣椒,能起到驱虫的作用。
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能量主要来自于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B. 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C. 浮床遮光能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可防止水华发生
D. 螃蟹、蔬菜、黄瓜组成了生物群落,并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3. 下表是研究人员在三年内对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四个物种的数量进行多次调查所得的平均结果。
据表分析,最可能属于外来物种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 群落随着时间推移进行的有规律的变化叫演替。
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河流堵塞形成沼泽的过程中,原有的生物群落消失了,这是初生演替
B. 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是使物种多样性增加,光能利用率提高
C. 次生演替一般是在生态系统被彻底破坏后的地方开始的,因为环境恶劣,所以要比初生演替经历的时间长
D. 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中,因为乔木高大,能更好地利用阳光,所以一直占有优势
5. 福寿螺属于外来物种,能通过各种渠道蔓延扩散,并啮食水稻等水生植物,造成粮食大幅减产,其生存环境的营养结构如右图所示。
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福寿螺属于第二营养级,它急剧增多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天敌
B. 外来入侵物种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C. 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占2个营养级的生物有蛇和植食昆虫
D. 图中若每只幼螺从5 g长到150 g,则至少要消耗水稻725 g
6. 某森林凋落物层土壤动物数量与类群逐月变化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研究土壤中动物种群密度和群落的丰富度
B. 5月份混交林中的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和类群数均大于纯林
C. 纯林和混交林均以8月份土壤动物的出生率最高
D. 纯林在58月份以及混交林在48月份土壤动物数量逐渐增加
7. 下图表示某池塘中鲫鱼的三个种群龄级的调查结果,其中种群1为自然状态,种群2、3受不同强度的人为干扰。
据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不同强度的人为干扰对种群2、3各龄级的数量没有显著影响
B. 种群1中各龄级数量适中,该营养级能量将保持相对稳定
C. 适度捕捞高龄级鲫鱼对低龄级鲫鱼生长较为有利
D. 种群3中高龄级鲫鱼数量锐减,种内斗争将先增强后减弱
8.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物质循环简图,其中M表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下
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若M表示大气中的CO
,则碳元素在图中④过程中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2
B. 从图中可以看出能量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
,则碳元素可在生物群落中循环利用
C. 若M表示大气中的CO
2
D. 若M表示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则①过程的能量值为②与③过程对应的能量值之和
9. 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
下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废水流入厌氧池前,需经稀释处理,是为了防止微生物失水过多死亡
B. 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除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无机盐被充分吸收,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
C. 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太阳能和化学能,氧化塘前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后部的多
D. 氧化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有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原因是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
10. 下列有关右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若图中A、B、C依次表示同一个种群中老、中、幼年龄段个体数量,则此种群为增长型种群
B. 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则A、B、C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C. 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种群,并且形成A→B→C的食物链,那么A、B、C不一定符合此图所示能量金字塔
D. 若此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种群的数量关系,则一定存在A→B→C的食物链
11. 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
图甲表示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
图乙表示生殖数量或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由图甲可知,C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破坏
B. 由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
C. 由图乙可知,F点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 由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12. 中国生态现代化水平将在2050年前后进入世界前40名,2100年生态现代化指数进入世界前20名,但目前中国生态现代化整体水平较低,居于全球倒数第18位,国内也只有北京一地生态现代化水平超过平均水平。
下列有关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应当是先污染,后治理,再向生态现代化转型
B. 应当是发展“原料—产品—废料—原料—产品”的生产模式
C. 综合采用生态现代化原理,协调推进绿色工业化和生态现代化建设
D. 应当是先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再进行城市生态建设,最后再进行生态现代化建设
二、多项选择题
13. 塔式蚯蚓污水处理系统(如下图所示)采用人造湿地原理,利用植物根系和蚯蚓等处理,通过泥、沙、小石、大石四层过滤,这样重复几次后可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达标排放。
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的群落由植物和蚯蚓构成
B. 该生态系统选用蚯蚓等生物,体现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C. 该生态系统的群落既有垂直结构,也存在水平结构
D. 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14. 研究人员以常规稻作(不放养鸭,使用农药和除草剂)作为对照,研究“稻鸭共生”生态系统中碳的输入与输出情况,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中有一条含3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稻(杂草)→害虫→鸭
B. 上表中“人为输入”的碳途径主要有肥料和鸭苗、秧苗、鸭饲料等
C. 对于水稻种群的能量去向除了图示输出碳的途径外,还有流向下一营养级和流向分解者
D. 为进一步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可在稻田中适当放养植食性鱼
15. 下图是某人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
103kJ·m-2·y-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1.1×105kJ·m-2·y-1
B. 在该生态系统中,类群Ⅳ包括全部的微生物和一些腐生动物
C. Ⅰ为第二营养级,Ⅱ为第三营养级,两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5.6%
D. 由生产者、Ⅰ、Ⅱ、Ⅲ、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选择题专项训练七生物与环境
1. D
2. D
3. D
4. B
5. C
6. D
7. C
8. A
9. C
10. C
11. C
12. C
13. BC
14. ABC
15.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