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 第3课时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4)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 第3课时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4)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第3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4)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邮票的收集和观察,发现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 通过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观察邮票,发现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2. 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3. 通过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邮票,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

2. 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些邮票,引导学生观察邮票,发现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2. 学生观察邮票,发现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3.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4.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5. 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6. 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分享和交流。

7. 教师对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学生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情况。

2.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

3. 教师应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综合与实践(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综合与实践(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综合与实践(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邮票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2.通过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巩固对加、减、乘、除的理解;3.能够自己设计邮票并计算其面积和周长。

二、教学内容1. 邮票的基本概念邮票是指国家为实现其政策、宣传和文化交流等目的而印制、发行和管理的邮资凭证,是一种特殊的印刷品,有一定的收藏、交流和投资价值。

邮票主要由邮票票面、邮票背面、安全线、冠字号、仺号、刻制标记、刻制差错、面值和版别等组成部分。

2.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往往涉及到面积、周长、数字运算等方面,是一种很好的综合与实践题型。

以下是几个例子:例1:计算邮票中的面积和周长设计一个长方形邮票,其长为5cm,宽为3cm,计算其面积和周长。

解:首先计算面积,面积=长×宽=5cm×3cm=15cm²;其次计算周长,周长=2×(长+宽)=2×(5cm+3cm)=16cm。

因此,这个邮票的面积为15cm²,周长为16cm。

例2:解决数字运算问题某国家2019年1月1日发行一枚邮票,面值为¥2.99元。

如果每人每天用1枚这种邮票,全国人口8.5亿人,那么全年这种邮票的邮资总额是多少?解:首先计算单张邮票的邮资为2.99元;其次计算每天的邮资总额为2.99元×1枚邮票×(全国人口)8.5亿人=25.415亿元;最后计算全年的邮资总额为25.415亿元×365天=92797.975亿元。

因此,全年这种邮票的邮资总额为92797.975亿元。

3. 自己设计邮票让学生自己设计一枚邮票,并计算其面积和周长。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邮票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2.训练学生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介绍邮票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并讲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2.演示法: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的方法;3.课堂练习:让学生自己设计邮票并计算其面积和周长。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11-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11-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11-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邮票的种类和特点。

2.掌握基本的邮票分类方法。

3.训练学生对邮票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种类的邮票。

•掌握邮票的分类方法。

2. 教学难点•邮票分类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或者黑板。

2.邮票样本或图片。

3.学生联系本。

4.讲解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邮票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猜测邮票的分类方法。

2. 教学1.介绍邮票的基本知识,如邮票的种类、邮票的意义等。

2.分类讲解各种邮票的特点和分类方法。

3.给学生展示多样的邮票,让他们自己尝试分类并解释分类的原因。

4.分析不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如邮票上的面值、数量等。

3. 拓展让学生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如邮票上的数字组合、几何图形等。

4. 巩固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带领学生讨论解题思路。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展开讨论。

并留下必要的作业。

五、布置作业1.随堂练习题。

2.要求学生收集几种不同的邮票,并写下你对这些邮票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邮票,激发了他们对数学问题的兴趣,但在分类邮票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

下节课需要更多的实例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分类方法。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理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邮票的图案和面值,理解并运用基本的数学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类和比较邮票,培养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通过邮票的图案和面值,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

2.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邮票的分类和比较,培养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邮票样本、教学课件、计算器。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邮票样本。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邮票样本,引导学生观察邮票的图案和面值,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

2. 探索新知(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邮票的图案和面值,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观察和计算结果。

3. 巩固练习(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邮票样本,要求学生进行观察和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拓展延伸(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邮票的分类和比较,培养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思考。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收集邮票样本,观察和计算邮票的数学问题。

学生记录作业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邮票的图案和面值,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运算,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分享。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提供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索新知”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通过观察邮票的图案和面值进行数学运算的主要实践阶段,对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至关重要。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2-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2-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2-人教版一、课时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邮票的种类、面值以及邮票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各类邮票的面值,了解邮票的用途,掌握邮票计算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个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不同种类邮票的面值及计算方法。

•难点: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包括各种邮票图片和面值的课件。

2.教具:黑板、彩色粘贴纸、计算器等教学辅助工具。

3.材料:分发给学生的工作纸、邮票图片等。

4.活动设计:准备与邮票有关的趣味小游戏和实际问题讨论等教学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各种邮票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询问他们对邮票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30分钟)1.学生分组观察几种不同邮票的面值,并讨论各种邮票的特点。

2.教师结合课件展示不同邮票的面值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邮票计算的技巧。

3.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邮票数学问题的练习,互相讨论解题思路。

3. 活动设计(15分钟)进行有关邮票的数学问题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与作业(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梳理重点知识。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邮票,掌握邮票的面值和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巩固。

下节课可以设计更多情景化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7-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7-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7-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的解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
和数学运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思维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耐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的解法和应用。

•难点:理解和解决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
•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邮票图片、学生练习册。

•教学内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相关知识点整理和准备。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利用具体的邮票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
•通过示范解答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第三步:练习
•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答与邮票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步:讨论
•引导学生分享解答过程中的思考和心得,促进思维交流和知识共享。

第五步:作业
•布置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延伸
•提供更多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六、教学反思
•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持。

以上是关于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的教学安排,希望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3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3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3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综合与实践(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主要让学生通过研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进一步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邮票的种类、邮票的设计原则以及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数学知识在邮政行业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邮票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发现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邮票的种类、设计原则,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邮票的种类、设计原则,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难点:发现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邮票实物,引导学生了解邮票的种类、设计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各种邮票实物或图片,制作课件,准备相关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了解邮票的基本知识,预习相关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邮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邮票的种类、设计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邮票,发现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说课稿3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说课稿3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综合与实践(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研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知识,对于解决实际问题也有一定的经验。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完整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实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邮票图案,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问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邮票图案,引导学生观察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解题方法。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实践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5.巩固练习:布置适量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及解法2.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实例3.解题思路及方法4.练习题目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方式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反思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反思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反思“综合与实践”内容的增加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随着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课主要借助“邮票”这个载体引出生活中的分段收费和组合问题,通过探究如何确定邮资,如何支付邮资等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综合分析、类比联想中学会分段式计费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及归纳、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如何正确诠释该课程的内涵,演绎“综合”与“实践”的落地?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用开放的心态和敏锐的思维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让学生感受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我认为本节课具有以下几点特色:1.有效切入,在“激趣”上把控,改变单调的学。

综合与实践活动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

问题是激发学生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心脏,也是活动开展的引擎。

只有创设真实的数学情境,设计富有启发、思考、挑战性的问题,学生才会主动探究,积累经验。

而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时期,他们的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感性材料的支持。

基于以上认识,课前,区老师为学生播放蕴含着丰富数学元素(数学家、数学大会、数学图形等)的邮票集,让学生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在欣赏美的同时,从数学角度发现并感受数学的神奇。

当数学不再以冰冷的面孔出现,学生自然乐于思考,主动探究,绚丽的数学魅力自然绽放,将学生“潜在”的兴趣、“蕴藏”的参与积极性转化为“现实”的兴趣和“持续”的参与热情。

课始,以“手拉手爱心寄信活动”引入,创设“晓琳同学看不懂资费表,如何确定寄往本埠和外埠信函的邮资?”这一对学生来说简明且熟悉、鲜活且真实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已有经验,唤醒学生对探究内容积极主动的思考。

除了提供感性材料和创设情境外,区老师还加强了对学生学习的启发与引导,突出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

对于哪些教学内容可以自学,哪些内容需要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哪些地方需要教师适时点拨,区老师都精心做好预设。

综合与实践《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综合与实践《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综合与实践《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综合与实践》单元中的《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本节课通过研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如因数分解、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因数分解、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因数分解、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邮票若干、投影仪、课件。

2. 学生准备:邮票若干、计算器、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邮票,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邮票有什么特点吗?”3. 提问:“邮票中还有哪些数学问题呢?”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探究新知1. 教师出示一些邮票,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邮票的面值有什么特点?”2. 学生发现邮票的面值都是整数,且有些面值的邮票可以用其他面值的邮票组合而成。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因数分解、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种邮票面值,研究其因数分解、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问题。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邮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五、板书设计1.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2. 因数分解、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3. 解决实际问题六、作业设计1. 课后自主收集一些邮票,研究其数学问题。

2. 结合本节课所学,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而不再是主导者;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师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活动,使他们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以改变和完善自己的认知。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

通过几个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如:师:如果不超过100克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枚邮票。

只用80分的和1.20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和小组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个性,学生通过计算、观察、组合,经历了计算组合的过程。

正是因为有了教师的放手,才有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学生真正会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在我们设计教学方案时,我们应该想想:“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 ,“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等。

备课时,尽管我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等。

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

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 ,“ 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 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 ,“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 这样才符合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更有助于教师教学计划的开展。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反思5篇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反思5篇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反思5篇第一篇教学反思:本节是数学实践活动课,通过探究如何确定邮资,如何支付邮资等活动,让学生熟悉了解并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调查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反思这节课,我都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交流、思考、独立解决,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这节课的关键点是点拔对几个关键词的理解,当这几个关键词理解后,我就不再多说了,都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动口去汇报。

不足之处是:在小组合作交流“如何正确支付邮资并合理设计邮票”的全班汇报过程中,教师没有给学生机会说明自己设计邮票面值的思路。

整节课的效果是比较好,重点突出,难点有效的突破。

第二篇教学反思:《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是小学数学中最后一个教学内容,根据以往的考试经验及大纲要求,这个内容是不会纳入到考试当中的。

虽然考试不会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但我还是会把方面的内容传授给学生。

我一直希望我的学生在我的影响下,开动脑筋,爱上数学,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情景导入时我拿着一大一小自己学校的信封提问学生:这是什么?(信封)信封是用来做什么的呢?(用来邮寄信件等)一封信要寄给你的好朋友还要做些什么呢?(贴上邮票)你们看过邮票吗?这是我们国家发行的部分邮票。

(电脑课件出示各种邮票)我们国家的邮票种类齐全,适用于各种邮资。

贴邮票,付邮资也有学问,里面还涉及到一些数学知识。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好吗?顺利导入新课后,我用电脑出示了教材上资费表,让学生观察表中数据,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讨论表中数据的理解。

在我巡视过程中,我认真听取了学生对“首重”和“续重”,“本埠”和“外埠”词语的理解,多数学生不理解或是不敢很肯定的解释这几句词语。

当然也有学生能够完全理解,这只是少部分。

果然,当我让学生把讨论结果进行汇报,举手者寥寥。

当这几个关键词理解了,接下去内容就可以顺利开展了。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后反思邮票中的数学问题_邮票中的数学问题_数学_小学_叶媚_445339605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后反思邮票中的数学问题_邮票中的数学问题_数学_小学_叶媚_445339605

教学反思“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这一“综合与实践”活动,选取实际生活中的寄信活动为素材,通过探究如何确定邮资、如何根据信函质量支付邮资等活动,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组合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同时通过邮资的变化规律,感受分段函数的思想。

教学有了明确的教学要求,教材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素材,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本节课做到了以下几点:一、师生课前有效准备,激起学生学习兴趣随着联系方式的多样和便捷,很多学生没有寄信的生活经验,学生五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数字编码时,对邮政编码的相关知识有一些初步了解,但并不了解邮政资费。

在对于邮票的知识也了解得很少。

基于这样的学情分析,根据教学的需要,在课前我布置学生分组开展了解邮票的活动,如上网查找资料、到邮局参观实践等。

让学生了解我国邮政的相关知识,积累生活经验。

其次,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有序重组,创造了恰当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探究的素材和活动线索。

我首先从欣赏美丽的邮票开始,吸引了学生了的注意力,在了解邮票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一起感受数学之美。

二、围绕教材深加工,贴近生活科学开展活动1、重视提供感性材料,注重教师启发引导然后以四封要寄出的信为载体,为学生提供需要解决的问题—怎样计算信件的邮资?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邮政部门关于信函邮资的规定,特别是帮助学生理解“资费标准”和“计费单位”。

因此我设计了分别寄往“本埠”和“外埠”的四封信,每封信的质量为多少也是经过反复斟酌过的,目的是让这四封质量特定的信函素材,成为学生突破理解“首重”“续重”计费上难点的抓手,将不易理解的知识变得容易接受。

我首先让学生计算寄往本埠的45克信件的邮资,并重点交流计算方法,然后再来计算寄往本埠的51克信件的邮资,学生发现两封信的邮资一样。

这时教师追问,在寄往本埠的信件中还有多少克信件的邮资也是2.4元呢?引导学生总结本埠41克—60克的邮资都为2.4元,学生明白属于同一计费段的信件邮资相同,并且感受到找到了这样的规律,计算邮资就简单方便了。

人教版六下整理与复习:综合与实践《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六下整理与复习:综合与实践《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六下整理与复习:综合与实践《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是一节综合应用课,而且是学生小学阶段最后一节综合应用课,《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是以寄信活动为素材,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通过探究如何确定邮资、如何根据信函质量支付邮资等活动,一方面巩固所学的组合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归纳、推理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学生分析:六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法,学生在生活中也懂得一些“邮寄”知识,但学生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如何确定邮资、合理支付邮资和邮票的设计与现实生活“分段”计费的方法还不是完全了解。

三、教学目标:(一)了解邮票的作用,理解、掌握邮政资费的方法,知道确定邮资的两个因素。

(二)经历探究确定邮资、根据信函质量支付邮资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树立“分段”的思想并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教学难点:理解确定信函邮资的方法,探究合理的邮资支付方式。

六、教材课型:综合应用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八、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了解邮票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下面我们猜一个谜语?(邮票)猜谜语:薄薄一张纸,四边细牙齿,两地朋友要谈心,必须请他当差使。

师:邮票有什么作用?生:邮政业务、收藏等。

师:请同学们欣赏美丽的邮票,有人物的、建筑的、动植物的等等。

师:邮票是邮资的凭证,那么如何正确付邮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探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设计意图:首先以谜语引入课题,了解邮票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让学生欣赏美丽的邮票,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游戏、欣赏中学习新知,同时感受数学的美。

】(二)联系实际,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问题:师:杨老师写了两封信,要寄给两个同学,大家请看还需要做什么?生:贴邮票。

2023年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设计(精选3篇)

2023年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设计(精选3篇)

2023年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设计(精选3篇)教案一:课题:《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目标:1. 理解邮票中数学问题的解法和思路。

2. 能够利用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进行解题思考。

教学重点:1. 理解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

2. 利用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进行解题。

教学准备:1. 教材《数学》(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2. 教学光盘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包含数学问题的邮票。

2. 提问:你们知道在邮票中会遇到哪些数学问题吗?二、呈现教学内容:1. 教师将教材上关于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的内容呈现给学生。

2. 通过教材的例题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的解法和思路。

三、实际操作:1. 分发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题。

2.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进行答案讲解,并对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指导和点评。

四、拓展练习:1. 提供更复杂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

2.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

五、总结和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解题思路。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并进行解答和讨论。

教案二:课题:《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目标:1. 理解邮票中数学问题的解法和思路。

2. 能够运用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进行解题。

教学重点:1. 理解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

2. 运用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进行解题。

教学准备:1. 教材《数学》(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2. 教学光盘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1. 教师向学生展示几张包含数学问题的邮票,引起学生对邮票中数学问题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在邮票中会有哪些数学问题吗?你们对这些问题有什么想法和解法?二、呈现教学内容:1. 教师利用教材和投影仪呈现课文内容。

2. 通过例题的解析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的解法和思路。

三、实际操作:1. 分发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建议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建议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版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一、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18---119页内容二、教学目标:1.了解寄信买邮票的过程。

2.通过数学学习活动,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四、教学难点:不同邮件的资费的标准。

五、教学方法:调查研究、小组合作六、教学分析与教学建议1.教学分析:本课内容选取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寄信活动为素材,通过探究如何确定邮资,如何根据信函质量支付邮资等活动,一方面巩固所学的组合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2.教学建议:(一)以学生已有经验导入,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先给学生呈现一些不同的邮票,让学生了解邮票的相关知识,认识邮票的作用,为后面探索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作好铺垫,同时也让学生通过邮票上的图案了解我国的大好河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凸现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中,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作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首先,出示国家邮局关于新含邮资的规定,使学生了解信函邮资的一些常识,并说明确定信函资费的两大要素:第一,信函的目的地是本埠还是外埠。

第二,信函质量。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引导学生填写1克——100克的资费表格,确定100克以内的信函所支付的费用,再确定哪些资费可以仅用0.8元和1.2元的邮票支付,那些不能。

然后再小组合作,设计出一张符合要求(只用3张邮票来支付不超过100克的信函)的邮票面值。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在练习中提升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培养创新意识。

练习相似类型的习题,如最多用4张邮票支付不超过400克的信函,,除了用0.8元和1.2元的邮票外,还需要增加什么面值的邮票?在练习活动中,先小组合作再独立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使学生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反思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反思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反思白山市浑江区沿江小学任淑红本课选自教材中的数学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设计是以生活中的寄信活动为素材,在学生了解邮票面值的基础上,通过探究活动明确如何确定邮资和支付邮资。

在活动中,学生既可以巩固组合知识的应用,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使学生感知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

虽然教学活动的设计丰富多彩,但是这部分教学内容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还是很陌生的。

毕竟当今是一个网络时代,书面邮件已经不多见,小学生接触信件的机会就更少了,所以教学活动的开展并不是很顺利。

课前我已经了解到班级中没有几名学生见过邮票,所以我准备了很多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的邮票。

课堂上,我先让学生欣赏漂亮的邮票,在学生啧啧赞叹的同时,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被充分地激发了。

“邮票好看吗?”“想知道邮票的作用吗?”就这样,以问题为引领,我一步步将学生们带入寄信的情境,成功创设主动探究的氛围,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如何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进一步感知确定邮资的两大因素呢?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作用,引导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在学生的思维碰撞中,在学生的交往互动中,充分利用这些教学中的动态因素,使学生主动完成知识建构的一种学习形式。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续重101—2000克信函的邮资支付方法上。

这是一种分段式的计费方法,对于学生的理解、掌握有一定的难度。

不过学生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接触了简单的分段式的计费方法。

所以我在导入时设计了几道与分段式计费有关的习题,把本节课的难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分散难点的目的。

首重与续重的理解是本节课突破难点的关键。

教学时,联系生活中的分段式计费,如出租车计费、手机话费、阶梯水电费等,让学生在观察、讨论、质疑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自主探究自主掌握方法,实现对知识的自然迁移。

如此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_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_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东山小学李媚清5.综合与实践第3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出自郑燮的《新竹》◆教学目标】探究如何确定邮资、合理支付邮资,经历探究确定邮资、合理支付邮资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进一步理解运用综合知识。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观看课本第109页的图和邮政相关费用表。

问:从表中你得到哪些信息?如:(1)不到20g的信函,寄给本埠的朋友只要贴0.80元的邮票。

(2)不到20g的信函,寄给外埠的朋友要贴1.20元的邮票。

2.一封45g的信,寄往外地,怎样贴邮票?(1)学生观察表中数据,计算出所需邮资。

(2)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想:每重20g,邮资1.20元,40g的信函,邮资是2.40元。

5g按20g计算,所以,45g的信函,寄往外地所需邮资是3.60元。

3.如果邮寄不超过100g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张邮票,只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如果不能,请你再设计一张邮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足需要。

(1)不超过100g的信函,需要多少邮资?学生说一说各种可能的资费。

引导列表描述。

(课本110页)(2)用80分和1.2元两种面值可支付的资费是多少?一张:80分 1.2元两张:80分×2=1.6(元)1.2×2=2.4(元)0.8+1.2=2.0(元)三张:0.8×3=2.4(元)1.2×3=3.6(元)1.2+0.8×2=2.8(元)1.2×2+0.8=3.2(元)(3)你认为可以再设计一张多少面值的邮票?学生自行设计各种面值的邮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足需要。

4.布置作业:如果想最多只用4种面值的邮票,就能支付所有不超过400g的信函的资费,除了80分和1.2元两种面值,你认为还需要增加什么面值的邮票?观察邮票问:你寄过信吗?见过这些邮票吗?5.观看课本第109页的图,并说一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反思
育华小学刘莉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是小学数学中最后一个教学内容,根据以往的考试经验及市的毕业考试大纲要求,这个内容是不会纳入到考试当中,所以很多毕业班的教师对这个知识点是没有去教学。

虽然考试不会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但我自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内容,这里面涉及到了分段计费的知识,也很有趣,并且能为学生的中学数学后续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所以我选择上这个内容并且还去参加了比赛。

现实中许多学生并没有寄信的经验,所以我课前让孩子欣赏了几组很漂亮的邮票,让他们知道邮票是什么,认识到邮票的作用。

接着,直接用寄信这个情景进行导入,给学生一种主动探究的环境,初步感知确定邮资的两大因素,整堂课也围绕寄信这件事来做活动,逐步建立数学模型。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用数学,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恰当选择教学起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前,我顺利导入新课后,我用电脑出示了教材上资费表,让学生观察表中数据,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讨论表中数据的理解。

在我巡视过程中,我认真听取了学生对“首重”和“续重”,“本埠”和“外埠”词语的理解,多数学生不理解或是不敢很肯定的解释这几句词语。

当然也有学生能够完全理解,这只是少部分。

果然,当我让学生把讨论结果进行汇报,举手者寥寥。

当这几个关键词理解了,接下去内容就可以顺利开展了。

我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把信函质量是45克且寄往外埠,需要贴多少邮资及怎样贴邮票这个问题。

在我的巡视指导下,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解决这个问题。

接下来是解决质量是400克寄往本地的信函如何确定邮资及如何选择邮票。

这个问题解决起来难在续重和首重的邮资如何算,如何结合起来。

从学生的状态来看,大多数学生可以理解和解决。

反思这节课,我都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交流、思考、独立解决,比较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这节课的关键点是点拔对几个关键词的理解,当这几个关键词理解后,我就不再多说了,都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动口去汇报。

整节课的效果是比较好,重点突出,难点有效的突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