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鹅场疫病防控综合措施
鹅的疾病预防与防疫注意事项
鹅的疾病预防与防疫注意事项
在养鹅生产中还要注意卫生防疫,首先要消灭传染病,其次是控制和减少普通病和寄生虫病发生,降低发病率、减少死亡。
疾病防治应从生产各个环节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
饲料营养要合理,青绿饲料要满足,增强鹅体抵抗カ,管理要精心如育雏1-3日龄要有专人看护。
2、做好卫生防疫エ作,严格卫生防疫制度。
门前设消毒池和消毒箱,来往人员要消毒(1%火碱水、生石灰等),饮、食用具每天要定时清洗,至少每周消毒1次。
圈舍至少每月消毒1次,每日定时清扫。
消毒药品很多,如百毒杀、过氧乙酸、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
不准将来路不明的鹅带入本场,本场售出的鹅-经离场,不准再回本场。
平时饲养人员要认真观察鹅群,做到有病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治疗。
粪便、垫草、污物放于偏僻地方发酵处理。
尸体要埋掉。
3、做好预防接种。
对养鹅威胁较大的传染病“小鹅瘟”,应在种鹅开产前1个月,给种鹅肌肉或皮下注射种鹅用“小鹅瘟”疫苗(按1:100稀释)每只鹅1ml,15天后产生免疫カ。
如果种鹅未打过预防针,则应在小鹅出雏后18小时内皮下或滴鼻0.1ml雏鹅用“小鹅瘟”疫苗5天后产生免疫カ。
4、药物预防治疗。
雏鹅1~3日龄或梅雨季节易发生肠道疾病的中鹅,可在饲料中加入万分之三痢特灵治疗量、万分之五或千分之三土霉素
1。
养鹅场疫病综合防制措施
的饲养人 员. 不得撞 自外购禽类生 肉产 品入场 , 鹅场兽 医技术 员严禁
对外诊治畜禽疾病。 6 不 明病因死亡的鹅只及其排 .
舍 .隔离饲养 3d以上观察无病发 0
生后方可合群饲养 。商品鹅苗饲养
泄物 .要用密封容器盛 装运到场外
空 旷地 挖坑深埋或烧毁 . 严禁在场
的栏舍要事先 清洁 消毒 .空置 1 d 4
2 新引进 的种 鹅进入鹅场 后 , 要在远 离核 心 鹅群 的地 方设 隔离
01 的新洁 尔灭等 消毒 液喷雾消 %
毒。 肉鹅舍 要实行 全进全 出“ 每 , 批鹅 只出栏后 用 2 1% 的热 石灰水重 新粉刷一遍 。 O 待 空置两周后方可重新进鹅饲养 。 同
的 围栏 ,以防 外人 或其他 畜 禽如 里 、江河湖边的腐臭动物尸体 ,如
死鱼 、死 鼠等 ,避免鹅只误食后引
起消化紊乱 , 引发其他疾病;另外 ,
牛 .猪 .鸡等随便进 出鹅栏 同时
鹅群 内不准混 养鸭只 :有条件 时 围栏外 1 米距离 内的杂草 、鼠洞要
在鱼塘里牧放的种鹅群 , 在其戏水
辆 、人 员要 自觉遵守消毒制度。车
辆要全车喷雾消毒 , 车乘人员下车
消毒 .更衣换鞋 带帽带 E罩,紫 l
外线灯下照射 1mi后方可进入生 n 5 产 区。为确保鹅场安全 ,种鹅舍生 产 区最好谢绝外来人员入内参观。 5受条件限制而在鹅场 内居住
生长 的整齐度 . 而且还能带来许 多 新的疫病 , 增加 养殖 中使用兽药 的 成本 ,直接影 响养鹅经济效益。
时 此段时问病鹅易表现出各种异 常动态 。 发现患病鹅只要及时挑出 隔离治疗 ,其所污染的场地 ,器具
看 护 ,并在饲料 中加入 少量多维 ,
鹅病综合防治措施
鹅病综合防治措施鹅病是鹅类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了鹅的健康和生长发育,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针对鹅病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障鹅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加强鹅舍的卫生管理良好的卫生条件是预防鹅病的关键,因此我们需要加强鹅舍的卫生管理。
定期清洁鹅舍,清除饲料残渣和粪便,保持鹅舍的干燥和通风,消毒鹅舍内部设施,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滋生。
要定期清理水源和饮水设备,保证饮水的清洁卫生,避免因水质问题导致鹅病的发生。
二、加强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配方和科学的饲养管理有利于提高鹅的免疫力,预防鹅病的发生。
我们需要根据鹅的生长发育阶段,合理配制饲料,并注意投喂量和投喂时间,避免过度投喂导致饲料残留。
还应定期检查饲料质量,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影响鹅的健康。
要保证鹅的饮水量充足,保持饮水设备的清洁和畅通,不断更新饮水。
三、提高农场管理水平农场管理水平的提高对防治鹅病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加强饲养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其对鹅病防治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要建立健全的鹅病监测体系,定期开展鹅病的检测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鹅病的病变症状,以便采取及时的防治措施。
要合理规划鹅的饲养密度和数量,避免鹅群过度密集,有利于减少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四、加强鹅病的预防接种鹅病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接种预防接种的方式来增强鹅的免疫力,预防鹅病的发生。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种针对鹅病的疫苗,如鹅布氏杆菌疫苗、鸭口腔病疫苗等,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在进行预防接种时,要按照规定的剂量和程序进行接种,并注意接种后的复检和加强免疫工作,确保预防接种的有效性和持久性。
五、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鹅如果发现鹅出现疾病的症状,如食欲不振、粪便异常、呼吸困难等,要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鹅,避免疾病扩散。
要及时向兽医进行咨询,根据患病鹅的症状和病原特点,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提高患病鹅的治愈率和存活率。
鹅病综合防治措施
鹅病综合防治措施鹅病是鹅类中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病毒易于感染,引起鹅类的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为了有效防控鹅病,需要实施一系列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1. 保障环境卫生维持养殖场的环境卫生对于控制鹅病非常重要,任何垃圾、尸体等有害物质都必须及时清理。
同时,饮水设备、饲料器具、工具、饲养场地等需要定期消毒处理。
定期更换被褥,确保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
2. 强化疫苗免疫免疫是预防鹅病的最好方法,在养鹅过程中必须注重疫苗免疫措施。
目前市面上有多种鹅病疫苗,在兽医的指导下选用适合的疫苗进行免疫注射。
特别是在季节转换、天气变化等特殊时间段,应加强疫苗免疫措施。
3. 配备优质饲料杂质、霉变等都会使得饲料腐坏,导致鹅类进食后感染疾病,因此饲养者应选择优质饲料,适量饲喂,及时更换饲料。
鹅类在生理生长过程中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要充足,根据鹅类不同的生长阶段层次,科学配备饲料,不断优化饲料组配比例。
4. 加强群体管理鹅类属于社会性动物,因此饲养中应加强群体管理。
及时发现生病鹅,进行隔离。
加强鹅群日常健康检测,记录鹅类的体重、食欲、眼瞳、呼吸、粘膜等症状。
在饲养场日常工作中,需要注意及时进行消毒处理,保证环境清洁卫生。
5. 加密检疫措施进货鹅只或鹅卵必须检疫合格,任何罐头腌制鹅肉、鹅蛋等鹅制品必须经过检验合格方可销售。
饲养场应制定完善的防疫计划,每个环节都需要做好检疫工作,保障鹅群健康。
及时排查病源,严格管理饲养场进出口车辆、人员和物品,建立健全疫区制度,实行封闭式管理。
6. 加强养殖技术引导养殖鹅类还需要科学的鹅类饲养技术。
根据鹅类不同的生长阶段,合理安排鹅的饲喂和处理,不断提高饲养技术和管理水平。
同时,建立鹅类健康档案,记录鹅类的生长、发情、疫苗接种情况等,为鹅类健康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综合以上措施,能够有效防控鹅病,并提高饲养效益。
在饲养过程中,必须认真细致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做好预防工作,确保鹅群健康,增加养殖业的收益。
预防鹅病的七中措施方法
预防鹅病的七中措施方法1.搞好环境卫生地面潮湿最适宜病原菌的生存和繁殖。
因此,鹅舍地面必须保持干燥,运动场要排水良好。
不能饲喂发霉变质饲料,及时清除发霉的垫草,防止曲霉菌病。
及时处理粪便(最好将粪便堆沤,杀死病原微生物),其中往往带有大量的虫卵及其他病原微生物,容易污染环境,传播疾病。
鹅舍和运动场要天天打扫,经常更换垫草,保持清洁干燥;经常洗刷食槽,饲料与饮水要注意清洁。
2.坚持定期消毒饲喂场地和用具坚持定期消毒;发病时,要迅速隔离病鹅,污染的环境应进行紧急消毒。
如:用新配制的10%~20%的生石灰水粉刷鹅舍,可抑制寄生虫卵囊的发育;用30%新鲜草木灰的澄清液可消毒鹅舍和用具;用1%~2%的来苏儿溶液可消毒场地。
此外,可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鹅蛋、孵化器和鹅舍。
每60毫升福尔马林,加入30克高锰酸钾,可供1.4立方米空间熏蒸,经20分钟可杀死其中95%~99.5%的细菌。
3.加强检疫制度要强化检疫和疫情报告制度,随时掌握疫情动态,严格检疫执法,防止外来病原侵入,减少疫病流行。
4.及时接种疫苗由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鹅传染病,是养鹅业的大敌。
疫苗接种是防治鹅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有效接种疫苗能使鹅产生对特定疾病较强的抵抗力。
接种疫苗时应注意以下儿点:一要按照疾病、疫苗的特点和鹅的机体及免疫状态,建立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根据当地鹅病的流行情况及时调整,切不要生搬硬套。
二要根据当地鹅病的发生情况,正确选择疫苗的种类。
三要购买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以确保预防效果。
四要根据疫苗的要求,采用适当的免疫接种方法,不能因费事而随意改变。
5.提高抗病能力加强鹅的饲养管理,增加运动和游泳,注意环境卫生,严格执行疫病防制制度,均可明显地提高鹅的抵抗力。
贯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饲养理念。
6.实施定期驱虫(1)鹅体驱虫应用药物或其他方法将鹅体内(或体表)的寄生虫驱除或杀灭,是饲养场和农村专业饲养户在生产实践中常用的。
养鹅场的管理与疫病防控措施
养鹅场的管理与疫病防控措施养鹅是一种传统的养殖方式,它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肉食和鹅蛋,还可以有效地改善农村经济发展。
然而,鹅的养殖也面临很多挑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疫病防控。
本文将介绍养鹅场的管理方法和疫病防控措施。
一、养鹅场的管理方法1. 场地选择和准备养鹅场的选择至关重要。
应选择离居民区较远、环境污染较少的地方。
场地周围应保持清洁,避免杂草和垃圾的滋生。
鹅舍的布局要合理,确保通风良好,鹅舍内部的温度和湿度要适宜。
2. 鹅苗的选购和养殖鹅苗的选购要选择正规养殖场的优质苗种,避免购买微弱、生病的鹅苗。
在养殖过程中,要合理安排饲养密度,保证鹅只的生活空间。
饲料的配方也要根据鹅的生长阶段进行调整,确保其获得充足的营养。
3. 饲料管理饲料是鹅养殖的重要因素,要选择高品质的饲料,并按时、定量地进行投喂。
同时,要注意饲料的贮存和保存,避免发霉和受潮。
4. 饮水管理鹅对水的需求量较大,应保证鹅场内有充足的饮水设施,并定期清洗和消毒。
饮水器要放置在鹅只容易接近的地方,以方便它们喝水。
5. 定期清洁和消毒鹅舍和鹅场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疫病的传播。
清洁应彻底,包括饲料槽、水槽、排泄物的清理等。
消毒要选择安全、有效的消毒剂,并按照说明进行操作。
二、疫病防控措施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鹅群常见疾病的重要手段。
应严格按照鹅苗生长阶段和季节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并确保接种的时间和剂量准确无误。
2. 疫病监测定期进行疫病监测是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体温测量、粪便检查和血清学检验等方法来监测鹅只的健康状况。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疫病的扩散。
3. 鹅群管理要严格管理鹅群的生活环境,确保饲养密度适宜,避免过度拥挤。
同时,要注意鹅只的营养供给和饲料卫生,保证其免疫力的提高。
对于有疾病症状的鹅只,要及时隔离和治疗,避免疫情扩散。
4. 种群交流控制要注意鹅群与其他禽类或野生鸟类的接触,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养鹅场疫病防控综合措施
1 . 1 疫 病种类繁多
在饲 料 中加 入 多种抗 生素 和球 虫药 , 可 以有效 预 防肠 道 传染病 、 细菌性腹 泻等病情 的出现 。在饲 养过程 中 , 尽量 满 足鹅群 的生 理需要 , 提供 与其 实 际生 活环境 相似 的养
在防 治方 面给 养殖者带来 了一 定难度 , 造成 了一定的经济损 失。为提 高养 鹅场疫病 防控 效果 , 从 管理 、 卫 生、
消毒 等各方 面加 强防控 , 关注对疫病的控制和预 防有一定的积极作 用。
[ 关键词 ] 养鹅 场 ; 疫病防控 ; 综合措施
[ 中图分类号 ] ¥ 8 5 8 . 3 3 [ 文献标 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 6 7 4 — 7 9 0 9 ( 2 0 1 7 ) 3 2 — 7 4 — 2
7 4 X I A N G C U N K E J I 2 0 1 7 年 1 1 月( 中)
所 以应加强对 污染 饲料 、 饮水和道路 的管理 , 运送到远离 养殖环境 的下风 口进行堆积发酵处理 。 如果养 殖环境 的卫 生条件 比较差 , 会给病 原微 生物 生长提 供条件 , 从而增 加鹅群 疫病 的发生率 。如果 定期 做好环 境卫生 清洁 和消毒工作 , 将会 有效抑 制病原 微生 物 的繁殖 , 从而 控制疫病 发生 。养殖 场的卫生 工作应 当
只能起 到降低病情 污染 、 降低发病率 和死亡率 的作 用 , 并 不 能完全 彻底 消除病 原体 的效果 , 有可 能还会 促使 病毒
发生变异 。 1 . 3 感染病增加 养 鹅场 规模不 断扩 大 , 鹅 的养 殖数 量和密 度不 断增
当前鹅疫病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当前鹅疫病的综合性预防措施鹅疫(又称为禽流感)是一种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感染禽类动物,特别是家禽,包括鹅、鸭、鸡等。
鹅疫病不仅给禽类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对于鹅疫病的综合性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来对鹅疫病的预防措施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加强养殖管理1. 禁止滥用抗生素:禁止在禽类饲料中滥用抗生素,以免增加禽类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同时也要注重饲料的卫生质量,减少饲料中的细菌污染。
2. 多样化饲料:科学营养搭配,提高饲料的多样性,增强禽类的免疫力,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3. 定期消毒:定期对禽舍、饮水器、饲料槽等设施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减少病毒的传播和繁殖。
二、加强环境管理1. 控制养殖密度:适度减少鹅只的密度,避免过分拥挤,减少病毒的传播机会。
2. 保持通风良好:保持禽舍内空气流通,减少粪便等污染物的积聚,降低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3. 按季节调控:合理调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降低病毒的滋生。
4. 避免野鸟接触:加强对野生鸟类的管理,尽量避免家禽与野生鸟类接触,减少病毒的传播。
三、加强疫苗接种1. 选择合适的疫苗:选用经过认证的疫苗对鹅进行定期接种,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2. 定期接种:根据养殖季节和疫情情况,制定科学的疫苗接种计划,确保每只鹅都能够及时接种到疫苗。
3. 加强免疫监测:对接种疫苗后的鹅只进行定期的免疫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做出相应处理。
4. 提高免疫效果:在疫苗接种后,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鹅只的免疫效果,确保疫苗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四、加强疾病监测1. 建立监测网络:建立完善的鹅疫病监测网络,及时发现疫情,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疫情的扩散。
2. 定期检测:定期对鹅只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和治疗,减少疫情的传播。
3. 收集病例信息:对疫情的发生和流行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为制定更加科学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五、强化卫生防护1. 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加强饲养人员的卫生意识,定期进行体检,做好个人卫生,减少病毒的传播。
养鹅场的鵞疫防控策略
养鹅场的鵞疫防控策略养鹅场的鹅疫防控策略鹅业作为农业中的重要分支,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鹅疫等传染性疾病对养鹅场产量和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鹅疫的防控策略在养鹅场的日常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进行鹅疫防控的策略,希望能够给养鹅场的经营者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定期检查和隔离1.定期检查鹅群的健康状况,观察是否有鹅出现异常症状,如食欲不振、羽毛蓬松、精神萎靡等。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隔离病鹅、调整饲料或添加药物。
2.建立合理的饲养区域和隔离区域,养鹅场的不同群体鹅要隔离开来,以防止病菌传染。
同时,隔离区域要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无病毒的环境。
二、养鹅环境的合理控制1.保持养鹅环境的清洁和干燥,及时清理鹅舍的鸟粪和杂草,避免阻塞通风口和饮水系统。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
2.严格控制外界物品的进出,禁止外来人员进入鹅舍。
并定期消毒鹅舍设备、饲料和饮水设备,限制病菌的传播和扩散。
三、合理饲养管理1.合理的饲养密度是防控鹅疫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要过度饲养,使鹅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确保每只鹅有充足的活动空间,减少小群体的感染机会。
2.科学饲喂,注意合理营养搭配和饲料消毒。
饲料要足够新鲜,不能使用发黑、霉变的饲料。
饮水要干净、清洁,及时更换。
四、灭鼠和防鸟工作的加强1.养鹅场常常是鼠类和鸟类的滋生地和活动场所,它们带来的疾病是养鹅场隐患的重要来源之一。
要加强对鼠类和鸟类的灭鼠和防鸟工作,定期清理鼠洞,设置鸟类防治器具,尽量减少它们的滋生和扩散。
五、疫苗接种1.根据不同地区和鹅疫病情,选择适当的疫苗进行接种,加强鹅的免疫力,减少鹅疫的发生。
疫苗的选择和接种时间要根据疫情以及专业兽医的指导进行,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养鹅场的鹅疫防控工作如上所述。
疫情的防控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养鹅场经营者们充分了解疫情的传播途径和发展趋势,加强科学饲养管理和疫苗接种工作。
鹅鸭场的常见病毒感染与防控措施
鹅鸭场的常见病毒感染与防控措施鹅鸭场是养殖鹅和鸭的场所,由于密集饲养和环境条件特殊,常容易发生病毒感染,给养殖业带来一定的困扰。
因此,对于鹅鸭场常见的病毒感染,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来降低病害的发生。
下面将具体介绍一些常见病毒感染以及相应的防控措施。
一、新城疫1. 病毒特点:新城疫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犯家禽,尤其是鸭和鹅。
2. 防控措施:- 做好场所的环境卫生,保持鹅鸭舍的清洁,定期消毒。
- 加强饲养管理,确保鹅鸭精神状态良好,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异常现象。
- 定期进行检疫,对病情严重的鹅鸭及时隔离治疗,预防病毒的扩散。
二、禽流感1. 病毒特点:禽流感是一种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对鸭和鹅的危害较大。
2. 防控措施:- 做好场所的隔离措施,确保鹅鸭与外界的接触尽量减少,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鸭和鹅的免疫力,可适当增加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补充维生素等。
- 增加场所的通风换气,减少空气中病毒的浓度。
- 若发现鸭和鹅出现呼吸道症状,应及时隔离并请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三、传染性法氏囊病1. 病毒特点: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由类扁平疣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鹅群中扩散。
2. 防控措施:- 鹅鸭场要按规定进行隔离和消毒,确保养殖环境的卫生。
- 对感染的鹅鸭及时进行治疗,将出现症状的鹅鸭隔离开来,防止病毒扩散。
- 提高鹅鸭的免疫力,可通过合理饲喂,增加饲养密度,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 改善饲养条件,保证鹅鸭舍内的温度、湿度以及通风等环境要素的平衡。
四、鹅白血病1. 病毒特点:鹅白血病是由鹅白血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对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 防控措施:- 鹅鸭场要按规定进行隔离和消毒,防止病毒传播。
- 对于发病的鹅鸭要及时隔离,进行强制淘汰,防止病毒扩散。
- 不买或不引进来源不明的种鹅,以预防病毒从源头侵入。
- 加强鹅鸭的免疫力,保持鹅鸭场的卫生,做好饲养管理。
鹅病综合防治措施
鹅病综合防治措施鹅病是指鹅群中发生的常见疾病,病原体主要有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鹅病的发生会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来预防和治疗鹅病。
一、环境卫生管理鹅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是预防鹅病的关键,要对鹅舍进行定期的清理,保持饮水器、喂食器、垫料等清洁卫生。
在饲养过程中及时清理鸭粪、鹅粪和废料,保持鹅舍的干燥和通风,防止卫生死角的积累。
二、科学饲养管理科学的喂养管理能够让鹅在健康的状态下成长,预防病害的发生。
要控制鹅群的密度,避免饲养过多,以免增加感染疾病的机率。
给予鹅群适宜的饲料和饮水,保证摄取均衡合理的营养成分。
不要给鹅苦菜、糠饭等不清洁或发霉的饲料,避免鹅因为进食不良质量的饲料而导致的疾病。
三、疫病预防与免疫进行鹅群疫病预防与免疫工作是防治鹅病的关键。
要定期做好鹅群的体检,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还要经常疫苗注射,以提高鹅群的免疫力,避免疾病的传播和发生。
在疫苗注射时要严格按照生产厂家的说明书要求注射,以避免因注射方式不当而引起不必要的疾病。
四、药物使用防治鹅病的最终措施是对症治疗,但是药物的使用要遵循科学规范。
不要盲目地使用药物,因为过量药物的滥用会带来很多不良反应,并且可能导致鹅群的免疫力下降。
在使用药物的同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用药方法和剂量,在用药过程中要观察鹅群的反应。
综上所述,鹅病的防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将环境卫生管理、科学饲养管理、疫病预防与免疫、药物使用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以达到防止鹅病的发生,保障鹅群健康成长的目标。
规模鹅场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2020年第08期在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疫病防控始终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影响动物疫病发生和危害的因素较多,要对其进行综合防控,才能有效控制疫病危害。
规模养鹅场其疫病综合防控主要应从日常养殖管理、检疫把关和免疫接种、病鹅隔离和对症治疗等方面采取措施,以达到有效的防控效果。
1做好日常养殖管理工作规模养鹅场中,如果养殖密度过大,不仅会影响圈舍环境条件,还将导致圈舍内空气污浊、通风条件差,同时鹅的活动空间不足,鹅之间接触过密,也会增加疫病发生和传播几率。
因此,规模养鹅场要做好疫病防控,首先要合理控制养殖密度,确保圈舍内鹅的数量适当,活动空间满足需要,为鹅的健康生长提供基础条件。
养鹅场环境卫生条件与疫病的发生率有很大关系,因此,规模养鹅场的疫病综合防控中,还需要做好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定期做好圈舍清扫和消毒工作,保证圈舍环境洁净卫生。
根据养殖规模配备适合的通风设备,保证养殖环境通风良好,减少呼吸道疫病传播几率。
对养殖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器具、饲养员工作服等,也要做好消毒工作,确保安全情况下方可进入养殖环境,以避免携带病菌,导致疫病发生或传播。
规模养鹅场的疫病防控中,还要做好饲喂管理工作。
饲料选择要确保饲料营养充分、均衡,满足鹅生长需要。
饲喂时要合理控制饲喂量,并检查好饲料的质量,避免鹅食用或饮用腐败、变质、受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以防对鹅健康造成影响或传播疫病。
规模养鹅场疫病的发生还可能是由外来生物传染导致,如虫、鼠、野生禽类等。
因此,在养殖管理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外来生物传染源的防控。
定期做好除虫、灭鼠工作,保持养殖场周边环境清洁,避免蚊虫滋生,注意做好隔离防护,并驱赶野生禽类,防止外来生物传染导致的疫病暴发。
2注意检疫把关和免疫接种引种环节的检疫把关,是防控鹅疫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在引种环节,应当对种蛋、种鹅进行严格的检疫,确保检疫合格,不携带致病细菌、病毒的情况下方可引进。
如同时饲养其他禽类或畜类,也必须要保证规范检疫合格后,才能引入。
当前鹅疫病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当前鹅疫病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鹅疫病是一种由鸭脑炎病毒引起的鸟类传染病。
为了预防鹅疫病的发生和控制传播,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1. 饲养环境控制:保持鹅舍的清洁与干燥,定期清理粪便和垃圾。
鹅圈的空气流通要良好,避免潮湿和闷热的环境,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2. 饲料与水源管理:饲料和饮水要保持清洁和新鲜,避免受到污染和霉变。
使用优质饲料和水源有助于提高鹅的免疫力,减轻疾病的发生。
3. 健康检查与疫苗接种:定期进行鹅群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患病鹅只。
根据兽医的建议和鹅群的免疫情况,合理接种疫苗,提高鹅的抵抗力。
4. 防止病毒传播:鹅疫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包括直接接触、鸭脑炎病毒携带者和虫媒传播等。
要做好病死鹅的无害化处理,合理隔离新引进的鹅只,避免与其他鹅群接触。
5. 发病鹅只的管理:在发生鹅疫病疫情时,要及时隔离和治疗患病鹅只,停止其与健康鹅只的接触,避免疾病的扩散。
注意饲养人员的个人防护,避免被病原体感染。
6. 科学运输与销售:在运输鹅只时要注意保持其舒适和卫生条件,避免饥饿、寒冷或高温等不适因素。
销售鹅只时要选择健康的品种,检查其健康证明和疫苗接种情况。
7. 健康教育与培训:加强鹅疫病的宣传和普及知识,提高饲养人员的预防意识和应对能力。
培训饲养人员的相关技能和知识,确保他们能够正确管理和照顾鹅只的健康。
预防鹅疫病需要从鹅舍环境、饲料与水源、健康检查与疫苗接种、病毒传播、发病鹅只管理、运输与销售、健康教育与培训等多个方面综合施策。
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鹅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鹅只的健康和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鹅病综合防治措施
鹅病综合防治措施鹅病是鹅类禽畜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鸭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严重危害了鹅的生产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
鹅病的传播速度快,致病力强,一旦发生疫情,对养殖场和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鹅病,必须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卫生管理、病毒监测等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养殖环境卫生管理鹅病主要通过饮水、粪便、病毒携带者、飞禽、饲料、器具等途径传播,加强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对鹅病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
要定期清理和消毒鹅舍,保持饮水和饲料的清洁卫生,定期更换饲料和饮水,防止饲料受潮变质,及时清理粪便和废弃物。
要避免饲水混用,禁止与外来的家禽接触,加强对野生动物的防范,最大程度地减少病毒传播的途径。
二、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疫苗接种是防治鹅病的首要措施。
现在市场上已经有多种针对鹅病的疫苗,包括疫苗接种和口服疫苗。
在养殖管理中,要根据季节和鹅的生长状况,合理选择疫苗接种的时间和方式。
一般来说,鹅群出生后立即接种初级免疫疫苗,之后按照养殖管理的要求适时接种加强免疫疫苗,保证鹅的免疫力,提高群体的抗病能力。
三、定期开展病毒监测病毒监测是鹅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养殖户及时了解鹅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疫情隐患。
定期进行鹅病的病毒监测,既可以了解鹅病毒的流行情况,也可以更好地制定防疫计划,合理安排鹅舍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及时采取措施隔离或淘汰病毒携带者,有效控制鹅病的传播。
四、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预防鹅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充分满足鹅的饥饿感受,保证鹅的饮水和饲料的清洁卫生,适度增加饲料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提高鹅的免疫力。
饲养过程中,要定期对鹅的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在饲养过程中,要控制鹅群的密度,避免人为因素导致饲养环境的恶化和疫情的爆发。
五、加强兽医保健工作加强兽医保健工作是鹅病综合防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养殖户应该建立健全的兽医保健体系,及时聘请专业兽医为鹅群定期体检,对鹅的生长和生产状况进行观察与记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护理。
当前鹅疫病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当前鹅疫病的综合性预防措施鹅疫病是由鹅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影响水禽,对鹅群的健康和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
为了控制鹅疫病的传播和流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性预防措施,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措施:1. 加强饲养管理。
鹅的健康与饲养管理密不可分。
在鹅舍内要注意卫生,每日清洁消毒,饮水设备要勤清洗换水,病雁要分群治疗、分饲分脸。
同时,要加强活禽与饲料、饲料原料之间的隔离,减少饲料被污染的机会。
2. 加强疫情监测。
及时了解疫情,加强对病雁的观察,在确诊或疑似病例发现后,要及时报告当地农业部门并采取隔离措施,以避免扩散。
3. 强化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防治鹅疫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可根据当地疫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按照厂家要求进行接种,同时注意接种过程的卫生与操作规范。
4. 提高鹅的免疫能力。
提高鹅的免疫能力是防治鹅疫病的重要方法。
要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鹅的营养充足,同时合理添加适宜的营养剂和增强免疫力的饲料添加剂。
5. 加强消毒管理。
适时对鹅舍、环境、器具等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病毒的残留和传播。
要使用有效、安全的消毒剂,按照使用说明和比例进行消毒操作。
6. 防范外部输入。
阻止不法人员私自带入饲料、鸟类以及易感染的物品。
同时,要加强入境物品的检疫,减少病毒进入国内的机会。
7. 开展科学的健康扶贫。
帮助农民科学生产,提高消毒知识普及,规范饲养管理,为健康扶贫提供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能够对控制和预防鹅疫病的传播和流行起到重要的作用。
需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鹅的免疫能力,加强消毒管理,防范外部输入等多方面的防治措施,科学地调整饲养模式,使鹅舍环境更加健康、安全,从而保障鹅的健康和养殖效益。
鹅病综合防治措施
鹅病综合防治措施鹅病是指运送、饲养和交易中鹅出现的各类疾病。
在鹅繁殖和养殖中,要做好鹅病的综合防控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保障鹅的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
一、生态环境的改善:1.选择合适的场地:选用草地、农作物秸秆等作为饲料,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为鹅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加强消毒工作:通过杀菌剂、草木灰等消毒物质对棚舍和设备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杀灭病原体,减少传染风险。
3.排水系统的建设:及时清理鹅舍周围的积水,避免蚊虫滋生,防止鹅病传播。
二、饲养管理的加强:1.合理选择鹅苗:选择健康、种质好、无病无虫的一代雏鹅,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2.科学合理的饲养方式:给鹅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源,保持干净卫生,避免过度饲养和过度密集养殖,减少鹅之间的互相践踏,降低疾病的传播。
3.营养合理的饲喂:根据鹅的生长发育需求,合理配比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提高鹅的抗病能力。
三、做好疫病的预防和控制:1.疫苗接种:在特定疫区或病情严重的地方,采取疫苗接种的措施预防鹅病。
2.定期体检:定期对鹅群进行体检,发现疾病早期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实施隔离措施:新引进鹅只和生病鹅只要进行隔离,避免疾病传播和交叉感染。
4.加强免疫力:增强鹅的免疫能力,提高其对疾病的抵抗力,可通过口服或注射免疫血清、免疫强化剂等方式实现。
四、注意饲料卫生和安全:1.防止饲料受潮:储存饲料时要注意防潮,避免霉变和变质。
2.定期清洁饲料器具:饲料器具每天清洁一次,避免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
3.饲料标准化和规模化:选择质量可靠的饲料供应商,确保饲料的安全和营养均衡。
五、增强员工的防病意识:1.培训员工:对员工进行鹅病知识的培训,让其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2.做好个人卫生:员工自身要注意个人卫生,定期进行体检,保证员工素质和身体健康。
当前鹅疫病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当前鹅疫病的综合性预防措施鹅疫病是一种由鸭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危害家禽,特别容易传播和造成大规模死亡。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鹅疫病的传播,我们需要综合性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关于当前鹅疫病的综合性预防措施的一份详细报告:一、及时开展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鹅疫病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鹅疫病的发生主要与鸭瘟病毒有关,因此选择有效的疫苗并进行规定程序的接种对于预防病毒感染至关重要。
在鹅群出现鹅疫病流行的区域,养殖户应该及时联系当地的农业部门或兽医部门,开展规定的鹅疫病疫苗接种工作。
二、严格控制外界环境鹅疫病容易通过空气和水传播,因此要严格控制鹅舍内外的环境。
要做好鹅舍内的消毒工作,保持鹅舍内干燥、通风、温度适宜。
要对饮用水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保证饮水的清洁卫生。
要定期清理鹅场周围的杂草和垃圾,减少病原体的滋生与传播。
三、加强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预防鹅疫病的关键,也是最常见的措施之一。
养殖户需要做好饲料的质量控制,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和卫生安全。
同时要定期给鹅群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患病鹅只,避免病情扩散。
合理的饲养密度和群体配比也是预防鹅疫病的重要环节。
四、严禁鹅群接触野生鸟类野生鸟类是鹅疫病的潜在传染源,因此养殖户要严禁鹅群与野生鸟类的接触。
鹅舍周围要设立防护网,阻挡野生鸟类的进入,避免病毒通过野生鸟类传播到鹅群中。
五、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网络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网络是预防鹅疫病的一项重要举措。
养殖户需要与当地的农业部门或兽医部门建立紧密的联系,及时获取鹅疫病流行的消息和相关防控措施。
要加强鹅群的监测工作,及时发现疫情的变化,做好应对准备。
六、加强养殖户的防疫意识鹅疫病的预防工作离不开养殖户的配合和支持。
农业部门和兽医部门需要加强对养殖户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和应对能力。
只有养殖户养成良好的防疫习惯,并严格执行防疫措施,才能有效预防鹅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七、加强行业合作和信息共享鹅疫病的预防工作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参与和合作。
当前鹅疫病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当前鹅疫病的综合性预防措施鹅疫是一种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呼吸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和消化系统症状。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对家禽的感染率高,传染性强,一旦发生感染,极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危害公共健康。
对鹅疫的预防控制显得十分重要。
针对当前鹅疫病的情况,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来有效防止鹅疫的传播和扩散。
下面就针对当前鹅疫病的综合性预防措施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加强动物卫生管理加强动物卫生管理是防止鹅疫发生的基础和前提。
养殖户要定期清理饲养场地、饲料和饮水设施,保持卫生和干燥的环境。
饲养禽类要选择健康的种禽,并进行严格的检疫和隔离措施,杜绝带病动物的引入。
要加强对饲养基地和屠宰企业的卫生监督和管理,确保消毒设施的完好和日常消毒措施的有效性,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二、加强兽医监管兽医监管是预防鹅疫病的重要手段,兽医部门要加强对养殖户的指导和监督,推广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和能力。
兽医部门还应加强对禽类疫病的监测和疫情的监控,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报告和处置,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防止病变的扩散传播。
三、加强禽类防疫措施针对禽类的特点,要加强对禽类的防疫措施。
要做好禽类的隔离管理,避免不同种类禽类的混养,防止病原体的交叉感染。
要加强禽类的饲养管理,保证饲料和饮水的质量安全,避免饲料和饮水受到污染。
要做好禽类的疫苗接种,提高禽类的免疫力,降低鹅疫的发生率。
要加强禽类的监测和检测,定期进行禽流感病毒的检测,及时发现病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四、加强公共卫生宣传针对鹅疫病,要加强公共卫生宣传,提高公众的防疫意识。
要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宣传鹅疫病的预防知识,普及科学的防疫常识,引导养殖户和公众加强自我防护,做好个人和环境的卫生防护工作。
要做好应急预案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一旦发生鹅疫病情,能够及时有效的应对。
五、加强国际合作鹅疫病是一种国际性的疫病,其传播和扩散涉及到国际间的贸易和往来。
当前鹅疫病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当前鹅疫病的综合性预防措施鹅疫病是一种由禽弓形虫引起的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存在。
该疾病主要影响鹅和其他禽类,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预防和控制鹅疫病的传播,综合性预防措施被广泛采用,其中包括以下内容:1. 加强疫情监测早期发现和控制鹅疫病是预防该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因此,对鹅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能够及早发现病例和感染情况。
当发现有可疑症状或疫情时,必须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检疫隔离、消毒等。
2. 合理的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合理的饲喂、饮水、环境控制等。
应为鹅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过度密集饲养,保证各项营养需要,增强鹅的免疫力,从而减少感染的风险。
3. 定期消毒饲养场、楼房、笼舍等需要定期消毒。
鹅疫病病原体可以在环境中存活很长时间,通过消毒可以有效地消除病原体,从而减少感染的风险。
消毒时应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保证消毒的效果。
4. 疫苗接种鹅疫病疫苗是预防鹅疫病的有效方法。
鹅在出生后1~3周龄时接种疫苗,再在7周龄时接种第2针疫苗,即可有效避免鹅疫病的发生。
接种疫苗后,鹅身体内会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增强了鹅的免疫能力,降低了感染风险。
5. 外来物防控饲养区域及周边的防护也是预防鹅疫病的关键之一。
要杜绝野生动物入侵,以免感染疫病。
同时,禽类生产场所的人员必须遵守规定的卫生措施,禁止外来人员及车辆进入饲养场。
总之,预防鹅疫病的综合性措施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做好防疫措施、加强疫苗接种、加强疫情监测和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降低感染风险,确保鹅健康生长。
鹅病综合防治措施
鹅病综合防治措施鹅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鹅群中出现疾病的现象,它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鹅病,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几点:一、鹅群管理1.严格的场所卫生管理,包括干净的饮水器、饲喂器和清洁的养殖环境。
防止饮用脏水和食用脏土、异物等污染物,避免饲料污染。
2.鹅群必须保持饮水足够并清洁卫生。
长期饮用脏水会导致疾病的传播,鹅在饮水时容易感染一些病原微生物。
3.鹅群必须保持足够的采食量。
缺乏营养的饲料会使鹅群的身体抵抗能力降低,从而更容易感染一些病原微生物。
4.定期对鹅群进行体检,查看其身体状况,如出现异常现象及时对症治疗。
二、疫苗免疫鹅病病毒和细菌的疫苗可有效防止其传播。
因此,疫苗注射是防范和控制鹅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养殖中鹅的重要疾病(包括禽瘟病、新城疫、感冒等)可以在鹅出生时注射疫苗进行预防。
注射疫苗应严格按照指定时期进行,注射疫苗前后注意消毒杀菌,保障注射器的卫生。
三、药物预防药物预防可在预防疫苗的基础上加强防疫效果。
在鹅群中,常用的预防用药有:鸟白纹系列、水红花、石油液、硫酸链霉素、磺胺类等。
预防用药必须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使用,注意药物的储存、保质期和使用方法等问题,避免药品过期使用和超量使用。
四、统一采购鹅苗和饲料在养殖鹅过程中,采购饲料和鹅苗的质量和供货量状况对鹅的健康影响很大。
为了确保质量和保持供货的稳定性,建议饲养户们要集中采购饲料和鹅苗,避免饲料和鹅苗来源不明。
五、做好消毒工作养殖中的消毒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应对鹅的栖息地、饮水地、厕所、车间、设备等进行定期消毒,并使用没有污染和过期的消毒剂,以保持良好的消毒效果和拥有优秀的工作环境。
总之,综合防治措施是预防和控制鹅病的重要措施,在鹅的健康保健和养殖过程中,会发挥重要作用。
在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行业整合的走向中,鹅群的健康问题将得到更好的解决,这也是鹅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鹅场疫病防控综合措施
作者:李健东
来源:《乡村科技》2017年第32期
[摘要] 随着养鹅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鹅的疫病逐渐显现出来,而且疫病具有负载性和多样性特点,在防治方面给养殖者带来了一定难度,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为提高养鹅场疫病防控效果,从管理、卫生、消毒等各方面加强防控,关注对疫病的控制和预防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养鹅场;疫病防控;综合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8.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32-74-2
当前养鹅业已经实现规模化经营,但是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缺乏科学管理和养殖经验。
所以,出现疫病时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从而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疫病具有多样性特点,并且一旦在较大规模养殖场中出现疫病,将会造成巨大损失,疫病已成为阻碍养鹅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须加强重视,制订科学的疫病防控措施,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扩散。
1 养鹅场疫病特点
1.1 疫病种类繁多
养鹅场实现规模化发展后,除原有的小鹅瘟、禽流感及大肠杆菌等疾病外,还出现新型疾病,这类疾病具有极高的致病性,主要以新型禽流感、病毒性额肠炎为主。
同时,部分鹅种和饲料是从国外引进的,所以国外流行疾病也传入我国市场中。
1.2 传染源顽固,病毒变化快
当前我国养鹅场中对致病性较高的禽流感疫病的防治一般采用注射疫苗的方式,这种方法会使鹅身体内部产生免疫抗体,导致注射过疫苗的主体在临床症状上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所以养殖过程中的强制性疫苗免疫只能起到降低病情污染、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作用,并不能完全彻底消除病原体的效果,有可能还会促使病毒发生变异。
1.3 感染病增加
养鹅场规模不断扩大,鹅的养殖数量和密度不断增加,从而增加了鹅群的应激反应,导致鹅疫病传染速度加快,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如果在疫病发生过程中出现像圆环病毒或者呼肠孤病毒具有持续感染性的疫病,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1.4 病原体抗药性增强
部分养鹅场由于养殖环境卫生情况差、养殖设备简陋或者消毒不完全等原因,增加了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率。
如果养殖者对疾病认识不足,并对其进行不合理的药物治疗,会增加病原体的抗药性。
2 养鹅场疫病防控综合措施
2.1 加强对饲料的管理,提高机体抗病力
疫病的出现与鹅的体质、品种、营养状况等有直接关系,良好的饲养环境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也是预防各种疾病的重要措施。
这就要求在饲养管理工作中,合理配置饲料,降低各种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保证鹅群健康生长。
为了控制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疾病的发生,可以在饲料中加入多种抗生素和球虫药,可以有效预防肠道传染病、细菌性腹泻等病情的出现。
在饲养过程中,尽量满足鹅群的生理需要,提供与其实际生活环境相似的养殖环境,保障水资源充足、活动空间宽阔等。
如果将不同品种的鹅群或不同批次的鹅饲养在同一鹅舍内,那么患过病的鹅可能会携带病毒,并向养殖环境中排放病毒,从而感染幼鹅或者健康的鹅群。
所以,在同一批鹅出栏后应及时对圈舍进行打扫、冲洗、消毒等,并在空置15 d左右后引进下一批雏鹅[1]。
这种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是预防疫病、提高成活率的有效方法。
在养殖过程不可避免地需要从外地引进鹅种,在引进之前需要明确这一品种的生长特点,引进后是否需要按规定进行免疫接种,所要引进的品种能否适应本地生长环境。
引进后,应在隔离舍内饲养30 d左右,确定没有疫病后才能进行合群饲养。
鹅是草食性水禽,喜欢在水中生活,如果其生活环境中有野生水禽出现,有可能会因为对水环境的污染而导致鹅群感染疫病。
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驱赶野生水禽,同时做好养殖水域的消毒等工作。
2.2 做好养殖场的卫生和消毒工作
养殖场一般比较潮湿,所以很容易产生病原微生物。
为预防疫病发生,必须每天及时清理养殖场中的排水沟、粪便、垃圾等,定期更换垫料,对喂养工具做好消毒和清洗工作。
垃圾、粪便是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生存场所,所以应加强对污染饲料、饮水和道路的管理,运送到远离养殖环境的下风口进行堆积发酵处理。
如果养殖环境的卫生条件比较差,会给病原微生物生长提供条件,从而增加鹅群疫病的发生率。
如果定期做好环境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将会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从而控制疫病发生。
养殖场的卫生工作应当交由专人负责,将清洁、消毒、防虫、灭蚊和灭蝇等工作做到位。
消毒是养殖场必不可少的工作,采取科学的消毒措施是提高养殖环境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一般7 d对养殖场开展一次消毒工作,每次使用0.2%~0.5%过氧乙酸消毒液喷洒养殖环境。
在没有疫情的环境下,每3 d或5 d进行一次消毒,有疫情时需要每天进行消毒处理,并且还要在饮水中加入消毒药物,控制疫病发生[2]。
对于养殖场的消毒处理,一方面是杀灭病原微生物,另一方面是杀灭鹅群体内的寄生虫和外寄生虫等。
2.3 建立有效的疫病防控程序
免疫接种是将疫苗通过滴鼻、饮水、注射等方式接种到鹅群体内,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从而避免疫病的发生和蔓延。
同时,种鹅接种后所产生的抗体还会为雏鹅提供保护,科学有效的免疫程序可以有效防止免疫失败,为养殖工作提供保障。
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可以在鹅的整个生长周期中,对可能出现的传染病、免疫接种等制订比较完善的计划。
规模比较大的养殖场,应对当地经常出现的疫病进行了解,并结合当地动物疫病控制机构的建议制订科学的养殖计划,并落实疫病应对措施,加强疫病的预防。
在养殖过程中,根据实际的养殖情况合理选择疫苗、接种方法和剂量等,明确接种时间和间隔时间,从而保证免疫效果。
在做好免疫接种处理后,还应积极做好抗体水平检测,及时掌握免疫效果,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方法。
2.4 落实疫病发生时的控制措施
当养殖场出现疫情时,一般鹅群会出现精神萎靡、张口呼吸、缩颈、口鼻流液及食欲不振等现象,一旦出现以上症状,管理者应立即将可疑病鹅进行隔离饲养,同时邀请兽医及时进行诊断,明确疫情大小,从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鹅场发生疫病后,做好隔离工作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政策对疫情进行处理,首要工作是避免鹅群到处走动,避免疫情扩散。
做好以上工作后,对疫区和遭受威胁的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对没有感染病情的鹅群进行应激性免疫接种。
如果疫情比较严重,应对病死鹅进行焚烧或深埋,彻底做好养殖环境的消毒工作,严禁销售、向外运输、随意丢弃等,以免造成疫情在更大范围内传播[3]。
3 结语
养鹅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做好疫病防控工作是鹅场能否实现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养殖场的疫病具有危害大、传染快的特点,所以一旦出现疫病,需要快速做出反应。
这需要养殖场制订有效应急处理机制,快速实现发病鹅与健康鹅的隔离,并在最短时间内做好消毒处理工作。
疫病防治关键在于防,所以必须从源头上加强管理,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郑之祥,杜乐新.规模化养鹅场疫病防控的综合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4):90-91.
[2]晏升勇,胡昌金,张培晏.规模养鹅场的疫病综合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7):159.
[3]赵珂,王春笋,聂继军,等.规模养鹅场的疫病综合防控措施[J].河南畜牧兽医,2008(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