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三步计算应用题doc

合集下载

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二)_四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二)_四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二)_四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16页例4,第16页“做一做”的第1—3题,练习四的第4—6 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解答这类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理解它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

做练习四的第4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二、新课教师出示例4,请一位学生读题后,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教师提问:这道题说的是什么事?要求的是什么?给出的条件是什么?待学生一一弄明白这些问题后,教师提问: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呢?让学生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把线段图画在黑板上:(把表示120米的线段平均分成3第一队:份表示修了3天。

)第二队:(把表示102米的线段平均分成3份表示修了3天。

)教师:注意要把两条线段左端对齐,这样才容易比较两个队平均每天修路的米数。

教师:知道了两队3天各自修路的米数,要求出平均每天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路的米数,应该怎样计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动脑筋想一想,自己做在练习本上。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注意看一看是否有不同的解法。

学生解答完之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法,集体订正,教师把学生的解法写在黑板上。

如果有不同的解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哪一种解法是对的,为什么是对的;哪一种解法更为简便一些。

如果学生没有得出第二种解法,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想一想,还有没有其它解法。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启发。

如教师画出第二种解法的线段图:第一队:第二队:可提问:从线段图上看,第一队右边长出的部分表示什么?(表示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路的米·数。

)为什么会多出那么多?(因为是3天多修的。

)知道了这一部分是3天里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的路,那么怎样求出多修路的米数呢? (120-102=18) ’知道了第一队比第二队3天多修路18米,怎样求出第一队比第二队每天多修路的米数呢?(18÷3=6)这时黑板上的板书是:在黑板的左侧和右侧,线段图的下面,并列写着两种解法。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是本册教材中关于混合运算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规律,但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对混合运算的顺序感到困惑。

因此,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他们在面对复杂一些的混合运算问题时,常常会忘记运算顺序,导致计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熟练运用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3.准备一些游戏道具,用于游戏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例如,小明买了一支铅笔花了5元,又买了一块橡皮花了3元,请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讲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规则。

同时,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进行观察和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不含括号的三步运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不含括号的三步运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不含括号的三步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不含括号的三步运算》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多样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并掌握运算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运算技能,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但在实际解决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运算顺序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需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不含括号的三步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难点: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操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学具:为学生准备练习纸、计算器等学习用品。

3.教学场地:教室环境布置舒适,便于学生学习。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问题,引发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思考。

提问:“如果你买一本30元的书,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钱?如果再买一支5元的笔,应找回多少钱?”让学生尝试解答,从而引出不含括号的三步运算。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如“23 + 17 × 4 - 5”让学生观察,提问:“按照什么顺序计算这个算式?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运算顺序。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明确不含括号的三步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从左到右依次进行。

扬州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教案

扬州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教案

扬州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是扬州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章节内容包括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以及简单的应用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但对复杂一些的计算题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学生对应用题的兴趣较高,可以通过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方法。

2.难点:对于较复杂的三步计算式题,能够迅速找到解题思路,准确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题目。

2.准备计算器等教学工具。

3.准备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应用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小明有2个苹果,妈妈给了他3个苹果,他又吃掉了1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这个问题。

2. 呈现(10分钟)在PPT上展示一些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例如:5 + 3 × 2 = ?,6 ÷ 2 + 7 = ?等,让学生尝试解答。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题目的特点和解题规律。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出题并解答。

教师在旁边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4.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较复杂的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解答完毕后,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简单四则运算,学会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此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对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进行复合运算时,可能会出现运算顺序混乱、计算错误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运算中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简单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计算的能力,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简单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避免运算顺序混乱和计算错误。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景教学法,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运算方法。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激励评价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案例,如购物、做菜等,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运算练习。

2.准备练习题,包括简单的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题目,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

例如,苹果3元/斤,小明买了2斤,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然后分享答案。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道不含括号的简单四则运算题目,如2 + 3 × 4。

引导学生观察题目,发现运算顺序,并让学生尝试解答。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运算顺序,提醒学生先进行乘法运算,再进行加法运算。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7.1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7.1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7.1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7.1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对运算顺序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运算顺序产生困惑,特别是在三步混合运算中,不知道先算哪一步。

因此,在教学这一节时,需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运算顺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地运用运算顺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地运用运算顺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教学课件和黑板。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

如:“小明买了一支铅笔花了5元,买了一块橡皮花了3元,请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

如:“计算下列算式:8 + 3 × 2 ÷ 4”、“计算下列算式:10 - 4 + 2 × 3 ÷ 2”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相关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整数混合运算的概念和原则;2.掌握加减乘除法的基本步骤和技巧;3.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1.加减乘除法的基本步骤和技巧;2.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2.手写板、PPT课件。

教学内容整数混合运算整数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这四种运算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的。

例如,5 + 2 × 3 ÷ 4 - 1,我们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计算5 + 2得到7,然后计算2 × 3得到6,再计算6 ÷ 4得到1.5,然后减去1得到0.5,所以5 + 2 × 3 ÷ 4 - 1的结果为0.5。

加减乘除法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加法和减法加法和减法是比较简单的运算,只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加法规则:加上正数,和变大;加上负数,和变小。

2.减法规则:减去正数,差变小;减去负数,差变大。

乘法乘法比较复杂,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正数乘正数,结果为正数;2.正数乘负数,结果为负数;3.负数乘正数,结果为负数;4.负数乘负数,结果为正数。

除法除法也比较复杂,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正数除以正数,结果为正数;2.正数除以负数,结果为负数;3.负数除以正数,结果为负数;4.负数除以负数,结果为正数。

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方法含有小括号的计算方法需要使用三步计算法,具体步骤如下:1.先计算括号内的部分;2.再计算乘除法;3.最后计算加减法。

例如,(8 + 4) × 3 ÷ 6 - 2,我们先计算括号内的部分8 + 4得到12,然后计算12 × 3得到36,再计算36 ÷ 6得到6,最后减去2得到4,所以(8 + 4) × 3 ÷ 6 - 2的结果为4。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不含括号的三步运算》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不含括号的三步运算》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不含括号的三步运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不含括号的三步运算》是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的内容。

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运算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运算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对简单的数学运算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太会运用数学运算方法,尤其是对于不含括号的三步运算,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运算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还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等,来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不含括号的三步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讲解不含括号的三步运算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不含括号的三步运算的计算方法。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课件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课件

学校食堂买来大米880千克,运了 3车,每车装200千克,剩下的2车 运完,平均每车要装多少千克?
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括号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 法,要先算乘、除法;括号里只有 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要从左往 右算。
(43+5)×10
4×(6÷2)
2 计算 300-(120+25×4)
(1)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 什么? (2)独立算出得数。 (3)交流计算过程。
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括号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 法,要先算乘、除法。
300-(120+25-4) 300+(120×25÷4) 300+(120-25-4) 300-(120+25+4)
含有小括号的
整数混合运算
口算。
20+30÷3 90÷15+3 120÷3×5
42×2+20 8×5×10 12×5-40÷2
说说运算顺序。
150-100÷5×4
43×10+38÷2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 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算式里有括号,运算顺序是么?
说说运算顺序。
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37+29×3)÷4 58×(20-78÷13)
=(37+87)÷4 = 124÷4
= 58×(20-6) = 58×14
= 31
= 812
比一比,算一算。
600÷10+120÷6
26+14×70-30
600÷(10+120÷6) 26+14×(70-30)
(600÷10+120)÷6 (26+14)×(70-30)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7.1 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丨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7.1 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丨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7.1 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讲解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计算方法。

(2)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规律,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4. 总结反思(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反思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收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解决。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了计算规律,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在实践应用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此外,课后作业的布置应更加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基本掌握了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计算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实践应用”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的关键步骤,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三步计算的应用题9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三步计算的应用题9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三步计算的应用题9篇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2.培养学生分析方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及推理能力.3.渗透比较、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教学重点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理解题目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1.新镇小学三年级有四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114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2.根据问题补充相应的条件并列式.(1)有5个教室,每个教室有8盏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台抽水机4小时浇地多少亩?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3:新镇小学三年级有四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三个班,每班38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1)读题,与复习题1题进行比较,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问:要想求“三、四年级共多少人”,应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这两个条件题中直接告诉了吗?该怎样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呢?并引导学生画线段.(2)根据线段图,引导学生口述,教师书写小标题,形成板书.其他学生把书中第14页的空白填写完整.①三年级有多少人?40×4=160(人)②四年级有多少人?38×3=114(人)③三年级和四年级共多少人?160+114=274(人)答:三年级和四年级共274人.(3)引导总结:从问题入手,推想出能直接解决问题的两个条件,再看这两个直接条件题中是不是直接给出了,如没有直接给出,再思考利用哪些条件可求出直接条件,进而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算什么.2.类推学习例4.(1)出示例4:两个修路队共同修一条路,3天修完.第一天修了120米,第二天修了102米.平均每天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多少米?(2)分析题意,指名学生在原例题的线段图上标注所求问题.(3)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分步完成,指名学生板演,形成板书,最后集体订正.①第一队每天修多少米?120÷3=40(米)②第二队每天修多少米?102÷3=34(米)③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多少米?40-34=6(米)答: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6米.三、课堂总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三步应用题的解法:分析这类应用题可以从问题入手,并先求出解决问题的两个条件.四、巩固发展.1.少年宫装了8串彩色灯泡,每串15个.还安装了6串普通灯泡,每串20个,一共安装了多少个灯泡?(先讨论分析解题思路,再独立解答)2.口头列算式解答,投影出示下图情景,分组根据图意补充条件,分别组成一步、两步、三步应用题,并请其他组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菊花和芍药花共有多少盆?五、布置作业.商店运来一批水果,其中有香蕉375千克,有桔子500千克.每25千克装一筐.香蕉比桔子少几筐?(用两种方法解)板书设计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2教学目标1.理解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2.能分步解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3.继续培养学生类推、分析、比较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确定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56×2+56= 78×4-22= 45÷(3+2×6)=168-17×4= 100-100÷5×3=(100-100÷5)×3=2.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的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提示:要想求出“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四年级栽树棵数怎样求?为什么用“56×2”,你们是根据哪句话这样求的?二、探究新知.1.改复习题为例5: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的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栽的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五年级栽树多少棵?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讨论:你认为这道题的关键句是哪一句?(教师在“五年级栽的比四年级总数少10棵”下面画出曲线.)3.怎样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呢?4.根据线段图和题意,讨论思考:要求出五年级栽树多少棵,必须先知道什么?你是根据什么这样说的?为什么?启发学生:“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能直接求出来吗?解答这道题,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求什么?第三步求什么?(通过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5.通过交流汇报,确定解题思路,教师板书小标题,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形成板书:(1)四年级栽树多少棵?56×2=112(棵)(2)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56+112=168(棵)(3)五年级栽树多少棵?168-10=158(棵)答:五年级栽树158棵.6.反馈练习.学校举行运动会,三年级有35人参加比赛,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3倍,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的总人数多12人.五年级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三、巩固发展.1.学校里有柳树36棵,松树比柳树少12棵,杨树的棵树等于松树和柳树总棵数的4倍.有杨树多少棵?同桌互相说这道题的关键句是什么,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2.狮子可以活40年,大象活的年数是狮子的2倍,海龟活的年数比大象活的年数的2倍还多20年.海龟能活多少年?(先画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计算)四、课堂小结.第一:回顾本课学习内容,指出这类应用题是三步计算应用题.第二:解答此类应用题,要抓住关键语句,明确数量关系,通过分析关键语句确定的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步骤.第三:提示同学,有的已知条件在解题时不止用一次.五、布置作业.学校组织数学比赛.五年级参加60人,四年级参加45人,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的2倍.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画图并计算)板书设计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3[案例]1、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师:请看题板,你能提出些什么问题?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新镇小学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生:三年级有多少人?四年级有多少人?三、四年级一共多少个班?三、四年级一共多少人?师:不错呀,提了这么多问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三步应用题课件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三步应用题课件苏教版
这星期杨平一共比王丽丽多跑多少米?
1000+1000=2000〔米〕
答:这星期杨平比王丽丽多跑2000米。
这样做可以吗?
两个修路队共同修一条路,3天修完。第一队修了 120米,第二队修了102米。平均每天第一队比第 二队多修多少米?
第一队 第二队
120米
?米
102米
哪种方法比较简单呢?
两个修路队共同修一条路,3天修完。第一 队修了120米,第二队修了102米。平均每 天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多少米?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
3个班,每班38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每班40人
三年级
每班38人
共 ?人
四年级
想 要求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
〔1〕三年级有多少人? 40 × 4 =160〔人〕
〔2〕四年级有多少人? 38 × 3 =114〔人〕
〔3〕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160 + 114 =274〔人〕
〔2〕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160 +114 =274 〔人〕
答: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274人。
根据条件补充问题。 有5个教室,每个教室有8盏灯, 一共有多少盏灯? 甲每天早晨跑500米,跑了5天, 一共跑了多少米? 8个打字员共打字1600个,平均每个打字员打多少字? 三年级有160人,四年级有114人, 一共有多少人?
〔3〕一共用了多少元? 120 + 124 =244〔元〕
答:一共用了244元。
王丽丽和杨平早晨锻炼身体。王丽丽每天跑800米,杨平每 天跑1000米。这星期王丽丽跑了5天,杨平跑了6天,这星期 杨平比王丽丽多跑多少米?
〔1〕王丽丽一共跑了多少米? 800 × 5 =4000〔米〕

三步计算应用题(经典练习)

三步计算应用题(经典练习)

三步计算应用题(经典练习)在这个文章中,我将讨论经典的三步计算应用题,这是一个测试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数学知识的重要工具。

我们将以一些例子来说明如何应用三步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三步计算方法。

这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该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 理解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仔细阅读问题并理解问题的重点。

我们需要将问题中给出的信息转化为数字和等式,以便我们可以开始解决问题。

2. 设计计算方案:在这一步中,我们需要确定要采取的计算方法。

对于不同类型的问题,可能需要使用加法,减法,乘法或除法等不同的计算方法。

我们需要选择和应用适当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

3. 进行计算和验证:在这一步中,我们需要根据我们在第二步中选择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然后,我们应该验证我们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以确保我们得到了正确的答案。

现在让我们看几个例子来演示如何应用三步计算方法。

例子1:班级共有30名学生,其中15名是男生。

问班级中女生的人数是多少?解决方案:步骤1:问题要求找出女生的人数,已知男生人数为15人,总人数为30人。

我们可以用总人数减去男生人数来得到女生人数。

所以女生人数=30-15=15人。

步骤2:我们选择使用减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步骤3:进行计算并验证。

30减去15等于15,验证了我们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例子2:在某次考试中,小明答对了40道题目,这是总题目数量的一半。

问这次考试一共有多少道题目?解决方案:步骤1:已知小明答对了40道题目,这是总题目数量的一半。

我们可以用已知的答对题目数量乘以2来得到总题目数量。

所以总题目数量=40*2=80道题目。

步骤2:我们选择使用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步骤3:进行计算并验证。

40乘以2等于80,验证了我们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如何使用三步计算方法来解决应用题。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为可操作的计算步骤,并确保我们得到正确的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三步计算应用题.doc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三步计算应用题.doc
让学生说一说两种解法的算式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3.做练习六第7、8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让学生说出每种解法的解题思
路。
课堂作业:练习六第5、6题。
家庭作业:练习六第9题。
课后感受
数量关系的建立非常重要。有一部分学生简便方法的每一步算意比较模糊。
授课日期9月26日
教案(序号3)
课题
三步计算应用题
1.做“练一练”的题。
指名学生用两种思路说一说,这道题可以怎
样想?然后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2.做练习六第1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集
体讲评。
课后感受
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过类似的题目,所以教起来比较轻松,完成得也比较好。
授课日期9月23日
教案(序号2)
课题
三步计算应用题
让学生读题。提问:第(2)题和第(1)题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要求“第一组平均每人比第二组多割草多少千克”要先求<t
么?怎样求?
这道题会做吗?请大家做在作业本L(同时指名板演)
提问:这两题在解答方法上哪—步是相同的?为什么相同?有
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先算的两步第(1)题里用乘法,第(2)题里
里的条件弄清怎样求;然后让学生练习,列式0F答。这样的教学,便
可以使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相互之间的联系,“顺水椎舟”地初步理
解、掌握求两商之差的三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最后又注意iL
学生对比解题方法,进一步认识两道题在分析思路上的联系,理解
第(2)题里条件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加深对第(2)题的特点的认识,
教案(序号1)
课题
三步计算应用题

四年级三步计算应用题

四年级三步计算应用题

三步计算应用题1、张师傅工作了 4 小时,平均每小时生产零件 50 个,王师傅工作了 5 小时,平均每小时生产零件 36 个。

两人一共生产零件多少个?2、东方小学四年级有 4 个班,每班 45 人,五年级有 5 个班,每班 48 人。

四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人?3、四年级一班有 48 人,二班有 52 人。

每人为“希望工程”捐款 5 元。

两个班一共捐款多少元?4、一个修配厂原来做 52 个配件,用钢材 4160 克,技术改革后,做 46 个同样的配件只用钢材 3128 克。

现在做一个配件比原来节约钢材多少克?5、水果商店上午卖出苹果375 千克,下午又卖出300 千克,这些苹果每箱15 千克,这一天共卖出苹果多少箱?6、学校组织同学听科学家报告。

四年级有 85 人参加,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是四年级的 2 倍,六年级参加的人数比四、五年级人数的总和还多 5 人。

六年级有多少人参加?7、人民路小学科技组有26 人,数学组的人数比科技组的 2 倍少 10 人。

两个组共有多少人?8、蛋品商店第一天上午卖出鸡蛋450 千克,下午比上午多卖出80 千克;第二天卖出的数量是第一天的 3 倍。

第二天卖出多少千克?9、大丰乡要修一条长6000 米的路,第一周修了1460 米,第二周修的是第一周的 2 倍,余下的第三周完成。

第三周修多少米?10、甲乙两个修路队合修一条长 2250 米的公路,甲队每天修 25 米,乙队每天修的是甲队的2 倍,两个队共同修完这条公路,需要多少天?11、小林出差,乘汽车 2 小时,每小时行45 千米,乘火车 6 小时,每小时行65 千米,小林共行了多少千米?12、大华商场八月份上半月(15 天)平均每天卖出洗衣粉69 袋;下半月( 16 天)平均每天卖出洗衣粉 75 袋。

这个月一共卖出洗衣粉多少袋?13、一个锅炉原来 15 天烧煤 615 千克,改进操作工艺后 5 天烧煤 155 千克。

现在每天比原来可节约用煤多少千克?14、用一轴汽车运送化肥。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3 三步计算式题练习_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3 三步计算式题练习_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3 三步计算式题练习_苏教版
质疑拓展完成“练习十一”第12题
思考:求一共可以运苹果多少箱?是求几辆车的?
要先求什么?
完成“练习十一”第13题
(1)看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怎样列式?估计大约多少元?(说估计方法)
(2)解答:他实际用了多少钱?
(3)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一人板演。

(4)指名板演学生说说想法,集体订正。

检测与小结完成“练习十一”第14题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怎样求六年级的棵数?
小结:
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段囤怎样Imi?
学生回答后.教师画出线段图。
(2)用第一种方法解答。
提问:按照例1的解题思路,要求杉树和杨树
先要求出什么?
学生回答后,自己在书上列式解答。
指名学生说出分析过程,在学生说出分析过程的同时,教师出
示板书:
3行杉树的棵树十3行杨树的棵数=杉树和杨树

(3)讨论第二种解法。
教师在线段图上表示杉树棵数和杨树棵数的第
教学准备
Pp幻灯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基本训练
二、教学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布置作业
把数量关系式说完整。
1.1行杉树的棵树十1行杨树的棵数=( )
2.每行杉树的棵数X 3=( )
3.每行杨树的棵数X 3=( )
1.教学例2、
(1)出示例2.让学牛默读题日,然后说出题日的条件和
提问:杉树和杨树各栽了3行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出每一步求的各是什么。
要求学生完整地说一说这一题的分析过程。可以从条件开始
说,也可以从问题开始说。(先由老师带着说,再指名成绩较好的学
生说,然后由同学间互相说)
在学生说出分析过程的同时,老师出示板书:
1行杉树和1行杨树的棵数X 3=3行杉树和3行杨树共有的
棵数
要求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口答综合算式和结果,老师板书。
提问:这两种解法的思路有什么不同?
·(2)解答第(2)题。
提问:告诉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要求“第二筐苹果比第一筐多多少千克”,要先算出什么数量,
再算什么Y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作业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做这遭题的时候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求每筐重量时都
用除法?
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解答吗?请大家试着列出一道算式。
(1)出示例1,学生读题。
(2)分析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画出线段图。
(4)根据线段图,思考:第一步要先求出什么?第二步呢?第三步呢?
(5)把分步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6)学生自己看书上的有关内容,质疑问难。
2.学习“想一想”。
(1)出示“想一想”。
(2)学生进行尝试练习。
(3)引导学生比较例1与“想一想”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应用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三步计算应用题的分析推理的
方法和规律,提高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教学准备
Pp幻灯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基本训练
二、基本题练习
三、对比练习
四、练习小结
五、布置作业
1.把数量关系说完整。
(1)苹果和梨一共的千克数=(
(2)苹果比梨多的千克数=(
让学生读题。提问:第(2)题和第(1)题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要求“第一组平均每人比第二吗?请大家做在作业本L(同时指名板演)
提问:这两题在解答方法上哪—步是相同的?为什么相同?有
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先算的两步第(1)题里用乘法,第(2)题里
学生口述算式,老师板书。
提问:第一·步求的是什么Y第二步呢Y这是根据怎样的数量关系来算的?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解答三步计算应片
题,可以用以前学习的解题思路来分析。在确定每一步要求什么U
后,要注意按题里条件之间的联系,用正确的方法来解答。
课堂作业:练习六第12、13题。
家庭作业:练习六第“题。
1.商店里卖出4
每个30元。
(1)卖出两种花瓶一共收人多少元?
(2)卖蓝花瓶比卖红花瓶少收人多少元?
让学生解答,然后口述算式,老师板书。
提问:请大家比较一下,求这两个问题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
方?为什么都要先求蓝花瓶和红花瓶卖的元数?有什么不同的地
方:为什么不一样?
2.商店里卖出蓝花瓶和红花瓶各4个,蓝花瓶每个售价24
提问:为什么要在算式中加上括号?
(4)组织比较。
提问;第一种解法是几步计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求
什么?第二种解法是几步计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这两种方法的解题过程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解法的综合算式。
提问:34X 3表示几十几?20X 3表示几个几:
个20表小儿个几?(3个44)
提问:(24~20)X 3表示3个多少Y(2个44)
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为什么第三步计算不一样?两题的
第二种解法在解题思路—l:有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Y为什么
第一步计算不一样?
3.小结。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三步计算应用题。(板书课题)今天学习
的例题因为栽杉树和杨树的行数相同,因此有两种解法,一种解法
5/J
是用三步计算,另一种解法是用两步计算,
里的条件弄清怎样求;然后让学生练习,列式0F答。这样的教学,便
可以使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相互之间的联系,“顺水椎舟”地初步理
解、掌握求两商之差的三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最后又注意iL
学生对比解题方法,进一步认识两道题在分析思路上的联系,理解
第(2)题里条件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加深对第(2)题的特点的认识,
用除法?
小结:第(2)题要求“第——组平均每人比第二组平均每人多割
草多少千克”,揞照数量关系,要先求第一组和第二组平均每人各
割草多少千克。根据题里的条件,要用除法来算。
[评析:第(2)题是求两商之差的三步计算应用题,教材安排由
两积之差带出来,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理解它的数量关系和解答
方法,学会解答。因此这道题是练习的重点。所以这里的安排,是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求两积之和(差)的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引新
二、学习新课
三、巩固练习
1.解答复习题(1)
出示复习题,学生口头提出问题,并说明理
由。
指出:根据两个有联系的条件,可以求出一个相关的问题。(板书:根据条件求问题)
先让学生解答已经掌握的第<1)题求两积之差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并通过提问,明确分析的方法和与问题对应的数量关系。接着练习
第(2)题,帮助学生学习解答这类应用题。在练习第(2)题时,先让学生与第(1)题对比异同点,感知数量关系上的相似之处;再通过
提问,让学生把分析方法类椎到第(2)题,明确中间问题,井根据题
让学生说一说两种解法的算式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3.做练习六第7、8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让学生说出每种解法的解题思
路。
课堂作业:练习六第5、6题。
家庭作业:练习六第9题。
课后感受
数量关系的建立非常重要。有一部分学生简便方法的每一步算意比较模糊。
授课日期9月26日
教案(序号3)
课题
三步计算应用题
课后感受
练习中出现地的商减商,学生完成得不是很好。问题还是在于没有好好理解题意和数量关系。
授课日期9月28日
教案(序号4)
课题
三步计算应用题
课型
本课题教时数:13本教时为第4教时备课日期9月17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的三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比较
熟练地解答二步计算应用题,提高分析推理和解题能力。
教案(序号1)
课题
三步计算应用题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13本教时为第1教时备课日期9月16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求两积之和(差)的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2.使学生学会利用线段图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掌握分析应用题从条件开始想起和从问题开始想起的两种分析方法,提高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13本教时为第2教时备课日期9月16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步汁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
两种方法解答的三步计算应用题的计;问铆题方法,提高分析推@
和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求两积之和(差)的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所以两种解法的结果怎样?哪一种解法比较简便?
说明:第一种解法算式表示3个44是多少,第二种解法算式
也是表示3个44是多少,计算结果相同。但因为解题思路不同,解
法也不同,第一种解法先求出杉树和杨树各有多少棵.再求出杉树
和杨树共有多少棵,用三步计算;第二种解法是先求出1行杉树和
l行杨树有多少棵,再求出杉树和杨树共有多少棵,用两步计算。
色。引导学生观察线段图。
提问;线段图中上面第一段的红色部分表示什么?下面第一段
的红色部分表示什么?这两段红色部分合起来表示什么?求出了
一行杉树和一行杨树的棵数后,再怎样求栽的杉树和杨树一共有
多少棵?(用手势表示一共的棵数是这样的3部分)
按照这样的方法,要先求什么?怎样求呢?(板书算式和结果。)
接下去怎样算呢?请大家在书上把题目做完。
意选择一种解法。
1.数量关系训练。
把数量关系式说完整。
(1)1盒皮球和1盒乒乓球的个数X 5=(
(2)1盒皮球比1盒乒乓球多的个数~5-(
(3)每行的人数X男生和女生共有的行数=
(4)每行的人数X男生比女生多的行数=(
2.做“练一练”。
先让学生读题,说一说题日的意思,再按照题目的要求让学生
说一说解题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巡视辅导。订正时,
2.讨论。
把问题改成“栽的杉树比杨树多多少棵”。出示完整的题目。
提问;用第——种解法,应该怎样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