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备课参考 初识声音
关于声音的教案初中
关于声音的教案初中年级:八年级学科:物理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原因,掌握声音的传播条件。
2.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 声音的产生原因2. 声音的传播条件教学难点:1. 声音的产生原因的理解2. 声音传播实验的设计与操作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尺子、桌子、气球、鼓、铃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播放音乐或掌声,引导学生关注声音。
2. 提问:你们听到什么声音?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二、探究声音的产生原因(15分钟)1. 教师演示实验:用尺子敲击桌子,让学生观察尺子振动的幅度。
2. 学生分组实验:用尺子、气球等器材,观察并记录声音的产生过程。
3. 讨论:声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三、讲解声音的传播条件(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声音传播的原理。
2. 学生分组实验:用鼓、铃等器材,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3. 讨论:声音传播的条件是什么?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声音的产生原因、传播条件。
二、深入学习声音的传播(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声音传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声音传播的应用。
2. 学生分组实验:设计实验,验证声音在空气、水、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3. 讨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何不同?三、拓展学习声音的应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话、广播等。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声音应用实例。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回答声音的产生原因和传播条件。
浙江省宁波市七年级科学 第1节 初识声音课件
中耳
动。
结
听小骨 传递鼓膜产生的振动
构
耳蜗 (听觉感受器)感受
内耳
振动产生神经冲动
听神经 传递神经冲动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耳蜗
鼓室内听小骨
听神经
大脑
声源振动发声——介质的传播——健康的耳朵
如果你是五官科医生……
• 病人:我的耳朵听声音听不清楚了…… • 医生:可能1、
2、 3、 病人:我的孩子耳朵里有虫子等东西进去了…… 病人:我游泳的时候,经常耳朵进水…… 病人问你如何保护耳朵和听觉,你会告诉他生活 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般听觉保护的常识:
• 不要用尖硬的东西挖耳,以免刺破外耳道和鼓膜 • 听到巨大的声音(例如听到雷声、炮声)是要张
开口,这样可以避免震破鼓膜。(避免长时间收 听耳筒收音机或录音机,音量亦应调较至中度或 以下;在噪音环境中,要用手掩着耳朵或戴上护 耳用具。) • 避免污水进入耳内,洗头及游泳后要把外耳道的 水擦干,以免引起中耳炎。
第1节 初识声音
生活中的声音
有趣、熟悉的声音
试 试 活动1:听音辨物
你 的
活动2:听音辨方向
听 活动3:听音辨距离 觉
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认识耳朵的结构
外耳包括: 耳廓、外耳道 中耳包括: 鼓膜、听小骨 内耳包括: 耳蜗
外耳 耳廓 收集声音的作用
外耳道 外界声音传入中耳的通道
耳 的
鼓膜 在声波的作作用下,产生振
初识声音教案 初中
初识声音教案初中年级学科:初中科学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2. 掌握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3. 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声音现象。
教学重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
教学难点:1. 声音传播的原理。
2. 音调和响度的区分。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实验器材:音叉、尺子、气球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声音?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教师总结并板书: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我们才能听到声音。
二、探究声音的产生(15分钟)1. 实验1:让学生用手按住气球,然后松开手,观察气球的振动产生的声音。
2. 实验2:让学生用尺子敲击桌面,观察尺子振动产生的声音。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三、探究声音的传播(15分钟)1. 实验3:让学生将耳朵贴在桌面上一端,另一端敲击桌面,观察是否能听到声音。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需要介质。
四、探究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15分钟)1. 音调:教师用不同音调的声音引导学生感受音调的变化。
2. 响度:教师用不同响度的声音引导学生感受响度的变化。
3. 音色:教师用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音调,引导学生感受音色的变化。
五、应用拓展(10分钟)1.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声音现象,如:为什么电话里的声音听起来比较闷?2. 学生分享自己的例子,教师进行点评和解答。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三个基本特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三个基本特性。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声音现象,提高他们的学以致用的能力。
声音教案初中
声音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声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振动与声音的关系,不同乐器发声的原理。
2. 声音的传播:空气、水、固体等介质中声音的传播特点。
3.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以及它们的影响因素。
4. 声音的应用:生活中常见的声音现象,如回声、隔音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运用讲授法,讲解声音的特性和应用,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声音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4. 利用课后实践,让学生动手制作简易乐器,增强对声音的了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产生,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声音的产生:讲解振动与声音的关系,举例说明不同乐器发声的原理。
3. 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体验不同乐器发声的原理,如吉他、鼓等。
4. 讲解声音的传播:介绍空气、水、固体等介质中声音的传播特点。
5.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声音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隔音、回声等。
6. 讲解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以及它们的影响因素。
7. 课后实践:让学生动手制作简易乐器,如口琴、笛子等,增强对声音的了解。
8.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声音产生、传播和特性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3. 课后实践:评价学生制作简易乐器的质量和创新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生活中能更好地运用声音知识。
初中物理声音教案
初中物理声音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2. 掌握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3. 能够运用声音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教学难点:1. 声音传播的原理。
2. 音调和音色的区分。
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音叉、鼓、钢尺、声音发生器等。
2. 教学课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的相关图片和动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声音发生器播放不同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声音的特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是如何传播的?二、探究声音的产生(15分钟)1. 实验一:将音叉放在桌子上,轻轻敲击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
让学生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实验二:将鼓放在桌子上,用木槌敲击鼓,观察鼓面的振动。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声音的产生。
三、探究声音的传播(15分钟)1. 讲解声音传播的原理,引导学生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可以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 实验三:将钢尺放在桌子上,一端伸出桌子边缘,轻轻拨动钢尺,观察钢尺的振动和传播的声音。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的传播。
四、探究声音的特性(15分钟)1. 讲解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定义和区别。
2. 实验四:使用不同的乐器演奏相同的旋律,让学生分辨出不同乐器的音色。
3. 实验五:调整音叉的振动频率,让学生感受音调的变化。
4. 实验六:调整音叉的振幅,让学生感受响度的变化。
五、应用拓展(10分钟)1. 让学生举例说明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话、广播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小噪声的干扰,提高生活质量。
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2. 强调声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并能够运用声音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加深对声音知识的理解。
八年级上《声音是什么》教案
课题:声音是什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生活体验,初步了解声音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的条件与传播条件。
【学习重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的条件与传播条件【学习过程】教学资源:投影设备、纸、音叉、水、烧杯、手机、保鲜袋。
一、课堂学习研讨(一)科学探究1.声音的产生试一试:请学生设计方案:一张纸、一杯水,一个笔帽、一根橡皮筋,怎样使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与众不同。
想一想: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征?做一做:用手摸着喉头,然后发出声音,这时手指有什么样的感觉。
击打音叉,把发声的音叉的尖端接触水面,看到什么现象?结论1: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的。
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
2.声音的传播实验一:人敲桌子的一端,头趴在桌子的另一端,能听到声音吗?说明了什么问题?实验二:把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入水中,你能听到声音吗?实验三: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或接通电源的音乐芯片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抽出,声音有何变化?结论2: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_中传播。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实支持上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典型习题例1: 在“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声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珠子的敲击产生_______ 而发声的;在山间小路上的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铃声,是通过 ________传入耳的。
例2: 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敲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 )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D.大钟虽已经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初中声音教案
初中声音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2. 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3. 能够区分乐音和噪音,理解音阶和和弦的概念。
4. 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3. 乐音和噪音的区分。
教学难点:1. 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介质的种类。
2. 音调和音色的概念。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音叉、鼓、铃等声音产生工具。
3. 声音传播的实验材料,如泡沫球、棉花等。
4. 乐音和噪音的音频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音叉、鼓、铃等声音产生工具,让学生听声音并猜测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
2.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音》。
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0分钟)1. 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讲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
3. 利用实验材料,让学生亲身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三、声音的三个特征(10分钟)1. 音调: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
2. 响度:声音的强弱,与振幅和距离有关。
3. 音色:声音的质地,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四、乐音和噪音的区分(10分钟)1. 讲解乐音和噪音的概念。
2. 利用音频素材,让学生区分乐音和噪音。
3. 讲解音阶和和弦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
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利用声音产生工具和音频素材,进行实践活动。
2. 让学生通过调整音叉、鼓等工具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产生不同的音调和响度的声音。
3. 让学生尝试制作简单的音阶和和弦。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三个特征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乐音和噪音的区分能力。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声音的产生(教案)
声音的产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使学生掌握声音的传播条件,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 培养学生利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 难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音叉、水盆、尺子、气球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关注声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声音的产生:a. 实验一:将音叉放入水盆中,观察水花的溅起,感受声音的产生。
b. 实验二:用手拨动尺子,将尺子靠近耳朵,感受声音的产生。
c. 讨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 探究声音的传播:a. 实验三:将一个气球吹起来,用手指按住气球的口,观察气球的声音消失。
b. 讨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是常见的传播介质。
4. 声音的传播速度:a. 介绍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
b. 举例说明声音传播速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与拓展:a. 总结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b. 提问:声音在液体和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有何不同?c. 布置作业:探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掌握了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实验环节,确保学生安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课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内容1. 声音的强弱: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2. 音调与频率:让学生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3. 音色与波形:让学生了解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与声波的波形有关。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声音的强弱、音调与频率、音色与波形的关系。
2. 难点:声音特性(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分。
初中声音的产生教案
初中声音的产生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掌握声音的传播条件,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声现象。
教学重点:1. 声音的产生条件。
2. 声音的传播条件。
教学难点:1. 声音的产生原理。
2.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音叉、鼓、闹钟、真空罩等。
2. 教学课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相关动画或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声音是从哪里来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二、探究声音的产生(15分钟)1. 教师演示实验:敲打音叉,让学生感受到音叉的振动,并发出声音。
2. 学生尝试自己敲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和声音的产生。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音叉的振动如何产生声音?声音的响度与音叉的振动幅度有何关系?三、探究声音的传播(15分钟)1. 教师演示实验:将音叉放入真空罩中,让学生听到音叉的声音。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为什么在真空中听不到音叉的声音?声音传播需要什么介质?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将音叉放入不同介质中(如水、空气、固体),观察声音的传播情况。
4. 学生总结实验现象,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四、巩固知识(10分钟)1. 教师提问: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哪些条件?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补充。
3. 教师举例说明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回声测距、声纳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思考,让学生了解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观察现象,思考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同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声现象,让学生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声音是什么教案
初中声音是什么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2. 掌握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3. 能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声音的传播速度。
教学重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声音的特性。
3. 声音传播速度的探究。
教学难点:1. 声音传播速度的计算。
2. 声音特性的区分和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器材:声源(如音叉、闹钟)、振动传感器、扬声器、声音接收器(如耳塞)、计时器、测量工具(如尺子)。
2. 教学多媒体:PPT、视频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每天都在听到各种声音,那么声音究竟是什么呢?2. 学生分享对声音的理解。
3. 教师总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
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5分钟)1. 讲解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振动会使周围的空气分子振动,形成声波。
2. 演示实验:使用音叉和振动传感器,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音叉振动产生的声音。
3. 讲解声音的传播:声音通过空气传播,传播速度受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
4. 演示实验:让学生体验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如固体、液体、气体)。
三、声音的特性(15分钟)1. 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声波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 响度:响度的大小与声波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 音色: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与声波的波形有关。
4. 学生实验:使用扬声器和声音接收器,观察不同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声音。
四、声音传播速度的探究(15分钟)1. 提出问题: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2. 学生分组实验: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声音的传播速度。
4. 讨论:声音传播速度的影响因素。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2. 学生展示实验成果,分享探究过程和心得。
3. 教师点评:肯定学生的成果,提出改进意见。
初中物理课声音的产生教案
初中物理课声音的产生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 使学生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 让学生了解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4. 让学生掌握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离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难点:回声测距离。
教学工具:音叉、乒乓球、橡皮筋、刻度尺、纸屑或泡沫、土电话。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声音,思考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它是如何传播的?二、探究声音的产生1. 实验一:音叉振动发声(1) 展示音叉,让学生观察音叉的形状和构造。
(2) 敲打音叉,使其振动,同时让学生注意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3) 让学生尝试用手掌握住振动的音叉,观察声音是否消失。
(4) 讨论:音叉为什么能发出声音?声音是由什么产生的?2. 实验二:乒乓球振动发声(1) 将乒乓球紧贴在嘴唇上,轻轻吹气,使乒乓球振动。
(2) 让学生注意听乒乓球发出的声音。
(3) 讨论:乒乓球为什么能发出声音?声音是由什么产生的?3. 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三、探究声音的传播1. 实验三:土电话实验(1) 让学生分成两组,每组学生之间用土电话(纸管)连接。
(2) 一组学生说话,另一组学生听,观察是否能听到对方的声音。
(3) 讨论:声音是如何通过土电话传播的?声音传播需要什么介质?2. 实验四:空气传播声音(1) 将一个闹钟放在一个封闭的玻璃罩内,让闹钟发出声音。
(2) 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观察闹钟声音的变化。
(3) 讨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否相同?为什么?四、回声现象及回声测距离1. 解释回声现象:当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2. 演示回声测距离的方法:让学生站在教室的一端,大声呼喊,然后站在教室的另一端用手掌接听回声。
3. 讨论:如何利用回声测距离?回声测距离的原理是什么?五、课堂小结1. 总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初中物理声音备课教案
初中物理声音备课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4)知道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2)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 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难点:回声测距离。
教学工具:1. 音叉、乒乓球、橡皮筋、刻度尺、纸屑或泡沫、土电话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各种声音源,如电风扇、窗户等,让学生思考这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 提问:你们听说过回声吗?能举个例子吗?二、探究声音的产生(15分钟)1. 实验一:让学生拿起一个音叉,轻轻敲击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情况,并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 实验二:让学生拿一个乒乓球,轻轻放在音叉上,当音叉振动时,乒乓球会被弹起。
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探究声音的传播(15分钟)1. 实验三:让学生拿一张纸,轻轻放在嘴唇上,然后发出声音,观察纸的振动情况。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通过介质传播的。
2. 实验四:让学生用土电话进行通话,感受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否相同。
四、回声的探究(10分钟)1. 解释回声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回声现象。
2. 实验五:让学生站在教室的一角,大声喊叫,然后听墙壁反射回来的声音。
七年级科学第1节初识声音五官
視覺 光受體存在(cúnzài)於視網膜層,包括
下列兩種細胞
柱狀(rod)細胞
1億個細胞 灰色漸層 高敏感度 低銳利度 夜間視力
椎狀(cone)細胞
3百萬個細胞 彩色 低敏感度 高銳利度 白天視力
第十五页,共七十一页。
視覺 視覺訊息的傳遞
第十六页,共七十一页。
視覺
用舌頭‘看’東西?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眼睛、耳朵與鼻咽喉的。2.脈絡膜/睫狀體/虹膜。虹膜(iris) / 瞳孔(pupil):。※明暗:與 光波強度有關,與波長無關。角膜(cornea)與水晶體(lens)。遠視:戴眼鏡 vs 不戴眼鏡。外 耳--------- 中耳 內耳 聽神經。A. 外耳: 耳殼 、 耳道。B.中耳: 鼓室、聽小骨、耳膜、 乳突(rǔ tū)腔、歐氏管。B.中耳: 乳突(rǔ tū)腔。3.將聲波由空氣的振動轉化為液體的。聲音 的大小:和耳蝸共振的振幅
第二十三页,共七十一页。
聽覺 B.中耳 : (zhōng ěr) 聽小骨
棰骨
砧骨(zhēngǔ)
鐙骨
第二十四页,共七十一页。
中耳的功能 : (gōngnéng) 1.放大聲波—聽小骨的槓桿原理
耳膜的大面積集音效果 2.傳遞聲波 3.將聲波由空氣的振動轉化為液體的
振動
第二十五页,共七十一页。
聽覺與平衡(pínghéng)
C.內耳:三半規管、耳蝸、聽神經
第二十六页,共七十一页。
聽覺與平衡(pínghéCng).內耳: 耳蝸
前庭 階 (qiántíng) 鼓室 階 (gǔshì)
內毛細胞
外毛細胞
第二十七页,共七十一页。
聽覺與平衡(pínghéng)
认识声音教案通用
认识声音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认识声音”这一主题,内容涉及《物理》教材第二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具体内容包括声音的定义、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特征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掌握声音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声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声音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自然界规律的积极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
难点:声音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话筒、音箱、音叉、鼓、尺子等。
学具:笔记本、铅笔、直尺、三角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演示音响发声,让学生观察音响振动,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学生分享自己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理解。
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声音的基本概念。
分析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让学生了解声音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生活中常见声音的来源和特征。
教师点评,纠正错误观念,强化正确认识。
4. 应用拓展(10分钟)教师展示声音在科技、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声纳、超声等。
学生思考声音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声音知识的理解。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共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2. 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3. 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A. 敲击音叉后,音叉发出清脆的声音。
B. 不同大小的鼓,敲击时响度和音调有何不同?2. 答案:A. 音叉振动产生声音,音叉的材质、大小和形状影响声音的音色、音调。
B. 鼓的大小影响响度,鼓的紧绷程度影响音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声音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的适应性。
认识声音教案通用
认识声音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声现象”,主要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音调、响度、音色)以及声音的应用。
具体涉及教材第4.14.3节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掌握声音的基本特性。
2. 能够运用声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3. 了解声音的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原理,声音特性的理解。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话筒、鼓、锣、音叉、示波器、音频线、电脑等。
学具:每人一个纸杯、一根棉线、一把剪刀、一枚图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演示音响播放音乐,让学生观察音响振动,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 例题讲解讲解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等理论知识。
分析生活中与声音相关的现象,如雷声、回声等。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利用教具进行实验,观察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生用学具制作简易电话,验证声音的传播原理。
4. 知识拓展介绍声音的应用,如通信、医疗、娱乐等领域。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声音为生活带来便利。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
2. 声音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简述声音的传播原理。
(3)列举三个声音的应用领域。
2. 答案:(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传播,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3)如通信、医疗、娱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掌握较好,但对声音特性的理解较为困难,需在课后加强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声音与音乐的关联,如音阶、和弦等,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声音环保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声音特性的理解2. 实践情景引入的教具准备与操作3. 作业设计中的问题设置及答案解析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声音特性的理解声音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是教学的难点。
初中物理第一册:声音教案二字
初中物理第一册:声音教案二字声音教案声音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现象,我们听到的扯的口哨声、噪音、大自然中的鸟叫虫鸣、人类的说话声等都是由声音引起的。
那么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呢?声音又是如何传播的呢?这些问题不仅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点,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初中物理第一册声音教案。
一、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产生振动引起的,振动导致周围气体分子受到冲击,分子的运动引起了声波的传播。
处于高压区的空气分子向外推动,并将振动传递给周围的空气分子,导致声波继续传播。
声音的大小与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就越响亮。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是一种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40米。
我们常说的“声音传不过去”指的是声音的能量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衰减,导致声音在远距离传播时变得模糊不清。
此外,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也不一样。
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快,而在气体中则更慢。
三、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音调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程度,高频率的声音被称为高音,低频率的声音被称为低音。
人类可听到的频率范围大致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
超出这个范围的声音被称为超声波或次声波。
2.声音的响度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强弱程度,与声音的能量有关。
响度的单位是分贝,一般来说,40分贝到60分贝的声音比较柔和,60分贝到80分贝的声音比较中等,80分贝以上的声音比较刺耳。
3.声音的声色声色指的是同一音调下声音的音质特点,也称为音色。
例如,小提琴和吉他发出同一频率的声音,但它们的声色是不同的。
每个乐器都有独特的谐波结构和振动特征,这就是不同乐器之间声音颜色的不同之处。
四、声音传播的应用声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在通讯领域,我们利用电话、无线电和电传传送消息。
在音乐领域,我们利用声波产生美妙的音乐。
声音传播的特性和应用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点。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第一册声音教案的相关内容介绍,对于我们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有一定帮助。
初中科学声音教案
初中科学声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因,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使学生掌握声音的传播条件,明白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2. 声音的传播3. 声音的传播速度4. 声音的应用与生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声音的产生原因,声音的传播条件。
2. 难点:声音的传播速度,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
3.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魅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 探究声音的产生:(1)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实验演示:通过敲击鼓面、拨动琴弦等,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过程。
3. 探究声音的传播:(1)提问:声音是如何传播的?(2)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实验演示:通过将声音传播介质(如空气、水、固体)放入玻璃罩中,让学生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4. 探究声音的传播速度:(1)提问: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否相同?(2)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温度等因素有关。
(3)实验演示:通过测量声音在空气、水、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让学生了解声音传播速度的差异。
5. 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1)案例分析:超声波在医学、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2)案例分析:次声波在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预警中的应用。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原理。
(2)拓展思考:如何利用声波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实验操作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认识声音》教案(精选3篇)
《认识声音》教案(精选3篇)《认识声音》篇1活动目标1、知道有各种声音,不同的声音能告诉我们不同的事情。
2、初步懂得东西振动就产生了声音。
3、发展注意力和听辨声音的能力。
活动准备1、-声音2、小铃、小鼓鼓、木鱼等玩具。
活动过程一、听声音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兴趣课件:声音1、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1)笑声(2)哭声(3)打呼噜声请小朋友睁开眼睛2、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让幼儿说一说听到的声音,引起幼儿听辨的兴趣。
3、你们还想听其他的声音吗?请小朋友再闭上眼睛(1)吃东西的声音(2)打喷嚏(3)钟表的秒针回答老师,听到了什么声音?(幼儿自由发言)二、认识声音1、你们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敲鼓(通过实验让幼儿理解物体的震动)让幼儿把小手放在小鼓上,老师用鼓槌敲几下,让幼儿通过耳听、手模、眼看、感知物体发出声音时在不停地振动。
(2)小朋友用什么能听到声音?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耳朵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
(3)你们知道耳朵除了能听声音,还有什么作用吗?告诉幼儿,我们的耳朵还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
耳朵很重要,我们一定要保护耳朵!三、幼儿操作,感知震动产生声音1、请小朋友玩一玩桌子上这些小铃、小鼓、木鱼等玩具。
提醒幼儿边敲边观察,注意听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让幼儿感知物体发出声音时在不停地振动。
小结: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
我们用耳朵来听各种声音。
2、讨论什么样的声音好听。
(1)播放音乐(2)播放噪音让幼儿感知乐音和噪音,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相互说一说各种声音,好听的声音,不好听的声音。
四、游戏:听一听1、幼儿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发出不同的声音,另一名闭上眼睛倾听,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知道了什么事情。
2、通过游戏让幼儿知道不同的声音可以告诉我们不同的事情。
如:敲门有人来了,打呼噜有人在睡觉等。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声教学设计 第1节 认识声现象
第三章声第1节认识声现象【授课地点】教室。
【授课时间】1课时。
【仪器材料】刻度尺、纸张等(让学生自备)。
教师准备音叉、注射器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知道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知道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具有能量。
(4)声速受介质和温度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发声现象,能简单地描述发声体的共同特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对比和概括能力。
(2)通过观看多媒体发生的发声音叉把乒乓球弹开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转换法”。
(3)通过“真空铃”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理想实验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了解航天英雄的伟大,达到德育效果。
(2)使学生初步领略声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超声波的应用),从而引起对声的好奇,激发求知的欲望。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教学难点】理解声波和“真空铃”实验。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教师播放一些来自自然界的美妙的声音--“清晨的鸟叫声”“马鸣风萧萧”,学生们熟悉的生活中的声音片段—小提琴发出的声音、周星驰的经典笑声。
通过创设情景,唤起学生对声音的探究欲望。
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呢?二、进行新课(一)声源1.学生让身边的物体,如刻度尺、纸张、等发出声音,进行体验。
教师:正在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2.教师演示音叉振动发声的实验。
(1)先让学生观察不敲音叉(没有声音)和用小锤敲音叉时(发出声音),音叉有什么不同? (2)教师让几位学生分别触摸音叉,亲自体验音又不发声和发声时的区别。
并让学生说说他的感觉。
(3)音叉在振动发声时,让一学生用手捏住音叉,然后大家仔细听声音的变化。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让同学们都能明显观察到音又发声时在振动呢?(4)flash 动画展示--敲击音叉后,将乒乓球用细线吊着靠在音叉旁边。
让学生观察现象。
强调:将不明显或不易直接观察的实验现象转换为容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1节初识声音
要点精讲
一、耳的结构
1.耳的结构包括:外耳(耳廓、外耳道)
中耳(鼓膜、听小骨)
内耳(耳蜗)
2.耳的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道:外界声波传入中耳的通道。
鼓膜:在声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
耳窝:里面有听觉细胞,把声音的振动转变为电信号。
3.听觉的形成过程:
声音从外耳道传到鼓膜,使鼓膜发生振动,鼓膜的振动由三块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将声音的振动转变为电信号,由听神经等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4.声音在耳中传导的途径:耳廓→外耳道→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二、听觉测试
材料:机械手表或秒表、棉球、米尺。
活动过程:
1.选取一个安静的室内环境,安排一个同学闭目静坐,并将棉花紧塞左耳。
2.另一个同学用秒表计时,它会发出微弱的滴答声,将秒表从坐着的同学脑后移开,直到他听不见声为止。
3.测量并记录坐着的同学到秒表的距离,这段就是右耳的听力距离。
4.用同样方法测左耳的听力距离。
5.设计表格,测量并记录三次数据,对数据取平均值。
结论:每个人的左右耳听力距离都不太一样,每个人的听力距离也不相同。
三、听觉方位测试
步骤:
1.将弯曲的塑料管的两端放在一个同学的左右耳旁。
2.另一个同学用一支笔敲击管子的任意位置。
3.请收听声音的同学说出笔敲击的位置是左边、右边还是中间。
4.设计表格,记录实验现象。
结论: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置,这种方法叫双耳效应。
相关链接
由于左右两耳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除了来自前方和正后方的声音之外,由其他方向传来的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就有先后,从而造成时间差。
如果声源偏右,则声音必先到右
耳后到达左耳。
声源越是偏向一侧,则时间差也越大。
实验证明,当声源在两耳连线上时,时间差约为0.62m/s。
对于瞬态声,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差来判别声音方位,这时的定位作用取决于声音传来的最初瞬间。
这也是人耳对打击乐器、语言、求救声等瞬态声更易判别方位的重要原因。
对于持续音,由于它们分别先后到达两耳所引起的遮蔽效应,致使定位效果稍差。
所以,时间差可以提供比声级差更多的方向性信息,是双耳听觉定向的主要依据,尤其对瞬态声方位的判别更有利。
典型分析
1.下列各图关于声现象的实验探究中,用来探究声音特性的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答案】C
【解析】甲图:因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所以当接触水面时会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乙图:此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丙图:硬纸片片先后经过疏密不同的梳子,速度相同,梳子齿振动快慢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此实验研究音调跟频率的关系.
丁图:响度受振动幅度的影响,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所以,此图是研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产生声音
B.只要真空环境的温度合适,真空也能传播声音
C.人耳也能听到火山爆发和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
D.响度大比响度小的声音传播速度大
【答案】A
【解析】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发声停止.符合题意.
B、真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传播声音.不符合题意.
C、超声和次声都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人不能听到超声和次声.不符合题意.
D、响度大小、频率高低都不影响速度.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中考案例
1.(2011年湖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切正在振动的物体都能发声并被人所听到
B.人讲话是由于空气振动而发出声音
C.钓鱼时,说话声和脚步声都会吓跑鱼,这表明水能传声
D.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答案】C
【解析】声音是振动产生的,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人们就不可能听到声音,因而A是错误的。
人们讲话靠的是声带的振动,空气是传播人讲话声音的介质,因而B是错误的。
说话声和脚步声都要通过水才能传播到鱼耳,鱼才能被吓跑,所以水是能传播声音的,因而C是正确的。
在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最慢,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所以声音在不同的传声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一样。
D也是错误的。
2.(2011年遂宁)以下关于发声和发声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被敲响的音叉停止振动后,不再发声
D.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传得快
【答案】B
【解析】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在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A不符题意;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符合题意;
C、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则发声停止;故被敲响的音叉停止振动后,不再发声;故C不符题意;
D、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故D不符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