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的故事

合集下载

关于道德修养的故事【三篇】

关于道德修养的故事【三篇】

关于道德修养的故事【三篇】有一次,列宁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

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给列宁让路,预备自己退回去。

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

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

列宁毫无疑问是一位伟人,但他却不因自己地位的高贵而无礼,这更显出了他伟大的品质。

【以尊重换尊重】在南北朝时期的齐国,有一个叫陆晓慧的人,他才华横溢,博闻强识,为人更是恭谨亲切。

他曾在好几个王的手下当过长史,可以说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人了,不过他却从来不把自己看得很高,前来拜见他的官员,不管官大官小,他都以礼相待,一点儿也不摆驾子。

假如客人离开,他更会站起身亲自将对方送到门外。

有一个幕僚看到这种情景,很是难以理解,就对他说:“陆长史官居高位,不管对谁,哪怕对老百姓也是彬彬有礼,这样实在有失身份,更什么也得不到,长史为必这样麻烦呢?”陆晓慧听了不以为然地轻松一笑,说道:“欲先取之,必先与之。

我想让所有的人都尊重我,那我就必须尊重所有的人。

”陆晓慧一生都奉行这个准则,所以得到非常多的人的尊重和支持,他的政绩也远远地超过别人。

【道格拉斯帮林肯拿帽子】1861年3月4日,林肯在白宫东门口发表总统就职演说。

当他缓慢地走上演讲台时,台下人头攒动,掌声四起,人们向他表示热烈的欢迎。

不过,事先没有预料到的一个细节却让林肯有些局促,甚至是无比尴尬;演讲台上没有桌子,让他不知道该把手杖和硕大的帽子放在哪里才好。

他向四周望了望,终于看到一处栅栏,便将手杖挂在上面,而帽子呢,栅栏太高,挂不上去。

放在地上吧?显然不合适;戴着吗?他也不能这么做。

面对全国民众演讲,脱帽是必须的礼仪。

正在他尴尬之际,联邦议员道格拉斯走上前来,伸手接过林肯的帽子,捧在手里,直到所有仪式都结束了,林肯友好地向道格拉斯点头示意,道格拉斯才把帽子递了回去。

其实,道格拉斯与林肯从年轻时就有许多恩怨纠葛。

关于社会主义道德的典故

关于社会主义道德的典故

关于社会主义道德的典故1.孔融让梨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

他年幼时,每次和哥哥一起吃梨总是拿一个最小的。

父亲问他原因,他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

后来,“孔融让梨”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2.愚公移山《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

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3.程门立雪宋代时,程颐的学生杨时、游酢某次一同前程颐家求教问题,来到老师家时却发现程颐睡着了,他们不忍打搅,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

当时天寒大雪,当老师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

“程门立雪”后来成为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4.千里送鹅毛唐朝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在路上,缅伯高不小心让天鹅飞走了,只剩几根鹅毛。

到长安后,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奉上鹅毛并附诗“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这个典故比喻礼物单薄,情意却异常浓厚。

5.三顾茅庐【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东汉末年,刘备为求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三次到其住处请他,最后才等到诸葛亮。

“三顾茅庐”后来成为形容求贤若渴的著名典故。

6.负荆请罪蔺相如被封高官,胜过战功赫赫的廉颇,廉颇不服欲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千方百计躲开,手下人不懂,请教相如,相如说是为国家,只有将相团结,才能国泰民安,廉颇知错,赤膊负荆条以请罪,双方误解顿失。

告诉我们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要像廉颇一样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真诚道歉。

6.卧冰求鲤故事最早出自干宝的《搜神记》第11卷。

讲述晋代琅琊临沂人王祥冬天为继母捕鱼的事情,被后世奉为奉行孝道的经典故事。

有关道德的故事

有关道德的故事

有关道德的故事故事一,孔子的弟子樊迟在路上捡到了一只钱包,里面装满了金银财宝。

樊迟心里十分矛盾,他知道这是别人失落的财物,但又忍不住想要据为己有。

最终,他决定将钱包交给了当地的官府,等待失主前来认领。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后,对樊迟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你的行为是正确的,你做到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

故事二,有一个叫做张三的小孩,他经常欺负同学,不尊重老师,偷东西不认账。

他的父母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和教育,告诉他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懂得尊重他人,诚实守信。

张三在父母的教育下,逐渐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学会了尊重他人,诚实守信,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的好孩子。

故事三,在一个繁华的城市里,有一个叫做李华的商人,他经营着一家小店铺。

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店里多了一张假钞,他知道这是有人故意将假钞放进来的。

李华没有选择将假钞继续流通,而是毅然决然地将假钞交给了警察,希望能够帮助警方抓住制造假钞的犯罪分子。

他的行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扬。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准绳,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

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能够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还能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们的道德意识,让他们懂得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同时,我们自己也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用自己的行动影响他人,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希望通过这些故事的分享,能够引起大家对道德的重视和思考,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我们的社会因为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而变得更加美好!。

名人道德品质的故事

名人道德品质的故事

名人道德品质的故事道德是立足社会的身份证,任何人都不应该丢失这一珍贵的东西。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是每个人心中的高尚的观念。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名人道德品质的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名人道德品质的故事篇一:小孔融让梨孔融小时候家里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

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

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

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

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

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

上让哥哥,下让弟弟。

大家都很称赞他。

名人道德品质的故事篇二:列宁给女工让道有一次,列宁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

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给列宁让路,准备自己退回去。

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

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

列宁毫无疑问是一位伟人,但他却不因自己地位的高贵而无礼,这更显出了他伟大的品质。

名人道德品质的故事篇三:张乐平尊师个春雨霏霏的日子,漫画“三毛”的作者张乐平一手撑雨伞,一手提蛋糕,去看望50余年没有见过面的小学启蒙老师陆寅生。

陆寅生曾经给张乐平出了个题目,指导他画政治讽刺画,这是张乐平学漫画的开始。

此事虽已过去50多年,但张乐平记忆犹新。

80多岁的陆老师把张乐平打量了一下,问:“你是谁?找谁?”张乐平说:“我是张平啊,现在叫张乐平。

”陆老师兴奋异常:“几十年来难得你还想着我,真不容易啊!”张乐平说:“我的第一幅漫画是您教我画的,我一直没有忘记您!”名人道德品质的故事道德是立足社会的身份证,任何人都不应该丢失这一珍贵的东西。

培养道德的经典故事

培养道德的经典故事

培养道德的经典故事
道德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典故事是培养孩子道德品质的重要资源之一。

下面列举了几个经典故事,它们可以通过激发情感和思考,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1. 《小红帽》
故事讲述了一个善良、聪明的小女孩与大灰狼的斗争。

小红帽以她的善良和勇敢,展示了敬爱和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保持警觉并对陌生人保持警惕是非常重要的。

2. 《勇敢的小蜘蛛》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小蜘蛛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织成了一张美丽的网。

小蜘蛛的毅力和勇气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永不放弃。

它教会了孩子们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

3. 《小马过河》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匹小马帮助其他动物安全过河的故事。

小马的无私和关心他人的精神鼓励我们关心他人的需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它传递了友爱和互助精神的价值观。

4. 《乌鸦和狐狸》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虚伪和狡诈是不可取的。

虽然狐狸用花
言巧语让乌鸦失去了她的奶酪,但故事也展示了乌鸦的聪明和警觉。

这个故事帮助我们警惕骗局,培养真诚和诚实的品质。

通过阅读这些经典故事,孩子们可以从中研究到一些重要的道
德价值观,如善良、勇气、团结、正直等。

家长和教师应鼓励孩子
们通过讨论和思考来理解这些故事中的道德教训,并帮助他们将这
些道德价值观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

通过经典故事的传递和深入理解,我们能够一起创造一个道德
立志的社会,其中每个人都能遵循正确的价值观,并以正直和善良
的方式对待他人。

有关道德的故事

有关道德的故事

有关道德的故事1.列宁的家庭俭朴得象普通工人的家庭,当他离开幕尼黑时,变卖家具,总共才值十二马克。

他甚至有病也不去医治,不愿多花党的-分钱,列宁对穿着从来不讲究,他的一件大衣,曾留有一九一八年遇刺的弹痕,但仍然缝缝补补一直穿到逝世。

2.明朝陈寿,小时候家里很穷,但有一次他拾了财物,却坐在那里守到深夜,忍饥挨饿等待失主来找。

失主来了,他就把财物还给了人家。

3.周总理只身访问京剧著名演员盖叫天,盖叫天后来感慨地说:"从前宰相出门,前呼后拥,新中国'宰相'却没一点儿架子。

"4.罗瑞卿同志是我国第一任公安部长。

有一次罗瑞卿去火车站接客人.因为时间紧,随行人员没来得及买站台票,等把客人送到住处后,罗瑞卿知道了这件事,对随行人员说:"马上到车站去补交三张站台票钱,公安大员应当做守法的模范。

古人有一句话:"'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要防微杜渐嘛!"5.东晋孝武帝时,郗超与谢玄合不来,但当秦王持坚率兵攻晋时,都超推荐谢玄,他认为对人才当做到人尽其用,此次出征,必然能够建立功勋。

结果,谢玄果然在淝水之战中一举获全胜。

6.孙中山是人们所敬仰的革命家,也曾担任革命政府首脑,但他从不利用职权为自己的亲友谋私利。

辛亥革命后,许多人建议要求孙中山委任抚养他成人,又支持了革命的哥哥孙眉接任广东都督,孙中山坚决拒绝了。

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时,他的同乡密友杨鹤年几次要求委以重任,均遭拒绝。

7.春秋战国时代的晋国有个大臣祁黄羊,晋国公叫他推举一个人去当县官。

他就举荐了同自己有私仇的解狐。

后来晋国公又要他推举一个去当法官,他举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

这两个人到任后都很称职。

晋国公问他为什么不避仇,他说:'您没有问我谁是我的仇人,谁是我的亲人,您只要我举荐能够当官办事的贤人,我认为他们有才能,所以推荐了他们。

"8.邓中夏同志因受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打击,失去了工作,只靠妻子李瑛当学徒工挣的一点工资度日,常常连吃饭的钱都要借,但他有时还把失去职业的同志带到家里来居住。

传统文化故事 道德

传统文化故事 道德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许多关于道德的故事,以下是一些例子:
1.孔融让梨:这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故事,讲述了孔融四岁时将大梨让给哥哥们,自己
吃小梨的故事。

这个故事传达了尊重长者、爱护幼小的道德观念。

2.孟母三迁:这个故事讲述了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选择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不断搬家
的故事。

这个故事强调了母亲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以及选择良好环境对成长的重要性。

3.卧冰求鲤:这个故事讲述了古代一个孝子为了救母亲,在寒冷的冬天卧在冰上,用自己
的体温融化冰,最终得到鲤鱼的故事。

这个故事弘扬了孝顺、奉献和牺牲的道德品质。

4.曾子杀猪:这个故事讲述了曾子为了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亲自杀猪兑现承诺的故事。

这个故事强调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5.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讲述了宋代学者杨时为了请教程颐而在其家门外等待,直到雪积了
一尺多深的故事。

这个故事教导人们要尊重师长、虚心求教的道德品质。

这些故事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道德教诲,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道德价值观。

道德故事汇总7篇

道德故事汇总7篇

道德故事汇总7篇道家则以为所谓天地万物之自然为“道”,而各种事物所得之自然为“德”。

对人而言,便是品德。

“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道德实践活动已在全国广大未成年人中开展。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道德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道德故事1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

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能孝敬父母、孝养父母的时间是一日一日地递减。

如果不能及时行孝,会徒留终身的遗憾。

如果没有办法把握与父母相聚的时间来孝养他们,等到你想要来报答亲恩的时候,为时已晚。

我们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孝养要及时,不要等到追悔莫及的时候,才思亲、痛亲之不在。

道德故事2汉朝时候,有个姓许名武的,他父亲是早已死了,剩下两个弟弟,一个叫许晏,一个叫许普的,年纪都还很小。

许武每每在耕田的时候,叫他两个弟弟立在旁边看着,晚上许武自己教他两个弟弟读书。

如若弟弟不听他的教训,他就自己去跪在家庙里告罪。

后来许武举了孝廉,但是他因为两个弟弟都还没有名望,就把家产分做了三份,自己取了最肥美的田地,和广大的房屋,所有坏的统统给了弟弟。

所以当时社会上的人,都称许他的两个弟弟,反而看轻许武了。

等到两个弟弟都得了选举,他就会合了宗族和亲戚们,哭着说明当时要给他弟弟显扬名声的缘故,并且把所有的家产,都让给了两个弟弟。

道德故事3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镇压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又攻破邯郸,反秦武装赵王歇及张耳被迫退守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被秦将王离率20万人围困。

章邯率军20万屯于巨鹿南数里的棘原,并修筑两侧有土墙的通道直达王离营,以供粮草。

关于道德的小故事

关于道德的小故事

关于道德的小故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必须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不能只讲动机不计效果,也不能只根据效果去判断其善恶。

要注重道德认知,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注意实际行为的锻炼,在实践中增强道德情感、意志力。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道德的小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关于道德的小故事篇一:宽厚大度的狄仁杰中国唐朝有一位大将,叫狄仁杰,他待人宽厚,深得他的部下和民众的爱戴。

有一次,武则天皇帝派宰相张光辅到汝南去讨伐造反的李贞,由于老百姓起义反李贞,李贞很快就被打败,全家自杀。

可是李贞的党羽有两千多人,全部被张光辅判了死刑。

狄仁杰那时在豫州做刺史,听到了这件事,打抱不平,连忙写了一封奏章给武则天,说那两千多个李贞的党羽,不过是被李贞威胁,根本就不是存心造反,如果把他们统统杀死,实在是冤枉,也未免太残忍了,因此请求宽免。

武则天听了狄仁杰的话,便把这两千多人免去死罪,改罚到边境去服役。

张光辅消灭了李贞,自以为有功,纵容他的士兵,到处抢劫,闹得民间鸡犬不宁!狄仁杰看不过眼,就向张光辅提出抗议。

张光辅心里很恨狄仁杰,到京城,马上向武则天进谗言,说狄仁杰的坏话,武则天误信张光辅的话,就把狄仁杰贬到复州去做刺史。

但是,狄仁杰毕竟是个有才能的好人,不久,武则天醒悟过来,又升狄仁杰到京城来做大官。

有一天,武则天对狄仁杰说,“你在外面做官,成绩很好,因为有人讲你的坏话,我一时未察,才把你贬到复州去,你要知道讲你坏话的那个人吗?”狄仁杰答道:“如果我有过失,应该把它改掉,要是没有过失,我的心已经很安乐了,何必要知道说我坏话的人呢?”我们从这些话中,就可以想见狄仁杰宽厚待人的风度了。

关于道德的小故事篇二:秋瑾的孤独如果你看过秋瑾的照片,你一定也会觉得:“怎么那么美?”而且你注意一下,她的美是超越性别的,很少有人的美可以超越性别。

其实秋瑾来自一个保守的大家庭,他的父亲做官,替女儿选了一个当官的夫婿,他们结了婚,夫妻感情也很好。

一些关于道德的小故事

一些关于道德的小故事

一些关于道德的小故事1.一只火鸡和一头牛闲聊,火鸡说:“我希望能飞到树顶,可我没有力气。

”牛说:“为什么不吃一点我的粪便呢?它们很有营养。

”火鸡吃了一些牛粪,发现它确实给了自己足够的能量飞到第一枝树枝。

第二天,火鸡吃了更多牛粪,飞到第二根树枝。

两个星期后,火鸡骄傲的飞到了树顶。

但不久,一个农夫看见它,迅速把火鸡射下来。

生存之道一:“牛屎运”可以让你达到顶峰,但不能让你永远留在那儿。

2.乌鸦站在树上,整天无所事事,兔子看见乌鸦,就问它:“我能像你一样站着,每天什么也不干吗?”乌鸦说:“当然,有什么不可以的。

”于是,兔子在树下的空地上开始休息,忽然,一只狐狸出现了,它跳起来抓住兔子,把它吞进肚子---生存之道二:如果你想站着什么也不干,那你必须站得非常高。

3.一只小鸟飞到南方去过冬,天太冷,小鸟几乎被冻僵了,于是它飞到一大块空地上。

一头牛经过那儿,拉了一堆牛粪在小鸟身上,冻僵的小鸟躺在粪堆里,觉得好温暖,渐渐苏醒过来,它温暖而快活的躺着,不久开始唱起歌来。

一只路过的猫听到歌声,便坐过去看个究竟。

循着歌声,猫很快发现了粪堆里的小鸟,把它拽出来吃掉了。

生存之道之三:不是每个往你身上拉大便的人都是你的敌人;也不是每个把你从粪堆里拉出来的人都是你的朋友。

还有,当你躺在粪堆里的时候,最好把嘴闭上。

4.从前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群青蛙在比赛谁能爬上最高的铁塔,比赛开始了,一大群的青蛙看著那高大的铁塔异论纷纷:「这太难了!我们绝对爬不到塔顶的......」、「塔太高了!我们不可能成功......!」听到这,有些青蛙便放弃了。

看著那些仍然继续爬的青蛙,大家又继续说:「这太难了!没有谁能爬上塔顶的......」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越来越多的青蛙退出了比赛。

但有一只却越爬越高,最后当其他的青蛙都无法再前进的时候,它却成为唯一到达顶点的选手。

其他的青蛙都想知道,它是怎麼做到的?於是便跑上前去询问,才发现原来它是个聋子!朋友,你知道这个故事告诉你什麼吗?是的,嘴巴是别人的,但人生却是自己的!虽然我们不必做个真正的聋子,但却要永远充满希望、乐观和积极,不要只听那些消极、悲观的话,因为他们只会泼别人的冷水,浇熄你的毅力。

有关名人道德的故事

有关名人道德的故事
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一次在街上散步时遇见了一个乞丐,那个人走过来向他乞讨。
屠格涅夫摸了摸口袋,不巧的是,他出门忘了带钱,口袋里面空空如也。他很抱歉地对那个人说道:“兄弟,对不起,实在对不起,我的钱包放在家里了,也没带什么吃的东西。”
那人突然拉着他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你!”
屠格涅夫很惭愧也很不解。那人接着对他说道:“我原本打算讨一点儿吃的后就去自杀,没想到你却居然称呼我‘兄弟’,这使我很感动,你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
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有关名人道德的故事篇三:罗斯福面对耻辱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在中年时患小儿麻痹,这时他已经做了参议员,在政坛上炙手可热,遭此打击,差点心灰意冷,退隐乡园。
彭总让过他匆匆赶路。事后,传令兵捆来那个战士见彭总。彭总立即让他回去,战士自知闯祸,心里害怕,见彭总毫不在意,深受感动,后来逢人就说:"总指挥真是度量宽宏呀!"
有关名人道德的故事篇二:宁死不屈的文天祥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有关名人道德的故事篇六:值钱的礼貌
大仲马是法国著名的作家。
一天,一位很有名的剧院经理来访问大仲马。一见面,他连帽子也没脱下, 就冒火地问这位剧作家为什么把最新的剧本卖给一家小剧院的经理。
大仲马承认有这么冋事。
于是,这位经理出了一个远远胜于他对手的髙价,想把剧本买问来。

关于讲道德的故事

关于讲道德的故事

关于讲道德的故事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有一位哲学家名叫苏格拉底,他以其对道德的探索而闻名于世。

他没有写下任何书籍,而是通过故事和对话的方式向人们传授他的思想。

下面我将讲述三个关于讲道德的故事,以展现道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故事一:渔夫和金鱼在一个小渔村里,有一个善良正直的渔夫,他每天都会细心地捕鱼,而且永远只捕捉他需要的数量,不多不少。

一天,他在河里捕获了一条美丽的金鱼。

金鱼向渔夫求情,希望能够释放它。

渔夫心生怜悯,没有将金鱼当作普通的猎物,而是把它放回了河里。

过了几天,一场破坏性的洪水袭击了这个小渔村,许多人因此失去了住所和生计。

只有那位善良的渔夫依靠渔网中的鱼养活了全村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善良和正直的行为会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得到回报。

故事二:勤劳的农夫在另一个村庄里,有一位勤劳的农夫。

他每天早早地起床,努力工作,投入到种田和养殖的事业中。

他从不偷懒,也不欺负其他农民。

他的农田因此变得旺盛美丽,充满丰收的气息。

然而,村中有几个懒惰和贪婪的农夫看到了他的成功,嫉妒心理泛起。

他们设法破坏了他的庄稼,窃取了他的家畜。

然而,勤奋的农夫并没有被他们的行为打败。

他努力工作,重新恢复了他失去的一切。

最后,他的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成为村庄里的一位受人尊敬的领导。

这个故事表达了诚实勤奋与成功的紧密联系。

故事三:慷慨的商人在一个繁忙的市场里,有一位富有的商人,他以慷慨而闻名。

无论是贫穷的人还是需要帮助的人,他都会伸出援手。

他明白财富的真正价值在于分享和帮助他人。

一天,一个陌生人向他借钱,表示将在一个月后还清。

这位商人没有多想,毫不犹豫地借给了他。

随着时间的推移,商人发现这个陌生人是一个骗子,他永远不会偿还债务。

商人对此并不感到沮丧,因为他相信行善是一种内在的奖励。

不久之后,这位商人遇到了一位可靠的伙伴,通过他的帮助,他的生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善良与信任的力量。

这些故事通过讲述具有道德价值的人物和情节,向我们传递了关于道德的重要教训。

中国古代关于道德的故事

中国古代关于道德的故事

中国古代关于道德的
故事
1.一诺千金:秦朝末年,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

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他都会设法办到。

所以楚国人中广泛流传着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

这也是“一诺千金”成语的由来,形容人重然诺、守诚信。

2.赵柔卖犁:北魏人赵柔一次上街去卖犁,有个人要买他的犁,赵柔要价二十匹绢。

另一人见他要价太低,于是要出三十匹绢来
买。

赵柔却说:“与人交易,一言便定,岂可以有利可图便动心呢?”还是把犁卖给了原来的那个人。

古人寓言故事中的道德教育

古人寓言故事中的道德教育

古人寓言故事中的道德教育古人寓言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情节,向人们传递着深刻的道德教育。

这些故事不仅给人以启迪和教益,也让人们在娱乐中感受到了智慧的力量。

一、《孟母三迁》教导的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这个故事讲述了孟子的母亲三次迁居的原因,为了让孟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她不惜离开了舒适的环境,迁居到了一个更有学问氛围的地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

二、《愚公移山》讲述了智慧和毅力的力量。

愚公为了移山,不畏艰难,坚持不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足够的智慧和毅力,就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它教导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三、《鹿角医》教导的是善良和同情心的重要性。

故事中,一个鹿角被猎人射伤后,被一位医生救治。

医生为了治愈鹿角,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善良和同情心是人类的基本品质,我们应该关心和帮助他人,尤其是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

四、《狼来了》教导的是诚实和信任的重要性。

故事中,一个小男孩多次喊狼来了,最后当真的时候,村民们不再相信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实和信任是维系人际关系的基石,我们应该言行一致,保持诚实,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

五、《乌鸦和狐狸》教导的是谨言慎行的重要性。

故事中,狐狸通过巧妙的言辞,骗取了乌鸦的食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谨言慎行,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以免被人利用。

我们应该保持警惕,不被花言巧语所迷惑。

六、《狐假虎威》教导的是勇敢和坚定的重要性。

故事中,狐狸借助虎的威势威胁其他动物,最终被动物们揭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勇敢和坚定是战胜困难和欺压的关键,我们应该有勇气面对挑战,坚守自己的原则。

古人寓言故事中的道德教育贯穿着中国文化的血脉,它们以简单明了的故事情节,向人们传递着深刻的道德观念。

这些故事教导我们要尊重父母,培养智慧和毅力,保持善良和同情心,坚持诚实和信任,谨言慎行,勇敢和坚定。

有关道德的故事

有关道德的故事

有关道德的故事故事一,《小偷的改变》。

从前,有一个小偷,他经常在市场上偷东西。

有一天,他偷了一个苹果,却被一个老人发现了。

老人没有责骂他,而是温和地对他说,“孩子,你为什么要偷东西呢?你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吗?”小偷感到很愧疚,他决定改变自己的行为。

从那天起,他不再偷东西,而是努力工作,用自己的双手赚钱养活自己。

最终,他成为了一个诚实的人,并帮助其他人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故事二,《诚实的孩子》。

有一个小男孩,他非常诚实。

有一天,他在路上捡到了一只钱包,里面装满了钱和证件。

他没有犹豫,立刻送回了失主。

失主非常感激他的诚实,送给他一笔钱作为奖励。

但是,小男孩拒绝了奖励,他说,“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他的诚实和正直感动了很多人,成为了身边的榜样。

故事三,《善良的举动》。

有一天,下着大雨,一个老人摔倒在路边,身边没有人愿意帮他。

这时,一个年轻人看到了,立刻冲上前去扶起了老人,并送他回家。

老人感激不已,他说,“年轻人,你是个善良的人,你的善良行为将会得到回报的。

”这个年轻人并没有想到什么回报,他只是觉得帮助别人是一件应该做的事情。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道德不仅仅是一种行为准则,更是一种品质和精神。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做一个诚实、善良、助人为乐的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让道德之光永远闪耀。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道德的守护者,让美好的品质传承下去。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关于道德的故事,希望大家能从中受到一些启发和感悟。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道德之花在我们的心中开放,让美好的品质成为我们生活的底色。

谢谢大家的聆听。

关于品德的小故事四百字以内

关于品德的小故事四百字以内

关于品德的小故事四百字以内品德是人的本质,决定着一个人的价值和尊重。

那么,怎样培养良好的品德呢?以下是几个小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故事一:柿子树的教育有一个小男孩,他很喜欢吃柿子,每次路过某家院子,他都要去偷吃几个柿子。

一天,他被主人发现了,主人没有打骂他,而是告诉他:“柿子不能早吃,否则会涩口。

”小男孩听了后,感到惭愧,便向主人道歉,并约定以后不偷柿子了。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教育只有在真正得到理解和认同后才可取得效果,对于品德教育,也需要让孩子在心里真正懂得他的重要性。

故事二: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有个叫王小锋的男孩子,每天都给妈妈添麻烦,乱扔垃圾,把衣服丢乱搭配。

后来,他听了老师的讲解,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立刻改正了自己的行为。

从此,他成为了班里的模范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一个好人并不难,只要你懂得传递善意,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情,就有可能让身边的人和事情发生愉悦的变化。

故事三:小白兔学长从小生活在一个平凡的小山村里的小白兔,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他每天早上准时到教室,按照老师的教学内容认真学习。

在生活中,他也始终忠诚于自己的道德信仰,做有扶持和助人之事。

当他成功地考上一所名校后,大家都说,他成功了是因为他有好的品德,他是一棵好的种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品德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本质,更是他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这个道理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忽视。

总之,品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耐心,需要信仰,需要有整体的指导。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一个好的人,并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的美好印记。

公民道德小故事

公民道德小故事

故事一:诚实守信
小明是一个非常诚实守信的孩子。

有一天,他在学校捡到了一只钱包,里面装满了钱和证件。

小明没有犹豫,立刻把钱包交给了老师。

钱包的主人非常感激,对小明表示了深深的感谢。

小明因为他的诚实守信而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表扬,他也因此感到非常自豪。

故事二:尊重他人
小华和小明是好朋友,他们经常一起玩耍。

有一天,小华的妈妈生病了,小明知道后立刻去看望小华并送上一份小礼物。

小明的关心和尊重让小华感到非常温暖和感动。

从那天起,他们的友谊更加深厚,因为小明的行为展现了他对朋友的尊重和关爱。

故事三:助人为乐
小李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

有一次,他看到一个老奶奶摔倒在地,他立刻跑过去扶起老奶奶,并送她回家。

老奶奶非常感激小李的帮助,还送给他一些水果和糖果。

小李因为自己的善举而感到非常开心,他知道帮助他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这些小故事都是关于公民道德的,它们告诉我们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和乐于助人,这些美好的品质将会让我们成为更好的公民。

关于道德的名人故事

关于道德的名人故事

关于道德的名⼈故事关于道德的名⼈故事 于名⼈的故事我们很多⼈很喜欢看,这当中有⼀些事教⼈在道德上怎么做⽐较好的。

⼩编收集了关于道德的名⼈故事,欢迎阅读。

关于道德的名⼈故事【⼀】 穆律罗是17世纪西班⽛最有名的画家和贵族。

在他众多的奴仆中有⼀名叫塞伯斯蒂的青年奴仆,对画画有种与⽣俱来的喜好。

穆律罗给学⽣上课时,塞伯斯蒂就在⼀旁偷偷地学习。

⼀天晚上,塞伯斯蒂⼀时兴起竟然在主⼈的画室⾥画起画来,以⾄于穆律罗和他的贵族朋友出现,他都没有发现,穆律罗并没有惊动塞伯斯蒂,⽽是静静地望着他笔下优美的线条出神。

塞伯斯蒂画完最后⼀笔,这才发现⾝后的主⼈,他慌忙跪下,在那个等级森严的年代⾥,塞伯斯蒂是可以因此⽽被主⼈处死的。

这事成了贵族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就在他们纷纷猜测穆律罗会以何种⽅式严惩他的奴⾪时,他们却听到了⼀个令⼈震惊的消息,穆律罗不仅给了塞伯斯蒂⾃由,⽽且还收他作了⾃⼰的弟⼦。

这是贵族们决不允许的,他们开始疏远穆律罗,也不再去买他的画,贵族们都说穆律罗是个⼗⾜的傻⽠。

穆律罗对此却不以为然,他听了只是⼀笑,那些傻⽠⼜怎能明⽩,塞伯斯蒂将会是我穆律罗最⼤的骄傲。

300年后,⼀位历史学家在写到这个故事时,补充了两点: ⼀、事实证明,改变⼀个⼈命运的,往往是他⾃⾝的才华,塞伯斯蒂证实了这⼀点。

⼆、⼀个受后⼈尊敬的⼈,不仅仅是他的传世作品,更重要的是他的⼈格,穆律罗正是如此。

⽽在意⼤利的藏馆中,塞伯斯蒂的作品与他恩师穆律罗的名画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都是价值连城。

意⼤利⼈是这样看待这件事的:他们是17世纪最杰出的两位画家,他们是师徒,都很伟⼤。

那些说穆律罗是傻⽠⽽没有买他的画的⼈,才让⼈觉得是多么地浅薄。

关于道德的名⼈故事【⼆】 卡耐基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家、教育家和演讲⼝才艺术家。

戴尔·卡耐基,被誉为“成⼈教育之⽗”。

早在20世纪上半叶,当经济不景⽓、不平等、战争等恶魔正在磨灭⼈类追求美好⽣活的⼼灵时,卡耐基先⽣以他对⼈性的洞见,利⽤⼤量普通⼈不断努⼒取得成功的故事,通过他的演讲和著作唤起⽆数陷⼊迷惘者的⽃志,激励他们取得辉煌的成功。

个人道德的故事

个人道德的故事

个人道德的故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必须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不能只讲动机不计效果,也不能只根据效果去判断其善恶。

要注重道德认知,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注意实际行为的锻炼,在实践中增强道德情感、意志力。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个人道德的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个人道德的故事篇一:小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小时候家里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

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

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

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

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

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

上让哥哥,下让弟弟。

大家都很称赞他。

个人道德的故事篇二:杨时求学的故事(程门立雪)“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

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

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

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

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

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

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

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

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

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道德主义的例子

道德主义的例子

古人尚道德的故事案例一、杨瞻诚信无私明朝名臣杨博的父亲杨瞻做过商人,曾经在淮扬地方经商,当时有一位从关中来的盐商,将一千金的钱寄放在杨家,请杨瞻暂时代为保管。

不料那盐商离开以后,竟然一去不回,杨瞻不知如何才好,便将那一千金埋藏在花盆中,上面种植花卉,并派人到关中去寻找,后来找到了盐商家,不料那盐商已经去世了,家中只有一个儿子。

杨瞻得知消息后,便邀请那商人儿子到杨家来,指着花盆说:“这是你父亲生前所寄托的金钱,现在就交由你带回去吧!”那商人的儿子感到非常惊奇,不敢收取。

杨瞻说:“这是你家的财物,何必推辞呢。

”于是说出原由,那商人的儿子非常感动,于是叩谢携带那笔金钱回去。

后来杨瞻生了儿子杨博,中了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杨博的儿子杨俊民,也中了进士,官至户部尚书。

杨瞻受人之托,自始至终忠人之事,虽然托寄人发生变故,不来取回,可是杨瞻不为钱财所动,不但一介不苟贪,而且千里迢迢,寻访其人,并将财物交还遗孤,具有可以托孤寄命的人格操持,难怪终得贤德子孙,世代贵显。

足证天报厚德,丝毫不爽。

(《明史》)古人历来重视道德修养,把诚信作为人道德修养最基本的内容,古语云:“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谲诡,此乱道之根也。

”古往今来,凡是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诚实守信的,只有诚信的人,才能心智清明,择善而从。

而诚信一旦缺失,就失去立身之本,而且还会影响一个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一言足以兴邦,一诺岂止千金。

案例二、宋濂谨守诚信宋濂,明初文学家,官居学士,他以继承儒家道统为己任,提出做文章的风格要与道德内涵一致。

他自幼守信好学,一生勤学不辍,“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

他自己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讲:“我小的时候非常好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书。

所以只能向有丰富藏书的人家借来看,借来以后,就赶快抄录下来,每天拼命的赶时间,计算着到了时间好还给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为诚实守信,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道德的故事
人人都应该遵守道德,我们都应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有一天,我和妈妈还有奶奶上街买菜,我看到水果摊上有卖一种大樱桃,那樱桃又大
又圆,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晶莹剔透,好像在对我们说:“我们很好吃,快来买呀!”
我经不住诱惑缠着妈妈给我买,妈妈也很好奇,便答应了。

我们走近樱桃,那个小贩见“上帝”来了,立刻露出笑脸,笑眯眯地说:“这不是普
通的樱桃,是‘美国大樱桃’,又酸又甜,不信你chang一个,十三块钱一斤。


妈妈没有chang,拿了一个塑料袋,挑起樱桃来。

买好樱桃,我们正付钱时,有一位老奶奶颤颤巍巍地走了过来,这位老奶奶衣衫破旧,走过水果摊时,她也发现了“美国大樱桃”。

她便问:“这樱桃甜不甜,能不能chang一个?”
那小贩立刻大叫:“你尝了又不买,尝了也白尝了,一个要好几毛钱呢,去去去,别
妨碍我做生意。


我此时想:“为什么我们没买时能尝,老奶奶为什么不能呢?这小贩也太以貌取人了吧。

”此时我真想抓一大把樱桃塞给老奶奶。

那老奶奶见小贩不让尝了,便又步履蹒跚地走了。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妈妈提着樱桃
已经追了过去。

她抓了一把樱桃,塞在老奶奶手中。

老奶奶正要退回来,妈妈说:“这个你还没有吃过吧,拿回去尝尝吧。

”说着带着我
走了。

我也要像妈妈那样做个有道德的人。

吴奶奶是一位退休工人,养老金不高,房子也不大,住在杭州富阳的一个社区里。


川地震后,她捐了一笔钱,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以“日日捐”向社会献爱心。

虽然捐的
钱不多,每日只有区区一元钱,但她说,这一元钱带给她许多快乐,只要有一日不捐,心
里就会空落落的。

前几天看新闻,有位文具店老板街头孤身追贼,为一位女士追回一条金项链。

镜头中,店老板的妻子说:“丈夫就喜欢管这样的闲事,开店十年,这样的见义勇为不下十次了。

”这则新闻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追小偷时只有他一个人,而且追了长长的一条街。

善与恶、是与非、黑与白……这样的“道德观”认知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

对“好人”、对“好事”,我们心中还会油然而生出感动和敬佩,但感动归感动,行动归行动。

“感动”与“行动”之间还横亘着一条长长的沟壑,有的人走了一辈子,都没有跨过
去。

看来“道德观”与“道德”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道德观”只是一个理念,而“道德”在行动,“行动”真的很难。

香港有位义工叫苏金妹,她认为道德不能靠说理,而靠“训练”。

如果要让孩子富有
爱心,就应该让孩子走上街头去帮助别人,这样才能“训练有素”。

“道德训练说”可以解释许多常人无法理解的事情,譬如吴奶奶的“日日捐”、又如
那位店老板的“古道热肠”。

一个人做了好事,就会经常做好事,就再也看不得别人“受
苦受难”,也看不得“不平之事”了。

山东济南有位叫郑承镇的老人,自从1987年那年在济南“收养”了一个流浪孩子之后,这十多年一共帮助了四百多位流浪孩子,最多的时候家里挤住过十三个孩子。

在他收
养的孩子中,有的读了中专、警校,有的参了军,没有一个再去流浪。

常人很难理解郑承镇的行为,唯有“训练有素”这四字才能理解。

他显然已把这种救
助视为一种习惯,并从中感受到了快乐和满足,所以才能乐此不疲,视为一生的追求。

“道德”真的需要训练。

这段时间,网上在热议一位名叫陆杰森的美国在华留学生,
他在麦当劳门口遇到一位乞讨的老奶奶,于是买了两份薯条,两人席地而坐,开心地吃着。

陆杰森的爱心让许多国人为之感动,但对于陆杰森来说,这却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因为
他在美国就是一位义工,经常参加公益活动,为乞丐买一份食物,只是举手之劳。

陆杰森的“很简单”,对许多人来说却是“很困难”,现在许多网友甚至还提醒陆杰
森被骗了,说那位老奶奶不是真正的乞丐,不应去帮助她。

“扶弱济贫”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但要走出一步、付出一点,原来这么难。

我们接受了太多的道德说教,但缺少实践和体验。

结果,我们永远站在“道德观”的
阵营里,乐于做一个评判者,而不愿做一位实践者。

2021年去香港培训,在九龙塘地铁口曾看到温情一幕:一位只有五六岁的小男孩站在地铁出口,手举一块“哮喘基金募捐”的牌子向路人募捐,而他的父母则靠在一辆奔驰车边,微笑着看着他。

这个场景,我两年后记忆犹新。

我觉得,这是我目前所发现的最好的“爱心教育”和“道德教育”。

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

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

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

之後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

于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

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

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

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

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

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

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

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这叫老兵欺负新兵,或是媳妇熬成婆^O^。

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

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

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

这就是道德的起源。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