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八中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7.3 平行线的性质复习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

合集下载

新鲁教版初中数学六年级下册7.3《平行线的性质2》学案

新鲁教版初中数学六年级下册7.3《平行线的性质2》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导学案(第七章)7.3平行线的性质(2)【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平行线的基本性质及判定方法;2.会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课前预习】预习内容:自学教科书P78—P79上面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知识回顾:1.平行线的性质有哪些?2.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哪些?尝试完成1.如图,AB∥DE,∠B=50°.求∠1,∠2,∠3的度数。

2.如图:∠1=︒53,127,∠3=︒53,∠2=︒试说明直线AB与CD,BC与DE的位置关系。

【课中探究】典型例题例题1.如图7—23⑴若∠1=∠2,可以判断哪两条直线平行?根据是什么?⑵若∠2=∠M,,可以判断哪两条直线平行?根据是什么?⑶若∠2+∠3=180°,可以判断哪两条直线平行?根据是什么?例2.如图AB ∥CD ,如果∠1=∠2,那么EF 与AB 平行吗?说说你的理由。

例3.如图,直线a ∥b ,c ∥d, ∠1=1150,求∠2, ∠3的度数。

拓展提升如图所示,已知AB ∥CD,∠ABE=130°,∠CDE=152°,求∠BED 的度数.EDC BA点拨:准确判断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角的位置关系,运用平行线的性质正确得出角之间的数量关系。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当堂检测】a123bc d1.已知:如图AB ∥CD ,CE 平分∠ACD ,∠A=110°,则∠ECD 等于2.如图,一艘船A 在海面上,从船A 上看灯塔B 在北偏西57°的方向,那么从灯塔看船A 在什么方向?3.如图,已知AB ∥CD,∠3=30°,∠1=70°,求∠A ,∠2的度数.4.已知:如图 ,CE 平分∠ACD ,∠1=∠B , AB 与CE 平行吗,为什么?CA BEDAB321DCABa bc dA BCDFE【巩固训练】1.如右图,直线a ∥b ,c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4 B.∠2=∠4 C.∠3=∠4 D.以上答案都不对2.已知∠1和∠2是内错角,且∠1=50°,则∠2等于( ) A.50° B.130° C.40° D.不能确定3.如右图,已知AB ∥CD,∠CEF=65°∠BAE 的度数为( ) A.115° B.65° C.60° D.25°4.已知:如图,AB ⊥BC 于B ,CD ⊥BC 于C ,∠1=∠2. 试判断BE 与CF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山东省六年级鲁教版(五四制)数学下册导学案:73平行线的性质(1)

山东省六年级鲁教版(五四制)数学下册导学案:73平行线的性质(1)

7.3平行线的性质(1)【学习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有条理表达的能力.2.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解决简单的问题.【课前梳理】1.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知道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有哪几种方法吗?⑴平行线的定义:⑵平行线的传递性:⑶平行线的判定定理1:⑷平行线的判定定理2:⑸平行线的判定定理3:2.阅读课本第76页,完成下列问题(1)如下图1,当a∥b时,∠1和∠2相等吗?如何验证?你发现的规律是:两直线平行,(2)如下图2,已知a//b,那么∠2与∠3相等吗?为什么?你发现的规律是:两直线平行,[来源:学科网](3)如图3,已知a//b,那么∠2与∠4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课堂练习】知识点一平行线的性质1.如图1(1)(2)(3)(4)∵AD∥BC ∴∠1=∠B()∵AB∥CD ∴∠3=∠5()∵AD∥BC ∴∠2=∠4()∵BE∥CD ∴∠1=∠D()图1 图2 图3(5)知识点二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运用2.如图2:已知 ∠1= ∠2 求证:∠BCD+ ∠D=180° 证明:如图∵∠1= ∠2(已知) ∴AD ∥_____( ) ∵AD ∥_____(已证) ∴ ∠ BCD+∠D=180°( ) 【当堂达标】1.如图,已知a ∥b ,c 、d 都是a 、b 的截线,∠1=80°,∠5=70°则∠2= ,∠3= ,∠4= .2.如图AE ∥BC ,∠B =50°,AE 平分∠DAC ,则∠DAC =__________,∠C =_______.3.如图,DF ∥AC , DE ∥AB ,试说明∠1= ∠2.【拓展延伸】 4.如图,已知AB ∥CD ,∠1=40°,∠2=90,求∠3的度数.321AE21 F E DC BA第3题图ABCD E第2题图ba c d1 23 4 5╭ ╭╭ ╯╰ 第1题图1 A BCD2 3 4 5 E ╭ ╮ ╮╰ 第1题图∵AB ∥CD ∴∠B +∠BCD =180°( )第2题图。

初中数学_复习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复习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并能应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2、使学生经过对比后,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和联系.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及其应用.难点:正确理解性质与判定的区别和联系,并正确运用它们去推理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一道抢答题,看谁能最快、最准确的回答。

请看大屏幕: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三种?它们是先知道什么,后知道什么?(学生抢答,教师强调)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根据同位角相等,或者内错角相等,或者同旁内角互补,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反过来,如果两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这个问题。

二、新知探究1、探索实验(课件展示)(1)已知a//b,任意画一条直线与平行线a、b相交。

(2)任选一对同位角,并度量它们的度数,看看这一对位角有什么关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合作交流,教师引导分析,巡回指导。

小组代表发言,学生相互评价)2、问题验证(一)验证过程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的同位角,有什么数量关系?(课件展示验证过程及结论)结论:平行线的性质1(公理)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提出问题: (1) 凡是同位角相等这句话对吗?(2) 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吗?(3) 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 同位角会相等呢?强调: 只有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下,同位角才会相等。

3.已知:a// b那么∠2与∠3有什么关系?解∵ a∥b (已知),∴∠1=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 = ∠3 (对顶角相等),∴∠ 2 = ∠3.(等量代换)得出: 平行线的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4、已知a//b,那么∠2与∠3有什么关系?解:∵ a//b (已知)∴∠1=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 + ∠3 =180°(邻补角定义)∴∠ 2 + ∠3 =180°(等量代换)得出: 平行线的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

《平行线的性质》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 平行线的性质:(1)平行线互相平行。

(2)平行线与横穿它们的直线相交,交角相等。

(3)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行线的概念及性质。

2. 教学难点:平行线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理解平行线的性质。

2. 采用归纳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总结出平行线的性质。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生活实例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平行线的概念。

2. 探究平行线的性质:(1)让学生自主尝试画出平行线,观察并总结平行线的性质。

(2)分组讨论,分享各组的发现,引导学生归纳出平行线的性质。

3. 讲解与应用:(1)教师讲解平行线的性质,并结合实例进行解释。

(2)设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4. 总结与拓展:(1)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平行线性质的理解。

(2)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5. 布置作业:设计适量作业,巩固学生对平行线性质的掌握。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平行线概念和性质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反馈:分析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学生对平行线性质的掌握情况。

3.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八、教学拓展1. 利用多媒体展示平行线的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设计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设计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平行线的定义;(2)掌握平行线的性质;(3)能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2)学会用直尺和圆规作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行线的性质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平行线性质的证明及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直尺、圆规、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圆规。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线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出平行线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介绍平行线的定义;(2)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平行线的性质;(3)讲解平行线性质的证明过程;(4)举例说明平行线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平行线的性质及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学生用书上的练习题;2. 结合生活实际,寻找平行线的应用实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平行线的性质;2. 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等。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平行线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调查并报告平行线在建筑、交通、设计等领域的应用。

九、教学反思课后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鲁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教案.doc

鲁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教案.doc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六年级下册 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课教学目标1. 经历对本章所学知识回顾与思考的过程,将本章内容条理化 ,系统化 , 梳理本章的知识结构 .2. 通过对知识的疏理 ,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概念的理解 ,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几何语言,能用语言说明几何图形 .第一模块: 知识梳理 第二模块:典例分析相交线部分知识点 1:对顶角1. 下列各图中,∠ 1 和∠ 2 是对顶角的是( )2.如图,直线 a , b 相交,∠ 1=40O,求∠ 2,∠ 3,∠ 4 的度数 3. 如图,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1+∠ 2+∠ 3= °4.如图所示,直线 AB 与 CD 相交于点 O , OE 平分∠ AOD ,∠ AOC=?120° ,13 求∠BOD ,∠ AOE 的度数.25. 如图所示,直线AB 、 CD 相交于点 O , OE ⊥ AB ,点 O 为垂足, OF 平分∠ AOC ,且∠ COE= 2 ∠5AOC ,求∠ DOF 的度数 .知识点 2:互补、互余题组一:1. 已知∠ α=35 ° 19′,则∠ α的余角等于( )A .144°41′B .144°81′C .54°41′D .54°81′2.下列图形中,∠ 1 和∠ 2 互为余角的是( )A BC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B .和等于 90°的两个锐角互为余角C .如果∠ 1+∠ 2+∠ 3=90°,那么∠ 1、∠ 2、∠ 3 互为余角D .一个角的补角一定大于这个角4.对于互补的下列说法中:①∠ A+∠ B+∠ C=180°,则∠ A 、∠ B 、∠ C 互补;②若∠ 1 是∠ 2 的补角,则∠ 2 是∠ 1 的补角;③同一个锐角的补角一定比它的余角大90°;④互补的两个角中,一定是一 个钝角与一个锐角.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B.2个 C.3个 D .4个5. 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余角的 3 倍大 10°,求这个角的度数。

鲁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7.3.2平行线的性质(第二课时)—导学案

鲁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7.3.2平行线的性质(第二课时)—导学案

课题7.3平行线的性质(2)课型新授年级六年级主备人审核人讲学时间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和平行线的性质.2.锻炼逻辑推理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3.学会书写表达几何推理论证过程.4.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直观想象、逻辑推理能力.重点平行线判定及性质的综合应用难点平行线性质的逻辑推理及语言表达课前准备多媒体学习过程学生自主活动材料复习回顾1.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分别是什么?2.由_________得到___________的结论是平行线的判定,用来说明直线平行.3.由____________得到______________的结论是平行线的性质.用来说明角相等或互补.新知探究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当∠1=∠2时,你能结合图形用推理的方式来说明a∥b吗?(2)若∠2+∠3=180°呢?典型例题例1 如图:(1)若∠1=∠2,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根据是什么?(2)若∠2=∠M,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根据是什么?(3)若∠2 +∠3=180°,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根据是什么?例2 如图,AB∥CD,如果∠1=∠2,那么EF与AB 平行吗?说说你的理由.例3 如图,已知直线a ∥b ,直线c ∥d ,∠1=107°,求∠2,∠3 的度数.能力拓展:如图,若AB//CD ,你能确定∠B 、∠D 与∠BED 的大小关系吗?(提示:辅助线如图)FBD C EA巩固练习1.如图,A 、B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1 =∠2 , ∠3 =∠D ,试说明BD ∥CE .2.已知:如图,∠1=∠C ,∠2=∠B ,求证:MN ∥EF .布置作业必做题:习题7.6第4题选做题:习题7.6第6题 评价专栏(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自我评价专栏】合作与交流: 书写: 综合:【组员评价专栏】合作与交流: 书写: 综合:。

最新鲁教版初中数学六年级下册7.3平行线的性质公开课导学案

最新鲁教版初中数学六年级下册7.3平行线的性质公开课导学案

7.3 平行线的性质 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发现平行性的特征,归纳总结平行线的特性。

二、学习重难点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导学导练(一)自我学习(限时10分钟) 如图,直线a 与直线b 平行。

(1)比较同位角∠1和∠5的大小,它们有什么关系? 图中还有其他同位角吗?它们大小有什么关系?(2)图中有几对内错角?它们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图中有几对同旁内角?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4)自己再画一组平行线试试,能得到相同的结论吗?换句话说:一般的,如果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

也可以简单的说成: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二)典例示范1. 已知直线a 与直线b 平行,你能用数学语言叙述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一束平行光线AB 与DE 射向一个水平镜面后被反射,此时∠1=∠2,∠3=∠4. (1)∠3与∠1的大小有什么关系?∠2与∠4呢? (2)反射光线BC 与EF 也平行吗?(三)练习巩固 基础练习1. 如图,已知4321//,//l l l l ,且∠1=48°,那么∠2,∠3,∠4的度数分别是多少?2. 如图所示,∠1=72°,∠2=72°,∠3=60°,求∠4的度数。

能力提高1. 如图,点B ,E 分别在AC,DF 上,BD,CE 均与AF 相交,若∠1=∠2,∠C=∠D,那么∠A 与∠F 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数学初中平行线的性质教案

数学初中平行线的性质教案

数学初中平行线的性质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从而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平行线性质的探索和对性质的理解。

2. 应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有条理地写出推理的过程。

2. 综合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证明。

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直尺、三角板。

2. 课前准备:预习课本。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1. 利用一块三角板和一把画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a、b;2. 画直线c使它与直线a、b均相交;3. 写出一组同位角、一组内错角、一组同旁内角,并用量角器量出它们的度数;4. 观察各组角度数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二、探索平行线的性质(15分钟)1. 让学生用直尺和三角板尝试画出两条平行线,并观察它们之间的对应角;2. 引导学生发现平行线之间的对应角相等;3. 让学生通过操作和观察,发现平行线之间的内错角相等;4. 引导学生得出平行线的性质: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对平行线性质的理解;2. 让学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等。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平行线的性质;2. 强调平行线的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平行线性质的理解;2. 让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学习平行线的判定做准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了平行线的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第3节《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第3节《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
5.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充分运用教育策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够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使用工具准确地画出平行线,提高作图能力。
3.能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几何证明。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际操作、观察、讨论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平行线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2.引导学生运用类比、归纳等方法,从特殊到一般,总结平行线的性质,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3.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问题解决、几何证明等,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4.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几何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几何图形的认识,对平行线的概念已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本节课平行线的性质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基础。然而,由于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限,对于几何性质的推理和证明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通过学习平行线的性质,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
3.引导学生感受几何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几何学的热爱。

《第七章3平行线的性质》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12六年级下册

《第七章3平行线的性质》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12六年级下册

《平行线的性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课时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期望学生能够:1. 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及基本性质;2. 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3.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基础知识回顾复习平行线的定义及基本性质,如内错角、同旁内角等。

让学生理解平行线与垂直线的关系及特点。

2. 判定方法训练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如“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等。

设计一些实际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空间想象能力提升提供一些图形变换的题目,如通过平移或旋转得到平行线,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判断。

让学生自行绘制平行线相关图形,加深对平行线性质的理解。

4. 逻辑推理能力锻炼设计一些需要逻辑推理的题目,如证明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三、作业要求1. 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需保持作业整洁、字迹工整。

2. 对于每一道题目,学生需独立思考并尝试解决,不懂的地方可查阅相关资料或向老师请教。

3. 学生在完成作业后,需自我检查并修正错误,确保作业的准确性。

4. 按时提交作业,不得拖延。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给出相应的评价和指导。

2. 评价标准包括作业的准确性、解题思路的清晰度、逻辑推理的严密性等方面。

3.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将在课堂上进行表扬和鼓励。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将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和讨论。

3. 学生需根据教师的反馈,及时修正错误并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目标是加深学生对平行线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实践性的作业练习,提高学生对于平行线判定及性质的记忆能力,能够正确、熟练地使用相关知识点解答数学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创新能力。

《第七章3平行线的性质》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12六年级下册

《第七章3平行线的性质》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12六年级下册

《平行线的性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巩固学生对平行线性质的理解,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性质定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作业练习,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节作业内容主要围绕平行线的性质展开,具体包括:1. 理解平行线的定义及性质,如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等。

2. 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如同位角相等则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则两直线平行等。

3. 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画图、计算等。

4. 结合实例,理解平行线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道路规划等。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他人答案。

2. 针对每一道题目,学生需认真审题,理解题意,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3. 作业中的计算题需步骤清晰,逻辑严密,答案准确。

4. 画图题需使用规范的作图工具,保证图形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5. 学生在完成作业后,需进行自我检查和修正,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评价其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正确性。

2. 对于正确率较高的学生,教师将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对于出现错误的学生,教师将指出其错误原因,并要求其进行改正。

4.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课堂讲解和答疑,帮助学生解决疑惑。

2.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教师将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解题经验和思路,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作业反馈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以激励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通过以上是初中数学课程《平行线的性质》作业设计方案中的作业内容及后续部分的要求和反馈,以下是作业内容的结尾部分:同时,本节作业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运用平行线性质解决实际问题部分,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复习教学设计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复习教学设计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的判定是相反的问题,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2.会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

3.通过平行线判定和性质定理的推导,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的能力。

4.通过学习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懂得事物是普遍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学法引导1.教师教法:采用尝试指导、引导发现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民主意识和开放意识。

2.学生学法:从小组讨论、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使学生使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三、重点·难点解决办法(一)重点平行线的性质公理及平行线性质定理的应用。

(二)难点平行线性质与判定的区别及综合应用。

(三)解决办法1.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学生积极思维,解决重点。

2.通过学生自己推理及教师指导,解决难点。

3.通过学生讨论,归纳小结。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三角板、课件等。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通过引例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练习巩固,完成新授。

3.通过学生讨论,完成导学案的疑难点。

七、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掌握和运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二)整体感知以情境创设导入新课,以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归纳新知,以变式练习巩固新知.(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复习导入师: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这节课我们就运用这些定理解题。

请你利用手边的工具,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画出一组平行线,你能用几种方法画出来?并说明每一种画图的依据。

(也可利用折纸的方法)要求学生黑板上板演。

其他同学补充。

探究新知,讲授新课(一)知识回顾:1、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有哪些方法?在这些方法中,已经知道了什么?得到的结果是什么?2、思考:已知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什么关系?3、分析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关系。

第七章第3节《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章第3节《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下册

平行线的性质(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鲁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三节的内容。

平行线的性质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平行线的判定的基础上,研究平行线的性质,它既包含了相交线的内容又包含了平行线的内容。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在于它们研究的对象都是平行线和角的关系,区别在于它们的题设和结论刚好交换,是一个互逆的命题,这种结构关系也为我们将来学习其它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提供了范例,包括一些特殊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等。

因此,平行线的性质既是平行线的判定的逆用, 又是将来学习几何图形性质与判定的重要基础,在本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另外,平行线的性质与现实世界中的联系也很紧密,如本节课例题“梯形残片”的问题等,通过学习可以把所学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更好地为实现生产实际服务。

这节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建模、操作、讨论得到平行线的性质,并加以说明和验证.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后学习的内容,学生对平行线与角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要在基本图形中去观察出平行线与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关系,进而猜测出平行线的性质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但是本课的学习,估计学生会产生以下困难:(1)不知道用何种方法来验证自己猜测的正确性。

(2)部分学生对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理解不清,对性质运用所需要的条件掌握不牢,造成性质的滥用。

(3)在性质的运用过程中,由于对几何的推理还比较陌生导致书写的格式出现问题。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2.能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证明。

3.知道对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进行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2.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
一、个性学习:
针对本节所学习教材内容,教师提出三个或以上可操作,可测的大问题
二、同层展示(5分钟)组合作(15分钟)
1、同质交流:
2、异质帮扶:
3、提出疑难问题:
四、师生探究(10分钟)
1.如图,AB∥CD,∠1=102°,求∠2、∠3、∠4、∠5的度数,并说明根据?
2.如图,EF过△ABC的一个顶点A,且EF∥BC,如果∠B=40°,∠2=75°,那么∠1、∠3、∠C、∠BAC+∠B+∠C各是多少度,并说明依据?
五、课堂检测(10分钟)
如图所示,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若∠EFG=50°,求∠DEG的度数.
六、小结与作业(5分钟)
必做:
选做:
小结:学科知识构建与板书设计
小结:理解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能运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进行有关证明、计算.
反思与重建
7.3平行线的性质
教学目标
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的理解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学情分析
理解平行线的性质,能初步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有关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结合学科特点,体现单元组教学环节,学习内容,时间预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设计,问题探究,单元组合作,同层竞争,人人参与,精讲足练,联系实际,点拨升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