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衣袖结构设计
服装设计原理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服装设计:服装设计是以服装为对象,运用恰当的设计语言,完成
整个着装状态的创造过程。
二、衣裳: 指上衣和下裳(裳指下裙)
三、衣服:上衣、下衣,内外装统称为衣服,不包含帽子、手套、鞋等
(4)、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既密集又分散的进行有目的的排列,产生点的 面化感觉
(5)、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 (6)、不规则点的视觉效果
三、点在服装中的运用 1、纽扣、装饰点
2、面料(图案)
3、分割(镂空)
第二节 线
一、线的定义 1、在几何学上线是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时留下的轨迹,而且线只有位置、长度及 方向变化,没有宽度和深度。 2、在造型设计中线可以有宽度、面积和厚度。 3、线的基本形式 (1)直线:是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即连接两点形成线 特点 —— 硬直、单纯、男性化、刚毅 种类 —— 垂直线、水平线、斜线、粗线、细线等
服装设计原理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服装构成的造型要素 第三章 服装构成的形式法则 第四章 服装的造型设计 第五章 服装局部设计
第一章 概论
服装设计原理是一门研究造型要素与服装设计基础的课程,通过学习造型的 基本要素及服装构成原理,使大家掌握一般性的服装设计基础理论,本课程 主要掌握以下基本服装造型知识:
二、衣袖设计 1、袖子的分类 (1)按袖子的袖片多少分:单片袖、双片袖、三片袖、多片袖。 (2)按袖子的形态分:肥袖、瘦袖、灯笼袖、喇叭袖、花瓣袖、泡泡袖、羊腿 袖、蝙蝠袖等。 (3)按袖子的长度分:三分袖、五分袖、七分袖、八分袖、长袖。 (4)按衣袖结构分:装袖、插肩袖、连袖。
女装结构设计---衣袖结构设计
第二节 袖基型部位分析
一、基本袖山高的意义
袖山结构设计
1、袖山设计要素 袖山越高,美观合体性越好,运动舒适 性越差。 袖山越低,美观合体性越差,运动舒适 性越好。 2、袖山—袖窿弧线结构关系 袖山弧线≥袖窿弧线, 袖山弧线≥袖窿弧线=吃势
袖造型
流行趋势:吃势相对较小≤2。
二、袖山设计
1、袖山高和袖肥
第一节 结构种类
第一节
一、衣袖的结构分类
衣袖的种类
(1)以袖子的装接工艺分类:装袖、连袖、插肩袖。
装 袖
连袖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插肩袖
(2)以袖子的袖窿与袖山的配合关系分类:直袖、泡泡袖、 蝙蝠袖等。
(3)以袖子袖口的变化分类:灯笼袖、喇叭袖、马蹄袖等。
(4)以袖长的变化分类:无袖、盖袖、短袖、五分袖、 七分袖、腕上袖、长袖等。
长袖式一片袖
2.短袖式一片袖
• 袖长依据款式而确 定。 • 袖口的大小依据人 体同部位的手臂的 围度加上放松量而 设计,但也要考虑 袖口处的造型。 • 袖口线可以设计成 直线,但缝合袖缝 后袖口线有凹陷, 按结构的平衡,袖 口线应为曲线,见 图。
二、平袖变化袖型
1.宽松袖 例1 袖山抽褶袖。
例2 袖口抽褶袖
第四节 圆袖结构设计
(一)合体一片袖 (二)两片西装袖
一、合体一片袖制图
合体一片袖制图分析
• (1)袖山高设计:合体袖的袖山高要比袖基型的 高2~3cm。袖基型的袖山高为,合体袖的袖山高 为。袖长和袖山凸量也要相应增加。 • (2)袖山斜线前AH、后AH可不减或略加调节数, 保证袖山吃量在1~2cm。 • (3)袖口前偏量设计:直身袖0~1cm;较直身袖 1~2cm;女装弯身袖2~3cm;男装弯身袖3~4cm。 • (4)袖口大小设计:合体袖的袖口偏小,采用定 寸24cm(一半为12cm)。后袖口大于前袖口 2cm,即借量为1cm。另外后袖缝延长1cm,使 其与袖口垂直。
第五章 衣袖结构设计
第五章衣袖结构设计衣袖是服装中的一部分,覆盖着全部或部分的手臂。
与衣领相比其功能性比装饰性更为重要,要求在确保手臂活动自如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多样化的设计。
衣袖的款式多种多样,既有长袖、九分袖、七分袖、中袖、短袖、盖肩袖之分,见图5-1;也有一片袖、二片袖、多片袖之分;就其形状而言,又可分为灯笼袖、喇叭袖、花瓣袖、泡泡袖、插肩袖、落肩袖、连袖等,见图5-2。
第一节衣袖基本型结构及主要部位分析一、衣袖的结构线名称衣袖的基本型是各种袖型变化的基础,尤其女袖更为重要。
在样板设计前应掌握衣袖结构线名称。
见图5-1-1。
二、衣袖的测量部位(亦可参照第一章/第四节/人体测量)衣袖的测量部位主要包括袖长、臂围、袖肘围、手腕围、手掌围,测量方法如下:(1)袖长手臂呈自然下垂状态,从SP向下量至手腕点或所需长度。
(2)臂围在上臂最丰满处小平围量一周。
绘制合体袖型时此部位尺寸很重要,有弹性的面料可直接采用测量的数据,其他面料需加放一定松量方可使用。
(3)袖肘围手臂自然下垂,通过肘关节突出点水平围量一周,并加放一定的松量后使用(亦可将手臂弯曲取得其数据)。
(4)手腕围沿手腕桡骨突出部位围量一周,是确定袖口尺寸的依据。
(5)手掌围将拇指往掌内收进,在手掌最宽处围量一周,是确定袖口穿脱方便的依据,也是确定服装口袋大小的依据。
三、衣袖基本型结构袖片基本型应在上半身衣片基本样板完成后进行,制图时需掌握两个数据:袖窿弧长(AH)和袖长(SL)。
注:AH值为前、后衣片的袖窿弧长之和,测量方法为:将软尺立起,沿袖窿边缘分别测量,前袖窿弧长为前AH,后袖窿弧长为后AH,如图5-1-2。
(一)衣袖基本型结构的制图方法一,见图5-1-3。
制图说明:1.做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由交点向上量取袖山高AH/3。
2.前袖肥取前AH值,画袖山点到袖深连线。
3.后袖肥取后AH+1cm,画袖山点到袖深连线。
4.袖肘线(EL) SL/2+2.5cm。
5.袖长线由袖山顶点向下量袖长尺寸。
衣袖结构
袖窿部位结构— 袖窿部位结构 袖窿和袖子风格的匹配
4、贴体风格:袖窿深应取≤3/5前腰节长,约为 、贴体风格:袖窿深应取 前腰节长, 前腰节长 约为0.2B+3cm+ 前冲肩量取2.5~ 后冲肩量取2~ (1 ~ 2)cm.前冲肩量取 ~3cm ,后冲肩量取 ~ ) 前冲肩量取 2.5cm ,前、后袖窿底部凹量分别取 ~3.2cm、 3.4~ 后袖窿底部凹量分别取3~ 、 ~ 3.6cm 。袖窿整体呈倾斜的椭圆形。 (如图 ) 袖窿整体呈倾斜的椭圆形。 如图d)
袖山与袖窿的匹配—袖眼结构设计 袖山与袖窿的匹配
• 较宽松型袖眼:袖山高取9~13cm(或0.2B+1cm~ 较宽松型袖眼:袖山高取 ~ ( ~ 0.2B+3cm),袖山斜线长取前 ),袖山斜线长取前 吃势- , ),袖山斜线长取前AH+吃势-1.1,后AH+吃 吃势 吃 袖山高向下0.2cm处,后袖山 势-0.8cm。前袖山点在 袖山高向下 。前袖山点在1/2袖山高向下 处 点在1/2袖山高向上 袖山高向上0.4cm处。袖肥与袖窿宽之差前、后分 点在 袖山高向上 处 袖肥与袖窿宽之差前、 配比为1: ,袖眼整体呈扁圆状, 配比为 :2,袖眼整体呈扁圆状,其与袖窿底部有较小的 吻合部位。 吻合部位。
袖身结构
• 袖身结构按外型风格分,可为直身袖、较直身袖、 袖身结构按外型风格分,可为直身袖、较直身袖、 弯身袖三类;按袖片数量可分为一片袖、两片袖 弯身袖三类;按袖片数量可分为一片袖、 和多片袖
袖身结构
• 由于手臂前倾,袖身须做前 由于手臂前倾, 倾造型,因此前袖缝呈凹形, 倾造型,因此前袖缝呈凹形, 后袖缝呈凸形。 后袖缝呈凸形。 • 实际设计袖身时,在EL线与 实际设计袖身时, 线与 袖中线的交点处向袖口做前 袖中线的交点处向袖口做前 偏量,实用数值设定为: 偏量,实用数值设定为: • 直身袖,袖口偏移量为 ~ 直身袖,袖口偏移量为0 1cm; ; • 较直身袖,袖口偏移量为 较直身袖, 1 ~2cm; ; • 女装弯身袖,袖口偏移量为 女装弯身袖, 2 ~3cm; ; • 男装弯身袖,袖口偏移量为 男装弯身袖, 3 ~4cm; ;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
等。 10.塔克:将衣料折成连口后缉成细缝,起装饰作用,取自于英语tuck的译音。
第一章 绪论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
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概念与术语
三、部件术语
1.衣身:覆合于人体躯干部位的服装部件,是上装的主要部件。 2.衣领:围于人体颈部,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部件。
第一章 绪论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
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概念与术语
四、结构制图术语 (一)基础线 1.衣身基础线 :前后衣身基础线共有17条, 如图1-5所示。
第一章 绪论
图1-5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
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概念与术语
2.衣袖基础线 袖片基础线共有11条,如图1-6所示。
第一章 绪论
图1-6
缝合线的总称。如止口线、领窝线等。
第一章 绪论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
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概念与术语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
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概念与术语
6.各种图示 (1)效果图:也称时装画,是设计师为表达服装的设计构思以及体现最终穿着效果的一种
绘图形式(图1-2)。 (2)设计图:也称款式结构图,为表达款式造型及各部位加工要求而绘制的造型图,一般
领上口、领下口、领外口、领座、翻领、领串口、领豁口 3.衣袖:覆合于人体手臂的服装部件,广义包括与袖山相连的衣身部分。 袖山、袖缝、大袖、小袖、袖口、袖克夫。 4.口袋:插手和盛装物品的部件,按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可有多种不同的形式。 5.袢:起扣紧、牵吊等功能和装饰作用的部件,由布料或缝线制成。 6.腰头:与裤身、裙身的腰部缝合的部件,起束腰和护腰作用。
衣袖结构设计一
衣袖结构多种多样,它可与衣片相连接在同一平面内,如中式袖、连袖等,也可以与衣片相连接在不同的平面内,如圆装袖、插肩袖等。
衣袖按袖山结构分:圆装袖、连袖、插肩袖、冒肩袖、无袖等;按袖片分:一片袖、两片袖、三平袖等;按袖长度分:短袖、半袖、七分袖、长袖等;按袖筒形状分:贴体弯曲型、宽松直线型、上松下紧型、上紧下松型等。
一、女袖原型结构(一)制图规格:衣袖原型是以袖窿弧长、袖长尺寸为主要制图依据的:cm部位SLAH前AH后AH尺寸524220.521.5(二)制图方法1. 作基础线:步骤:(1)袖深线作纵横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其中竖线为袖中线,横线为袖深线。
然后从两条线的交点向上量取AH/4+2.5cm(14cm)为袖山顶点。
(2)袖长线从袖顶点向下量取SL(52cm)画袖深线的平行线。
(3)袖肘线从袖顶点向下量取SL/2+2.5cm(28.5cccm)画袖窿深线的平行线。
(4)袖斜线从袖顶点分别向左右侧量取后AH+1cm和前AH交于袖深线,并确定前、后袖宽。
(5)袖缝线过前后袖宽点作袖中线的平行线。
2. 作轮廓线(1)袖山曲线按前、后袖斜线的等份点及过等份点的定数确定袖山曲线的凹凸点,连接各点画顺袖山线。
(1)袖口线前袖宽中点凸起1.5ccm,两条袖缝线上提1cm,最低点位于后线宽的中点处,将各点连接并画顺曲线。
(2)对位标记下面介绍在衣身原型上绘制衣袖的方法:在肩端点取35度----60度,即肩端点水平线与袖中线的夹角。
肩端以上的.05---.08cm是袖山吃势。
制图时必须注意定位标记号a以下的弧线凹势与衣袖窿对应部位的凹势相吻合。
袖中线角度最大限度是60度,度数再大回影响活动。
夹角为45度---50度之间的袖型是最佳的,为了制图方便,也可以把角度测量为直角三角形边长。
后袖是依据前袖作必要的调整。
首先使后袖山的中间至底部放高.0.5---.07cm,以满足后背的活动量。
然后再根据后袖窿弧长调整后袖山弧长,使其有多少量吃势。
(PPT)-衣袖结构设计衣袖基本结构
KA、直线AB沿Koo’’’对称得到弧线KA’、直线A’B’;再将弧线aC、 直线Be沿Qoo’对称得到弧线aC’、直线C’B’’’。由图可看出B’B’’’重 叠,制作时须将其拔开。 第三步:将袖口省变小,变小量转入袖肘省,制作时将其归拢。
图1.3.5 较宽松插肩袖结构制图
图1.3.6 贴体类风格半插肩袖结构制图
图1.3.7 袖底插角分割
制图要领: ①、A与D点靠近袖窿,不应向衣身处剪开。 ②、插角①与插较②尽可能相同,以减少制作中的麻烦。
片转折点取前袖窿深下1/3处。
②、后夹角比前夹角小2度。后片转折点取后袖窿深1/2处。
③、前片分割线须有1cm左右的空隙,以使前片平整。
④、后片分割线可有一定的重合量,以画顺曲线为准。
⑤、袖长取SL+垫肩;袖肘线取0.15H+9+垫肩。
2、实例分析
★、※①、较宽松风格插肩分割袖(见图1.3.5)
②、贴体风格半插肩袖(见图1.3.6)
线KA、aC及直线AC沿Koo’镜像得弧线KA’、aC’及直线AC’; 将弧线K’A、 CD及直线AC沿Koo”镜像得弧线KA”、D’C”及直线A’C”。 ⑥、连接D’、D及距F4~5cm的省尖点构成袖口省。
图1.2.2 较合体直身袖制图方法
1、袖口收省弯身一片袖结构设计
弯身一片袖是在较合体一片直身袖基础上完成的,具体制图步骤 (见图1.2.3):
图1.2.1 直身袖制图方法
2、较合体直身袖结构设计
较贴体袖山配伍直身袖型的制图方法(见图1.2.2),为达到袖口较为合体, 袖身须收袖口省或袖肘省。
服装结构制图衣袖纸样设计课件:衣袖、袖窿结构及其相互搭配分析
一、衣袖的分类
一、衣袖的分类
一、衣袖的分类
按拼装工艺分: 装袖(圆袖),连袖,插肩袖
一、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分类
按袖窿与袖山分配分:直袖,泡泡袖,蝙蝠袖
一、衣袖的分类
按袖口的变化分:灯笼袖,喇叭袖,羊腿袖,花瓣袖等
一、衣袖的分类
按袖长分:无袖,盖袖,短袖,五分袖,七分袖, 腕上袖,长袖等。
二、袖山结构
(一)袖山的产生
(a) 袖若与肩水平直接对接,则 无山形状,这时袖子对手臂运动 无约束,腋下有多余的褶量。
(b) 若形成一定的夹角,必须去 掉阴影部分,多余褶量问题得以解 决。展开后就出现了袖山高。
(c)当与肩夹角增大,袖山也随 之变高,这时对袖子的活动能够 功能的影响加大。
二、袖山结构
1、宽松型
四、袖窿与袖山搭配
2、较宽松型
四、袖窿与袖山搭配
3、较贴体型
四、袖窿与袖山搭配
4、贴体型
五、缩缝量
(一)、受风格结构影响 1、宽松型衣袖:缩缝量为0~1cm 2、较宽松型衣袖:缩缝量为1~2cm 3、较贴体型衣袖:缩缝量为2~3cm 4、贴体型衣袖:缩缝量为3~3.5cm
(二)、受面料厚薄影响
(二)袖山与袖肥的关系
在AH确定的情况下:
1、袖山越高,袖子越瘦
2、袖山越低,袖子越肥
结论:袖山制约着袖 子的肥瘦。
袖肥不能少于大臂围
二、袖山结构
(一)袖山与内夹角的关系
袖山弧线与衣片缝合后,就像一个弯管一样,如图: 1、袖山高越大,
弯筒的夹角越小
2、袖山高越小, 弯筒的夹角越大
结论:较大活动量的服装 适宜袖山低的设计。
3-1.衣袖结构设计5
在缝合时,将袖山多余的部分作吃势(缝缩)处理,从而始 袖山向上凸起使袖子的造型更加丰满美观,以此来体现人体肩 部的造型。
缝缩量的计算可按照两种方法进行近似计算。
三、缝缩量的分配
缝缩量的分配是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其数值的分配需要与 衣袖的风格相对应。
将袖山折叠后上、下袖山之间形成的图形,称之为袖眼, 有下列四种:宽松型、较宽松型、较贴体型和贴体型。
(一)宽松型袖眼
(二)较宽松型袖眼
(三)较贴体型袖眼
(四)贴体型袖眼
第四节 袖山与袖窿的配伍
一、袖山弧线的画法 二、缝缩量的计算 三、缝缩量的分配 四、袖山与袖窿对位点
一、袖山弧线的画法
二、缝缩量的计算
2、连袖 类
连袖分为连身袖和分割袖两类。
1)连身袖:将袖子与衣身组合连成一体形成的袖型;
2)分割袖:在连身袖的基础上将袖身重新分割后形成的
袖型,可分为插肩袖、半插肩袖、落肩袖及覆肩袖。
二、变化结构
在基本结构上运用抽褶、垂褶、波浪等造型, 即形成变化结构。
1、抽褶袖
在袖山、袖口部位单 独或同时抽缩,形成皱 褶的袖类。
一、袖原型的制图
二、实用袖结构设计要素
(一)基本袖与实用袖袖山高的比较
(二)装袖位置变化
(三)装袖角度变化
(四)袖山高的确定
(五)袖口前偏量
第三节 袖山结构设计
一、袖窿部位结构 二、袖山部位结构
一、袖窿部位结构
袖窿是衣身上为装配袖山而设计的部位,其风格不同,结 构亦不同。
一般人体腋窝围是0.41B*,考虑到人体运动及舒适需要, 袖窿周长一般为 AH = 0.5B ± a。
衣袖款式造型设计要点.pptx
感谢您的观看!
第41页/共41页
衣袖受时装款式造型的影响而有着各式各样的变化,不 论是何种造型,都可以从衣袖原型中变化而成。下面介绍的是 采用衣袖原型制作的各种装袖款式。
紧袖口花瓣袖 加肩垫袖 装饰性喇叭袖 缩褶袖
灯笼袖
袖口宽松的灯笼袖 袖口相连的灯笼袖 主教袖
各式花色袖 礼服袖
第8页/共41页
1、紧袖口花瓣袖
此款式是一种以花瓣形作装饰的贴体短袖,前后袖片相互 交叠,一般不用拼缝。其制作步骤如下:
1、连肩袖
此款式是一种宽育克与衣袖相连的连肩袖。为了不影响服 装的合体性,需将衣袖增加的部分,在对应的衣片上减去。此 款式由于与袖相连的肩育克较宽,需分开袖中线和肩线。当将 衣袖按袖中线分开放在对应的袖山位时,由于原衣袖袖山有缩 褶量,一种处理方法可直接去掉容缩量1.5cm;另一种是不去 掉缩量,而将肩点提高2cm与袖山对齐,再用线条修顺。
③将前后衣片分割出来的部分放在对应的袖山上,使袖窿上B、D 两点与对应的袖山重合,前后肩点A、C与袖山顶点重合(或离开1cm ,
可见在袖窿下部与衣袖会出现部分重叠的现象。 ④为配合衣袖外形,从BD两点以下部位将袖窿纸样逐一剪开,在
袖山线两端下2.5cm处作一水平线。将剪开的袖窿纸样依次张开,使 之恰好延伸至此线上。
袖子分类
第2页/共41页
衣袖各部位名称
第3页/共41页
袖山高与袖肥的关系
袖山弧线和袖长不变的情况下,袖山越高袖越瘦;袖山越低袖越肥。
第4页/共41页
一片合体袖的制图
合体袖
一片袖转化成两片袖的制图
第5页/共41页
两片袖的制图点数法绘制
第6页/共41页
袖山容位
袖 结 构 设 计
二 圆袖变化结构制图
(一)袖山部位抽褶图 ①确定袖山、袖身风格,按袖长SL, 袖山高AT,袖山斜线长按袖风 格取适当值,袖口大CW,画基 本圆袖结构图。 ②按造型需要在体现袖山抽褶风格 的部位进行剪切、拉展褶量。一 般袖山抽褶量按下列规律设计:
部分袖山以上部位抽褶,总抽 褶量≤0.3×需抽褶的袖山弧长。 袖山线以上部位抽褶袖,总抽 褶量=(0.3~0.5) ×需抽褶的袖 山弧长。 部分袖身以上部位抽褶袖,总 抽褶量=(0.5~0.7)×需抽褶 的袖山弧长. 袖口以上整体袖身抽褶袖,总 抽褶量=(0.7~1)×需抽褶的袖山 弧长.
2.分割袖按分割线形式分类
上部分割袖:
①插肩袖:分割线将衣身的肩、胸部分割, 与袖山并合,如图(a)所示; ②半袖肩袖:分割线将衣身部分的肩、胸部 分割,与袖山并合,如图(b)所示; ③落肩袖:分割线将袖山的一部分分割,与 衣身并合,如图(c)所示; ④覆肩袖:分割线将衣身的胸部分割,与袖 山并合,如图(d)所示。
下部分割袖:
①袖身分割袖:在袖身上做分割,改 善运动功能,如图(e)所示。 ②衣身分割袖:在衣身上做分割,改 善连袖运动功能,如图(f)所示。 ③衣身袖身分割袖:在衣身、袖身上 同时做分割,改善连袖运动功能,如 图(g)所示。
3.分割袖按袖身造型分类 ①直身袖:袖中线形状为直线, 故前、后袖可合并成一片袖或在 袖山上设计省的一片袖结构。 ②弯身袖:前后袖中线都为弧线 状,前袖中线一般前偏量≤3㎝, 后袖中线偏量为前袖中线偏量-1 ㎝。
⑶分割袖: 在连袖结构的基础上, 按造型将衣身和袖身重新分割,组 合形成新的衣袖风格。按其造型分 类,可分为插肩袖.半插肩袖.插角 袖.插片袖等。 按衣袖外形可分为泡泡袖.篇幅 袖.喇叭袖等,在基本结构上加以 抽褶.波浪等造型,衣袖还可以形 成多种变化。
服装结构设计 衣袖共47页文档
END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服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构设计 衣袖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无袖和短袖的结构设计和变化
无袖和短袖的结构设计和变化
无袖
一、正常肩点附近:用于日常服装中,腋下点上抬1cm左右,使服装不暴露。
二、小于肩点:常用于礼服中,裸露较多,袖窿设计自由。
三、大于肩点:腋下点一般要下降,下降的程度视款式的合体情况决定。
短袖
一般短袖的长度在原型袖片上取袖肥线下5~8cm 1、普通短袖
2、变化短袖
3、泡泡袖:根据效果图的泡泡袖风格,为整个袖山蓬松的形状。
对袖山进行剪切,拉开所需要的袖山抽褶量,抽褶量大小根据款式确定,画顺袖山弧线并放出蓬松所需要的耸起量。
4、喇叭袖:特征为袖口有均匀的波浪,根据喇叭袖所需波浪量在袖子上添加纵向辅助线,将袖子进行剪切展开,最后将袖口弧线修顺。
5、灯笼袖:特征为袖山袖口都有褶,形似灯笼。
根据灯笼袖造型在袖子上添加纵向辅助线,剪切后,平行拉开,画顺袖山弧线和袖口弧线。
6、半袖:袖长为8cm,先作出较为贴体的袖山,不用作出袖身,然后根据效果图确定袖长作横向分割线,修顺袖口线。
因半袖衣身袖窿下半部分为没有装袖子的无袖形式,所以衣身袖窿深线不宜开得太低,一般在腋下点上抬1cm。
初学纸样必读—领子结构设计与衣袖结构设计
初学纸样必读—领子结构设计与衣袖结构设计领子分类衣领按结构可分为·关门领–翻折领–立领·单立领·翻立领拨折领花式领–领口领:不装领,以领口造型命名如方口领、鸡心领等–连身立领:领子与衣身相连单立领结构设计·立领的基本形式是不带任何变化的直条,但因人体的颈脖形状近似为圆台形,这样必然与颈部形成距离而不服贴,因此必须对立领结构作上小下大的圆台形处理。
翻立领结构设计方法分领座翻立领结构设计方法披领结构设计·披领实际上是一种领座很低(甚至为零)的翻折领,二者无明显界限。
·较实用的结构设计方法是前后片重叠制图法,关键是重叠量的确定。
拨折领结构设计拨折领是领型结构中最富有变化、用途最广也是最为复杂的一种拨折领具有所有领型结构的综合特点西装领青果领倒伏量的确定·一般拨折领:拨折止点在腰节线上,领座宽3.0㎝,领面宽4.0㎝,有领嘴,则倒伏量为2.5㎝。
·当拨折止点明显上升时倒伏量应适当增大。
·当领面宽与领座宽的差值较大时倒伏量应适当增大。
·无领嘴时倒伏量应适当增大。
·面料弹性较好时倒伏量可适当减少袖山结构设计的要点1、袖山高与袖宽的比例要合乎服装的功能和造型要求2、袖山的形状和长度应和袖窿存在正确吻合的对应关系袖口线结构·袖口<袖肥,则袖口线应为内凹弧线·袖口>袖肥,则袖口线应为外凸弧线·袖口=袖肥,则袖口线应为直线合体的一片袖结构·合体的一片袖结构可以通过袖口收省或袖肘收省的方法来实现1、袖口收省的一片袖结构2、袖肘收省的一片袖结构一片袖的变化结构·一片袖的变化结构相当丰富,如泡泡袖、灯笼袖、喇叭袖、花瓣袖等二片袖结构设计·二片袖是比较合体的袖型,常用于职业装、西装等比较注重造型的服装一般二片袖连肩袖结构设计插肩袖结构设计。
服装结构制图衣袖纸样设计课件:其他袖型纸样的设计
项目实例与实训
项目二:弧线分割泡袖
袖山有泡泡褶
分割弧线约在袖 口上5cm的地方, 该分割线同样有 碎褶
款式图分析
项目实例与实训
项目二:弧线分割泡袖 第一步:利用原型袖绘制出短袖基本型
第二步:确定并定位出弧 形分割线
项目实例与实训
项目二:弧线分割泡袖
第三步:如图,将袖山顶部展开10CM的褶量, 平均分成5个褶,间隔2CM,每个褶宽2CM. 第四步:如图,分割线与两侧片的曲线在离袖山线4.5CM 的地方重合。它们的差量为收碎褶的量。
袖型欣赏
一片花瓣袖
袖型欣赏
弧线分割泡袖
袖型欣赏
耸肩立体袖
荷叶边袖
三层荷叶边装饰袖
袖型欣赏
袖口打结式袖
袖型欣赏
抽皱泡袖
袖型欣赏
蝙蝠袖
袖型欣赏
蝙蝠袖
回顾
纸样设计分析思路
分析款式图
确定纸样变化 处理的部位
分析并确定变 化部位的纸样 处理方法
在原型袖基础上 进行纸样的结构 设计并制图
项目实例与实训
拓展实训
请根据款式图,挑选其中一个款式进行纸样设计。
项目一:两片花瓣袖 袖山有泡泡褶
左右两片成弧 形,并互叠,
款式图分析
项目实例与实训
项目一:两片花瓣袖 第一步:利用原型袖绘制出短袖基本型
项目实例与实训展开量为5.5cm,并且该11cm的 展开量处理为5个褶,分别为2,2,3,2,2,如图
第三步:设计出左右花瓣型曲线AB,CD。 如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衣袖结构设计衣袖是服装中的一部分,覆盖着全部或部分的手臂。
与衣领相比其功能性比装饰性更为重要,要求在确保手臂活动自如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多样化的设计。
衣袖的款式多种多样,既有长袖、九分袖、七分袖、中袖、短袖、盖肩袖之分,见图5-1;也有一片袖、二片袖、多片袖之分;就其形状而言,又可分为灯笼袖、喇叭袖、花瓣袖、泡泡袖、插肩袖、落肩袖、连袖等,见图5-2。
第一节衣袖基本型结构及主要部位分析一、衣袖的结构线名称衣袖的基本型是各种袖型变化的基础,尤其女袖更为重要。
在样板设计前应掌握衣袖结构线名称。
见图5-1-1。
二、衣袖的测量部位(亦可参照第一章/第四节/人体测量)衣袖的测量部位主要包括袖长、臂围、袖肘围、手腕围、手掌围,测量方法如下:(1)袖长手臂呈自然下垂状态,从SP向下量至手腕点或所需长度。
(2)臂围在上臂最丰满处小平围量一周。
绘制合体袖型时此部位尺寸很重要,有弹性的面料可直接采用测量的数据,其他面料需加放一定松量方可使用。
(3)袖肘围手臂自然下垂,通过肘关节突出点水平围量一周,并加放一定的松量后使用(亦可将手臂弯曲取得其数据)。
(4)手腕围沿手腕桡骨突出部位围量一周,是确定袖口尺寸的依据。
(5)手掌围将拇指往掌内收进,在手掌最宽处围量一周,是确定袖口穿脱方便的依据,也是确定服装口袋大小的依据。
三、衣袖基本型结构袖片基本型应在上半身衣片基本样板完成后进行,制图时需掌握两个数据:袖窿弧长(AH)和袖长(SL)。
注:AH值为前、后衣片的袖窿弧长之和,测量方法为:将软尺立起,沿袖窿边缘分别测量,前袖窿弧长为前AH,后袖窿弧长为后AH,如图5-1-2。
(一)衣袖基本型结构的制图方法一,见图5-1-3。
制图说明:1.做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由交点向上量取袖山高AH/3。
2.前袖肥取前AH值,画袖山点到袖深连线。
3.后袖肥取后AH+1cm,画袖山点到袖深连线。
4.袖肘线(EL) SL/2+2.5cm。
5.袖长线由袖山顶点向下量袖长尺寸。
(二)衣袖基本型结构的制图方法二,见图5-1-4。
四、主要部位结构分析1.袖山形状与人体的关系(见图5-1-5)人体上肢靠近肩部是一个曲面,臂根横截面似椭圆形,其周长最大,也称为臂围。
肩端至腋窝间的大小a是确定袖山高的依据,将上肢臂根线展开,加入肩部的吃势和一定松量,便得到袖山的基本型。
2.袖山高与袖窿的定位依据手臂腋窝的水平位置,衣袖基本型可分为袖山高与袖筒两大部分,为了穿着的舒适及便于活动,衣片的袖窿线设置在人体的腋窝稍向下处,由于袖深与袖窿的位置相对应,因此袖片也要在腋窝处稍向下量取袖山高确定袖深线,袖深线可设置在腋窝下方2cm处,见图5-1-6。
3.袖山的确定袖山高采用AH/3确定的意义在于构成的袖筒与衣身的角度刚好为45°左右,对照人体工程学,这种状态正好是人体手臂即不抬高也不垂直的中间状态。
当袖子贴体度、袖肥大小及袖窿深浅改变时,袖山也将随之变化,袖山是控制衣袖结构及风格的关键。
袖山高的确定方法除了利用公式计算外,还可以采取作图的形式来完成,见图5-1-4(袖山高的确定)。
4.袖肥的确定袖肥大小的确定,首先应考虑手臂能进出袖子,通常其最小值要保证袖肥在容纳上臂围最大尺寸基础上加放至少1cm的空隙量,将袖子展开成平面后再增加4~5cm的松量。
若考虑活动的机能及款式的需求,其松量还可适当增加。
5.袖山与袖肥的关系袖山弧长的取值是通过AH值(袖窿弧长)得来的,这种配袖方法比较科学,可以确保衣袖与袖窿的吻合。
原则上讲袖山弧长与袖窿弧长应该是相同的(暂不计算缩缝份),否则不能缝合。
可是,这并不意味衣袖的造型只有一种选择,虽然袖山与袖窿的长度不能改变,但袖深的取值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是可以变化的,从而导致袖肥也会发生变化,即:在AH值不变的情况下,袖山越高,袖肥越瘦,袖山越低,袖肥越肥,因此袖山与袖肥的关系成反比,见图5-1-7。
从袖山结构的立体角度看,袖山高制约着衣袖和衣身的贴体程度,袖山越高,衣袖就越瘦而贴体,腋下无多余褶皱,合身舒适,肩部造型鲜明,袖子外型美观,但不宜活动,适合于活动量不大的礼服、制服和较庄重的服装;反之袖山越低,衣袖就越肥而宽松,腋下容易堆褶,肩部造型模糊而含蓄,但活动方便,更适合于活动量较大的便装。
6. 袖窿与袖山的关系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袖山与袖肥的反比关系,但无论袖山与袖肥怎样变化,袖窿的形状并没有改变,严格的说这是不符合舒适和运动功能的,也不能达到较理想的造型要求。
按照袖山高制约袖肥和贴体度的原理,它也应该对衣身的袖窿状态有所制约,因为袖子总是要与衣身缝合的,所以袖窿理应与袖山、袖肥的造型相匹配。
根据“合体度”对袖窿的制约规律,在选择浅袖山结构(宽松袖)时,袖窿应开得深度大、宽度小,呈窄长形,袖窿弧线也随之变缓;相反选择深袖山结构(合体袖)时,袖窿则越浅并贴近腋窝,其形状接近基型袖窿的椭圆形。
图5-1-8为衣袖与袖窿合理匹配图,从图中可看出随着衣身的胸围放松量的逐渐增加,袖窿逐渐加深,肩斜线会随之抬高,肩端点的位置需向外移动,那么与此相对应的袖山部位也应随之进行调整,降低袖山高,增加袖肥和袖筒尺寸,服装整体造型从合体、严谨变为宽松、随意。
四、袖基型的结构变化(一)袖肘省的变化由于人体手臂自然下垂时呈前倾状态,见图5-1-9(1),而袖基型的袖筒部分并不能满足此需要,用袖肘省可解决袖筒部分的合体问题。
1.纵向袖肘省的绘制方法,见图5-1-9(2)。
2.横向袖肘省的绘制方法,见图5-1-9(3)。
纵向袖肘省的长度较长,设置在袖口处,有时不符合款式要求,所以常被转移至侧缝处形成一个短而小的肘省。
袖肘省的可以转移的。
手臂自然下垂时肘关节呈略凸起的状态,向前运动时,这种状态更明显。
既然有凸起,肘省就可以围绕此凸起为中心任意作省的转移,和胸省的转换方法很相似。
所以,利用袖肘省的转移可设计出多种袖型,见图5-1-10。
(二)袖山的变化袖山是指袖子与袖窿缝合部位的弧线。
在袖子的基础样板上,用分割展开的方法,使袖山弧长增加一定的量,然后利用叠褶或变形等工艺手段,将袖山弧长增加的量缩至与袖窿的长度相等,当袖山与袖窿缝合后,能使袖子的外观产生变化。
在袖山的变化中,根据工艺手段的不同,又可分为抽褶和做省两种,见图5-1-10。
1.袖山抽褶例如:常见的泡泡袖就是一种改变袖山弧长、利用褶裥的工艺手段而获得的一种袖型。
如图1-1所示,变化方法如下:⑴.划出剪开指示线。
使用袖基型按图中虚线所示作出剪开指示线。
如图1-1-1⑵.分割袖片。
沿虚线将袖片剪开,从袖山头D点到袖肘线的中点C 点,再由C点分别剪开至A 点和B点,使这些剪开线在箭头处连接。
⑶.展开袖基型。
在另一张纸上,将袖肘线C点向上拉开3cm(或更多一些)形成C1和C2点。
随着C点的移位,D点也会产生移位形成D1和D2点。
E点移至E1点,F点移至F1点,A、B两点保持不变。
然后重新画出袖子的外轮廓线,沿长袖中线到袖山头以确定绱袖标记。
如图1-1-2图1-1 图1-1-(1、2)这种变化改变了袖子制图的形状,使袖山弧线的长度增加了多余的份量,并且抬高了袖山高度,将这些多余的份量经过抽褶或叠褶工艺手段的处理,成型后的袖山就会向上凸起,呈现蓬松的造型。
图中AB线的位置不同,袖子的造型也不相同。
2.袖山带省如图1-2,其变化方法如下:⑴.划出剪开指示线。
将袖基型按图1-2-1中所示划出剪开线。
⑵.剪开指示线。
沿虚线分别将A、B、C点剪开至D点,注意E、F点不要剪断。
⑶.放出省量。
将D点抬高3cm后,使A、B、C处分别放出相同的省量。
⑷.修正袖型。
如图1-2-2所示修正袖型。
这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带省的袖山。
袖山带省的袖型还有多种,课后我们可以当作练习来思考一下。
二、袖管的变化袖管是指袖山至袖口的一段筒形。
1.袖管适应手臂的形状为了使袖管适应手臂的自然形状,可以采用收省及修改袖侧缝的方法。
由于人体臂部肘线以下的部分略向前倾斜,倾斜角约7°。
根据臂部的结构特点,可对袖基型作如下调整。
如图2-1-1⑴.调整袖中线。
将袖中线与袖口线的交点向前移动2cm确定C1点。
⑵.确定袖口。
以C1点为中心分别向前、后定出袖口大C1H和C1I。
⑶.作分割指示线并进行分割。
如图2-1-2作出分割指示线,将肘线KG1部分和后袖线KD1部分切开,注意K点不要剪断。
⑷.旋转袖基型,展开肘省。
将切开的部分向前旋转使E1点与I点重合,使KG1张开形成肘省,并画出新的袖轮廓。
如图2-1-2这是通过调整改变了袖管的形状,使袖管与人体臂部的形态相近似。
图2-1 图2-1-(1、2)2.夸张袖管就是利用分割展开袖管的方法对袖子的造型加以改变。
如夸张肘线以上的袖管,可形成上松下紧的袖型结构;夸张肘线以下的袖管,又可形成喇叭袖等。
如图2-2所示,是一种喇叭袖的造型。
变化方法如下:⑴.确定分割线。
将分割线确定有在袖肘线向下约3cm~4cm处或在袖肘线上。
将袖基型分割成上、下两部分。
如图2-2-1⑵.上部分的确定。
在袖肘处的袖缝两侧分别进去2cm,重新划出袖轮廓线。
⑶.下部分的确定。
将袖肘线以下纸样分割成6份,并呈梯形展放,即上少放或不放,下多放,(上方放1cm,下方放3cm)。
如图2-2-2。
⑷.圆顺展放后的弧线即可。
这是一种将袖管上部收进,下部放出的结构,使袖子呈现类似于喇叭的造型。
图2-2 图2-2-(1、2)三、袖口的变化袖口的变化对于整个袖子的造型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袖口处可以采用多种变化方法,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把它归为三类。
1.开衩在袖口处开衩主要体现的是其攻能性。
如图3-1,虽然袖口收进符合人体手臂的造型,但穿、脱起来却很不方便,因此可在袖口处增加开衩来弥补这一不足。
其变化方法如下:⑴.确定袖中线。
依据人体手臂向前倾斜的原理,将袖中线向前移动2cm至C1点。
⑵.确定袖口尺寸。
如图3-1-1所示,从C1点向前找出袖口大(12cm)至I点;向后找出袖口大 + 省量(7~8cm)至H点。
⑶.确定袖衩位置。
如图3-1-1将袖肘线分为两等份并向下2~3cm找到K点;将后袖口分为两等份至D1点并分别向两侧找出省/2大。
⑷.划出袖开衩及袖轮廓线。
如图3-1-2所示,将袖衩及袖轮廓线划好,找出袖衩扣眼的位置。
图3-1 图3-1-(1、22.抽褶在袖口处打细褶,对于袖管比较肥大的袖子来说,既解决了实用性,又体现了装饰性。
图3-2是常见的灯笼袖,变化方法如下:⑴.展开袖口。
将袖基型的袖口如图3-2-1所示分成4等份,沿线剪开,使袖山弧长不变,作锥形展放至所需肥度,通常放出3~5cm。
⑵.袖口抽褶。
在袖口向上3cm处用松紧带按手腕尺寸抽成细褶即可。
图3-2-(1、2)3.袖头袖头是袖口变化常常使用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