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四川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应该是A.周天子——卿大夫——诸侯——士B.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C.周天子——诸侯——士——卿大夫D.周天子——卿大夫——士——诸侯2.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规定,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A.大哥B.二哥C.三哥D.四哥3.“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唐朝李白在《古风》诗中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前秦皇帝苻坚统一北方B.秦始皇统一六国C.秦穆公称霸西戎D.秦王李世民统一中国4.由秦始皇开创并经过历代封建统治者不断强化的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B.嫡长子继承制C.君主专制制度D.等级制度5.君权和相权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一对基本矛盾,封建统治者为加强皇权削弱相权采取的措施是:①郡县制②唐朝的三省六部制③北宋设三司使④元朝行省制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观察下图,两汉时官员上朝可以坐着奏事,到宋朝时官员须站着奏事,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
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说明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皇权不断加强C.封建等级制度不断强化D.古代礼仪不断发展完善7.《大宋提刑官》是近年很火的一部电视剧,剧中宋慈曾担任提点刑狱一职,该职务与下列哪种官职的职权相似A.刑部尚书B.刺史C.中正官D.行省长官8.“丁兰,河内野王人。
年十五丧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养如生。
邻人有所借,木母颜和则与,不和不与。
后邻人忿兰,盗斫木母,应刀血出。
兰乃殡殓,报仇。
……帝嘉之,拜中大夫。
”该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9.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有效地管辖辽阔的疆域B.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直接行政管理C.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D.“省”奠定了后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10.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11.清朝君主专制权力的强化,基本上完成于:A.顺治帝时B.康熙帝时C.雍正帝时D.乾隆帝时12.清朝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①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②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③大事集权,小事放权④因地制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3.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
四川省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四川省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7高一下·武汉期中) 图9为出土的一套东周时期的“9鼎8簋”,按照当时的礼乐制度状况,这套文物最有可能出自()A . 周天子墓葬B . 诸侯国君墓葬C . 士大夫墓葬D . 士的墓葬2. (2分) (2017高一上·西安期中)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 .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 .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C .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D .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3. (2分)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A . 分封制度B . 井田制度C . 宗法制度D . 礼乐制度4. (2分)《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
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
”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A . 分封制B . 世袭制C . 礼乐制D . 宗法制5. (2分) (2020高二下·凌源月考) 史载: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因不肯对楚成王的军队“半渡而击之”导致惨败。
然《公羊传》对此事的评价是:“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
”由此可见()A . 宋军军事实力不如楚军B . 周礼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C . 春秋时对礼制的敬畏D . 宋军在乎师出有名以避免树敌6. (2分) (2017高三上·武邑月考) 随着秦王朝的统一,过去由宗室姻亲组成的国家机构,为大批官僚和军功显贵所取代……一种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由此建立起来。
四川省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四川省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汉高祖刘邦本是楚国沛县人,受楚国文化影响极深。
汉王朝建立后,刘邦踌躇满志,纵情放歌。
结合所学“楚辞”知识判断,他吟唱的应是()A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B .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C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D .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2. (2分) (2018高二下·鸡泽期末) 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 . 周天子权力高度集中局面形成B . 分封制利于强化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C . 西周姬姓封国承担的贡赋较重D . 分封制促进了东方各诸侯国的社会发展3. (2分) (2017高三上·武威月考) 《礼记·祭统》中记载:“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
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
”由此可见,当时“鼎铭”()A . 具有维系宗法制的功用B . 动摇了分封制的基础C . 推动中央集权制的确立D . 加速礼乐制度的崩溃4. (2分) (2019高一上·蕉岭月考)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
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A .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B . 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C . 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D . 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5. (2分) (2017高二下·万州期中) 西周时所有国家大事,君王都要以宗主的资格,按照礼制,到宗庙向祖先请示报告。
君王要发布命令,包括作战命令,必须在宗庙发布。
君王要授给臣下官职,必须在宗庙举行册命礼。
由此得出西周时()A . 王权从属于神权B . 礼制制约了西周王权C . 分封制下等级森严D . 统治者借助祖先祟拜进行统治6. (2分) (2017高三上·黄陵开学考) 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墓主是春秋时期的秦景公。
四川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进入文明社会的时间较早,考古工作者在中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也有数十处。
在我国古代早期国家出现的突出标志是:()①金属器具的使用②贫富分化的产生③文字的成熟④城市的出现⑤礼制的初步形成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④2.观察下图,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A.①B.②C.③D.④3.“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体现了宗法制等级森严及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特点B.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权力的分配C.宗法制的形成有利于宗族的团结及内部的稳定D.体现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4.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
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
以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D.他可以在郡县内自由任免官吏5.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A.秦、唐、元B.汉、宋、明C.秦、元、清D.秦、唐、明6.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
四川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豫)、河北(冀)B.湖南(湘)、湖北(鄂)C.山东(鲁)、山西(晋)D.广东(粤)、广西(桂)2.“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铁制农具B.祖先牌位C.青铜兵器D.皇帝宝座3.下列不属于受封诸侯王义务的是A.镇守疆土,以蕃屏周B.征派赋役,管理人民C.朝觐述职,效忠朝廷D.互相征战,开拓疆土4.“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句话指的是A.分封制B.井田制C.郡县制D.行省制5.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已有诸侯。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
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秦始皇这样说的目的是A.想实行焚书坑儒B.准备攻打匈奴C.反对分封制实行郡县制D.准备修筑长城抵御匈奴进攻6.“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皇帝”指的是A.周武王B.秦始皇C.汉武帝D.康熙帝7.读下面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B.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C.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8.《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
”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制度的框架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9.《元史·张雄飞传》记载,元世祖忽必烈问政于汉臣张雄飞,张雄飞答道:“古有御史台,为天子耳目。
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劾之。
为此,则纪纲举,天下治矣。
四川省乐山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5-2016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1.本试卷分选择题(第1~30题。
共60分)、判断题(第31~35题。
共10分)、非选择题(第36~38题,共30分)三部分。
2.本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为100分。
3.所有答案均应写在答题纸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完毕只需交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称者为小宗。
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
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
”(《礼记·大传》)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世袭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郡县制2.《荀子》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西周分封的主体是A.功臣贵族B.先代贵族C. 同姓亲族D.商朝旧族3.《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关于周朝的“维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创立权力至上的皇帝制 B.实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C.确立尊卑分明的礼乐制 D.建立比较完备的宗法制4.分封制和郡县制是中国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下列关于这两种制度表述最为恰当的是A.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B.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C.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5.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D.标榜君权神授6.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B.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7.“政治进步,政权自然集中,任何国家都走这条路。
2010-2023历年四川省乐山一中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卷
2010-2023历年四川省乐山一中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卷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0题)1.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2.有历史学家说:“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秦皇”开创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严格的等级制度B.权力的高度集中C.注重血缘纽带D.王权至上3.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体现了A.国家统一的需要B.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C.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D.政令统一的需要4.《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说明西周分封制下分封的主体是A.功臣B.古代帝王的后代C.同姓亲族D.立功将士5.中华法系的特征是“以礼入法”,这里的“礼”主要是指A.等级B.教化C.习俗D.祭祀6.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
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B.这一做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C.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D.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7.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
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幅图:(22分)图一图二图三请回答:(1)三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6分)(2)图二、图三所体现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在沿革历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4分)(3)上述三种制度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12分)8.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
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9.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察举制B.设置刺史C.取消封国D.创设御史大夫10.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①参知政事的设置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军机处的设立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④①③D.④①②③11.废除丞相制度后,明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A.内阁B.军机处C.中书门下D.枢密院12.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13.最早由中央政府设置的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A.都察院B.宣政院C.理藩院D.枢密院1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汉武帝时创立了三公九卿B.宋朝开始设立三省六部制C.明太祖废除丞相,设立内阁D.清朝雍正设置军机处15.齐国是西周初年重要的封国,依据当时的宗法制度,在齐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应是A.周天子的嫡长子B.齐国国君次子C.卿大夫D.齐国国君16.最早沟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人工运河开凿于A.战国时期B.秦朝C.汉朝D.隋朝17.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四川省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
四川省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9高一上·莆田期中) “每个诸侯的疆域内,必有宗庙,其始祖被全疆域人供奉,保持着一种准亲属的关系。
在领域内不仅公侯伯子男的名位世袭,主持国政的卿及大夫也由指定的世系所把持。
”材料最能说明,西周()A .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 . 分封制有利于扩大疆域C . 分封制和宗法制紧密结合D . 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2. (2分) (2020高二下·大名月考) 中国古代社会的建构方式是血缘而不是契约,血缘联结组成家族,家族成为政治的基础,以家族为核心的血缘关系扩张为政治关系,形成君父权威相得益彰的政治体系。
这表明古代中国()A . 分封制的影响深远B . 君主权力高度集中C . 家国同构格局明显D . 家族观念十分浓厚3. (2分) (2020高一上·辽阳月考)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是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的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帝王。
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A . 创立中央集权B . 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C . 杯酒释兵权D . 稳固大一统局面4. (2分)在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是促进了()A . 少数民族的封建化B . 游牧民族农业化C . 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D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5. (2分) (2017高二上·黑龙江开学考) (汉)《盐铁论·水早》中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
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
农夫乐事劝功。
”下列有关汉代农业与铁器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 . 铁器用于农业始于汉代B . 铁器的使用使农业开始成为“天下之大业”C . 铁器的普遍使用促进了当时的农业生产D . 汉代农业生产完全依靠铁制农具6. (2分) (2019高一上·翁牛特旗期中) 《资治通鉴·唐纪》:“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
四川省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
四川省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9高一上·六安月考) 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这说明分封制()A . 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B .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C . 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D . 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2. (2分) (2015高一上·西安期中) 据《礼记》记载:“天子之豆(古代盛食器具)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这种规定反映的本质是()A . 严格的等级制度B . 天子生活奢侈、C . 政治地位越高生活水平越高D .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3. (2分) (2019高一上·南宁期中) 商朝分封,不见授土授民,有“封”,而无“建”;西周授土授民,有“封”,更有“建”。
据此可知,西周分封()A . 实现了“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B . 确立了周天子的专制王权C . 加强了西周对地方的统治D . 巩固了西周大一统的局面4. (2分) (2015高一上·鞍山期中) 在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古代中国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以下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A . 分封制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以后分裂割据的因素B . 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C . 三省六部制明确了宰相之间的分工,大大提高了对皇帝的监督效能D . 行省制是满族创立清朝时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 (2分) (2018高三上·龙泉驿月考) 《秦律·田律》规定:“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酤(买卖)酒,田啬夫(官职)部佐(官职)谨禁御之,有不令者有罪。
四川省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四川省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7高一上·武威期中)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
这一时期“社会转变”的表现是()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A . ①②④B . ②③④C . ①③④D . ①②③2. (2分) (2015高一上·吉林期中) 历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武王所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国’,维持了约七百年。
”与这里的“封建帝国”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 . 父系家长制B . 禅让制C . 皇帝制度D . 分封制3. (2分) (2017高一上·阳东月考) 古代中国社会有“出妇”之道,妇女没有家庭财产的继承权,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人出嫁后连姓氏都要随夫,也不能继承娘家的财产。
这种现象根源于()A . 宗法制的宗族森严原则B . 早期政治制度家国同构原则C . 分封制的权力与义务观D . 宗法制的父系血缘继承原则4. (2分) (2017高一上·榆林期中)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指()A . 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B . 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C . 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D . 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5. (2分)(2017·浙江会考) 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
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A . 皇帝制与郡县制B . 郡县制与刺史制C . 皇帝制与封国制D . 丞相制与刺史制6. (2分)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皇帝信玺右丞相印御史丞印南郡侯印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③④7. (2分)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四川省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四川省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8高一上·三亚期末) 《荀子·儒效》记载,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说明()①周的封国中周王亲属做诸侯的多②血缘纽带与分封制度相配合,以团结同姓贵族③西周初年民族隔阂日益严重④利用同姓贵族排斥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A . ①②B . ①②④C . ①③④D . ②③④2. (2分)“汉承秦制”,亦有创设。
以下属西汉创设的制度是()A . 什五连坐B . 郡县行政C . 刺史监察D . 皇权独尊3. (2分)下列哪个朝代建立之初,既实行分封诸侯,又实行郡县制A . 秦B . 周C . 西汉D . 唐4. (2分) (2017高一上·梁山月考) 有关王权形态发展,王国维曾这样论述:夏商时期的天子与诸侯没有君臣关系,天子只是诸侯的盟主而已;……而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天子的地位因此而至尊,由诸侯之长变为其君,并通过宗法礼乐制确定了与诸侯的君臣关系。
王国维的上述分析意在说明()A . 夏商是贵族联盟政治,西周是严格的君臣政治B . 夏商是贵族政治形态,西周则是官僚政治形态C . 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演进强化了王权D . 西周的专制王权大于夏商时期5. (2分)(2017·铁岭模拟) 《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
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序主要体现了()A . 皇权的独尊B . 中央集权的强化C . 等级制度的森严D . 文化专制的扩展6. (2分)分封制和郡县制是中国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
下列关于这两种制度表述最为恰当的是()A . 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B . 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C . 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D . 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7. (2分) (2018高三下·黄陵开学考) 东汉中期,对各地荐举上来的孝廉,朝廷要进行复试,“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即中央对儒生出身的孝廉,要考试经术,文吏出身的则考试笺奏。
四川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春秋时代盛行盟誓活动,有周王与诸侯间的盟誓、诸侯间的盟誓,也有卿大夫间的盟誓。
盟誓时往往举行庄严的仪式,杀牲歃血,宣读盟辞,并记录为盟书作为相互约束的依据。
这主要反映A.分封制的仪式发生重大变化B.诸侯争霸战争受到有效遏制C.礼乐制与等级秩序得到维护D.宗法分封制度遭到严重破坏2.据嘉靖《徽州府志》记载:“家多故旧,自唐宋来数百年世系,比比皆是。
重宗谊,讲世好,上下六世之施。
村落家构祠宇,岁晚殂豆。
”与此现象密切相关的古代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王位世袭制D.礼乐制度3.商朝的王位继承,有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说法。
这一继承制度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使政权趋向严密C.有利于社会稳定D.易导致权力纷争4.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5.中世纪西欧政治上是封建制度,即国王把土地作为采邑分封赏赐给贵族,贵族再分割采邑封给自己的附庸,层层分封,形成不同的等级。
由此可见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制类似于中国的A.中央集权制度B.宗法制度C.分封制度D.君主专制制度6.周初先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周武王姬发封其兄弟立国者15人,姬姓立国者40人。
这说明分封制的突出特点是A.等级B.血缘C.嫡长子继承D.世袭7.周襄王即位不久,他的弟弟王子带就联合戎、狄赶走了周襄王。
后来晋文公诛王子带,迎周襄王复位。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诸侯势力发生分化,分封制度遭到破坏B.宗法秩序受到冲击,周天子的地位衰落C.诸侯维护天子权威,中央集权得以强化D.礼乐制度趋于瓦解,诸侯僭越天子职权8.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丞相的是A.负责管理军事B.帮助皇帝处理政事C.执掌群臣奏章D.负责国家监察事务9.秦朝时期,”西南夷”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标志是A.嬴政攻灭东方六国B.秦军平定岭南地区C.蒙恬率军击败匈奴D.秦朝开辟五尺道10.《全球通史》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四川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2.唐太宗在谈到中央某机构的职权时说:“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这个机构应是A.中书省和门下省B.尚书省和中书省C.尚书省和门下省D.礼部和吏部3.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期,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4.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5.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
”这段话说明宋朝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6.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率小宗,小宗率群弟。
”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7.黄宗羲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这里的高皇帝是指A.李世民B.汉武帝C.朱元璋D.雍正帝8.在《南京条约》的下列条款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A.割香港岛给英国B.开五口通商口岸C.英商进出口关税由双方协定D.赔款2100万银元9.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下列对这一社会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为资本主义间接统治B.政治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C.“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D.“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10.义和团揭贴中写道:“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高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
以下能作为直接证据的考古发现是A. 城中发现20多万公斤的炭化稻堆积B. 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C. 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D. 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答案】B【解析】【详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私有制,产生了贫富分化,从而出现了阶级分化,而在当时精美的玉器和陶器的随葬品就是权贵阶层的生活表现,故答案为B;A只能表明当时开始种植水稻,不能说明贫富分化,A错误;C表明当时城市建造的水平,错误;D表明古遗址距今的时间,不能表示贫富分化,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命题人:帅海燕审核人:徐成功1.本试卷分选择题(第1~30题。
共60分)、判断题(第31~35题。
共10分)、非选择题(第36~38题,共30分)三部分。
2.本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为100分。
3.所有答案均应写在答题纸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完毕只需交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称者为小宗。
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
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
”(《礼记·大传》)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世袭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郡县制2.《荀子》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西周分封的主体是A.功臣贵族B.先代贵族C. 同姓亲族D.商朝旧族3.《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关于周朝的“维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创立权力至上的皇帝制 B.实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C.确立尊卑分明的礼乐制D.建立比较完备的宗法制4.分封制和郡县制是中国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下列关于这两种制度表述最为恰当的是A.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B.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C.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5.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D.标榜君权神授6.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B.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7.“政治进步,政权自然集中,任何国家都走这条路。
……然而自汉迄唐,就已有过于集权之势。
到宋、明、清三朝,尤其是逐步集权,结果使地方政治一天天地衰落。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下列制度或机构不利于“集权”的是A. 内阁B. 三省六部制C. 郡国并行制D. 军机处8.唐代尚书省对各类文书的签发与检核有明确的日程规定:“凡内外百司所受之事,皆印其发日,为之程限,一日受,二日报。
小事五日,中事十日,大事二十日,狱案三十日,其急务者不予焉。
”这一规定旨在A.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B.加强中央集权C.减少中央行政决策失误 D.加强君主专制9.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发展历程中,君权与相权的斗争长期存在。
下列各项中,能直接体现君主削弱宰相权力的措施是A.秦朝设立太尉 B.宋朝设立三司使C.元朝设立行中书省 D.清朝设立军机处10.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
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他认为中国科举制度具有A.自由性B.广泛性C.公正性D.民主性11.军机处奉命经办一切重大军政事务,成为国家的政治中枢。
军机大臣无专职,亦无定员。
军机处不设官署,除了奉命办事之外,自己不能作出任何决定,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即“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裁决军国大事 B.事实上行使丞相权力C.草拟审批政令 D.记录和传达皇帝旨意12.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
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
”“香港兴”“上海兴”都是因为签订了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3. 近代列强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的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4.1900年西方国家出版一幅“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的宣传画。
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推测他们痛打的结果是A.“弱者”最终灭亡 B.“弱者”成为“木偶”C.“弱者”迅速恢复,并发展壮大D.“弱者”被肢解瓜分15.20世纪30年代,日本关东军石原莞尔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
”通过下列哪一事变,这个荒谬的看法变成了关东军的侵略行经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16. 抗战初期,一位民主人士赞扬说:“此次大捷,其估量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日军锐气挫折”。
材料称赞的是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17.近年来,日本的右翼势力逐渐抬头,公开否认曾制造南京大屠杀。
假如中日两国对簿公堂,身为中方律师,下列资料中,可供你作为第一手资料提交给国际法庭的有①南京大屠杀时外国记者拍下的照片②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录③万人坑遗址④陆川导演的电影《南京,南京》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 右图是抗日战争时期某著名战役示意图,其所属会战的特点或影响是A.日军速战速决战计划的破产B.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C.标志相持阶段的到来D.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19.某专家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平等的许诺……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
”下列最有可能导致“贫民失望”的是A.定都天京后斗志松懈B.天京事变后由盛转衰C.《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D.《资政新篇》因故未能实行2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其主要内容和特点不能体现A.主权在民原则B.三权分立原则C.责任内阁制D.总统拥有绝对权力21.在学习了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有五位同学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
其中哪些同学的观点符合辛亥革命的实际情况:甲:辛亥革命后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国家的主人。
乙: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丙: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些民主和自由权利。
丁: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戊: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A.乙丙丁戊 B.甲乙丙戊 C.甲乙丙丁 D.甲乙丁戊22.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
会后,毛泽东拒绝去上海中央机关工作,他说:“我不愿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
随即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根据会议精神回湖南发动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这次会议应是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西柏坡会议23.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过:“……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
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A.发动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B. 找到井冈山的革命道路C.遵义会议的召开D. 长征胜利完成24.毛泽东《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A.南昌起义的爆发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C.红军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 D.人民军队解放南京25.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红色旅游”的文化长廊。
针对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同学们提出的主题恰当的是A.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B.太行硝烟,胜利曙光C.抗联英雄,林海雪原 D.千里跃进,揭开序幕26.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列标语口号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打倒列强,除军阀”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④③①②27.与《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推动了政治协商制度发展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C.提出民族区域自治 D.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28.毛泽东在某会议上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该“里程碑”是指A.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29.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国务院有关部委制定了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22个配套性文件或规章,四川、海南、重庆等省市出台了13个有关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137个自治条例、510个单行条例、75个变通和补充规定。
这体现了A.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逐步实现B.国家法律的社会主义原则C.各级政府重视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建立30.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
《告台湾同胞书》被看成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笫一步,主要是因为它 A. 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 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C. 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D. 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本部分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31. 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皇权为核心,但相权一直威胁着君权,直到清朝时期建立军机处,废除了丞相制度,才结束了这一斗争。
( ) 32.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较好地处理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 )33. 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 )34.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五四运动、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终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 )35.我国最早成立的自治区是1947年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最晚成立的是1965年成立的西藏自治区 。
(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36.“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图示一图示三图示二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