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16页文档
浅议马克思的“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
浅议马克思的“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摘要: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以前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进行了批判性阐释,认为不管是消费、分配还是交换都只是作为生产活动的内在要素包含在生产之内,而绝不是一种并列的的关系。
这里所指的“生产”是“物质生产”而且是“生产一般”,是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生产,包括物质形式和社会形式。
因而,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都是这个“生产”的要素和内容。
关键词:物质生产;生产一般;关系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我们非常容易地误以为“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1)具有直接的同一性:生产是消费;消费是生产。
(2)每一方表现为对方的手段,以对方为媒介,相互依存;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
(3)每一方都为对方提供对象,每一方都在自己实现时创造对方,把自己当作对方创造出来。
这种结论的得出似乎很容易,因为:(1)消费生产着生产:产品在消费中才成其为产品;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创造了生产的对象、动力、目的和生产者的素质。
(2)生产决定着消费:生产决定着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和消费的动力。
然而,当“生产就是消费,消费就是生产”的观点在马克思的大段阐述下变得显而易见时,马克思则表示这只是黑格尔主义者、社会主义美文学家、平庸的经济学家的一贯主张而已。
实际上,马克思并不是要否认生产与消费的紧密联系,而是反对将两者完全等同起来。
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并不意味着两者是没有差别的。
生产与消费除了具有上述的联系之外,还是相互对立的:首先,生产和消费是一个过程的两个要素,生产是居于支配地位的要素。
而“消费,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消费表现为生产的要素”。
其次,“在社会中,产品一经完成,生产者对产品的关系就是一种外在关系,产品回到主体,取决于主体对其他个人的关系。
”也就是说,从社会关系上来看,产品并不一定回到生产者手中,因为生产者在社会中并不是为了获得、占有产品而进行生产。
考研 政治 强化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哲 第四单元第三段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1)生产力的产生、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性质和状况。
(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3)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它相适应,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迟早要变化的。
产生性质、发展变化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1)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就会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2)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1)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就会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2)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形成、性质和变革。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2)这条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普遍的客观规律,是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
(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2)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
生产的社会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论断的立论根据。
(3)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
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基石。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根本目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其实践,在人民中作用的好坏及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什么作用和起多大作用。
人类社会发的一般规律包括()根本规律()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B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的规律C生产方式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E阶级斗争发展的规律F通过劳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规律答案:ABCD C(五)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生产关系与分工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生产力、生产关系与分工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生产力、生产关系与分工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唯物史观基本范畴分析【摘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内容,认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概念,发展,及其相互的作用是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他学科的基础。
分工范畴的提出是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的重要环节。
分工是联系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的中介,分工与生产力及生产关系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分工的物质性还决定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客观性,分工是人异化的根源,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需要消除分工。
【关键词】分工;生产力;生产关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初步形成唯物史观。
分工范畴的提出是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的重要环节。
分工理论具有客观性与历史性,分工理论的提出是马克思实现人本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的中介。
1.马克思关于分工理论的内涵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思想起点来源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分工概念,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产生于资本积累和劳动分工的相互作用,即资本积累进一步推动了生产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发展,而劳动分工反过来通过提高总产出使得社会可生产更多的资本积累,让资本流向最有效率的生产领域。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对马克思产生很大影响,“斯密认为劳动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他在《国富论》中写道:“劳动生产率最大的改进,以及劳动在任何地方运作或应用中所体现的技能、熟练和判断的大部分,似乎都是劳动分工的结果。
”马克思在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上,发现了科学的分工范畴。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试图揭示劳动异化的根源,但人本主义的哲学基础使得马克思陷入了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循环论证的迷宫中。
《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对唯心主义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的分工理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与老年黑格尔派远离现实世界造成的唯心主义本质。
《德意志意识形态》从现实的人和现实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六章
第六章社会的基本结构与文明进步教学目的与要求:分别掌握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的政治结构、社会的观念结构各自的基本内容,了解社会形态的两种划分标准。
教学重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国家、意识形态教学难点:社会的观念结构人类社会是由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文化结构组成的统一的有机整体,其中经济结构是整个社会有机体的物质基础。
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其各自的特殊性,它们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揭示社会有机系统形成的基础、原因和机制,揭示其基本构成和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过程和规律。
第一节社会的经济结构与要素社会经济结构就是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子系统,其中,生产力是其根基。
一、社会生产力(一)生产力的构成生产力是指人类改造自然,获取生活资料的能力。
生产力的要素,主要包括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以及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
它体现着在生产活动中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
一方面是人的“自然力”和本质力量不断对象化,自然力不断地被“人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外部自然力被同化于人的体力、自然规律被同化为人的智力的过程。
这两个方面的统一构成生产力的本质。
构成生产力的要素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独立的实体性要素,一类是非独立的附着性、渗透性要素。
独立的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
劳动资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各种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体系,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劳动资料是个内容广泛的物质系统,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其中生产工具是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除了生产工具外,劳动资料还包括劳动过程中所必需的、不属于劳动对象的物质条件和物质资料,比如生产过程中的动力系统、能源系统、控制系统、信息系统等。
劳动资料是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媒介,只有把劳动资料作为发挥力量的手段,才能改造和影响劳动对象,创造出适合人类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
国外学者论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最新文档
国外学者论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1938 年,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书中写道: “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以及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所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社会的生产力。
” [1](P442) 在斯大林看来,生产力就是生产工具与劳动者的结合,即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生产物质资料才称为生产力。
斯大林的这一论述在相当长的时期统治着社会主义阵营。
毛泽东也作过类似的理解,他说,“生产力有两项,一项是人,一项是工具”[2](P319) 。
后经我国学者进步明确简化,生产力成为“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同生产工具这两项,就构成社会生产力” [3](P4) 。
我国的理论界长期以来一直沿用这个定义,与此同时,国外学界经历着持久的关于“生产力”的争论。
多数国外学者受斯大林的影响,在工具和技术的层面上使用生产力概念。
在罗森塔尔等人编写的《简明哲学词典》中引了斯大林的论述[4](P123 -124) 。
布哈林在《过渡时期的经济学》中说,生产力范畴是“技术范畴” [5](P74) ,他还肯定考茨基的技术决定论是正确的。
尼?拉宾说,生产力是“劳动工具和劳动技能” [6](P6) 。
马文?哈里斯也说,“生产力概念看上去相当明确,指的是客位行为上的技术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7](P258) 。
相关的论述还有很多,比如奥康纳认为:“马克思主义者一般都把包括工业技术、机械和工具以及工人的技能在内的技术关系定义为生产力” [8](P59) 。
又如齐泽克用“蛇的隐喻”来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范式,生产力在他那里“通常被简化为技术的进步”[9](P433) 。
威廉姆?肖的“技术决定论”颇有代表性[10](P3 、50) 。
希尔贝克和伊耶认为,“生产力就是具有技术知识和工具的劳动力,也就是说是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相互发展的那个源泉本身” [11](P439) 。
将生产力简化为技术力量的观点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不仅仅在于意识和制造工具,确切地说是技术的进步。
马克思是如何发现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
姓名:黄菜花学号:20099336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是如何发现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学说以“四个因素、两组矛盾”为主,加阶级斗争理论为主要特征。
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学说中的“四个因素”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概念进行准确的理解和分析是撑握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学说的关键。
(1)生产力:在马克思主义的各种著作中,生产力通常被阐述为: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和与客观自然界的斗争过程中,获得的战胜自然、改造自然、服务于人类的能力,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因素构成。
(2)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相互关系的总称。
从生产关系的定义中及有关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关系与经济关系成为生产关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但是如果把人们在经济活动及生产劳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之外,社会生活中包括政治关系在内的其他各种关系均作为经济与劳动关系的延伸而被纳入生产关系的概念之内,将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社会关系,则是错误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主要是: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③生产关系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推动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进步。
(3)经济基础:指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具体讲就是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
经济基础的核心就是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
(4)上层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治体制,二是社会意识形态。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具体的阐述如下: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与发展方向,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与内容,③、上层建筑制约、影响经济基础的发展速度。
上层建筑运用各种方式努力推动和促进符合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当其维护的经济基础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和要求时,上层建筑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其维护的经济基础不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和要求时,上层建筑就阻碍新的经济基础的发展,阻碍社会的进步。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3版)课后习题(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圣才出品】
第9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一、概念题1.社会基本矛盾答:社会基本矛盾是指在社会这个有机体的无数矛盾中,起着本源的总制动作用的矛盾,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规定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结构,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答:(1)生产力从哲学上看,生产力是指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
生产力是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物质变换的能力。
人本身的“自然力”、智力、本质力量不断对象化,自然不断地被“人化”的过程;外部自然力不断被同化为人的体力、自然规律不断被同化为人的智力,从而使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得增强的过程。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了社会生产力,构成生产力的本质。
(2)生产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构成。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各自特征决定了二者之间必然产生相互作用、矛盾运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主要表现为: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它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答:(1)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要把握两点:①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②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
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马克思哲学第三章社会发展2019精品文档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
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
•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 唯心史观 • 唯物史观
(二)唯心史观的非科学性
• 1、几种唯心史观 • A神学史观: • B理性史观:黑格尔: • C人道主义历史观:费尔巴哈: • D英雄史观: • 道德教化 • 2、评价: • A忽视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 B忽视了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科学技术
+科技 ×科技
科技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 含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 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分类:狭义与广义
所有制关系的两种类型: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 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
•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 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
美国人权纪录:其民主是金钱的民主
•
美国人权纪录:少数族裔贫困率居高不下
•
美国人权纪录:妇女频遭性侵犯和暴力
•
美国人权纪录:每年1/5人成为犯罪受害者
•
美国人权纪录:每年有130万名家庭暴力受害者
•
美国人权纪录:种族仇恨犯罪频发
•
美国人权纪录:儿童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
•
美国人权纪录:移民应有权利得不到保障
• 选择性:A必然性是选择性的基础
•
B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
•
C是人民群众的选择
• 4、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2019硕士
• 20.1989年,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弗朗西斯.福山抛出了所谓 的“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社 会形态进步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的统治形式”。然而, 20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终结的不是历史,而是西方的优越感。 就在柏林墙倒塌20年后的2009年11月9日,BBC公布了一份对 27国民众的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受访者不满资本主义制度, 此次调查的主办方之一的“全球扫描”公司主席米勒对媒体表 示,这说明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资本主义并没有取得看上 去的压倒性胜利,这一点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的尤其明显, “历史终结论”的破产说明:( )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九章 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十章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人的需要与自然的矛 盾引起的。人要生存和发展, 必须满足自身 的需要。正是人的需要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成为生产力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人的需要与劳动之间的矛盾:
为了解决人的需要与自然的矛盾, 人的需要不仅向劳 动转化, 与此同时, 劳动也向人的需要转化。需要 和劳动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便构成了生 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由于人的需要总是在与劳动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增长和 扩大, 因而人类劳动的内在动力必然是持久的、永恒 的。
为了更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生产力标准, 还应当对“ 生产力发展”本身作出正确的理解。具体说来, 应主要 把握两个统一:
首先, 生 产力发展是 经济发展与 人的发展的 统一。
其次, 生 产力发展是 发展水平与 发展速度的 统一。
总结
确立生产力标准, 对于研究和推进社会发展进步有着 重要的意义。一方面, 它使社会历史评价有了更为科 学的基础。另一方面, 它为我们实际推进社会发展提 供了正确的出发点。
生产力标准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 原因在于:
第一, 生产力的发展 是实现社会发展各种目 标的前提条件。 第二, 生产力的发展 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
第三, 生产力的发展 是社会发展的客观标志。
解析
1.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标准, 但不 是唯一标准。在具体评价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时, 应 当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标准之间的关系, 将每种标准 放到应有的位置上。 2.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用生产力标准评价社会发展 进步时, 必须注意生产关系。因为既然以是否有利于 生产力的发展来作为衡量的标准, 那就不能仅看生产 力水平的高低, 更要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适合 程度。同时, 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总是通过生产 关系才能实现。只有合理的生产关系,才能保证生产 力的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劳动者, 使生产力发展真正 有助于社会进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第三章
D 生产资料的所有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1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时就对生产力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时候,就对生产力起阻碍作用。
3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
28.(04.06论)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
答
都是为了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运动.
第一社会革命是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落后的社会制度,是社会形态的根本性质变;社会改革则是对同一社会制度的社会体制做某种程度的调整,是同一社会制度的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答
①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就是立足本国国情,
总结实践经验,根据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适应的部分,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进步
②我国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4.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从社会主体的范围来看氛围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思想体系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
,他们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在阶级社会里巨头一定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六章第一节 社会经济基础与要素
经 济 基 础
二、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和类型
上层建筑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 之上的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 以及体现这些制度和设施的意识形态 的总和,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 层建筑两部分。 生产方式是整个社会的物质 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社 会政治结构和社会意识结构,这就 是上层建筑。
三、阶级是特定经济结构中 的人群共同体
会形式中结合起来,才能构成现实 的生产力,这种特定的社会形式就 是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一种 “ 物质的社会关系”
二、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和类型
从静态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 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 产品分配关系构成,生产资料所有 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本质 从动态看,生产关系贯穿于生产、 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
科学技术
特 点
结构更为复杂 硬件结合更佳 软件愈益重要
现代生产力结构公式
特 点
结构更为复杂 硬件结合更佳 软件愈益重要
二、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和类型
二、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和类型
生产关系
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 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二、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和类型 生产力三要素只有在特定的社
三、阶级是特定经济结构中 的人群共同体
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 历史阶段相联系。
阶级的划分是以 生产的不足为基础的, 它将被现代生产力的 充分发展所消灭。
——恩格斯
实体型要素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硬件
渗透型要素(科技)
传导型要素(信息) 软件
媒介型要素(现代教育)
流通型要素(资金)
运筹型要素(管理)────────翰动资料+劳动对象
现代生产力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科学技术
论述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既然社会历史是发展的,那么作为揭示社会历史本质的社会历史观就必须揭示什么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事实上,构成人类社会的一切要素和矛盾,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这些动力从不同方面,以不同方式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各自不同的、不可相互替代的作用,然而这些动力在发挥其作用时又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从而构成了一个内容复杂的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革命和改革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要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前提下,正确认识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要深刻理解科学的社会功能,尤其要深刻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含义;要深刻认识交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表现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就是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
所谓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
同时,这两对矛盾也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需要经常解决的矛盾,或说解决这两对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特定的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必将被消灭,而随着阶级的消灭,国家也必将走向消亡。
本节分别从阶级产生和实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等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
一、阶级的产生和实质马克思主义认为,就阶级的产生而言,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一个核心概念。
生产力代表了人类社会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而生产关系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间的社会关系和相互的权利义务。
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运动和相互作用,对于社会发展的进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
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社会能够更高效地创造财富。
然而,生产关系却相对稳定,不易改变。
传统的生产关系往往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束缚了人们的生产能力。
例如,在封建社会中,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压迫,限制了农民的农业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使社会陷入了发展的瓶颈。
其次,我们来探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过程。
生产力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对生产关系提出挑战,进而要求生产关系的适应和调整。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这种矛盾的运动呈现出不同的形式。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导致了工人阶级的形成,工人阶级的出现反过来又加速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私人占有和剥削使得工人阶级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开始争取权利和解放。
这种矛盾运动最终促成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即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最后,让我们关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统一。
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发展,即人们能够充分发挥生产力的潜力,并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同时在分配上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这要求我们在调整生产关系时,根据生产力的要求,建立起合理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社会生产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助力。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良性互动,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通过深入理解和认识这一矛盾运动,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为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支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PPT 第三章
谁是笫一性,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划分两种 历史观的标准,是长期斗争的焦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物史观 唯心史观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三、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一)定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的本质 和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坚持社会存 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 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社会基本 矛盾规律推动社会发展,人民群众是创造 历史的主人,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 组成部份,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哲学历史观的演变 社会存在 基本问题 社会意识 定义 唯物史观 基本原理 社会有机体 社会基本矛盾 (内因) 社会动力系统 (外因)
第一节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总 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对人类社 会的起源和本质,对历史发展 动力和一般规律的根本看法。 胡锦涛同志强调,只有铭 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 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 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 在、正确创造未来。
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内容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狭义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动态的生产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静态的生产关系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第二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生产生产力力的发展变化机器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石器原始社会青铜器奴隶社会铁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第一促进作用第二阻碍作用两者的矛盾运动第一矛盾运动的根源生产力具有变动性生产力具有变动性生产关系具有稳定性第二矛盾运动的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第三矛盾运动的过程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理论意义生产关系具有稳定性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1经济基础p105定义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 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 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 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 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 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 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 性和能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的社会理论,旨在解析和改变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被视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一,对社会发展和历史变革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一、生产力的定义与作用生产力是指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通过劳动和生产资料来改造和创造自然物质的能力。
它包括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两个方面。
物质生产力是人们通过运用自然界物质资源,以劳动和生产资料为媒介,创造和满足人们生活和发展需要的能力。
精神生产力则指的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力基础上,通过抽象思维和知识创新,对世界认识和改造的能力。
生产力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劳动力,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形态的演进,历史上的革命和变革,往往伴随着生产力的突破和提升。
二、生产关系的定义与作用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生产和占有物质财富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它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劳动分工关系和分配关系等方面。
生产关系是社会制度的基础,决定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和各成员之间的地位和角色。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就会出现矛盾和问题。
例如,在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中,生产关系的束缚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人们受到剥削和压迫,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
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重要动力。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所有制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在私有制的制约下,生产力受到了个人私利和私人占有的限制,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和效率低下。
相比之下,公有制的出现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能够更好地调动社会资源,激发人们的创造潜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科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答: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现实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社会经济历史条件);(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阶级条件);(3)直接理论来源,在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
5、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该如何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答:首先,要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为此,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它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同时,还要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其次,要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第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 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主要
表现为两种情形: 首先,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 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其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 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分工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重要的中 间环节。A、分工具有生产力属性:劳动者与劳动工具; B、分工具有生产关系属性:人与人的结合方式。
体力劳动者
脑力劳动者
劳动资料,劳动者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物或物的系统,
是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体。
“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
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 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 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 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0页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改革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所谓生产力,是指人们在改造自然,使之适
应于人的需要的物质力量,标志着人类改造 自然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生产力也包括科学。
生产力包括三个主要要素,即劳动者、劳动
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所加工的事物 劳动对象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进入生产过程的那部分自然界,即自然界直 接提供的用于生产的自然物; 另一类是经过人们加工的劳动对象,即原料。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诸要素相结合的社会形式,是人
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它 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 品分配关系构成的。具体体现在生产、分配、交换和 消费四个环节之中。
马克思主义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从它的创造者和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将,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5、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2、矛盾的特殊性:⑴不同的事物各有其特点。
⑵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⑶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发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3、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4、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使辩证统一的关系。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2、从实践的特点看,时间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四、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方法论: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