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书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书

3 排洪工程设计方案开县是四川盆地东部地区的一部分,山体较多,中原和木桥小区背后(南侧)有一山体。

由于山体地形坡度大,积水时间短,洪水历时也不长,一到雨季,大量山洪水排泄而下,水流急,流势猛,且水流中还夹带着砂石等杂质,冲刷力大,容易使山脚下小区受到破坏而造成严重损失。

为了尽量减少洪水造成的危害,保护山脚下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要认真做好防洪规划,拟在山坡上新建一条排洪沟,拦截山洪,将山洪引出居住区,排入附近水体中。

3.1 设计原则(1)排洪工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小区旁边山洪现状,切实解决山洪对小区造成的危害和隐患。

(2)排洪工程的设计应与原有的DN1200市政水泥涵管结合起来,使山洪能够顺利流入市政管道。

(3)为减小对市政管道的堵塞,应考虑设置沉砂设施。

3.2 设计依据:1、《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2、《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6、《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8、《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02)9、实测地形图。

3.3 排洪沟设计要点(1)排洪沟应尽量利用原有山洪沟,必要时可作适当整修原有山洪沟是山洪若干年来冲刷形成的,其形状、底板都比较稳定,因此应尽量利用原有的天然沟道作排洪沟。

当利用原有沟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必须加以整修时,应注意不宜大改大动,尽量不要改变原有沟道的水力条件,而要因势利导,畅通下泄。

(2)排洪沟应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坡度排洪沟的走向,应沿大部分地面水流的垂直方向,因此应充分利用地形坡度,使截流的山洪水能以最短距离重力流入受纳水体。

(3)排洪沟采用明渠或暗渠应视具体条件确定一般排洪沟最好次用明渠,但当排洪沟通过市区或厂区时,由于建筑密度较高、交通量大,应采用暗渠。

排洪沟、暗涵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排洪沟、暗涵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3)1 工程概况 (3)2 编制依据 (3)3 编制原则 (3)二、施工部署 (4)1、组织机构 (4)3、劳动力安排计划 (5)4、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5)5、技术准备 (6)三、施工进度计划 (6)四、暗涵主要施工方案 (6)1、施工程序 (7)2、施工方法 (7)2.1测量放样 (7)2.2基坑开挖 (7)2.3地基承载力检测 (8)2.4暗涵底板施工 (8)2.5墙身及顶板施工 (9)2.6伸缩缝处理 (10)2.7暗涵出口 (10)2.8 台背回填及涵顶填土 (9)2.9检查验收 (11)1、施工程序 (11)2、施工方法 (11)2.1测量放样 (11)2.2基坑开挖 (11)2.3地基承载力检测 (12)2.4基础施工 (12)2.5墙身施工 (12)2.6 台背回填 (15)2.7 检查验收 (15)六、本项工程的质量控制指标、检测频率和方法 (16)1、基坑开挖质量检测 (16)2、混凝土基础质量检测 (16)3、钢筋工程安装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17)七、质量控制措施 (17)八、文明施工措施 (20)九、安全保证措施 (20)1 、安全生产目标 (20)2、五项安全管理制度 (21)3、保证安全具体措施 (22)十、环保措施 (23)附图、脚手架搭设、模板加固、临时排水及施工平面布置图排洪沟、暗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 工程概况排洪沟、暗涵位于厂区东侧,排洪沟主要接收上游自然水沟内排水,排洪沟为C15毛石混泥土结构,排洪沟长254米,排洪沟末端接钢筋混泥土暗涵,暗涵长126.25米,暗涵为钢筋混泥土结构,壁板、顶板厚度为40cm、底板厚度为50cm,暗涵混泥土为C30抗渗混泥土,抗渗等级P8,垫层混泥土为C15。

2 编制依据2.1、施工图纸2.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2.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4、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032.5《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2.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2.7《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27-20012.8其他有关工程技术规范3 编制原则3.1 遵守合同条款要求,认真贯彻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指令和要求;3.2 严格遵守合同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3.3 坚持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实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3.4 自始自终对施工现场坚持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静结合、科学管理的原则;(5)实施项目管理,通过对劳务、设备、材料、技术、资金、方案、信息、时间与空间的优化处理,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及社会效益。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

精心整理3 排洪工程设计方案开县是四川盆地东部地区的一部分,山体较多,中原和木桥小区背后(南侧)有一山体。

由于山体地形坡度大,积水时间短,洪水历时也不长,一到雨季,大量山洪水排泄而下,水流急,流势猛,且水流中还夹带着砂石等杂质,冲刷力大,容3.13.2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6、《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8、《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02)9、实测地形图。

3.3 排洪沟设计要点(1)排洪沟应尽量利用原有山洪沟,必要时可作适当整修原有山洪沟是山洪若干年来冲刷形成的,其形状、底板都比较稳定,因此计要求而的水力条用地形坡建筑密度淤情况等增加,以防得设在转弯处。

一次跌水高度通常为0.2~0.6m,有的多达20~30级,消能效果很好。

陡槽页称急流槽,纵坡一般为20%~60%,多采用片石、块石或条石砌筑,也有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

陡槽终端应设消力设备。

(5)排洪沟的断面形式排洪明渠的断面形式常用矩形或梯形断面,最小断面B×H=0.4m×0.4m排洪沟的材料及加固形式应根据沟内最大流速、当地地形及地质条件、当地材料供应情况确定。

(6)排洪沟的设计流速为了防止山洪冲刷,应按流速的大小选用不同材质的沟底沟壁。

明渠最小按下表规据不同的3.4 排洪沟设计计算3.4.1 设计防洪标准在进行防洪工程设计时,首先要确定洪峰设计流量,然后根据该流量拟定工程规模。

为了准确、合理地拟定某项工程规模,需要根据该工程的性质、范围以及重要性等因素,选定某一频率作为计算洪峰流量的标准,称为防洪设计标准。

实际工作中一般常用重现期衡量设计标准的高低,即重现期越大,则设计标准越高,工程规模也就越大;反之,设计标准低,工程3-3。

4#排洪渠设计说明

4#排洪渠设计说明

厦门市海沧南部4#排洪渠下游段(K3+045.045~K4+328.444)施工图设计说明1.概述1.1.工程概况4#排洪渠起于马青路现状涵洞,沿南海三路西侧往南,穿过角嵩路、青沧路、建港路、青井路后,沿港中路往西绕过码头,穿过规划厦漳大桥后向南排入外海;渠道全长约4320m。

1.2.设计范围及内容本次设计范围为4#排洪渠下游段(K3+045.045~K4+328.444),长1283.4m堤岸为复式斜坡式堤,底宽为13.5m,下堤岸高3m,上堤岸与两侧道路或吹填场地高程衔接;包括渠道渠底铺砌、堤岸、软基处理及闸阀等其它排洪构筑物设计。

本册内容包括4#排洪渠下游段渠道、堤岸及闸阀等其它排洪构筑物设计,渠道软基处理详见“第三册软基处理”。

1.3.设计依据:1)《厦门海沧南部港中路、南海三路、4#和后井排洪渠工程》设计合同,合同编号:厦-07-01。

2)《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2008年2月15日)。

3)《海沧南部西片区排洪系统及竖向规划优化调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2007年3月)。

4)《厦门市海沧南部港中路(含4#排洪渠下游段)工程方案设计》(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2007年5月)。

5)《海沧南部港中路(含4#排洪渠下游段)工程方案设计评估报告》(厦门市工程咨询中心,2007年7月23日)。

2.设计标准及设计规范2.1.设计技术标准防洪设计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及《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规定,《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3-2020)》明确区域内溪流或排洪沟设计标准根据其重要性采用20~50年一遇。

采用《海沧南部西片区排洪系统及竖向规划优化调整》制定的标准,确定本工程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的洪水。

洪潮组合标准:采用《海沧南部西片区排洪系统及竖向规划优化调整》制定的标准,即海沧南部排洪系统采用洪潮组合为:50年一遇设计洪水遭遇多年平均年最高潮位和2年一遇洪水遭遇100年一遇高潮位组合的外包线为设计水面线。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

3 排洪工程设计方案开县是四川盆地东部地区的一部分,山体较多,中原和木桥小区背后(南侧)有一山体。

由于山体地形坡度大,积水时间短,洪水历时也不长,一到雨季,大量山洪水排泄而下,水流急,流势猛,且水流中还夹带着砂石等杂质,冲刷力大,容易使山脚下小区受到破坏而造成严重损失。

为了尽量减少洪水造成的危害,保护山脚下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要认真做好防洪规划,拟在山坡上新建一条排洪沟,拦截山洪,将山洪引出居住区,排入附近水体中。

3.1 设计原则(1)排洪工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小区旁边山洪现状,切实解决山洪对小区造成的危害和隐患。

(2)排洪工程的设计应与原有的DN1200市政水泥涵管结合起来,使山洪能够顺利流入市政管道。

(3)为减小对市政管道的堵塞,应考虑设置沉砂设施。

3.2 设计依据:1、《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2、《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6、《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8、《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02)9、实测地形图。

3.3 排洪沟设计要点(1)排洪沟应尽量利用原有山洪沟,必要时可作适当整修原有山洪沟是山洪若干年来冲刷形成的,其形状、底板都比较稳定,因此应尽量利用原有的天然沟道作排洪沟。

当利用原有沟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必须加以整修时,应注意不宜大改大动,尽量不要改变原有沟道的水力条件,而要因势利导,畅通下泄。

(2)排洪沟应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坡度排洪沟的走向,应沿大部分地面水流的垂直方向,因此应充分利用地形坡度,使截流的山洪水能以最短距离重力流入受纳水体。

(3)排洪沟采用明渠或暗渠应视具体条件确定一般排洪沟最好次用明渠,但当排洪沟通过市区或厂区时,由于建筑密度较高、交通量大,应采用暗渠。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3 排洪工程设计方案开县是四川盆地东部地区的一部分,山体较多,中原和木桥小区背后(南侧)有一山体。

由于山体地形坡度大,积水时间短,洪水历时也不长,一到雨季,大量山洪水排泄而下,水流急,流势猛,且水流中还夹带着砂石等杂质,冲刷力大,容易使山脚下小区受到破坏而造成严重损失。

为了尽量减少洪水造成的危害,保护山脚下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要认真做好防洪规划,拟在山坡上新建一条排洪沟,拦截山洪,将山洪引出居住区,排入附近水体中。

3.1 设计原则(1)排洪工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小区旁边山洪现状,切实解决山洪对小区造成的危害和隐患。

(2)排洪工程的设计应与原有的DN1200市政水泥涵管结合起来,使山洪能够顺利流入市政管道。

(3)为减小对市政管道的堵塞,应考虑设置沉砂设施。

3.2 设计依据:1、《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2、《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 ;6、《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 )8、《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 )9、实测地形图。

3.3 排洪沟设计要点(1)排洪沟应尽量利用原有山洪沟,必要时可作适当整修原有山洪沟是山洪若干年来冲刷形成的,其形状、底板都比较稳定,因此应尽量利用原有的天然沟道作排洪沟。

当利用原有沟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必须加以整修时,应注意不宜大改大动,尽量不要改变原有沟道的水力条件,而要因势利导,畅通下泄。

(2)排洪沟应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坡度排洪沟的走向,应沿大部分地面水流的垂直方向,因此应充分利用地形坡度,使截流的山洪水能以最短距离重力流入受纳水体。

(3)排洪沟采用明渠或暗渠应视具体条件确定一般排洪沟最好次用明渠,但当排洪沟经过市区或厂区时,由于建筑密度较高、交通量大,应采用暗渠。

排洪沟设计说明【最新版】

排洪沟设计说明【最新版】

排洪沟设计说明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2、《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6、《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8、《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02)9、实测地形图。

二、设计内容:本工程设计为忠县甘井集镇防洪工程施工图设计。

其中忠县甘井1#集镇防洪工程中排洪沟A长70米,排洪沟B长35米,排洪沟沟C 长80米;忠县甘井2#集镇防洪工程中排洪沟长617米。

三、排洪沟流量计算1、防洪标准根据《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本设计排洪沟按20年一遇设防,即设计频率为5%,安全超高值0.4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2、排洪沟汇水面积的确定忠县甘井集镇1#防洪沟的汇水面积根据1:500地形图进行划分。

3、洪峰流量计算设计洪峰流量计算公式采用水科院推理公式:Q=0.278ΦSF/t其中:重现期按P=5%;Φ-洪峰经流系数;S-雨力(mm/h);n-暴雨递减指数;t-流域汇流时间(h);F-流域集水面积(km2)。

4、排洪渠的平面设计本次设计的排洪沟,根据集镇房屋边界而定。

5、纵断面设计本工程都需要挖方,在保证出口标高及支流接入没有问题的情况下,采用较大的纵坡可增加流速,减少过水断面,减少挖方。

通过纵断面坡度的调整,可有效减少工程数量,降低造价。

详见纵断面设计图。

四、排洪沟结构设计:1、排洪沟采用M7.5浆砌条石断面结构(具体详见S-Ⅰ-03)。

2、排洪沟砌筑石料采用质地均匀、耐风化和耐浸蚀、等级不低于30#、长与厚分别不小于30cm和20cm的毛块石,敲去尖锐凸出部分、不许用扁平、细长条或圆球状的石料。

砌石要放置平稳,用小石子填塞空隙,分层错缝叠砌,不得做成水平通缝。

排洪沟设计总说明

排洪沟设计总说明

仁寿县文林工业园区叶桥排水沟建设工程施工图补充设计图册岳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14年10月目录序号图号图名页次1 说明设计总说明 12 仁寿--叶桥--(技施-补充设计)--01 补充设计总平图 23 仁寿--叶桥--(技施-补充设计)--02 箱涵纵剖面图 34 仁寿--叶桥--(技施-补充设计)--03 现地面高程横剖面图 45 仁寿--叶桥--(技施-补充设计)--04 箱涵开挖横剖面图 56 仁寿--叶桥--(技施-补充设计)--05 档墙纵剖面图 67 仁寿--叶桥--(技施-补充设计)--06 档墙开挖横剖面图78 仁寿--叶桥--(技施-补充设计)--07 档墙横剖面图89 仁寿--叶桥--(技施-补充设计)--08 临时排水坝横剖面图910 仁寿--叶桥--(技施-补充设计)--09 人行道及集水井剖面图1011 仁寿--叶桥--(技施-补充设计)--10 集水井大样图(一)1112 仁寿--叶桥--(技施-补充设计)--11 集水井大样图(二)1213 仁寿--叶桥--(技施-补充设计)--12 梯步图1314 仁寿--叶桥--(补充设计)-预算预算表1415 仁寿--叶桥--(补充设计)-预算计算书15~19设计总说明一、本工程为文林工业园区叶桥排水沟补充设计,与主设计配合使用。

为1%~2%,坡向为河道,间距为5米,材料为DN100PVC管。

二、图中尺寸单位,以图中说明为准。

八、为保证工程建设的一致性,路牙石、人行道步砖、青石栏杆等,三、工程概况:参照原已完工工程执行,连接处应保证其完整性和一致性。

本次补充设计增加了档墙工程设计70米,从A0+0.00——九、构造和防水、泄水措施:A0+070。

因厂区建设回填,原箱涵部分K0+0.00——K0+240处1、档墙每隔10~15m应设置一条变形缝(或伸缩缝),宽度为2 增加土石方开挖m³,增加土石方回填m³。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

3 排洪工程设计方案开县是四川盆地东部地区的一部分,山体较多,中原和木桥小区背后(南侧)有一山体。

由于山体地形坡度大,积水时间短,洪水历时也不长,一到雨季,大量山洪水排泄而下,水流急,流势猛,且水流中还夹带着砂石等杂质,冲刷力大,容易使山脚下小区受到破坏而造成严重损失。

为了尽量减少洪水造成的危害,保护山脚下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要认真做好防洪规划,拟在山坡上新建一条排洪沟,拦截山洪,将山洪引出居住区,排入附近水体中。

3.1 设计原则(1)排洪工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小区旁边山洪现状,切实解决山洪对小区造成的危害和隐患。

(2)排洪工程的设计应与原有的DN1200市政水泥涵管结合起来,使山洪能够顺利流入市政管道。

(3)为减小对市政管道的堵塞,应考虑设置沉砂设施。

3.2 设计依据:1、《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2、《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6、《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8、《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02)9、实测地形图。

3.3 排洪沟设计要点(1)排洪沟应尽量利用原有山洪沟,必要时可作适当整修原有山洪沟是山洪若干年来冲刷形成的,其形状、底板都比较稳定,因此应尽量利用原有的天然沟道作排洪沟。

当利用原有沟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必须加以整修时,应注意不宜大改大动,尽量不要改变原有沟道的水力条件,而要因势利导,畅通下泄。

(2)排洪沟应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坡度排洪沟的走向,应沿大部分地面水流的垂直方向,因此应充分利用地形坡度,使截流的山洪水能以最短距离重力流入受纳水体。

(3)排洪沟采用明渠或暗渠应视具体条件确定一般排洪沟最好次用明渠,但当排洪沟通过市区或厂区时,由于建筑密度较高、交通量大,应采用暗渠。

排洪沟整治改造工程方案

排洪沟整治改造工程方案

排洪沟整治改造工程方案一、项目名称:排洪沟整治改造工程二、项目背景排洪沟是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排除雨水、地下水和污水的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排洪沟的建设和维护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排洪工作效率低下,排洪沟周边环境脏乱差,甚至出现了排洪沟堵塞、漏水等严重问题,给城市的排水和环境治理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因此,有必要对排洪沟进行整治和改造,以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三、工程目标根据城市排水系统的整体规划,本工程的目标是对排洪沟进行全面整治和改造,保障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具体目标包括:1. 消除排洪沟堵塞和漏水现象,保障排洪沟的畅通和密封性;2. 提高排洪沟的排水能力,降低城市内涝风险;3. 改善排洪沟周边环境,提高城市景观品质;4. 提高排洪沟的运行效率,保障城市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工程范围本工程的整治和改造范围包括城市内部的主要排洪沟和相关设施,共计300公里。

具体范围包括:1. 排洪沟主体部分的清淤和修复;2. 排洪沟涵洞及井盖的检修和更换;3. 排洪沟周边沉积污泥的清理和处理;4. 排洪沟周边环境的绿化和美化。

五、工程内容本工程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排洪沟清淤和修复对排洪沟主体部分进行清淤和修复,确保排洪沟的通畅和密封。

具体工作包括使用挖掘机和清淤机器对排洪沟进行淤泥清理,修复沟壁和沟底的破损部分,修补沟底的渗漏部位,保障排洪沟的运行畅通和密封性。

2. 排洪沟涵洞及井盖的检修和更换对排洪沟涵洞及井盖进行检修和更换,确保排洪沟的畅通和安全。

具体工作包括对涵洞和井盖进行检查,修复破损的涵洞和井盖,更换老化的涵洞和井盖,保障排洪沟的运行安全和畅通。

3. 排洪沟周边沉积污泥的清理和处理对排洪沟周边沉积的污泥进行清理和处理,改善排洪沟周边环境。

具体工作包括使用抽水机对污泥进行抽取,使用污泥处理设施进行处理,确保排洪沟周边环境的清洁和整洁。

排洪渠工程设计说明

排洪渠工程设计说明

排洪管渠工程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一、设计依据及内容:`本工程排水管道设计依据的资料主要为建设单位提供的现状地形图。

依据主要规范规程有: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3、《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4、《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设计内容是排洪管渠的单项设计。

二、排洪管渠工程1.现状情况与设计范围本工程为安溪县城厢镇玉田小区排洪管渠工程,本设计为现状排水渠的改造;根据本排水渠在本区域的排水作用,按排洪管渠进行改造设计。

2.防洪标准根据《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本排管洪沟按20年一遇设计。

3.排洪管渠汇水面积管渠汇水面积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形图进行划分,本排洪管渠的总汇水面积为0.58778km2。

4.洪峰流量的计算由于汇水面积小于30km2,计算公式采用公路科学研究所的简化公式Qp=ψ×(h-Z)3/2×F4/5×β×γ×δ(m3/s)Qp—设计洪峰流量(m3/s)ψ—地貌系数F—汇水面积(km2)h—径流深度(mm)Z—植物和坑洼滞流的拦蓄厚度(mm)β—洪峰传播的流量折减系数γ—汇水区降雨不均匀的折减系数δ—湖泊所起调节作用的折减系数;或未具备调洪库容的小水库所起调节作用的折减系数。

该公式考虑了汇水面积,地形地貌,流域形态,暴雨强度,设计频率,土壤吸水类别,汇流时间,植被,湖泊水库以及径流深度等重要因素,对特小流域的设计洪峰流量的计算,比较切合实际。

计算本排洪管渠洪峰流量Q20 =9.4 m3/s。

5.排洪管渠平面设计管渠设计的起点K0+000至K0+005采用明渠,明渠的渠底坡度i=0.01;明渠两边的挡土墙及挡土墙上的栏杆具体作法详见大样图YS-05与YS-06;明渠与暗管衔接处采用了一定的工程措施,以保证连接处良好的水力条件,具体的作法详见大样图YS-04。

排洪沟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最终版

排洪沟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最终版

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1.1排洪沟概况1.2主要工程量2、施工总平面布置2.1施工道路布置2.2施工用水、电布置2.3场地布置3、工期安排4、施工总体安排及部署4.1部署原则4.2施工分段4.3施工总体安排4.4排洪沟过国道施工组织5、施工准备5.1技术准备5.2生产准备5.3机具准备5.4人员投入3.3. .3 .3.4.5.5.6. .7 .5.5安全标识7.5.6主要材料................................................................................................................................................... 8 .................6、土方工程 ........................................................................................................................................................ 8 ..................6.1测量放线6.2场地清理及清表6.3开挖及填筑断面体型6.4 土方开挖.1.0.6.4.1 机械开挖土方106.4.2 修坡106.4.3 镇脚槽、压顶槽及天然气管道周边开挖116.4.4 地基处理116.5 土方填筑.12.6.5.1 填筑段表面处理 1.26.5.2 填筑土料装运126.5.3 铺料作业126.5.4 填筑碾压136.6 土方回填 1.3.7、常态混凝土工程147.1铺设砂砾石垫层147.2钢筋制作与绑扎 1.4.7.2.1钢筋的制作 1.4.7.2.2钢筋的绑扎及焊接157.3止水埋设15.7.4立模 1.57.5混凝土浇筑.16.7.5.1 区域划分167.5.2 入模167.5.3 平仓与振捣.1.6.7.5.4 嵌石施工177.5.5 收面177.6拆模 1.77.7混凝土养护18.7.8框格混凝土浇筑188、生态型混凝土施工18.8.1施工工艺188.2铺设砂砾石垫层19.8.3 生态型混凝土拌制198.4 生态型混凝土浇筑198.5 生态型混凝土养护198.6 灌注营养基材2Q8.7 表面覆土层铺设2Q. 9、栏杆安装2Q9.1望柱安装20.9.2栏板安装21 1Q、防洪措施及雨季施工2113.3机械作业安全规定 ................................................................................................................................ 31 ............10.1.1防洪目标 .............................................................................21 ............. 10.1.2防洪准备工作 ........................................................................21 .............11.1施工措施 ............................................................................... 24 ............... 11.2交通措施 ............................................................................... 25 ............... 11.3便道施工 ................................................................................ 25 ............... 11.4便道拆除 ................................................................................ 27 ...............12、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13.1安全保证措施 ............................................................................ 30 ............ 13.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 31 ............13.3.1运输车辆安全规定 (31)10.1防洪措施 ...............................................................................................................................................21.............. 10.2雨季施工 ............................................................................................................................................... 22 .............. 10.2.1雨季施工管理目标 ........................................................................................................................ 22 ........... 10.2.2雨季施工准备工作 ........................................................................................................................ 22 ........... 10.3排洪沟防洪资源配置及工程量.......................................................................................................... 23 .........11、排洪沟过国道专项保通措施................................................................................................................. 24 ..........2712.1 混凝土质量控制 27 12.2 土方填筑质量控制 28. 12.3 土方开挖质量控制 28. 12.4 质量保证措施 29 12.5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29.13、安全保证措施 ........................................................................................................................................... 30 ..............1332压路机安全操作规定................................................................... 31.14、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32 .............15、环境保护措施.............................................................................. 32 .............专业word可编辑排洪沟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1.1排洪沟概况排洪沟位于石家营沟过城区段,桩号为K0+000〜K0+740.428 ,全长740.428m , 主要包括:进口段、涵洞段和明渠段。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

3 排洪工程设计方案开县是四川盆地东部地区的一部分,山体较多,中原和木桥小区背后(南侧)有一山体。

由于山体地形坡度大,积水时间短,洪水历时也不长,一到雨季,大量山洪水排泄而下,水流急,流势猛,且水流中还夹带着砂石等杂质,冲刷力大,容易使山脚下小区受到破坏而造成严重损失。

为了尽量减少洪水造成的危害,保护山脚下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要认真做好防洪规划,拟在山坡上新建一条排洪沟,拦截山洪,将山洪引出居住区,排入附近水体中。

3.1 设计原则(1)排洪工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小区旁边山洪现状,切实解决山洪对小区造成的危害和隐患。

(2)排洪工程的设计应与原有的DN1200市政水泥涵管结合起来,使山洪能够顺利流入市政管道。

(3)为减小对市政管道的堵塞,应考虑设置沉砂设施。

3.2 设计依据:1、《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2、《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6、《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8、《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02)9、实测地形图。

3.3 排洪沟设计要点(1)排洪沟应尽量利用原有山洪沟,必要时可作适当整修原有山洪沟是山洪若干年来冲刷形成的,其形状、底板都比较稳定,因此应尽量利用原有的天然沟道作排洪沟。

当利用原有沟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必须加以整修时,应注意不宜大改大动,尽量不要改变原有沟道的水力条件,而要因势利导,畅通下泄。

(2)排洪沟应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坡度排洪沟的走向,应沿大部分地面水流的垂直方向,因此应充分利用地形坡度,使截流的山洪水能以最短距离重力流入受纳水体。

(3)排洪沟采用明渠或暗渠应视具体条件确定一般排洪沟最好次用明渠,但当排洪沟通过市区或厂区时,由于建筑密度较高、交通量大,应采用暗渠。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

3排洪工程设计方案开县是四川盆地东部地区的一部分,山体较多,中原和木桥小区背后(南侧)有一山体。

由于山体地形坡度大,积水时间短,洪水历时也不长,一到雨季,大量山洪水排泄而下,水流急,流势猛,且水流中还夹带着砂石等杂质,冲刷力大,容易使山脚下小区受到破坏而造成严重损失。

为了尽量减少洪水造成的危害,保护山脚下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要认真做好防洪规划,拟在山坡上新建一条排洪沟,拦截山洪,将山洪引出居住区,排入附近水体中。

3.1设计原则(1)排洪工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小区旁边山洪现状,切实解决山洪对小区造成的危害和隐患。

(2)排洪工程的设计应与原有的DN1200市政水泥涵管结合起来,使山洪能够顺利流入市政管道。

(3)为减小对市政管道的堵塞,应考虑设置沉砂设施。

3.2设计依据:1、《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2、《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6、《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 《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02)9、实测地形图。

3.3排洪沟设计要点(1)排洪沟应尽量利用原有山洪沟,必要时可作适当整修原有山洪沟是山洪若干年来冲刷形成的,其形状、底板都比较稳定,因此应尽量利用原有的天然沟道作排洪沟。

当利用原有沟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必须加以整修时,应注意不宜大改大动,尽量不要改变原有沟道的水力条件,而要因势利导,畅通下泄。

(2)排洪沟应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坡度排洪沟的走向,应沿大部分地面水流的垂直方向,因此应充分利用地形坡度,使截流的山洪水能以最短距离重力流入受纳水体。

(3)排洪沟采用明渠或暗渠应视具体条件确定一般排洪沟最好次用明渠,但当排洪沟通过市区或厂区时,由于建筑密度较高、交通量大,应采用暗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3 排洪工程设计方案
开县是盆地东部地区的一部分,山体较多,中原和木桥小区背后(南侧)有一山体。

由于山体地形坡度大,积水时间短,洪水历时也不长,一到雨季,大量山洪水排泄而下,水流急,流势猛,且水流中还夹带着砂石等杂质,冲刷力大,容易使山脚下小区受到破坏而造成严重损失。

为了尽量减少洪水造成的危害,保护山脚下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要认真做好防洪规划,拟在山坡上新建一条排洪沟,拦截山洪,将山洪引出居住区,排入附近水体中。

3.1 设计原则
(1)排洪工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小区旁边山洪现状,切实解决山洪对小区造成的危害和隐患。

(2)排洪工程的设计应与原有的DN1200市政水泥涵管结合起来,使山洪能够顺利流入市政管道。

(3)为减小对市政管道的堵塞,应考虑设置沉砂设施。

3.2 设计依据:
1、《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CJJ50-92)
2、《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
3、《室外排水设计规》GB50014-2006;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
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
6、《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
7、《砌体结构设计规》(GB5003-2001)
8、《砼结构设计规》(GB50010 -2002)
9、实测地形图。

3.3 排洪沟设计要点
(1)排洪沟应尽量利用原有山洪沟,必要时可作适当整修
原有山洪沟是山洪若干年来冲刷形成的,其形状、底板都比较稳定,因此应尽量利用原有的天然沟道作排洪沟。

当利用原有沟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的水
力条
用地形坡
建筑密度
淤情况等增加,以防设在转弯效果很好。

陡槽页称急流槽,纵坡一般为20%~60%,多采用片石、块石或条石砌筑,也有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

陡槽终端应设消力设备。

(5)排洪沟的断面形式
排洪明渠的断面形式常用矩形或梯形断面,最小断面B×H=0.4m×0.4m排洪沟的材料及加固形式应根据沟最大流速、当地地形及地质条件、当地材料供应情况确定。

(6)排洪沟的设计流速
为了防止山洪冲刷,应按流速的大小选用不同材质的沟底沟壁。

明渠最小按下
表规
根据不同
3.4 排洪沟设计计算
3.4.1 设计防洪标准
在进行防洪工程设计时,首先要确定洪峰设计流量,然后根据该流量拟定工程规模。

为了准确、合理地拟定某项工程规模,需要根据该工程的性质、围以及重要性等因素,选定某一频率作为计算洪峰流量的标准,称为防洪设计标准。

实际工作中一般常用重现期衡量设计标准的高低,即重现期越大,则设计标准越高,工程规模也就越大;反之,设计标准低,工程规
3-3。

取25年,
积没有实假定暴般只有几,急流快。

目前我国设计洪峰流量的计算主要有三种方法:洪水调查法、推理公式法及经验公式法。

本设计采用经验公式法计算洪峰流量。

常用的经验公式计算方法有:一般地区性经验公式、公路科学研究所经验公式、第二铁路等值线法、第三铁路计算方法。

本设计采用公路科学研究所经验公式:
(3-1)
式中:Q——设计洪峰流量(m3/s);
F——流域面积(km2);
K——径流模数,按表3-1采用;
n——面积参数,当F<1km2时,n=1;当1<F<10km2,按表3-2取
值。

表3-1 径流模数K

重现期
(a)
地区
华北东北东南沿海西南华中黄土高原
2 8.1 8.0 11.0 9.0 10.0 5.5
5 13.0 11.5 15.0 12.0 14.0 6.0
10 16.5 13.5 18.0 14.0 17.0 7.5
15 18.0 14.6 19.5 14.5 18.0 7.7
25 19.5 15.8 22.0 16.0 19.6 8.5
注:重现期50a时,可用25a的K值乘以1.20。

表3-2 面积参数n值
地区华北东北东南沿海西南华中黄土高原
n 0.75 0.85 0.75 0.85 0.75 0.80
注:当F<1km2时,n=1,其中新疆、及西北部分地区,以及省,南海诸岛,由于缺乏资料,K值及n值待补。

本工程位于开县,属于西南地区,且汇水面积小于1 km2,重现期设计为25年,因此径流模数K=16,面积参数n=1。

中原小区A线排洪沟的汇水面积为50000m2,设计洪峰流量
木桥小区B线排洪沟的汇水面积为45000m2,设计洪峰流量
3.4.3 排洪沟水力计算
排洪沟水力计算基本公式:
(1)流量公式:
Q=A×V(3-2)(2)管道流速计算:
(3-3)式中:V——流速(m/s);
R——水力半径(m);
i——水力坡度;
n——粗糙系数。

将公式(3-3)代入(3-2),得:
(3-4)
(3-5)式中:A——过水断面面积(m2),其他参数意义同前。

公式中的过水断面A和湿周χ的求法为:
对于梯形断面:
(3-6)
(3-7)式中:h—水深(m);
B—底宽(m);
m—沟侧边坡水平宽度与深度之比;
n—沟壁粗糙系数。

矩形断面:
A=B h(3-8)
(3-9)
本设计排洪沟主要截留小区旁边山上的雨洪,并最终收集后排入市政排洪管道中。

排洪沟依山上的地势而建,排洪沟表面与坡面相平,由于山体坡度较大,因此采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同时采用稳定性好的梯形截面。

A线排洪沟计算:
设定梯形明渠的底宽为1m,边坡1:m=1:0.5,有效水深H=0.7m,超高取0.3m,则达到设计水深时的过水断面面积和湿周分别为:
(3-6)
(3-7)水力半径
山坡上的雨洪沿线收集后汇入山脚段排洪沟,经沉砂池沉淀后排入市政主管,因此山脚段排洪沟的最大流量即为洪峰流量。

该山坡的坡脚处地势最缓,则该段排洪沟的坡度最小,坡度为0.023,钢筋混凝土明渠的粗糙系数为0.014,则该段排洪沟的最大输送能力为:
(3-5)可以看出,采用该断面尺寸的排洪沟完全可以满足最大洪峰时的排水量需要,考虑长期运行会有大量泥沙沉积而使排洪沟有效断面变小等因素,采用底宽为1m,边坡1:m=1:0.5,有效水深H=0.7m,超高0.3m的钢筋混凝土梯形明渠是合适的。

由于山脚段地势最缓,排洪沟的设计坡度最小,需要输送的洪水量最大,而其他段的设计坡度更大,需要输送的洪水量更小,因此在其他段采用该断面尺寸的排洪沟也是完全可以满足要求的。

因此,A线排洪沟的设计尺寸为:底宽1m,边坡1:0.5,有效水深0.7m,超高0.3m,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B线排洪沟的洪峰流量,小于A线排洪沟的洪峰流量,而且B线排洪沟的坡度比A排洪沟的坡度更大,因此设计采用与A线排洪沟相同的尺寸和结构。

3.5沉砂池设计:
沉砂池主要用于去除相对密度2、65、粒径0.2mm以上的砂粒,在本工程中主要去除随山洪带来的泥砂,将其沉淀下来之后再排入市政管道,避免堵塞市政管道,同时对于山上的雨洪进行一定的缓冲,起到消能的作用。

沉砂池的进水端与排洪沟连接,出水端采用DN1200钢筋混凝土管,并最终与原市政DN1200水泥涵管对接。

沉砂池的形式,按池水流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旋流式三种;按池型可分为平流式沉砂池、竖流式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和旋流式沉砂池。

平流式沉砂池是常用的形式,水在池沿水平方向流动,具有构造简单、截留无机颗粒效果较好的优点。

本设计拟采用平流式沉砂池。

由于该沉砂池处理的是山上的雨洪,砂量较大,且随雨天间歇运行,因此只需要待砂斗装满,不定期排砂即可。

本设计采用吸砂泵不定期进行排砂,吸砂泵不置于现场,需要时运至现场使用即可。

平流式沉砂池的设计规为:
1、最大流速为0.3m/s;
2、最大流量时停留时间不小于30s,一般采用30~60s。

A线沉砂池计算:
1、长度:设计采用最大流速为0.2 m/s,最大流量时停留时间为40s,则
L=vt=0.240=8m
2、断面尺寸:A=Q/v=0.8/0.2=4m2,设宽度为4m,则水深为1m,砂斗的
高度设为1m,考虑到管道连接及超高,设计沉砂池总高度为3m。

则A线沉砂池的净尺寸为长×宽×高= 8m×4m×3m,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考虑到吸砂泵能更好的清除泥砂,在沉砂池的底部设砂斗,砂斗的高度为1m,下底尺寸为1m×1m,上口尺寸为4m×4m,倾角为43度。

B线排洪沟的洪峰流量为0.72m3/s,接近A线洪峰流量,因此采用相同尺寸和结构的沉砂池。

3.6 结构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