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设计
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
![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7a272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6.png)
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公共文化服务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推动全民文化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
为了深化文化改革,提高文化服务水平,我国决定在一些地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动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2024年,我国计划在多个地方建设一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
本方案旨在明确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建设目标、范围和内容,加强示范区的建设工作,推动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
二、建设目标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建设目标是:在示范区内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优质、丰富、多样的文化服务,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
三、建设范围示范区的建设范围是: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协调下,选取一批地方,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建设示范区。
示范区的数量和分布将根据地方文化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和文化服务需求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
四、建设内容示范区的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示范区要建设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文化广场、文化礼堂、文化街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同时,要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共享,促进各级文化设施之间的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
(二)提供优质、丰富的文化活动。
示范区要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包括艺术展览、演出、文化讲座、文学作品阅读推广、文化节庆活动等。
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全民的文化素养。
(三)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示范区要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支持文化企业的创新创业,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链。
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文化服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加强文化人才培养。
示范区要加强文化人才培养,通过开展培训、组织交流等措施,提高文化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文化工作者和管理人员,为示范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人才支持。
2024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2024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42848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9.png)
2024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提出的宏伟目标,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文化服务是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保障。
2024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关键阶段的重要一年,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对于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进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总体目标根据中央文化管理中枢要求,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文化建设实际,制定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总体目标是: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对基层文化设施和人才的扶持力度,满足文化需求多样化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推进文化事业发展。
三、工作重点1.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1) 加大对基层文化设施的投入,优化城市和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提高覆盖率和便利度。
(2) 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公共文化设施,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剧院、音乐厅等,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
(3) 加强文化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定期对设施进行检修和更新,确保设施安全、卫生、美观。
2.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1) 加强数字化文化服务建设,推进文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便利度。
(2)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培育文化企业,加强文化产品和服务创新。
(3) 加强公共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的组织和策划,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社会文化品质。
3. 加强公共图书馆服务(1) 扩大图书馆馆藏数量和种类,引进优秀的国内外图书,满足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
(2) 提升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建设一体化数字图书馆,加强图书馆与科研机构、教育机构的合作。
(3) 加大对基层图书馆的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提升基层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实施路径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工作组,负责制定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节点,明确工作目标和职责分工,加强工作督导和评估。
2024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2024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d6c39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e.png)
2024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第一部分:总体要求一、背景与意义2024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时期。
公共文化服务是加强社会文化建设、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
本次实施方案旨在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化服务品牌。
二、总体目标1.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2. 推进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培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价值观念。
3. 拓宽公共文化服务的途径和方式,充分发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作用。
4.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其他领域的融合,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第二部分:重点任务与措施一、加强文化设施建设1. 完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优化布局,强化服务功能。
2. 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设备设施和硬件条件,改善文化体验。
3. 推动文化设施的智能化和无障碍化,提升服务效能。
4. 加大对社区文化站、乡村文化点等基层文化设施的投入和支持。
二、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1. 加强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设施的藏品建设,丰富文化资源。
2. 扩大文化活动的举办规模和档次,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3. 增加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种类,包括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等多领域的文化表现形式。
4. 开展文化知识讲座、学习交流等社区文化活动,提高群众文化素质。
三、加强文化队伍建设1. 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人员培训和评价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2. 培养一支专业素质高、业务水平强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3. 加强文化人才梯队建设,注重选拔和培养年轻文化人才。
4. 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激励机制建设,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推进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1.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平台,提供在线文化服务。
2. 推动公共文化资源数字化整理和共享,提高文化资源利用率。
3. 加大对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人民群众的接受程度。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施方案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be7f9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8.png)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施方案。
一、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公共文化设施是人民群众获取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我们将加大对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艺术馆等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设施的规模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资源的需求。
二、丰富文化服务内容。
在公共文化设施中,我们将丰富文化服务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包括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各类文化艺术活动,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推动数字化文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文化已成为文化服务的重要形式。
我们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提供在线阅读、观展等服务,让人民群众能够随时随地享受优质的文化服务。
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基层文化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我们将加强对乡村、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提高基层文化服务水平,让乡村、社区的人民群众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
五、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支撑,我们将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文化企业创新发展,推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提高文化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六、加强文化人才培养。
文化人才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保障,我们将加强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文化人才的素质和水平,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
七、加强文化服务管理。
文化服务管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环节,我们将加强对文化服务的规范管理,建立健全的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
总之,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质量,让人民群众能够充分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国家软实力的提升。
2023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2023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790eb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6.png)
2023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为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获得感,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本方案的目标是: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和资源供给水平,提高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二、重点任务1.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着眼于提高文化服务供给水平,重点加强国家级文化设施建设,加大艺术团体和文化机构的支持力度。
完善和扩大文化设施的四个基本资源:场所、设备、人员和资金,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2. 推进数字文化服务建设。
加强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
推广数字化阅读和电子图书馆,提高数字文化产品的质量和适用性,满足人们对文化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3.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建设,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性文化机构,推动公共文化事业的多元化发展。
4.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文化服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素质提升。
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促进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与推广。
5.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宣传推广。
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宣传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成果和优势,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力度,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实施措施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制定专门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供优惠政策和税收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事业。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形成合力。
2. 建设文化设施。
加大对国家级文化设施的支持力度,着力打造一批示范性文化设施。
加强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3. 打造数字文化服务平台。
加大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力度,提升平台的服务能力和用户体验。
2024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2024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3a067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1.png)
2024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或公共机构提供的文化教育、文化交流、文化创意和文化产业等服务,旨在满足公众对文化的需求,促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总体目标1.建设全民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自信。
2.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公共文化场所和场馆的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3.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培育文化创新企业和人才,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提高文化经济贡献率。
4.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打造区域和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增进民族团结和国际友谊。
二、重点任务1.丰富公共文化场馆的功能,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服务。
加强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剧院等公共文化场所的建设与改造,推动数字化建设,提高数字文化资源的存储和传播能力。
2.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的智能化和便捷化。
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工具,提供智能化的服务设施和便捷的文化体验,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连接。
3.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优质的基层文化服务。
加大对社区文化中心和文化活动室的建设与支持力度,组织开展文化体验活动和文艺演出,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
4.加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增加图书馆的文化藏书、数字文化资源和自助服务设施,推广阅读活动和知识服务,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阅读体验。
5.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培育文化企业和人才。
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创意产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创新示范区,培育文化创新企业和专业人才。
6.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加强对历史文化遗址和传统工艺的保护,组织开展文化遗产展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举办国际文化交流展览、艺术节和文化论坛,推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友谊,增进文化软实力。
8.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统筹和协调。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统一指挥平台和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协调各级部门和机构的服务工作,提高服务效能和满意度。
实施方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c5cb2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9.png)
实施方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旨在推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文化服务的普惠性、便利性和质量。
以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一、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1.制定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法规,明确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职责和任务。
2.增加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比例。
3.支持和鼓励相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鼓励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格局。
二、构建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1.完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数量和质量。
2.加强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优质服务。
3.促进数字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构建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4.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全面发展。
三、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创新1.增加文化服务的内容,丰富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
推动优秀文艺作品进农村和基层。
2.鼓励文化创业和创新,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文化服务的市场化水平。
3.加强公共文化教育的开展,提供全民文化素质教育培训,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
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水平1.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和资源的维护和管理,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行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评估和监测,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
3.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五、加强公共文化宣传和推广1.加强公共文化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2.创新公共文化宣传方式和手段,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广泛传播文化信息。
3.加强对公共文化活动的宣传报道,增强公众对文化活动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监督和评估1.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监督和评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规范发展。
2.鼓励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文化服务的监督和评估,形成多元化的监督机制。
2023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精选5篇)
![2023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6debf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c.png)
2023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精选5篇)2023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篇1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改革,根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为原则,以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为导向,以社区和农村为重点,着力完善政策、健全机制、弥补短板、彰显特色,提高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率、实效性,在规定时限全面完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任务。
二、创建目标规划期末,全面完成部颁标准规定的创建任务,市、县、乡、村普遍达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五个有”,即有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有群众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载体,有配套健全的文化服务政策法规体系,有专兼职相结合的文化管理队伍;结合我市实际,完成一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课题的研究(简称“51”),达到融合实践、发挥示范区典型引领作用的目的。
三、工作任务(一)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1、在巩固提升现有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体育馆、大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基础上,加快改造建设市民活动中心,进一步完善市群众艺术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馆舍设施。
实现县(市、区)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区)建有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套建有文化广场)。
每千人占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积达到我省先进水平。
2、公共图书馆建设。
新华区、运河区按不低于2500平米要求建设或调拨区图书馆用房,达到部颁二级馆标准;东光、南皮、孟村、沧县、海兴、盐山、河间、任丘、肃宁、献县公共图书馆要完成达标建设,青县、泊头、吴桥、黄骅公共图书馆在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完善,全部达到部颁三级以上标准。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0f8bb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3.png)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面临着资金不足、人才短缺、社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同时,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结构不平衡、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也制约着公共 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01 02
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可以 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优质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 的精神文化需求。
会力量的参与。
1
因地制宜,均衡发展。根据 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 当地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实现均衡发展。
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以人 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提高 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有 效性。
改革创新,提升效能。推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体 制机制创新,提高公共文化 服务的效能。
建设重点任务
01 02 03 04
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
通过制定和实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确保人民群众能够获得基本的、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 素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
通过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使人民群众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公共文化 服务的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 方案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背景介绍 • 建设目标与原则 • 建设方案与措施 • 保障机制与政策支持 • 实施步骤与时间安排 • 预期成果与影响 • 后续工作安排与展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背景介绍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与意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调节等多种主体共同提供 的,旨在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提升文化素质、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承的 公共服务设施、服务产品和文化活动。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2c4b43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f.png)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下是一份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方案,旨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和谐。
一、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1.加大投资力度,建设更多文化设施,尤其是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
2.联合企事业单位,打造多功能文化广场,为市民提供展览、演出、演讲等文化活动场所。
3.发展数字文化设施,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方便市民随时随地获取文化信息。
二、丰富公共文化资源1.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鼓励艺术家和创意人才创作,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扩大文化进校园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艺术教育,培养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3.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组织展览、讲座、演出等活动,让市民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三、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免费或低价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让更多人享受到文化带来的乐趣。
2.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建立健全文化服务评价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3.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提供在线图书馆、艺术欣赏、文化活动预约等服务。
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和普及化1.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乡村图书馆、文化广场等,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2.发展多语言多元文化服务,为少数民族提供适应自身文化特点的文化活动和服务。
3.推广文化志愿者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公共文化事业中来,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五、加大公共文化宣传力度1.加强公共文化宣传,利用各类媒体和网络平台,宣传公共文化服务的意义和价值。
2.积极开展文化推广活动,组织文化展览、营销活动、文化旅游等,吸引更多人参与文化消费。
3.加强与媒体的合作,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最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广大市民共同参与和努力。
公共文化服务 实施方案
![公共文化服务 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310b5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7.png)
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文化服务的需求,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我们制定了以下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
一、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1.1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合理布局文化设施,确保城乡文化服务均衡发展。
1.2 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设施的品质和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1.3 加强对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施的长期可持续利用。
二、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2.1 加强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推出更多适合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作品。
2.2 扩大文化活动的覆盖面,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举办更多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2.3 加强文化服务的宣传推广,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三、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1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的文化服务网络,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覆盖面。
3.2 加强文化服务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3.3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
4.1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职责和权力,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
4.2 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估和考核,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价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4.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形成多部门共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良好局面。
以上是我们制定的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我们将按照以上方案,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实现全民族的文化繁荣。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方案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c7811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f.png)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推动文化创新,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目标任务(一)总体目标到具体年份,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更加完善,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健全,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二)具体任务1、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1)加强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建设一批标志性的市级文化场馆,如大型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2)推进县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每个县(市、区)建设图书馆、文化馆,达到国家建设标准。
(3)加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
完善设施设备,提高服务能力。
(4)推进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实现全覆盖,为基层群众提供便捷的文化服务。
2、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1)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包括文艺演出、图书借阅、展览展示、文化培训等。
(2)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
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信息技术,拓展服务渠道,提高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
(3)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
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3、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1)充实基层公共文化人才队伍。
通过招聘、选拔等方式,为乡镇(街道)、村(社区)配备专职文化工作人员。
(2)加强公共文化人才培训。
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提高公共文化人才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3)建立公共文化志愿者队伍。
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壮大服务力量。
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
![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5f683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d.png)
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
公共文化服务是国家文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制定而成。
二、总体目标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的总体目标是,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文化需求的能力,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发展,构建全民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实践。
三、重点任务和措施1. 加强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建设(1)提升图书馆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建设更多的图书馆网点,提供更多种类的书籍资源。
(2)加强对图书馆服务的宣传推广,提高人民群众对图书馆的知晓率和使用率,促进图书馆服务的普及。
(3)加强与学校合作,推动校园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融合发展,提供更多的文学读物资源。
2. 推进公共文化场所建设(1)扩大公共文化场所的覆盖范围,提升公共文化场所的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
(2)改造装建一批示范性公共文化场所,打造舒适的文化环境,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吸引人民群众的参与。
(3)加强公共文化场所的管理和运营,提高场所的文化活动质量,定期组织文化展览、演出等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3. 开展文化惠民工程(1)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基层社区的文化服务投入,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城乡文化差异的缩小。
(2)推动文化教育资源的公共化,加大对农村学校和贫困地区学校的文化教育支持,提供更多的文化教育机会。
(3)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组织传统文化活动和展览,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
4.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1)建设综合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整合优质文化资源,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服务,方便人民群众获取文化信息。
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
![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4729e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94.png)
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在各个领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2024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迈向新阶段的重要时刻。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设定1. 提供丰富多样的公共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2. 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公共文化设施,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
3. 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水平。
4. 推动数字文化创新与发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范围和便利程度。
三、重点工作1. 丰富文化活动内容。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包括艺术展览、演出、讲座、读书分享等,使人们有机会接触并参与到各种文化活动中,提高文化素养。
2.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
加大对社区文化中心、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提升设施的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
3. 培养公共文化服务人才。
加强对公共文化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
4. 推动数字文化创新与发展。
加强数字化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应用,建设数字文化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在线阅读、音乐欣赏、影视观看等服务,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范围和便利程度。
5. 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
扩大与国内外文化机构和组织的交流合作,引进外国文化精品,举办文化交流活动,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6. 加强文化政策的宣传和推广。
加大对公共文化政策的宣传力度,让人民群众了解并积极参与到公共文化事业中,共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四、保障措施1. 加大财政投入。
增加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开展的资金支持,确保公共文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2. 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和监督,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规范化水平。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ecd9b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6.png)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一、目标定位我们要明确目标。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全民共享、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这个体系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升全民文化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基本原则我们要确立一些基本原则。
是公益性原则,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是服务大众,不能商业化运作。
是均衡发展原则,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要实现文化资源均衡配置。
再者是创新驱动原则,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方式。
三、重点任务1.文化设施建设我们要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
城市要建设一批高品质的文化场馆,如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同时,农村地区也要配备相应的文化设施,如文化站、农家书屋等。
2.文化活动开展3.文化资源共享再者,我们要实现文化资源共享。
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渠道,让优质文化资源走进千家万户。
还可以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各地文化的相互借鉴和融合。
4.文化人才培养我们要重视文化人才培养。
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专业化的文化工作者,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形成多元化的文化人才队伍。
四、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我们要进行调查研究。
了解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2.制定规划我们要制定规划。
根据调查结果,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步骤。
3.项目实施我们要进行项目实施。
按照规划,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开展、文化资源共享等工作。
4.监测评估我们要加强监测评估。
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工作策略。
五、保障措施1.政策支持我们要争取政策支持。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2.资金保障我们要确保资金保障。
加大财政投入,同时,鼓励社会各界捐赠,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3.人才引进再者,我们要引进人才。
招聘专业化的文化工作者,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专业水平。
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二篇)
![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2ae17d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d.png)
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为扎实做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宣传工作,根据示范区创建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订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通过开展简报、新闻、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提高人们对于示范区创建重要性的认识,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宣传内容重点宣传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工作动态、经验做法、先进典型等。
包括文化场馆服务、民间文艺团队发展、公共文化活动开展、公共文化品牌打造、文化进基层、特殊群体文化权益保障、文化人才培养以及公共文化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内容。
三、宣传形式1、信息简报。
发送至文化部、省文化厅、创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
2、媒体宣传:在市级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刊播新闻稿件。
3、对上宣传:向《中国文化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中央级媒体发稿。
4、公益广告宣传。
包括户外广告、看板以及媒体公益广告宣传。
四、任务分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覆盖广、内容多、要求高。
做好宣传工作,既是推动创建工作的需要,也是文化部“信息报送及宣传评分制度”的要求,市文广新系统各科室、各单位都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及时报送简报信息,积极在市级媒体和中央级媒体开展新闻宣传(刊播稿件的情况,要及时上报市局示范区创建宣传策划组)。
具体任务指标是,各下属单位、管理单位每个月至少要报送___条工作信息,在市级媒体每个月至少要刊播___条新闻稿件。
五、考评办法各单位信息报送和新闻宣传情况,市局将每周汇总一次,并在系统内部进行通报。
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二)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旨在促进人民群众全面参与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
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
![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1287e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67.png)
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一、前言公共文化服务是指政府通过文化方面的政策和行动,对全体公民提供的可得到的文化活动,包括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既是市场经济和政府管理双重作用的产物,又是政府向全体公民履行文化职责的基本体现方式。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以期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二、公共文化服务现状近年来,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
例如:1.公共文化设施日益完善。
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馆等设施已到达全国性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便捷的文化场所,解决了大众化文化需求的重要问题。
2.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
各级政府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大量的文化享受。
例如,城市音乐节、草原音乐节、全民健身活动等。
3.文化产品生产和传播日益完善。
各类媒体传媒,如新闻报刊、电影电视、广播节目、互联网书籍等,为公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和知识学习。
三、公共文化服务存在问题1. 公共文化设施比较分布不均。
某些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较少,难以满足广大市民的文化需求。
2. 公共文化服务便捷性有待提高。
市民想要享受文化服务,往往需要排队等候,甚至需要费用,不够便捷。
3. 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内容、形式还需要改进。
例如,一些政府主导的文化活动内容单一、不够丰富,不易吸引市民的兴趣,有些文化产品的制作质量不够高。
四、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我们建议制定以下实施方案:1. 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加大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特别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更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和现代化。
2. 完善信息化服务模式。
推动公共文化设施的信息化建设,增加从网上获取文化服务的渠道,如电子阅览、文化云平台等。
3. 市场化运作文化产品。
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
![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35547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f.png)
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服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并实施一套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方案,对于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目标1.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文化服务;2. 建设更加便捷、高效的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3. 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三、实施方案1.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加大对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2. 加强数字化文化资源建设。
通过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平台,将丰富的文化资源数字化,使人们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取到所需的文化信息和资源。
3. 推动文化服务下沉。
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建设文化服务站点,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文化服务,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
4. 加强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培养更多的文化服务人才,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
5. 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
政府应当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力度,确保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能够得到充分保障。
四、保障措施1. 建立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机制,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2. 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人们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认识和参与度。
3.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监督,确保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和公正。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形成多部门联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效能。
五、结语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某区某某镇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
施方案
为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推动含浦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文化强镇,推进岳麓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按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和《长沙市岳麓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的要求,遵循统筹规划、重心下移、加大投入、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建立完善“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为推进岳麓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为实现含浦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坚持科学规划、以人为本的原则。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科学规划,从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出发,集中力量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
(二)坚持保证基本、惠及全民的原则。
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积极探索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均等的路径、方式和方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三)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原则。
针对制约公共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先行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设计研究,着力深化文化站点改革,构建符合公共文化服务规律的科学体系。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1、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功能提升工程。
进一步提升某某综合文化站的设施功能,加强管理和软环境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在全镇普及符合标准的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到2012年全镇所有村(社区)都将建成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配备专职的文化管理员。
2、基层文化阵地工程。
在全镇整合农家书屋、党员远程教育、共享工程资源和体育活动场所,形成村(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各村(社区)至少配备1名文化管理员,尽力
达到“两室一厅(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文化活动厅)”的标准,形成覆盖全镇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广场文化工程。
出台扶持、指导广场文化活动健康发展的政策,适时组织比赛、评比活动,引导广场文化形成特色系列,支持社区开展“天天跳、周周唱、月月演”等品牌创建活动,使之成为广大群众热心参与、开心享受、自我教育的平台。
4、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积极发展农村服务点,重点支持欠发达村的基层服务点建设。
至2012年,依托镇图书室,进一步完善镇级基层服务点建设;整合党员远程教育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快与市域内的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联网,使之成为基层群众接受教育、获取知识、享受快乐的平台。
5、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建设。
到2012年,完成全镇光缆联网和有线电视网络线路升级改造,采用多种技术方式完成自然村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
6、“农家书屋”工程。
按照政府资助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我管理的原则,与农村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村级文化室建设等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做到内容丰富、服务规范、农民满意。
7、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改善电影基础设施,推进农村电影数字放映工程,完善电影公共服务体系。
确保12个行政村、2个社区每月放映1场电影,数字化程度达到100%。
8、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研究和开发力度,加强文物保护力度,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9、地方文化特色品牌打造工程。
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和民间文化资源,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重点做好舞龙舞狮的传承与保护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品牌;积极培育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品牌;注重发挥本地企业的潜力,支持企业大力建设企业文化;加快校园文化建设,重点扶持2所中心学校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按照“五有一培养”的标准开展“一镇一品”的文化品牌创建工作。
(二)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丰富服务内容。
1、大力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
实施群众文化辅导员进社区(农村)、包片辅导制度,每年免费举办培训班、演出等活动不少于12场(次)。
村(社区)等组织依托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室、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按要求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镇综合文化站每年举办在当地有影响的大中型文化活动不少于4次,开展培
训、展览、演出等文艺活动不少于12次;社区图书室、村“农家书屋”每年开展主题读书活动不少于4次。
2、着力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持续开展“三送”活动,定期、不定期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活动,每年应开展主题文化援建活动不少于4次,积极发挥基层文化阵地作用和特色文化资源优势,依托传统节日和重大庆典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争取受众率和参与率达到全区先进水平。
3、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技术和产业支撑能力。
加快现代科技应用步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
围绕文化产品生产与流通、文化娱乐休闲与消费,大力发展信息网络、演艺娱乐、文博广告、体育休闲和文化会展等重点文化产业;扶持民间文艺团体,鼓励和引导农民、村民自办文化。
4、切实关注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
我镇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低收入居民、农民工、老人、儿童和残疾人开放,开设残障人士、老人、儿童活动区域和服务项目,经常性组织适合特殊人群的各类文体活动,开展面向农民工的文化培训等。
(三)加快公共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服务保障体系。
1、创新公共文化管理服务运行机制。
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管理体制和工
作机制;制定并落实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事业建设的有关政策,扶持民营文艺团体、民间文艺社团和农民自办文化,使之成为政府公共文化的重要补充。
2、建立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竞争机制。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供给主体多元化;创新供给方式,引入竞争机制,面向市场,采取项目补贴、资助和政府招标采购等方式,通过集中配送、连锁服务等方式,有效解决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问题,实现供给方式的多元化。
3、建立服务绩效评估和考核机制。
建立并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制度,形成政府、社会、服务群体共同参与的监督管理机制;建立政府、文化和财政所对重大文化项目建设的工作考核机制,实行文化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制,纳入目标考核体系,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依据之一。
三、创建工作步骤
推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分以下三个阶段开展: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5月—10月):召开全镇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创建工作,全方位、多渠道广泛宣传创建国家示范区的意义、目的、任务和创建规划,营造浓厚的创建示范区工作氛围。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9月):
在区文体局的指导下,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创建工作目标。
第三阶段--接受考评验收阶段(2012年11月—12月):认真对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中部)》,逐项进行检查,保证各项工作达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某某为组长,某某为副组长,镇政府办公室工会、团委、妇联、文体站、财政所、国土所、环保站、派出所、民政办、城管办等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村(社区)相应成立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的创建工作。
(二)建立投入保障机制。
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必要创建经费。
(三)建立督导检查机制。
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村(社区)、相关单位进行现场督导检查,按照创建任务进度安排,及时通报进度,总结经验,表扬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