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节病毒感染诊断与防治培训讲学

合集下载

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培训PPT课件

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培训PPT课件

规定了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和措施。
0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明确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和措施,包括传染病的预防和
控制。
03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针对医疗机构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规定了管理制度、监测与报告等方
面的要求。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职责和义务
医疗机构职责
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制度,开展传染病监测和报告,提供医疗救治 服务,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管理等。
患者心理干预与康复指导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 恐惧等不良情绪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 计划,包括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指导
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面对疾 病,积极配合治疗
鼓励患者参加康复活动,促进身心康 复和社会回归
05
法律法规与伦理要求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解读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隐私保护
在传染病防治过程中,应当严格保护患 者隐私和个人信息,不得泄露患者姓名、 住址、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
社会参与和合作机制建立
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护意识和 能力。
合作机制建立
政府、医疗机构、社区、企业等各方面应当加强合作,共同构建传染病防治体 系,形成联防联控的工作格局。同时,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应 对全球性的传染病威胁。
加强实践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通过参与实际工作和模拟演练等方式,提高自己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实践能力和应急处置 能力。
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加强与同事、上级、下级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应对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 挑战和问题。

病毒感染的诊断讲课课件

病毒感染的诊断讲课课件
病毒感染的诊断讲课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病毒感染概述 • 病毒感染的诊断方法 • 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 • 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 病毒感染的案例分析
01
病毒感染概述
病毒感染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病毒感染是指病毒通过各种途径 进入人体并在人体内复制,引起 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 过程。
注意事项
在接种疫苗前应了解疫苗的禁忌症和注意事 项,如有需要可咨询医生。
05
病毒感染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流感病毒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总结词
流感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具 有高度传染性。
详细描述
流感病毒感染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 痛、肌肉疼痛和疲劳等。诊断主要依据临床 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治疗方法包括抗病 毒药物和对症治疗。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 和加强个人卫生习惯。
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
03
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
根据症状鉴别诊断
通过观察病毒感染后出现的症状,可以初步判断病毒感染的 类型。
不同的病毒感染会导致不同的症状,如流感病毒会引起发热 、咳嗽、喉咙痛等症状,而肠道病毒会引起腹泻、呕吐等症 状。通过观察症状的差异,可以对病毒感染进行初步鉴别。
根据体征鉴别诊断
VS
实验室检查结果是鉴别病毒感染最准 确的方法。通过对血液、分泌物等样 本进行病毒分离、抗体检测等实验, 可以确定病毒的类型,为后续治疗提 供依据。同时,实验室检查结果还可 以监测病毒的变异情况,为疫情防控 提供科学支持。
04
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个人卫生
勤洗手、戴口罩、避免触摸眼 睛、鼻子和口等易感染部位。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社会组织的参与与合作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合作开展科研项目
社会组织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 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传染病防治的认 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社会组织可以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传 染病防治相关的科研项目,推动防治 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参与志愿者服务
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志愿者参与传染病 防治工作,如协助开展疫情监测、防 控宣传等。
合理膳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 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减少高糖、高盐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 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 有助于预防传染病。
充足睡眠
保证每晚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 恢复和免疫力提升,有助于预防传染病。
02 03
戴口罩
在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应佩戴医用外 科口罩或更高级别口罩。佩戴时要确保口罩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尽量 减少触摸口罩外部。
保持社交距离
尽量保持至少1米的安全距离,以减少飞沫传播的风险。避免拥挤和密 闭的环境,尽量选择空旷、通风良好的地方。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健康生活习惯
应急预案
制定和实施传染病应急预 案,减轻疫情对易感人群 的危害。
03
常见传染病防治
流感防治
总结词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
传染性。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个人 卫生、接种流感疫苗等。
治疗方式
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等。
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流感患者、出现症状 及时就医等。

传染病防治培训课件

传染病防治培训课件
治疗策略
根据传染病的种类和病情严重程度,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对症 治疗、康复治疗等,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传染病的控制与消除
控制措施
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如隔离、消毒、疫苗接种等,防止疫 情扩散和传播。
消除目标
通过有效的监测和控制措施,逐步消除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 播和流行,实现疫情的控制和消除。
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建立健全各级传染病 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 办事机构,明确各级 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职 责和任务。
加强传染病监测网络 建设,提高监测质量 ,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
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 机构能力建设,提高 预防控制水平。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 ,提高公众自我防护 意识和能力。
04
传染病监测与控制
疫情报告与监测
疫情报告
及时、准确、完整的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监测与控制的基础,有助于及时采取 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监测系统
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监测系统,包括病例报告、样本采集、实验室检测、流行 病学调查等环节,对疫情进行实时监测和跟踪。
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流程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对传染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确保 准确判断病情。
组织义诊活动
社区可以组织医生走进社区,为居民提供免费的 健康检查和咨询服务。
建立健康档案
社区应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老年人和儿童等重 点人群加强健康管理。
06
传染病防治的未来展望
加强全球合作
建立跨国合作机制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传染病防治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 公共卫生危机。
共享数据和研究资源
通过共享流行病学数据、病例信息和研究资源,加速传染病的研 究和防控。

感染防控知识培训

感染防控知识培训

感染防控知识培训目录一、感染防控概述 (2)1. 感染防控定义与重要性 (2)2. 感染防控发展历程及现状 (3)二、基础知识与原理 (4)1. 感染途径与方式 (6)2. 病原体生物学特性 (6)3. 人体免疫系统与防御机制 (9)三、感染防控措施与操作规范 (10)1. 环境卫生与消毒技术 (11)(1)环境清洁与消毒方法 (12)(2)常用消毒剂种类与使用注意事项 (14)2.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指南 (15)(1)口罩佩戴方法及注意事项 (16)(2)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使用要求 (17)3. 隔离措施与操作流程 (18)(1)标准预防措施实施要点 (19)(2)特定疾病隔离要求及操作流程 (20)四、医院感染防控重点部门管理要求 (21)1. 手术室感染防控管理规范 (23)2. 重症医学科感染防控策略 (24)3. 血液透析室感染防控措施 (25)五、临床科室感染防控实践与应用 (27)1. 呼吸道疾病感染防控操作指南 (28)2. 消化道疾病感染防控措施 (29)3.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感染防控要点 (31)六、培训与考核 (32)一、感染防控概述感染防控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防止、控制疾病的传播和蔓延,保障个人和群体的健康安全。

在现代社会,感染病的发生率仍然较高,各种传染病的快速传播对公共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加强感染防控工作,提高全民的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至关重要。

本培训课程将系统地介绍感染控制的理论基础、基本常识和操作技术。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员将掌握以下知识:该课程旨在为个人提供感染防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自身健康,同时也为相关领域从业者提供专业学习机会,提高他们应对感染病风险的能力。

1. 感染防控定义与重要性感染防控(Infection Control)是指一种旨在预防、检测和减少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导致的疾病传播与暴发的实践活动。

其定义为一系列的策略、规范、措施和流程,用以识别、控制和消除住院人群、户外活动环境中以及其它场所感染源的风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保护个体和群体的健康。

病毒感染实验诊断ppt课件

病毒感染实验诊断ppt课件

②不出现细胞病变现象。 ③细胞培养液pH的变化。
2.中和试验
病毒与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反应, 使病毒失去感染性,在细胞培养 和活的机体内不出现病变的试验。 常用细胞培养进行中和试验。如 果特异性抗体能中和病毒,使之 失去感染性,不出现细胞病变效 应,则该病毒为特异性抗体的同 型病毒,
用于病毒的分型诊断最具敏感和 准确性。也可用于检查患者病后 或人工免疫后,机体血清中抗体 增加情况。
2.电子显微镜检查 (1)电镜直接检查:早期病毒感染标 本的病毒颗粒。如“秋季泻”患儿 粪便中的轮状病毒、甲肝患者粪 便中的HAV,疱疹病毒的疱疹液, HBV患者血清,均可观察到特征性 病毒颗粒。
(2)免疫电镜检查:在标本中加入 抗体。使病毒聚集成块负染观 察,更易发现病毒体,灵敏度 可提高100倍。
9.免疫荧光抗体染色
将感染细胞固定,用特异抗血 清荧光标记染色,在荧光显微镜 下,可见细胞内荧光,即可确定 型别。
第三节病毒感染快速诊断
通过测定病毒的特异标志成分,如 特殊形态、特异的抗原成分及病毒 的核酸,早期确认病毒的感染,是 病毒学诊断的重大发展。
一、形态学检查
1.光学显微镜 观察病毒感染细胞出现的包涵体。 根据特点可作出辅助诊断。狂犬病 病毒在脑细胞出现嗜酸性的圆形或 椭圆形包涵体,称为内基小体。巨 细胞病毒在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内出 现周围绕有一轮晕似“猫头鹰眼”样 大型嗜酸性包涵体。
5.聚合酶链反应(PCR)
选择病毒的特异保守片段作为靶基 因,进行引物设计和扩增可诊断病 毒性感染。选择病毒的易变区,结 合RFLP,测序等技术可以对病毒进 行分型和突变的研究。
(1可通过RT-PCR技术, 将RNA逆转录为cDNA,再进行 PCR扩增。
传代细胞系

感染培训课件

感染培训课件

临床案例二:细菌感染引起的休克
01
病原学特点
细菌感染引起的休克主要是由革兰阴性菌引起,如大肠杆菌、肺炎克
雷伯菌等,其毒素可引起机体多器官功能障碍。
02
临床表现
患者可出现发热、寒战、心动过速、尿量减少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
休克,表现为低血压、组织灌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如血象升高、细菌培养等),可诊断为
传染病预防措施的落实
学员需要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落实预防措施,如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拥挤场所等。
临床诊断和治疗
介绍了传染病的临床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常用药物, 要求学员掌握常见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
培训后的自我评估
掌握传染病的基本概念和传播方式
01
学员需要自我评估自己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和传播途径的掌握
05
感染培训总结
培训内容回顾
传染病概述
介绍了传染病的定义、分类、 流行过程等基本概念。
传染病传播
重点阐述了传染病传播的途径和 方式,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 、血液传播等。
传染病预防
从个人和公共两个角度出发,全面 讲解了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培训中的难点和重点
传染病传播途径的掌握
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等传播方式需要学员重点掌握,也 是难点之一。
细菌感染预防
强调个人卫生习惯和社会公共卫生措施的重要性 ,如保持通风、勤洗手等。
真菌感染的治疗与预防
真菌感染类型
介绍常见真菌感染类型,如皮肤念珠菌、肺部真菌、肠道真菌等 。
真菌感染治疗
阐述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使用注意事项,如氟康唑、伊曲康 唑等。
真菌感染预防
强调个人卫生习惯和社会公共卫生措施的重要性,如避免使用抗 生素、增强免疫力等。

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线上课程

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线上课程

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线上课程一、引言传染病是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为了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控能力,我们推出了一套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线上课程,旨在帮助公众了解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防控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共同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

二、课程目标1. 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控意识;2. 帮助公众了解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防控方法;3. 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4. 增强公众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关注和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1. 传染病概述本章节将介绍传染病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帮助学员了解传染病的危害和防控的重要性。

2.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本章节将介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帮助学员了解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和防控措施。

3. 常见传染病的识别和预防本章节将介绍常见传染病的症状、诊断和预防方法,包括流感、肺结核、乙肝、艾滋病等,帮助学员了解传染病的危害和防控方法。

4. 传染病的防控措施本章节将介绍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包括疫苗接种、个人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帮助学员了解如何通过有效的防控措施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5. 公共卫生安全与个人责任本章节将介绍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在传染病防控中的责任,帮助学员提高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关注和责任感。

四、课程形式和安排1. 形式:本课程采用线上教学的形式,包括视频讲解、图文资料、案例分析等,学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2. 安排:本课程共分为五个章节,每个章节包含多个小节,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学习,每个小节结束后会有相应的测试题,帮助学员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程评估和反馈1. 评估:本课程将通过在线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帮助学员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2. 反馈:我们欢迎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不断完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培训效果。

宋银宏病毒的感染与免疫诊断与防治PPT课件

宋银宏病毒的感染与免疫诊断与防治PPT课件
Laboratory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
29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 法
Laboratory Diagnosis
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用于分离培养的标本: 采取病程初期或急性期标本、防止病毒灭活
•血清学诊断的标本: 双份血清(paired serum)
.
30
二、常规分离与鉴定
• HSV→机体→急性口炎→三叉神经节细胞→口角→疱疹
.
5
慢性感染:

病程长病毒可检出 如HBV
续 潜伏感染:

可反复激活,急性发作

病毒只有在急性发作时才被检出

如 HSV
慢发病毒感染: 潜伏期长,发病后为亚急性进行性直至死亡
寻常病毒 麻疹病毒:SSPE; HIV:AIDS
非寻常病毒 prion

血脑屏障
.
19
.
20
3.吞噬细胞(phagocyte)和NK细胞:
⑴巨噬细胞:
⑵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 TNF-, TNF- 作用特点:
1)杀伤过程不受MHC限制,也不依赖抗体 2)对靶细胞无特异性 3)杀伤作用出现早;4h 4)部分细胞因子可激活
⑶中性粒细胞:对病毒感染无防御作用
①粘膜: • 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
眼结膜 ②皮肤: • 输血(或血制品)、注射 ;昆虫叮
咬;动物咬伤
.
1
2.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
HBV、RV、HIV、CMV
.
2
感染途径:
呼吸道、
消化道、
经皮肤(虫媒) 感染、

第三章 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ppt

第三章 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ppt

2019-10-13
谢谢关注
23
(一) 形态学检查
1.电镜和免疫电镜检查
2.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
有些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后,在细胞 的一定部位(胞核、胞浆或两者兼有) 出 现一个或数个、圆形或椭圆形、嗜酸性 或嗜碱性的结构,即包涵体。包涵体对 病毒感染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2019-10-13
谢谢关注
24
2019-10-13
谢谢关注
14
4.细胞代谢的改变
病毒感染细胞的结果可使培养液的pH 值改变,说明细胞的代谢在病毒感染后 发生了变化。这种培养环境的生化改变 也可作为判断病毒增殖的指标。
2019-10-13
谢谢关注
15
(二) 病毒的数量与感染性测定
1.蚀斑测定
是一种检查和准确滴定病毒感染性的方法。将稀释的
2019-10-13
谢谢关注
28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预防
一、人工自动免疫
(一)活疫苗(attenuated vaccine,or living vaccine)
1.常规活疫苗即减毒活疫苗(attenuated vaccine),通常是用自然或人工选择法 (如温度敏感株) 筛选的对人低毒或无毒 的变异株制成的疫苗,如脊髓灰质炎、 流感、麻疹的减毒活疫苗等。
通过非正常培养减毒株 一般为一次性
通过化学物理方法使感 染失活
多次免疫
疫苗的稳定性
相对不稳定
相对稳定
免疫的类型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毒力回升
有可能
不可能
安全性
对免疫缺陷者有危险
安全性好
生产和成本
2019-10-13
生产较复杂、成本高

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PPT文档资料

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PPT文档资料

(二)微生物检验
(1)标本直接抗原检测: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
(2)标本直接核酸检查:按16SrRNA非保守区 序列合成寡核苷酸探针,能检出5pgrRNA, 如将非保守区特异性扩增,其敏感性可达 检出1—10片段制备的探针, 不仅能快速检出病原体,且能鉴别含QpHI 或QpRS质粒分离株,与呼吸道感染病原体 DNA无交叉反应。试验仅需8—12h即可得 到结果。
引物R17-1、-2在65℃条件下能扩增普氏和莫 氏立克次体 DNA。在琼脂凝胶上产生一条 340bp的核酸带;
引物R169-1、-2仅能扩增普氏立克次体DNA, 产生一条432bp的核酸带。两种引物同时使 用,扩增后普氏可产生340bp和432bp两条带, 而莫氏只产生340bp一条带。
该法敏感性可达0.05ngDNA水平,重复性 好,操作方便,对两型立克次体早期、鉴别 诊断以及自然生态宿主调查研究具有较大价 值。
2.培养特性
(1)动物接种:小鼠最敏感,刮取腹膜上的粘 液涂片检查,可见细胞质内有大量立克次 体,尤以腹膜上皮细胞内多见,常密集于 细胞核旁。
(2)细胞培养:恙虫病立克次体可以在多种细 胞内生长、繁殖,多采用Vero、L929细胞 进行培养。细胞感染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吸 附时间,通常以37℃吸附1h,培养32℃为 宜,繁殖缓慢,用Vero细胞培养8—9d, 在细胞质内生长繁殖,在细胞核旁高度密 集,但不侵入细胞核。
(4)CF试验
CF试验原来是立克次体病血清学诊断的 经典试验,虽然敏感性不如IFA和 ELISA, 但非常特异。一般在立克次体病发病一周内, 血清中即有CF抗体出现,以后逐渐上升, 至第3周达最高峰,然后逐渐降至较低的效 价,并可保持几年不消失,但也有在病后几 周即转阴性者。病人恢复期血清与斑疹伤寒 群及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可溶性抗原试验的阳 性结果,只能说明该群立克次体的感染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7/3
三、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原理是用已知病毒抗原来检测病
人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故须待病人感 染后体内产生抗体时才能检出。

另外,在采取临床标本及病人血
清应注意病程,必须采取患者急性期血
清与恢复期血清 (双份血清) 进行血清学
试验。若第2次血清抗体滴度比第1次高
出4
2020/7/3
1.中和试验(neutralizing test,NT test)
2020/7/3
• 3.干扰现象(interference) • 某些病毒感染细胞时不出现CPE或其
他易于测出的变化(如HAd),但能干扰 在其后感染的另一病毒的增殖。如风疹 病毒感染Vero细胞时CPE不明显,但它 能干扰后感染的埃可病毒 (ECHOV) 的 增殖,从而阻抑后者所特有的CPE。
2020/7/3
2020/7/3
2020/7/3
病毒培养时出现的CPE
• 2.红细胞吸附 (hemadsorption,HAd) • 流感或副流感病毒等感染细胞后,由于细
胞膜上出现了血凝素(haemagglutinin,HA), 具有吸附脊椎动物 (豚鼠、鸡、猴等) 红细胞 的能力,这一现象称红细胞吸附,常用来测 定具有HA的粘病毒与副粘病毒的增殖。若有 相应的抗血清,则能中和细胞膜上的HA, HAd不再发生,称红细胞吸附抑制试验。
1. 细胞的变化
① 有些病毒在细胞内增殖时可引起特有的细胞病变, 称为细胞病变效应 (CPE)。常见的变化有细胞变圆、 聚集、坏死、溶解或脱落等。
② 有些病毒如麻疹病毒、CMV、RSV等 作用于细胞膜, 可使邻近的细胞相互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或称融 合细胞。
③ 有些病毒 (如狂犬病病毒、麻疹病毒等) 可在培养 细胞中形成胞浆或核内的包涵体。
(一) 形态学检查
• 1.电镜和免疫电镜检查 • 2.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 • 有些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后,在细
2020/7/3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诊断
常用的病毒学诊断方法包括: 病毒的分离鉴定 病毒的血清学检查 病毒蛋白和核酸的检测
2020/7/3
一、标本的采取与送检
• 应注意下列原则:
• 1.对本身带有杂菌 (如咽拭子、粪便) 或易 受污染的标本,要进行病毒分离培养时, 应使用抗生素。
• 2.因病毒在室温中易失去活性,标本应低 温保存并尽快送检。
2020/7/3
• 2.50%组织细胞感染量 (TCID50)测定法 • 该方法是测定病毒能使50%的组织培养细胞
发生感染的最小量。一般是将病毒悬液作10倍 的系列稀释,分别接种细胞,经一定时间后观 察CPE、血细胞吸附等指标,以最高稀释度能 感染50%细胞的量为终点。最后用统计方法计 算出50%组织细胞感染量( 50%tissue culture infectious dose,TCID50)。
2020/7/3
3.血凝抑制试验(hemagglutinatia inhibition test, HI test)
• 具有HA的病毒能凝集鸡、豚鼠、人等 的红细胞,称血凝现象。这种现象能被 相应抗体抑制,称HI试验。其原理是相 应抗体与病毒结合后,阻抑了病毒表面 的HA与红细胞的结合。本试验简易、 经济,特异性高,常用于粘病毒及乙型 脑炎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及流行病学调
染所致。因此,中和试验适用于人群免疫情况
的调查,在临床诊断上较少使用。
2020/7/3
2.补体结合试验 (complement fixation
test,CF test)
• 用已知病毒可溶性(CF)抗原来检测病 人血清中相应(CF)抗体。CF抗原是病 毒的内部抗原,同种异型间常有交叉, 故特异性较中和试验低。但CF抗体出 现较早,消失较快,故CF阳性可作为 近期感染的指标。
2020/7/3
• 病毒 +鸡RBC = 凝集(血凝试验)
• 病毒 +特异性抗体 +鸡RBC=不凝集

(血凝抑制试验)
2020/7/3
四、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 快速诊断主要是指从含有病毒标 本及感染机体的血清中检测病毒颗 粒、蛋白抗原、IgM抗体和核酸等 ,往往在数小时内即可得出结果。
2020/7/3
2020/7/3
2020/7/3
2020/7/3
• 3.组织培养法 (tissueculture) 或细胞 培养 (cellculture)法
• 是将离体活组织块或分散的组织细胞 加以培养的技术总称,为病毒分离鉴定 中的最常用的基本方法。
2020/7/3
2020/7/3
病毒在培养细胞中增殖的指标
• 3.血清学诊断份血清,以便对比双 份血清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
2020/7/3
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 (一)
• 1.动物接种 • 是最原始的病毒培养方法,根据病毒
种类不同,选择敏感动物及适宜接种部 位,如嗜 神经性病毒(狂犬病毒)可 接种于小鼠脑内,痘病毒可接种于家兔 角膜或皮内。

是病毒在活体内或细胞培养中被特异性
抗体中和而失去感染性的一种试验。

中和抗体(netralizing antibodies,NTAb)
是作用于病毒表面抗原 (衣壳或包膜) 的抗体,
同种不同型病毒间一般无交叉,特异性高,而
且抗体在体内维持时间长。中和抗体阳性不一
定表示正在感染中,也可能因以前有过隐性感
• 4.细胞代谢的改变 • 病毒感染细胞的结果可使培养液的pH
值改变,说明细胞的代谢在病毒感染后 发生了变化。这种培养环境的生化改变 也可作为判断病毒增殖的指标。
2020/7/3
(二) 病毒的数量与感染性测定
• 1.蚀斑测定
• 是一种检查和准确滴定病毒感染性的方法。将稀释 的病毒悬液加入单层细胞培养瓶中。病毒吸附后,再 覆盖一层融化的半固体营养琼脂,使病毒在单层细胞 培养中有限扩散。结果是每一个有感染性的病毒在单 层细胞中可产生一个局限性的感染灶。用活性染料 ( 如中性红) 染色,则活细胞着色,受病毒感染而破坏 的细胞不着色,形成肉眼可见的蚀斑(plaque)。每个 蚀斑是由一个感染性病毒颗粒形成的,称作蚀斑形成 单位 (plaque forming unit,PFU)。病毒悬液中的感染 性病毒量的滴度可用PFU/ml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