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奶酪之童谣——幼儿园民间童谣运用的策略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民间童谣是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形式之一,它融入了民间智慧和生活情感,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民族风格。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民间童谣的应用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文化素养。
本文将从童谣的特点、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作用、应用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民间童谣的特点民间童谣是指流传于民间,主要以儿童为对象的诗歌形式。
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简单易学:童谣的词汇和结构通常较为简单,易于幼儿学习和记忆。
2.富有节奏感:童谣的语言节奏明快,音乐感强烈,适合幼儿用声音模仿。
3.富于想象力:童谣内容丰富多彩,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4.传承性强:童谣多为口耳相传,代代相传,具有浓厚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
1.拓展词汇:童谣中的词汇贴近幼儿生活,可以帮助幼儿学习、掌握新的词汇,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语感:童谣的韵律优美,语言节奏感强烈,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语感和音韵意识。
3.激发兴趣:童谣内容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4.促进表达:童谣可以通过声音、肢体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有利于幼儿的语言交流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5.传承文化:童谣承载着我国丰富的民间文化,通过传唱童谣,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和热爱自己的传统文化。
1. 童谣活动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可以开展童谣活动,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童谣学习体验。
活动内容可以包括:传统童谣的听说、童谣鉴赏、童谣演唱等,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体验语言的美妙。
2. 语言游戏可以通过编排童谣游戏,在游戏中巧妙地融入童谣元素,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童谣连连看”、“找出童谣中的拼音”等游戏,既能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又能巩固童谣内容。
3. 角色扮演选取一些生动有趣的童谣,让幼儿扮演其中的角色,演唱或表演出来。
通过角色扮演,幼儿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童谣内容,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民间童谣是一种具有鲜明民间特色的口头创作形式,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代代相传,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民间童谣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和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作用。
以下是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1.提醒与引导:通过民间童谣来提醒幼儿做某件事情或者完成某项任务。
比如“拔萝卜”这首童谣可以用来提醒幼儿拔萝卜,“撒豆子”这首童谣可以用来引导幼儿撒豆子。
2.启发与猜想:通过民间童谣来启发幼儿思考和猜想。
比如“两只老虎”这首童谣可以用来引导幼儿想象两只老虎在干什么,“小兔子乖乖”这首童谣可以用来让幼儿猜想小兔子乖乖可能要去哪里。
3.模仿与表演:通过民间童谣来让幼儿模仿和表演。
比如“小毛驴”这首童谣可以用来让幼儿模仿毛驴的走路姿势和声音,“鸟儿”这首童谣可以用来让幼儿模仿鸟儿的飞翔动作和叫声。
4.情感表达与认知培养:通过民间童谣来让幼儿表达情感和培养认知能力。
比如“两只老虎”这首童谣可以用来让幼儿表达对老虎的喜爱,“拔萝卜”这首童谣可以用来让幼儿认识到萝卜的形态特点。
5.声音感知与音乐教育:通过民间童谣来让幼儿感知声音和进行音乐教育。
比如“小白兔”这首童谣可以用来让幼儿感知到不同颜色兔子的叫声,通过“丢手绢”这首童谣可以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音乐节奏。
6.扩大幼儿词汇量:通过民间童谣来扩大幼儿的词汇量。
比如“小螺号”这首童谣可以让幼儿认识到螺号这个词,“小雨滴”这首童谣可以让幼儿认识到雨滴这个词。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提醒与引导、启发与猜想、模仿与表演、情感表达与认知培养、声音感知与音乐教育、扩大幼儿词汇量等方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民间童谣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它们朴实、生动,容易被幼儿接受。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民间童谣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可以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
一、选取经典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要选取一些经典的民间童谣。
这些童谣既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又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
比如《三字经》、《千字文》等,这些民间童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引导幼儿们唱诵这些童谣,可以让他们在娱乐中学习,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结合故事情节编排活动结合民间童谣编排故事情节,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童谣内容。
可以通过故事或配合绘本的形式,将童谣中的情节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幼儿面前。
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们一起模仿童谣中的角色和情节,增加趣味性和参与感。
三、进行互动游戏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可以进行一些互动游戏,通过这些游戏,加深幼儿对民间童谣的理解。
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要求幼儿根据童谣内容进行表演或者唱歌,这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对童谣的深刻理解。
四、进行语言启蒙教育通过民间童谣进行语言启蒙教育,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可以通过民间童谣教幼儿认识一些常用的词语和成语,帮助他们丰富词汇量,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们多加思考,动手实践,不断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五、进行民族文化教育民间童谣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民间童谣的教育,可以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们学唱童谣,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童谣的魅力,从而引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六、进行团体合作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可以通过民间童谣进行团体合作。
可以让幼儿们分成小组,一起合作编排童谣的表演或故事情节的表现,通过团队合作,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民间童谣在幼儿游戏中的运用策略
民间童谣在幼儿游戏中的运用策略童谣内容取材贴近我们的生活,内容浅易,容易记住。
幼儿在童谣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增长知识,体验生活的经验。
童谣和民间游戏有一定关联性,将童谣运用到幼儿教学中,在激发幼儿学习潜能、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标签:民间童谣;幼儿游戏;运用策略从童谣本身的性质来看,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口头的民间文学。
从内容上看,童谣极具生活化的特色;而从它的表现形式上看,则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韵律性。
就童谣和民间游戏的关系而言,童谣可以有效促进民间游戏的开展,并在过程中彰显着自身的重要价值:协调动作、渲染气氛、提升趣味性等。
现在有些流行的童谣都是产生于民间游戏,并运用于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展中,很大程度上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将童谣融入幼儿游戏活动中儿童最初的学习是在游戏中获得的。
在区域游戏中幼儿能够自主的活动。
区域游戏是主题活动的延伸,随着童谣课题的开展,我们投放了幼儿喜欢的、利于操作的童谣操作材料,在手工区投放了材料供幼儿制作,幼儿结合童谣《孙悟空打妖怪》,将童谣中的人物形象地画出来并制作成头饰和道具。
接着将制作的头饰和道具投放到表演区进行游戏,这样可以边诵读童谣,边表演,让童谣伴随幼儿进行区域游戏。
民间歌谣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民间歌谣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来实现的,比如童谣《跳花绳》“嘀嘀燕子嘀嘀嘀,马兰开花二十一……”幼儿在有节奏的念唱中体会到了念读童谣和玩皮筋的双重乐趣。
二、一首童谣与一个民间游戏相结合一首童谣与一个民间游戏相结合,也是童谣在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的一种运用表现方式。
民间游戏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教师要以具体的游戏内容和游戏方式为重要依据,进而确定对童谣的选取。
以幼儿园开展的民间游戏跳竹竿为例,教师可以选取与此相对应的童谣《炒蚕豆》。
跳竹竿这个游戏具有很强的韵律性,它需要敲竿者和跳竿者根据节奏,做好配合工作。
而《炒蚕豆》这首童谣的韵律性很强,可以很好地对幼儿起到动作提示作用。
谈利用童谣发展幼儿语感的教学策略
谈利用童谣发展幼儿语感的教学策略童谣是幼儿时期最常接触的文学形式之一,它具有简短、易记、韵律感强等特点,非常适合用来培养幼儿的语感。
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童谣进行有目的的教学,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音韵意识。
以下是一些利用童谣发展幼儿语感的教学策略。
1. 选择合适的童谣: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和发展水平选择适合的童谣。
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可以选择简单、重复度高的童谣;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可以选择一些含有趣味性和情感表达的童谣。
2. 音韵训练:童谣的韵律感是它的特点之一,教师可以利用童谣进行音韵训练。
在教唱童谣时,教师可以先模仿童谣的韵律,让幼儿跟随教师的节奏和音调来唱童谣,培养幼儿的音韵意识和语感。
3. 词汇学习:童谣中常含有一些幼儿不熟悉的词汇,教师可以利用童谣进行词汇学习。
在教唱童谣时,教师可以解释一些生词的意思,并引导幼儿运用这些词汇进行句子组织和表达,提升幼儿的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
4. 情感表达:童谣可以帮助幼儿表达情感和体验丰富的情绪。
教师可以根据童谣的内容和情感要求,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促进幼儿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5. 创作活动:在童谣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创作自己的童谣。
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了解童谣的基本要素,然后组织幼儿进行创作,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6. 口头表演:童谣是一种广泛流传的文化形式,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进行童谣的口头表演。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童谣表演,让幼儿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和表演技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利用童谣发展幼儿语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和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童谣,通过音韵训练、词汇学习、情感表达、创作活动和口头表演等方式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音韵意识,培养幼儿的语感。
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可以增加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民间童谣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民间童谣的应用方法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旨在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民间童谣的特点及作用民间童谣是一种口头传承的民间文学形式,以简洁、生动的语言传达着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寄托。
民间童谣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简单易懂:民间童谣的语言通俗易懂,旋律朗朗上口,适合幼儿学习和传唱。
2.内容丰富:民间童谣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人物、动物、风土人情等,能够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3.文化传承:民间童谣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通过传唱和解说,有助于幼儿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
4.语言规律性:民间童谣的语言结构简单,旋律优美,有助于幼儿的语言习得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1.促进语言发展:民间童谣优美的语言旋律和简单易懂的内容,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并促进语言的习得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2.培养情感品质:民间童谣内容丰富多彩,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情感的寄托,通过传唱和解说,可以引发幼儿对生活的情感共鸣,培养其情感品质和审美情趣。
1.集体传唱: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生动有趣的民间童谣,组织幼儿一起传唱。
在传唱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民间童谣的来源和背后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民间传统文化。
2.创编新谣: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创编新的童谣,可以是关于家庭生活、动物世界、自然景观等内容,通过创编新谣,可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比赛表演: 可以组织幼儿参加民间童谣的比赛表演,除了传唱外,还可以加入动作、表情等元素,通过比赛表演,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语言和表演能力的全面发展。
4.民间童谣故事会: 通过举办民间童谣故事会,邀请家长或长辈们为幼儿讲解民间童谣的背景故事,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传统文化,促进家园合作,提升幼儿的文化素养。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民间童谣是流传在民间的,具有浓厚民俗色彩的一种儿童文学形式。
它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通过民间童谣的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语感、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活动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反馈三个方面,探讨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
一、活动设计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民间童谣的活动设计是关键。
设计合理且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更有利于幼儿的语言发展。
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1. 选择适合幼儿的民间童谣。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应该选择内容简单、生动有趣的民间童谣,让幼儿能够轻松吸收。
民间童谣的内容应该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情感需求相契合,有助于引起幼儿的共鸣和兴趣。
2. 创设多样化的活动形式。
可以通过歌唱、朗诵、手工制作、角色扮演等形式,将民间童谣教学融入幼儿的游戏和生活之中。
可以通过小组合唱的形式,让幼儿们学唱民间童谣;或者通过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们制作与民间童谣相关的图画或手工作品,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
在民间童谣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通过民间童谣中的内容,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展开想象,丰富语言表达。
通过民间童谣《捉泥鳅》,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在河边玩的经历;通过民间童谣《小兔子乖乖》,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乖巧表现等。
二、教学方法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学方法对于民间童谣的教学也是至关重要的。
采用适合幼儿特点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引导幼儿参与,促进语言的发展。
以下是几种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
1. 游戏式教学。
在民间童谣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一些游戏式的教学方法,比如通过歌曲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体验、感知,加强语言的学习效果。
2. 听、说、唱结合。
童谣在幼儿民间游戏活动中运用的策略
童谣在幼儿民间游戏活动中运用的策略摘要:在当今教育背景下,所制定的教学目标与开展的教学活动,更加侧重于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自主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占据较大比重,能够有效帮助幼儿锻炼身体、增强体魄。
童谣属于一种民间艺术,并具有较强的生活化,与实际发展相互结合将其应用到幼儿游戏当中,能够对游戏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创新,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其中,增强幼儿的适应能力。
因此,教师在今后的发展的历程中,应将童谣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与自主游戏相互结合并呈现出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童谣民间游戏创新策略一、童谣在幼儿民间游戏活动中的运用意义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更加鼓励幼儿进行自主创作,单纯为其传授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培养其创新精神是必不可少。
因此,教师应大胆突破固有思维的禁锢,可借助具有浓厚趣味性且通俗易懂的童谣展开教学,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
纵观当前的发展情况,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与开展教学活动时,已经进行了一定创新,十分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童谣与自主游戏的契合点,将其相互结合,在提高幼儿自主游戏活动质量的同时,还能够为幼儿带来全新的体验,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可大胆发挥自身想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除此之外,因大部分童谣十分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并具有浓厚的本土特色,幼儿在实践的过程中更能够切实的发现美、感受美,增强其认知能力并促进情感发展。
二、童谣在幼儿民间游戏活动中的运用策略(一)结合幼儿年龄特征教师在开展自主游戏活动时,可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应用童谣,但必须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其选择最佳的童谣。
因幼儿年龄相对较小,并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不同阶段的学习均是以模仿为主,但是对于一些难度系数较高或者持续性的工作,则会丧失参与的兴趣。
因此,教师则可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其选择一些内容相对简单,且趣味性较强的游戏,实现童谣与游戏的有机相互结合。
例如,在开展游戏活动时,可将幼儿划分为不同的小组,鼓励每位幼儿积极参与其中,不仅能够使幼儿掌握童谣,还能够提高反应能力。
以童谣进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实践策略
以童谣进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实践策略关键词:童谣;幼儿园;语言教育;指导策略一、将童谣融入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价值就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现状来看,童谣逐渐成为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主体内容,是幼儿园课堂教学与语言教育的桥梁,对于幼儿园教师开展语言教育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1.幼儿语言教学内容的新资源。
童谣是幼儿接触的主要文学作品,伴随着幼儿成长,因此可将童谣作为幼儿语言教学内容的新资源。
幼儿教师应抓住幼儿发展的黄金时期,结合童谣开展幼儿园语言教育。
童谣作为一种语言游戏,是启迪幼儿语言思维的优质资源与载体,可以让幼儿从中受到良好的语言教育。
比如,童谣《谁的什么比腿长》:“虾的胡子比腿长,鹅的脖子比腿长,大象的鼻子比腿长,老鼠的尾巴比腿长……”在朗诵童谣的过程中,幼儿会在大脑中不断思考各动物的外形特征,锻炼了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促进了幼儿对语言的学习与掌握。
又如,童谣《咏鹅》是一首古代诗歌,富有韵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其中“鹅,鹅,鹅”的重复展现了动物叫声的韵味美,“白”“绿”“红”“青”展现了“鹅”外形结构上的色彩线条之美,“歌”“浮”“拨”体现了鹅活动时大摇大摆的形态之美。
2.幼儿语言教学方法的新资源。
童谣作为幼儿语言教学的新资源,不仅表现在语言教学的内容上,还体现在语言教学的方法上。
将幼儿语言教学渗透在童谣中,童谣与语言教学方法相互融合,成了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学习语言的新路径。
幼儿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利用童谣创新幼儿语言教学方法,使童谣与语言学习无缝对接,形成新的幼儿语言教学方法,以童谣提升幼儿的语言发音技巧,使幼儿从童谣中体验语言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童谣《躲猫猫》时,从“躲猫猫,躲猫猫,你藏好,我来找,马上就要找到了,找到我们一起玩”中不难看出,当中发音最多的元音音素为“ao”,比較押韵。
这不仅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幼儿的学习语言的兴趣,还让幼儿在灵活学习发音技巧的同时,通过童谣的趣味性熟练地掌握了语言语音音素。
民间童谣应用于幼儿园活动的教学策略研究
民间童谣应用于幼儿园活动的教学策略研究作者:吴冬妹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6年第11期【摘要】民间童谣作为儿童的精神食粮正在逐步走向式微。
本文拟从幼儿教育活动中找寻民间童谣传承和发展的可能途径和方法,从幼儿园活动前内容选择、活动中设计和教学方法组织、活动实施中多领域灵活穿插、活动后组织延伸等方面探讨民间童谣走进幼儿园,复活在其源头——幼儿口头的可能性策略。
以期能让民间童谣重回儿童世界。
【关键词】民间童谣幼儿园活动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031-02童谣是和儿童同生共长的,是在儿童的口头传唱中实现代际传承的民族传统文化精品,是人之初文学中的精华。
但随着人们生活形态的变迁,传播媒体的更新,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正在逐步走向式微。
因此在讲求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大背景下,民间童谣的传承和利用就成为一个重要话题。
本文将民间童谣摆放到它生命由来的发源地——幼儿口头,探索民间童谣在大众正规幼儿教育视野下的开发利用策略,旨在寻找某些继承和发展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可能性路径和方法,让幼儿园教育担负起唤醒这种文化记忆的责任。
一、民间童谣的概念童谣来源于民间,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基因,是儿童所喜爱和传唱的文学样式。
本文所谓民间童谣专指那些由民间集体创作的,经过一代代口口相传模式流传下来,内容上传统、凝重,带有一定的音乐性、韵律感,并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历史蕴含的文化载体。
民间童谣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瑰丽明珠,是热闹在儿童新鲜口头上的文学之花。
二、民间童谣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价值(一)有助于调节情绪,创设学习氛围民间童谣中有大量展示日常生活情状和事物的内容,在幼儿园活动中应用民间童谣能给幼儿营造一种熟悉感和安慰感,在念唱中让幼儿感受到某种与生活联通的亲切的学习氛围。
幼儿往往能在这样熟悉而快乐的情景下逐渐调节情绪,放松身心,活泼好动的天性得以宣泄。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摘要:幼儿是学习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利用民间童谣让幼儿能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吸引幼儿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思维认知性。
本文分析了民间童谣对幼儿语言教学的影响和作用,提出了在幼儿园开展语言教育活动的策略,以便进一步推动幼儿园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民间童谣;作用;幼儿园;语言教育民间童谣相对于固定的课本内容来讲,其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自由性,同时其也涵盖了很多生活元素,能够成为幼儿语言学习的最佳素材。
利用民间童谣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并解决在语言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思考,从童谣中理解知识并应用知识。
1.民间童谣对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影响语言教育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正处在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将童谣渗透到语言教学中,首先可以让幼儿准确的练习发音,掌握更多词汇;同时很多童谣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故事和情节,幼儿能够从童谣的情境,童谣游戏以及表演中学习语言知识,这样就可以让语言学习更加形象和生动。
其次,在童谣中具有十分丰富的词汇,并且很多词汇属于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物,通过吟唱童谣,能够加深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可以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语言和词汇。
比如:在《秋风是个大画家》的童谣学习中,其中包含了秋天的景色“秋风爽,阵阵刮”和秋天的植物“ 稻谷,豆荚,高粱,棉花”让幼儿能够感知秋天,并对色彩和植物的学习更加深入,能够使用语言描述秋天的景色。
此外,童谣的学习还能够锻炼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很多幼儿的语言能力比较弱,对长句段难以理解,在使用语言形容物体时也不够准确。
因此通过童谣的学习,幼儿能够积累更多的词汇,在以后的交流中可以有效的应用。
同时在童谣的学习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也会更加密切,有助于教师全面掌握幼儿的语言能力,为幼儿提供适合的童谣类型,帮助幼儿学习童谣并提高语言能力。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一、童谣的基本概念童谣是一种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文学形式,通常以易于记忆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童谣的创作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感受,通过韵律和押韵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也通常具有清新、明朗、幽默等特点。
童谣的使用已经传统存在于民俗文化中,随着时间和地域的变迁,不同地方的童谣也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流派。
在现代社会,童谣被认为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手段和娱乐方式,也广泛应用于幼儿园教育中。
1、积极引导幼儿参与童谣的演唱过程童谣的演唱不仅能够启发幼儿的语言认知能力,同时也对他们的音乐审美产生很高的影响。
幼儿年龄段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就是唱歌,可以鼓励他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参与童谣的演唱过程。
在童谣演唱过程中,教师应重视音调和节奏的统一,确保全班幼儿能够齐唱。
适当地引导幼儿通过手势和肢体语言来表达童谣中的意思,可以更好地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设置童谣的情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童谣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往往与幼儿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根据童谣的内容设置相应的情景,增加幼儿的阅读兴趣,并从中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例如,在教学歌曲《小毛驴》中,可以建设小小农场的情景,让幼儿在想象中亲身体验小毛驴带来的欢乐和幸福,通过这种方式,在语言和情感的交互中训练幼儿的优秀品质和良好心态。
3、设置童谣的练习任务,促进幼儿的语言记忆能力童谣的歌词通常简明易懂、表达清晰,是幼儿提高语言记忆能力的良好手段。
在童谣的练习过程中,可以设置合适的练习任务如加减、游戏、趣味背诵等,提高幼儿的语言记忆能力。
例如,在童谣《小兔子乖乖》中可设置让幼儿依次对“白菜、黄瓜、大芥菜”进行接龙的语言游戏,增加童谣的趣味性同时也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小星星》——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和语言记忆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歌曲图像、唱歌动作等方式,来让幼儿熟悉歌曲,然后参与歌曲的识别、阅读、理解和演唱等环节,并通过多种形式,如挥动小纸条、做出贯穿全歌曲的动作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参与感。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民间童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其应用更是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本文将从童谣的定义、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以及童谣的应用方法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童谣的定义童谣是指一种以简洁、鲜明、押韵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民间流传的儿童歌曲,通常由玩耍的孩子们口传心传而得。
它不仅仅是一种儿童游戏,更是一种儿童文化的传承,凝聚着历史的智慧与美好的情感。
1.促进语言发展。
童谣的朗诵旋律简洁,节奏明朗,声调鲜明,重复性强,可以让幼儿在玩乐中逐渐感受到语言的韵律美,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听力能力。
童谣具有生动、形象、易懂的特点,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朗诵中通过声音、语调、语音对语言进行感知,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的听力能力。
3.增强记忆力。
童谣通常具有简单、押韵、重复的特点,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反复朗诵,从而提高记忆力。
同时,童谣中朗诵的故事、情境等,也可以帮助幼儿加深对事物的了解和理解。
4.培养情感认知。
童谣中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可以帮助幼儿感知到正义、友谊、劳动、勇敢、爱等方面的情感,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和情感认知。
三、童谣的应用方法1.朗诵法。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可以将童谣进行朗诵,让幼儿熟悉、了解童谣的内容、旋律、押韵等特点。
2.唱歌法。
将童谣的旋律进行改编成儿歌,可以让幼儿在唱歌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知童谣,同时也可以带来更多愉悦和欢乐。
3.故事化法。
将童谣中的故事、情境等进行扩充,形成故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理解童谣中的情感和情境,并在情感的感召下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和情感认知。
4.手指游戏法。
部分童谣具有韵律感强、动作简单的特点,可以结合手指游戏进行教学,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语言的节奏和韵律美。
综上所述,童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其应用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朗诵、唱歌、故事化、手指游戏等形式带来语言发展、听力能力、记忆力、情感认知等多方面的好处,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语言教育资源。
幼儿园童谣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指导策略
幼儿园童谣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指导策略一、幼儿园童谣活动的意义童谣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种常用的教育手段,是幼儿园常规教育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童谣所蕴含的美好情感和丰富的意义,可以帮助幼儿们更好地感知世界,更好地认识自我,增强语言能力、记忆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等。
二、幼儿园童谣活动的组织原则组织一次童谣活动,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幼儿的参与感幼儿的参与感决定了活动的成功,组织一个童谣活动时,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爱好和思维方式,选择适当的歌曲和动作,并通过一系列的互动环节培养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保证幼儿的安全幼儿在活动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小意外,比如跌倒、摔伤等,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需要考虑活动场地的选择,保证活动时场地的安全性,同时加强对幼儿的各种安全防范措施。
3、保证幼儿的交流童谣活动不仅是让幼儿学唱歌,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与其他小伙伴进行交流,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因此,需要通过组织游戏或小型互动活动,来引导幼儿积极交流,融洽气氛。
4、保证活动的欢乐和轻松童谣活动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通过愉快的氛围帮助幼儿感受生活中的美好、阳光和快乐。
三、幼儿园童谣活动的实施策略组织一个成功的童谣活动需要有一系列实施策略,以下是几点重要的实施策略:1、选择适当的歌曲童谣歌曲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一环,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习惯,选择适合自己幼儿园的歌曲。
同时,要根据季节和场合的不同来选择歌曲,比如选取一些与自然有关的歌曲来配合春季和秋季的活动主题。
2、添加趣味性童谣活动要保持趣味性,增加小游戏环节,比如拉环跑、捉迷藏等,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来让幼儿积极参与,将童谣活动变得更加有趣。
3、加强互动幼儿经历的所有教育体验都离不开互动这一环节,童谣活动也不例外。
在童谣活动中,需要以互动为主题,通过互动来激起幼儿的热情,也可以利用互动来培养幼儿之间的友谊和信任感。
4、重视感性体验幼儿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期,感官体验对幼儿的认知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幼儿园童谣教学策略
幼儿园童谣教学策略童谣是幼儿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和媒介,它以其简单、易懂、富有节奏和韵律感的特点,深受幼儿喜爱。
通过童谣的教学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音乐感知能力和社交合作能力等多个方面的综合素养。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运用童谣进行教学,是每一位幼儿教师需要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以下是一些幼儿园童谣教学策略的详细介绍。
一、选取合适的童谣在幼儿园教学中,选取合适的童谣非常重要。
幼儿喜欢简单、生动、富有情感的童谣,因此教师应选择符合幼儿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的童谣。
在选择童谣的时候,可以考虑以下几点:1、内容贴近幼儿日常生活,能够引起幼儿的共鸣和兴趣。
2、语言简单、明快,易于幼儿学习和模仿。
3、有明显的节奏和韵律感,易于幼儿记忆和演唱。
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童谣教学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来进行,以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
教师可以运用以下几种形式进行童谣教学:1、演唱形式: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通过演唱童谣来学习,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舞蹈形式: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编排舞蹈动作,配合童谣的节奏和歌词进行演绎,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3、绘本形式:教师可以选取与童谣内容相关的绘本,通过绘本的图片和故事情节来展开教学,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阅读兴趣。
4、手工制作形式: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制作与童谣内容相关的手工制品,让幼儿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加深对童谣的理解和记忆。
三、情景化教学童谣教学可以通过情景化的教学方式来增强幼儿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根据童谣的内容,设计相关的情景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具体情境中体验童谣的含义和作用。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学习《小兔子乖乖》这首童谣时,扮演小兔子的角色,通过模仿小兔子的动作和表情来理解童谣的内涵。
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童谣教学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鼓励幼儿自由创作童谣,通过编写歌词、创作旋律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中还需要考虑到当前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传统的语言教学方式单一,缺乏趣味性,难以引起幼儿的兴趣。
如何借助民间童谣这一优秀的文化资源,创新语言教育方法,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语言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幼儿园教育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将有助于丰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研究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民间童谣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民间童谣可以促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培养幼儿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民间童谣具有简单易学、易记的特点,适合幼儿学习和掌握,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说能力。
民间童谣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可以启发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民间童谣中蕴含丰富的情感和故事元素,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的情感智力发展。
研究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不仅可以丰富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内容,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还可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更好地将民间童谣与幼儿园语言教育相结合,实现最大的教育效果。
2. 正文2.1 民间童谣的特点民间童谣是一种具有浓厚民间色彩的歌谣形式,通常通过口头传承而流传下来。
它们简洁明了,音韵优美,具有易记性和易传唱性,适合幼儿学习和模仿。
民间童谣的内容多为生活情境和日常活动,涵盖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表达,既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又能促进幼儿语言和思维发展。
民间童谣还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代表了不同地域、民族和历史时期的文化传统。
通过学唱民间童谣,幼儿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对民间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民间童谣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和民间传承,是民间智慧和文化底蕴的体现,也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中重要的教育素材。
使用和传唱民间童谣有助于扩大幼儿的语言能力,增强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让幼儿在乐趣中学习、在歌声中成长。
一、挑选适合年龄段的民间童谣:在进行民间童谣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适合年龄段的民间童谣。
对于3-4岁的幼儿来说,拼音和押韵比较简单、节奏感强、含有重复模式的童谣,如《拔萝卜》、《扇子》、《一闪一闪亮晶晶》等就非常适合。
对于4-5岁的幼儿来说,可以选择语言难度和押韵模式更复杂的民间童谣,如《小白兔儿乖乖》、《《捉泥鳅》、《黄鹂鸟》等。
二、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欲强烈,因此,教师在进行民间童谣的教学活动时,要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歌唱、朗诵、故事讲解、表演等方式,将这些教学元素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同时,可以创造多种形式的交流渠道,让幼儿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比如角色扮演、分小组比赛、集体合唱等。
三、加强感性认识和联想:针对不同的民间童谣,可以开展一些相关的主题活动和实践体验,让幼儿通过动手实践,增进自己对于民间童谣中所含的文化思想内涵和教育意义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比如《小兔子乖乖》这首童谣,可与制作手工兔耳朵、呆萝卜、游戏互动等活动相结合,提高幼儿对于小兔子的形象记忆和民间故事的印象联想能力。
四、鼓励幼儿创造性表达:教师在进行民间童谣教学活动的同时,应该鼓励幼儿尝试创造性地表达想法和故事情节的想象。
可以通过提问、游戏、故事续写等方式,让幼儿拓展自己的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积极评价,激发幼儿探险、发现、创造、分享的兴趣和能力,让他们在创造性表达中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和成长。
五、与家长共同互动:民间童谣教学不仅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活动,也是与家长共同互动的一个重要机会。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民间童谣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语言元素,还具有优秀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效果。
通过民间童谣的传唱和教学,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提高,培养幼儿的语感和音韵意识,拓展幼儿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幼儿整体语言发展的全面提升。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对童谣的选择、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效果的分析,旨在明确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为提升幼儿园语言教育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具体目的包括:1. 深入了解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实际运用情况,探讨童谣在幼儿语言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2. 探讨童谣的选择与运用策略,分析不同类型童谣对幼儿语言学习的具体影响。
3. 探讨童谣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教学方式,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童谣进行语言教学。
4. 分析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具体效果,评估其对幼儿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以上目的的研究和探讨,旨在为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指导,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和认知发展的全面提升。
1.3 研究意义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民间童谣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通过民间童谣的传唱和学习,可以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
民间童谣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智慧,通过学习民间童谣,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民间童谣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有效资源,通过巧妙地运用民间童谣,可以提高语言教学的有效性和互动性,促进幼儿的语言交流和表达能力。
深入研究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对于推动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高幼儿语言能力和整体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幼儿园大班民间童谣【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利用民间童谣的价值、原则和方式】
幼儿园大班民间童谣【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利用民间童谣的价值、原则和方式】一、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中利用民间童谣的价值民间童谣之所以能够成为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的内容,是因为,感受来源于生活中的民间艺术是幼儿的认知和审美能力所及的。
而且,感受民族的、民间的以及现实生活中的艺术也是我国教育政策的一个基本导向。
在幼儿园课程中,应该采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将现实生活中的民间童谣融入和渗透到艺术教育课程中,使艺术课程的教学与民间童谣的教学在同一过程中综合地进行。
对幼儿来说,艺术课程所选择的民间童谣必须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必须是适合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的。
因此,衡量民间童谣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应从认知、情感、审美、人格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使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中真正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1. 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审美主体所具备的能使审美活动展开及展开到某种程度的能力。
审美能力主要包括审美感觉力、审美想象力与审美理解力。
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课程的设置应该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审美教育的主体,从本质上满足幼儿的审美需要,为幼儿营造一个可以看得着、听得见和摸得到的全方位的艺术活动课程,促使幼儿在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将民间童谣融入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中,可以让幼儿经常接触和聆听自然、亲切、真实、纯朴的民间童谣艺术作品,充分感受和体验民间童谣艺术具有的节奏、韵律和章句的曲调等形式美特征。
审美感觉是一种享受的感觉,如《春天》:“春天到,天气好,桃花杏花都开了。
蜜蜂来采蜜,蝴蝶来舞蹈,小鱼水里游,小鸟树上叫,大家欢迎春天到。
”这首民间童谣的节奏活泼欢快,词尾押韵,富有韵律,吟唱起来朗朗上口,歌词中描绘了春天大自然中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如五颜六色的花朵、忙碌于花丛中的小蜜蜂、翩翩飞舞的蝴蝶、悠闲自在游动的金鱼以及莺莺歌唱的鸟儿等都能够引起幼儿的感官兴趣,触动幼儿的审美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的寻觅优化教学奶酪之童谣
—
—幼儿园民间童谣运用的策略
◎吴慧慧
民间童谣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将其整合融入到幼儿园教育教学课程中,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健全他们的人格。
一、让幼儿浸润在童谣的芬芳中
1•做做玩玩说童谣。
民间童谣念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很强。
可以让幼儿边念童谣边做一些相应的动作、游戏等,提高他们学童谣的兴趣。
例如童谣《沐浴》,如果光是枯燥地学习背诵,孩子们既不会感兴趣,也不会理解童谣的内容。
而如果让孩子边说边做,效果则大不相同。
琅琅上口的儿歌,加上有趣的动作,孩子们一边快乐地玩,一边轻松地学,既能帮助幼儿很快掌握童谣,还能增强幼儿的体质,又使他们在相互游戏中锻炼了交往能力、合作能力。
2•结合生活编童谣。
孩子们的潜力是无限的,可以根据传统民谣的形式,鼓励孩子们结合周围事物、景物、人物,即情即景地创编。
例如,马燕老师在教学童谣《不字歌》时,才学了两遍,有位小男孩就说:“老师,我也想编一句,你们肯定谁也猜不着。
”马老师及时抓住这个教育契机,请他来编,他说:“什么是蛋不能吃?”这下,所有孩子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七嘴八舌地开始编下一句,有的说“铁蛋是蛋不能吃”,有的说“坏蛋是蛋不能吃”还有的说“笨蛋是蛋不能吃”……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喷涌而出,又依据原作的格式,创编出许多优秀的作品。
3•说说做做画童谣。
学习童谣时,让幼儿边学童谣边根据内容画童谣,能让幼儿的形象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拉近文字与绘画的距离。
老师尽量给幼儿自由表现的空间,哪怕是一个符号、几根线条、几块色彩,只要是发自他们内心的感受,都应好好保护,尊重他们自己的想象、创意,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独特想法来表现,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导他们用画笔画出来。
在画的过程中,既激发了幼儿学习童谣的兴趣,又让幼儿对童谣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发掘了幼儿的想象和创造潜能,增强了幼儿的记忆。
4•快快乐乐唱童谣。
童谣的音乐性几乎是自然天成的,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是方言歌谣加上谱子,在说唱的过程中保留非常浓厚的地方特色,展示地域文化的魅力。
这表现在它语言的音韵美和节奏感上,其音乐性的重要意义丝毫不亚于语义。
为童谣谱上曲,孩子们更乐于接受。
例如童谣《摇啊摇》,将它与歌曲的形式结合,能够使童谣的意境锦上添花,优美、舒缓的音乐可以使幼儿更易理解童谣表达的情感,让幼儿感受了童谣的音韵美,又发展了幼儿的节奏感。
5•自编自导演童谣。
很多童谣本身就是一个个浓缩、完整的故事,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把童谣改编成小型故事表演,开发幼儿的表演能力。
在改编过程中,让孩子的想象自由驰骋,激发他们的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便会乐此不疲地来学。
例如童谣《快乐的建筑师》,我们是这样组织教学的,先让小朋友学会说童谣,然后选定角色,孩子们自己制作道具、服装,自编动作,这样既发展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又锻炼了表演能力,使教学目标轻松地完成了。
二、让童谣融合在多样的活动中
1•民间童谣融入课程活动中。
民间童谣融入语言活动中。
教师可以在语言活动中让幼儿欣赏和感受民间童谣,使幼儿体验民族语言之美。
要注意在这类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幼儿进行简单的机械记忆。
民间童谣融入音乐活动中。
幼儿喜欢节奏感强的音乐,而民间童谣本身就具有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结合轻快活泼的音乐唱童谣显然比单调的吟唱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2.民间童谣融入幼儿活动中。
民间童谣融入游戏活动中。
在组织幼儿学习童谣《属相歌》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十二生肖动物的头饰,让幼儿戴着头饰模仿不同的动物,比一比谁模仿得像。
接着教师念童谣,请幼儿仔细听,念到哪个动物就请戴着相应头饰的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幼儿还可以互相交换动物头饰,重复游戏。
这样,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会童谣,掌握十二生肖的排序。
3.民间童谣融入区域活动中。
学童谣《从前有座山》时,由于幼儿年龄小,对物体大小的空间知觉差,致使童谣次序混淆,掌握速度慢,针对这一情况,在语言区中,我制作了一套操作材料帮助幼儿学习一童谣的内容按次序画在纸袋上,并按先后次序一个比一个小地套在纸袋中.幼儿边在纸袋上抽出图片,读儿歌。
果然,幼儿很快地掌握了童谣的内容及大小次序,而且兴趣浓,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4.民间童谣融入亲子活动中。
首先请家长共同参与,一方面可以了解民间童谣对于幼儿发展的意义;另一方面,可以让家长共同来学习,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和建议。
其次,可以让家长帮助共同收集童谣教材,特别是一些方言童谣,有的年纪大的家长接触较多,我们请他们为小朋友演一演,促进孩子的参与意识。
童谣对儿童开朗乐观的性格腿造、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有着潜移默化、无可替代的作用。
只要教师善于运用童谣,幼儿定会在童谣的世界里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南县张店镇中心幼儿园)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