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酮丛毛单胞菌耐药性分析及感染分布

合集下载

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现状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现状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现状分析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的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现状,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本院细菌室收集的临床标本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

结果: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共分离出98株铜绿假单胞菌,标本来源以痰为主占73.5%(72/98),科室分布以内科系统(含重症监护病房)最多,占71.4%(70/98)。

对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妥布霉素等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较高,分别为90.8%、66.3%、52.0%、51.0%、50.0%、44.9%。

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随着分离率和耐药性的上升,应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工作,加强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根据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或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或播散。

銅绿假单胞菌可正常寄居于人体皮肤、肠道和呼吸道,当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时,容易发生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病原体,可造成多种感染,是医院感染的条件致病菌[1]。

特别是长期卧床、体质虚弱、气管切开、尿道插管、血管内导管插管、烧伤等更容易被感染。

而且易产生变异珠对多种临床常用药物产生耐药。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监测,了解其在临床感染中分布及耐药情况,帮助临床提供更好的治疗指导。

本文对本院分离的98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门诊就诊患者及住院患者的各类临床标本培养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98株,临床标本包括分泌物、痰、脓液、血液、尿液、穿刺液及其他标本等。

1.2 菌株分离与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细菌分离培养[2],挑取可疑菌落涂片经革兰染色镜检,菌株分离所用培养基及细菌生化编码鉴定管均由杭州天和生物研究所提供。

1.3 药敏试验方法采用K_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

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近年来,血流感染在临床上呈现出日益增加的趋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是影响感染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对某院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以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一、病原菌分布情况根据某院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最常见的病原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链球菌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其次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链球菌也占据了一定比例。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常见于导致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之一,具有较强的致病力。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则属于肠道菌群,其感染主要来源于消化道、泌尿道等。

链球菌则是引起多种感染的致病菌之一,尤其是对儿童和老年人的感染危害更大。

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反映了临床感染的特点,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二、耐药性分析1.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耐药菌株,其对多种抗生素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目前,该院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仍较好。

在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应优先选用对其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 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通常对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仍较敏感。

对于具有多重耐药性的大肠埃希菌感染,应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以提高疗效。

3. 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同时还存在对氧化磷脂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

在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时,应根据耐药性情况进行合理的抗生素选择,避免造成治疗失败。

4. 链球菌链球菌对青霉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抗生素也表现出一定的耐药性。

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血流感染是医院感染中较为严重的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感染原因之一。

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是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因素。

对于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防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病原菌分布分析1. 常见病原菌根据某院近三年的临床数据统计分析,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主要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大肠杆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

2. 分布情况针对不同病房和科室进行了病原菌分布情况统计,结果显示,重症监护病房和外科手术室是血流感染病原菌的高发区域,而内科病房和儿科病房排名其次。

3. 季节分布在季节分布上也有一定规律。

夏秋季节是血流感染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病原菌易于繁殖传播,因此需加强对这一季节的预防和监测。

二、耐药性分析1. 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耐药性总体情况经过对近三年的临床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某院的血流感染病原菌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耐β-内酰胺酶产生菌占比较高。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及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

2. 不同科室和病房的耐药性差异进一步对不同科室和病房的耐药性进行分析发现,重症监护病房中的病原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其他科室,且存在多种重点耐药菌的交叉感染情况。

3. 耐药性与治疗方案的影响血流感染的耐药性不仅会影响到临床治疗的效果,还可能会导致感染难以控制,预后不佳。

对于耐药性的监测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也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抗生素使用策略,避免因耐药菌的感染而导致治疗的失败和并发症的发生。

三、预防和治疗对策根据以上分析,针对某院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性情况,具体制定以下预防和治疗对策:1.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对医护人员进行规范的手卫生和感染控制培训,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和无菌操作规范,有效减少感染的传播。

铜绿假单胞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对分离80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细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细菌检出最高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在痰液标本中分布最高为86.25%。

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哌拉西林、耐药率分别为50.00%、46.15%、45.45%,耐药率低的是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氨曲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耐药性分别是为18.42%、21.79%、21.79%、23.1%、25.79%。

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为医院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呈不同程度耐药,应加强其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感染;抗菌药物【中图分类号】r8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159-02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正常皮肤、肠道、呼吸道、医院病房及医疗器械等,是临床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因其易定植、易变异、以及多重耐药性的特征,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特别是呼吸道感染感染多见,由于该菌属有多重耐药性,给治疗带来很多困难。

王以光等报道[1]铜绿假单胞菌对目前临床应用的100种抗生素均显示有抗药性,是新世纪对人类生命造成威胁的3种细菌之一。

为探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现状,我们对本地区2008年1月~12月本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80株铜绿假单胞菌在标本中的分布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来自我院2009年1月~ 12月临床送检标本,包括血、尿、痰及各种分泌物。

1.2 菌株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英国aris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配套鉴定及药敏板,药敏板完全符合nccls标准。

泌尿系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泌尿系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泌尿系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对医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9月间,住院及门诊泌尿系感染患者尿培养分离出的286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耐药分析。

结果在分离的286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7.8%,革兰阳性菌占32.2%;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属为主;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34%,革兰阴性菌总的产酶率为26.3%;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率,表现为多重耐药。

结论分析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对于控制耐药菌株传播、指导临床更加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athogenic bacteria’s distribution and their drug resistance in urinary system infection, and to provide the information for choosing suitable antibiotic. Methods The pathogens from the urine specimens were isolated and cultured from the patients in hospital from Oct 2007 to Sep 2009.The total 286 strains of pathogens were identified and the drug resistance was analyzed. Results In the 286 strains of bacteria,67.8% were Gram-negative and 32.2% were Grm-positive. Most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were Escherichia and most of Grm-positive bacteria were Enterococcus.34% of Escherichia produced ESBLs and the total rate of producing ESBLs was 26.3%. The bacteria showed different antibiotic resistance rate and multi-drug resistance.Conclusion It’s very important for making the clinical use of antibiotic more reasonable and controlling drug resistance strains transmission.【Key words】Urinary System infeetion; Pathogenic bacteria; Resistance泌尿系感染为医院内最为常见的感染之一[1],发病率仅次于呼吸系统感染。

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引言病原菌是导致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来说,了解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我院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耐药性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决策依据。

一、常见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1. 细菌(1)革兰阳性菌在我院的临床样本中,最常见的革兰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大肠杆菌。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等疾病,肺炎链球菌则通常引起肺炎和中耳炎等呼吸道感染,而大肠杆菌则是泌尿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这些革兰阳性菌的感染范围较广,临床上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2)革兰阴性菌在革兰阴性菌中,最为常见的是肺炎克雷伯菌、产气杆菌和假单胞菌。

肺炎克雷伯菌是导致医院感染和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强,治疗上提出了挑战。

产气杆菌则是导致呼吸道感染和伤口感染的常见病原菌,而假单胞菌则常引起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

这些革兰阴性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2. 真菌在真菌感染中,念珠菌是最为常见的致病菌之一。

在我院的病例中,常见的念珠菌感染包括口腔念珠菌感染、阴道念珠菌感染和真菌性皮肤感染等。

念珠菌的感染范围较广,尤其是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其感染率更是较高。

对于念珠菌的感染及时进行监测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二、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1. 抗生素耐药性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病原菌的抗药性问题愈发突出。

在我院的临床样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相对较低;肺炎链球菌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较好,但对万古霉素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有所上升;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相对较低,但近年来对头孢拉定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

2. 抗真菌药耐药性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在临床治疗中备受关注。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致肺脓肿1例并文献复习

<div>睾丸酮丛毛单胞菌致肺脓肿1例并文献复习</div>

㊃论 著㊃D O I :10.3760/c m a .j .i s s n .1673-436X.2015.19.012作者单位: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通信作者:石志红,E m a i l :d o c s z h @163.c o m睾丸酮丛毛单胞菌致肺脓肿1例并文献复习李飞燕 孙忠民 石志红ʌ摘要ɔ 目的 提高对少见病原菌睾丸酮丛毛单胞菌致肺脓肿的认识㊂方法 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例睾丸酮丛毛单胞菌致肺脓肿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㊂结果 男性患者,50岁,以 咳痰㊁气短2周,发热1d 入院,入院前胸部C T 提示肺脓肿,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入院后积极抗感染,症状有所缓解,仍反复发热,痰培养提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为多耐药菌,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后体温正常㊂结论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感染引起肺脓肿及感染性休克为首例报道,此病原菌感染多有相关易患因素,不同部位感染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的特性及药敏结果各不相同㊂ʌ关键词ɔ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肺脓肿C o m a m o n a s t e s t o s t e r o n i l u n g a b s c e s s :o n e c a s e r e po r t a n d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v i e w L i F e i y a n ,S u nZ h o n g m i n ,S h i Z h i h o n g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R e s p i r a t o r y a n dC r i t i c a l C a r eM e d i c i n e ,t h e F i r s t A f f i l i a t e dH o s p i t a l o f X i ᶄa n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X i ᶄa n710061,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S h i Z h i h o n g ,E m a i l :d o c s z h @163.c o m ʌA b s t r a c t ɔ O b je c t i v e T or e c o g n i z e t h e r a r eC o m a m o n a s t e s t o s t e r o n i l u n g a b s c e s s .M e t h o d s T h e d a t a of o n ec a s eo fC o m a m o n a st e s t o s t e r o n i l u ng a b s c e s sa d m i t t e dt oo u rh o s pi t a lw e r e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a n a l yz e d ,t h e r e l a t e d l i t e r a t u r e sw e r e r e v i e w e d .R e s u l t s T h e p a t i e n tw a sm a l e ,50y e a r so l d .T h i s p a t i e n t s u f f e r e d f r o me x p e c t o r a t i o na n dd y s p n e af o rt w o w e e k sa n df e v e rf o ro n ed a y .C h e s tC Ts h o w e dl u n g a b s c e s sb e f o r ea d m i s s i o n .A n t i b i o t i ct h e r a p y d i d n o tr e l i e v eh i ss y m p t o m.A f t e ra d m i s s i o n ,a d v a n c e d a n t i b i o t i c t h e r a p y w a sc o n d u c t e d ,b u t f e v e r c o n t i n u e d .C o m a m o n a s t e s t o s t e r o n iw a sc u l t u r e d i ns p u t u m ,w h i c h w a s m u l t i p l e d r u g -r e s i s t a n c e b a c t e r i a .A f t e ra n t i b i o t i c w a sa d j u s t e di n a c c o r d a n c e w i t h d r u g s e n s i t i v i t y t e s t ,t h e d i s e a s ew a s i m p r o v e d .C o n c l u s i o n s W e r e p o r t t h e f i r s t c a s e o f l u n g a b s c e s s a n d s e p t i c s h o c k r e s u l t e d f r o m C o m a m o n a s t e s t o s t e r o n i i n f e c t i o n .C o m a m o n a s t e s t o s t e r o n i i n f e c t i o n i sr e l a t e dw i t h s o m e r i s k f a c t o r s .I nd i f f e r e n t o r g a n s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s o fC o m a m o n a s t e s t o s t e r o n i a n dd r u g s e n s i t i v i t y te s t s a r e v a r i a n t .ʌK e y wo r d s ɔ C o m a m o n a s t e s t o s t e r o n i ;L u n g a b s c e s s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是一种需氧的革兰阴性杆菌,为丛毛单胞菌属的一个种,广泛分布于土壤㊁水㊁动物和植物中,并可以自医疗设备如静脉输液管路㊁呼吸机加湿器储水盒中分离出,为条件致病菌,极少导致人类感染㊂截至目前国内外报道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感染40例,肺部感染仅有2例报道,我们从1例肺脓肿患者痰液中分离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且为多重耐药菌,现报道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㊂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0岁,以 咳痰㊁气短2周,发热1d 之主诉于2014年11月5日入院㊂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频繁咳嗽,咳痰,为大量淡黄色或白色黏痰,偶有灰黑色黏痰,伴有臭味,总量约50~80m l /d ,伴左侧前胸部隐痛,咳嗽及深呼吸时疼痛加重,无放射;伴胸闷㊁气短,平地步行数十米即气短明显,休息后好转㊂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胸片(图1)提示左肺上叶空洞,给予抗感染㊁化痰等治疗,咳嗽㊁咳痰无好转,气短较前加重㊂4d 前复查胸部C T 提示左肺上叶空洞,病灶范围较前扩大,慢支㊁肺气肿(图2),继续给予抗感染等治疗,1d 前出现发热,体温38ħ,不伴寒战,对症治疗后体温可降至正常,气短明显,需卧床休息,仍咳嗽,咳较多白色或淡黄色黏痰,为进一步诊治收住我院㊂既往有C O P D 病史10余年;1个月前有外伤史,致左手食指末端指节截断㊂入院查体:体温39.5ħ,脉搏98次/m i n ,呼吸30次/m i n,血压140/80m m H g (1m m H g =0.133k P a )㊂神志清,精神差,急性病容;桶状胸,左侧胸廓扩张度减弱,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可闻及少量干啰音,双肺未闻及湿啰音㊂心脏腹部查体未见异常㊂左手食指末端指节缺如,敷料包扎,伤口愈合良好,无渗液;无杵状指(趾),双下肢无水肿㊂图1 2014年10月21日胸片示左肺中野斑片影并空洞形成图2 2014年11月1日胸部C T 示左肺上叶空洞伴液平,空洞周围见渗出病灶入院后随机血糖22.82mm o l /L ,给予静脉微量泵泵入胰岛素控制血糖,并继续监测血糖;查血气分析示p H7.36,P a C O 228mmH g ,P a O 278mmH g ,碱剩余-8.1mm o l /L ;血常规示白细胞12.37ˑ109/L ,中性粒细胞79.64%,血小板413ˑ109/L ;肝功能示白蛋白23.4g /L ;肾功能㊁电解质心肌酶谱㊁凝血六项大致正常;降钙素原87.7μg/L ㊂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甲硝唑抗感染及对症化痰㊁平喘等治疗㊂间断发热,体温最高39.5ħ,咳大量白色或淡黄色黏痰,有臭味;气短明显㊂11月6日晨行支气管镜检查,镜下(图3)见左侧支气管黏膜充血,上叶管腔内见大量脓性分泌物,充分吸引送细菌学检查,依替米星0.2g 稀释后于左肺上叶舌支灌注㊂气短逐渐加重,面罩吸氧5L /m i n ,氧饱和度85%左右,神志清,精神极差,反应迟钝,复查血气分析p H7.24,P a C O 235mmH g ,P a O 253mmH g ,碱剩余-12.4mm o l /L ,血压83/61mmH g,考虑A R D S ㊁感染性休克,转入我科I C U ㊂查胸片提示左上肺空洞,双肺广泛渗出病灶,左肺为著;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碳酸氢钠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复方乳酸钠葡萄糖及人血白蛋白积极补液扩容,并换用美罗培南及去甲万古霉素抗感染及对症支持㊁控制血糖㊁抗炎症反应等治疗㊂经治疗氧饱和度升至95%以上,血压正常㊂曲霉菌血清学试验I =1.09,加用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多次行支气管镜下分泌物吸引并灌洗治疗㊂气短好转,于11月10日停用无创呼吸机,文丘里面罩吸氧,氧浓度35%~50%;降钙素原逐渐下降至3.12μg /L ,但仍反复发热,体温最高39.1ħ;11月12日复查胸部C T (图4)提示左肺上叶多发空洞,病灶范围扩大,左肺下叶及右肺中叶大片渗出病灶㊂同时痰及支气管镜下取痰2次培养回报均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为多重耐药菌,对氨苄西林㊁头孢他啶㊁亚胺培南㊁美罗培南㊁阿米卡星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㊁庆大霉素耐药,对左氧氟沙星㊁氨苄西林舒巴坦㊁头孢哌酮舒巴坦㊁替加环素㊁头孢吡肟㊁环丙沙星及复方新诺明敏感㊂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停用美罗培南,换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2d 后体温正常,患者要求回当地医院继续治疗,11月14日出院转当地医院治疗㊂注:A 为隆突;B 为左肺上叶支气管图3 电子支气管镜下表现,可见左侧支气管黏膜充血,左肺上叶支气管腔内见大量脓性分泌物图4 2014年11月12日胸部C T 示左肺上叶多发空洞及实变影,左肺下叶及右肺中叶大片渗出病灶2 讨论1987年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基因学进行研究后将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划归于丛毛单胞菌科,此类病原菌很少导致人类感染㊂检索国内外文献,自1987年至2014年,共检出40例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引起人感染的病例(表1);其中,血液感染14例,腹腔感染13例,神经系统感染5例,呼吸道感染2例,胸腔感染2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眼内感染1例,另有2例未报道确切感染部位;大多为社区获得性感染[1]㊂本例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感染引起肺脓肿及感染性休克,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㊂在过去报道的病例中,大多数报道对患者感染的易患因素进行了分析,从有限的资料中,我们发现,睾丸酮丛毛单胞菌感染的易患因素包括肿瘤㊁阑尾穿孔㊁留置静脉导管㊁静脉吸毒及外伤[2]㊂本例患者无确切糖尿病史,但入院后血糖显著升高,糖化血红蛋白显著升高,确诊为糖尿病㊂众所周知,糖尿病与感染关系密切,糖尿病宿主防御功能下降,最容易感染的部位为呼吸道和泌尿道,且血糖越高,感染率越高㊂在现有的40例报道中,有1例2009年报道的眼内炎患者合并糖尿病,认为可能是其感染的易患因素㊂此外,本例患者有外伤史,这与既往报道的3例患者情况一致[3-5],2例为血液感染,1例为神经系统感染㊂我们认为,糖尿病和外伤为本例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广泛存在于周围环境中,患者有糖尿病,防御功能下降,在此基础上,受到外伤,病原菌侵入机体导致感染㊂有2例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导致肺炎的病例,1992年F r a n z e t t i 等[6]报道1例,2001年周庭银等[7]报道1例,此2例病例均非重症感染病例,经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后痊愈㊂本例病变范围大,感染严重,导致感染性休克及A R D S ,分析原因可能与患者基础疾病及所感染细菌为耐药菌有关㊂表1睾丸酮丛毛单胞菌感染病例总结作者时间性别年龄(岁)感染部位易患因素抗生素使用转归B a r b a r o等1987年男31腹腔脓肿阑尾穿孔头孢西丁,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克林霉素治愈B a r b a r o等1987年女24脑脊液静脉吸毒拉氧头孢,萘夫西林治愈B a r b a r o等1987年女59腹膜酒精性肝硬化头孢西丁治愈B a r b a r o等1987年男11腹膜阑尾穿孔氨苄西林,克林霉素,妥布霉素治愈B a r b a r o等1987年女12腹膜阑尾穿孔头孢西丁治愈B a r b a r o等1987年女21腹膜妊娠,阑尾穿孔头孢西丁治愈B a r b a r o等1987年死产儿脊髓母亲静脉吸毒无死亡B a r b a r o等1987年女84泌尿系充血性心力衰竭氨苄青霉素治愈B a r b a r o等1987年新生儿血母亲静脉吸毒氨苄青霉素死亡B a r b a r o等1987年女17腹膜阑尾炎未知治愈B a r b a r o等1987年男59未知未知未知治愈B a r b a r o等1987年男66腹膜未知未知治愈B a r b a r o等1987年男14阑尾阑尾炎未知治愈B a r b a r o等1987年男15腹膜未知未知治愈B a r b a r o等1987年男4血未知未知治愈B a r b a r o等1987年男28血未知未知治愈B a r b a r o等1987年男24腹膜阑尾穿孔头孢西丁治愈F r a n z e t t i等1992年未知未知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头孢他啶治愈I s o t a l o等2000年男35动物咬伤动物传染性感染头孢他啶,庆大霉素治愈L eM o a l等2001年女75血中心静脉置管,肿瘤头孢他啶,庆大霉素治愈S m i t h等2003年男89血外伤左氧氟沙星治愈A r d a等2003年男50脑脊液胆脂瘤美罗培南治愈C o o p e r等2005年男49血感染性心内膜炎头孢吡肟,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治愈G u l等2007年男22血阑尾穿孔头孢唑林治愈A b r a h a m等2007年女54血化疗,中心静脉置管头孢吡肟,环丙沙星治愈J i n等2008年男54脑脊液外伤未知死亡R e d d y等2009年女82眼高龄,糖尿病,眼球表皮病变头孢他啶,环丙沙星治愈N s e i r等2011年女64血血液透析置管未知治愈T s u i等2011年男54血外伤苯唑西林,氧氟头孢,环丙沙星治愈T s u i等2011年男73血慢性乙肝,肝癌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治愈F a r s h a d等2012年男10血成神经管细胞瘤,化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治愈F a r s h a d等2012年女19血骨肉瘤亚胺培南,万古霉素,环丙沙星治愈B a y h a n等2013年男16阑尾阑尾穿孔阿米卡星,氨苄青霉素,克林霉素治愈A l t u n等2013年女29腹膜宫内节育器移位,腹腔镜治疗万古霉素,环丙沙星治愈周庭银等2001年男70肺未知氨苄西林,头孢噻吩治愈熊章华等2005年女23血未知头孢曲松治愈贾兰玲等2007年男51胸腔积液肺癌左氧氟沙星死亡余登琼2007年未知未知胸腔积液未知未知未知陈同庆等2011年男30腹腔渗出物未知头孢替安+替硝唑治愈伦鹏等2013年男54脑脊液脑出血头孢哌酮舒巴坦治愈既往报道的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大多对氨基糖苷类㊁喹诺酮类㊁碳青霉烯类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㊁大多数头孢菌素及复方新诺明敏感[8]㊂报道最多的血液及腹腔内分离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药敏结果不尽相同,血液中分离出的细菌对四环素㊁磺胺甲ロ恶唑㊁广谱青霉素及头孢菌素敏感,对氨苄青霉素㊁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部分敏感;腹腔分离出的细菌均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对氨苄青霉素耐药[9]㊂周庭银等报道的肺炎病例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对氯霉素㊁庆大霉素㊁氨苄西林㊁头孢噻吩㊁头孢噻肟㊁头孢曲松㊁舒他西林㊁哌拉西林㊁复方磺胺均敏感,对头孢呋辛耐药㊂本例病原菌为多耐药菌,对氨苄西林㊁头孢他啶㊁亚胺培南㊁美罗培南㊁阿米卡星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㊁庆大霉素耐药,对左氧氟沙星㊁氨苄西林舒巴坦㊁头孢哌酮舒巴坦㊁替加环素㊁头孢吡肟㊁环丙沙星及复方新诺明敏感;2次培养结果一致㊂因此前期使用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后病情有所改善,但仍反复发热,获得病原菌培养结果后,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患者体温正常㊂睾丸酮丛毛单胞菌为低毒性病原菌,多预后良好,40例感染患者中,死亡4例,2例为母亲静脉药瘾者生产的新生儿和死产儿,1例为流浪者严重外伤后神经系统感染,1例为化疗后肺癌晚期患者合并胸腔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㊂除此之外,其他感染患者均对抗生素有良好的反应㊂本例患者虽感染严重,导致感染性休克㊁A R D S,但经积极治疗,生命体征平稳,症状好转㊂因此在临床中诊治感染性疾病,应积极行病原学检查,以培养药敏结果指导选择抗菌药物,以获得好的临床疗效㊂参考文献[1] C o o p e rG R,S t a p l e s E D,I c z k o w s k i K A,e ta l.C o m a m o n a s(P s e u d o m o n a s)t e s t o s t e r o n i e n d o c a r d i t i s[J].C a r d i o v a s cP a t h o l,2005,14(3):145-149.[2] F a r s h a dS,N o r o u z iF,A m i n s h a h i d i M,e ta l.T w oc a s e so fb ac t e r e m i ad ue t o a n u n u s u a l p a t h o g e n,C o m a m o n a st e s t o s t e r o n i i nI r a na n dar e v i e wl i t e r a t u r e[J].JI n f e c tD e vC t r i e s,2012,6(6):521-525.[3]S m i t h M D,G r a d o n J D.B a c t e r e m i a d u e t oC o m a m o n a s s p e c i e sp o s s i b l y 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e x p o s u r et ot r o p i c a l f i s h[J].S o u t h M e d J,2003,96(8):815-817.[4]J i nL,P e r p e r J A,C i n aS J.C o m a m o n a s t e s t o s t e r o n im e n i n g i t i si nah o m e l e s s m a n[J].JF o r e n s i cS c i,2008,53(5):1198-1199.[5] T s u iT L,T s a oS M,L i u K S,e ta l.C o m a m o n a st e s t o s t e r o n ii n f e c t i o n i nT a i w a n:R e p o r t e d t w o c a s e s a n d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v i e w[J].JM i c r o b i o l I mm u n o l I n f e c t,2011,44(1):67-71.[6] F r a n z e t t iF,C e r n u s c h i M,E s p o s i t o R,e ta l.P s e u d o m o n a si n f e c t i o n s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I D Sa n d A I D S-r e l a t e dc o m p l e x[J].J I n t e r n M e d,1992,231(4):437-443.[7]周庭银,赵虎,王寅,等.痰液培养中分离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1,16(5):298.[8] B a y h a n G i,T a nır G,K a r a m a n I,e t a l.C o m a m o n a st e s t o s t e r o n i:A n U n u s u a l B a c t e r i a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A c u t eA p p e n d i c i t i s[J].B a l k a n M e d J,2013,30(4):447-448.[9] R e d d y A K,M u r t h y S I,J a l a l i S,e t a l.P o s t-o p e r a t i v ee n d o p h t h a l m i t i sd u et o a n u n u s u a l p a t h o g e n,C o m a m o n a st e s t o s t e r o n e[J].JM e d M i c r o b i o l,2009,58(P t3):374-375.(收稿日期:2014-11-22﹏﹏﹏﹏﹏﹏﹏﹏﹏﹏﹏﹏﹏﹏﹏﹏﹏﹏﹏﹏﹏﹏﹏﹏﹏﹏﹏﹏﹏﹏﹏﹏﹏﹏﹏﹏﹏﹏﹏﹏﹏﹏﹏﹏﹏)㊃简讯㊃‘呼吸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已出版科学出版社最新推出‘今日临床丛书“之‘呼吸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今日临床丛书“学术委员会由陈灏珠㊁陈洪铎㊁陈香美㊁樊代明㊁高润霖等院士和众多教授组成㊂全书共三篇,包括呼吸系统疾病㊁呼吸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和典型病例㊂每个疾病的内容主要包括概述㊁诊断思路㊁治疗措施㊁预后评价㊁最新进展和展望五个部分㊂本书突出实用性,能帮助医师解决临床上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有关疾病诊断和治疗具体可行的方案㊂本书主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诊断和治疗流程图的形式,使读者一目了然;能帮助中青年临床医师迅速走上成熟和成功之路㊂各地新华书店及医学专业店有售,定价98.00元㊂邮购电话:010-********E-m a i l: w e n x i a o p i n g@m a i l.s c i e n c e p.c o m地址:100717北京市东黄城根北街16号科学出版社温晓萍(请在汇款附言注明您购书的书名㊁册数㊁联系电话㊁是否要发票等)㊂。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3α-HSD的研究进展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3α-HSD的研究进展
( 山东 出入 境检验 检疫 局 检 验检疫 技术 中心 , 山东 青 岛 2 6 6 0 0 2 )

要:3 — H S D ( 3 o L — h y d r o x y s t e r o i d d e h y d r o g e n a s e ) 是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在 以类 固醇为 唯一 碳源时 , 产 生的一种类 固醇脱氢酶 ,
天津农业科 学 耐 i n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畜牧 兽 医与水 产养殖
2 0 1 4 . 2 0 ( 6 、 : 5 4 — 5 9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3 仪 一 H S D的研 究进展
吴兴海 , 刘靖靖 , 王建 华
o f t h e t wo a p p r o a c h e s we r e a n a l y z e d . T h e s t a t u s a n d p r o s p e c t o f r e s e a r c h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3 o  ̄ - HS D u s e d i n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T B A, g e n e t i c e n g i n e e r i n g , e n v i r o n me n t l a r e me d i a t i o n a n d t h e a s s a y f o r s t e r o i d h o r mo n e o r v e t e r i n a r y d r u g t e s t i n g wa s r e v i e we d a n d f o r e c a s t . Ke y wo r d s :C o ma mo n a s t e s t o s t e r o n e;3 c  ̄ - HS D;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耐药性分析及感染分布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耐药性分析及感染分布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耐药性分析及感染分布目的:分析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检出的86株睾丸酮丛毛单胞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

结果:86株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其中标本种类主要为脓液、无菌体液、分泌物和痰,集中于阑尾炎患者及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的多部位感染,来源于外科、重症医学科和内科等科室。

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替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敏感性较高,达67.4%~96.5%;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敏感性较低,为40.7%~45.9%;对氨曲南、环丙沙星耐药率高,达70.9%~93.0%。

结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体外药敏结果目前处于较敏感的状态,为了减缓耐药菌株产生,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及严重程度合理选择使用有效抗生素。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rug resistance of Comamonas Testosterone and guide the clinical treatment.Method: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result of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 of Comamonas Testosterone,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6.The distribution and the drug resistance of Comamonas Testosterone by WHONET5.6 were analyzed.Result:86 Comamonas testosterone were isolated from various specimens.They were more sensitive to Ampicillin/Sulbactam,Piperacillin/Tazobactam,Cefazolin,Ceftazidime,Ceftriaxone,Cefepime,Cefotetan,Imipenem,Amikacin,Gentamicin,Tobramycin,Levofloxacin,Nitrofurantoin,about 67.4% to 96.5%,while they were less sensitive to Ampicillin,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about 40.7% to 45.9%.However,they were more resistant to Aztreonam,Ciprofloxacin,about 70.9% to 93.0%.Conclusion:Comamonas Testosterone strains are sensitive to various antibiotics,sensitive antibiotics shall be chosen to prevent from the emergence and spread of the drug resistant Comamonas Testosterone strains.[Key words] Comamonas Testosterone;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The drug resistance睪丸酮丛毛单胞菌(C.testosteroni)隶属于假单胞菌属第Ⅲ群,是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需氧杆菌,能利用睾酮、4-羟基苯甲酸酯(4HBA)、乙酸和乳酸作为唯一碳源[1],引起菌血症、尿路感染及肺部感染等。

219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219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219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与耐药性分析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本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分析其科室分布、标本来源及耐药情况。

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于干诊三病房(53.9%),主要以痰液分离最多(91.3%);其耐药率分别为:复方新诺明(100%)、头孢噻肟(83.94%)、庆大霉素(53.42%)、头孢他啶(51.83%)、氨曲南(50.55%)、头孢西林(50.27%)、环丙沙星(48.62%)、左氧氟沙星(44.95%)、妥布霉素(43.38%)、头孢吡肟(42.66%)、阿米卡星(26.3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2.57%)、美罗培南(16.90%)、亚胺培南(14.39%)。

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复杂,应加强医院耐药菌株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减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广泛分布于周围环境及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部位,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1]。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和各种创伤性检查、治疗手段的增加,各种条件致病菌的感染机会大幅增加,尤其是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引起多种感染。

临床报道铜绿假单胞菌是分离率最高的条件致病菌之一,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铜绿假单胞菌是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本文对2013年本院住院患者各类标本的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的临床分布特征和耐药趋势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3年门诊及住院患者各类标本,如痰、脓液、尿液、腹腔引流液等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219株(排除重复菌株)。

质控菌株为ATCC27853(购自辽宁省临检中心)。

1.2 仪器与试剂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的ATB Expression细菌分析系统,试剂采用配套的ID32GN及ATB ATB G-5药敏试验板条。

我院十年间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变迁分析

我院十年间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变迁分析

我院十年间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变迁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分离株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对2002~2012年住院患者各类标本分离到的PA分布及耐药性变迁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796株PA在痰液标本中的检出率最高为67.09%,其次为脓液和分泌物标本,占25.88%。

ICU的PA检出率最高为30.90%。

其次为呼吸科为14.30%。

PA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普遍较高,其中2012年耐药率最高的为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头孢唑林,均为100.00%,其次为头孢西丁,耐药率为98.70%。

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左氧氟沙星的用量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与其耐药率的增长趋势相近。

结论PA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有泛耐药趋势,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延缓PA耐药性的产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抗菌药;抗生素作为广泛存在于人体与外界相通相连的腔道内以及人体体表的常见细菌之一,长期以来,PA以其强繁殖力、强适应力以及强传染性,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1,2]。

尤其在呼吸疾病病房、重症监护室等区域,常常会形成爆发式的流行病毒感染[3]。

因此,进一步分析本院10年间铜绿假单细胞菌的分布与其耐药性变化十分必要。

对2002~2012年住院患者各类标本分离到的PA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菌株来源收集2002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检验发现的796株PA 菌株。

所有菌株均选自来本处送检的痰液、引流物、脓液、尿液以及脑髓液、分泌物等。

排除同部位的重复菌。

1. 2 培养与鉴定796株PA菌均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1]培养,采集各类标本37℃培养18~24 h,对培养好的菌株的鉴定则统一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所产的API细菌书速板条进行到种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在我院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在我院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在我院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发表时间:2013-05-31T10:09:59.8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9期供稿作者:张丽君[导读] 铜绿假单胞菌(PA)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人体皮肤,是人类的常居菌,也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机会致病菌。

张丽君(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214400)【摘要】目的:了解我院2012年临床分离的687株铜绿假单胞菌的院内感染分布和耐药情况。

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的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使用WHONET5.6软件对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耐药率进行分析。

结果:687株铜绿假单胞菌在重症监护病房ICU(265株,占38.6%)感染率最高,其次在神经外科(171株,占24.1%)。

以痰标本分离最多566株(占82.4%),其次为分泌物60株(占8.7%)、尿液占5.0%、血液占2.0%,胸腹水占1.0%,其他占0.9%。

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粘菌素B的敏感率为10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2.7%和23.7%,另外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吡肟,美洛培南耐药率均<50%,复方新诺明和氨曲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7.7%和54.5%,氯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的耐药率都在99%以上。

687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有149株多重耐药,多重耐药菌株为21.7%。

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应加强其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更好的控制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内的感染。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耐药性分析【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9-0097-02铜绿假单胞菌(PA)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人体皮肤,是人类的常居菌,也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机会致病菌。

由于有些住院病人基础疾病严重,免疫力低下,又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菌株耐药问题日益严重。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方法对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按照2012年CLSI标准,运用WHONET5.6版本统计软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共分离到铜绿假单胞菌136株,分布以内科病房及年龄41岁以上患者痰液为主。

17种抗生素药敏结果总菌株敏感率在50﹪~70﹪之间的有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等,另外11种抗生素敏感率均高于70﹪;多重耐药菌株敏感率较总菌株敏感率下降超20﹪以上的有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等。

结论本地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最为显著,为合理有效使用抗生素,有必要加强多重耐药菌检测与监测。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分布敏感性多重【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4-0092-02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PA)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根据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铜绿假单胞菌在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中均居首位[1,2]。

为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在我院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以及为临床提供合理使用抗生素依据,笔者对我院2012年全年从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136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 136株铜绿假单胞菌来源于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住院和门诊各临床科送检的痰液、耳分泌物、伤口分泌物、尿液、血液等标本。

其中男性91株,女性45株。

1.2 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运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K-B)法。

临床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临床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临床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谱的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依据。

方法应用ATB细菌鉴定药敏系统鉴定细菌,K-B法做体外药敏试验,统计分析医院2008-2009年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和耐药情况。

结果 244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来自痰标本的有192株(占78.7%),两年的分离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有鹉晟仙�的趋势�? 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应对其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耐药性药物敏感试验监测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PA)广泛分布于然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1]。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各种广谱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该菌的检出率不断增高,且呈现多药耐药,已成为临床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和临床治疗的难点[2]。

因此,监测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流行病学及耐药性,对有效预防及治疗该菌引起的临床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在我院临床感染中的分布与药敏情况,统计分析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从所有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情况,并分析了其耐药谱的变迁,作为我院防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背景资料,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菌株来源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临床各科室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244株,同一患者多次分离相同菌株不重复计入。

1.2 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各种抗菌药物纸片购自广州市迪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药敏结果严格按照CLSI/NCCLS(2009年)推荐的标准判断。

质控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1.3 统计分析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WHONET5.4微生物实验室数据管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两年中临床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情况 2009年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比2008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来自ICU的铜绿假单胞菌两年都高居首位。

铜绿假单胞菌的医院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的医院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的医院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摘要]目的通过统计分析2012-2014年铜绿假单胞菌在我院的分布情况,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特点。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分析我院的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从而指导临床用药及预防感染。

方法将送检合格的细菌分离及培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采用SIEMENS公司 MicroScan WalkAway96 plus鉴定药敏分析仪,药敏结果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2013版)标准进行结果判断。

筛选出45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E-test法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检测和CCCP对MIC影响试验。

采用SPSS 13.0完成数据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其次为分泌物、尿液等。

易感人群为中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等抵抗力低下人群。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主要是产金属β-内酰胺酶和主动外排系统亢进。

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道、伤口、泌尿道感染,中老年人和长期住院等免疫力低下的人为易感人群。

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强耐药性,主动外排系统表达亢进在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起重要作用。

外排泵抑制剂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目前仍主要以严格监控临床上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减少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出现。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院内分布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属条件致病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具有分布广泛、多途径传播、易感染等特点。

在由各种原因所致的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引起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外伤感染等。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药的广泛使用,该菌的检出率和耐药性出现上升的趋势,但这种趋势在近年来有轻微的下降趋势[1]。

除此之外,该菌的耐药性随着各地医院的用药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方面,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大致相同[2][3]。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主要有:产生金属β-内酰胺酶(MBL),主动外排系统亢进,OprD2蛋白缺失等。

144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144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144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提供合理的用药依据。

方法细菌鉴定按常规方法培养分离鉴定,药物敏感试验应用M-H培养基,以K-B纸片法进行11种抗菌药物的监测,结果判读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NCCLS)制定指南进行试验质量控制。

结果所分离的144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主要分布科室内科明显大于外科,呼吸科居多,占到69%。

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30%的抗生素有头孢曲松(CRO)亚胺培南(IPM),对妥布霉素(TOB)氨曲南(ATM)的耐药率高达53.8%和64.0%。

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临床用药要严格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不要盲目滥用抗生素。

监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PAE)俗称绿脓杆菌,为条件致病菌,该菌广泛分布在水、空气、土壤、医院环境中,患代谢性疾病、血液病和恶性肿瘤的患者患者易感染本菌。

它引起医院感染越来越常见,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滥用,使细菌的耐药性也越来越高,由于该菌复杂的耐药机制以及它的多重耐药性,使得该菌感染的治疗也成为目前临床上的一道难题。

现就我院分离的144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做以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材料:菌株来源于我院各种感染标本培养阳性细菌。

抗菌药物庆大霉素(GEN)头孢吡肟(FEP)哌拉西林(PIC)妥布霉素(TOB)丁胺卡那(AMK)头孢曲松(CRO)头孢哌酮(CFP)头孢他啶(CAZ)左氧氟沙星(LOF)氨曲南(ATM)亚胺培南(IPM)购于杭州天合公司。

培养基M-H琼脂培养基均购于郑州安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质控菌株绿脓杆菌ATCC 27853,购于卫生部临检中心。

1.2方法细菌鉴定按常规方法培养分离鉴定。

药物敏感试验应用M-H培养基,以K-B纸片法进行11种抗菌药物的监测。

结果判读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NCCLS)制定指南进试验质量控制行[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耐药性分析及感染分布作者:钟帆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8年第02期【摘要】目的:分析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检出的86株睾丸酮丛毛单胞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

结果:86株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其中标本种类主要为脓液、无菌体液、分泌物和痰,集中于阑尾炎患者及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的多部位感染,来源于外科、重症医学科和内科等科室。

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替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敏感性较高,达67.4%~96.5%;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敏感性较低,为40.7%~45.9%;对氨曲南、环丙沙星耐药率高,达70.9%~93.0%。

结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体外药敏结果目前处于较敏感的状态,为了减缓耐药菌株产生,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及严重程度合理选择使用有效抗生素。

【关键词】睾丸酮丛毛单胞菌;药敏试验;耐药性doi:10.14033/ki.cfmr.2018.2.0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2-0052-02【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rug resistance of Comamonas Testosterone and guide the clinical treatment.Method: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result of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 of Comamonas Testosterone,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6.The distribution and the drug resistance of Comamonas Testosterone by WHONET5.6 wereanalyzed.Result:86 Comamonas testosterone were isolated from various specimens.They were more sensitive to Ampicillin/Sulbactam,Piperacillin/Tazobactam,Cefazolin,Ceftazidime,Ceftriaxone,Cefepime,Cefotetan,Imipenem,Amikacin,Gentamicin,Tobramycin,Levofloxacin,Nitrofurantoin,about 67.4% to 96.5%,while they were less sensitive to Ampicillin,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about 40.7% to 45.9%.However,they were more resistant to Aztreonam,Ciprofloxacin,about 70.9% to 93.0%.Conclusion:Comamonas Testosterone strains are sensitive to various antibiotics,sensitive antibiotics shall be chosen to prevent from the emergence and spread of the drug resistant Comamonas Testosterone strains.【Key words】 Comamonas Testosterone;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 The drug resistanceFirst-author’s address:Chengdu Xindu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Chengdu 610500,China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testosteroni)隶属于假单胞菌属第Ⅲ群,是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需氧杆菌,能利用睾酮、4-羟基苯甲酸酯(4HBA)、乙酸和乳酸作为唯一碳源[1],引起菌血症、尿路感染及肺部感染等。

近年来随着检验技术及临床标本送检率的提升,该菌的检出率也在逐步增加,现就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检出的86株该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送检标本检出的86株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同一患者、同一部位重复菌株不予统计)。

1.2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配套细菌鉴定卡(GN)、药敏卡(GN13)均为同一公司产品。

药敏试验采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法,按文献[2]CLSI Document M100-S24判读标准读取药敏结果。

1.3 质控菌株细菌鉴定质控菌株:阴沟肠杆菌ATCC700323;细菌药敏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均来自卫生部临检中心。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菌株来源86株睾丸酮丛毛单胞菌来源:脓液标本45株(占52.3%),无菌体液标本36株(占41.9%,其中腹水33.7%,胆汁2.3%,胸水1.2%,血液1.2%,尿液3.5%),痰标本3株(占3.5%),分泌物2株(占2.3%)。

2.2 临床分布从科室分布来看,其中外科79例,重症医学科5例,内科2例。

其中急性阑尾炎76例(占88.4%),严重感染5例(占5.8%),癌症的患者4例(占4.7%),慢性肾功不全患者1例(占1.1%)。

2.3 药敏试验86株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替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敏感性较高,敏感率≥67.4%,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敏感性较低,敏感率≥40.7%,对氨曲南、环丙沙星耐药率高,耐药率≥70.9%,详细药敏试验结果见表1。

3 讨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尤其是在土壤和水源中大量存在,也可从冻虾、牛乳中分离得到,易导致医疗器具污染,为条件致病菌,当人体有创伤、手术、器官移植、严重的基础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抗肿瘤药物时,破坏了宿主自身正常菌群的微生态平衡,该菌便可引起人体发病。

因此提示医院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保持环境清洁,加强对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尤其是患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的保护,从而降低院内该菌的感染。

从国内外文献发现,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的检出主要在脓液及各类无菌体液中,并在痰培养中也有发现[3-8],就笔者所在医院分离的86株睾丸酮丛毛单胞菌来看,主要来自脓液及无菌体液,其中急性阑尾炎76例(占88.4%),严重感染5例(占5.8%),癌症的患者4例(占4.7%),慢性肾功不全患者1例(占1.1%)。

由此可见,急性阑尾炎术后取出并送检的标本应予以重视。

86株分离出的菌株体外药物敏感性发现,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低,分别为2.3%、3.5%、3.5%、9.3%;我国一些报道显示,该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天然耐药,但就本室该菌体外药敏结果发现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耐药率分别为12.8%、14.0%、15.1%[9-10],这与国内外一些报道显示该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敏感一致[5,7,11-12],从报道显示是食酸丛毛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天然耐药[13],因此对于耐药率目前并不高的氨基糖苷类药物仍可作为临床选择;由于在临床工作中常使用抗生素预防手术伤口感染和烧伤创面感染,这与笔者所在医院氨曲南耐药率高达93.0%,环丙沙星耐药率达70.9%有关;随着检出率的提高发现,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也在逐步增加;其他药物耐药率目前均处于较低水平,这也与该菌近几年才分离增多有关,敏感药物较多,可供临床选择的药物也较多。

综上所述,严格的抗菌药物管理与感染控制措施,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能有效抑制细菌耐药率的快速增长。

应重视并做好病原微生物的监测工作,力争在应用抗菌药物前送检细菌培养,提高送检率;而临床上应根据微生物室的药敏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由于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耐药菌的发生。

参考文献[1] LIU Lin,ZHU Wentao,CAO Zhan,et al.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genotypes and phenotypes of environmental bacteria Comamonas testosteroni strains[J].BMC Genomics,2015,16(1):110.[2]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MIC Interpretive standards(μg/ml)for Other Non-Enterobacteriaceae[S].M100-S24,2014.[3]舒发,张雁涵,吴永隆,等.儿童急性阑尾炎致病菌及药物敏感谱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11):836-839.[4]俞莹,陈志勇.医院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6):1282-1284.[5] Tsui T L,Tsao S M, Liu K S,et amonas testosteroni infection in Taiwan:Reported two cases and literature review[J].Journal of Microbiology,Immunology, and Infection,2011,44(1): 67-71.[6] Onya O,Barbara N,Giorgio Z,et al.Bacteremia caused by Comamonas kerstersii in a patient with Diverticulosis[J].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2014,52(3):1009-1012.[7] Bayhan G,Tanır G,Karaman I,et amonas testosteroni:An Unusual Bacteria Associated with Acute Appendicitis[J].Balkan Medical Journal,2013,30(4):447-448.[8] Orsini J,Tam E,Hauser N,et al.Polymicrobial bacteremia involving Comamonas testosteroni[J].Case Reports in Medicine,2014,2014:578127.[9]余登琼.胸水标本中分离出多重耐药睾丸酮丛毛单胞菌[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6):543-544.[10]宗劲,吕火烊,胡庆丰,等.睾丸酮丛毛单胞菌耐药性及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21):3170-3174.[11] Arda B,Aydemir S,Yamazhan T,et amonas testosteroni meningitis in a patient with recurrent cholesteatoma[J].APMIS,2003,111(4):474-476.[12]孔昌盛、陈俊、邹晓艳,等.睾丸酮丛毛单胞菌临川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5,17(5):427-429.[13]周庭银,赵虎.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46.(收稿日期:2017-05-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