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艺术运动的背景及在各国产生的影响共40页
【新艺术运动的背景及在各国产生的影响-】
马金托什
是当时英国最重要的建筑设计师,他 发掘他称之为“旧的精神”而设计出 具有新风格、独特的建筑。日本浮世 绘对其影响很大,喜欢使用简单的直 线和黑、白的基本色彩。他将有机形态和几何形态混合 采用,其简单而又具高度装饰意味的平面设计特征与奥 地利分离派极为相似。他受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 现代主义前奏等多种风格影响,是工艺美术时期与现代 主义时期重要的环节式人物。
总结
德国的“青春风格” 和奥地利“分离派” 比较现代化, 探索简单的几何图形 苏格兰具有的格拉斯哥四人团开始承认技术的重要性, 走向现代主义 法国的设计以艺术的气氛来作为设计的灵感来源,曲线 风格 西班牙具有宗教气氛 比利时先锋派运动具有民主色彩
谢谢欣赏!
二十人小组
19世纪末一些设计家在新艺术思想影响下,组成了二十人小组。 举办了一系列的艺术展览,展出了欧洲当时最前卫的一批艺术家 的作品,通过展览使比利时接触到现代艺术思想,最早将莫里斯 的作品介绍到比利时。他们推威尔德为领袖,并逐渐开始从纯美 术向实用美术转化。1894年后二十人小组改名为自由美学社,有 威尔德、博维和霍塔三个重要领导人。
巴特罗公寓
公寓的入口和下面二层的墙面都 故意模仿溶岩和溶洞,饰以彩色 玻璃、彩砖屋顶。
米拉公寓 1906-1910 THE CASA MILA (高蒂)
米拉公寓以水平向的波 浪曲线构成墙体和阳台, 突出的部位,则利用植 物蒂芥般的自然形态与 建筑物构成统一的整体, 仿佛是一件完美的雕塑 艺术品,由于几乎没有 直线和平面,公寓内的 家具只得专门进行设计 制作。
亨利·凡德·威尔德(Henry Van de Velde)
比利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杰出的设计家 设计理论和实践都使他成为现代设计史的重要奠基人。 主要从事新艺术风格的家具、室内等设计。 支持新技术,肯定机械,提出设计中功能第一的原则,主张艺术 与技术结合,反对漠视功能的纯装饰主义和纯艺术主义。 他提出达到工业与艺术结合的最高目标的三点原则:设计结构合理; 材料运用准确;工作程序明晰,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 的思想,对德国设计影响深远。 在德国时期,他创立了魏玛工艺美术学校,还参于现代设计运动, 是工业同盟的创始人之一。
新艺术运动的背景和在各国产生的影响
吉马德 巴黎地铁入口设计
南斯旳“新艺术”运动
以家具设计与制造为主,南斯新艺术运动旳发展和爱弥 尔•盖勒有很大关系。盖勒也遵照新艺术运动旳风格, 采用大量旳动植物纹样,防止直线而采用曲线,受日本 和中国家具旳影响较大。但他不同于巴黎设计师旳是关 注于用不同旳木料,已到达装饰旳目旳。
其设计旳探索成为新艺术运动旳一种极具特点旳插曲。 他们主张直线、主张简朴旳几何造型,讲究黑白等中性 色彩计划,和新艺术运动旳设计主张相反
这种探索恰为机械化、批量化形式奠定了可能旳基础, 这种探索在德国青年风格和奥地利分离派中得到进一步 发展。
马金托什、马克奈、麦当娜姐妹被称为格拉斯哥四人。
马金托什
爱弥尔•盖勒
爱弥尔•盖勒
爱弥尔•盖勒思想: 具有强烈旳自然主义倾向,曾在《装潢艺术》刊登《根
据自然装饰当代家具》,还是法国新艺术运动中最早提 出在设计中必须考虑功能旳主要性原则旳设计家。
爱弥尔•盖勒
设计成就 —— 玻璃设计 设计风格 —— 不对称造型、
色彩精致旳表面装饰
苏格兰(直线派)
B.直线派 主张--与机械生产相适应旳简洁直线几何形态 代表--英国格拉斯哥学派、维也纳分离派 特点--直线为主,形态、色彩简洁。
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旳联络和区别
自然草木中 抽象旳纹样
卷草 花卉 鸟类
感觉原因 加入设计
新艺术 运动
放弃老式 风格
强调 手工艺
工艺美术 运动
借鉴 哥特风格
自然风格
是当初英国最主要旳建筑设计师,他 发掘他称之为“旧旳精神”而设计出 具有新风格、独特旳建筑。日本浮世 绘对其影响很大,喜欢使用简朴旳直 线和黑、白旳基本色彩。他将有机形态和几何形态混合 采用,其简朴而又具高度装饰意味旳平面设计特征与奥 地利分离派极为相同。他受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 、当代主义前奏等多种风格影响,是工艺美术时期与当 代主义时期主要旳环节式人物。
新艺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对新艺术运动的影响
早在1865年,琼斯就在《装饰的句法》-一书中声称:“形 式的美产生于波浪起伏和相互交织的线条之中。”而德莱
在功能主义风靡的时代,高迪的作品一直未受到重视,进到二次 大战以后,“有机建筑” 的兴起,才使得他成从某种 角度来看,他是当之无愧的。
高蒂最富有创造性的设计是巴特罗公寓
该公寓房屋的外形象征海洋的海生动物 的细节。整个大楼一眼望去就让人感到 充满了革新味。构成一二层凸窗的骨形 石框、覆盖整个外墙的彩色玻璃镶嵌及 五光十色的屋顶彩砖,呈现了一种异乎 寻常的连贯性,赋予大楼无限生气。公 寓的窗子被设计成似乎是从墙.上长出来 的,造成了一种奇特的起伏效果。
从风格特点方面,法国、比利时、西班牙的新艺术作品比较倾向于艺
术型,强调形式美感(曲线派),而北欧的德国、英国、奥地利和斯堪 的纳维亚各国则倾向于设计型(直线派),强调理性的结构和功能美。
(一)法国的新艺术运动
法国 是学院派艺术的中心,因此,法国的建筑与设计传统上是历史 主义的崇尚古典风格。但从19世纪末起,法国产生了一些杰出的新 艺术作品。 法国新艺术受到唯美主义与象征主义的影响,追求华丽、典雅的装饰 效果。所采用的动植物纹样大都是弯曲而流畅的线条,具有鲜明的新 艺术风格特色。 新艺术运动中心有两个:巴黎、南斯市 巴黎主要设计中心: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六人集团。
新艺术运动的特征 (1)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区别
工艺美术运动一一注重哥特风格 新艺术运动一一放弃任何的传统风格,向自然中吸取灵感;
新艺术运动的起源及在各国的不同表现
新艺术运动的起源及在各国的不同表现班级:新闻传播1603 姓名:吴也娜学号:160200318新艺术就是流行于19—20世纪(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种美术,建筑,实用艺术的风格。
新艺术的特点就是大量使用曲线,卷曲,大块色彩。
使物品与自然植物相融合。
从欧洲近代史角度瞧,新艺术运动发展与新旧世纪交替过程之际,彰显了欧洲其她领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就是欧洲文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新艺术运动的起源及衰落由于西方工业革命的发展,大机器时代的到来,导致了大机器生产泛滥。
工业化大生产的高潮渐渐在西方发达国家之间流行起来。
劳动者、职员、中产的市民家庭逐渐成为城市生活的主体,艺术所服务的对象也渐渐地转移到了她们中间,从而受到她们的审美趣味影响。
新艺术运动起源于1880年,源于萨穆尔·宾(Samuel Bing)在巴黎开的一家名为“现代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
(摘自百科)在我瞧来,新艺术运动就是工艺美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与欧洲哥特风格的继承与进一步发展。
首先,它带有工艺美术运动中提倡的使用植物等装饰,尤其许多参与运动的艺术家也就是参加工艺美术运动的艺术家。
其次,新艺术运动中的艺术设计带有感性浪漫色彩的,怀旧与憧憬兼有的情绪与装饰艺术运动中提倡的东方审美,发扬洛可可艺术造型设计与手工文化的装饰特色如出一辙。
由于时代的发展,一些由小型艺术家团体相互聚集,改良了当时的矫饰风格,使艺术设计趋向于现代化,形成20世纪现代主义的前奏。
新艺术运动发展的最高峰就是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现代风格在各方面都获得了成功。
在此后十年,新风格因为在最普通的大批量产品中迅速地普及,导致新艺术运动在大约1907年以后就开始被忽视。
二、新艺术运动最大的风格就是:1主张运用各种各样的自然元素,使用其作为创作灵感与扩充“自然”元素的资源,例如:海藻、草、昆虫甚至贝类等。
2使用律动的,充满活力的,富有弹性的线条。
新艺术运动欧洲各国流派分析
罂 粟 花 鸢尾花
B.直线派 主张--与机械生产相适应的简洁直线几何形态 代表--英国格拉斯哥学派、维也纳分离派 特点--直线为主,形态、色彩简洁
加 雷 设 计 作 品
玻璃器皿
睡蝶床
二、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
1. 法国(曲线派) 运动背景:反对工业化风格、
反对维多利亚风格 设计源泉:自然(动植物纹 样)、东方艺术 设计主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设计元素以有机的曲线为中心 设计中心:巴黎、南斯
(2)“方格霍夫曼”
Josef(Joseph) Hoffmann
设计原则:功能是我们的指导原则,实用是我们的首 要条件。我们必须强调良好的比例和适当地使用材料。 在需要时我们可以进行装饰,但不能不惜代价去追求 它。 设计风格:规整的垂直构图 方格网形式 主张造型简洁与集中装饰,装饰主题用直线和大片光 墙面及简单几何体。 Four nesting tables.
“芝加哥学派”的建筑师和工程师们积极采用新 材料、新结构、新技术,认真解决新高层商业建筑 的功能需要,创造了具有新风格新样式的新建筑。 但是,由于当时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它们缺少历史传 统,也就是缺少文化,没有深度,没有份量,难登 大雅之堂,只是在特殊地点和时间为解燃眉之急的 权宜之计。使这个学派只存于芝加哥一地,十余年 间便烟消云散了。路易•沙利文本人也由于任务稀少, 导致破产,于1924年在潦倒中故去。
新艺术运动欧洲各国流派分析
背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反对工业化, 否定工业产品具有美学价值,未能找 到艺术与大工业的契合点。 提 出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新艺术 运动”(实用艺术风格)
1.新艺术运动的目的
目的: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追求与传统决裂、完全师从 自然的全新风格(线条装饰)。
新艺术运动 知识点
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它对艺术的形式和表现方式进行了全面的革新。
在这个时期,一批艺术家试图摆脱传统的艺术观念和技法,通过创新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特点和代表作几个方面介绍新艺术运动。
一、历史背景新艺术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当时工业革命的兴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经济和社会结构上,也对艺术家们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开始反思传统艺术的局限性,寻求一种更加自由和创新的表现方式。
二、特点 1. 对传统艺术的反叛: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们对传统艺术形式进行了彻底的反叛。
他们拒绝模仿现实,而是以主观感受和想象力为基础进行创作。
2. 强调个人表达:新艺术运动鼓励艺术家们表达自己的个人情感和体验。
他们试图通过艺术作品传递内心的情感和思想,追求更加直观和真实的艺术体验。
3. 多样的艺术形式:新艺术运动中涌现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等。
艺术家们充分利用不同的媒介和材料,创造出独特而多样化的艺术作品。
三、代表作 1. 雅各布·冯·里斯:他是新艺术运动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他通过绘画和雕塑作品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对人类存在的探索。
他的作品《无题》以其独特的构图和明暗处理成为了新艺术运动的经典之作。
2. 弗朗茨·冯·斯图克:他是建筑领域的杰出代表。
他提出了“艺术之美即是功能之美”的理念,将设计和实用性结合起来。
他的建筑作品以其流线型的外观和简约的设计风格成为了新艺术运动的典范。
3. 亨利·范·德·费尔德:他是新艺术运动中的一位重要设计师。
他的作品以其流畅的线条和精致的装饰而闻名,他的设计风格对后来的设计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新艺术运动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它对艺术的形式和表现方式进行了全面的革新。
通过对传统艺术的反叛和个人情感的表达,艺术家们创造出了多样化的艺术作品。
新艺术运动
2西班牙 最极端、最具有宗教气氛的新艺术运动代表就是西班牙,而西班牙 重要的设计代表是高蒂。高蒂的艺术和建筑风格是很独立的,作品极为 大胆、极端、特异。高蒂成熟的设计时期分为:1、摩尔风格。此间作品 具有强烈的阿拉伯摩尔风格特点,不是机械复古,而是通过折衷处理, 特别是材料的混合应用。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有其第一个摩尔风格建筑— 文森公寓等。2、新哥特主义风格和新艺术风格的混合。此期他对哥特 风格情有独钟,代表作有圣特蕾萨修道院等。3、摆脱了哥特式的影响, 走出了自己的新风格。新风格具有有机的特征,同时又带有神秘的、传 奇的色彩,不少装饰图案都有很强的象征性。为卡尔维家族设计的巴塞 罗那住宅是其风格转变的转折点。此转变使他更加具有人性,而不再单 纯模仿时尚风格。代表作有居里公园、圣家族教堂、米拉公寓等。米拉 公寓是他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也是新艺术运动有机形态、曲线风格发展 到极端的代表。高蒂在现代设计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风格对后 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新一代设计师称为能与国际主义、现代主义相 抗衡的符号,并加以借鉴。比较典型的这个时期的设计有:文森公寓, 建于1883-1888 年间,地点在巴塞罗那的卡罗林区。这个设计的墙面大 量采用釉面瓷砖作镶嵌装饰处理,具有摩尔建筑的特点,是高蒂的第一 个摩尔风格建筑。
பைடு நூலகம்
“新艺术运动”主要人物的设计思想与作品风格
1、法国 作为“新艺术”发源地的法国,在开始之初不久就形成了两个中心:一是首都巴黎; 另一个是南斯市(Nancy)。其中巴黎的设计范围包括家具、建筑、室内、公共设施 装饰、海报及其他平面设计,而南斯市则集中在家具设计上。1889年由桥梁工程师 居斯塔夫·埃菲尔(Guistave Eiffel 1832—1923)设计的艾菲尔铁塔堪称法国“新 艺术”运动的经典设计作品。这一纪念碑性质的建筑座落于塞纳河畔,是法国政府为 了显示法国革命以来的成就而建造的。在700多个设计方案中,艾菲尔大胆采用金属 构造设计的方案一举中标。
第三章“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
第三章“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
第三章“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
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
民主色彩,被称为“先锋派运动” (1)亨利·凡德·威尔德:现代设计史的奠基人——
肯定机械、包豪斯的始祖、具有一系列的设计原理— — “产品设计结构合理,材料运用准确,工作秩序明确 清楚,达到工业与艺术的结合。” “从设计到成品的过程,应该是一种直率的美的价值的 发掘和享受”是新艺术的实质和出发点。
法国新艺术运动的陶瓷设计
时间:19世纪30年代
代表人物:查普列特、德拉哈切、萨穆尔·宾、穆 勒
特点:①艺术化特点 ②陶瓷运用于建筑特别是 建筑表面装饰 ③受东方特别是中国和日本的影响: 日本主义运动。采用流釉、挂釉、窑变、无釉陶 胎、非完整造型等等东方瓷器工艺
影响:没有打破简单手工业限制,与这场运动过 于沉重的手工艺传统有密切关系。
第三章“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
米拉公寓
米拉公寓坐落在巴塞罗那帕塞奥·德格拉西亚大街 上,形状怪异,造型奇特,被老百姓称为“石头房子”, 是高迪自认为他建造的最好的房子,它与高迪的另外 两件作品一起,在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 世界文化遗产。
第三章“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
目前米拉公寓不再是公寓而是博物馆,可以观赏高 迪建筑的概念与特色,米拉公寓不仅外表流线内部亦 如此,无一处是直角。远远望去就是一尊由波浪型的 曲线构成的巨大石造纪念碑,形状扭曲奇特的通风口, 石块好像都是液体的,有机的,房顶上的烟囱和通风 口成了幻影似的战士,抽象的陶瓷拼花螺旋。
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过分装饰风格的反 动;
对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映;
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
具有自然主义的倾向;
新艺术运动的起源及在各国的不同表现
新艺术运动的起源及在各国的不同表现新艺术运动的起源(我对新艺术运动中的作品的感受)及在各国的不同表现新艺术是流行于19—20世纪(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种美术,建筑,实用艺术的风格。
新艺术的特点是大量使用曲线,卷曲,大块色彩。
使物品与自然植物相融合。
从欧洲近代史角度看,新艺术运动发展与新旧世纪交替过程之际,彰显了欧洲其他领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是欧洲文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新艺术运动的起源及衰落由于西方工业革命的发展,大机器时代的到来,导致了大机器生产泛滥。
工业化大生产的高潮渐渐在西方发达国家之间流行起来。
劳动者、职员、中产的市民家庭逐渐成为城市生活的主体,艺术所服务的对象也渐渐地转移到了他们中间,从而受到他们的审美趣味影响。
新艺术运动起源于1880年,源于萨穆尔·宾(Samuel Bing)在巴黎开的一家名为“现代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
(摘自百科)在我看来,新艺术运动是工艺美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与欧洲哥特风格的继承与进一步发展。
首先,它带有工艺美术运动中提倡的使用植物等装饰,尤其许多参与运动的艺术家也是参加工艺美术运动的艺术家。
其次,新艺术运动中的艺术设计带有感性浪漫色彩的,怀旧和憧憬兼有的情绪和装饰艺术运动中提倡的东方审美,发扬洛可可艺术造型设计和手工文化的装饰特色如出一辙。
由于时代的发展,一些由小型艺术家团体相互聚集,改良了当时的矫饰风格,使艺术设计趋向于现代化,形成20世纪现代主义的前奏。
新艺术运动发展的最高峰是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现代风格在各方面都获得了成功。
在此后十年,新风格因为在最普通的大批量产品中迅速地普及,导致新艺术运动在大约1907年以后就开始被忽视。
二,新艺术运动最大的风格是:1主张运用各种各样的自然元素,使用其作为创作灵感和扩充“自然”元素的资源,例如:海藻、草、昆虫甚至贝类等。
2使用律动的,充满活力的,富有弹性的线条。
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两种艺术运动。
这两种运动分别对当时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艺术的创新和社会的进步。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理念核心、艺术特点和影响等方面对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进行探讨。
一、历史背景19世纪末,工业革命的推进使得科技和工业生产迅猛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大规模的工厂生产导致了产品的标准化和机械化,大量低劣的大众产品淹没市场,使得艺术与工业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面对这种情况,一些艺术家和设计师开始反思传统的艺术和设计模式,并试图通过新的艺术运动来改变这种状况。
二、理念核心1. 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强调手工制作和个性化,主张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
运动的核心理念是将艺术应用于实用生活中,通过手工艺的技巧和审美追求打造高质量、独特的物品。
工艺美术运动倡导工匠精神,强调艺术家与工匠的紧密合作,旨在提高工艺品的质量和价值。
2. 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又称为装饰艺术运动,旨在打破传统美学观念和装饰风格,追求新的艺术表达形式。
新艺术运动主张将艺术与社会相结合,推动以艺术为基础的社会改革。
该运动强调艺术的整体性,注重艺术与生活环境的无缝连接,倡导自然、有机的艺术形式。
三、艺术特点1. 工艺美术运动的艺术特点工艺美术运动注重细节和材质,对手工制作的艺术品有着极高的要求。
该运动追求纯粹和简约的设计风格,强调材料的自然美和装饰的功能性。
在色彩和图案上,工艺美术运动通常采用清雅、柔和的色调,运用自然界的图案,注重整体的和谐感。
2. 新艺术运动的艺术特点新艺术运动的艺术特点是追求独特、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该运动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性和整体感,摒弃传统的对称和比例,在形式上更加自由、流动。
新艺术运动通常采用富有装饰性的线条和曲线,运用大胆的色彩和平面设计,注重艺术品的视觉冲击力和表达效果。
四、影响1. 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工艺美术运动在提高工艺品的质量和设计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新艺术运动
克里姆特从日本浮 士绘、拜占庭镶嵌
画和阿拉伯细密画
中悟到了华丽活泼、 冲动诱人的幻觉, 把绚丽的东方色彩、 烦复的图案造型以 及贴金技巧巧妙的 运用到大型壁画的 绘制中。
约瑟夫· 霍夫曼(Joseph Hoffmann) 于1900年编辑《室内》杂志,介 绍维也纳工场的作品,他说“我对正方形本身以及是用黑白作为主要颜色
穆卡成名作:剧作《吉斯蒙达》演出海报
比 利 时
比利时是欧洲大陆工业化最早的国家之一,地处英法两国之间,文化交流频繁, 思想倾向民主,经济相当繁荣。布鲁塞尔是当时先锋派艺术家的避风港。比利时的 设计运动早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已初露头角.
1881年奥克塔夫· 毛斯主办进步刊物《现代艺术》,在他的组织下,一批有志于绘画 与设计改革的设计家组成一个"二十人小组",1888年凡· 德· 威尔德被推举为领袖,从此, 这个小组转向设计、实用美术方向,1894年小组改名为"自由美学社",成为比利时新艺术 运动的骨干。
摆脱世纪末的精神需求。
(2)强调追求自然的本质而不是细枝末节。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和有 机形态。磷光闪烁的蜻蜓翅膀和孔雀羽毛是最常用的装饰母题。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启发
新艺术运动承继了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观点:顺应自然、注重
植物曲线形态,艺术与技术结合、鼓励艺术家从事设计事业。
新艺术运动摆脱了自然主义的细枝末节,启用更 为抽象、简洁而明快的图形图案来表达自然的精 神。
法国的“新艺术”运动
法国是新艺术的发源地 巴黎 地点 南斯市(家具设计)
巴黎“新艺术”运动有几个重要的设计中心:
1.萨穆尔.宾的“新艺术之家”设计事物所 2.“现代之家”设计事务所 3.六人集团
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产生的背景新艺术运动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于欧美国家的一场影响广泛的国际设计运动。
它的发生与发展有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1870年普法战争后,欧洲社会有一个较长的和平时期,政治、经济形势稳定,科学技术水平迅猛提高。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对新的艺术形式的需求;科技的进步为设计提供了更多的新型材料,艺术家、设计师们热衷于在新材料、新结构的应用中探索艺术的新形势。
这一切为新艺术运动的展开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
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是工艺美术运动在法国的继续深化和发展,是工业设计发展的初级阶段。
现代设计的肇始时期——“新艺术运动”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在拉斯金、莫里斯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倡导下,提出美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原则,主张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追求自然纹样的装饰动机,使一切重视设计、改良设计的实践和探索运动在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如火如荼地展开。
这场运动打破了矫饰主义盛行的沉闷之风,艺术家、设计家在彷徨之余,面对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继续进行探索。
探索的结果导致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成为一次影响相当大的“装饰艺术”运动,一次内容广泛的设计运动。
学术界一般称这次运动为“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的艺术领域介绍新艺术运动开始在1880年代,在1890年至1910年达到顶峰。
持续至1910年前后,历史约20年。
在1900年巴黎国际博览会期间达到高潮的新艺术运动,设计到广泛的艺术领域,如建筑、家具、陶瓷、玻璃器皿、染织品首饰、服装、书籍装帧、插图、海报等设计,甚至在雕塑、绘画等纯艺术领域也可见其影响。
法国的新艺术运动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
新艺术运动的名字源于萨穆尔•宾在巴黎开设的一间名为“新艺术之家”的商店,他在那里陈列的都是按这种风格所设计的产品。
此艺术运动是在20世纪之初,位于大众文化最高点的艺术和设计风格。
法国“新艺术”运动时期,在巴黎和南锡,不仅出现了三个设计组织——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和六人集团;而且涌现了一批著名的设计家。
新艺术运动的起源及在各国的不同表现
新艺术运动的起源及在各国的不同表现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新艺术运动的起源及在各国的不同表现班级:新闻传播1603 姓名:吴也娜学号:新艺术是流行于19—20世纪(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种美术,建筑,实用艺术的风格。
新艺术的特点是大量使用曲线,卷曲,大块色彩。
使物品与自然植物相融合。
从欧洲近代史角度看,新艺术运动发展与新旧世纪交替过程之际,彰显了欧洲其他领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是欧洲文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新艺术运动的起源及衰落由于西方工业革命的发展,大机器时代的到来,导致了大机器生产泛滥。
工业化大生产的高潮渐渐在西方发达国家之间流行起来。
劳动者、职员、中产的市民家庭逐渐成为城市生活的主体,艺术所服务的对象也渐渐地转移到了他们中间,从而受到他们的审美趣味影响。
新艺术运动起源于1880年,源于萨穆尔·宾(Samuel Bing)在巴黎开的一家名为“现代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
(摘自百科)在我看来,新艺术运动是工艺美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与欧洲哥特风格的继承与进一步发展。
首先,它带有工艺美术运动中提倡的使用植物等装饰,尤其许多参与运动的艺术家也是参加工艺美术运动的艺术家。
其次,新艺术运动中的艺术设计带有感性浪漫色彩的,怀旧和憧憬兼有的情绪和装饰艺术运动中提倡的东方审美,发扬洛可可艺术造型设计和手工文化的装饰特色如出一辙。
由于时代的发展,一些由小型艺术家团体相互聚集,改良了当时的矫饰风格,使艺术设计趋向于现代化,形成20世纪现代主义的前奏。
新艺术运动发展的最高峰是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现代风格在各方面都获得了成功。
在此后十年,新风格因为在最普通的大批量产品中迅速地普及,导致新艺术运动在大约1907年以后就开始被忽视。
二、新艺术运动最大的风格是:1主张运用各种各样的自然元素,使用其作为创作灵感和扩充“自然”元素的资源,例如:海藻、草、昆虫甚至贝类等。
世界平面设计史第五章-“新艺术”运动答案
“新艺术”运动
5.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平面设计 1890年“新艺术”运动进入比利时,当时经济落后,自然设计的需求也就不足。 约1900年前后,进入了“新艺术”运动的成熟发展阶段。19世纪80年代出现了 “二十人小组”、1889年高更画展、1890年文森·梵高画展。设计家们提出了“人 民的艺术”口号,称为现代设计思想的奠基人。
“新艺术”运动
尤金•格拉谢特,插图画家和平面设计家。 1889-1892年为美国《哈泼杂志》设计封面,最后成为“分离派”的成员。
“新艺术”运动
法国新艺术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19世纪80年代,法国的“新艺术”运动应尽开始初露头角。
“新艺术”运动
亨利•德•图卢兹•劳德里克,艺术家和设计家,代表 作有《红磨坊》。 他的设计采用非常简单的几个层次的色彩,生动的主 题形象描绘,组成令人印象深刻的平面形象,具有很 高的装饰性。
“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 美国蒂凡尼公司台灯
“新艺术”运动
不同点:
英国和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重视中世纪哥德风格,把哥德风格作 为一个重要的参与和借鉴来源,“工艺美术”运动把中世纪的设计作 为追求的核心。而“新艺术”运动则认为传统风格是历史的遗留,对 于发展新的设计没有参考价值,因此这个设计运动基本完全放弃任何 一种传统装饰风格的借鉴,以自然风格作为本身的依据,这个设计运 动的自然主义倾向是它的最主要形式特征,他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 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因此,它在装饰上突出表现出线和有机 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特别是植物的纹样、部 分动物的形态。大量曲线运用,给这个风格以“面条风格”、“蚯蚓 风格”。
“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风格细腻、装饰性强,被称为“女性风格”。是世纪之交的一次承 上启下的设计运动,继承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和设计探索,希望在设计 矫揉造作风气泛滥的时期,在工业化风格浮现的时候期,重新以自然主义的设计风 格开设既新鲜空气的先河复兴设计的优秀传统。
新 艺 术 运 动
新艺术运动在德国 (青年风格运动) 德国的新艺术运动是以“青年风格”来称谓的,艺术家、建筑家以 《青年》杂志为中心,希望通过手工艺的传统恢复来挽救颓败的当代设计, 思想上也受拉斯金等人的影响。初始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色彩,但于1897 年后逐渐摆脱以曲线装饰为中心的法国等新艺术运动主流,开始和格拉斯哥 四人相似的探索,从简单的几何造型和直线的运用上找寻新的形式发展方向。 青年风格运动最重要的设计家是贝伦斯,他是德国现代设计的奠基人(德国 现代设计之父),早期受新艺术运动影响,也有类似于分离派的探索。他以 慕尼黑为中心进行设计试验,其功能主义和采用简单几何形状的倾向都表明 他开始有意识地摆脱新艺术风格,朝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方向发展。对米斯 •凡德罗和科布西耶等人影响巨大。代表作有德国电器集团的厂房建筑(现 代主义幕墙式建筑的最早模式)。 新艺术运动在奥地利 19世纪末奥地利的一批设计家公开提出与正宗的学院派分离,他们组织 的团体自称分离派。口号为“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他们在形式 方面的探索和德国青年风格近似,对当时德文国家流行的曲线风格产生了严 重冲击,成为一股新的设计运动力量。分离派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华格纳和霍 夫曼等。华格纳是现代建筑的先驱之一。他提出了建筑设计应为人的现代生 活服务,以促进交流,提供方便的功能为目的。霍夫曼设计上与华格纳原则 一致,风格也较接近,代表作斯托克列宫是向现代设计发展的里程碑式建筑。
• 新艺术运动从本质上说是唯美主义的。它 新艺术运动从本质上说是唯美主义的。 讲究趣味的精致与优雅, 讲究趣味的精致与优雅,并且含有世纪末 的颓废倾向, 的颓废倾向,但它对设计和实用艺术的现 代化又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代化又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种风格中 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充满有活力、 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充满有活力、波浪形和 流动的线条。 流动的线条。象是使传统的装饰充满了活 表现形式也象是从植物生长出来。 力,表现形式也象是从植物生长出来。
新艺术运动的起源及在各国的不同表现
新艺术运动的起源及在各国的不同表现班级:新闻传播1603 姓名:吴也娜学号:新艺术是流行于19—20世纪(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种美术,建筑,实用艺术的风格。
新艺术的特点是大量使用曲线,卷曲,大块色彩。
使物品与自然植物相融合。
从欧洲近代史角度看,新艺术运动发展与新旧世纪交替过程之际,彰显了欧洲其他领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是欧洲文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新艺术运动的起源及衰落由于西方工业革命的发展,大机器时代的到来,导致了大机器生产泛滥。
工业化大生产的高潮渐渐在西方发达国家之间流行起来。
劳动者、职员、中产的市民家庭逐渐成为城市生活的主体,艺术所服务的对象也渐渐地转移到了他们中间,从而受到他们的审美趣味影响。
新艺术运动起源于1880年,源于萨穆尔·宾(Samuel Bing)在巴黎开的一家名为“现代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
(摘自百科)在我看来,新艺术运动是工艺美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与欧洲哥特风格的继承与进一步发展。
首先,它带有工艺美术运动中提倡的使用植物等装饰,尤其许多参与运动的艺术家也是参加工艺美术运动的艺术家。
其次,新艺术运动中的艺术设计带有感性浪漫色彩的,怀旧和憧憬兼有的情绪和装饰艺术运动中提倡的东方审美,发扬洛可可艺术造型设计和手工文化的装饰特色如出一辙。
由于时代的发展,一些由小型艺术家团体相互聚集,改良了当时的矫饰风格,使艺术设计趋向于现代化,形成20世纪现代主义的前奏。
新艺术运动发展的最高峰是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现代风格在各方面都获得了成功。
在此后十年,新风格因为在最普通的大批量产品中迅速地普及,导致新艺术运动在大约1907年以后就开始被忽视。
二、新艺术运动最大的风格是:1主张运用各种各样的自然元素,使用其作为创作灵感和扩充“自然”元素的资源,例如:海藻、草、昆虫甚至贝类等。
2使用律动的,充满活力的,富有弹性的线条。
3运用婀娜多姿的女性作为设计中的经典构成元素,大量使用如花卉,树叶等线条优美的植物与物体本体相结合。
新艺术运动的背景和意义
新艺术运动的背景和意义新艺术运动的背景主要可以追溯到19世纪工业革命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欧洲的工业化进程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和经济繁荣,工业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然而,这种工业化带来的标准化和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也导致了人们对于个性化和独特性的追求。
另外,19世纪末的欧洲社会也存在着一种反对传统的思潮。
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政治动荡,让人们开始反思传统的权威和规范,并追求一种全新的艺术表达方式来反映现实和个人感受。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艺术运动应运而生。
与传统的艺术风格相比,新艺术运动更加强调个性化和装饰性,通过艺术来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
它主张“整体艺术”(Gesamtkunstwerk),即通过整合不同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建筑、家具设计等,来创造一个统一而和谐的环境。
新艺术运动的意义在于它对传统艺术的挑战和对创新的追求。
它摒弃了传统束缚,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形式,表达了对自然与人工、工艺与美学、艺术与生活等问题的关注。
它主张自由的艺术表达方式,强调对材料和技术的创新运用,并通过强调装饰性和个体特质,使艺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另外,新艺术运动对后来的现代主义艺术和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观念,为后来装饰艺术和设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迪。
许多现代艺术家和设计师都受到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他们继续推动艺术和设计的创新,将艺术与生活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总之,新艺术运动作为一种革新的艺术风格和设计运动,为艺术和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创新。
它的背景与时代背景和社会变革密切相关,它对传统的挑战和对创新的追求标志着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观念。
通过强调装饰性和个体特质,并将艺术与生活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新艺术运动为后来的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各国的新艺术运动
• 威尔德的影响同样是深远的。他之所以闻名是由于他广泛的兴趣,以及他逐 渐由新艺术发展到了一种预示着20世纪功能主义许多特点的设计风格。 • 威尔德的职业是画家和平面设计师,他的作品从一开始就具有新艺术流畅的 曲线韵律。作为设计师,他的第一件作品是在布鲁塞尔附近为自己建造的住 宅,这是当时艺术家们表现自己艺术思想和天才的一种流行方式。威尔德不 仅设计了建筑,而且设计了家具和装修,甚至他夫人的服装。这是力图创造 一种综合和风格协调的环境的尝试。 • 威尔德后来去了德国,并一度成了德国新艺术运动的领袖,这一运动导致了 1907年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成立。1908年,威尔德出任德国魏玛市立工艺学校 校长,这所学校是后来包豪斯的直接前身。他在德国设计了一些体现新艺术 风格的银器和陶瓷制品,简练而优雅。
新艺术运动在德国的发展
在德国,新艺术称为“青春风格”(Jugendstil),得名于《青春》杂志。“青春风格” 组织的活动中心设在慕尼黑,这是新艺术转向功能主义的一个重要步骤。正当新艺术在比利时、 法国和西班牙以应用抽象的自然形态为特色,向着富于装饰的自由曲线发展时,在“青春风格” 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作品中,蜿蜒的曲线因素第一次受到节制,并逐步转变成了几何因素的形式 构图。雷迈斯克米德(Richard Riemerschmid,1868—1957)是“青春风格”的重要人物,他 于1900年设计的餐具标志着一种对于传统形式的突破,一种对于餐具及其使用方式的重新思考, 迄今仍不失其优异的设计质量。著名的建筑师、设计师贝伦斯也是“青春风格”的代表人物, 他早期的平面设计受日本水印木刻的影响,喜爱荷花、蝴蝶等象征美的自然形象,但后来逐渐 趋于抽象的几何形式,标志着德国的新艺术开始走向理性。1912年,由德国德累斯顿一家工场 生产的挂钟便完全采用了几何形式的构图,这一设计异常成功,直到20世纪60年代每年还能卖 出上千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