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投入产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和省份共同努力,通过有效合作和创新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各个方面的协调和提升。
这样的发展模式能够使得长三角地区的各个城市和省份在经济发展中相互补充和协同,形成整体的发展动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政策的支持是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策的支持可以包括财政、税收、土地利用、产业布局等方面的政策。
政府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可以引导资源的集聚和合理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政策的支持还可以提供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保障,促进创新企业和产业的发展。
科技创新是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
科技创新可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长三角地区有着丰富的科技研发资源和优势产业,在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支持下,可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和孵化更多的创新企业和项目,形成创新-driven的发展模式。
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是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提高长三角地区竞争力的关键。
需要通过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和高端技术人才,为创新企业和创新项目提供重要的支撑。
区域间合作和协调也是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
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和省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和协调,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可以通过建立联动机制、共享资源、共同开展研究项目等方式,实现区域间的资源配置和优势互补,推动区域经济的协同创新发展。
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科技创新的推动、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以及区域间的合作和协调。
只有充分发挥这些因素的作用,才能实现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创新驱动。
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能力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51
治理研究 2019年第尺度对 创 新 的 空间分布进行研究②③④⑤。基于城市群创新集聚 与协作的特 点,将 创 新 与 城 市 群 两 个 角 度 结 合 起 来的研究开 始 出 现,这 些 研 究 从 城 市 群 内 各 城 市 创新能力的测度与评 价、空 间 特 征、影 响 因 素 等 方 面进行。国内对城市群创新能力的研究还较少, 所选取的研 究 对 象 以 长 三 角 城 市 群、京 津 冀 城 市 群、珠三角城市群、成 渝 城 市 群 为 主。 长 三 角 城 市 群创新活动活跃,创新 要 素 集 聚,逐 渐 成 为 研 究 热 点,陈 瑜 等 (2017)以 江 浙 沪 25个 城 市 为 研 究 对 象,发现长三 角 地 区 创 新 呈 现 空 间 锁 定 和 分 布 不 均衡现象,城市 群 创 新 能 力 强 弱 分 化 明 显⑥;谢 守 红等(2017)构 建 了 创 新 能 力 评 价 指 标 体 系,对 长 三角城市群 26个城 市 的 创 新 能 力 进 行 评 价,发 现 城市群创新 能 力 差 异 显 著,且 存 在 正 的 空 间 相 关 性⑦;王振等 (2018)研 究 发 现 长 三 角 城 市 群 的 科 技创新驱动力呈现出 首 位 城 市 层、核 心 城 市 层、节 点城市层和 一 般 城 市 层 四 个 层 次 的 空 间 分 布,层 级之间存 在 梯 度 扩 散 效 应⑧;滕 堂 伟 等 (2018)的 分析发现长 三 角 城 市 群 创 新 的 差 异 缩 小,空 间 格 局呈现出原有的“Z”字形,政府支持和产业 集群环 境是 影 响 创 新 水 平 最 主 要 的 因 素⑨;黄 丽 等 (2018)则认为信息化水平是 影响 长三角 创新产出 的主导因 素 瑏 瑠;刘 鉴 等 (2018)的 研 究 表 明 长 三 角 城市群创新具有显著 的 空 间 溢 出 效 应,人 力 资 本、 资金投入及创新平台对本城市和周边城市皆有正 向作用,而经 济 发 展 水 平、政 府 支 持、对 外 交 流 对 本城市有正 向 作 用,对 周 边 城 市 具 有 负 向 溢 出 效 应 瑏 瑡。其他城 市 群 的 研 究 中,张 贵 等 (2018)以 京 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认为京津存在虹吸效应,
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引言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经济协调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长三角地区的不断壮大,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推动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协调创新发展,有必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一、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现状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四个省市,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全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长三角地区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之一。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不协调性。
为了更好地促进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有必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1. 地理位置长三角地区处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长三角地区不仅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交通联系十分便利,而且与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相连。
这些地理位置的优势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其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点之一。
2. 产业结构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较为复杂,包括了制造业、金融业、信息技术业等多个领域。
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多样化,使得其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一些传统产业的发展速度较慢,新兴产业的发展还不够成熟等。
3. 政策支持长三角地区得到了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政策支持对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不仅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也提升了长三角地区的国际竞争力。
4. 人口因素长三角地区的人口众多,人口素质较高,人才辈出。
人口因素是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长三角城市群生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
及影响因素2023-11-08CATALOGUE 目录•引言•长三角城市群生态效率评价•长三角城市群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提高长三角城市群生态效率的对策建议•结论与展望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对其生态效率进行评价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全球面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生态效率成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长三角城市群生态效率的评价,可以了解该地区生态效率和影响因素的现状和问题,为提高生态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本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效率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等方法。
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目的通过对长三角城市群生态效率的评价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为提高该地区生态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研究意义通过对长三角城市群生态效率的评价,可以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为其他地区生态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02长三角城市群生态效率评价该模型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资源投入和产出,评估其生态效率。
输入-输出模型环境影响评价法生态足迹法该方法通过评估不同地区的环境影响,包括空气、水、土壤等指标,对生态效率进行评价。
该方法通过计算不同地区的生态足迹,评估其对自然资源的占用和消耗情况。
03生态效率评价方法020103社会指标包括人口数量、教育水平、医疗条件等指标,反映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01经济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人均收入等指标,反映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02环境指标包括空气质量、水质量、土壤质量等指标,反映地区的环境状况。
长三角城市群整体生态效率较高,但存在地区差异。
上海、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生态效率较高,而周边城市相对较低。
生态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完全一致,部分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生态效率相对较低。
城市群生态效率评价结果03长三角城市群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因素分类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政策法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政策法规对生态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特别是环保政策的实施对提高生态效率作用显著。
区域创新投入与产出绩效结构性关联研究——基于长三角区域的实证分析
经济与管理
E o o n a a e n c n my a d M n g me t
Ma . 2 2 y , 01 V 1 6 No5 o . . 2
●区域 经济
区域创新投人与产出绩效结构性关联研究
— —
基 于长三角 区域的 实证分析
知识及技术资本 的增长为主的路径上来 。 长三角 区 域作为 以创新投入带 动区域及周边产能绩效和经
证实了关于创新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间的正相关
联关系。索罗 (o w 15 ) Sl ,9 6赞成创新为技术 的进步 o 提供规模生产 的资本边际下降进而使生产率提升 。
罗伯特 ・ 卢卡斯则从人力资本角度提 出科技创新能
一
、
引 言
G o t T er) r h ho 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ec s cl w y N ol s a ai
G o h T er) 派 的代 表 学 者 以不 同 的研 究 途 径 rw o 学 t h y
伴 随着经济全球化下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 , 区 域创新竞争的跨越式经济发展必须转变至 以人力 、
沈 飞
( 浙江越 秀外 国语学院 商贸教研室 , 浙江 绍兴 3 20 ) 10 0
摘要: 随着 区域 竞争 的不断加剧, 经济发展必须 转变到跨越式并以知识及技术资本增长为主的路径上来。 分析研 究区 域创新投入 与绩效 的关联影响, 有利于区域经济 的发展 与创新, 有利于培养 内生性创新竞争力及共生网络 的构建。 关键词: 三角 区域 ; 新投入 ; 新产 出绩效 ; 长 创 创 结构性关联 中图分类号 :0 23 F6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3 3 9 ( 02 0 —0 2 0 10 — 80 2 1 )5 0 9 — 5
超效率视角下的我国创新型城市效率评价_以长三角地区为例_周晶晶
2015年第16期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15No.16收稿日期:2014-07-02,修回日期:2014-10-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区域低碳创新网络共生机理与路径仿真:以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71373169);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创新型城市评价研究:以苏州为例”(12EYC009);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城市群生命体特征及演化机制研究”(2012M511434);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问题研究———以通信设备业为例”(KYLX_1279)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5.16.012超效率视角下的我国创新型城市效率评价———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周晶晶,吴思慧,沈能(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江苏苏州215021)摘要: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对创新型城市建设效率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传统的BCC 模型不能对相对有效的决策单元进行进一步分析,引入超效率DEA 方法对我国长三角地区12个样本城市进行深入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南京、湖州、绍兴、宁波和苏州的效率尽管是相对有效的,但这几个城市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可以进一步通过增大投入来提高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果;而另外几个城市则位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需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而不是通过增加投入要素来提高产出。
关键词:超效率DEA ;创新型城市;效率评价;长三角地区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5)16-0068-05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Innovative Citi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Super -efficiency—A Case Study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ZHOU Jingjing ,WU Sihui ,SHEN Neng(School of Business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21,China )Abstract :Innovative city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hange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 it ’s meaningful to evalu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novative city of China.For the reason that conventional BCC model cannot make further comparison among the efficient ones in evaluating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of DMU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uper -DEA for the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12sample citie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Nanjing ,Huzhou ,Shaoxing ,Ningbo and Suzhou are relatively effective ,but they are all in the increasing return to scale.For these cities ,higher achievements can be achieved by improving inputs.The other cities which are also relatively effec-tive are located in the decreasing return to scale.For these cities ,adjusting resource allocation structure is needed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except use more inputs.Key words :super -efficiency DEA ;innovative City ;efficiency evaluation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自2008年深圳成为首个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城市之后,国家发改委不断扩大创新型城市试点范围。
产业转型升级水平测度及劳动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估测——以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为例
商 业 经 济 与 管 理 JOURNAL OF BUSINESS ECONOMICS
No. 5 Vol. 247 May 2012
产 业 转型 升 级 水平 测 度及 劳 动 生产 效 率 影响 因素 估 测
— — — 以 长 三角 地 区 16 个 城 市 为 例 谭晶荣 ,颜敏霞 ,邓 强 ,王 健
( 浙江工业大学 经贸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4 )
要: 文章从三个层次对长三角地区在2000-2004 年和2005-2009 年两 个 时 期 的 产 业 升级 状况进行了分析。 首先, 对长三角地区16 个城市产 业 现 状 进行 分 析, 并 对 该 地区 三 大 产 业的 转型 摘 升级方向及速度进行量化测度。 其次, 构建 了 Shift—Share 模型 对 这16 个 城 市 的 劳 动生产 效 率 进 行了分解, 得出产业内效应是促进长三角地区劳 动生产 率 增 长的 主要 动 力。 第 三, 运 用 面板 估 计 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估测。 实证研究表明: 劳动生产率与基础要素、 政府支出、 贸易要 素之间呈显著相关。 在上述基础上, 文章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和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 Shift—Share 模型; 长江三角洲地区 2154 ( 2012 ) 05 0072 10 中图分类号: F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第5 期
谭晶荣, 颜敏霞, 邓 强, 王 健: 产业转型升级水平测度及劳动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估测
73
业转型升级的因素, 寻找如何提升该区域生产效率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 文献 综 述
产业转型升级可以理解为经济结构一体化的过程, 通常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这一指标来衡量。 而国外 [1 ] [2 ] 学者 Kuznets( 1973 ) 和 Kaldor ( 1961 ) 提出的用劳动力在各个产业间的转移来描述转型升级是最简单 的方法, 他们认为,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然后 转移 到 第 三产 业, 将 会 导致生产效 率 的 全 面 提 高。 同时, 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 各个产业将会有一个创新的过程。 Grossman 和 内生增长理论学者 认 为, 产 业 转 型 升 级 和 劳 动 生产 率 的 增 长 速度 之 间 有 直接 的 关系。 [3 ] Helpman( 1991 ) 经过研究创新和各种经济 活 动 得 出 结论, 注 重 高 科 技 及 创 新的 城 市 比 其 他 生产 传 统 产 品的城市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如果高科技代表劳动力赋予城市的一部分国民经济的话, 那么其实际增长 Fagerberg ( 2000 ) [4]、 Peneder 速度会比不重视高科技的城 市 高, 并 且 两 种 城 市 的人 均 收 入 将 有 偏 差。 然 而, ( 2003 ) [5]却反对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转变是由于特殊作用 的 结果 这 一论 断, 他们认为转型升级与 可持续发展有关。 因此, 我们不仅要测出产业结构转变 的 速度, 而 且 要 找 出 导致生产 率 增 长 和 质 量 升 级 背 。 后的影响因素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重点研究了资本与人力资本, 并且他 们 认 为国 际 贸 易 是 促 进 劳 动 生产 率 提 高 的重 要决定因素。 在本国吸收能力好的情况下, 国际性技 术 外 溢 对 劳 动 生产 率 的 促 进作 用 会 更明显 ( Nelson 和 Phelps, 1966 ) [6]。 同时, 实证研究表明国际 贸 易 在 提 高 劳 动 生产 率 中 表现出 了 积 极 的 作 用 ( Frankel 和 Romer, 1999 ) [7]。 此外, 政府支出在劳动生产 率 的 增 长中 也 发 挥 了 作 用。 从 质 量 升 级 和 劳 动 生产 率 的 提 高 角 度看, 如果公共支出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就能够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和促进投资行为, 那么调整公共支出的 [8-9 ] 。 结构能通过内生机制来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对产业转型升级和劳动生产率影响因素等方面 文 献 的 梳 理 发现, 学 者 们 从 产 业 转 型 升 级 和 影响 劳动生产率单方面研究的成果很多, 但缺少将两者联 系 起 来 展开 分析。 与 以 往 研究 相 比较, 本 文的研究 是 将产业转型升级与影响产业转型升级( 劳动生产效率指标) 因素 结 合 起 来 考虑, 而 采用 这 种 方式 进 行 研究 的, 国内外并不多见, 其研究结论和估测结果的说服力可能会更强。
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经济协调创新发展是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本文基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
的实际情况,探讨了经济协调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实证研究。
一、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
区拥有更先进的科技水平和人才资源,加之较好的投资环境和政策支持,可以更好地促进
经济协调创新发展。
我们以长三角地区18个地级市的地区生产总值(GDP)为代表的经济
发展水平指标进行实证研究。
实证结果表明,地区GDP和经济协调创新发展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即经济发展
水平越高,经济协调创新发展水平也越高。
因此,在长三角地区发展经济、加强产业合作,有利于经济协调创新发展。
二、创新能力
三、科技创新投入强度
科技创新投入强度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也是促进经济协调创新发展的关
键因素之一。
在长三角地区,各级政府加大了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投资了大量的科技创新
项目,为经济协调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我们以长三角地区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
代表的科技创新投入强度指标进行实证研究。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水平、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投入强度是影响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
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
各地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大经济发展和创新投入力度,加强科
技创新能力培养,促进经济协调创新发展,实现长三角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
展。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碳排放效率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碳排放效率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一、引言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其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对于我国乃至全球的碳排放问题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制造业的碳排放效率成为了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碳排放数据,对其碳排放效率进行测度,并深入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地区制造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制造业的碳排放问题日益突出。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其碳排放量巨大,因此提高碳排放效率成为迫切需求。
研究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不仅有助于了解该地区制造业的碳排放现状,还能为制定有效的减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该地区制造业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收集长三角地区各省市的制造业碳排放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等方法,对制造业的碳排放效率进行测度。
同时,结合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分析影响碳排放效率的因素。
四、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碳排放效率测度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各省市制造业的碳排放数据进行DEA分析,得出该地区制造业的碳排放效率。
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碳排放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不同城市、不同行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其中,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的碳排放效率较高,而传统制造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碳排放效率仍有待提高。
五、影响因素分析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发现影响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提高碳排放效率的关键因素。
长三角地区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较大,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制造业的碳排放。
2. 能源结构:能源结构对碳排放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长三角地区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逐渐提高,有助于降低碳排放。
长三角创新研究报告
长三角创新研究报告1. 引言本文旨在研究长三角地区在创新方面的表现与发展趋势。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东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经济带,涵盖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
这一地区以其高度发达的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而闻名于世。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的创新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其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和创新成果的推动力。
同时,本文将分析长三角地区在创新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历史背景长三角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并积极引进国内外的高科技企业。
这一地区以其丰富的人力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基础设施而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3. 创新生态系统长三角地区的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得相当完善,为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支持。
这一生态系统由政府、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等多方合作组成。
政府在创新政策、资金和人才引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创新创业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高校和研究院所则承担了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任。
4. 创新驱动力创新驱动力是长三角地区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
政府的创新政策和扶持措施为企业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推动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企业对技术创新的不断投入和研发实力的提升也为长三角地区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此外,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科研成果也为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资料。
5. 创新成果长三角地区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例如,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功经验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
同时,盖茨基金会在上海、杭州等地设立的研究中心也对全球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6. 创新挑战与建议长三角地区在创新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人才引进和培养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大对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投入,鼓励高校和研究机构与企业合作,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
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
在有关部门、协会与商会的大力支持及企业的不断创新的带动下,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它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为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推动力,尤其是龙头企业的集群作用,正在产生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龙头企业的集群作用为背景,使用分析性研究方法,探讨影响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创新发展的各种因素,以期探究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本文分析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背景,其次,介绍了长三角区域龙头企业集群效应及其产生的影响,并着重探讨了其影响因素。
A:首先,长三角区域龙头企业集群效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技术创新。
龙头企业集群条件下,企业间之间相互激励,可促进企业间的技术创新;二是产业共融。
长三角地区的一些企业可以利用其资源优势,在一定的规模及集群形式下共同协同发展;三是行业协调发展。
企业之间可以协商、磋商,基于共性利益点,推动行业协调发展。
B:此外,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还存在其他因素。
一是政策经济因素。
当地相关政策的发布与落实,能够有助于长三角区域企业集群的发展;二是基础设施建设。
企业发展无法摆脱圆满完美的基础设施背景,充足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企业发展必不可少;三是市场有效性。
长三角区域市场的有效性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四是人力资源整合。
集群经济发展需要有序整合企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等因素。
最后,本文总结了影响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为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了参考依据,可以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以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创新发展。
政府干预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政府干预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杨剑;程华东【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年(卷),期】2024(44)4【摘要】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经济社会运行和科技事业发展的先行区,明确其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对于打造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政府干预为研究视角,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DEA-Malmquist模型对2011—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Tobit模型以政府干预为核心解释变量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整体呈现递增趋势,上海、宁波、苏州、杭州、南京的效率值排在前5位,但是城市群内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差异悬殊,区域空间格局极不平衡,其中政府干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水平均对提高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因此,建议长三角各地政府围绕从科技创新资源投入至产出的各个环节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并加强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总页数】6页(P153-158)【作者】杨剑;程华东【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04;F224.2;G301【相关文献】1.长三角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基于政府行为视角2.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3.基于空间相关性与影响因素分析的科技创新效率评价--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4.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5.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合作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创新资源、门槛效应与城市增长——以长三角为例
促进城市的增长。
关键词: 创新资源; 城市增长; 门槛效应; 长三角
中图分类号: F299. 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7695 ( 2019) 04 - 0001 - 07
Innovation Resources,Threshold Effects and Urban Growth: Take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s应与城市增长———以长三角为例
实践证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各地的经 济转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各行各业的产业升级成 果显著。创新促进经济实现新的跨越[3],以创新来 驱动城市发展,以合理地创新资源投入来促进城市 的增长。长三角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和东海之滨,包 括上海市、江苏省东南部和浙江省东北部,是目前 中国经 济 发 展 速 度 最 迅 猛、 经 济 总 量 规 模 最 巨 大、 最具有经济发展潜力的区域性经济板块[4]。国家政 策以及地理位置的优势,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 区的经济 发 展 成 了 世 界 关 注 的 焦 点。 在 这 过 程 中, 我们要始终关注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有效实现创 新驱动发展。创新能否最大化发挥其对城市增长的 促进作用,怎样合理的投入创新资源,是亟待解决 的问题。因此探讨长三角地区创新资源与城市增长 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收稿日期: 2018 - 04 - 25,修回日期: 2018 - 07 - 1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创新集群、创业动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 71273243) ; 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党建工作推
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研究———以金华市为例” ( 2018C25041) ;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 ( 新苗人才计划) “创新资源、空间溢出与城市发展———基于长三角地区 26 个城市的实证研究” ( 2017R403065)
长三角县域创新投入与产出脱钩关系及效率研究
decoupling type,that is,innovation output intensity is relatively lower than innovation input scale,mainly distributed in Ji⁃
(中央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81)
摘 要:文章以长三角江苏、浙江、安徽三省 153 个县(含县级市)为分析对象,综合运用投影寻踪模型、扩展脱钩指
数和超效率 SBM 模型,研究了县域创新投入与产出的综合水平、脱钩状态及相对效率。结果发现:县域创新投入与
产出的综合水平呈“金字塔”型结构,极少数县(市)处于高水平位置,绝大多数县(市)的创新水平偏低,三个省份的
China)
Abstract:Taking 153 counties(including county-level cities)in three provinces(Jiangsu,Zhejiang,and Anhui)of
Yangtze River Delta as the analysis obje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mprehensive level,decoupling state and relative effi⁃
mid" structure,a few counties(cities)are at a high level,and the innovation level of the vast majority of counties(cities)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效率的测度及影响因素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效率的测度及影响因素作者:尧威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12期摘要:经济效率测定与分析,是区域资源综合利用率探索的重要指标之一,具有代表性、多元性、以及引导性等特征。
基于此,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体为例,着重探究区域经济效率测度分析下的影响条件,以达到科学把握技术研究条件,促进社会资源的科学调控的目的。
关键词: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效率;影响因素長三角城市群,是国内经济结构的主要部分,它包含了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物质资源等多方面。
研究表明,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开发的有效措施。
由此,结合经济效率的测定及影响因素的探究,将是区域资源综合调配的参考理论。
一、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效率的测度本次关于区域经济开发情况的剖析,主要采用数柯布一道格拉斯函数为模型,函数公式可表示为:N=SK^TB,其中“N”表示产出水平;“S”表示短期内技术生产能力;“A”表示资本产生的弹性变化空间;“T”表示劳动力的投入数量;“B”表示劳动产出数量变化值。
本次测度结构以长三角城市群2018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统计数据内容中,包含了实际地区生产总值、劳动力投入值、财政支出占地区GDP的比重,市辖区中人口数量,人口知识文化水平比(小学—大学阶段)等方面,结合区域性数据统计一般结果,对应进行城市群经济生产率的剖析。
二、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结合以上关于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测度的分析结果,对研究因素探究结果进行探究要点进行结果归纳:(一)经济生产水平生产力水平的研究,也是长三角地区经济效率开发的影响因素。
一方面,借助数柯布一道格拉斯函数的研究结果证明了区域生产力水平越高,区域经济的投入收益的可能性就越大。
另一方面,地域性经济生产水平是否处于宏观均衡的状态,也会导致区域长三角地区经济效益造成负面干扰。
也就是说,无论是生产力资源如何进行产业资源开发,只要地区性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在最优状态,区域资源的运用效率,基本也可以保持在良好的趋向探究状态下。
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在这一过程中,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愈发重要,在区域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三角地区被称为中国经济飞地,其地理位置具有重要意义,是西部开放之门、发达沿海与内陆抵达之路的桥头堡。
同时,由于地区间的相关联系与交流较为紧密,长三角地区也是一个协调发展的地区。
因此,本文将探究影响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创新发展的因素。
首先,政策环境是影响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府的政策支持能够激发地区经济的发展。
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越来越完善,政府综合治理及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政策相继出台。
例如,浙江省提出了“四个提升计划”,鼓励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
政策环境的积极性、透明度和稳定性都能够为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提供稳定的保障。
其次,科技创新是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科技创新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
长三角地区具有创新优势,早期已经形成了“科技带动经济发展”的理念。
上海市的张江高科技园区、苏州科技城、杭州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等一系列高科技园区的迅速发展,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带来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同时,各种创新创业平台的建立,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动力。
再次,资源禀赋也是影响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长三角地区具有人口、技术、自然资源等资源禀赋优势,地区经济家发展也有自身的特点。
如上海所具备的“国际经济金融中心、国际航空运输枢纽、国际航运中心”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等各种资源,都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同时,苏州具有清新的湖、秀美的山、众多的古镇和水乡等,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为其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
最后,社会和经济条件也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社会经济条件主要包括区域产业结构、职业结构、文化教育等,这些都影响着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与发展。
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长三角地区经济成为了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创新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对于指导经济政策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与影响因素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其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对于整个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过去几年,长三角地区经济持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对于整个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
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政策、市场需求、人才流动、产业结构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
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直接影响,通过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的制定可以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市场需求对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影响较大,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人才流动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人才的聚集和流动可以促进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
产业结构是影响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优化,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也在不断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可以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和稳定。
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方法和步骤针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可以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实证研究方法是一种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方法,通过对大量的实际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客观的结论和推论。
可以通过收集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包括GDP增长率、消费需求、投资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水平、人才流动等数据。
然后,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王丰羽;杨莉;陆彦文【期刊名称】《生产力研究》【年(卷),期】2023()1【摘要】实现区域协同创新是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中需重点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文章研究2011—2020年相关数据,运用投入导向的超效率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11—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创新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城市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2011—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效率值从0.820上升至0.909,整体略有提高,但各城市的城市创新效率差异显著,空间分布呈现“东西均衡”“北高南低”的格局;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1.053,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值分别为1.043、1.009、1.009,技术进步指数是促进城市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关键;从影响因素看,教育经费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对长三角城市群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基于此,研究提出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加强资源与信息共享、因地制宜规划发展模式等措施与建议。
【总页数】8页(P51-58)【作者】王丰羽;杨莉;陆彦文【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院;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南京邮电大学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9.21【相关文献】1.创新投入产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2.新时代长三角城市群生态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3.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长三角城市创新效率水平测度研究4.高质量发展下中国区域环境效率的实证测度、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5.绿色创新背景下长三角地区生态效率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苏、浙江、福建等地组成。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其经济协调发展对于全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长三角地区实现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而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则成为当前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地理位置因素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长三角地区位于中国东部,毗邻上海,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区位优势对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产业结构对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也十分重要。
长三角地区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这导致了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结构性问题,也制约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
科技创新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长三角地区拥有国内一流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对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政府政策也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过以上实证研究,我们将得出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对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影响。
我们将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参考。
我们相信,通过本文的实证研究,可以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原25】。
2021长三角城市群的创新效率与关联因素探析范文3
2021长三角城市群的创新效率与关联因素探析范文 摘要: 基于投入产出视角, 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测度2006—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
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但各城市间的差异明显, 空间格局变化较大;“中心—外围”格局凸显, 主要以合肥、苏州、杭州、上海为创新核心城市, 向内陆外围城市不断扩散;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对外开放程度及教育水平均对创新效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 其中政府支持力度影响最显着, 而区域基础设施影响不显着。
关键词: 创新投入产出效率;SFA模型; 长三角城市群; Abstract: Basedon the perspective of input and output, this paper uses the transcendental logarithmic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 SFA) model to measure the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city cluster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from 2006 to 2016 and empirically tests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 1) The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city cluster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s generally on the rise, but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among cities, and the spatial pattern changes greatly. ( 2) The " center-periphery " pattern is prominent, and Hefei, Suzhou, Hangzhou and Shanghai are the core city for innovation, and the innovations are spread to the inland cities constantly. ( 3) It' s obvious that the innovation efficiency is positively affected by the level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government support, openness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education level, among which the government support has the most significant impact but the effect of the regional infrastructure remains the least. Keyword: innovationinput-output efficiency; SFA model; city cluster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创新资源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18 - 06 - 0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1473078)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重点项目( 15A071) 作者简介: 青佩明( 1993— ) ,女,湖南长沙人,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①相关数据来源于 2017 年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统计年鉴。 ②相关数据来源于 2016 年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统计公报。
确分离技术非效率和随机误差的影响,且不能直接 分析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一 般 需 要 借 助 Tobit 模 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了解决 DEA 方法的局 限性,SFA 模型除了能够对参数进行检验以外,还 能区分技术 非 效 率 和 随 机 误 差 的 影 响,能 一 步 到 位实 现 创 新 效 率 和 影 响 因 素 分 析。 同 时,运 用 Arc-gis 方法探 索 创 新 效 率 的 空 间 差 异 情 况,找 准 关键影响因素。
其次,在资金投入方面,2016 年,上海、江苏、浙 江、安徽 R&D 经费支出分别为 1049. 32 亿元、1749 亿元、996. 4 亿元、389 亿元,R&D 投入强度,即 R&D 经 费 支 出 占 GDP 比 值 分 别 为 3. 72% 、2. 7% 、 2. 51% 、2. 43% ,均 超 过 了 2% 。① 从 图 1 来 看, 2006—2016 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R&D 经费投入、 R&D 经费投入强度均呈逐年增长态势。
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创新资源是国家的核心 竞争力。2016 年 3 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三个五年规 划 纲 要 》提 出,以 城 市 群 为 主 体 发 展 形 态,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目标。为提升区域 经济发展水平,带动长江流域甚至全国经济发展,最 终实现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迫切需要提升长三角 城市群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创新效率。
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创新效率 的测度和影响因素分析这两大方面。创新效率测度 的主流方法有两类: 一类是参数方法,主要是随机前 沿方法( SFA) ; 另一类是非参数方法———数据包络 分析法( DEA) 。SFA 主要是以 C—D 生产函数[1]和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2]为模型测度创新效率,同时对 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运用 DEA 测度创新效 率的研究成果也很丰硕,研究范围主要涉及省域层 面[3]、行业 层 面[4 - 5]、企 业 层 面[6] 等。在 影 响 因 素 分析方面,主要运用 DEA-Tobit 模型和随机前沿分 析模型进一步分析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总体来 说,虽然创新效率研究成果颇多,但依然存在不足: 创新效率的研究主要基于省域、行业、企业层面,对 城市群及各地级市创新效率的研究极少; 创新效率 测度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 DEA 方法不能准
·20·
青佩明 创新投入产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计的真实性,所以分别设定两个模型,以便区分模型 的真实性。根据 C—D 生产函数建立的第一个模型 如下:
图 1 2006—2016 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R&D 经费投入情况
数据来源: 2007—2017 年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统计年鉴
一、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效率测度分析
( 一) 创新投入产出现状 1. 创新活动投入 首先,在 创 新 人 力 资 源 投 入 方 面,2016 年,上 海、江苏、浙江、安徽 R&D 人员达到 254800、481093、 330929、158289 人。①上海共有普通高等学校 64 所,在 校学生 51. 47 万人,同比增长 0. 6% 。江苏省共有普 通高等学校 141 所,在校学生 190. 74 万人,国家及省究中心 3126 个。浙江省共有普通高校 108 所, 在校学生 99. 61 万人。安徽省共有普通高校 109 所, 在校学生 114. 5 万人,专业技术人员 224. 6 万人,较 上年增长 1. 9% 。②
平、政府支持力度、对外开放程度及教育水平均对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政府支持力度影响最显著,而
区域基础设施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创新投入产出效率; SFA 模型; 长三角城市群
中图分类号: F127. 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 - 3318( 2019) 02 - 0020 - 07
2019 年 6 月 第 34 卷第 2 期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Jun. 2019 Vol. 34 No. 2
创新投入产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青佩明
( 湖南科技大学 商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摘要: 基于投入产出视角,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测度 2006—2016 年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效率并对其影响因
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 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各城市间的差异明显,空间格局变化较大;
“中心—外围”格局凸显,主要以合肥、苏州、杭州、上海为创新核心城市,向内陆外围城市不断扩散; 区域经济发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