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 与朱元思书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word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word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内容预览:21.与朱元思书教学目标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2.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通过诵读训练,进一步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

教学重难点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帮助学生理解“鸢飞戾天”两句。

教学准备让学生通过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决文章中的生字词。

教师准备有关富春江的风景短片及课文重点字词的投影。

设计思路本文虽是书信可与一般书信不同,人们往往把它看作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小品文。

因此在教学时,应当使学生初步懂得怎样审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要教学生读懂文本并能顺畅地朗读;二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

朗读,总的说来,速度宜慢,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要注意停顿,每读完一小层都可以作稍长的停顿,这样才有鲜明的层次感,不至于将两个不同的画面交错在一起。

还要注意确定重音,例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中,重音当落在“箭”“奔”二字上,才会使人感到形象鲜明。

教师要做示范朗读,也可以让学生中读得好的示范。

教学时由眼前的风景引入。

启发想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假定某些情节,然后设问。

例如,作者这次是特意选择一个“风烟俱净”的日子并且自雇小船出游;作者说“猛浪若奔”不是从旁看到的,而是小船在浪尖上行驶时亲自感受到的;“负势竞上……争高直指”是作者的幻觉,如此等等。

根据这些情节设问,可能引起争论,但更有可能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好答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可爱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名山秀水,数不胜数。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著名的景IX?(学生讨论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拍摄于浙江富春江的风景片。

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欣赏。

要求看完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讨论回答。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二十一课《与朱元思书》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二十一课《与朱元思书》

• 5、分析文章 • 我们选择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去富春江划船,(漂流: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多自在呀! • (1)请圈出文章中心词(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对,后面内容就是围绕这“山的奇”和“水的异”来写 的。 • 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引起下 文?、总领全文√) • (2)接下来的内容就交给同学们,自己去体会这山水之 妙吧! • (1、2)组为“奇山派” (3、4)组为“异水派” • 先给你们自由活动时间,爬山的爬山,游水的去游水。等 会集合时一定要告诉我你的体会。(讨论得挺热烈嘛!集 合)
• 3、给生字正音,能熟练朗读课文 • (1)老师范读,同学仔细听,圈出易读错 的字。指名说出(缥碧、轩邈、千转、鸢 飞戾天) • (2)指名学生读,指出应注意的地方:要 读慢,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位文中意境; 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这样有鲜明层次 感,不至于两个不同画面交错。
• • • • •
4、疏通文意 (1)检查预习 [大屏幕] 天下独绝 若奔 忘反 百叫无绝 轩邈 千转 (指名回答)一词多义 词语活用 通假 字
• 三)结束、归纳 • 今天的旅行一定收获不少吧!既饱览了独 绝的奇山异水,有了解了六朝文人写信的 特点,还认识了一位关心朋友、而有心胸 豁达的吴均。明天我们将去拜访一位不慕 荣利的五柳先生,想踏上新的旅途吗?那 回去后请查找有关五柳先生的资料吧!
与朱元思书
• 一)导入 • 同学们,语文学习犹如快乐的旅行,她给我们很 多快乐和幸福,也给了我们许多知识和感悟。今 天,就让我们背起智慧的行囊,继续我们的快乐 之旅。我们的目的地是哪里呢?请看大屏幕。 • 师:这是美丽的富春江,你看江水碧波荡漾,两 岸高山危耸,(严于陵钓台、葫芦瀑布、鹳山) 心向往之吧!今天,我们就到那里去游山玩水吧!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 与朱元思书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 与朱元思书

• 一词多义: 天下独绝(绝妙),百叫不绝(停止)
负势竞上(向上),横柯上蔽(上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古今异义: 一百许里(左右/允许)
蝉则千转不穷(穷尽/贫穷) 经纶世务者(治理/政治规划)
作业
1.背诵并默写《与朱元思书》。 2.小练笔:描写你印象最深的一 处景物,要求调动多种感官,运 用多种修辞手法,突出景物的特 征,融入自己的感情,200字左右。
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独一无二,绝,到极点
总写: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展示汇报:(第二段)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
青白色
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 箭,猛浪若奔。
急流的水
—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 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汹涌的波浪像奔驰的马
关于六朝骈体文
唐: 称时文(与古文相对) 晚唐:称四六文(四、六言为主) 清: 称骈体文(两马并列驾车为骈) 特点:辞藻华丽、典故详实、音节铿锵、对仗工整、句式整齐 吴均体:六朝骈体文往往为了追求形式美而只在技巧上下功 夫,致使许多作品徒有华丽的外表。吴均的作品却能扬其长 避其短,不堆砌辞藻,基本不用典,自然流畅,清新高雅, 形式精美而又内容充实,时人效之,号为“吴均体”。
第2段:写异水
水色——水皆缥碧 1、清澈 水深——千丈见底
正面描写 静 夸张 (详) 侧面描写 比喻 动
(略)
水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2、湍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第3段:写奇山
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泠泠的泉声 嘤嘤成韵的鸟声 千转不绝的蝉声 百叫无绝的猿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课件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课件
•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挑战传统观
念和常规写法。
• 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提高自己
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活动
• 多进行写作练习,尝试不同的写作题材
和风格,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 多参加交流活动,学习他人的优点和创
新方法,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05
课堂互动与学习成果展示
课堂讨论与问题解答
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作者在描绘美景的同时,抒发了自己的
情感,使文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文学鉴赏方法与技巧
文学鉴赏方法
文学鉴赏技巧
• 从文章的结构、语言、主题
• 学习运用修辞手法,如对偶、
等方面进行分析,领略作品的
排比、设问等,提高自己的文
内涵和魅力。
学鉴赏能力。
• 结合背景知识,了解作品的
言表达、写作技巧与创新能力培养、课堂互动与学习成果展示。
• 每个章节下设若干小节,按照教学进度逐步展开。
教学环节
• 课堂讲解: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写作技巧。
•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共同探讨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 学生展示:安排学生进行作品展示,教师提供指导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
借鉴古诗文中的文化素养
• 学习古诗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偶、
• 学习古诗文中的历史、文化、哲学等
排比、设问等,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
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 学习古诗文中的表达方式,如抒情、
• 学习古诗文中的审美观念,提高自己
叙事、议论等,丰富自己的写作手法。
的审美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活动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 与朱元思书 课件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 与朱元思书 课件
山中杂诗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作者:吴均
预习展示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 字叔庠。他的文章善于写景,尤其擅 长小品书信,文辞清拔有古气,人称 “吴均体”。
书——书信,一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体。 本文是一篇骈体文,讲究对
仗和声律,多用偶句(骈句),少 用散句。
piǎo
tuān
用这种方式来结束课文,余味无穷。
展示你的比读能力
本文与郦道元所描绘的“三峡”相比,
你觉得有什么地方相似?又有什么不同?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 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 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也。
积累描写山水的名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文章的3个自然段分别写什么?3段是什么 关系?
第1段:概括从富阳至

桐庐的奇山异水。
分 第2段:描写异水。
第3段:描写奇山。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 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 第一段:有写景,有叙事, 有抒情。 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写景:
学科网
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
到天上。戾,至
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筹划、治理
流连忘返;“反”同“返”
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
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
好像,如同
疏条上,交在映上面,,名词有作状时语见日。
互相掩映

八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赏析

八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赏析

八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赏析《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

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

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赏析:《与朱元思书》保持了骈文的特点,文章基本遵循骈文的要求,主要采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并于文章后半部分大量运用对偶句,这就取得了骈文形式上的特点。

但文章又有别于当时一般的骈文,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骈文形式上的束缚,体现了可贵的突破与创新。

文章先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写景,展现出一幅清新宁静的大自然画卷。

接着以“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达了自己随波逐流、任意东西的心境,同时也展现了江流的壮阔景象。

在描写水时,作者用“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八年级下册语文21课与朱元思书原文和翻译

八年级下册语文21课与朱元思书原文和翻译

八年级下册语文21课与朱元思书原文和翻译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īng)成韵。

蝉则千转(zhuà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lún)世务者,窥(kuī)谷忘反。

横柯(kē)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意境美文章开篇以简洁的笔触,给人们勾画了富春江山水的背景:阳光明媚,天高云淡,空气清新,山色苍翠,并总述自富阳至桐庐水上之游的总体印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段写“异水”。

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出了其晶莹清澈的静态美:这水仿佛透明似的,可以一眼见底,连那倏来忽去的游鱼,水底累累的细石,都可以一览无余。

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动态美:这水有时又迅猛奔腾,一泻千里,使人感到惊心动魄。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 《与朱元思书》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 《与朱元思书》

三读课文 研读课文
文章的3个自然段分别写什么? 这三段之间是什么关系(顺序)? 1、富春江的景色: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2、描写异水 3、描写奇山




1、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
所写景色的特征?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是本文所写景色的总体特征, 全文都围绕着“奇”和“异” 这两个字在做文章。
寓情于景,进行议论性的抒情。这种 感受是一种设想,以有雄心壮志的游者也要 产生隐居思想来衬托山水景物的魅力,表现 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透露出作者对世俗 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以及避世退 隐的高洁志趣。
说明优美的景物对人的思想情感会产生积 极的影响。
你从泉声、鸟声、蝉声、猿声中 听到了什么?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 有动感,更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 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给人以 身临其境之感,给读者留下深刻 印象。
思考:“鸢飞戾天者”和 “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 人?
指追逐名利的人 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 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 和“窥谷忘反”的感受,他写这些感受的目的 是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补笔 “横柯”“疏条”
“奇”
思考: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奇山?作 者有什么感受? 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 1、视觉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泠泠的泉声 2、听觉 嘤嘤成韵的鸟声 千转不绝的蝉声 百叫无绝的猿声 息心忘反 蔑视功名
劝友 归隐
思考: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 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 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的体验, 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3)猛浪若奔
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八年级下册语文21课与朱元思书原文和翻译

八年级下册语文21课与朱元思书原文和翻译

八年级下册语文21课与朱元思书原文和翻译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

其中原文和翻译都是我们必须学习的。

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下册语文第第21课与朱元思书的原文和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与朱元思书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īng)成韵。

蝉则千转(zhuà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lún)世务者,窥(kuī)谷忘反。

横柯(kē)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与朱元思书翻译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与朱元思书鉴赏“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文人墨客,吟诗作文,为后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山水佳作。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课件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课件
从听觉来写:
从天蝉视清则觉①气“千来“朗泉转写风,:水不烟明俱快激穷净秀石,,丽,猿天的泠则山风泠百共景作叫色,”响无而,且;绝作将好。者富鸟”不春相:仅江鸣泉为放,水我在们“嘤泠描天嘤泠画”成,出这韵鸟一个。鸣幅壮 阔成背韵景,上蝉来描声写不,断就,勾猿画啸出了无一绝个,广组阔成的了空间一境部域美。好的大自 然交②响“曲从,流飘绘荡声,绘任色意,东使西”人,产既生写亲出临富其春境江水之陡感,,山令形人千 回神百往转。的特色,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风景的闲适心
独一无二,绝,到极点。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
青白色。
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
浪若奔。
甚于箭。于,比。
像。飞奔的马。动词作名词。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
凭借。争着。向上。
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
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
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听觉
泉水激石 好鸟相鸣
蝉转不穷 猿叫无绝
奇山异水
概 文章的总起,概述从富阳至桐庐一 括 路上风景的总体特点: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
大 这部分以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 意 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
,水猛都突出了“异”的特点。
这部分以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详写“
总-分 奇山”:高山,树寒,声韵;
自明本志:抒发对世俗官场和追求 利禄之徒的扬弃之情,含蓄显露爱 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赏析第二段:
1、找出文中写水的句子? 2、思考作者是怎样展现水奇异的?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

本文与上期哪篇相似?《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同 时期。学生看书,自由读课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 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 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 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 日。
与朱元思书
吴均
一、简介作者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
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 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 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 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 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二、体裁介绍 1、《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 ,全文已散佚。书,即书信,其实是古代的一种 文体。描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 。 2、骈文
piǎo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青白色
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 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急湍 甚箭,
猛浪若 奔。
tuān急流的水 甚于箭,比箭还快 汹涌的波浪像飞奔的马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 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没有障碍。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凶猛的浪花就像飞奔的 马一样。
互相和鸣 yīng鸟鸣声
通“啭”zhuàn鸟叫声 长久不断地叫
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
到天上,戾lì,至 比喻极力追求名利的人 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

《与朱元思书》教材分析

《与朱元思书》教材分析

《与朱元思书》教材分析
一、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第21课《与朱元思书》是一篇以书信形式描绘富春江山水的美文。

它以清丽的文字,明快的节奏,错落的韵致,隽永的意境成为山水小品文中的佳作,历久不衰。

作为教材来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读懂它,品味文章佳处,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积累文言语汇,初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欣赏能力,这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达到的目的。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21、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西东。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没有一丝风,烟雾也完全消失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

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能见到阳光。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宝贵。

”其言之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译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朱思元书》
一、双基积累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天山共色
..()
(2)天下独绝.()
(3)水皆缥碧
..()
(4)互相轩邈.()
(5)争高直指.()
(6)风烟俱.净()
(7)猛浪若奔.()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任意东西
..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C.经纶
..世务者
D.千丈见.底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5.请根据《与朱元思书》一文的内容拟写下联。

上联:春江水碧千丈见底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

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水流势湍急,与《三峡》一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7.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最能表达作者志趣和情怀,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任意
..东西()
(2)从.流飘荡()
(3)天山共色
..()
(4)争高直指
..()
9.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一百许.里/杂然相许.
B.猿则百叫无绝./天下独绝.
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见.余,大喜曰
D.在昼犹.昏/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富春江山“奇”水“异”的特点。

山“奇”水“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B.通过写景,作者表达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厌恶的情感。

C.本文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鲜明、强烈。

D.该文与《答谢中书书》,可谓一去一往,一唱一和,都是书札中的精品,亦是写景文的佳作,共同表达出与知音共赏美景,传情达意的高雅志趣。

三、美文品析
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

游白水书付过
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

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
有悬水百仞。

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
不得其所止。

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水崖有巨人迹数
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壮甚。

俯仰度数谷,至江,
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

顾影颓然,
不复甚寐。

书以付过。

东坡翁。

(选自《东坡志林》卷一)13.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其源殆.可熟物()
(2)循.山而东()
(3)俯仰度.数谷()
(4)顾.影颓然()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暮归倒行,观山烧火,壮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写瀑布奇观,你觉得这样写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写于苏轼被贬惠州后。

作者通过描写奇山异水,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1)一样的颜色(2)绝妙(3)青白色(4)远,向远处(5)向(6)全,都(7)飞奔的马
2.答案:(1)烟雾都消散尽净,天和山一样的颜色。

(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3)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凶猛的巨浪就像飞奔的马。

(4)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3.【解析】选D。

D项的意思是看见,见到;A项的古今义分别是“向东西飘荡”
和“方位名词,东边和西边”;B项的古今义分别是“左右”和“或许,应允,赞许”;C项古今义分别是“筹划,治理”和“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4.【解析】选C。

正确的停顿是: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答案:夹岸猿啼百叫无绝
6.答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7.答案: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8.答案:(1)任凭,听凭(2)顺、随(3)一样的颜色(4)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9.【解析】选C。

A项中加点词的意思分别为:表约数,“左右”/赞同。

B项中加点词的意思分别为:停止/绝妙。

C项中加点词的意思均为:看见,见到。

D
项中加点词的意思分别为:好像/还。

10.答案:(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好像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11.答案:高、险(峻);清、急。

12.【解析】选D。

《与朱元思书》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13.答案:(1)大概、估计(2)顺,沿(3)越过(4)回头看
14.答案:(1)水边的悬崖上有几十处巨大的脚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佛迹。

(2)傍晚时我们顺来路返回,在夕阳映照下山仿佛在燃烧,十分壮观。

15.答案:“雪溅雷怒,可喜可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把瀑布的形态、色彩、声势以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

16.【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苏轼被贬惠州仍寄情山水的豁达胸襟。

答案:作者身处逆境,却不戚戚于怀,把深浓情致灌注于奇山异水中,表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附【译文】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

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估计能把东西煮熟。

沿着山向东走,在稍稍偏北的地方,有一百丈瀑布。

山上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处都是潭水,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五丈,还到不了底。

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既喜又惊。

水边的悬崖上有几十处巨大的脚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佛迹。

傍晚时我们顺来路返回,在夕阳映照下山仿佛在燃烧,十分壮观。

或弯腰或抬头看这些山谷,到了江边,此时月亮出来,江水击打着,用双手捧着像碧玉般的水倒映着的月亮。

回到家已是二更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菜。

回头看自己的影子,有种萧索感,就再也睡不着了。

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

东坡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