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购物1《买文具》(第一课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购物第1课时 买文具
2.填一填。
67
25
46
8
11
4
3
3.
(1) 或
பைடு நூலகம்
3.
(2)2元-1元5角 =20角-15角=5角 答:应找回5角。
3.
(3)
或
或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
人民币按质地分硬币和纸币两种。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每相邻两 个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课堂总结
在用人民币付钱时,相同的钱数可以有 不同的付钱方法。
北师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二 购物
第1课时 买文具
教学目标
1. 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各种小面值的人 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 掌握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换算关系,会 用小面值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 题。
课前导入
买东西时要用到 钱,我们国家的钱叫 人民币。
是呀!买东西 要用人民币。我们 要爱护人民币。
计算钱数时,相同单位的钱数可以直接 相加减,不同单位的钱数要先换算成相同单 位的钱数再相加减。
探究新知
认一认,填一填。
纸币
硬币
认一认,填一填。
元
角
分
认一认,填一填。
1元=( 10 )角 1角=( 10 )分
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
用1元买1把尺子,应该找回多少钱? 1元=10角 10角-8角=2角 答:应找回2角。
1元正好可以买哪些物品?
课堂练习
1.换一换。
2
5 10
20
5
10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购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重 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课时 教案
第 2 单元第 课第 课时
《买文具》
课型
新授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 10 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重点
实际情境中认识 10 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你还能在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出不同问题后,可以当场引导学 生回答;有难度的就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探究 解决,或给予适当的提示。
我知道了长袖上衣的价钱是 26 元,短袖 上衣的价钱是 31 元。 我知道了一套连体衣的价钱是 41 元。 我知道了一条裙子的价钱是 23 元。 笑笑还告诉我们,今年暑假,笑笑的妈 妈给她买了一件长袖上衣和一条裙子。
教师: 课件、人民币样张
学生: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活动设计
教师主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问题情境 同学们,知道今天咋们去哪儿转转吗? 今天咋们一起去服装店看看吧。从图中你了 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二 )自主探究 1、认一认。 你认识这些面值的人民币吗?给大家介 绍一下吧。教师依次出示 100 元、 50 元、 20 元、 10 元面值的人民币样张 2、妈妈买一件短袖上衣, 可以怎么样付 钱? 如果笑笑的妈妈买一件短袖的上衣,可 以怎么付钱呢?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样张摆一 摆,然后说一说。 教师巡视,组织交流汇报。
,让学生回答问题,介绍自己能认出这 些人民币的依据。
创设情境, 激发学 生探 究 的兴趣
引导学 生认 识 不同面 值的 人 民币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买文具》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买文具》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买文具》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章第一节《买文具》。
这一节主要让我们学习用人民币购物,理解人民币的面值,以及如何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人民币的各种面值,学会在实际购物中进行加减法运算,并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人民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同学们掌握人民币的各种面值,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难点是让同学们能够在实际购物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人民币的真实样品,以及一些购物的模拟场景。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先给同学们展示一些人民币的真实样品,让同学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面值。
2. 讲解:接着,我会向同学们讲解人民币的各种面值,以及如何进行加减法运算。
我会用实际的购物场景作为例子,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练习:然后,我会给同学们一些随堂练习,让他们在实际购物的情境中进行加减法运算。
我会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够掌握。
4. 应用:我会组织同学们进行一个小游戏,模拟购物的情境,让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的加减法运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人民币面值1元5角1角5分1分2. 加法运算1元 + 5角 = 1元5角1元 + 1角 = 1元1角5角 + 1角 = 6角3. 减法运算1元5角 1角 = 1元4角1元 5角 = 5角6角 1角 = 5角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1元5角,他买了一支铅笔花了5角,他还剩下多少钱?答案:小明还剩下1元(1元5角 5角 = 1元)2. 题目:小红有2元,她买了一支铅笔花了1元5角,她还剩下多少钱?答案:小红还剩下5角(2元 1元5角 = 5角)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人民币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购物第1课时 买文具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购物第1课时买文具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购物第1课时买文具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二单元购物的第1课时,主要涉及买文具这一主题。
教材中通过图片展示了一个小学生购买文具的场景,引导学生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计算。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人民币的各种面额,以及如何计算总价和找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各种面额,包括1元、5角、1角、5分、1分等。
2. 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计算的能力,能够求出总价和找零。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购物计算,包括求总价和找零。
2.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人民币的各种面额,并能够运用到实际购物场景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民币实物、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合作,每组准备一套人民币实物、计算器、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张购买文具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计算。
2. 认识人民币:教师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各种面额,包括1元、5角、1角、5分、1分等,并让学生触摸和观察这些人民币实物,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道购物计算的例题,如:“小明购买了一支铅笔2元,一块橡皮5角,应支付多少钱?应找回多少钱?”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这道题目,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道类似的购物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5. 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准备一套人民币实物和练习本。
教师给出一些购物场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购物计算,求出总价和找零。
教师巡回指导并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人民币的认识与运用1. 人民币面额:1元、5角、1角、5分、1分2. 购物计算:求总价、找零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购买了一支铅笔3元5角,一块橡皮2元,应支付多少钱?应找回多少钱?答案:小明应支付5元5角,应找回2元5角。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1《买文具》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1《买文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买文具》这一节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单元第一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购物的情境,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加减法的概念,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购物情境不会感到陌生。
他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数数和认识数字,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但是,学生对加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一是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二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去。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的购物情境,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加减法计算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的购物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此外,还会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团队中交流和分享,共同解决问题。
六. 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一是情境导入,通过出示购物的情境,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二是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三是小组交流,让学生在团队中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计算方法;四是巩固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计算,巩固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五是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加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实际的购物情境。
通过板书,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情况来进行。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买文具》教案(精选12篇)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买文具》教案(精选12篇)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买文具》篇1教学目的:1.结合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以及它与乘、除法意义的联系。
2. 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 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你们平时都喜欢逛文具店吗?你都喜欢买些什么?每个多少钱?学生交流。
师: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在文具店里,小动物们遇到了什么问题?2. 板书课题《文具店》(从学生喜欢的购物引入,贴近学生实际,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自主探究,合作求知。
1. 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图意,(学生自主观察)把你获得的数学信息跟大家交流一下。
(1)小兔买1枝笔花了2元钱。
(2)我还知道老牛买了3枝笔。
(3)大灰狼花的钱是小兔的4倍。
师:老牛和大灰狼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愿意帮助它们说一说吗?(老牛想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大灰狼也想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
)2.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帮助老牛跟大灰狼来解决买文具花了多少钱的问题。
(1)师:谁能完整地把问题叙述清楚?(2)出示问题,提问生读。
小兔买1枝笔花了2元,老牛买了3枝笔用了多少钱?小兔买1枝笔花了2元钱,大灰狼花的是小兔的4倍,大灰狼花了多少钱?师:要想解决老牛买了3枝笔的价钱,咱们需要知道哪个条件?师:这个问题同学们自己能解决吗?(能!)3. 独立探究师:下面同学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算式和摆图形表示自己的想法。
(学生独立探究,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参与到学生学习中去。
)师:有了自己的想法,可以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一下。
4. 集体交流方法师:谁能帮老牛解决这个问题,老牛它一共花了多少钱?(1)方法1:直接列算式,每枝笔2元,老牛买了3枝笔,就花了3个2元,列式为3×2=6(元)(2)方法2:用图画表示,每支笔2元我用2个○表示,老牛买了3枝,就画了3个2,一共6个,也就是6元,可以列算式:2×3=6(元) 建议用乘法少用加法。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 购 物第1课时 买文具
第1课时买文具课时目标导航一、教学内容小面额的人民币。
(教材第10页)二、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养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重点: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难点: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PPT、小面值人民币的票样。
一、情境引入师:你们买过东西吗?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商店看一看,你们想去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最上面的主题图)师:在商店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说完整,准确运用数量词)师:这么多文具,你想买什么呢?(指名学生回答)老师追问:那你用什么买呀?(引出人民币)你认识钱吗?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我们中国通用的钱——人民币。
(板书课题:买文具)二、学习新课1.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
(1)小组合作,获取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师:请大家拿出老师课前发给大家的人民币票样,让同学们轮流看一看、摸一摸。
你都发现了什么?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指名学生回答,主要引导学生从人民币的数字、面额、字样和各种图案等方面说一说)师:我们一起来认一认。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问题1插图,带领学生认识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这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2)创设活动情境,探讨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选一名学生来当售货员,老师拿一张5元的人民币去买1支钢笔,售货员没有零钱找给老师,由此创设需要兑换人民币的情境,然后让售货员自己想办法。
师:你在平时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你现在想不想让同学们帮你去解决呢?(全班交流,并用相应的票样粘贴在黑板上)票样粘贴展示:5元能换5张1元2元能换2张1元1元能换10张1角1角能换10个1分……师:同学们,你们知道1元等于多少角,1角等于多少分吗?(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教师板书:1元=10角1角=10分2.解决小面额的人民币购物问题。
第二单元第1课时买文具》示范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购物第1课时买文具教材分析:小学生都有一定的购物经验,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自己购买文具。
为了突出人民币在购物中的作用,沟通“生活数学”和“学校数学”的内在联系,创设了“买文具”的生活情境,并在情境中开展兑换、付钱、找钱等活动。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经历购物过程,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积累购物经验。
3.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懂得要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认识小面额人民币。
教学难点:1/ 8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体会购物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生8:蜡笔9元8角。
活动1:认一认。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这些人民币的面值的?生:从人民币上面的汉字和数字可以看出它们的面值。
生1:5元。
生2:2元。
2/ 8生3:1元。
生4:5角。
生5:2角。
生6:1角。
生7:1元。
生8:5角。
生9:1角。
生10:5分。
3/ 8生11:2分。
生12:1分。
生1:纸币一类,硬币一类。
生2:元一类,角一类,分一类。
生:元、角、分。
生1:1元可以换10个1角,1元=10角,10角=1元。
生2:1角可以换10个1分,1角=10分,10分=1角。
4/ 8师:这个付款方式可以吗?1个5角、2个2角。
师:同学们真棒,只要所付的钱加起来是1元就可以了,再来试试下面的问题。
活动5:用1元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师:你是怎样解决的?活动6:刚才我们用1元买了1只钢笔,还可以买1把尺子,那1元还可以买哪些物品呢?5/ 8活动7:1元可以买这么多物品,那1元正好可以买哪些物品呢?师:正好是什么意思呢?师:只要购买商品的钱加起来是1元即可,对商品的数量无限制。
小结:师生交流在购物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6/ 81.换一换。
2.填一填。
3.7/ 88/ 8。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购物 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购物第一课时买文具教学内容:教材第10、11页。
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准备与方法:课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教师谈话导入。
教师可以和学生谈谈对人民币的认识,从而引入今天的课题。
二、自主探究1、认一认,填一填。
师:要想购物就离不开人民币,你认识图中的人民币吗?能完成填空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插图学生能够认出5 元、2 元、1 元、5 角、2 角、1 角、5 分、2 分、1 分,这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是从哪里看出人民币的面值的。
结合生活经验及图片,完成填空,知道:1 元=10角 1 角=10分2、买1 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师:瞧,淘气和笑笑跟我们一起来到了文具店。
同学们已经认识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自己买文具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最上面的插图师:买1 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样张,演示给大家看看。
学生可能会说:我想直接给售货员一枚1 元的硬币或一张1 元的纸币,这样比较简单。
我可以给售货员2 张5 角的。
我可以给售货员10张1 角的。
因为1 元= 10角。
我可以给售货员1 张5 角、1 张2 角和3 张1 角,这样加起来也正好是1 0 角,就是1 元。
⋯⋯师:同学们的付钱方式真多。
实际生活中我们这些付钱的方法都是可以的。
3、用1 元买1 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师: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没有正好足够的零钱,就需要付整钱后再由售货员找回零钱。
这样的问题你能解决吗?师:如果用1 元钱买1 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同学们算一算,一会儿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好吗?学生讨论解答,集体订正。
4、和同伴说说,1 元正好可以买哪些物品?在小组内交流,然后交流汇报。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二 购物:买文具》 优质课教案_2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0-11页。
2、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结构特点:《买文具》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购物”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突出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认识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创设了“买文具”的生活情境,说明购物要用人民币,然后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通过买文具的购物活动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培养学生合理使用人民币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2)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的题目是“购物”,说明本单元内容的特点,即在生活经验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熟悉的购物活动,使学生认识面值的人民币,解决与人民币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买文具”这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买文具”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让学生在模拟的购物活动中,运用已学的加减法知识独立进行计算,体验付钱或者找钱方式的多样性,体会应付的钱、付出的钱与找回的钱三者之间的关系,换钱、付钱、找钱等使用人民币的活动,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为三年级使学生初步学习有关小数的其他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学情分析:(1)学生的认知基础: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学生都有和家长一起购物的经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也经常看到人们在不同场合使用人民币,应该说多数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人民币的使用经验。
“买文具”一课能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交流、讨论、模拟购物中,提高对小面值人民币的进一步认识。
(2)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认识人民币的基础是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活动,由于学生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活动经验。
(3)学生学习新知遇到的困难:二年级学生一般对人民币都有了一点认识,能大致分辨出人民币面值的大小.学生比较困难的是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及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如何付钱、找钱等。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购物买文具》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购物买文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购物买文具》这一节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购物的场景,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实际的场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购物和买文具这些场景并不陌生。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也已经接触过加减法的运算,对加减法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可能还不能很好地将加减法与实际生活场景结合起来,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1.让学生通过实际购物的场景,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采用情境教学法和问题解决法。
通过创设购物的场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教师还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来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创设一个购物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购物的情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购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购物场景,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3.实例讲解:教师通过一些实际的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如计算总价、找零等。
4.学生练习:教师给出一些购物场景,让学生独立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本节课的主题《购物买文具》和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通过板书,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买文具》教案含教学反思
4.购物场景实践:设置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关注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程度,以及计算能力的提高。同时,注重将所学知识融入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此外,实践活动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学生们在模拟购物中,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这有助于他们理解和记忆。但在实践活动组织方面,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小组的展示略显仓促。为了更好地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我将在下次教学中调整时间安排,确保每个小组都有足够的时间展示自己的成果。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买文具》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买文具》主要围绕购物场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货币认识和简单的计算能力。本章节内容包括:
1.认识人民币:让学生熟悉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并能进行简单的识别和换算。
2.理解价格:培养学生通过观察价格标签,理解物品价格的概念。
5.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在购物场景中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人民币的认识:重点讲解不同面额人民币的识别,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例如:通过观察、触摸,让学生认识1元、5元、10元等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并能快速识别。
-价格的理解:使学生理解价格的概念,并能通过价格标签进行物品价格的判断。
课堂上,我尝试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效果还不错。孩子们在讨论中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不够活跃,可能是由于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是对小组合作还不够适应。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北师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 买文具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1课时买文具----(认识小面额人民币)学生都有和家长一起购物的经验,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自己购买一些文具。
为了突出人民币在购物中的作用,沟通“生活中的数学”和“学校数学”的内在联系,本节课突出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认识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设计了“买文具”的生活情境,说明购物要用人民币,然后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通过买文具的购物活动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年级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学生有一定的购物经验,但是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人民币的实物付钱方式已经被手机支付逐渐代替,所以学生在生活购物中能用到人民币的机会很少。
其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币1分、2分、5分已经慢慢淡入人们视野,所以学生对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几乎没有见过。
怎把人民币与学生的认知结合起来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教学内容:课本P10、11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购物情境,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经历购物过程,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积累购物经验。
3、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懂得要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及换算人民币。
教学难点:1﹑理解1元=10角,1角=10分2﹑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物品。
德育渗透: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具准备:课件、不同面值的各种人民币。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课堂开始欣赏歌曲---《一分钱》小朋友们,歌曲中提到了什么?(钱)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钱,如买文具,买饮料等等。
世界上的钱有很多种,我们国家使用的钱叫做人民币。
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揭示课题出示出示第一张课件)【设计意图】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在课堂伊始利用欣赏歌曲带领学生开启本节课的学习,通过熟悉的音乐引发学生强烈的共鸣,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积极活跃的教学氛围中揭示课题。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1《买文具》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1《买文具》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买文具》这一节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的计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教材通过买文具这一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人民币的知识和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比如数的认识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但是,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和计算,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物和图片等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人民币的知识和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2.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和掌握人民币的知识和计算方法。
3.难点:如何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人民币的知识和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买文具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游戏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人民币的知识和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实物或图片。
2.准备买文具的场景图。
3.准备计算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人民币的名称和面值。
如:1元、5角、1角等。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买文具的场景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中的物品和价格。
如:铅笔2元,橡皮5角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组有一份买文具的场景图和一定数量的人民币。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用人民币购买图中的物品。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够用最少的人民币购买最多的物品。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买文具》公开课教学设计执教者:常远海寿县陶圩小学2013年9月26日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0-11页。
教材分析:《买文具》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突出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认识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创设了“买文具”的生活情境,说明购物要用人民币,然后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通过买文具的购物活动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目标;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懂得要爱护人民币。
知识技能目标;1、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经历购物过程,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积累购物经验。
过程方法目标;1、会用小面额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常用的面额较小的人民币,了解并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难点:正确使用人民币及准确进行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准备人民币学具(硬币和纸币)、各种文具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谈话交流:同学们,你们自己去买过东西吗?(买过),买东西时需要用到什么呢?(钱),那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人民币)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小面额的人民币,并学习怎样用它们来买文具。
(板书:买文具)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1、组内交流,初步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初步认识人民币,在学会辨别人民币,了解面额大小之后,才能为下面购物环节奠下基础。
(1)(课件出示不同小面额的人民币)你认识哪些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指给大家看吧。
(2)你是怎么知道它是5元、2元、1元、5角、2角、1角……(3)你是通过什么来判断、来辨认的?除了这些,你还认识哪些面额的人民币?你是怎么知道的?(4)逐一课件出示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请学生说一说这些人民币的辨别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购物 买文具》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购物买文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购物买文具》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式,理解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识数的基础,对100以内的数有所了解。
他们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对本单元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运算规律掌握不牢固等问题。
此外,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生活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提高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提高计算能力。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购物、买文具等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观察比较法: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加减法运算规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购物、买文具等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购物、买文具的实际例子,用于讲解和练习。
3.练习题:设计一些有关购物、买文具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购物、买文具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购物、买文具的实际例子,让学生观察、比较,发现加减法运算规律。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购物第1课时 买文具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购物第1课时买文具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货币的概念及使用方法,培养儿童的购物消费意识和能力。
2.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熟练地使用人民币完成购物支付的基本操作。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于数的认识,明确数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1.购物中运用货币进行结算的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出示一张数学卡片,让学生快速看出上面写的数是几,并边数边说出数。
2.引导学生分析一下时间:周末你和家人在商场里购物,你最想买什么?2.新课讲解1.教师出示一张100元的钞票,问:如果你想用这张钞票去商场买文具,你可以买到哪些东西?2.让学生猜想一下:一支笔多少钱?一本笔记本多少钱?然后,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写下自己的猜想。
3.教师出示一幅购物清单,向学生介绍文具的种类及价格,让学生在上面列出所购买的文具清单。
4.让学生按清单的要求,算出自己需要花多少钱购买文具。
3.教学练习1.看图写数:出示物品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然后写出相应的价格和数量。
2.笔算题:让学生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完成笔算题。
3.口算题:教师出一道口算题,让学生举手快速回答,增强学生的口算能力。
4.实践应用1.购物体验:请家长在周末带领学生到超市或商场购买文具,并填写购物清单。
2.点钞练习:让学生练习在时间内快速点出给定数目的钞票,并对点钞记录进行检查。
5.课堂小结1.教师对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加以表扬,并提醒学生需要在购物中注意查询价格以及货币的使用方法。
2.强调本节课所掌握的知识点以及需要进行加强的内容。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培养购物消费意识和运用货币的技能。
2.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让学生自行猜测和讨论物品的价格,在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数学概念,并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
3.在实践应用环节,我结合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货币使用的实际意义,并帮助学生理解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部编版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说课稿
二、1 《买文具》说课一、说教材《买文具》一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标题“购物”点明了本单元内容的特点,即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一系列学生熟悉的购物活动,使他们认识人民币,能解决与人民币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小学生都有和家长一起购物的经验,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自己购买一些文具。
为了突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沟通“生活数学”和“学校数学”的内在联系,教科书创设了“买文具”的生活情境。
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对于人民币的认识较浅,特别是对角和分十分陌生。
有的学生对于购物还不熟悉。
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以实物引导为主,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置身于购物情境当中,动脑、动手、动口。
不仅学到知识又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说教学目标这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合理使用人民币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导入中谈话内容的设计,不仅很自然的将学生引入新课中,更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
本文来自小精灵儿童网站二三、说教法在教师的主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课的设计我将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路径的引导者、学习材料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试图让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在认识人民币这一环节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四、说学法这节课是一年级的教材,学生的年龄小,但对人民币的有关知识并不是一片空白。
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买卖活动已丰富了学生对人民币的感性认识,故在教学时,我对学生放的放开,尽量让学生多说,力图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这一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