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讲:《孟子》【任事篇】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翻译及赏析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翻译及赏析《齐桓晋文之事》通过对孟子有说齐宣王的描述,详细地反映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齐桓晋文之事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则王许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齐桓晋文之事 原文及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译文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让我听听吗?”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
我没有听说过这事。
(如果)不能不说,那么就说说行王道吧!”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说:“德行怎样,才可以称王呢?”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说:“安抚老百姓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百姓吗?”说:“可以。
”曰:“何由知吾可也?”说:“从哪知道我可以呢?”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说:“我从胡龁那听说:大王坐在大殿上,有个牵牛从殿下走过的人。
您看见他问道:‘牛到哪里去?”对曰:“将以衅钟。
”(那人)回答说:“将用牛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大王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那人问)道:“这样那么废弃衅钟吗?”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曰:“有之。
”您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
”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齐宣王)说:“有这事。
”曰:“是心足以王矣。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
我本来知道您于心不忍。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宣王)说:“是的。
的确有这样的百姓。
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就是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因此用羊去换它。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
八年级第一学期国学《孟子》原文
八年级第一学期国学《孟子》原文第一篇:八年级第一学期国学《孟子》原文八年级第二篇:国学经典《孟子》读后感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国学经典《孟子》读后感,欢迎阅读。
国学经典《孟子》读后感一孟子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所以才会大胆提出民为贵,社稷其次,君为轻的理念,以彰显民心的重要性,他在政治上推行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有推崇孔子,攻击杨朱,墨翟。
从这里也足以看出孟子对于平民百姓的热爱之心。
孟子继承了孔子,并提出了忧患的概念,他认为人的生命之所在,事业之兴败,国家之存亡,都与是否具有忧患意识相关联。
忧国忧民之心也便是责任意识与承担意识的重托。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其意为:君主若把百姓的忧乐当作是自己的忧乐,这样百姓也会把君主的忧乐当作是自己的忧乐。
这也是孟子对于君主寄以希望,可以仁政为国,爱民如子。
《孟子》一共七篇,主要的两个方面内容,一为孟子与君主讨论政治,另为孟子与儒家其他门人、弟子相互交流行事为人知道。
《孟子》的文笔犀利,富有说服力,奈何孟老夫子的良方,和战国各诸侯国所走的霸道路线合不到一起,因而不受欢迎,这也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真实写照。
以意逆志便是孟子在《万章·上》中所提出对于诗理解的方法。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评论诗的人,既不能根据诗的个别字眼就断章取义,曲解诗句,也不能有辞句的表面意思曲解诗句的真实含义,而因根据作品的全篇立意,来探索作者的所思所想。
知人论世也便是评论他人作品的原则。
对于孟子,我们并不能以三言两语概括全部,因为他的思想,使我们根本无法理解透彻的,他的精神和气魄,犹如拨开云雾的万丈光芒,哪怕他存在的时代已经距离我们1723年了,但我们局限于世的视野和眼识,亦能感受到他散发出的耀眼光芒。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原文及翻译译文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原文及翻译译文1、《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原文及翻译译文《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原文及翻译孟子原文: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
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
邪说暴行有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
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
周公相武王诛纣,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
孔子惧,作《春秋》。
《春秋》,天子之事也。
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
吾为此惧,闲①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不得作。
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
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②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选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下》,有删改)译文:公都子问:“别人都说您喜欢辩论,请问为什么?”孟子回答说:“我哪里喜欢论辩,我是迫不得已!国家产生已经很久了,总是一时太平,一时混乱。
在尧那个年代,大水横流,在国中泛滥,毒蛇和蛟龙占据其中,百姓没有安身的地方。
“尧舜死后,圣人之道衰微,残暴的国君接连出现。
他们毁坏民宅把它作为玩乐的池塘,百姓无处安居繁衍。
毁弃良田把它变成苑囿,使百姓没吃没穿。
邪恶的言论和残暴的行为又随之兴起。
中国儒家典籍巨著《孟子》全文注释及译文(公孙丑章句下)
中国儒家典籍巨著《孟子》全文注释及译文(公孙丑章句下)《孟子》系语录体著作,十四卷,战国时代孟子与其弟子万章等编著,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以孔门传人自任,后世尊称为“亚圣”。
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而成“王道”,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个人人格完善的作用,其学说与孔子学说一起,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一书,《史记》本传中称有七篇,东汉学者赵岐作《孟子章句》,将每一篇分为上下,成七篇十四卷,各篇名均采撷每篇首若干字词组成,并无实际意义。
至宋代,《孟子》入“十三经”。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本篇除第一章单纯介绍孟子言论外,其余各章兼记孟子的事迹、行为和言论,以立身处世的态度为主,其中有不少名言。
全篇原文共14章,本书选7章。
【第一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②,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③非不深也,兵革(4)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⑤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6)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7)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8)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9)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①天时、地利、人和:《苟子·王霸篇》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
”苟子所指的“天时”指农时,“地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
而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天时”则指尖兵作战的时机、气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险要,城池坚固等;“人和”则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等。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叫“城”,外城叫“郭”。
内外城比例一般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③池:即护城河。
④兵:武器,指戈矛刀箭等攻击性武器。
革:皮革,指甲胄。
齐桓晋文之事 原文及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作者:孟子原文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则王许之乎?”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孟子尽心下原文和翻译
孟子尽心下原文和翻译孟子尽心下原文和翻译《孟子·尽心上》出自《孟子》,讲述了儒家思想,激励人奋发向上有所作为,我们看看下面吧!第一章孟子尽心下原文和翻译原文孟子曰:“春秋无义战。
彼善于此,则有之矣。
征者,上伐下也,敌国(1)不相征也。
”注释(1)敌国:指地位相等的国家。
“敌”在这里不是“敌对”的意思。
翻译孟子说:“春秋时代没有合乎义的战争。
那一国或许比这一国要好一点,这样的情况倒是有的。
所谓征,是指上讨伐下,同等级的国家之间是不能够相互讨伐的。
”第二章孟子尽心下原文和翻译原文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2)而已矣。
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3)也?”注释(1)《武成》:《尚书》的篇名。
现存《武成》篇是伪古文。
(2)策:竹简。
古代用竹简书写,一策相当于我们今天说一页。
(3)杵(Chu):舂米或捶衣的木棒。
翻译孟子说:“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
我对于《武成》这一篇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页罢了。
仁人在天下没有敌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不仁道的人,怎么会使鲜血流得来可以漂起木棒呢?”原文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翻译孟子说:“能工巧匠能够教会别人规矩法则,但不能够教会别人巧。
”第四章孟子尽心下原文和翻译原文孟子曰:“民为贵,社稷(1)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2)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牺牲(3)既成,粢盛既洁(4),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注释(1)社稷;社,土神。
稷:谷神。
古代帝王或诸侯建国时,都要立坛祭祀“社”、“稷”,所以,“社稷”又作为国家的代称。
(2)丘:众。
(3)牺牲:供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
(4)粢(zi):稷,粟米。
粢盛既洁的意思是说,盛在祭器内的祭品已洁净了。
翻译孟子说:“人民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
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则王许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大学语文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
大学语文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在孟子看来,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所以孟子首先提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大学语文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则王许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孟子》第10章 万章下 原文及译文
《孟子》第10章万章下原文及译文原文: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
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
治则进,乱则退。
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
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
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
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
予,天民之先觉者也。
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
』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柳下惠不羞汙君,不辞小官。
进不隐贤,必以其道。
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
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
『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
「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
』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
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孔子之谓集大成。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金声也者,始条理也。
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
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
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北宫錡问曰:「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孟子曰:「其详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然而轲也尝闻其略也。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
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
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大国地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次国地方七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三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齐桓晋文之事齐桓晋文之事中的成语举例其中的成语
齐桓晋文之事-《齐桓晋文之事》中的成语举例其中的成语看他们一直复制有什么意思,我的最全。
给分哦秋毫之末不见舆薪缘木求鱼发政施仁放辟邪侈衣帛食肉不饥不寒秋毫之末查看《汉语词典》中“秋毫之末”的解释--------------------------------------------------------------------------------【拼音】qiū háo zhī mò【典故】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孟子·梁惠王上》【释义】秋毫:秋天鸟兽新生的绒毛。
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结构】偏正式【近义词】无足轻重、轻于鸿毛【反义词】庞然大物、重于泰山【同韵词】饥渴交迫、不勤而获、萧墙之祸、靡不所措、詟谀立懦、王杨卢骆、驰魂宕魄、从宽发落、饮冰茹檗、迷迷惑惑、......【年代】古代【成语示列】神托于秋毫之末,而大宇宙之总,其德优天地而和阴阳,节四时而调五行。
《淮南子·原道训》【成语造句】◎”明察秋毫”的典故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中”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车舆薪”这段论述。
◎只有在光学显微镜和神通更广大的电子显微镜相继问世以后,人们才当之无愧地能够”明察秋毫之末”。
不见舆薪(不见舆薪)查看《汉语词典》中“不见舆薪”的解释--------------------------------------------------------------------------------【拼音】bù jiàn yú xīn【典故】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释义】看不见一车柴禾。
比喻不下功夫去做。
【用法】作谓语;指不努力【结构】动宾式【同韵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讲古论今、鹿死不择荫、折冲将军、慢慢吞吞、正始之音、镜破钗分、无病呻吟、验明正身、开国元勋、......【年代】古代【英文】thereisnofuelofatruck(donotworkhard)【教学同步】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⒃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⒄,而不足以举一羽;明⒅足以察秋毫⒆之末,而不见舆薪⒇。
孟子全文及注解
《孟子》全文及注解《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章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梁惠王章句上·第二章孟子见梁惠王。
王立於沼上顾鸿□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鹿攸伏□鹿濯濯白鸟鹤鹤。
王在灵沼於□鱼跃。
』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U9F08。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汤誓曰『时日害丧子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梁惠王章句上·第三章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於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U9F08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U9F08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以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於时数口之家可以无□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於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齐恒晋文之事》原文及注释、翻译、重点实词
齐桓晋文之事〔先秦〕《孟子》一、原文及注释齐宣王问曰:“齐桓(huán)、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齐宣王:田氏,名辟疆,齐国国君,前年至前年在位。
齐桓、晋文:指齐桓公小白和晋文公重耳,春秋时先后称霸,为当时诸侯盟主。
宣王有志效法齐桓、晋文,称霸于诸侯,故以此问孟子。
孟子对曰:“仲(zhòng)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wàng)乎?”仲尼:孔子的字。
道:述说,谈论。
儒家学派称道尧舜禹汤文武等“先王之道”,不主张“霸道”,所以孟子这样说。
无以:不得已。
以,同“已”,作止讲。
王:用作动词,指王天下,即用王道(仁政)统一天下。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yù)也。
”保:安。
莫之能御:没有人能抵御他。
御:抵御,阻挡。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hé)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xìn)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hú)觫(sù),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胡齕:齐王的近臣。
之:往,到…去。
衅钟:古代新钟铸成,用牲畜的血涂在钟的缝隙中祭神求福,叫衅钟。
衅,血祭。
觳觫:恐惧颤抖的样子。
若:如此。
就:接近,走向。
然则:既然如此,那么就。
易:交换。
识:知道。
诸:“之乎”的合音。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wàng)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是:代词,这种。
足以王:足够用来王天下。
爱:爱惜,这里含有吝啬之意。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biǎn)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诚有百姓者: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
诚:的确,确实。
褊小:土地狭小。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中国儒家典籍巨著《孟子》全文注释及译文(离娄章句上)
中国儒家典籍巨著《孟子》全文注释及译文(离娄章句上)《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
《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孟子·离娄章句上本篇开始出现短章,长篇大论减少。
内容涉及政治和为人处事的各个方面,以论“仁”的为最多。
全篇原文共28章,本书选14章。
【第一章】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原文】孟子曰:“离娄①之明、公输子(2)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③之聪,不以六律④,不能正五音⑤;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今有仁心仁闻(6)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7)。
’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
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
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上无道揆(8)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
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
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
’(9)泄泄犹沓沓也。
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
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注释】①离娄:相传为黄帝时人,目力极强,能于百步之外望见秋毫之末。
②公输子:即公输班(“班”也被写成“般”、“盘”),鲁国人,所以又叫鲁班,古代著名的巧匠。
约生活于鲁定公或者哀公的时代,年岁比孔子小,比墨子大。
事迹见于(《礼记·檀弓》、《战国策》、《墨子》等书。
③师旷:春秋时晋国的乐师,古代极有名的音乐家。
《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五节》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
《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五节》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第一篇:《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五节》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尽心章句下·第十五节作者:佚名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
奋乎百世之上。
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
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文言文翻译:孟子说:“圣人,是百世人民的老师,伯夷、柳下惠就是这样的圣人。
因此,听到伯夷高风亮节的人,贪婪者都会变得廉洁,懦弱的人也会长志气。
听到柳下惠高风亮节的人,刻薄者也会变得敦厚,见识浅薄者也会变得宽宏大量。
百世以前奋发进取,百世以后,听说这些的人无不感动振作。
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有如此的作为?何况是那些亲自受到圣人熏陶的人呢?”第二篇:《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八节》原文及翻译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八节作者:佚名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
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
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
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文言文翻译:孟子说:“从尧舜到商汤王,经历了五百多年;象禹和皋陶,那是见到而且知晓的;象商汤王,则是通过传闻才知晓的。
从商汤王到周文王,又经历了五百多年,象伊尹、莱朱,那是见到而且知晓的;象周文王,则是通过传闻才知晓的。
从周文王到孔子,又经历了五百多年,象太公望、散宜生,那是见到而且知晓的;象孔子,则是通过传闻才知晓的。
从孔子到现在,有一百多年,离开圣人的时间还没有多远,距离圣人的故乡又这么近,但是却没有能继承的人了,恐怕也不会再有能继承的人了。
”第三篇:孟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一节原文阅读及翻译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
明察秋毫成语故事
明察秋毫成语故事明察秋毫成语故事1【释义】察:看。
秋毫:鸟兽在秋季生的细毛。
这则成语是指眼光敏锐,就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看得很清楚。
【用法】用来赞誉那些耐心细致、观察敏锐的人。
【出处】这则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成语故事】齐桓公小白、晋文公重耳曾在春秋时先后称霸,统领诸侯,是霸主中的代表。
几百年后,战国时的齐宣王田辟强也想称霸,因此他向孟子请教。
齐宣王对孟子说:“您能把有关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讲给我听听吗?”孟子答道:“对不起,我们孔夫子的门徒向来不讲霸主的事。
我们只讲王道,用道德的力量来统一天下。
”齐宣王问道:“那要有怎样的道德才能统一天下呢?”孟子说:“我听说,有一次新钟铸成,准备杀牛祭钟,您看见好好一头牛,无罪而被杀,心中感到不忍。
凭您这种好心,就可以行王道,施仁政,统一天下。
问题不在于您能不能,而在于您干不干罢了!比方有人说:‘我的力气能举重三千斤,但举不起一根羽毛;眼力能看清秋天鸟兽毫毛那样细微的东西,却看不见满车的木柴。
’您相信这种话吗?”齐宣王说:“当然不相信!”孟子紧接着说:“是呀,不能相信。
如今您的好心能用来对待动物,却不能用来爱护老百姓,这也同样难于叫人相信。
老百姓之所以不能够安居乐业,是您根本不去关心的缘故。
显然,这都是干与不干的问题,而不是能与不能的问题。
您问能不能行王道、统一天下,问题也是如此,是不去干,而不是不能干!”明察秋毫成语故事2齐桓公小白、晋文公重耳曾在春秋时先后称霸,统领诸侯,是霸主中的代表。
几百年后,战国时的齐宣王田辟强也想称霸。
齐宣王对孟子说:“您能把有关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讲给我听听吗?”孟子答道:“对不起,我们孔夫子的门徒向来不讲霸主的事。
我们只讲王道,用道德的力量来统一天下。
”齐宣王问道:“那要有怎样的道德才能统一天下呢?”孟子说:“我听说,有一次新钟铸成,准备杀牛祭钟,您看见好好一头牛,无罪而被杀,心中感到不忍。
齐桓晋文之事成语
齐桓晋文之事成语
1、秋毫之末:指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而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2、不见舆薪: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
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3、发政施仁:发布政令,实施仁政。
比喻统治者施行开明政治。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
明察秋毫成语故事
明察秋毫成语故事明察秋毫成语故事明察秋毫成语故事1导语:明察秋毫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注音】míng chá qiū háo【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宣王田辟想学齐桓公那样做霸主,他向孟子请教如何才能做上霸王。
孟子告诉他要用仁义道德的力量统一天下,同时要对国情明察秋毫,体察民情,现在是能干不能干的事情,而是您愿干不愿干的事情。
【典故】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孟子·梁惠王上》【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洞察力【近义词】洞若观火、明查暗访【相反词】不见舆薪明察秋毫成语故事2【注音】míng chá qiū háo【释义】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洞察力【近义词】洞若观火、明查暗访【相反词】不见舆薪【歇后语】电子显微镜明察秋毫的成语典故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孟子·梁惠王上》齐桓公小白、晋文公重耳曾在春秋时先后称霸,统领诸侯,是霸主中的代表。
几百年后,战国时的齐宣王田辟强也想称霸,因此他向孟子请教。
齐宣王对孟子说:“您能把有关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讲给我听听吗?”孟子答道:“对不起,我们孔夫子的门徒向来不讲霸主的事。
我们只讲王道,用道德的力量来统一天下。
”齐宣王问道:“那要有怎样的道德才能统一天下呢?”孟子说:“我听说,有一次新钟铸成,准备杀牛祭钟,您看见好好一头牛,无罪而被杀,心中感到不忍。
凭您这种好心,就可以行王道,施仁政,统一天下。
问题不在于您能不能,而在于您干不干罢了!比方有人说:‘我的力气能举重三千斤,但举不起一根羽毛;眼力能看清秋天鸟兽毫毛那样细微的东西,却看不见满车的木柴。
’您相信这种话吗?”齐宣王说:“当然不相信!”孟子紧接着说:“是呀,不能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