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光学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案例: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案例: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针对以上情况,本节课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实验探究法和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的目的。同时,通过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让学生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能够判断并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 利用多媒体展示凸透镜成像的实例,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和应用。
2. 设计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用照相机拍摄风景等,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放大镜能放大图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等,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5. 作业小结的设计:本节课的作业小结环节,要求学生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并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这样的设计既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三)小组合作
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展示,让学生在讲解中加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四)反思与评价
(二)问题导向
1.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如何判断凸透镜成像的正倒和大小?”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如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等。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把发光物移动到距离凸透镜 1 倍焦距以内的位置,移动光 屏,在光屏上还能看到发光物的像吗?如果不能,可从光屏这一 侧透过凸透镜用眼睛直接观察,记录所看到的像的正倒、大小, 并记录此时的物距.改变物距,重复这一步的操作.
物距与焦 距的关系
u>2f u=2f 2f>u>f u=f u<f
物距 u/cm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物距与像距:物距是指物体到光心的距离,用字母“u”表 示;像距是指____像____到光心的距离,用字母“v”表示.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应用
u>2f (1)成_倒__立___、__缩__小__的___实___像 2f>v>f 照相机
u=2f (2)成__倒__立__、__等__大__的___实___像 v=2f 测焦距
(2)器材组装完成后的装置如图乙所示,此时需降低______的 高度,直至光源、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3)完成器材调整后,按下光源开关,光屏上随即出现了一个 倒立 F 的模糊轮廓,为了使光屏上的像变得清晰,应__________ _____(填“一直向左”“一直向右”或“左右反复”)移动光屏.
5.(2024 年连云港市一模)将一个带箭头的白色卡片 放置于装满水的圆桶形玻璃容器后方某位置,小明在前方 透过容器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当撤去容器后可能看
到的箭头图像是( )
A
B
答案:C
C
D
6.(2023 年扬州市)如图甲,在装有水的杯子里,小红将一支铅 笔分别紧贴杯壁内、外竖直放置,两次都观察到铅笔正立、放大 的像,俯视图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设计
③及时记录像的性质及物距和像距,不能敷衍;
④记录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发现,要实事求是。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学生启发和引导。
学生实验基本结束,并填写好了实验记录表,探究的实验规律让学生自己去总结。
①先小组内讨论交流;
②再小组之间进行班级交流;
③最后教师总结成像的规律。
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还有哪些新的发现或疑问?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物距、焦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定性地知道像的大小、正倒、虚实。
(2)实验时能够正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能够利用光具座进行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会用控制变量法来安排操作步骤。
(2)学会用观察、比较、交流等方法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
(将学生可能出现的猜想进行分类,确定探究的问题。)
介绍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专门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仪器)。
问题:①凸透镜、蜡烛、光屏应按什么顺序摆放在光具座上?
(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以便能够在光屏上看到清晰明亮的像。)
②什么是物距、像距?(物距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是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参与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逐渐养成交流合作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内容分析
重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操作。
难点
(1)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组织和指导。
(2)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法与学法
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
教具与学具
多媒体课件、照相机模型、光具座(12个)、凸透镜(12个)、蜡烛(12根)、光屏(12个)、火柴(12盒)。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实验目的:
①粗测凸透镜焦距
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二、实验器材:光具座及光学元件1套、手电筒、蜡烛、火柴
三、探究过程:
1、检查器材是否完全、完好
2、测焦距
①安装凸透镜于光具座中间并固定,同时安装光屏
②调节手电筒,使之发出平行光
③用手电筒远离凸透镜照射,并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
④在光具座上读出焦距f=cm
⑤记住f、2f的位置
3、点燃蜡烛(火柴梗放入废液缸),放于凸透镜另一测,调节三者高度,力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
4、将蜡烛移到u=cm>2f处,移动光屏找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像的特点是
,此时像距v=cm(思考像距的范围)
5、将将蜡烛移到f< p="">
6、将蜡烛移到u=cm<f处,移动光屏找像,若观察不到,从另一侧向透镜观察,此时像的特点是< p="">
7、你归纳凸透镜成像规律
8、实验完毕,整理仪器保持桌面清洁化学教案
</f处,移动光屏找像,若观察不到,从另一侧向透镜观察,此时像的特点是<>
<>。

八上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八上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八上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1、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2、实像和物异侧倒,虚像和物同侧正。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透镜成像时,物体上每一点发出的照到透镜上的所有光线都成像在同一个位置,挡住一部分,并不影响射向透镜的其它光线的成像,所以仍然可以看到完整的像,但是由于射到像上的光线减少,所以屏上像的亮度会变暗。

透过凸透镜看二倍焦距之外的钟表,秒针的像仍然是顺时针方向转动,因为此时成倒立的实像,倒着看仍是正常的方向,所以仍然是顺时针方向转动。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一、知识要点1、透镜成像规律: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口诀:(1)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2)物近像远像变大(实像),物近像近像变小(虚像);3、凸透镜成像实验:(1)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2)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使像完整地成在光屏中央);(3)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的可能原因:①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②蜡烛放在了一倍焦距内③光具座不够长(4)凸透镜破了一块(或遮住一部分)的后果;不影响像的完整性,像会变暗;(5)使光屏上的像变大或变小的方法:物近像远像变大。

4、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1)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被照景物离照相机的距离应大于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像成在胶片上,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要想使胶片上的人像大些,人离照相机的距离要近些,同时胶片离镜头的距离要调大些。

(2)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工作。

投影片(或幻灯片)上的图像是物,投影片(或幻灯片)离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成在屏幕上,屏幕离投影仪(或幻灯机)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3)放大镜: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工作。

被观察的物体离放大镜的距离必须小于焦距,才能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

(4)望远镜、显微镜也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5、眼睛人的眼睛是一个高精度的光学器官,相当于一个可以自动调焦的照相机,其中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人眼靠调节晶状体的厚度来获得清晰的像。

6、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

二、易错题精选1.判断以下结论是否正确(1)物体离凸透镜越近,成的像越大。

()(2)放大镜总能放大物体。

()(3)凸透镜成实像时,若物距大于像距,则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4)凸透镜成像时,如果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像,则一定是倒立的。

()(5)凸透镜成像时,如果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则一定是倒立的。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5篇)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5篇)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5篇)《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过程和方法(1)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索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学习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2)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探究创造的心理品质。

(3)乐于参加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二、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从实验中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器材准备: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及光具座若干组。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各有什么特点?生:(学生思考、回答)照相机成倒立的缩小的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

师: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用放大镜先看书本上的文字,然后再用放大镜看远处的同学和老师。

你发现了什么吗?请描述一下看到的现象。

生:描述看到的现象。

如:看到远处的物体是倒立的、缩小的,近处的物体是放大的、正立的等。

(二)探究活动1、提出问题师:放大镜本身就是凸透镜,从刚才的观察中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是凸透镜,但观察到的现象却有很大不同:有时是正立的,有时是倒立的、有时是放大的,有时是缩小的。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情况的了解思考一下,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提炼学生问题中的知识点,确定本课的探究课题: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

2、猜想假设师:通过我们已经了解的关于凸透镜的知识和你的日常生活经验,你认为上述问题的答案可能是什么?以小组为单位继续讨论。

(说明:一定要给学生留一定思考时间,引导学生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并且让学生充分讨论。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点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心得: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联想它的应用来加以记忆,典型的三个应用是: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它们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

弄清这些仪器的原理,头脑中有使用这些仪器时的情景,就不难记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

2、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简要归纳成“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1)“一焦分虚实”: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

(2)“二焦分大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点除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

(3)“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远离透镜,像逐渐变大。

(4)“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也靠近透镜,像逐渐变小。

要点二、凸透镜成像光路图1、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物距2u f>,像距2f v f>>如下图所示:2、成倒立放大实像时,物距2f u f>>,像距2v f>如下图所示:3、成正立放大虚像时,物距u f<如下图所示:类型一、探究凸透镜成像1、(•河北一模)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物体放在a点时,成、的实像,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当物体由a点运动到c 点,所成的像(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2. (•大丰市校级一模)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蜡烛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的物距是 cm,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的实像;投影仪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变式】把高2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cm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A.7.5cm B.12.5cm C.4.5cm D.10cm类型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3.(•通辽模拟)某人照相,拍了一张后,他向照相机移近了几步,再拍一张,如果照相机的位置不变,拍照的人应该()A.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大B.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大C.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小D.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小类型三、综合应用4. 下列光学仪器的应用,哪个得到的实像比物体大()A. 放大镜B. 幻灯机C. 照相机D. 潜望镜【变式】(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倒立放置C.只要是放大镜,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成放大的像D.平面镜能成等大的实像巩固练习一、选择1. 凸透镜所成正立像一定是( )A.像比物大 B.像比物小 C.像物分立透镜两侧 D.像物等大2.(•鄂州模拟)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A.5 cm B.10 cm C.20 cm D.30 cm3.(多选)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A.v<f B.f<v<2f C.u>2f D.f<u<2f4. 物体沿凸透镜主光轴从2倍焦距处匀速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速度将()A.像变大,速度变大 B.像变大,速度不变C.像变小,速度变小D.像变小,速度不变5. 用同一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探究甲、乙两物体的成像情况.实验时甲、乙两物体直立于光具座上,且甲物体比乙物体长些,它们经凸透镜成像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它们都成放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B.若它们都成等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短C.若它们都成缩小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D.不论成放大还是缩小的实像,甲的像都有可能比乙的像短二、填空7.将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10cm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点。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光学作图及凸透镜成像规律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光学作图及凸透镜成像规律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9.小明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 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 透镜的焦距( D )
A.一定大于20cm B.一定小于8cm C.一定在10cm 到16cm 之间 D.一定在8cm 到10cm 之间
10.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当距透镜6 cm时,物体通过透镜成正立 的像;当距透镜20 cm时,物体通过透镜成缩小的像,由此可以推断出该透 镜的焦距f所在的范围( D ) A.f<6 cm B.f<20 cm C.10 cm<f<20 cm D.6 cm<f<10 cm
(1)画出点光源S; (2)补充入射光线; (3)画出反射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
7.(2021·眉山)如图所示,从点光源S射出的一条光线经P处的平面镜反射后, 反射光线射向凹透镜的焦点方向。 (1)画出平面镜; (2)作出反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8.(丹东中考)如图所示,凹透镜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且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 重合,凹透镜的虚焦点为F1,凸透镜的焦点为F2,一条光线经凹透镜(该光线的延 长线过凹透镜的虚焦点F1)折射后射向凸透镜,后经凸透镜折射后最终射入水中, 请画出此过程的光路图。
4.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物距u=5 cm时,成正立的像;u= 8 cm时,成倒立的像。那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 BCD ) A.u=4 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B.u=9 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C.u=14 cm时,可能成缩小的实像 D.u=17 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类型二 物距的变化与成像性质的关系(动态成像)
5.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40 cm处沿主光轴 移到20 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 ) A. 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光学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光学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步骤分解】1、作出猜想:观察下图,你的猜想是。

【答案】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可能与放大镜以及物体的位置有关。

2、实验过程:用蜡烛作物体,把放在桌面同一直线上。

点燃蜡烛,使。

先把蜡烛放在离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向移动,移动的过程中,选取若干个位置,并调整的位置,直到,观察。

如果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不能成清晰的像,则。

将所得数据填人表格,根据所得数据和现象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答案】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透镜;光屏;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为止;成像的情况;在合适范围内,透过透镜直接观察像的情况.3、对实验步骤的分析:(1)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

(2)实验时,甲小组同学改变蜡烛位置后,移动光屏去寻找蜡烛的像,而乙小组同学改变光屏的位置后,移动蜡烛在光屏上寻找像,你认为做法比较合理,因为。

(3)将蜡烛从很远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在这个过程中,蜡烛经过位置以后,所成的像由缩小变成放大,经过位置以后,由实像变成虚像。

(4)实验时,固定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移动光屏位置却出现无论怎样调整光屏的位置,都不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什么?【答案】(1)成像在光屏的中央;(2)甲;探究的是物距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影响,所以应该改变物距后,去寻找像的位置;(3)二倍焦距;一倍焦距(4)原因是物体放在一倍焦距内或焦点上,成的是虚像或不成像,无法用光屏承接或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上4、画出此实验的表格。

【答案】略5、从能量的角度解释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答案】光屏能承接到的是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是能量的聚集;光屏上不能承接,但眼睛能看到的是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在像的位置上没有能量的聚集。

6、实验时蜡烛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呈现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至某一位置,光屏上将再次成一个像,一段时间后,发现像成在光屏的上方,小宇的调节是将光屏向上调节,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你的调节。

物理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上册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时练含答案(1)

物理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上册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时练含答案(1)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选择题1.某摄影师在某次利用相机拍照时,发现被拍摄人的正面照在照片中的比例太小,很不美观。

为增加人在照片中的比例,摄像过程应该()A.被拍摄人不动,摄影师后退,镜头向后调B.被拍摄人不动,摄影师向前,镜头向前调C.摄影师不动,被拍摄人向前,镜头向后调D.摄影师不动,被拍摄人后退,镜头向前调2.如图所示,是无锡市中小学统一安装的“一键式报警柱”。

按下按钮就可以通过摄像头进行面对面视频通话,实现校园安全事件的紧急救助。

关于此设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摄像头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B.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定律C.“报警”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D.“报警”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如果把物体沿凸透镜主光轴移动到距离凸透镜20cm处,则成像的情况是()A.放大的实像B.缩小的实像C.等大的实像D.三种情况都可能4.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和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实验中所使用的的凸透镜焦距为16cmB.物体放在A点对应的位置上,成缩小倒立的实像C.物体放在C点对应的位置,放大倒立的实像D.物体从A点移到C点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小5.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这个透镜50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6.用光具座和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则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的像是()A.放大、倒立的实像B.放大、正立的虚像C.等大、倒立的实像D.缩小、倒立的虚像7.如图是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3分59秒,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的照片,火箭周围冒有大量的“白气”,载着空间站建造任务启动以来平均年龄最小的航天员乘组,向中国自己的太空家园飞奔而去。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1课时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1课时教案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与技能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物体位置的关系。

2.了解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实践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2.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重点:1.凸透镜成像规律。

2.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和方法。

难点:1.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2.对凸透镜成像性质的描述。

第1课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

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了实验。

如图所示,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花朵正立、放大的虚像。

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

你知道小聪是怎样提示小亮的吗?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板块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自主阅读教材P97~98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蜡烛、凸透镜、光屏和光具座,分别把上述物体安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得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光屏的作用是承接并显示凸透镜所成的实(选填“虚”或“实”)像,光具座上的刻度尺的作用是测量成像时的物距u和像距v的大小。

2.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最清晰的光斑,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知识板块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自主阅读教材P97~98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3.(1)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虚像?(2)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像?(3)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的虚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答:(1)物距大于1倍焦距时成实像,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虚像;(2)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缩小的像,物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放大的像;(3)凸透镜所成的像没有正立的实像、倒立的虚像和缩小的虚像。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及解析(分层练习)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及解析(分层练习)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及解析(分层练习)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测量凸透镜焦距时,小明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2)然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烛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3)再将点燃的蜡烛移到10cm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4)在图乙所示的实验基础上,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30cm处,适当移动光屏直到再次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所成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10.0;(2)同一高度;(3)照相机;(4)变大。

【详解】(1)由图甲中,平行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当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焦距f=60.0cm-50.0cm=10.0cm(2)蜡烛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3)凸透镜焦距为10.0cm,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物距u=50.0cm-10.0cm=40.0cm此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4)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30cm处,物距u=50.0cm-30.0cm=20.0cm此时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成的像将变大。

2.用F为焦点,探究焦距为f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实验中;(1)发光物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光屏未画出,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在图中(填数字序号)区域,像的箭头方向是竖直向的,像的大小比发光物体要;(2)将光屏放在凸透镜右侧,发光物体放在A处,发现无论怎样调整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都无法得到发光物体的像。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道物距、像距的概念,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

3.提升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形成主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提问学生:他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都有凸透镜。

)教师引导:都是凸透镜,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像不同?凸透镜成像有怎样的规律?引出课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环节二:新课教学多媒体展示: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头的距离特征,提出问题:照相机和投影仪成像情况有何不同?(物体离照相机镜头较远,成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镜头较近,成放大的实像。

)教师讲解: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像与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

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的正倒、大小、虚实和什么因素有关呢?猜想与假设:学生大胆猜想,有的认为可能与物距有关,有的认为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展示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白色硬纸板、光具座),介绍光具座的作用:可以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和高度,并且可测量物距和像距。

提出问题:根据这些实验器材,如何设计具体的实验步骤以及实验记录表格?提示学生由于凸透镜对光的偏折程度和透镜的焦距有关系,所以研究物距的变化时,重点关注物距等于、大于或小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时的成像情况。

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由组长反馈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并在多媒体上出示实验记录表和具体实验步骤:①每组选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记录其焦距,再组装实验器材,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②将烛焰向凸透镜由远及近移动,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完整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虚实的变化规律,多测几组,并记录。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组装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八年级物理教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9篇

八年级物理教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9篇

八年级物理教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9篇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设计理念本课设计中力图体现:学习知识是一种探究的活动。

结合教学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构建,以更利于探究。

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与创新,学习知识和掌握相关的技能,并领悟科学探究的意义。

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体验性目标1.经历:观察凸透镜的成像过程,能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2.反应:能在经历的基础上表达感受(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

3.领悟:初步形成爱科学的态度、愿意探究的精神、与他人协作的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等。

教学准备凸透镜、光具座、蜡烛、火柴、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及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

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

(一)玩小水珠:把透明胶片放到课本上面,用手指在透明胶片上滴一个水珠,观察小水珠下面的字。

揭秘“小水珠”并进行设问:你玩过凸透镜吗?能介绍一下你以前是怎么玩的吗?还有别的玩法吗?(二)演示:用投影仪把细小的灯丝投影在天花板(墙壁)上。

让学生观察灯丝的像与灯丝相比怎样?演示:灯丝开口向下,在像上开口怎样?演示:灯丝开口向上,在像上开口又怎样?成什么样的像,1.如何区别像的正立、倒立?什么情况像明亮、清晰?2.怎样区别实像和虚像?像与原物相比有什么特点,3.像的放大、缩小是什么意思?学生思考回答: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无法用光屏承接。

像的正立、倒立是指像的上下位置,与物体的上下位置比较是否颠倒。

“放大”、“缩小”指像与物比较的结果。

“变大”、“变小”指像本身的变化情况。

4.什么是物距、像距?灯丝到凸透镜的距离叫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像距。

(三)设问:使用凸透镜产生这么多的现象,所成的像有哪些特点?成像的条件是什么呢?能猜想一下吗?凸透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体的位置有关,我们这节课就用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乙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凸透镜 的焦距f已知):
①若在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___凸__透__镜_____; ②实验过程中,应测量__物__距__u___和___像__距__v__,并记录____像___的性质 特点; ③若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图丙所示,为使像能清晰地呈在光屏中 央,应将凸透镜向__下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物距(u)和焦距(f)
像的性质
的关系
正立或倒 立
大小
实像或 虚像
像的位置 像距大小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u=f
不成像
Hale Waihona Puke u<f正立 放大 虚像
——
应用
照相机 -
投影仪
放大镜
2.规律简记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定大小,虚像总是同侧正,实像总是异 侧倒,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虚像物近像近像变小。
2.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应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 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同__一__高__度,若调好后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 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e点,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 么:
(1)把烛焰放在___a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2)把烛焰放在___c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3)把烛焰放在___e_、__d___点,屏上无烛焰的像。 ( 4 ) 如 果 把 烛 焰 从 a 点 移 到 c 点 , 则 像 到 透 镜 的 距 离 _ _ _变_大_ _ _ _ , 像 __变__大____。(均选填“变大”或“不变”)

2020年秋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训练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答案解析)

2020年秋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训练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答案解析)

第五章专题训练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设计并进行实验】(1)如图甲所示,将A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35 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A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画出图像如图乙所示。

(2)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

【分析与论证】(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是____cm,凸透镜A的焦距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凸透镜B的焦距。

(2)在甲图中,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右移动5 cm,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将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4)若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应使蜡烛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则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5)小明认真总结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发现在下图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____。

,A),B),C),D)【拓展】小华在用同样的器材进行实验时,发现光屏上出现的像只有中间清晰,两侧却较模糊,小明只对凸透镜进行了调整,就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他的调整是( ) A.左右适当移动凸透镜B.上下适当移动凸透镜C.适当扭转凸透镜D.更换焦距合适的凸透镜2.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甲乙(1)小豪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随意固定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沿光具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

(2)重新调整后,将蜡烛、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甲所示,移动光屏后得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原卷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原卷版)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基础巩固】1.(2021兰州)小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移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跟这一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是(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小美应将蜡烛和光屏都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2.(2021荆门)小华同学将一凸透镜正对一束平行光,可得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将该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按图乙所示安装到光具座上,在光屏上可观察到清晰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我们生活中的(选填“放大镜”、“近视眼镜”或“照相机”)就是遵循了凸透镜的这一成像规律。

把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在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也能看到一个(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蜡烛的像。

3.(2021大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所选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1)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在图中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的性质是倒立的(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2)若将蜡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3)若用不透明纸片将凸透镜的镜面遮挡住一小部分,此时光屏上(选填“烛焰的像不完整”或“会有纸片的像”或“烛焰的像变暗了些”)。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甲(1)如图甲所示,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使之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2)实验时,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向(选填“上”或“下”)移动;(3)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四个不同位置,如图乙所示,其中蜡烛放在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小;(4)放在处得到正立的虚像;在处的成像规律是放大镜的原理;(5)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图丙是我国海监人员正在用一台可变焦距的相机拍摄钓鱼岛,如果要让像更大一些,镜头焦距应该调得一些(选填“大”或“小”).乙丙5.(2021哈尔滨)在做“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如图所示:(1)小明用发出平行光的手电筒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到图甲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最小最亮的光斑,这说明凸透镜对光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此凸透镜的焦距是cm。

《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深入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掌握成像的原理及特点,提高其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节作业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 预习巩固:要求学生自行阅读课本中的相关章节,明确凸透镜的基本构造、光焦性质和成像的基本规律,做好理论基础的巩固工作。

2. 动手实验:开展自制简易透镜,以及进行基本的凸透镜成像实验。

在此过程中,学生应先独立思考、了解实验目的和步骤,然后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3. 思考探究:结合实验结果,学生需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影响成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通过凸透镜成像规律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4. 作业报告:学生需将预习内容、实验过程、实验数据以及思考探究的结果整理成一份简明扼要的报告,以便于课堂交流和讨论。

三、作业要求针对三、作业要求为了确保作业的有效完成和作业质量,学生应遵循以下要求:1. 完成预习任务时,要仔细阅读课本内容,确保理解透镜的基本构造和成像原理。

2. 在进行实验时,应保持认真严谨的态度,严格遵循实验步骤,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3. 思考探究部分需深入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实际生活,思考如何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4. 作业报告的撰写应条理清晰,语言简练,重点突出,内容完整。

报告应包括预习内容、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结果分析以及思考探究的答案等。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实验操作、实验数据记录的准确性、思考探究的深度以及作业报告的完整性、条理性和语言表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学生应将作业报告交由老师进行批改,老师将根据作业评价标准给予评价和反馈,并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课程《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的详细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步骤分解】
1、作出猜想:观察下图,你的猜想是。

【答案】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可能与放大镜以及物体的位置有关。

2、实验过程:用蜡烛作物体,把放在桌面同一直线上。

点燃蜡烛,
使。

先把蜡烛放在离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向移动,移动的过程中,选取若干个位置,并调整的位置,直到,观察。

如果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不能成清晰的像,则。

将所得数据填人表格,根据所得数据和现象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答案】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透镜;光屏;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为止;成像的情况;在合适范围内,透过透镜直接观察像的情况.
3、对实验步骤的分析:
(1)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

(2)实验时,甲小组同学改变蜡烛位置后,移动光屏去寻找蜡烛的像,而乙小组同学改变光屏的位置后,移动蜡烛在光屏上寻找像,你认为做法比较合理,因
为。

(3)将蜡烛从很远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在这个过程中,蜡烛经
过位置以后,所成的像由缩小变成放大,经
过位置以后,由实像变成虚像。

(4)实验时,固定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移动光屏位置却出现无论怎样调整光屏的位置,都不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什么?
【答案】(1)成像在光屏的中央;
(2)甲;探究的是物距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影响,所以应该改变物距后,去寻找像的位置;
(3)二倍焦距;一倍焦距
(4)原因是物体放在一倍焦距内或焦点上,成的是虚像或不成像,无法用光屏承接或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上
4、画出此实验的表格。

【答案】略
5、从能量的角度解释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答案】光屏能承接到的是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是能量的聚集;光屏上不能承接,但眼睛能看到的是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在像的位置上没有能量的聚集。

6、实验时蜡烛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呈现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至某一位置,光屏上将再次成一个像,一段时间后,发现像成在光屏的上方,小宇的调节是将光屏向上调节,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你的调
节。

请评价你和小宇的方
法。

而李明同学感觉两位同学的方法在实验中操作起来比较麻烦,于是他用发光二极管自制了一个格子光源和一个完全相同的格子光屏,请你评价一下李明同学的方法的优点
是。

【答案】倒立、缩小实。

将蜡烛向上调节。

小宇的调节方法在光屏上有可能不能成完整的像,无法观察成像的情况,在改变物距时,需要重新调节器材,造成操作上的麻烦。

跟燃烧蜡烛相比,发光体更安全、环保;可以增加物体的亮度,使成像更清晰不但可以观察到像是倒立的还可以观察像和物左右相反;便于观察凸透镜成像的性质;所成的像不会晃动,更加稳定;从像与物比较:蜡烛像与物大小比较不准确,二极管像与物大小比较非常准确;从实验操作方面:蜡烛需不断调整烛焰高度二极管不需调整烛焰高度
7、在实验中已得到清晰的实像,当用黑色硬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所成的像将是(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亮度变,所成像的形状和大小。

原因
是。

【答案】完整暗不变当不用硬纸板遮住凸透镜时,整个凸透镜都能透过光线,但用硬纸板遮住凸透镜的一半后,其另一半仍是凸透镜,所以仍能成像,但通过的光线要少一些
【真题实践】
8、同学们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装置摆放如图,接下来的操作是,这样做的目的是。

(2)调整好器材后,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蜡烛放在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此时像的性质是。

(3)在(2)实验基础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过程中,光屏需要(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此过程中看到光屏上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答案】(1)将凸透镜向下移动,直至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使烛焰的像完整成在光屏中
央(2)倒立、缩小、实像(3)远离逐渐变大
9、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认识凸透镜”时,将一个凸透镜放在距物理书远近不同位置,惊奇地发现在从凸透镜中分别看到正立放大的像和倒立缩小的像,如图甲所示。

于是,同学们决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由甲图可知,凸透镜成像情况可能与有关。

(2)小明同学选用一个焦距f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

如图乙是他第一次进行实验时出现的现象。

请你指出
小明同学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

(3)在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小明同学改变蜡烛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并将收集的证据填入表格。

①由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收集了多组证据,分析起来感觉很麻烦。

针对表中数据的分析处理,请提出你的建议
是。

②请你根据表中信息,归纳结论。

实验后,小明又选择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又重复上述操作,发现凸透镜成像情况其实是
由决定的。

【答案】
(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2)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3)①将数据按像的性质进行分类,分析成同种性质的像时,物距与凸透镜焦距的关系②
物距像的性质
u>2f 倒立缩小实像
2f>u>f 倒立放大实像
u<f 正立放大虚像
(4)焦距与物距的关系
10、晓彤和小雪在进行光学复习时,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所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晓彤用图甲探究小孔成像的特点,小孔成像的原理
是。

(2)小雪使用的器材如图乙所示。

(刻度尺上标记着点相邻两点间距为10cm)实验中,晓彤将凸透镜放在D 点,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想耍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放大清晰的像,接下来的最合理操作
是。

(3)实验后,晓彤和小雪想到:小孔、凸透镜及平面镜都可以成像,它们所成像的性质有哪些异同呢?
①请你对比小孔成像与平面镜成像,找出它们成像性质的相同点(写出一条);
②请你对比小孔成像与凸透镜成像,找出它们成像性质的不同点(写出一条):
【答案】(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将蜡烛放在B、C间某一位置固定,在F点右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为止
(3)①相同点:小孔与平面镜都可以成等大的像②不同点:小孔一定成实像凸透镜可以成虚像
11、小聪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模拟近视和远视眼成因”的实验中:
(1)实验中对器材的摆放与调整是:①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②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

(2)如图甲,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应是像。

此次成像物距(蜡烛至凸透镜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

(3)实验中发现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既能成放大的像,也能成缩小的像。

经过实验探究总结,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取决于的关系。

(4)如图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远离透镜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眼镜。

(选填“近视”或“远视”)
【答案】(1)中心在同一高度上(2)倒立放大实像 2f>u>f (3)物距与焦距(4)近视
12、用蜡烛做实验时,如何验证像与物左右顛倒?
【答案】两个蜡烛并排放置且烛焰高度不同,然后观察光屏上两个烛焰像的情况(或用嘴轻轻的吹烛焰使其左右摆动,然后观察光屏上烛焰像的变化情况或用物体在烛焰前挡住左侧或右侧一部分火焰,然后观察光屏上烛焰像的变化情况或找一个发光的F字母作为物体,观察光屏上的成像情况
12、小涵和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正在进行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小涵取来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

她在烧杯中充烟雾的目的
是。

然后小涵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束,垂直杯底射人烧杯中,并进行观察。

她又在杯底放上凸透镜,重复实验。

问:小涵是怎样发现凸透镜对光线有什么作用的?
(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组同学对实验器材进行调节。

小明说要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如图乙),小涵说她想按照图丙的方法进行实验。

请你对小涵这种摆放实验器材的方式进行评价。

(3)小涵将蜡烛从很远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靠近,发现了在这个过程中,蜡烛经过某两个位置时,成像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请你写出小涵的具体发现是。

【答案】(1)显示光路,便于观察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在未放置凸透镜时看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放置凸透镜后看到光线会聚了,通过比较发现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2)这种摆放器材的方式可以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央,但是每次改变物距后,都需要重新调节这种摆放方式,操作比较麻烦
(3)二倍焦距的位置是放大和缩小的像的分界点;一倍焦距的位置是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