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用水管理制度
农田灌溉用水管理制度
农田灌溉用水管理制度农田灌溉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保障农田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以及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农田灌溉用水管理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提高农田灌溉用水利用效率,保护水资源环境,制定和完善农田灌溉用水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首先,农田灌溉用水管理制度需要确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定额。
根据气候、土壤、农作物类型以及地理条件等因素,确定不同区域和季节的灌溉定额,合理分配水资源。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农田灌溉用水需求,避免过度灌溉和水资源浪费。
同时,还需要考虑水资源的可持续性,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其次,农田灌溉用水管理制度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测和管理机制。
通过建立灌溉用水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农田灌溉用水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加强对农田灌溉用水水质和水量进行监测,确保灌溉水的质量和数量符合国家标准,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农田灌溉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提高灌溉效果。
第三,农田灌溉用水管理制度需要加强农户培训和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农田灌溉用水管理培训,提高农户对农田灌溉用水管理的认识和能力,让他们了解科学用水的重要性和方法。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推广先进的农田灌溉用水管理经验,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并遵守管理制度。
只有农户能够正确使用灌溉水资源,才能更好地发挥农田灌溉的作用,提高农作物产量。
第四,农田灌溉用水管理制度需要加强政府监管和引导。
政府应加大对农田灌溉用水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力度,建立健全相应的惩罚和奖励机制,推动农户遵守管理制度。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农田灌溉用水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加强跨部门合作,形成合力,解决农田灌溉用水管理中的问题。
政府还可以通过给予经济补贴和奖励措施,鼓励农田灌溉用水的节约和保护。
最后,农田灌溉用水管理制度需要逐步完善和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农田灌溉用水管理制度也需要不断创新。
农户管道用水使用规章制度
农户管道用水使用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农户用水行为,促进农业生产,保护水资源,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农村居民,规范农户用水行为,保护水资源,促进农业生产。
第三条农户应当遵守本规章制度规定的用水方式,合理、合法使用水资源。
第四条政府应当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做好农户用水的监管工作。
第二章用水管理
第五条农户用水应当遵循科学合理、节约用水的原则,不得恣意挥霍浪费水资源。
第六条农户用水应当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计划,不得超量使用水资源。
第七条农户应当建立健全用水台账,严格管理用水记录,做到用水有据可查。
第八条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户用水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用水行为。
第三章水源保护
第九条农户应当爱护水资源,不得污染水源,杜绝乱倒废弃物污染水源。
第十条政府应当加强对水源的保护工作,确保水源水质安全,维护农户用水权益。
第四章违规处理
第十一条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农户,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责令停止用水、罚款等处罚措施。
第十二条对于恶意破坏水资源的农户,应当依法追究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三条农户应当积极配合政府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共同保护水资源。
第十四条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农户,要加强教育宣传,引导其认识到合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第十五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调整或修改,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实施。
第十六条本规章制度解释权归政府所有。
以上为农户管道用水使用规章制度,希望农户能够严格遵守规定,共同维护水资源,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田灌溉用水制度范本
农田灌溉用水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农业灌溉用水,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农田灌溉用水管理工作。
第三条农田灌溉用水应当坚持科学规划、合理调配、节约用水、高效利用的原则。
第四条政府应当加强对农田灌溉用水管理工作的领导,将农田灌溉用水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完善农田灌溉用水基础设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灌溉用水效率。
第二章灌溉用水规划与管理第五条农田灌溉用水规划应当根据水资源状况、农业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要求,遵循开源节流、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编制。
第六条农田灌溉用水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灌溉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二)灌溉用水水源及调配方案;(三)灌溉用水设施建设与改造;(四)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与应用;(五)灌溉用水管理制度与措施。
第七条农田灌溉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第八条农田灌溉用水定额由国务院水利主管部门会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制定,并根据水资源状况、农业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要求适时调整。
第九条地方各级水利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农田灌溉用水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农田灌溉用水管理制度,加强对农田灌溉用水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第十条农田灌溉用水经营者应当加强灌溉用水设施的运行维护,提高灌溉用水效率,防止水资源的浪费。
第十一条政府鼓励和支持农田灌溉用水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提高农田灌溉用水技术水平。
第三章灌溉用水设施建设与维护第十二条农田灌溉用水设施建设应当符合农田灌溉用水规划,遵循节水、高效、安全、可靠的原则。
第十三条政府应当加大对农田灌溉用水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高农田灌溉用水能力。
第十四条农田灌溉用水设施建设应当依法办理相关手续,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第十五条农田灌溉用水设施建成后的运行维护,应当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由受益农户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负责。
农田灌溉管理规章制度
农田灌溉管理规章制度一、前言农田灌溉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管理农田灌溉,确保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土壤生态环境以及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制定并执行农田灌溉管理规章制度势在必行。
二、灌溉水资源管理1. 灌溉用水计划的制定(1)根据灌区的水资源情况和农田灌溉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用水计划。
(2)确保灌溉用水量与农田实际需水量相匹配,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和土壤水分含量,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溉量。
2. 灌溉工程设施的建设与维护(1)加强农田灌溉工程设施的建设,确保供水系统的完善。
(2)定期进行设施巡查与维护,确保农田灌溉设施的正常运行。
三、土壤水分管理1. 地表排水与土壤保墒(1)定期清理排水渠道,确保地表排水的畅通。
(2)采取覆盖物、耕整土壤等措施保持土壤墒情。
2. 灌溉水量和灌溉周期的合理安排(1)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和作物种类,确定合适的灌溉水量和灌溉周期。
(2)加强土壤水分监测,实时了解土壤水分状况,调整灌溉水量和灌溉周期。
四、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1. 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1)推广滴灌技术,减少水分的浪费。
(2)提供滴灌技术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对滴灌技术的了解和应用。
2. 雨水收集与利用(1)开展雨水收集与利用工作,降低对地下水的依赖。
(2)推广使用雨水收集设施,将收集的雨水用于农田灌溉。
五、农田灌溉管理与监测1. 农田灌溉监测(1)建立农田灌溉监测系统,对灌溉水资源进行监控。
(2)及时掌握农田灌溉的水量、水质等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管理与评估(1)建立农田灌溉管理机构,负责灌溉工作的组织管理。
(2)定期进行农田灌溉管理评估,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六、处罚与奖励1. 处罚制度(1)对于违反农田灌溉管理规章制度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罚。
(2)依据违规情节的轻重,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2. 奖励制度(1)对在农田灌溉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或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
农田水利管护制度范本
农田水利管护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工作,保障农田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农田水利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工作,包括灌溉、排水、水源保护、水土保持等方面的设施。
第三条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科学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工作应当建立健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等各方面的责任。
第二章管护责任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工作的领导,将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工作的资金投入。
第六条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护工作,水利部门负责农田水利设施的水资源管理和防汛抗旱工作。
第七条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或者其他管护主体应当履行农田水利设施管护职责,保证农田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八条农田水利设施的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应当负责其所有或者使用的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工作。
第三章管护内容第九条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内容包括:水源设施、输水设施、配水设施、排水设施、水土保持设施等。
第十条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工作应当包括以下方面:(一)定期检查、维修、养护农田水利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二)及时清除农田水利设施中的淤泥、杂草、垃圾等杂物,保持设施清洁;(三)定期观测农田水利设施的水位、流量、水质等指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四)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防渗、防腐蚀等加固处理,延长设施使用寿命;(五)其他与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相关的各项工作。
第四章管护经费第十一条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经费应当根据农田水利设施的规模、效益和养护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
第十二条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经费可以由下列渠道筹集:(一)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二)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或者其他管护主体的自筹资金;(三)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的投入;(四)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
灌溉用水管理制度范文
灌溉用水管理制度范文灌溉用水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科学、合理、高效地管理灌溉用水资源,保障农田灌溉水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农田灌溉用水管理。
第三条灌溉用水应当采取合理的配水制度,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第四条灌溉用水管理应当坚持节约用水的原则,加强节约用水技术推广和培训。
第五条灌溉用水管理应当注重农民的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第六条灌溉用水管理应当依法保护和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证公平、公正的用水分配。
第二章灌溉用水规划和分配第七条灌溉用水管理应当建立灌溉用水规划,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计划。
第八条灌溉用水的分配应当根据不同农田的特点和需求,采取合理的配水制度,确保灌溉用水的优先供给。
第九条灌溉用水的分配应当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土地类型、灌溉设施等因素进行科学调配。
第十条灌溉用水的配额分配应当公平、合理,保证灌溉用水的充足供应。
第三章灌溉用水的节约管理第十一条灌溉用水的节约管理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如: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
第十二条灌溉用水的节约管理应当加强农民的灌溉技术培训,提高其灌溉水平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第十三条灌溉用水的节约管理应当建立灌溉用水监测和统计制度,及时掌握灌溉用水的情况,以便进行合理调整。
第十四条灌溉用水的节约管理应当加强灌溉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第四章灌溉用水的监督和评估第十五条灌溉用水的监督和评估应当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对灌溉用水的分配、使用进行监督和评估。
第十六条灌溉用水的监督和评估应当及时发现和解决用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第十七条灌溉用水的监督和评估应当通过水利部门和农业部门的协作共同完成。
第十八条灌溉用水的监督和评估应当公开透明,接受农民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九条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第二十条对于严重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农业用水规章制度大全
农业用水规章制度大全1. 农业用水的定义农业用水是指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使用的水资源,包括灌溉用水、渔业养殖用水和农业生产中的其他用水。
2. 农业用水管理的意义农业用水管理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用水管理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用水浪费、保护水资源和环境,促进农田可持续利用。
3. 农业用水规章制度的制定原则•合法性原则:规章制度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科学性原则:规章制度应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确保合理利用水资源。
•可操作性原则:规章制度应具备可操作性,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有效执行。
•公正公平原则:规章制度应保证各地农业用水权益的公正公平。
4.1 农业用水许可制度农业用水许可制度是对农业用水活动进行管理的重要方式。
根据农田用水的需求和水资源的可用情况,制定适合的许可条件和模式,确保农田用水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 申请程序:详细阐述农民申请农业用水许可的程序和要求。
- 许可条件:明确农业用水许可的条件,包括取水源头和地下水利用等方面的限制。
- 许可期限和范围:规定农业用水许可的有效期限和适用范围。
4.2 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保障农业用水合理利用的重要措施。
通过建立水资源管理机构,监测农业用水情况,调整用水结构,有效利用水资源。
- 水资源调度:详细介绍农业用水的调度机制和方法,根据气候条件和作物需水状况,合理安排农业用水。
- 水资源监测:明确监测农业用水的监测要点和方法,及时掌握用水情况。
- 水资源保护:规定对水源地进行保护,防止水污染和水量减少。
4.3 农业灌溉管理制度农业灌溉管理制度是确保农田用水有效利用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措施。
- 灌溉技术要求:详细介绍农业灌溉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包括滴灌、喷灌等高效用水技术的推广。
- 灌溉计划制定:规定农田灌溉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合理安排农业用水。
- 灌溉用水监管:明确农业灌溉用水的监管机制和方法,防止水浪费和滥用。
为了确保农业用水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和处罚制度。
农田灌溉用水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农田灌溉用水安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标1. 保障农田灌溉用水安全,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2.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3. 加强农田灌溉用水管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农田灌溉用水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监督指导农田灌溉用水安全管理工作。
2. 设立农田灌溉用水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农田灌溉用水安全管理工作。
3. 农田灌溉用水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1)制定农田灌溉用水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2)监督指导农田灌溉用水设施的运行维护;(3)开展农田灌溉用水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4)监督农田灌溉用水计划的执行情况;(5)对违反农田灌溉用水安全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查处。
四、农田灌溉用水安全管理措施1. 严格用水计划管理。
根据当地水资源状况和农作物需水量,编制年度农田灌溉用水计划,并按计划分配、调度农田灌溉用水。
2. 加强农田灌溉用水设施建设。
完善农田灌溉用水设施,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对老化、损坏的灌溉设施进行及时维修或更新。
3.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鼓励农民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 加强水资源监测。
建立健全农田灌溉用水监测网络,定期监测农田灌溉用水情况,确保灌溉用水安全。
5. 严格用水审批。
对新增用水项目,严格审批程序,确保合理用水。
6. 加强用水收费管理。
严格执行用水收费标准,合理征收水费,确保水费收入用于农田灌溉用水设施建设和维护。
五、监督检查1. 农田灌溉用水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农田灌溉用水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农田灌溉用水管理办公室定期对农田灌溉用水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农田灌溉用水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举报。
六、法律责任1. 违反本制度,造成水资源浪费或污染的,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农田灌溉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规定
农田灌溉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规定引言:农田灌溉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健全的农田灌溉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规定,既可以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保障农田的水分供给,又可以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农田灌溉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的一些规定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灌溉用水资源保护1. 灌溉用水资源合理配置农田灌溉用水应按照农田作物需水的不同,合理配置灌溉用水资源。
不同作物对水的需求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灌溉水量,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的用水。
2. 灌区水资源管理建立统一的灌区管理机构,对灌区内的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
该机构应负责灌溉用水的调度和分配,确保每个农田得到合理的灌溉水量,避免灌区内的水资源过度利用或浪费。
3. 支持新型农田灌溉技术的推广在农田灌溉中,应积极推广新型的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政府可以给予相应的补贴政策,鼓励农民使用新型灌溉技术。
二、灌溉用水节约利用1.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测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和监测体系,对灌溉用水进行监测和管理。
制定水资源利用指标,定期对农田灌溉用水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用水浪费的问题。
2. 推广水资源节约技术加强对农民的水资源节约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灌溉用水节约的意识和能力。
推广节水农田灌溉技术,如地膜覆盖、渗灌等,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
3. 灌溉水管理制度建立建立完善的灌溉水管理制度,制定灌溉水的计量和计价办法,推行按需供水和水价差异化的灌溉水资源管理方式。
通过经济手段引导农民合理使用灌溉水资源。
三、水资源污染防治1. 禁止直排产废水严禁农民将产废水直接排放到灌溉系统或农田中,以免造成灌溉水资源的污染。
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直排产废水的认识,引导他们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废水处理。
2. 定期监测水质建立定期监测农田灌溉水质的制度,对农田灌溉水进行检测,确保灌溉水符合农田灌溉用水的质量要求。
对超过标准的灌溉水要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农田灌溉水资源的质量安全。
农田灌溉用水管理规章制度细则
农田灌溉用水管理规章制度细则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有效保障农田灌溉用水的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制定农田灌溉用水管理规章制度细则势在必行。
本文将就农田灌溉用水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探讨。
首先,农田灌溉用水管理中需明确的一点是对用水的合理利用。
由于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农田灌溉用水的合理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农田灌溉用水管理规章制度中应对农民使用水的时间、用水量以及用水方式进行明确规定,提倡农民采用高效灌溉技术,避免浪费水资源。
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灌溉设施维护和管理机制,确保设施的完好,减少漏水。
其次,农田灌溉用水的管理规章制度还需要关注水源的保护。
农田灌溉用水的来源主要是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因此必须加强对这些水源的保护工作。
制定相应的法规,对河流湖泊进行水环境保护,确保水质的安全。
加强地下水管理,防止过度开采和污染。
此外,要注重加强水资源监测和调度,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利用,使其能够满足不同用水需求。
第三,对农田灌溉用水管理的规章制度还需考虑节水意识的培养。
农民在灌溉用水过程中应积极培养节水意识,鼓励他们减少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
通过开展农田灌溉用水技术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认知和使用率。
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对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农民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推动节水灌溉的普及和推广。
第四,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执法措施。
农田灌溉用水管理规章制度应对监管责任进行明确,建立健全的检查考核机制,对违规使用、浪费用水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同时,要加强与公安、环保等部门的合作,在农田灌溉用水管理中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共同维护用水秩序,打击非法取水等行为。
最后,建设农田灌溉用水管理信息化平台是推动农田灌溉用水管理规章制度细则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建设信息化平台,可以实现对用水量、用水时间、用水方式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和管理,提高农田灌溉用水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
同时,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相关政策和技术指导,促进农民的自觉遵守。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及其管理活动。
第三条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应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利用、节约用水、保障安全的原则。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农田水利灌溉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农田水利灌溉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农田水利灌溉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1. 制定农田水利灌溉管理规章制度;2. 组织开展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维护和更新;3. 监督检查农田水利灌溉用水情况;4. 宣传节水知识,提高农民节水意识;5. 处理农田水利灌溉纠纷。
**第三章灌溉设施管理**第六条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第七条灌溉设施建成后,由县(市、区)水利部门负责验收,并移交当地乡镇政府管理。
第八条灌溉设施管理单位应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第九条灌溉设施损坏应及时修复,确保灌溉用水需求。
**第四章灌溉用水管理**第十条农田水利灌溉用水实行计划用水、定额用水制度。
第十一条农业生产用水应优先安排粮食、经济作物和生态用水。
第十二条灌溉用水实行计量收费,收费标准由当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第十三条灌溉用水户应按规定缴纳水费,逾期未缴纳的,按相关规定处理。
第十四条灌溉用水户应合理调配用水,避免浪费。
**第五章节水措施**第十五条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第十六条加强农田水利灌溉信息化建设,实现灌溉用水精准控制。
第十七条鼓励农民采用节水灌溉设备,提高节水意识。
第十八条加强节水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第六章纪律与责任**第十九条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水资源浪费或损害灌溉设施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第二十条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农业用水制度措施
农业用水制度措施一、目的和背景本制度旨在明确农业用水的范围、权利、责任和义务,规范用水行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制度依据《水法》、《农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农业用水的管理,包括农田灌溉、畜牧养殖、渔业养殖等农业用水活动。
三、用水原则实行计划用水,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保障农业灌溉用水需求,确保农业生产正常进行。
遵守水资源保护规定,防止水体污染,保证水资源质量。
公平、合理地分配水资源,兼顾各方利益。
四、用水管理建立健全农业用水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机构职责。
加强农业用水统计和监测,及时掌握用水情况,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实行取水许可制度,严格控制取水量,确保水资源合理利用。
加强对农业用水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五、用水权分配根据水资源状况和农业生产需求,制定农业用水计划,合理分配用水权。
建立用水权交易机制,鼓励农民和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参与用水权交易。
对不同水资源采取不同的分配方式,如竞价拍卖、免费分配等。
对超计划用水和浪费水资源的行为进行惩罚。
六、水资源保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
实行轮作休耕制度,保护土地质量和水资源环境。
加强对水体污染源的监测和管理,防止污水排放对水资源造成影响。
积极推进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七、监督检查各级管理机构应加强对农业用水制度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对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和处罚,保障制度权威性和有效性。
建立健全举报奖励机制,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共同维护水资源安全。
八、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市水利局负责解释。
本制度与之前的农业用水规定有冲突的,以本制度为准。
田地用水管理制度
田地用水管理制度
田地用水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灌溉制度。
灌溉是农田用水的主要方式,占据了大部分用水量。
灌溉制度是指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灌溉需求,制定灌溉方案、灌溉水量和灌溉周期等规定。
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可以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浪费,保护水资源。
第二,水资源管理制度。
水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是田地用水管理的重要内容。
水资源管理制度包括制定水资源开发和利用规划、建立水资源监测、调度、分配等机制,以及设立水资源费用收取标准等。
通过水资源管理制度,可以保护水资源,防止过度开发和污染,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三,水资源保护制度。
水资源的保护是田地用水管理的基础。
水资源保护制度包括设立水资源保护区、禁止乱排乱倒、加强水土保持、防止水源地污染等内容。
通过水资源保护制度,可以有效预防水资源污染和减少水资源的流失。
第四,水权制度。
水是公共资源,但是水资源的使用权需要通过水权制度来进行管理。
水权制度是指在保证公平、合理的前提下,根据各地区、各行业的实际需求,确定水资源使用权以及水资源的出让和调配等。
通过水权制度,可以保证水资源的公平分配,确保农田用水的合理利用。
总之,田地用水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制度,它直接关系到农田产量、农民生活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个科学合理的田地用水管理制度可以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浪费,保护水资源,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能重视和加强田地用水管理制度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水利农田管理制度范本范文
水利农田管理制度范本范文水利农田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田水利管理,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农田灌溉效益,促进农田产量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农田水利管理机构和相关人员,具体包括市、县、乡农田水利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第三条农田水利管理机构应按照现实情况,制定本地区农田水利管理实施办法,并按照法律法规履行管理责任。
第二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第四条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是保障农田水利管理顺利进行的基础工作。
农田水利管理机构应按照国家规划要求,制定本地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应当依据当地农田水利的需要,合理确定建设内容和标准,确保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实用性和经济效益。
第六条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评估,保护生态环境和农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七条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当按照统一规划、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实施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
第三章农田水利管理与维护第八条农田水利管理机构应当依法履行农田水利管理职责,维护农田水利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第九条农田水利管理机构应当制定农田水利巡查计划,定期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第十条农田水利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农民的农田水利知识宣传和培训,引导农民科学高效利用农田水利设施,提高灌溉技术水平。
第十一条农田水利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农田水资源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农田水位、水质和水量,确保农田水利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四章农田水利费用收取和管理第十二条农田水利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农田水利使用费的收费标准,并公示,确保农民合理及时缴纳。
第十三条农田水利使用费应当用于农田水资源的配置和管理,保障农田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第十四条农田水利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农田水利费用的收取和使用管理制度,确保费用的合理使用和财务管理的透明和规范。
农田放水管理制度范本
农田放水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农田灌溉效率,确保农业丰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农田水利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农田放水活动。
第三条农田放水应遵循合理、节约、高效的原则,充分发挥水资源的潜力,提高农业用水效益。
第四条农田放水应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收费制度,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第五条设立农田放水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农田放水管理的组织领导工作。
领导小组由政府有关部门、农民用水者协会、受益农田经营者等组成。
第六条农田放水管理领导小组的职责:(一)制定和组织实施农田放水管理的政策和措施;(二)协调解决农田放水管理中的重大问题;(三)监督农田放水管理的实施情况;(四)决定农田放水管理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七条农田放水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办公室设在当地水利部门。
第八条办公室的职责:(一)贯彻执行农田放水管理的政策和措施;(二)编制农田放水计划和实施方案;(三)组织实施农田放水工作;(四)监督农田放水资金的使用;(五)协调处理农田放水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六)定期报告农田放水管理情况。
第三章农田放水管理第九条农田放水应根据水资源状况、农田需求和灌溉设施条件,编制年度放水计划,报农田放水管理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第十条农田放水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一)农民用水者协会或农田经营者根据灌溉需求,向办公室提出放水申请;(二)办公室根据水资源状况和年度放水计划,确定放水时间和数量;(三)农民用水者协会或农田经营者按照确定的放水时间和数量,进行灌溉。
第十一条农田放水应实行有偿使用制度。
放水费用根据水资源状况、灌溉面积和实际放水量等因素确定。
具体收费标准由农田放水管理领导小组制定,报物价部门批准后实施。
第十二条农民用水者协会或农田经营者应按照规定的期限和要求,支付放水费用。
村农田灌溉管理制度范文
村农田灌溉管理制度范文村农田灌溉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合理利用农田水源资源,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保护环境和生态,建立村级农田灌溉管理制度,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村内所有农业用地的灌溉管理和水资源使用。
第三条农田灌溉管理应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按需供水,合理利用,循环利用的原则。
第四条村委会是农田灌溉的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协调、督促和监管全村农田灌溉工作,同时委托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实施。
第五条村委会负责对村内水资源进行调查评估,制定农田灌溉规划,确定供水配额,并向有关部门报送备案。
第二章农田水源管理第六条农村地区的水源主要有地表水、地下水和雨水,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以确保供水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第七条在充分考虑农田需水量的前提下,优先利用雨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
如需使用地表水,应严格遵守水资源管理法规和环保要求。
第八条禁止私挖、乱挖、滥挖河道、水库、水塘等水体,严禁损害水源生态环境,违者要依法追究责任。
第九条对灌溉用水的来源、用途和消耗量进行十分详细的记录,确保水资源的经济利用。
第三章灌溉设施管理第十条农田灌溉设施应根据农田地貌和水利条件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保证供水均匀和节约用水。
第十一条农田灌溉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应按照工程质量标准和水利法规要求进行,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农田灌溉设施的管理者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设施,及时发现和解决设施问题。
第十三条在使用灌溉设施时,要随时检查设施的工作状态,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转,同时避免灌溉设施的浪费和损坏。
第十四条灌溉设施管理者要对设施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的长期使用。
第四章灯田灌溉管理第十五条科学制定灌溉制度,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期进行合理安排和操作。
第十六条灌溉时应根据土壤含水量、作物需水量、气象条件和灌水时间等因素进行量化,确保合理供水。
第十七条灌溉水质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环境要求,严禁使用污染水源进行灌溉。
农业用水规章制度范本最新
农业用水规章制度范本最新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农业用水行为,保障农田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国家农业用水领域。
第三条农业用水应坚持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合理用水的原则。
第四条农业用水应按照水权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确保用水权益。
第五条政府应该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和水平。
第六条农业用水管理应该强调科技支撑和合理施策,提高用水效率和质量。
第七条农业用水管理应该强化监督和考核力度,建立健全用水管理制度。
第八条农业用水管理应该坚持法治思维,加强法规宣传和培训。
第九条本规章由国务院农业农村部门制定,经国务院批准后施行。
第十条违反本规章的行为,将依法惩处。
第二章农田灌溉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第十一条农业用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应该遵循“县、乡、村”三级管理原则。
第十二条针对不同地区的水资源情况,制定和调整农田灌溉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政策。
第十三条农田灌溉水资源使用应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量进行合理安排,确保灌溉水资源的充足。
第十四条农田灌溉水资源管理应加大对水权的确认和管理力度,规范用水行为。
第十五条农田灌溉水资源管理应推广和应用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
第十六条农田灌溉水资源管理应加强对农田灌溉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十七条农田灌溉水资源管理应加强对农业用水的定量统计和监测,及时掌握用水情况。
第十八条农田灌溉水资源管理应建立用水档案,做好用水记录和资料的归档工作。
第十九条农田灌溉水资源管理应加强对农民的用水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
第二十条农田灌溉水资源管理应建立健全惩罚机制,对违规使用水资源的行为进行处罚。
第三章农田灌溉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第二一条农田灌溉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应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确保水质水量的安全。
第二二条农田灌溉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应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推动水环境整治。
第二三条农田灌溉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应建立农田水资源污染监测机制,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评估。
农田用水管理制度
农田用水管理制度一、农田用水管理制度的意义1. 保障农田灌溉水资源供应。
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较大,如果水资源供应不足或不足以满足灌溉需求,将会严重影响农田作物的生长发育,从而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因此,建立健全的农田用水管理制度,能够有效保障农田灌溉水资源的供应。
2.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科学合理地管理农田用水资源,可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降低灌溉成本,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增加农业生产效益。
3. 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合理管理农田用水资源,避免过量抽取地下水和过度排放废水,可以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4. 保护环境资源。
科学规划和管理农田用水,能够减少水资源污染和土壤侵蚀,避免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资源。
二、农田用水管理制度的内容1. 制定农田用水管理政策。
政府应根据水资源情况、农田用水需求和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农田用水管理政策,明确政府和农户的权利和责任,规范农田用水行为。
2. 建立农田用水资源管理机构。
设立专门的农田用水资源管理机构,负责监督和管理农田用水资源的调配、分配和监督,保障农田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 划定农田用水区域。
根据水资源分布和农田用水需求情况,划定不同的农田用水区域,实施差异化管理,保障各地区农田用水需求。
4. 制定农田用水计划。
根据各地区的农田用水需求和水资源供应情况,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度的农田用水计划,合理安排农田用水,确保农田作物的灌溉需求。
5. 完善农田用水资源调配机制。
建立健全的农田用水资源调配机制,根据不同地区的用水情况,实行灵活、高效的农田用水调配,确保农田用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6. 加强农田用水管理监督。
建立健全的农田用水管理监督机制,对不法抽水、乱排废水等行为进行监督和查处,加强对农田用水管理制度的监督力度。
7. 加强农田用水技术支持。
开展农田用水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滴灌、节水灌溉等节水技术,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和技术水平。
农田灌溉用水规章制度
农田灌溉用水规章制度一、前言在农业生产中,灌溉用水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动农田灌溉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并执行农田灌溉用水规章制度势在必行。
二、灌溉用水管理责任1. 农田灌溉用水责任主体:农田主、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单位负有灌溉用水的管理责任。
2. 农田灌溉用水监管机构:农业农村部门将组建灌溉用水监管机构,负责对农田灌溉用水的管理与监督。
三、农田灌溉用水权限与配额1. 灌溉用水权限的确定:根据农田面积、作物类型和需水量等因素,合理确定灌溉用水权限。
2. 灌溉用水配额的分配:配额分配应以公平、公正原则为基础,根据农田灌溉用水需求和水资源状况进行科学分配。
四、效益导向的农田灌溉用水管理1. 灌溉排水费收取:对于使用灌溉水资源的农田主,按照灌溉水资源的消耗与标准水价进行排水费的收取。
2. 水资源节约激励:建立农田灌溉用水效益评估体系,对节水灌溉技术和设施给予经济激励,奖励灌溉用水管理效果优良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
五、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措施1. 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农田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应普遍安装,用于准确测量灌溉用水的使用量。
2. 灌溉用水管理技术:加强农田灌溉技术培训,推广先进的灌溉设备和管理技术,提高灌溉用水利用效率。
六、违规行为处罚与监督1. 违规灌溉行为的处罚:对于盗用、浪费、滥用灌溉用水等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罚款金额根据违规程度和损失情况来确定。
2. 灌溉用水监督机制:建立定期巡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确保农田灌溉用水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
七、农田灌溉用水管理考核与评估1. 农田灌溉用水管理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包括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农田灌溉用水配额执行情况、水资源节约措施等。
2. 农田灌溉用水管理评估:定期进行农田灌溉用水管理的绩效评估,重点评估农田灌溉用水合理利用情况和农作物产量的提高情况。
八、总结农田灌溉用水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田用水管理制度是为了合理利用和管理农业用水资源,实现高效的农田灌溉和农作物生产而建立的一套规范和控制措施。
以下是农田用水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要点:
1. 水权分配:建立水权分配机制,确保农田用水资源的公平、合理、科学分配。
根据需求和水源供应情况,对农田进行划定和分类,确定各类农田的用水指标和配额。
2. 用水计划和调度:制定农田用水计划,按照季节、作物需水量和地理条件等因素,合理安排和调度农田用水,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3. 灌溉设施建设和维护:加强农田灌溉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包括渠道、水闸、喷灌系统等。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和微灌等,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4. 水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水资源调配和引水工程建设,实现农田用水的优化配置。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和水库水源,平衡地区和季节的用水需求。
5. 水资源管理监测:建立水资源管理监测系统,对农田用水进行实时、定期的监测和评估。
掌握农田用水量、用水效率和水质情况等数
据,为管理决策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6. 节水宣传和培训:开展农田节水宣传和培训活动,提高农民对节水意识的认识和应用节水技术的能力。
推广科学的灌溉技术和管理方法,引导农民合理使用水资源。
7. 监督与执法:建立农田用水管理的监督和执法机制,加强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和处罚。
确保农田用水的合法性和合规性,防止滥用、浪费和污染水资源。
农田用水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优化农田用水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同时,也有助于保护水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
具体的农田用水管理制度需要根据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农作物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制定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