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评选流程和时间
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指南

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指南(实用版)目录1.2023 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名额与领域2.2023 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额与领域3.2021 年院士增选情况4.2023 年院士增选工作启动5.增选名额分配与学科方向正文2023 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指南已经发布,标志着新的院士增选工作正式启动。
根据指南,2023 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总名额不超过 90 名,涵盖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农业等领域。
与此同时,2023 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额共 79 名,涵盖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地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技术科学部等六个领域学科方向。
此外,还设置了特别推荐领域 6 名,另行安排。
回顾 2021 年的院士增选情况,共选举产生 65 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 25 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以及 84 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 20 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总共有 149 人当选,其中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 65 人,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 84 人。
为了稳妥有序地完成 2023 年院士增选工作,学部主席团将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确定增选名额基数为 60。
此外,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院士增选每两年进行一次。
在增选名额分配方面,2023 年院士增选工作将重点考虑新兴交叉学科、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等领域。
同时,还将在机械与运载工程、水下兵器、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等专业组分配一定名额。
总之,2023 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已经拉开序幕,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将有机会加入这一荣誉行列。
第1页共1页。
院士评选程序

院士评选程序院士评选程序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它旨在选拔出具有卓越科学研究能力和杰出学术成就的科学家,成为国家科学技术界的顶尖人才。
下面将详细介绍院士评选程序的几个主要步骤。
院士评选是一个由科学院自主组织的过程,通常每个院士评选周期为一年。
评选程序的第一步是提名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由科学院的院士、相关学术组织和高校推荐候选人。
推荐候选人要求具有博士学位,并在相关领域有突出的学术成果和杰出的科研能力。
推荐候选人需要提交个人简历、学术论文、科研项目等相关材料,以供评选委员会审查。
评选委员会对候选人进行初审。
初审的目的是筛选出具备基本资格的候选人,淘汰掉不符合条件的申请者。
初审主要考察候选人的学术背景、科研成果、学术声誉等方面的情况。
初审合格的候选人将进入下一阶段的面试和评审。
接下来是面试和评审阶段。
面试和评审阶段是评选程序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在面试和评审阶段,评选委员会将邀请候选人参加面试,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面试通常包括个人陈述、学术报告、提问互动等环节。
面试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候选人的学术研究能力、学术潜力和科研思维等方面的情况。
评审阶段是基于面试结果,评选委员会对候选人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审,最终确定是否通过评选成为院士。
评选结果公布。
一般情况下,评选结果会在评选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公布。
评选委员会将根据评审结果,确定最终的院士名单,并通过适当的渠道向公众公布。
被选为院士的科学家将获得该国科学技术界的最高学术荣誉,并享有相应的权益和责任。
总结起来,院士评选程序是一个经过严格筛选和评审的过程,旨在选拔出具有卓越科研能力和杰出学术成就的科学家。
这一程序包括提名、初审、面试和评审以及评选结果公布等多个步骤。
通过这一程序,科学院可以选拔出最优秀的科学家,为国家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院士评审规则

院士评审规则(实用版)目录1.院士评审背景与意义2.评审规则的具体内容3.评审规则的实施与监督4.评审规则的改革与完善正文一、院士评审背景与意义院士,全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
院士评审制度旨在选拔杰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以表彰他们在科学技术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这一制度对于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评审规则的具体内容1.评审标准:院士评审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学术成就、技术贡献、科学道德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为评审标准。
2.评审程序:评审过程分为资格审查、初选、公示、终选四个阶段。
资格审查由各级科协组织进行,初选由各学部组织评审委员会进行,公示阶段将初选结果向社会公示,接受公众监督,终选由院士大会投票产生。
3.评审名额:每两年进行一次评审,每次评审名额根据各学部实际情况确定。
三、评审规则的实施与监督1.实施:评审规则由各学部组织实施,评审委员会成员由各学部选举产生,评审过程严格执行评审规则,确保公平公正。
2.监督:评审过程接受社会监督,初选结果公示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对评审结果提出异议。
异议处理工作由各学部评审委员会负责。
同时,上级主管部门也对评审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四、评审规则的改革与完善1.优化评审标准:根据科技发展需要,适时调整评审标准,更加注重候选人的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
2.完善评审程序:逐步实现评审过程的全程电子化,提高评审工作效率和透明度。
3.加强监督力度:加强对评审过程的监督,严肃处理评审中的违纪违规行为,确保评审公平公正。
总之,院士评审规则对于选拔杰出科学家和工程师具有重要意义。
院士增选指南

院士增选指南摘要:1.院士增选的背景和意义2.院士增选的流程和标准3.院士增选的现状和问题4.院士增选的建议和展望正文:一、院士增选的背景和意义院士增选是指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中,由一定数量的院士按照规定的程序,选举产生新的院士的过程。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代表着我国科技领域的最高水平。
院士增选对于激励科技工作者追求卓越、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二、院士增选的流程和标准院士增选的流程主要包括推荐、资格审查、初选、终选等环节。
推荐环节通常由院士、学术团体、有关部门等推荐候选人;资格审查环节是对候选人的资格进行审核;初选环节是由各学部常委会根据一定比例选出初选候选人;终选环节是由全体院士投票选举产生新院士。
院士增选的标准主要包括学术成就、科技贡献、道德品质等方面。
学术成就主要评价候选人的学术水平、学术影响等;科技贡献主要评价候选人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应用价值等;道德品质主要评价候选人的学术道德、职业道德等。
三、院士增选的现状和问题近年来,我国院士增选工作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在推荐环节,有时存在过于注重关系、地域等因素的现象;在评审环节,有时存在学术不端、人情票等问题;在增选结果方面,一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人才可能因为票数不足等原因未能当选。
四、院士增选的建议和展望针对院士增选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完善推荐制度,规范推荐程序,减少不正之风;二是严格评审程序,加强学术诚信审查,杜绝学术不端行为;三是优化院士结构,关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人才,提高增选的代表性;四是加强对院士的监督和管理,建立院士退出机制,维护院士队伍的纯洁性。
总之,院士增选是我国科技界的一件大事,对于激励科技工作者、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院士评选的程序和时间安排

院士评选的程序和时间安排院士评选的程序和时间安排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深入,全球各国都设立了相应的院士制度,以表彰杰出的科学家和学者,并为他们提供更广泛的发展平台和机会。
院士评选是一个严谨的程序,涵盖了多个环节和严格的标准。
本文将深入探讨院士评选的程序和时间安排,并分享对该制度的观点和理解。
一、院士评选的程序院士评选的程序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提名、申请、评审、选举和公示。
1. 提名:科研机构、高校、学术团体等可以提名候选人成为院士。
通常,提名由一定数量的正式提名者所发起,提名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和背景,并对被提名者的学术贡献与研究成果有充分了解。
2. 申请:被提名者需要提交详细的个人简历、学术成就和研究成果等相关材料。
这些材料将成为评选委员会评估候选人的依据,包括科研成果、学术论文、专利著作、学术荣誉等。
3. 评审:评选委员会将根据申请材料对候选人进行评审。
评审的标准包括学术成就、科研贡献、创新能力、国际影响力等。
评审委员会通常由一批顶尖的学者和专家组成,他们会对候选人进行全面评估和讨论,以确保评选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4. 选举:评审结束后,评选委员会将根据评审结果进行投票选举。
一般情况下,院士的选举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和多轮投票,确保最终当选者的权威性和代表性。
5. 公示:当选的院士名单将通过官方媒体进行公示,以增加透明度和公信力。
对于未当选的候选人,评选委员会也会给予相应的反馈和建议,以鼓励其继续努力和发展。
二、院士评选的时间安排院士评选的时间安排因国别和具体规定而有所不同,但一般会经历较长的时间周期。
下面是一个大致的时间安排:1. 提名期:一般从评选开始的时间点算起,会有一个明确的三至六个月的提名期,用于科研机构、高校等提名候选人。
2. 申请期:提名结束后,被提名者需要在指定的截止日期前提交申请材料。
这一期限通常为三至六个月,以确保候选人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和提交材料。
3. 评审期:申请期结束后,评审委员会将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和讨论。
院士如何提名和选举?

院士如何提名和选举?一、提名程序1. 提名资格院士提名需要符合一定条件,一般要求候选人具备杰出的学术成就和产出,且对学科发展有重要贡献,同时需推荐单位达到一定规模和影响力。
2. 推荐单位提名推荐单位可以是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互联网公司等。
推荐单位要经过严格的评审,评估候选人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然后向有关部门推荐候选人。
3. 专家评审由有关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根据推荐单位提供的申请材料和候选人的学术成就,对候选人进行评审,判断是否满足提名条件,并给出评审报告。
4. 提名公示提名公示是为了向社会公开提名的候选人名单,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意见,确保提名程序的公开、公平、公正。
二、选举程序1. 成立选举委员会选举委员会由院士大会组成,负责组织和管理选举工作,包括收集选民名单、确定选举时间等。
2. 选民资格一般情况下,只有全院士有选举权,但也可能根据特殊情况,给予特定人员选举权。
选民名单由选举委员会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编制和审核。
3. 选举方式我们的选举方式主要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两种。
直接选举是指选举人直接投票选举,而间接选举是通过选举代表间接进行。
4. 选举结果公布选举结果经过严格统计和审核后,由选举委员会发布,公布入选院士名单。
被选举为院士的候选人将受到全体院士的一致认可。
5. 交接仪式选举成功的院士将参加交接仪式,接受院士团队的欢迎和祝贺。
交接仪式是一个庄重而庄重的仪式,标志着新一届院士的正式入职。
以上就是院士如何提名和选举的一些基本程序。
通过这些程序,我们能够确保院士的选拔过程公正、公开、公平,为国家和科学事业选拔出真正的精英人才。
每一位院士的加入都会为学术界和科学研究带来新的活力和创新的思路,推动学科的进步和发展。
科学事业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在推动科学事业发展的过程中,院士的作用不可忽视。
院士的提名和选举是院士制度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严格的程序,才能选拔出优秀的科学家,保障机制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一、总则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科院”)是我国最高学术机构和最高学术殿堂,是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决策咨询机构。
科院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是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力量和领军人物。
为规范科院院士的产生、评选、管理和退出等工作,特制定本章程。
二、院士的产生和评选1. 院士的产生(1)院士的产生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充分尊重科学规律和科学精神。
(2)院士的产生应当有明确的学术范畴和评选条件,确保院士具备卓越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影响力。
(3)院士的产生应当注重学科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的战略需求,鼓励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科学研究。
2. 院士的评选(1)院士的评选按照学术界的评选程序和程序进行,包括提名、初评、复评和公示等环节。
(2)院士的评选应当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杜绝任何形式的不正当行为和学术不端行为。
(3)院士的评选应当充分考虑学术成就、学术声誉、创新能力、学术领导力等因素,确保评选结果公正、准确。
三、院士的权益和责任1. 院士的权益(1)院士享有参预科院重大决策、学术交流和学术评价的权利。
(2)院士享有优先参预科院科研项目、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的权利。
(3)院士享有科院提供的相关学术资源和服务的权利。
2. 院士的责任(1)院士应当积极参预科院的学术交流和学术评价活动,为科院的科学研究和学术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建设性意见。
(2)院士应当积极推动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提升我国科学技术的国际影响力。
(3)院士应当维护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不得从事学术不端行为和不正当行为。
四、院士的管理和退出1. 院士的管理(1)科院设立院士工作委员会,负责院士的管理和组织院士的学术活动。
(2)科院建立院士档案,记录院士的学术成就、学术影响力和学术交流情况等。
(3)科院定期组织院士大会,汇报院士的工作情况,听取院士的意见和建议。
2. 院士的退出(1)院士因年龄、健康等原因无法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的,可以申请退出院士队伍。
院士的评选程序是怎样的?

院士的评选程序是怎样的?一、提名阶段在院士评选程序中的第一步是提名阶段。
一般而言,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都有权利提名合适的候选人成为院士。
提名要求一般包括候选人的学术成就、专业贡献以及学术影响力等方面。
提名阶段一般分为两个层次:地方提名和中央提名。
在地方提名中,各省市或自治区的学术组织将候选人名单推荐给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
随后,在中央提名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根据地方提名的名单,评审确定自己的候选人名单。
二、初选阶段初选阶段是对提名的候选人进行初步审查和筛选的过程。
该阶段通常由学术委员会或评审委员会负责。
这些委员会由一些学术权威和专家组成,他们会仔细审查每个候选人的学术成果和专业贡献。
在初选中,委员会成员会根据候选人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声誉对其进行评估。
在评估过程中,他们会综合考虑候选人的论文发表情况、科研项目成果、专利成果以及学术贡献等方面的内容。
最终,初选阶段会确定一批候选人进入最终评选阶段。
三、终审阶段终审阶段是院士评选程序的最后一步。
在这一阶段,评审委员会会对初选通过的候选人进行终审。
终审一般会面临一些更为严格的评估标准,以确保被选出的院士具备最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和贡献。
在终审中,委员会成员会对候选人的学术论文、专著、学术影响力以及在学科发展方面的贡献进行深入研究。
同时,他们也会关注候选人的国际学术地位和声誉,这是评判候选人是否具备院士资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最终,评审委员会会根据终审的结果,选出符合院士条件的候选人。
这些候选人将被提名为院士候选人,等待正式的公告和授章仪式。
通过以上的院士评选程序,科学界能够选拔出具备卓越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的专家,他们将成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一员,为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3年院士评选流程和时间表

2023年院士评选流程和时间表一、评选流程1. 材料申报阶段在评选流程开始前,候选院士须准备并提交相关材料,包括个人简历、科研成果以及学术贡献等。
申报材料需要经过严格审查,确保符合评选标准。
2. 提名阶段有资格提名的单位和个人可提名候选院士,提名需经专家委员会审查确认。
提名的候选院士需具备卓越的学术成就和良好的学术声誉。
3. 评审阶段专家委员会将对提名的候选院士进行评审,评审过程包括对申报材料的综合评定和学术成就的评估。
评审结果需得到专家委员会的一致通过。
4. 公示阶段评审通过的候选院士名单将在特定渠道进行公示,公示期间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意见反馈。
5. 投票阶段经过公示后,将开展针对候选院士名单的投票环节,投票结果将直接影响最终的院士产生。
6. 结果公布评选结果将在特定媒体和评台上公布,包括最终当选的院士名单以及相关评选过程的公示。
二、时间表1. 材料申报阶段时间:2022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2. 提名阶段时间:2022年4月1日-2022年6月30日3. 评审阶段时间:2022年7月1日-2022年9月30日4. 公示阶段时间:2022年10月1日-2022年11月30日5. 投票阶段时间:2022年12月1日-2023年1月31日6. 结果公布时间:2023年2月28日以上即是2023年院士评选流程和时间表的具体内容,希望此信息能够对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并促进院士评选工作的顺利进行。
评选流程和时间表2023年院士评选流程和时间表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和严格执行,旨在确保评选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以下将对每个环节进行详细阐述。
一、评选流程1. 材料申报阶段材料申报阶段是院士评选流程的起始阶段,此阶段中候选院士需要准备并提交个人材料,这些材料将被用来评估候选院士的学术成就和贡献。
申报材料需要包括个人简历、科研成果、学术论文、专利成果等。
此阶段的严格审查旨在确保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候选院士需提供充分的证明材料来支持其学术成就和贡献。
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指南

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指南
摘要:
一、引言
二、2023年院士增选名额及分配
三、增选院士的资格和条件
四、增选院士的程序和步骤
五、中国工程院的使命和责任
六、结论
正文:
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工作已经启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本次增选的相关指南。
首先,2023年院士增选名额为不超过90名。
具体分配如下: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0名,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0名,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10名,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10名,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10名,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10名,农业工程学部10名,医药卫生学部10名。
其次,增选院士的资格和条件如下:候选人需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在工程与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具有较高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同时具备良好的科学道德和职业操守。
增选院士的程序和步骤主要包括:提名、资格审查、公示、初选、公示、终选等。
具体流程如下:各渠道提名候选人;工程院对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确定有效候选人;对有效候选人进行公示;组织初选,产生初步候选人;对初
步候选人进行公示;最后,工程院全体院士投票终选,产生新增院士。
中国工程院的使命和责任是:发挥工程科技在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我国工程科技的繁荣和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已经展开,新增院士名额共计90名。
院士评审规则

院士评审规则【最新版】目录1.院士评审规则的概述2.评审规则的具体内容3.评审规则的实施与监督4.评审规则的修订历史5.结论正文一、院士评审规则的概述院士评审规则是指对于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评选过程中所遵循的规范。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代表着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杰出人才。
因此,院士评审规则的制定旨在保证院士评选的公平、公正、公开,选拔出真正具有杰出成就的人才。
二、评审规则的具体内容1.评选标准:院士评选以学术成就、技术贡献、科学发现和工程实践为主要评价指标,要求参评者在相关领域具有系统的、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具备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2.评选程序:院士评选分为推荐、初选、评审和选举四个阶段。
推荐阶段,相关单位和个人可对符合条件的候选人进行推荐;初选阶段,各学部对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和初步筛选;评审阶段,各学部组织评审委员会对初选候选人进行详细评审;选举阶段,院士大会对评审结果进行投票表决,产生新当选院士。
3.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由各学部常委会聘请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专家组成,负责对初选候选人进行详细评审。
评审委员会成员应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客观公正的态度,以确保评审结果的权威性。
三、评审规则的实施与监督为了确保院士评审规则的顺利实施,各学部应按照规定程序组织评审工作,切实加强对评审过程的监督。
同时,评审规则还规定了严格的回避制度,以避免利益冲突。
对于违反评审规则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确保院士评选的公正性。
四、评审规则的修订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院士评审规则也经历了多次修订。
每次修订都旨在更好地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评审制度,保证院士评选的公平、公正、公开。
五、结论院士评审规则是我国院士评选的重要依据,旨在选拔出真正具有杰出成就的人才。
通过明确评选标准、规定评选程序、组建评审委员会以及实施回避制度等措施,评审规则保证了院士评选的公平、公正、公开。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一、概述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是中国科学院为规范院士选举和管理工作而制定的一项规章制度。
本章程旨在确保院士的选拔具有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则,促进科学院的科研和学术发展。
二、院士的资格与条件1. 院士的资格:任何中国公民,无论国籍、种族、性别、宗教信仰或者政治立场,只要在科学研究、教育或者工程技术领域有突出贡献,并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均可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 院士的条件:候选人需满足以下条件:a. 在科学研究、教育或者工程技术领域有杰出的学术成就;b. 在相关领域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c. 在学术界或者科研机构中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d. 年龄普通不超过70岁。
三、院士的选举程序1. 提名阶段:a. 任何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研团体或者院士本人均可提名候选人;b. 提名需提交候选人的个人简历、学术成就、科研成果等相关材料;c. 提名截止日期为每年的3月31日。
2. 评审阶段:a. 科学院设立专门的评审委员会,由院士组成;b. 评审委员会根据提名材料,对候选人进行评审,并确定候选人的初选名单;c. 初选名单将在科学院官方网站上公示,接受公众的意见和反馈;d. 评审委员会将根据公众的意见和反馈,对初选名单进行最终确定。
3. 选举阶段:a. 选举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组织进行;b. 学部主席团将根据评审委员会的最终确定名单,进行院士的选举;c. 选举结果将在科学院官方网站上公示。
四、院士的权益和责任1. 院士的权益:a. 享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荣誉称号;b. 参预科学院的学术研究和决策;c. 参预科学院的重大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d. 享有科学院提供的相应奖励和福利。
2. 院士的责任:a. 积极参预科学院的学术研究和决策,为国家的科学事业做出贡献;b. 指导和培养青年科学家,推动科学院的学术传承和创新发展;c. 维护科学研究的诚信和学术道德,保持学术界的公正和公平。
五、院士的退出机制1. 院士因年龄或者身体原因无法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可以主动申请退出院士;2. 院士在科学研究中发生严重违反学术道德或者诚信的行为,科学院可以依据相关规定取销其院士称号;3. 院士因其他原因再也不符合院士资格条件的,科学院可以依据相关规定取销其院士称号。
2023院士评审流程和时间

2023院士评审流程和时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院士评审成为评价科学家学术水平和学术成就的重要标准之一。
作为我国高水平科技人才的代表,院士评审流程和时间备受关注。
下面将详细介绍2023年院士评审的流程和时间安排。
一、院士评审流程1. 提名阶段:在2023年初,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将公开向全社会接受院士提名。
任何科研单位、高校、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技界人士都有权提名合适的候选人。
被提名人应具备卓越的学术成就、在所从事领域具有国际领先地位、有深远影响力和杰出贡献,并得到提名人的书面同意。
2. 推荐阶段:提名截止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将对所收到的提名进行初步审查,确定入选候选人。
然后由两院分别成立评审委员会,由专家学者组成,对候选人进行细致的学术评审,包括查阅其学术论文、学术报告、科研项目和学术成果等。
3. 评审阶段:评审委员会将根据候选人的学术水平和学术成就进行评审,并形成初步评审结果。
接着,评审委员会将组织专家学者对初步评审结果进行讨论,审议候选人是否符合当年院士评选的标准和条件。
4. 投票阶段: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学者根据讨论结果,对候选人进行投票。
投票结果经过汇总后,由两院院士大会决定入选院士的人选。
5. 公示阶段:入选院士的名单将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官方网站上公示,为期三个月。
在公示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对入选院士提出质疑或异议。
6. 正式公布:公示期结束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将正式公布入选院士的名单,并颁发院士证书。
同时,入选院士将参加颁奖典礼和入院仪式。
二、院士评审时间安排1. 提名阶段:2023年初开始接受提名,截止日期为2023年3月底。
2. 推荐阶段:提名截止后的一个月内,进行初步审查和确定入选候选人。
3. 评审阶段:推荐阶段结束后的一个月,进行详细的学术评审并形成初步评审结果。
4. 投票阶段:评审阶段结束后的一个月,进行投票和决定入选院士名单。
5. 公示阶段:投票阶段结束后的一个月,将入选院士名单公示,为期三个月。
2023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标准

2023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标准摘要:一、引言二、2023 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标准三、中科院院士增选流程四、中科院院士增选的重要性五、结论正文:一、引言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科学研究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象征着学者在某一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2023 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工作已经启动,本文将重点介绍2023 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标准。
二、2023 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标准1.学术贡献:候选人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果,对学科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学术影响:候选人的学术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
3.创新能力:候选人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4.科学道德:候选人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学风正派。
5.社会责任:候选人在承担科研任务的同时,关注社会问题,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中科院院士增选流程1.候选人提名:由现任院士、学术团体、有关部门提名候选人。
2.资格审查:对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确保候选人符合基本条件。
3.学术评审:对候选人的学术成果、学术影响、创新能力等进行评审。
4.公示:对通过评审的候选人进行公示,征求社会意见。
5.终选:根据公示结果,最终确定当选院士名单。
四、中科院院士增选的重要性中科院院士增选工作对于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选拔出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有利于激发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同时为我国培养和储备了一批科技领军人才。
五、结论2023 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标准着重关注候选人的学术贡献、学术影响、创新能力、科学道德和社会责任。
院士评选流程和时间

院士评选流程和时间
院士评选流程一般如下:
1. 提名阶段:主要是通过拟推荐、自荐等途径,向相关课题组、学术机构等提交院士提名。
2. 材料审查阶段:评选机构或专家委员会对提名材料进行审查,包括评估被提名者的学术成就、科研贡献等方面的资料。
3. 评审委员会审议阶段:由专家评审委员会对通过材料审查的候选人进行复审并进行综合评估。
4. 公示阶段:将评选结果公示,并公开征求意见或留意延续时间,接受社会各界对评选结果的监督和意见反馈。
5. 终审阶段:评审委员会终审,确认最终评选结果。
6. 选定阶段:最终确定被授予院士称号的人选,院士资格正式确认。
至于时间,每个国家和学术机构不同,评选的时间会有所差异。
一般评选会经历数个月到一年左右的时间。
具体的时间安排一般由评选机构或学术机构负责人决定,并公布给申请人。
院士评审规则

院士评审规则摘要:一、院士评审规则简介1.院士评审的定义和意义2.我国院士评审制度的历史和发展二、院士评审的主要流程1.候选人提名2.资格审查3.学术评审4.公示及异议处理5.最终评审结果公布三、院士评审标准和要求1.学术成就和贡献2.学术道德和品质3.国际影响力和合作精神四、院士评审制度的意义与挑战1.对于推动我国科技发展的作用2.面对时代发展需求的改进与完善3.国内外院士评审制度的对比与借鉴正文:院士评审规则是我国科技界最高荣誉的评审体系,旨在选拔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学者。
本文将为您介绍院士评审规则的相关内容。
一、院士评审规则简介院士评审是指对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专家学者进行选拔和认可的过程。
这一制度旨在激励科技工作者不断创新、勇攀科技高峰,为我国科技事业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我国院士评审制度自成立以来,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不断完善的评审规则为选拔出高质量的院士提供了保障。
二、院士评审的主要流程院士评审过程主要包括五个阶段:1.候选人提名:由现任院士、学术团体、政府部门等有关方面进行提名。
2.资格审查:对提名候选人进行基本信息、学术成就等方面的审查,确保候选人符合基本条件。
3.学术评审:对通过资格审查的候选人进行学术成果、学术影响等方面的评价,以衡量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贡献。
4.公示及异议处理:对通过学术评审的候选人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如有异议,将进行调查核实。
5.最终评审结果公布:在公示期结束后,对无异议的候选人正式授予院士称号,并向社会公布。
三、院士评审标准和要求院士评审标准涵盖了学术成就、学术道德、国际影响力等方面。
1.学术成就和贡献:候选人需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2.学术道德和品质:候选人应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品质,遵守学术规范,尊重同行,乐于奉献。
3.国际影响力和合作精神:候选人需具备较强的国际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为提升我国科技事业的国际地位贡献力量。
院士评选流程

院士评选流程一、概述。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是对杰出科学家的褒奖和肯定。
院士评选是一个严肃而庄重的程序,需要经过严格的甄选和评审。
下面将介绍院士评选的流程和相关要求。
二、提名。
1. 候选人提名,一般由单位提名,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
提名人应当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和资历,对被提名人的学术成就和影响有一定了解。
2. 提名材料,提名材料包括被提名人的个人简历、学术成就、科研成果等相关资料。
这些材料需要真实、完整、客观地反映被提名人的学术水平和贡献。
三、初审。
1. 专家评审,提名材料经过初审后,由院士评选组织委员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
专家评审主要是对被提名人的学术成就和贡献进行审核和评价。
2. 材料审查,初审主要对提名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确保提名材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公示。
1. 公示期,初审通过的候选人名单将在院士评选组织委员会指定的媒体上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30天。
公示期内,社会各界可以对候选人提出异议和意见。
2. 异议处理,对于公示期内提出的异议和意见,评选组织委员会将进行认真核实和处理。
如经核实属实,将取消候选人的资格。
五、评审。
1. 专家评审,公示期结束后,由院士评选组织委员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终审评审。
专家评审主要是对候选人的学术水平和贡献进行最终评价。
2. 终审结果,终审评审结束后,院士评选组织委员会将根据专家评审结果确定最终的院士当选名单。
六、公布。
1. 公布结果,院士当选名单将在院士评选组织委员会指定的媒体上进行公布,公布后即正式成为我国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院士。
2. 颁证仪式,当选的院士将在院士评选组织委员会指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庄重的颁证仪式,颁发院士证书和勋章。
七、总结。
院士评选是一项严肃而庄重的程序,需要经过严格的提名、初审、公示、评审和公布等环节。
通过这一流程,最终确定具有卓越学术成就和影响的科学家成为我国的院士,以表彰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杰出贡献。
院士评审规则

院士评审规则
一、院士评审简介
院士评审是指对具有较高学术成就、科技创新能力、工程技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的专业人士进行评价和选拔的过程。
在我国,院士被誉为国家最高学术称号,具有极高的荣誉地位。
院士评审旨在选拔一批德才兼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尖人才,为国家科技创新和发展贡献力量。
二、院士评审标准
1.学术成就:院士应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学术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2.科技创新:院士应具备突出的创新能力,主持或参与过重大科技项目,对科技创新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工程技术:院士应具备丰富的工程技术经验,主持或参与过重大工程项目,对工程技术领域有重要贡献。
4.社会影响:院士的成就和贡献应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为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三、评审流程
1.申报阶段:符合条件的个人或单位可向相关部门提交申报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学术成果、工程项目等。
2.初选阶段:评审机构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查,筛选出符合评审条件的候选人。
3.公示阶段:将初选出的候选人及其主要业绩在相关媒体和平台上进行公
示,广泛征求社会意见。
4.终选阶段:评审机构根据公示反馈和社会评价,综合评定候选人资格,最终确定院士人选。
四、注意事项
1.材料准备:申报人需认真准备申报材料,确保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2.申报时间:请注意申报截止时间,按时提交材料。
3.公示期间反馈:公示期间,社会各界人士可对候选人提出意见和建议,有关部门将认真听取并及时处理。
总之,院士评审是一项严肃、严谨的过程,旨在选拔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尖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士评选流程和时间
院士评选是指通过严格审核和评估程序,推荐优秀科学家成为国家科
学院、工程院和社科院的院士,是国家高科技人才的最高荣誉称号。
那么,院士评选的流程和时间又是怎样的呢?
院士评选的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提名、评审、公示和选举。
首先是提名环节,由院士和相关单位、科技组织、科技工作者等提名。
提名本身是匿名的,旨在保证公平公正。
然后经过组织、单位、地方、中央的多级审核,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候选人,并形成初步候选名单。
接着是评审环节,根据初步候选名单,成立专家评审组,对候选人进
行综合评审,综合考虑科学成就、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等方面,精心
筛选出具有一定代表性、世界级水平的科学家作为最终候选名单。
然后是公示环节,公示最终候选名单,接受社会监督和专家意见。
社
会可以对候选人提交反映意见,也可以对评审过程提出质疑。
评审组
对反映意见进行核实,认真研究各方面情况,并自行组织了解候选人
研究内容、态度、职业操守等情况。
同时,还利用各种媒体公开候选
人的主要科研成果。
这一环节旨在保障透明度,公正公平。
最后是选举环节,由院士大会进行选举,通过有票表决的方式,确定
当届的院士名单和院士长。
选举的权力和职责由全体现任院士行使,
旨在保证评选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体现科学家的精神和学术自由。
除了流程,院士评选的时间也是固定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科学院院士章程》规定,院士评选周期为五年一次,每届评选程序为
一年左右。
具体的时间节点大致如下:
1、提名:每届评选评审委员会成立后,公布评选的年度和提名文件,开始接受提名。
提名期一般在11月至次年2月间。
2、初步筛选:组织全国范围内相关单位开展初步筛选,初步筛选的结果应于当年6月底前报送评选办会办。
3、专家评审:专家评审阶段包括付诸尽职审查和人员综合论证,于当年11月底前结束。
4、公示:最终候选人名单公示期一般在12月至次年1月间,期间可
以提交反映意见。
在反映期结束后,对所有反映情况进行审核、对照、确认及回复,并将有关情况报评选办会办。
5、选举:由各学部分别组织推荐候选人、列为选举候选人、选举当届
院士和聘任院士长。
每学部选举的名额以应选总数的不超过一半为原则。
总的来说,院士评选是一个严格、公正的评选过程,旨在评选出代表中国科技最高水平,具有国际影响和威望的杰出学者和科学家,是全国科学技术界最高荣誉和权威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