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合集下载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教案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教案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教案(精选17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浙江金华双龙洞的奇异景观。

2、了解作者按游览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及过渡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3、概括景物特征,了解作者把景物特征写具体的方法,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4、学习孔隙一段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指导学生把事物特点写具体。

【教学重点】1、了解过渡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概括景物特征,了解作者把景物特征写具体的方法,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学习孔隙一段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指导学生把事物特点写具体。

【教学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叶圣陶老先生从金华出发,经过罗甸就渐渐入山,山路上的景象一片明艳,耳边溪流潺潺,带着愉悦的心情,来到了双龙洞。

(板书:金华→罗甸→山路)二、默读课文,理清作者写作顺序,明确学习重点1、请同学们迅速默读课文四至八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游览了双龙洞的哪些地方?用圆圈在书上圈出。

(学生按教师提示板书:→外洞→孔隙→内洞)2、作者运用六句话把描写这些景点的段落连接起来,默读课文,画出这些句子,读一读,体会他们的作用:⑴ 学生汇报、教师投影、学生朗读。

⑵ 教师:这样各段落构成一个整体,使课文的结构显得更加严谨。

3、过渡:作者重点描写了外洞、孔隙和内洞,这三处景观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作者怎样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的。

三、细读课文,了解景物特点,体会作者写法1、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一想:外洞有什么特点?⑴ 学生汇报。

(板书:宽敞)投影: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在那里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教师:运用数字说明,可以使表达更清楚。

⑵ 通过朗读表达你对外洞宽敞特点的理解。

过渡:外洞高大,让人豁然开朗,内洞却有另一番景象!2、默读文章第六、七自然段,概括内洞的特点:⑴ 学生汇报谈体会。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5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引导学生掌握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进行记叙的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五十年前的4月14日,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曾游览过一个地方,并且把他游览的经过写了下来,这个地方就是浙江省金华的双龙洞。

这节课,让我们随叶圣陶老爷爷一起去游览一番吧!2、出示课题,(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指名读,齐读。

课题中的“记”是什么意思?(“记”即记录之意,记的是游览的经过情形。

本文是一篇游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出示生词:“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指名认读,教师和学生共同正音。

教师强调生字“浙”的读音是zhè,不要读成zhé;“蜿”的读音是,不要读成;“蜒”字中间是“廴”,不是“辶”。

要求学生在读写时注意。

3、相机理解如下词语:油桐、溶洞、石钟乳、石笋(教师相机展示图片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4、再默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记叙了游金华双龙洞的经过。

)三、探寻游踪,理清条理1、再读课文,作者从金华出发,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游览双龙洞的?(游览顺序)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点?根据作者游览的顺序,画一张游览示意图。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精选3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精选3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1、教养:⑴学习本课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⑵按游览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和主要内容。

⑶归纳中心思想,练习按文章叙述的方法给课文列提纲。

⑷通过学习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教育:教育学生要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3、发展:学生的观察力、综合概括能力、背诵能力等。

【教学重难点】1、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2、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作者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幻灯片、幻灯机、录像带、录像机等。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学会生字词,通读课文。

2、理清课文的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3、教学课文一、二、三段。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导入课题,板书题目齐读题目,指导理解“记”的意思。

二、通读课文,说说课文大概写了什么三、检查预习情况,指导读准生字词四、理清条理,给课文分段1、问:按游览的顺序,课文可以分几段?怎样分?2、检查分段情况,指导分段。

五、再读全文,说说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游览的路线是怎样的板书:金华城──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六、讲读课文一至三段1、作者出了金华城,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默读课文说说。

(映山红)、(油桐)、(沙土)、(新绿)、(溪流)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给作者的感受怎样?(板书:一片明艳)3、观看录相,亲自感受。

你觉得路上的景色如何?指导感情朗读。

4、作者还听到了什么?溪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时而窄,时而宽,时而缓,时而急的变化?观看录相,然后说说。

5、作者为什么要写路上看到的景色?这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6、作者先游览了洞口,你觉得洞口有什么特点?(板书:突兀森郁)理解这个词是什么意思?7、外洞又有什么特点?读读文中的句子,仔细体会,然后说说。

8、观看录相,亲自感受。

感情朗读写洞口和外洞的语句。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教案(精选11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教案(精选11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文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

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洞;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

文章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游览的时间和地点。

又以简洁的语言写了途中所见的景物,用“眼前一片明艳”概括了山区生机盎然的春色。

再以具体、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双龙洞的特点。

在记叙中,作者的语言朴素,真实可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过程与方法:通过感悟按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学习有条理叙述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和朴实。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学情分析:本课时一篇游记,学生对这样的文章比较熟悉,游览的顺序明线清楚,暗线溪水,需要指导学生慢慢体会。

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的方法很有必要。

教法与学法:读画结合,读思结合,读写结合的方法学习本文。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中间有谁去过溶洞,那里的景象是怎样的?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师总结: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不仅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的风光,而且在地下也有着很多奇妙的景观。

其中溶洞就像童话世界中的迷宫……课件出示“溶洞、石钟乳、石笋”等词语及图片,学生认读理解词语。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知的事物入手,易于激发学习的兴趣。

及时认读词语欣赏画面,易于强化认知。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案(通用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案(通用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案篇1简析:本文是一篇游记,文章条理清晰,语言浅显易懂,描写的又是我国的名胜。

所以讲这一课时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为了让学生能深刻地领会双龙洞的特点,在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播放有关双龙洞画面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学会其中9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写作方法。

4、阅读与想像相结合,了解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5、能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双龙洞的特点,向别人介绍某一景点。

6、能概括地总结双龙洞的特色。

教学重点:1、了解外洞、空隙和内洞的特点。

2、分清文章的主次内容并领会作者这样写的原因,从而学习其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由进内洞时作者的感觉体会空隙的特点。

2、在领会作者写作目的的基础上,学习其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浙江金华双龙洞的资料,教师可准备有关双龙洞风景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气氛,导入新课谈话导入。

(教师可从衣着上影响学生的感觉)我今天特高兴,因为叶圣陶爷爷要带我去浙江金华的双龙洞游览去呢!(等孩子露出羡慕的神态时接着说)你们想去吗?那好,现在我们就跟着叶爷爷到那里去看看吧!(出示课题)二、自读课文,理清路线1、引导学生在读课文时找出作者所游览的景点,并排列顺序。

2、找出表示作者游览景点产生变换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3、用做小导游的方法(准备好导游的工具)激励学生细读课文,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并请学生按顺序写出几个景点。

板书;(路上、洞口、外洞、空隙、内洞)三、探讨主次,学习写法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再读课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通用6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通用6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通过语言文字的感知了解孔隙、内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课前准备:收集材料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昨天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游览了浙江金华的双龙洞,从金华出发经过罗甸渐渐入山,一路上迷人的风景伴着我们。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双龙洞的外洞,外洞可真大啊!二、学习“孔隙”部分过渡:令人惊叹的是从外洞到内洞必须经过孔隙,这是一条约10米长的水道,相信水上之旅一定会为这次游览增添许多情趣。

让我们到孔隙去看看吧!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5小节,找出一个表示作者心情的词语。

(好奇)(1)作者因为什么好奇?(船小、船进出孔隙的方法与众不同)(2)出示文字,练习朗读。

请大家看这句话,练一练试着把好奇的语气读出来。

指名读,生齐读。

(3)船这样小,进出的方法又是这样特别,跟孔隙有关吗,说明什么?(生答师书:孔隙:窄小)2、过渡:穿过这样窄小的孔隙有怎样的感受呢?(1)出示文字,体会感受请同学们用心读这段文字,体会作者的心情是否发生了变化?(害怕、紧张、危险)(2)你能把这种紧张、危险的感受读出来吗?先自己练一练。

(3)出示画面、文字:同学们练的好认真,我也想读一读。

(4)谁也想读,指名读。

(5)出示画面、文字:我们一起读,老师也为大家配上画面、音乐。

3、小结:出示画面:这正是古诗所说“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正是一种奇妙的游览方式,有“水石奇观”之誉。

4、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孔隙的奇妙。

师引读第5小节。

三、学习“内洞”部分过渡:内洞又有怎样奇特的景色呢?1、请同学们自由读6、7小节,来到内洞有什么感受?在书上划出有关词句,愿意的话周围同学可以交换一下自己的看法。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案优秀8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案优秀8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案优秀8篇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们充分准备教案,可以提高教学反馈和改进能力,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案优秀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华双龙洞的奇特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美山河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分清课文主次的阅读能力,学习本课抓住事物特点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4、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当你置身于大自然的山水之间,一定会对它的神奇秀丽发出赞叹,一定想把你的感受告诉别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游记,这就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叶圣陶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

(板书课题)二、展示资料,了解双龙洞同学们,看完资料后,你对双龙洞了解了多少?请你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三、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让学生读,识记,重点强调浙字的读;蜒字的写法。

2、同桌互读,互相指正。

四、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作者游览了那几个主要景点?除此之外还写了哪些内容?2、试着画一画作者的游览路线图。

五、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着重理解下列内容。

1、不了解的事物:映山红、油桐、石钟乳、石笋。

2、不理解的词、句:突兀森郁、盘曲而上、蜿蜒、颜色各异、或浓或淡、新绿、十来栋房子六、通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一、回忆课文内容。

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和文中描写的主要景点。

二、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

你最想了解哪个景点?选择其一,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提供自学提示:1、这个景点有什么特点?自己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2、作者的感受是什么?3、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感受吗?三、汇报自学情况。

(一)孔隙部分1、孔隙的特点是窄、矮、陷。

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来:(1)船大小的描写(读有关句子)(2)对进洞方式的描写(读有关句子)(3)对自己感受的描写(读有关句子)学生互相补充,各抒己见。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通用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通用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通用5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了解游览顺序,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双龙洞内孔隙的特点。

4、领悟移步换景的游记特点,体会并运用作者将见闻和感受结合,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的表达方式。

重点难点1、学习按游览顺序记叙的方式和感受孔隙窄小的特点。

2、指导学生运用常见的事物,结合自己游览的感觉,把景物特点写具体,使人身临其境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有关表现祖国大好山河的风景图、金华双龙洞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做成ppt课件。

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读课文、认生字、标自然段,制作作者游览过程示意图,现场用展示台予以展示呈现。

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本学期我们要养成的第一个良好行为习惯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是呀,多出去走走,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可以感受大自然的奇丽壮观。

今天,我们就跟随叶圣陶先生继续到浙江金华的双龙洞游玩,好不好?2、板书课题,齐读。

那我们这节课将带着怎样的问题去游玩呢?请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出示目标)二、复习旧知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弄清了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了作者所看到的路上的美丽景色。

那么谁来说说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路上的景色怎样?。

(生说,师板书)(一)扣词句,抓特点——学习“洞口、外洞”。

过渡:路上景色如画,但我们目的地不在这里,我们目的地在双龙洞。

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出示课件)说说洞口和外洞分别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画出相关的句子。

用一个词总结其特点、板书:(大)(二)入情境,悟特点——学习“孔隙”。

《记金华的双龙洞》全国优秀教学设计4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全国优秀教学设计4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篇6【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

2、阅读与想象相结合,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都去过或听说过什么著名的风景区吗?哪儿怎么样?请用一、二句话跟大家做个介绍。

2、同学们只知道这儿很美,可是老师如果要求把它的美写出来时,往往不知怎么写。

怎么解决这一难题呢?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游记记金华的双龙洞。

这是现代著名的作者叶圣陶爷爷的。

我们认真学习课文,欣赏双龙洞的美丽景象,学习叶圣陶爷爷的写作方法,好吗?二、快速默写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读后提问:按游览顺序,全文可分为几段?2、全班讨论,确定段落的分法。

3、结合分好的段落,要求学生按顺序说说作者游览了几个景点?请一学生上台画一画游览示意图。

三、学习课文1、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⑴作者在去双龙洞途中,沿途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观赏。

(放映经过选择的录像,看看山景)⑵反馈问题时引导学生分步进行:①先找出沿途看到的景物。

②再说说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③最后说作者看到这些景物有什么感受。

生边回答师边板书:景物──映山红油桐砂土新绿特点──多色白色粉红色或浓或绿感受──一片明艳阳天⑶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这一幅明艳的彩色画卷。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⑴作者听到了什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听听山中的溪流的声音。

放映录象,学生看到了溪流沿山而下的景象,并听到了不时变化的溪声。

⑵讨论:溪水是怎样往下流的?声音有什么变化?⑶生自由汇报。

3、课题是《记金华双龙洞》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笔墨去写沿途的景色?学生讨论后自由汇报:生:沿途景色已如些美丽,双龙洞位于其中,自然更值得一游。

生:作者游兴很高,心情舒畅,借沿途所见抒发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过渡:去双龙洞的沿途景色已经如此迷人,那洞中景物一定更值得一看,让我们和作者一道去玩赏,去领略吧!4、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读后说说作者看到的景象和感受?引导学生抓住如下要点:山:突兀森郁,很有气势。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学设计 3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学设计 3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要求:1、通过语言文字的感知了解孔隙、内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课前准备:收集材料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昨天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游览了浙江金华的双龙洞,从金华出发经过罗甸渐渐入山,一路上迷人的风景伴着我们。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双龙洞的外洞,外洞可真大啊!二、学习“孔隙”部分过渡:令人惊叹的是从外洞到内洞必须经过孔隙,这是一条约10米长的水道,相信水上之旅一定会为这次游览增添许多情趣。

让我们到孔隙去看看吧!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5小节,找出一个表示作者心情的词语。

(好奇)(1)作者因为什么好奇?(船小、船进出孔隙的方法与众不同)(2)出示文字,练习朗读。

请大家看这句话,练一练试着把好奇的语气读出来。

指名读,生齐读。

(3)船这样小,进出的方法又是这样特别,跟孔隙有关吗,说明什么?(生答师书:孔隙:窄小)2、过渡:穿过这样窄小的孔隙有怎样的感受呢?(1)出示文字,体会感受请同学们用心读这段文字,体会作者的心情是否发生了变化?(害怕、紧张、危险)(2)你能把这种紧张、危险的感受读出来吗?先自己练一练。

(3)出示画面、文字:同学们练的好认真,我也想读一读。

(4)谁也想读,指名读。

(5)出示画面、文字:我们一起读,老师也为大家配上画面、音乐。

3、小结:出示画面:这正是古诗所说“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正是一种奇妙的游览方式,有“水石奇观”之誉。

4、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孔隙的奇妙。

师引读第5小节。

三、学习“内洞”部分过渡:内洞又有怎样奇特的景色呢?1、请同学们自由读6、7小节,来到内洞有什么感受?在书上划出有关词句,愿意的话周围同学可以交换一下自己的看法。

2、讨论(1)“黑”:从哪儿感受到的?(这是作者刚进内洞时的真切感受。

)(2)“大”:从哪儿感受到的?(“进”是一个量词,有一种平房分为前后几排,一排称为一进,一进大约八、九米,十来进就有(100)米左右。

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通用12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通用12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生字。

能力目标:在充分阅读、理解、感悟的基础上体会并学习游览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及过度句在文中的作用。

学习“空隙”一段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

情感目标:了解金华双龙洞奇异的景象,产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1、以本课为例继续训练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2、在充分阅读、理解、感悟的基础上体会并学习课文联段成片的方法。

第1页共64页3、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

教学难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抓住景物特点,仿写一段话。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个生字。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找到文章的过渡句。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说一说我们学过那些叶老写的文章。

请同学说一说自己在课外读过哪些叶老写的文章。

二、新授。

(一)学习生字。

1、默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本课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两个同学互相读这些生字,要求读准字音2、生字从课文中走了出来,出示会认的生字,你们认识吗?找同学读。

全班齐读。

回忆课文中所组的词语。

全班齐读词语。

3、出示会写的生字。

分成小组利用部首查字法,把这些生字注上拼音小组内读这些生字,把字音读正确读课文中的词语4、记住生字字形。

自己看生字,找到易写错的地方同学互相交流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说一说怎样写才能漂亮自己练写生字全班进行交流5、这些生字你们都认识了,能把课文读得更加熟练吗?自己练习朗读课文请同学读课文全班齐读课文6、课文中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你还不理解,画下来。

查阅汉语词典,掌握词语的.意思请同学交流这些词语的意思,说一说他们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5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已喜欢的段落。

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语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以学生的“春游”创设情境。

师:“老师当导游,带你们到金华的双龙洞游玩,好吗?汽车开动着,看看那里的景色怎么样。

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学们现在下车,我们一边登山一边欣赏这优美的景色吧!(这一创设的春游情境不知不觉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兴趣盎然。

)二、整体感知,拟定郊游1、播放游览双龙洞的情境录象。

(看录象后,双龙洞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学生通读全文,边读边圈出生字新词,并在课堂练习本上拟出游踪,请一生到黑板前画出导游图,教师和其余学生一起协助修正、定图。

从整体上感知全文,拟出游览路线,学生头脑中有清晰思路,为下面的分景点学习打好基础。

3、检查自学情况(1)列火车检查生字新词,指导写好“蜿蜒、臀部、稍微、孔隙”等词语。

(2)最后修订游览线路:途中——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三、游览景点,挖掘特点紧紧扣住每个景点不同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想象等多方面感官,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学习游记的写作方法。

(一)领悟美,感受情──学习“路上”1.课文中哪些是写路上的?2.把描写路上美的句子找出来,想想美在哪里?全班齐读这些美句。

(教师把剪贴画“路上”放在导游图中路上位置)3.“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这句话写作顺序怎样?这么多颜色,你感觉怎么样?这么美的句子值得我们好好品读。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案(最新8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案(最新8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案(最新8篇)篇一:《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记叙的金华双龙洞的奇异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给课文分段,写出课文的提纲,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过渡句在课文中的作用。

了解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4、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会用“稍微”、“时而”造句。

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6、学习“孔隙”一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情感,了解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2、了解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习“孔隙”一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谈话引入1、齐读课题,从课题中知道些什麽?你还想知道些什麽?2、老师引入:既然同学们想知道那麽多有关浙江金华双龙洞的情况,今天咱们也和叶老先生一起去游览双龙洞,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你们想去吗?二、指名分读课文,找出表示游览顺序变化的语句,讨论分段:按游览顺序可分六段:第一段:(1自然段)第二段:(2~3自然段)第三段:(4自然段)第四段:(5自然段)第五段:(6~7自然段)第六段:(8自然段)三、再读课文,扫清生字新词障碍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新词二、指名说说本课叙述顺序三、学习第三段1、当叶老来到双龙洞口,他都看到了什麽?有什麽感觉?指名读课文。

2、集体讨论:山:相当高、突兀森郁,感觉有气势。

洞口:像桥洞,很宽。

外洞:高、大、像大会堂,可容800~1000人,不觉拥挤。

3、自由读文,作者采用什麽句式来写的?(比喻)4、归纳段意。

四、学习第四、五段1、合作小组自学,提纲:读课文,标出孔隙、内洞的特点。

想:是怎样写具体的?用了什麽方法?2、集体讨论:孔隙:窄,只能容两人并排仰卧的小船。

矮:小船进出靠人工拉,人仰卧在船内。

险: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头稍微抬起一点儿,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昏暗、八九米长。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五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五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五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篇一一.教学要求: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内洞、外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2.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的前三段向我们介绍了作者游览的时间、目的地以及一路上的见闻,那盘曲而上的盘山公路,那令人眼前一片明艳的山路景色,那时时变换调子的溪流声……是多么迷人啊!那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又各有什么特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总体感知:1.初读课文,理清条理:A、请大家打开书55页,读读课文4--8自然段,看看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B、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了解。

C、指名学生回答,并征求全体同学意见。

D、板书:外洞孔隙内洞2.再读课文,归纳特点:A、同学们再读读这几段,看看外洞、孔隙和内洞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B、学生阅读理解,教师巡视了解。

C、指名学生回答,征求其余同学意见。

D、板画并板书:(画出外洞、孔隙、内洞)3.小结过渡,布置下一步学习任务:其实呀,你们刚才谈的这些就是这几个地方的特点。

通过刚才两次读课文,我们知道作者游览了这几个地方,也知道了这几个分别有着这样的特点。

那,你对哪个地方最感兴趣呢?(了解学生大概情况)同学们都分别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地方,你们想让大家都来喜欢这里吗?那就要你们去细细地读文章,喜欢哪个地放就读哪个部分,看看你从文章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这些特点,然后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

通过你的理解,通过你的表达,把别人都吸引过来,好吗?我们这样去读:这个地方有什么特点?你是从文章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这些特点的?找到后就按平时读书的方法做上记号。

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1.学生阅读,做批注,教师巡视辅导,并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通用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通用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及新词。

2、了解按游览路线连段成篇的方法及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3、学习“孔隙”一段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了解金华双龙洞奇异的景象,产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双龙洞的奇异的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搜集资料、丰富课外知识,运用有关课外材料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初步了解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孔隙”和“内洞”是全文重点内容,也是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读中感悟,了解到“孔隙”和“内洞”景观特点。

【教学用具、学具准备】石钟乳、石笋图片数张,维美光盘。

【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金华──罗甸──山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简介作者叶圣陶。

3、学习生字词,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4、逐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5、练习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学生读课题)。

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从金华出发,经过罗甸,就渐渐入山了。

在山上,我们看到了哪些景物?二、学习课文1、学习二、三段:⑴默读,画出沿途景物。

⑵看到文中景物描写,你想说什么?⑶有感情读2、3段。

2、学习第五段:⑴过渡语:山上景色美,双龙洞呢?读课文,看我们随叶老游览了哪些地方?你最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板书(洞口、外洞、孔隙、内洞)⑵很多同学对“孔隙”和“内洞”感兴趣,那我们就先学习这两处,看孔隙。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优秀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优秀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优秀5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作者勤劳的小编惊云帮大家分享的5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的相关范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记金华双龙洞》教学设计篇一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八册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

一、说教材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

课文按游览的是顺序,依次写了洲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写了路上的景色明艳,溪流欢唱,外洞的宽敞,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小、险;内洞的黑、奇、大;在读者眼前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伦美奂令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欲望。

全文结构严谨,内容安排浑然一体,井然有序,两条线索(一是游览的顺序,二是泉水流经的路线)有机交融,贯穿始终;观察仔细,描写形象生动,景物特点鲜明;叙述有详有略,详写孔隙、内洞风貌突出了双龙洞的特色。

了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和落实“分清文章的主次”这一重点训练项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感受孔隙窄、小的特点是教学的难点。

选编本课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学习作者观察表达的方法,通过语言文字领略金华的双龙洞的神奇之美,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11个生字,学字其中9个。

正确读字浙江、森郁、聚集、合适、昏暗、稍微、额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通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

4、阅读与想象相结合,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三、教学设想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的教材训练重点,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在专教法上,我运用多媒体直观法,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寓教于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而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活动(精选7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活动(精选7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活动(精选7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活动(精选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活动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活动(篇1)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我们就随着叶圣陶爷爷,一起去游览金华的双龙洞,好不好?(板书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二、新授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能读懂什么,把不明白的地方划下来。

(师副板书)⑴你都读懂了什么?(4人)(如果学生只从句段说,提前安排一人)板书:入山、外洞、孔隙、内洞、出洞请你来你说你来,同学们知道得真多。

⑵那么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5人)对问简单的词语,可以说:你来谁来帮帮他?你明白了吗?请你说你能帮他解答吗?懂了吗?对学生有创造性的提问,可以说:你的想法很独特!多么独特的想法呀!与众不同,有创意。

敢于向权威挑战,了不起!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这个问题待会解决(副板书)老师把它记下来也把它记在这。

相信这些问题讲完课文后,你就会明白。

2、(指板书)那么,在这几部分中你最喜欢哪部分,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可以自己读,合作读,还可以画画,谈体会。

听明白了吗?开始。

全班汇报交流:刚才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很高,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入山:谁喜欢入山这部分?(字幕:2~3段)你来。

你准备用什么方式来交流?生:朗读、谈体会。

开始吧!师:多美的景色啊!谁还想交流?(入山时见到的溪流。

字幕:将“一路迎着溪流。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画线、) 为什么喜欢?生:用上了“时而”、“时而”、“时而”、“时而”这些词,写出了溪流的变化。

(课件:将4个“时而”变色)师:那谁能读出溪流的变化呢?你来读。

师:同学们来评价一下,他读的怎么样?师:那你能不能把溪流的变化读出来呢?生读。

(读得好时)师:你这一读,老师仿佛听见了溪流变换调子的声音。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4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4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4篇)作为一名教学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带来的4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小编给您的好友哦。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认知:1.通过自学,能读准生字,多音字字音,运用与结合课文等方法理解有关词语;2.了解叶圣陶的生平概况以及游记这一体裁的基本特点和有关溶洞方面的自然常识。

技能、方法:1.训练并初步掌握解词的几种基本方法,如查工具书、用近义词、借助图片、实物、结合句子,联系生活经验等。

2.训练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三要六不”,即读音要正确,声音要响亮,姿势要端正,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换读、不唱读、不读破格句。

注意手握书本的姿势与站立的姿势。

3.训练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性学习和交流,理解游览的顺序、景点以及文章的主次。

情意:通过朗读课文,体会祖国山水的自然和神奇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读通课文,理解词语,理清游览顺序,了解游览景点(画示意图),同时在网上或课外书上查找关于溶洞的一些图片和资料。

2.教师方面:①准备一幅叶老的人物像片以及他的有关作品集;②准备一盆杜鹃花;③有关溶洞的图片资料;④有关文字投影片。

第一张:①浙江合适稍微呈现②罗甸森郁聚集昏暗额角③系着绳子好奇的心情第二张:①突兀森郁合适盘曲而上变化多端聚集②头脑额角肩背臀部脚跟③杜鹃花映山红第三张:变化多端千变万化变化无穷千姿百态形态万千形象各异奇形怪状变幻莫测……第四张:朗读课文“三要六不”(略)第五张:关于石钟乳、石笋的小知识介绍(略)三、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练习审题:1.同学们喜欢春游吗?说说你游览过的地方、景点的特征以及游览后的感受。

2.正值阳春三月,正是旅游的好时机,50年前的今天,即4月14日叶圣陶老先生曾游览过一个地方——逐步板书:双龙洞(景点)金华(地方)记(可换“游”字,它是游记性文章的一般命题方法,如游苏州乐园、游常州恐龙乐园等)(二)学生汇报预习后的收获:说说通过自学了解了些什么,掌握了些什么,遇到什么困难,有哪些疑问。

关于《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三篇

关于《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三篇

关于《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三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

3.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写具体的。

2.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具准备:介绍双龙洞的VCD,课文录音带教学方法:自学法朗读感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到过哪些城市去旅游呢?它有什么独特的风光呢?今天,我们准备跟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到浙江省的金华去旅游,你想去吗?2.播放配乐的课文录音。

3.出示课题,释题引入。

[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1)课题中的记是什么意思?(记即记录之意,记的是游览的经过情形。

__是一篇游记。

)(2)叶圣陶爷爷游完双龙洞后是怎样写这篇游记的呢,让我们随着课文再观赏这神奇的双龙洞,好吗?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

二、探寻游踪,理清条理。

1.文中写到洞中双龙的句子有哪些?(这是双龙洞名称的由来)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游览顺序)3.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点?根据作者游览的顺序,画一张游览示意图。

(四人小组合作)[板书]4.汇报交流,理清作者游览的路线。

金华→罗甸→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三、品读交流,理解深化。

(一)品赏路上的见闻。

1.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来读一读。

2.交流: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板书:山色水声]3.引读第2自然段。

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景象。

4.理解句子一路迎着变换调子。

(老师朗读,学生想象,播放VCD)(二)游览外洞和内洞。

1.自由读第4自然段,外洞有什么特点?(洞口宽,洞内大)[板书:宽、大]2.导读洞口很宽,像。

走进去很大,仿佛体会打比方的独到之处。

3.我们随叶圣陶爷爷来到外洞,必须干什么?四人小组研读第5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从外洞到内洞的过程写具体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篇1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包含1个多音字:系)及新词,认读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游记中按游览顺序连段成篇的写作方法和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3. 学习“孔隙”的写法写一段话,从不同方面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4.了解金华双龙洞奇异的景象,产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情感。

2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想象力就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因此他们有想象的能力和基础,同时,有些学生可能已经去过金华的双龙洞,这些学生的发言、图片和录像都可能调动其他学生的想象力。

但有感情地朗读写景的文章,对学生来说恐怕有一定难度,还需教师指导。

写法的学习还需在深入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大胆尝试。

3重点难点1、准确把握金华双龙洞洞口、孔隙、内洞的特点,体会景观的奇异、美丽。

2、掌握孔隙写法,进行仿写练习。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词,理解相关“新绿、突兀森郁”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1.2学时重点1、重点:理解相关“新绿、突兀森郁”等词语。

理清文章层次。

4.1.3学时难点评1、难点:明确文章两条线索4.1.4教学活动活动1一、揭题、释题,读第一段1、揭题:今天,我们学习老作家、老教育家叶圣陶爷爷的游记──记金华的双龙洞。

2、释题:“记”是什么意思?3、读第一段。

活动2二、初读课文1、激趣:听说,双龙洞的景色非常奇特,我也真想去游览一番,你们想去吗?要想去,事先要对双龙洞有些了解,课文会告诉你。

赶快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遇到生字更要多读几遍。

快读吧。

2、自由读课文。

3、检查学习字词和课文的情况。

活动3三、理清顺序1、看,这是什么?(出示小红旗小黄帽)谁用的?说起导游这个职业,可真好,天南海北,游山玩水。

现在,有一个当导游的机会,你们想不想当?想当的都来当吧,现在,你们都是导游,就我一个游客。

(让一个女生起立)导游小姐,你怎么安排我今天的旅游路线?教你一个方法,可以画一张游览示意图。

怎么画?细细读课文,借助课文中地点转换的语句来画。

例如:四人小组合作制作一张。

一组板演。

导游小姐,你怎么安排我今天的旅游路线?你这个导游当得真好,这个旅游帽作为奖品奖给你。

活动4四、学习第二段1、刚才就我一个游客太冷清了,你们还是陪伴我一起来当游客吧。

现在让我们从金华出发到双龙洞去,请你注意欣赏沿途景物。

(出示相机)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你们也带了吗?下面请同学们当摄影师,把路上的美景拍摄下来,并且配上解说词。

(出示一张照片做例子)拍镜头时,要拍一个你最喜欢的景物,配解说词时,要使用文章的句子。

要完成这件工作,先要好好地朗读2~3段。

2、学生自由朗读2~3段。

3、讨论:⑴你拍了什么镜头?为什么拍了这了这个镜头?随学生出示图,补充介绍:映山红花色众多,有紫红、红、桃红、粉红、橙、金黄、雪青、纯白等颜色。

⑵还有谁也拍了这个镜头,你们愿不愿意来一次配解说词的比赛。

⑶猜一猜,油桐开的花是什么颜色的?出示图。

⑷出示实物,新绿。

4、看到大家拍了这么多的镜头,我也憋不住了,我让你们看看我拍的镜头,不过,我有一个问题。

(出示问题:溪声为什么会变换调子,溪流与双龙洞有什么关系?)播放录象,看完后讨论。

指导朗读。

5、一路上,有山有水,景色美丽,请你能否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些景色。

比如,叶圣陶爷爷就用了一个词──明艳,你用什么词?6、景色美,文章美,我们来把它背下来,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话背给同桌听。

活动5作业这堂课,我们游了路上,又游了洞口和外洞,玩得开心吗?今天回去,把你的见闻告诉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4.2第二学时4.2.1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通过感悟按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学习有条理叙述的表达方式,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和朴实。

4.2.2学时重点1、了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分清文章主次。

2、感受孔隙的低矮、窄小。

4.2.3学时难点学会运用恰当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篇2活动1复习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

齐读课题。

1.白板出示生词,检查学生认读。

2.指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复习游览的顺序:金华→罗甸→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活动2精度感受(一)欣赏路上的见闻。

1.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来读一读。

2.交流: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板书:山色水声)3.引读第2自然段。

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景象。

4.理解句子“一路迎着……变换调子。

”(老师朗读,学生想象。

)引导学生用“时而……时而……”练习说话 ,老师和学生互评。

(二)游览外洞和内洞。

1.自由读第4自然段,外洞有什么特点?(洞口宽,洞内大)教师板书:宽、大2.朗读“洞口很宽,像……。

走进去很大,仿佛……”体会打比方的独到之处。

3.师:我们随叶圣陶爷爷来到外洞,必须干什么?四人小组朗读第5自然段,体会是怎样把从外洞到内洞的过程写具体的。

4.交流:读了第5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孔隙的特点——窄、矮[板书:窄、矮]的感受——好奇、险[板书:险]5.朗读“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就登陆了。

”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形,体会的感受。

6.师:我们来到内洞,发现了什么?先自己理解第6自然段,再同桌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

内洞的特点——黑(一团漆黑)、奇(洞顶双龙,洞内石钟乳、石笋)、大 (比外洞大得多)板书:黑、奇、大的感受——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很大活动3学习讨论1、过渡:经过孔隙就进入了内洞,内洞又有什么特点呢?2、默读第五段,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3、指导理解每句话讲了什么,并结合理解“变化多端”、“颜色各异”等词,理解“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一句,概括出内洞的特点。

(板书:黑、奇、大)4、内洞确实很黑、很奇、很大,观看录相,欣赏体会。

四、游完了内洞,又排队出了洞。

活动4学习仿写你还去过哪些风景名胜?仿照本文的写法写一个小片段。

请两位同学读一读。

要注意游览顺序。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篇31、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浙江金华双龙洞的奇异景观。

2、了解按游览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及过渡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3、概括景物特征,了解把景物特征写具体的方法,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4、学习孔隙一段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指导学生把事物特点写具体。

1、了解过渡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概括景物特征,了解把景物特征写具体的方法,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学习孔隙一段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指导学生把事物特点写具体。

幻灯片。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叶圣陶老先生从金华出发,经过罗甸就渐渐入山,山路上的景象一片明艳,耳边溪流潺潺,带着愉悦的心情,来到了双龙洞。

(板书:金华→罗甸→山路)二、默读课文,理清写作顺序,明确学习重点1、请同学们迅速默读课文四至八自然段,想一想游览了双龙洞的哪些地方?用圆圈在书上圈出。

(学生按教师提示板书:→外洞→孔隙→内洞)2、运用六句话把描写这些景点的段落连接起来,默读课文,画出这些句子,读一读,体会他们的作用:⑴ 学生汇报、教师投影、学生朗读。

⑵ 教师:这样各段落构成一个整体,使课文的结构显得更加严谨。

3、过渡:重点描写了外洞、孔隙和内洞,这三处景观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怎样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的。

三、细读课文,了解景物特点,体会写法1、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一想:外洞有什么特点?⑴ 学生汇报。

(板书:宽敞)投影: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在那里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教师:运用数字说明,可以使表达更清楚。

⑵ 通过朗读表达你对外洞宽敞特点的理解。

过渡:外洞高大,让人豁然开朗,内洞却有另一番景象!2、默读文章第六、七自然段,概括内洞的特点:⑴ 学生汇报谈体会。

(板书:漆黑、宽广、奇异)⑵ 投影文字、图片,学生谈感受。

投影:黄龙、青龙、神仙、动物、宫室、器用、名目四十多。

教师:运用举例子的方法,也可以使表达清楚、明白。

⑶ 自由朗读指名读。

小结学法:写什么有什么特征怎样写具体。

四、精读课文,学习写作方法教师:内外洞之间有巨大的屏石相隔,形成了一个特别的通道孔隙。

这是双龙洞最鲜明的特色,堪称游览方式的一绝,有水石奇观之美誉。

1、自学第五自然段,概括孔隙的'特点:(板书:低矮、窄小、昏暗)2、说说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投影:⑴ 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⑵ 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擦破额角,擦伤鼻子。

3、朗读体会:教师:这样小的小船,这样独特的进洞方式和乘船姿势,这样奇特的乘船感觉,是多么有趣啊!写船小、行船方式、乘船姿势、乘船感觉都是为了把孔隙底矮、窄小和昏暗的特点介绍清楚。

我们今天学习了用数字说明、举例子和借助对其他事物的描述体现本事物的特征的方法。

4、写作练习:⑴ 出示话题。

⑵ 口头表达。

⑶ 出示范文。

⑷ 动笔练习。

⑸ 交流指导。

五、总结所学1、抓住事物特点,把一事物写具体。

2、教师画图,引导再读书。

六、布置作业修改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低矮奇异宽敞窄小宽广昏暗漆黑金华→罗甸→山路→外洞→孔隙→内洞《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篇4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记叙了游双龙洞的所见所闻。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情的能力。

3.按空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4.学会生字、新词。

5.朗读课文。

背诵第5自然段。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到这一神奇的.溶洞。

激发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写作特点,培养有条理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二、介绍课文及1.课文,游记。

记叙了游双龙洞的情景。

2.,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吴县人。

作品有《隔膜》、《城中》和《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1957年叶圣陶先生60多岁时,游览了“双龙洞”、“冰壶洞”,见《小传十篇》。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自由读文。

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划出不懂的词语。

2.集体讨论难字、新词。

①读音wānjírǔsǔn蜿蜒即使石钟乳石笋②新词孔隙突兀森郁进四、读熟课文1.散读。

2.小组读。

五、思考写作顺序,试着划段第二课时一、理清层次,划分段落1.默读。

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的?游览顺序——空间位置变换。

2.讨论分段。

第一段(1自然段)交待时间、地点、事件。

第二段(2~3自然段)路上见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