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题精选与答案
2024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地理真题(附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地理真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湖南省永顺县双凤村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村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村寨中一条小溪蜿蜒流淌,潺潺水声伴随着弯弯青石板路和依山而建的土家转角吊脚楼,勾勒出一幅土家山寨的美丽画卷,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
图1示意双凤村的建筑分布,图2显示在建的转角吊脚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双凤村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特点是()A.沿等高线分布B.沿溪流分布C.围绕公共建筑分布D.沿公路分布2.双凤村传统民居的转角设计主要是为了()A.适应潮湿环境B.便于就地取材C.充分利用空间D.追求视觉美观3.摆手堂(含土王祠)、风雨桥为双凤村村民进行公共活动和交流提供场所。
这体现了乡村公共空间的()①均衡性②经济性③公益性④文化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容积率是城市建设用地地块上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
一般来说,工业园区中楼层越多,容积率越高。
如图示意某城市工业园区规划的功能分区。
其中,各产业园容积率按照适合生产的最大容许程度取值,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生活居住区曾有以高层建筑为主的高容积率和以中高层建筑为主的低容积率两个规划方案,政府部门最后采纳了低容积率方案。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如图所示的各产业园中,规划容积率最高和最低的可能是()A.Ⅲ和ⅢB.Ⅲ和ⅢC.Ⅲ和ⅢD.Ⅲ和Ⅲ5.推测政府部门采纳生活居住区低容积率方案的目的是()①打造舒适生活空间②提升建筑物质量③与城区建筑相协调④提高土地出让价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我国广西西南部某喀斯特地区(22.5°N附近),峰丛顶部多为旱生型矮林,峰丛洼地内为雨林,其顶层多被望天树(热带雨林的代表性树种)占据。
2023年3月,调查人员在该地一个峰丛洼地内发现了高达72.4米的望天树(如图),打破了我国喀斯特地区“最高树”的纪录。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大全
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大全一、选择题1.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下列哪个城市最先迎来日出?A. 北京B. 纽约C. 伦敦D. 东京答案:D解析:地球自转方向是从西向东,东京位于最东边,因此最先迎来日出。
2. 下列关于气候类型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B. 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C.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 极地气候全年寒冷,降水稀少。
答案:C解析: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与选项C描述相反。
二、填空题1. 地球上的五大洲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______。
答案:南美洲解析:地球上共有七大洲,除了题目中提到的四个大洲外,还有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2.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其源头位于______。
答案:青藏高原解析: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是中国的母亲河。
三、简答题1. 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答案: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由若干个大小不等的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幔的流动作用下相互移动、碰撞或分离,从而引起地震、火山活动和山脉的形成。
解析:板块构造学说是现代地质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解释了地球表面的许多地质现象。
四、材料分析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某地区在不同时间的降水量数据。
1. 根据材料,分析该地区降水的季节性特征。
答案:根据材料,该地区降水量在夏季月份明显高于其他季节,表明该地区具有明显的夏季降水特征。
解析:通过分析降水量数据,可以判断该地区的降水季节性特征,这对于了解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和进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通过上述试题及答案解析,考生可以对高考地理的题型和考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希望考生们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复习,掌握地理知识,提高解题能力,最终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精品解析:2024年北京市高考地理真题(原卷版)(合并)
北京市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某中学以本地红花生长与应用为主题,开展跨学科学习系列活动。
图1为活动方案略图,图2示意不同地区的景观。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红色染料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2.采摘红花时,临近()A.雨水B.小满C.小暑D.处暑3.红花生长期间,同学们可观察的现象是()A.白昼时间先变长后变短B.太阳辐射强度逐渐减弱C.日落方位先南移后北移D.正午旗杆影长逐渐变长如图为河北平原局部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四地中对周边人口迁入吸引力最强的是()A.甲B.乙C.丙D.丁5.该地区适宜重点建设()A.水陆货运集散枢纽B.煤炭液化气制备厂C.国际会议展览中心D.农副产品批发市场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于4月26日至10月28日举行。
图a显示成都部分气象站点2023年4月—10月某日的最高气温,图b为北京时间2024年5月15日14时西南地区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据图a可知()A.数据观测日期可能在10月底B.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C.数据采集时段为11时—17时D.气温从东北向西南呈递增趋势7.图b中()A.贵州北部受低压控制,天空云量多B.昆明以西受反气旋影响,气流下沉C.成都受高压的影响,气温升高明显D.重庆市区风力大,气流辐合有雾霾8.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主会场内,通过造景手法展现黄河穿城而过大美景象的展园是()A.武汉园B.兰州园C.天津园D.深圳园如图为某地野外地质剖面素描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A.①岩石晚于安山岩形成B.②处谷地的形成受向斜影响C.③岩石早于侵蚀面形成D.断层在水平张力作用下形成10.在石灰岩中发掘出完整的三叶虫化石,可推测()A.①岩石形成于古生代海洋环境B.②处石灰岩中有被子植物化石C.③岩石中可以发掘出恐龙化石D.④岩石形成于新生代陆地环境图a为安徽省局部地形简图,田b示意该区域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地理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地理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关于地球自转的影响,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地球自转使得地球形状呈现扁球体。
B. 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
C. 地球自转会影响气候类型。
D. 地球自转是地球公转的结果。
答案:B解析: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己的轴线旋转,这个运动是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
地球形状呈现扁球体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得赤道部分膨胀,但这与选项A的表述不完全一致。
气候类型主要受纬度、地形、洋流等因素影响,与地球自转关系不大,排除C选项。
地球公转是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它是季节变化的原因,与地球自转无直接关系,排除D选项。
2. 下列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 热带地区因太阳辐射强烈,导致空气上升。
B. 极地地区因气温低,空气下沉形成高压。
C. 费雷尔环流位于对流层高层。
D. 哈德莱环流是大气环流中最基本的环流。
答案:C解析:费雷尔环流是指在中纬度地区,由于温差引起的大气环流,主要发生在对流层中层,而非高层。
对流层高层主要是平流运动,不形成费雷尔环流。
其他选项描述正确:热带地区因太阳辐射强烈导致空气上升,极地地区因气温低形成高压,哈德莱环流是大气环流中最基本的环流之一。
3. 以下哪种地貌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A. 河流冲积平原B. 火山C. 断层D. 沙漠答案:A解析:地貌的形成可以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主要包括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地震等,而外力作用则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
河流冲积平原是由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流速减缓时沉积形成的,属于外力作用的结果。
火山和断层是地壳运动的直接表现,属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沙漠的形成与气候干旱、风力作用等因素有关,但不是单纯由外力作用形成。
4. 以下哪种气候类型不属于东半球?A. 热带雨林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温带海洋性气候D. 温带大陆性气候答案:C解析: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洲西北部、南美洲南部等地,这些地区受海洋影响显著,四季温差小,降水均匀。
高中地理高考试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高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 以下关于地球自转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B.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C.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四季更替D.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在赤道最大答案:D2.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 鄱阳湖B. 洞庭湖C. 太湖D. 青海湖答案:A3. 以下关于季风气候的描述,错误的是:A.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B. 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湿润,冬季干燥C. 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D. 季风气候的降水量主要受季风的影响答案:B4. 以下关于人口迁移的描述,正确的是:A. 人口迁移是自然增长的结果B. 人口迁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C. 人口迁移总是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不发达地区D. 人口迁移是人口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答案:B5. 以下关于城市化进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B. 城市化可以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率C. 城市化会导致城市环境问题D. 城市化是不可逆转的过程答案:D6. 以下关于农业区位因素的描述,错误的是:A. 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B. 地形对农业生产没有影响C.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D. 市场需求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答案:B7. 以下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A. 可持续发展只关注经济发展B. 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C. 可持续发展不需要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D. 可持续发展是发达国家的责任答案:B8. 以下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全球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B. 人类活动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C.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没有影响D.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答案:C9. 以下关于海洋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A. 海洋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B. 海洋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不会枯竭C.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需要考虑环境保护D.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只对沿海国家有利答案:A10. 以下关于土地利用类型的描述,错误的是:A.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土地类型B. 林地是森林资源的主要来源C. 建设用地包括城市用地和农村用地D. 未利用地是指没有经济价值的土地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地理高考真题汇编精选
地理高考真题汇编专题一大气受热过程【全国卷Ⅱ】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回答下面三题.(1)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A.连续层片状B.鱼鳞状C.间隔团块状D.条带状(2)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D.热带雨林地带(3)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A.日出前后B.正午C.日落前后D.午夜【解析】(1)大气对流过程中,温度较高、受热的地区空气膨胀上升,温度较低、冷却的地区空气收缩下沉,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在不同的地区相间分布;气流上升,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水汽渐渐冷却凝结形成积云;气流下沉,随海拔降低,气温升高,水汽难以冷却凝结,云层少.因此气流上升地区天空形成积云,而下沉地区天空无云(云量极少),而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在不同的地区相间分布,使积云的分布被无云天空分割,分布呈间隔的团块状,没有连续分布,A错,C对;鱼鳞状、条带状都不是间隔分布的,B、D错.(2)积云由气流上升运动(对流运动)产生,而气流上升运动与近地面气温有关,近地面气温越高,空气越容易受热膨胀上升,从而使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云,即积云出现的频率越高;寒温带针叶林地带处于高纬寒带地区,全年气温较低,上升气流弱,积云极少出现,A错;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处于中低纬温带地区,夏季气温高,容易出现积云,但冬半年气温较低,积云出现频率小,B、C错;热带雨林地带处于低纬热带地区,全年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积云出现频率高,故选D.(3)积云云底高度为“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而水汽的凝结高度由近地面温度决定时,近地面温度越低,水汽开始冷却凝结的高度越低,积云云底的高度值也就越小.一天中,通常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近地面温度较高;日落前后,太阳辐射减弱、消失,近地面温度较低,从日落到半夜再到日出前后,因没有太阳辐射(或极微弱),近地面温度一直呈下降趋势,直到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近地面温度才开始慢慢回升.因此一天中,近地面温度最低的时间多在日出前后,即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日出前后,故选A.【答案】(1)C (2)D (3)A专题二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全国卷Ⅰ】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三题.(1)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2)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①河水流量②支流汇入③沿岸地貌④两岸岩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A. 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C. 水位上升,淤积增强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解析】(1)由图以及材料可知,黄河小北干流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该河流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极易被冲刷侵蚀,因此含沙量大,该区域是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且降水集中,降水变率较大,因此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故选D.该区域位于河流中游地区,流域内降水较少,加之沿岸工农业取水,所以流量总体不大,而季节变化大,导致汛期泥沙含沙量大,枯水期泥沙淤积,使得河道宽度季节变化大,形成堆积性游荡河道,ABC错误.(2)黄河小北干流的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相对于上游以及下游地区来说,河流的上游以及下游地区分别有支流汇入,河流流量中段较小,是影响摆动范围小的因素,①②不符合题意.两岸岩石的岩性相差不大,多为黄土.中段河道两侧地貌均为黄土高原,没有差异,不会影响摆动范围,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3)渭河是黄河最大支流,在潼关处汇入黄河,汇入处位于小北干流的下游,因此渭河的水量和含沙量对黄河下游地区影响较大,不会影响小北干河上游、中游水量的大小和流速的大小,ABD错误.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小北干流下游区域水位有所上升,上下游地区河水水位差变小,导致小北干流排水不畅,流速降低,泥沙更容易淤积.故选C.【答案】(1)D (2)C (3)C【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图7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答案】(1)(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未摆动);单一岩性(岩性相近)河岸,河岸直立.(2)变化特征:深度增加.原因: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融雪补给为主,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 (3)降水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专题三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变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图6(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答案】(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2)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3)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4)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全国卷Ⅲ】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回答下面三题.(1)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C.降水增多D.降水减少(2)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C.地面沉降D.冻土融化(3)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A.林地B.湿地C.草地D.寒漠【解析】(1)读材料可知,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说明积雪融化增多,故首要原因是气温升高,A正确,B错误;降水增多会使越年积雪面积增大,C错误;材料中“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说明洼地上有浅水出露地表,洼地积水增多,降水减少不合题意,D错误.故选A.(2)由上题分析可知,气温升高会导致冻土融化,地表积水增多,湿地面积增加,D正确;材料中“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说明湿地增加的主要原因不是洪水暴涨、退耕还湿和地面沉降引起,ABC错误.故选D.(3)由(1)(2)题分析可知,气候变暖使冻土融化,地表水分增多,但平地上较洼地地势高,积水较少,不会有大量的浅水出露地表,减少的耕地主要不会转化为湿地,地表水分增加,适合草类植被生长,故主要转化为草地,B错误,C正确;题干中“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热量不足,难以形成林地植被,A 错误;气候上升使冻土融化,地表水分增多,会使植被覆盖增多,不会转化为寒漠,D错误.故选C.【答案】(1)A (2)D (3)C专题四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全国卷Ⅰ】图1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2)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A.人均消费剧增B.老龄化进程趋缓C.人均收入剧降D.劳动力供给过剩【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欧盟籍人口中,大部分年龄段女性比例高于男性,故非欧盟籍女性人口多余男性.A错.同理也可以读出25-50非欧盟籍女人比例较大.B错.从图中明显可以读出,非欧盟籍人口中25-50岁人口比例较大,这个年龄阶段的人为劳动人口.故C正确.50岁以上欧盟籍人口大于非欧盟籍人口.故D错误.(2)由上题25-50岁非欧盟籍劳动人口多,可推出有利于减缓人口老龄化趋势.【答案】(1)C (2)B专题五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全国卷Ⅱ】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据此回答下列三题.(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A.海港规模大B.沿长江分布C.集聚长江口D.行政等级较高(2)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A.均衡性B.边缘性C.集中性D.对称性(3)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A.空间位置邻近B.发展模式相同C.城市性质相似D.产业部门接近【解析】(1)读左图,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城市为上海、南京、合肥(注意常州2001年属于Ⅰ型,但2016年已经下降为Ⅱ型),三个城市只有上海临海且海港规模大,南京、合肥没有临海也没有海港,A错;上海、南京沿长江分布,但合肥没有沿江,B错;只有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合肥距离长江入海口距离较远,C错;合肥、南京为省级行政中心,上海为直辖市,行政级别都较高,D对.(2)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主要是盐城、滁州、安庆、池州、宣城、舟山等城市,其中盐城和滁州位于上海的西北部,安庆、滁州、宣城位于上海的西部,舟山位于上海的东南部,以上海市为中心,这些城市分布呈现西部多、东部少,空间分布不均的特征,并没有对称性,故A、C、D错;它们的共同点是处于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的边缘地带,空间分布上都呈现出边缘性,B对.(3)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有苏州、杭州、宁波(由Ⅱ型变为Ⅰ型)、扬州、嘉兴(由Ⅲ型变为Ⅱ型)、舟山(由Ⅳ型变为Ⅲ型)等;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相比,这些城市邻近上海,A对;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而这些城市中有省会城市也有地级市,因此职能、城市性质不同,C错;城市级别不同、规模不同,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产业部门往往也不相同,上海经济最发达,其发展主要是依靠位置、雄厚的经济基础、交通、科技优势等,产业部门中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大,而扬州、嘉兴等城市的发展主要依靠产业转移、劳动力资源、上海等城市的辐射带动等,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小,B、D错.【答案】(1)D (2)B (3)A专题六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下图示意宾川县的地形.(1)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2)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3)用水得到保障后,当地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4)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提出宾川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答案】(1)地形特点:山高谷深.耕地特点:耕地主要分布在谷地和山间盆地,数量少(或面积小、占土地面积比重小).(2)宾川县位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山高谷深,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且谷地热量不易散失,导致热(气温高),同时不易形成降水,导致干(降水少).(3)全年气温高,热量充足,热带、亚热带水果全年可以生长;(海拔高,晴天多,)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有利于水果品质提高(糖分积累).(4)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水果加工业;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树立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水果销售市场;促进以水果种植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化;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全国卷Ⅲ】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回答下面三题.(1)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2)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A.人均耕地多B.农业劳动力多C.复种指数高D.淡水资源丰富(3)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A.出口数量扩大B.运输成本上升C.流通效率提高D.储存难度增加【解析】(1)读“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图”可知,图中稻谷供需结余长江中游区与淮河下游区为正值,说明是稻谷余粮区,B、D不合题意;黄河下游区与珠江下游区为负值,根据我国气候的南北差异可知,北方黄河下游区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且人口密集,故稻谷一直难有结余,A排除;南方珠江下游区之前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由于近些年珠三角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快,占耕地多,生态退耕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价值的农作物的需求增大等,使珠三角稻谷粮食生产大幅下降,使稻谷一直难有结余,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C符合题意,故选C.(2)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平原,平原面积广阔,人口密度较小,人均耕地丰富,稻谷供需盈余量大;安徽省人口密度较大,粮食需求量大,人均耕地较少.故黑龙江省与安徽省相比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人均耕地多,A正确;安徽人口稠密,农业劳动力较多,B错误;安徽纬度较黑龙江低,热量丰富,复种指数较高,C错误;两地淡水资源都丰富,D错误.故选A.(3)我国南方人口较密集,居民有喜食稻米的习惯,稻谷的需求量大,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大量稻谷南运,使运输成本上升,B正确;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为保证粮食安全,粮食出口数量少,A错误;会增加稻谷南运,增大稻谷区域供需差异,流通效率降低,C错误;北方高温期较短,利于粮食储存,粮食存储难度减小,D错误.故选B.【答案】(1)C (2)A (3)B专题七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全国卷Ⅰ】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偿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据此回答下面三题.(1)“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村办企业A.燃料来源分散B.空间布局分散C.原料来源分散D.产品市场分散(2)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①弥补劳动力不足②缓解建设用地紧张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A.城乡统筹创新B.生活方式创新C.农业发展创新D.科学技术创新【解析】(1)由材料“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可知,该县村办企业空间布局分散.(2)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所谓“抱团飞地”,即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偿资金.从这两点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村村冒烟”现象导致各村用地紧张,各村办企业关联系不强,导致资金浪费.故而新建立的收益机制提高了土地和资金利用率.②④正确.从材料中并不能读出该县劳动力紧张,且新的发展机制跟提升基础教育水平无关.故①③错误.故选D.(3)由材料“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可直接得出答案.故选A.材料中并没有提及该县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科学技术关心,也没有对农业发展产生影响.故B、C、D错误.【答案】(1)B (2)D (3)A【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德国鲁尔区曾是以煤炭、钢铁产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区,经过综合整治,经济由衰落走向繁荣,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目前,该区有500多万人口,50多座城市,老龄人口比重高居德国之首.该区医疗保健业发达,拥有100多家医院、近万名医生及数以千计的保健站、药店等.波鸿市人口近40万,是重要的生物制药基地,多所大学的医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09年,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落户波鸿市,并新建保健园.图5示意鲁尔区的城市建成区和波鸿市的位置,图6示意鲁尔大学、生物制药科学园和保健园在波鸿市的位置.(1)概括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2)分析鲁尔区医疗保健业发达的原因.(3)说明在波鸿市建设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的优势条件.(4)指出波鸿市保健园选址的合理性.【答案】(1)(数量多,规模小)以中小城市为主;城市密集(建成区连片,城市间距离近).(2)鲁尔区(是德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经济发达,医学研究水平高;曾经环境污染严重,健康问题多,对医疗保健需求高;老龄人口比重大,对医疗保健需求大.(3)有多所大学(高等院校),医学科研力量雄厚;有生物制药科学园,医药研制水平高;位置适中(,有利于医疗保健和医学研究、医药生产间的联系和相互促进).(4)保健园靠近生物制药科学园和鲁尔大学,可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撑;位于城市边缘,环境较优,安静.专题八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全国卷Ⅰ】图2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A.等高线分布B.河谷分布C.山脊线分布D.山麓分布(2)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A.原木B.农产品C.工业品D.石材(3)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A.设施陈旧B. 运速太慢C.线路过密D.运输需求太小【解析】(1)从图中图例可以看出,该区域铁路线分布基本与河流分布一致,而河流多沿山谷分布,故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河谷分布.(2)该区域为我国东北某区域,且有山地分布,交通线沿河谷分布,根据经纬度可推断该区域为山地,森林资源广布,故铁路线的修建是为了运输原木.(3)由材料“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及上题可以推出,以前铁路的修建是为了运输原木,而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禁止砍伐森林,导致铁路运输需求小,几乎废弃.【答案】(1)B (2)A (3)D【全国卷Ⅲ】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该公路位于A.吉林B.内蒙古C.西藏D.新疆(2)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A.洪水频发B.路面积雪严重C.泥石流多发D.路面冻融沉降(3)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A.针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高寒草甸带D.灌丛荒漠带【解析】(1)读材料可知,材料中“公路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公路南端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说明该地气候干旱且山脉有冰川分布,排除AB选项;“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排除公路位于西藏,C错误,新疆地区符合材料中的“绿洲”与“多冰川的山脉”条件,D正确.故选D.(2)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公路位于我国新疆,结合材料“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说明该公路禁行时段是该地一年中的低温时段,故路面积雪严重,B正确;该时段新疆处于冬季,气温低,不会在此时段出现路面冻融沉降,D错误;此时段积雪冰川难以融化,地处内陆,降水稀少,故洪水频发、泥石流多发不合实际,A、C错误.故选B.(3)由(1)题分析可知,该公路位于我国新疆.结合材料与题干,公路长500多千米,南端海拔约1 070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北端海拔约750米,说明公路南北两端海拔较低,中间穿越横亘在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沟通了南疆与北疆.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应位于北疆,地处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南缘的位置,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故其所处的自然带是灌丛荒漠带,D正确;针叶林带应位于天山北坡降水丰富的山腰地带,海拔较高,A错误;山地草原带与高寒草甸带分布的位置海拔更高,B、C错误.故选D.【答案】(1)D (2)B (3)D。
高考地理精选试题-选择题
高考地理精选试题-选择题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
表l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
据此回答1~2题。
表11.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A.①B.②C.③D.④图1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
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
读图回答3〜4题。
3.界面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A. 沉积物变化B •古气候变化C .古环境变化D .构造运动变化4.该区域A .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 C .乙形成后经历长期侵蚀B. 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A .地形B .水源C .植被D •坡向6.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图3为“某月19日18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7~8题。
图2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 图2■2堆尋漏韭---赴工前井威痕Uy 、”世听5.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E32OOO 年Q2010年■20【6年图4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
图5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
读图回答11~12题。
该月最可能是A .3月B .6月C .8月D .10月此时,澳大利亚A .①地天高云淡B .②地干热风大C .③地南风暴雨D .④地北风酷热图4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
读图回答9~10题。
8. 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 A .人口总数减少B .老龄化加剧C .平均年龄减小D •劳动力增多.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自然增长B .医疗水平C .机械增长D .生育观念9. 10 7.A .10〜15千米B .15〜20千米 12.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①地下水位上升②地表气温升高 A .①②B .①③C .20〜25千米D .25〜30千米 ③生物多样性增加 ④地表径流增多 C .②④D .③④13. 两地区的城市大气PM 2.5浓度一般在10时以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A. 户外活动减少,利于污染物沉降B. 降水频率增加,有利于空气净化C. 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D. 汽车流量减少,尾气排放量减少14. 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S02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 .能源结构B .人口密度C .资源条件D .出行方式W R-»图»JS4甩刊申gJt(ton>t£M<H>100rT -I 神輯f-阳年十抄忏牟11.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图6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PM 25和S02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4地球上的水含解析
专题4地球上的水【2024年高考真题精选】(2024年全国甲卷)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疆。
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疆。
下图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段。
据此完成1题。
1.西太平洋35°N旁边海疆也分布有珊瑚礁,主要缘由是这里A.岛屿众多B.受副热带高压限制C.受暖流影响D.受东亚季风影响【答案及解析】C据材料可知,珊瑚主要分布在热带海疆,西太平洋北纬35°海疆地处中纬度,沿岸有暖流经过,提高了该海疆的水温,能满意珊瑚生长的条件,所以分布有珊瑚礁,C正确;岛屿众多不是珊瑚礁形成的唯一条件,A错误;副热带高压主要影响降水,不是珊瑚礁的形成条件,B 错误;北纬35°以南海疆也受东亚季风影响,D错误。
故选C。
(2024年广东卷)边滩是由于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与河岸相连的泥沙质积累体。
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
探讨表明,长江中游某段河道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在0.25~0.50m/s之间。
左图示意该段河道某断面在不同流量时的流速与水深状况。
右图示意该段河道流量超过15 000m3/s的持续天数与边滩面积关系。
据此完成2—3题。
2.由左图可知,当流量从14 278m3/s降至6888m3/s时,该河段A.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扩大B.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缩小C.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扩大D.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缩小3.依据右图,近年来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的缘由除侵蚀作用外,还可能是A.河道来沙量削减B.河道的水位上升C.河岸护坡工程建设D.河道洪峰流量增加【答案及解析】2.A 由图示可知,当流量从14 278m3/s降至6888m3/s后,边滩体处的流速大幅削减,此处以河流沉积作用强,才会形成边滩,而深槽区流速削减较少,流水侵蚀作用强,才会形成深槽,说明此时的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而边滩体处主要以沉积作用为主,边滩体会扩大,选项A正确,解除选项B、C、D。
精品解析:2024年全国甲卷文综地理真题(原卷+解析)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
图1示意苏州工业园区中的中新合作区1994-2000年实施的功能区布局规划。
规划思路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开发工业用地;当人口集聚到一定规模后,加大开发居住用地;当人口进一步集聚后,再重点开发商业用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新合作区的工业区对商业区形成强力支撑的原因是工业区带动了()①人口集聚②服务业集聚③人才集聚④技术集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将中新合作区的住宅区规划在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主要有利于()A.节约土地资源B.C.组织内外交通D.完善市政设施3.从苏州老城主干道向东延伸串联中新合作区各功能区,体现的布局思路是()①轴向发展②职住平衡③均衡发展④地租递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位于三江平原的某大型农场开垦沼泽地,最初主要种植小麦,近年来主要种植水稻。
该农场抽取地下水注入露天水池,蓄存一段时间后引入稻田灌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农场开垦沼泽地种植小麦,首先需要()A.提高土壤肥力B.降低地下水位C.提高土壤温度D.控制土壤侵蚀5.将抽取的地下水在露天水池蓄存一段时间后再引入稻田灌溉的目的是()A.营造景观B.积蓄水量C.沉淀泥沙D.提高水温阿拉斯加某冰川前端(61.5°N,142.9°W附近)的冰面上,呈斑块状分布着少量的矿物质,并生长着一种苔藓球。
这种苔藓球内部由生物体和有机残体交织,形成相对独立的生存环境。
它们靠暖季在冰面上滚动方能维持生存,被形象地称为“冰川老鼠”。
下图是冰面上的苔藓球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最能增加该地冰面矿物质的是()A.冰蚀洼地冻融B.冰川两侧河流沉积C.大气粉尘沉降D.冰面砾石物理风化7.“冰川老鼠”在暖季滚动使其()A.排出水分B.获得养分C.躲避阳光D.保持热量8.暖季“冰川老鼠”内部比周边大气()A.平均温度高B.氧气含量高C.水汽含量低D.气压波动大下图所示剖面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黄河岸边,该剖面含有丰富的环境演化信息。
2024地理高考题
选择题下列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A. 自东向西B. 自西向东(正确答案)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下列关于经线的描述,错误的是:A.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B.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C. 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正确答案)D. 0°经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下列关于地壳物质循环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壳物质循环是单向进行的B. 地壳物质循环只发生在地表C. 地壳物质循环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正确答案)D. 地壳物质循环与人类活动无关下列关于水循环的描述,错误的是:A. 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等环节B. 水循环对全球热量平衡有重要作用C. 水循环只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正确答案)D. 人类活动可以对水循环产生影响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是:A. 所有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都是相同的B. 人口增长模式不会随时间发生变化C. 人口增长模式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正确答案)D. 人口增长模式只受自然因素影响下列关于城市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 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B. 城市化只发生在发展中国家C. 城市化包括人口城市化、地域城市化等方面(正确答案)D.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有影响下列关于农业区位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 农业区位选择只受自然条件影响B. 农业区位选择不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正确答案)C. 技术条件的发展可以改变某些农业区位因素的不利影响D. 所有农业区域的区位因素都是相同的下列关于工业集聚的描述,错误的是:A. 工业集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B. 工业集聚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C. 工业集聚只适合大规模企业(正确答案)D. 工业集聚可以形成规模效益下列关于交通运输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公路运输适合长距离、大宗货物的运输B. 铁路运输灵活性强,适合门到门服务C. 水路运输运价低廉,适合长途运输大宗货物(正确答案)D. 航空运输运量大,适合急需货物的长途运输。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篇
题目一
题目:请简要描述气候变化的原因并说明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答案:气候变化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
自然因素包
括太阳辐射、地球轨道变化等;人类活动包括工业化、森林砍伐等。
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表现为极端天气的增多、生态系统的破坏、农作物减产等。
题目二
题目:请解释亚洲大陆季风对农业的影响。
答案:亚洲大陆季风对农业有重要的影响。
季风使得亚洲地区
的农作物生长季节明显分化,提供了较长的农作物生长期。
同时,
季风还带来了降水,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水分。
亚洲大陆季风区
域的农业发展受到季风的影响较大。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篇
题目一
题目:请简述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城市化对环境有多方面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用于建设,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城市化还会导致空气和水资源污染增加,垃圾产生增加等。
此外,城市化还对地下水和土地资源的利用造成压力。
题目二
题目:请简要描述全球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全球化对经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全球化加速了国际贸易和经济联系,促进了资源和产业的流动。
全球化还提供了更大的市场规模和机会,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同时,全球化也带来了竞争加剧和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需要合理引导和管理。
以上是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的汇总及简要答案解析。
希望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
2024年地理高考题
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B.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答案:错误,应为一天)C.地球自转导致昼夜长短变化D.地球自转产生四季更替现象(答案:A)2.下列关于大气层的说法,错误的是?A.大气层对地球有保温作用B.大气层能够削弱太阳辐射C.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线D.大气层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氢气(答案:D,应为氧气和氮气)(答案)3.下列关于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循环是指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交换B.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C.水循环只发生在海洋和大气之间D.水循环对地表形态没有影响(答案:B)4.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A.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组成B.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C.板块内部地壳稳定,不易发生地质灾害D.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或海洋,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或高原(答案:D描述正确,但题目要求错误选项,此处应为一个误导性描述,如“板块张裂处常形成高山”,实际上应为裂谷或海洋)(实际答案应指向一个错误描述,但按题目要求,D本身描述正确,故假设存在一个误导性错误选项并指出)5.下列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B.人口迁移只包括长期或永久性的移动C.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都没有影响D.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唯一原因(答案:A)6.下列关于城市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的过程B.城市化水平可以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C.城市化只发生在发展中国家D.城市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答案:C)7.下列关于农业区位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A.农业区位选择只受自然因素的影响B.市场因素是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C.所有农作物都适合在平原地区种植D.交通运输对农业区位选择没有影响(答案:B)8.下列关于工业集聚的说法,错误的是?A.工业集聚可以加强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B.工业集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C.工业集聚只发生在同一行业内D.工业集聚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答案:C)。
高中地理高考试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高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巴西答案:B. 印度2. 下列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洲?A. 亚洲B. 非洲C. 欧洲D. 北美洲答案:A. 亚洲3. 下列哪个国家没有海岸线?A. 瑞士B. 奥地利C. 乌兹别克斯坦D. 尼日尔答案:A. 瑞士4. 以下哪个是地球的自转速度最慢的国家?A. 厄瓜多尔B. 塞内加尔C. 柬埔寨D. 塞舌尔答案:D. 塞舌尔5. 下列哪个大洋的最大深度最浅?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答案:D. 北冰洋二、填空题1.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__。
2. 地球上最长的山脉是____________。
答案:安第斯山脉3. 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____。
答案:撒哈拉沙漠4. 地球上离海平面最高的山峰是____________。
答案:珠穆朗玛峰5. 美洲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____。
答案:加拿大三、判断题1. 横跨中美洲的运河是巴拿马运河。
答案:正确2. 非洲大陆位于全球的中心位置。
答案:错误3. 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是尼罗河。
答案:错误4. 北美洲和南美洲之间没有地理连接。
5. 我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最长的高速铁路网。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解释地壳构造学中的板块运动。
答案:板块运动是指地球上的地壳被分为许多大小不一的板块,这些板块以不规则的速度在地幔上进行运动,导致地震、火山活动和地壳形变等现象。
2. 举例说明地球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答案:地球的自然环境通过气候、水资源、土壤肥力等因素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例如,气候变化会导致农作物收成的波动,水资源短缺会影响人们的生活用水,土壤肥力不足会影响农业生产等。
3. 解释地理层序和地质时代的关系。
答案:地理层序是指地球岩石层次的顺序,根据地质学的原理划分出不同的层次。
而地质时代则是按照地球历史的时间顺序划分的,包括了不同的地质时期和地质时代。
高考地理试题大全及答案详解
高考地理试题大全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地球上的五带中,没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A. 热带B. 北温带C. 南温带D. 寒带答案:D2.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东南亚地区?A. 泰国B. 越南C. 菲律宾D. 埃及答案:D3. 长江流域的气候类型主要是:A. 温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温带大陆性气候答案:B4. 以下哪个城市不是中国的一线城市?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杭州答案:D5.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A. 大西洋海沟B. 马里亚纳海沟C. 印度洋海沟D. 太平洋海沟答案:B二、填空题6. 地球上的陆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半球。
答案:北;东7.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
答案:鄱阳湖8.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
答案:撒哈拉沙漠9.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________。
答案:贝加尔湖10. 中国的四大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________。
答案:四川盆地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国地形的三大阶梯。
答案:中国地形的三大阶梯分别是:第一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阶梯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第三阶梯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12. 描述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答案:长江流域是中国最大的流域,流经多个省份,流域内地势西高东低,气候多样,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流域内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生物资源,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工业和人口密集区。
四、论述题13. 论述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答案: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GIS可以对城市地形、地貌、水文等自然地理信息进行精确的采集和分析,为城市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其次,GIS能够对城市交通网络、人口分布、公共设施等社会经济信息进行动态监测和模拟,帮助规划者优化城市布局。
高考试题地理答案及解析
高考试题地理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A. 24小时B. 12小时C. 1小时D. 48小时答案:A解析: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即一天,这是地球自转的基本周期。
2. 下列哪个现象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A. 日食B. 月食C. 昼夜长短变化D. 潮汐答案:C解析: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因为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导致不同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从而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
3. 以下哪个国家属于热带雨林气候()A. 巴西B. 俄罗斯C. 加拿大D. 澳大利亚答案:A解析: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具有高温多雨的特点。
二、填空题4. 地球上的五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极地解析:地球上根据纬度和气候特征划分为五带,分别是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和极地。
5.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______。
答案:马里亚纳海沟解析:马里亚纳海沟位于西太平洋,是地球上已知最深的海沟,深度超过11000米。
三、简答题6. 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答案: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由若干个大小不等的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球内部热流的作用下相互移动、碰撞或分离,从而引起地壳的变形、地震、火山等地质活动。
7. 描述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答案: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土地资源紧张、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四、材料分析题8.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该地区可能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
材料:某地区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该地区可能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台风、山体滑坡、洪水等。
由于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活动频繁;亚热带季风气候导致台风多发;山地和丘陵地形容易引发山体滑坡;季风气候带来的强降水可能引发洪水。
五、论述题9. 论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云南省地理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云南省地理高考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以下哪个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A、昼夜更替B、四季变化C、地球五带的形成D、地球公转2、关于我国的地形特点,以下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西高东低,平原广阔B、南高北低,山地起伏C、北高南低,高原广布D、西高东低,山地和高原并存3、题干: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有()A. 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山东B. 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C. 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D. 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4、题干: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冬季南北温差大B. 夏季普遍高温C. 东部地区降水较多D. 西部地区干旱少雨5、题干: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南北气温差异大,冬季气温普遍较低B. 大部分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 地势高低差异大,导致气候类型多样D. 海陆分布不均,导致东部地区降水较多6、题干: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 位于东半球、北半球B. 位于南半球、东半球C. 位于西半球、北半球D. 位于南半球、西半球7、题干:在地球上的经纬网系统中,若某点的经度为120°E,纬度为30°N,该点位于以下哪个半球?A. 北半球、东半球B. 南半球、东半球C. 北半球、西半球D. 南半球、西半球8、题干:下列关于我国四大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最西端,是四大盆地中面积最大的盆地B. 准噶尔盆地位于我国最西端,是四大盆地中面积最大的盆地C. 四川盆地位于我国最西端,是四大盆地中面积最大的盆地D. 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最西端,是四大盆地中面积最大的盆地9、【题目】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四大高原的是()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云贵高原D、黄土高原 10、【题目】以下哪个地区不属于我国四大盆地?()A、塔里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C、四川盆地D、内蒙古盆地11、在地理学中,下列哪个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A. 阿尔卑斯山脉B. 喜马拉雅山脉C. 安第斯山脉D. 大高加索山脉12、以下哪个地理现象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核心证据之一?A. 磁异常条带B. 地球自转速度C. 地球重力异常D. 地球磁场强度13、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B. 我国主要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珠江D. 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14、关于世界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北美洲和南美洲位于北半球B. 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C.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D. 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洲15、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 黄土高原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B. 长江是我国第三大河流C. 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D.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青海湖16、下列关于世界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B. 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C.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D. 北极圈内的地区属于热带气候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一】我国某地区气候特征如下表所示:气候类型气温特征降水特征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春季少雨,秋季多雨【材料二】该地区主要地形为平原和丘陵,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河南省地理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河南省地理高考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我国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原面积较小。
B、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但主要分布为亚热带和温带气候。
C、我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太平洋。
D、我国四大盆地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吐鲁番盆地。
2、下列关于世界地理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非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B、亚洲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C、南美洲是世界上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区。
D、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大洲。
3、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是:A. 四川盆地B. 长江中下游平原C. 黄土高原D. 珠江三角洲4、下列关于世界地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南极洲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洲B. 北极圈内的气候类型全部属于寒带气候C. 非洲大陆被称为“热带大陆”D.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洲5、下列关于我国地理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A. 黄河源自青海省,流经九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B. 长江源自青藏高原,流经十一个省区,最终注入东海C. 黑龙江流经黑龙江省,最终注入辽东湾D. 珠江源自云南省,流经七个省区,最终注入南海6、关于我国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B. 我国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沿海地区C. 我国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D. 我国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7、以下哪项地理现象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A、气候对植被分布的影响B、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C、人口密度对城市规模的影响D、文化对行政区划的影响8、以下哪项措施有利于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A、加强城市绿化B、扩大耕地面积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限制工业发展9、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以下哪个功能不是GIS的基本功能?A. 数据采集B. 数据存储C. 数据分析D. 数据打印11、【题目】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以下关于长江流域农业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全流域光照充足,适合全年种植水稻B. 上游地区多山地,不适宜发展农业C. 中游地区河湖众多,适宜发展渔业和水稻种植D. 下游地区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农业13、题干: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B. 地球自转的速度在赤道处最快C.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D.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地球公转周期的两倍15、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B. 地球自转的速度在赤道处最快,两极处最慢C.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D.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相同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地理现象描述与解释】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大题精选与答案
高考地理大题是考生备战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面是一些精选的大题以及详细的答案解析,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1.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问题:请简要解释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答案解析: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由此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运动。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约为365.25天,形成了四季变化的周期。
2. 大气环流与天气形成
问题:请解释大气环流与天气形成的关系。
答案解析:大气环流是指全球范围内空气流动的总体模式。
它受到地球自转、地形和温度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大气环流的形成和
变化对天气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的大气环流带来了不同的天气特征,例如副热带高压带附近通常天气晴朗,而赤道附近则常常有热带雨
林气候。
3. 地壳运动与地震活动
问题:请简述地壳运动与地震活动之间的关系。
答案解析:地壳运动是指地球地壳的变动过程,包括地壳构造
和板块运动等。
地震活动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震动。
地壳运动
产生的构造应力在某些地方积累,超过地壳材料的承受力时,就会
发生地震。
地震活动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4.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应如何平衡?
答案解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一个相互关联的问题。
在追
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环境保护。
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平衡
二者之间的关系,例如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
鼓励绿色产业发展等。
只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以上是部分高考地理大题的精选与答案解析,请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参考并加以理解。
祝愿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