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三十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三十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教学工作,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结合全县实际,特制定此办法。

一、教学常规与课程标准

1.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学生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学期初,要组织各学科任课教师认真研学《课程标准》,科学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努力做到教学目的明确,课时划分准确,教学进度合理清晰。

2.任课教师要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必须做到“六个清楚”,即:学科教学目标清楚,教材结构清楚,学科特点清楚,重点难点清楚,对学生的能力发展要求清楚、任教班级学生学情清楚。

3.抓好教学常规过程管理。校长是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是具体负责人,任课教师是直接责任人,要做到责任明确,职责清晰。

二、备课

4.教案要有实用价值,做到围绕课程标准和教材备教学目标,备教学流程,备学生学情,备教学方法,备教学手段及教具,备课堂练习,备学生能力培养措施,备板书设计等。

5.所有课程上课前必须要有教案,实行超周备课,进行签阅和等级评价,并及时反馈。课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课后反思,以随笔或后记的形式批注在教案的后边。反思侧重课堂教学中情境

创设、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教学辅助手段应用等方面的成功与不足,并提出个人改进的措施和办法。教师要坚持写教学反思,并与其他教师交流、讨论,要通过课后自我评价、自我诊断、总结成功与不足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水平。

6.提倡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各校要创新集体备课模式,提高集体备课质量。

三、上课

7.严格按教学计划、课表上课,不随意调课或增减课时,教师调换课程要到学校教导处审核签字备案。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提前到教室候课,中途不能离开教室,课堂上着装要得体,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不坐着讲课,不在上课期间接打电话,下课不拖堂,体育教师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

8.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教师要积极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坚持探究式、合作式和讨论式教学,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实效。教学过程要组织严密,安排紧凑,结构合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无知识性错误。要做到精讲精练,多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9.教师必须带教案上课,熟悉教案内容,不按所备教案授课的教师视为无案上课。教师上课必须坚持使用普通话,板书工整,

语言文明规范,口头表达清晰流畅,亲切生动,教态自然大方,要尊重后进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营造和谐、欢快、民主的教学气氛。要注意纠正学生坐、写姿势,随堂教师要负责督促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10.要把检查教师上课情况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学校每学期要进行课堂教学检查评估,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每周随机推门听课,教师授课情况经评估后按一定分值计入学校教学常规目标责任书考核。

四、作业与批改

11.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的课内外作业内容要精选,难易要适度,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强化面批讲解,及时做好反馈。

12.控制作业量。课内作业量要适度,尽可能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当堂完成。家庭作业量要适度。

13.作业批改。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做到全收全改,错误原因要分析,讲评要严格,作业批阅次数和质量要达到学校的规定,严禁让学生批改课堂作业。作业批阅全部用红色笔,要写清批改日期和等级,作文批阅要细致,要有旁批、眉批、总批,评语要具有指导性,多用鼓励的语言。

14.作业习惯培养。教师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按时、规范、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工整规范书写作业,督促学生及时上交作业、及时改正错误。

15.定期检查评比。至少每月检查一次作业批改情况,并将结果计入教师教学常规工作月考核。学校领导要不定期抽查学生作业情况,每学期组织不少于一次的优秀作业展评。

五、辅导

16.辅导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做到课内辅导与课外辅导相结合,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辅导要讲究效益,要做到热心、耐心、劳逸结合。

17.集体辅导要有计划。教师要认真分析所教班级学生的不同特点,与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共同研究制定辅导计划,计划中要包含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分析和辅导办法。

18.辅导对象要有所侧重,特别要关注学习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适当布置提高性作业等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对个别学习困难学生以及因请假等原因影响了学业的学生,采取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的方式查漏补缺。

六、考试与评价

19.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确定学校考试内容,命题符合素质教育导向,能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运用能力的考查,把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和能力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20.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各学校要建立开放、多元、多样的学生学情评价机制,完善多渠道信息反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态度、兴趣、习惯、方法、知识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七、指导实验

21.按照要求开齐开足实验课。各学校要认真上好实验课、信息技术课,注意实验安全和用电安全,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演示实验开出率要达到100%,分组实验开出率要达到90%以上。信息技术课教学要保证学生上机时间达学期规定课时的80%以上。

22.认真做好演示实验,提倡并鼓励教师合理改进、增加演示实验,在可能的条件下,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或把某些思考性强的习题改编为实验(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

23.认真组织学生实验能力考核,考核结果计入学生的学业成绩。

八、校本教研

24.校本教研要以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为中心,以研究教材、教法、学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根本,切实解决各学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精心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校级的各项教学教研活动和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保证活动取得成效。

25.教师要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学期要上一堂研讨课或汇报课,各级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学年要上一堂示范课或观摩课。

26.每周要开展教学专题活动,每次活动必须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并形成活动成果材料。

27.创新教研和校本培训形式,开展符合本校实际且富有实效的教研培训活动,切实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质量。

28.完善学校听课学习制度。五年教龄及以下的青年教师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