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冲突修改版
文明的冲突
关于《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前言:1993年夏,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在美国著名的《外交》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文明的冲突?》的文章,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争论。
不久,他又在《外交》杂志上发表了后续文章《如果不是文明,那是什么?》。
1996年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又对他的理论进行了更深入、更系统的阐述。
作者认为,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要以不同文明之间的斗争展开,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按照他的划分,目前世界上有7种或8种文明,即中华文明(起初亨廷顿称之为“儒教文明”,但在成书时,他认为称“中华文明”更准确。
)、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的基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
在亨廷顿看来,中华文明(实际上指中国)和伊斯兰文明(主要指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有很大的差异性,而未来世界的冲突将是由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间的冲突以及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间冲突引起的。
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亨廷顿用一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世界冲突的原因,即世界文明的冲突。
其主题是文化和文化认同形成了冷战后世界上的结合,分裂和冲突模式。
围绕着“文明“这一中心,亨廷顿先是介绍了冷战结束后,全球政治成为两极化,世界被分裂为三个部分。
一个由美国领导的最富裕和民主的社会集团,同一个与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微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同时参加竞争的还有这两个阵营以外的由那些贫穷的、缺少政治稳定性的、新近独立的、宣称是不结盟的国家构成的集团。
亨廷顿对比了历史上和现在的文明,将文明划分为7个范式,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非洲文明和拉丁美洲文明。
提出并分析了“普世文明”、西方化与现代化,论证了现代化有别于西方化,它既未产生任何意义的普世文明,也未产生非西方社会的西方化。
文明冲突的化解演讲稿
文明冲突的化解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文明冲突的化解这个重要话题。
文明冲突,是指不同文明之间因为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
的差异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
在当今世界,文明冲突已经成为了一
个严峻的挑战,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面对文明冲突,我们不能回避,更不能袖手旁观。
我们需要以
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和尊重不同文明,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不同的价
值观念,以包容的心胸去解决文明冲突。
我们应该秉持着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的原则,通过对话、交流、合作,寻求共同发展,共同繁
荣的道路。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文明交流与对话。
文明交流是化解文明冲
突的有效途径。
通过文明交流,我们可以增进对彼此的了解,促进
友谊,减少误解和偏见。
只有通过对话和交流,我们才能找到共同点,化解分歧,共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其次,我们需要倡导文明互鉴。
每个文明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
价值,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欣赏和学习不同文明的长处,借鉴
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使自己的文明得到丰富和发展。
最后,我们需要建立多边合作机制,共同应对文明冲突。
各国
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文明冲突带来的挑战,共同维护世界的和
平与稳定。
只有通过合作,我们才能在文明冲突中保持理性和冷静,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在今天的世界,文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有责任和义务
去化解文明冲突,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
努力,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塞缪尔·菲利普斯·亨廷顿(Huntington·Samuel·P 1927-2008年),美国哈佛大学阿尔伯特·魏斯赫德三世(Abert J.Weatherhead)学院教授,哈佛大学国家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约翰·奥林战略研究所主任。
曾任卡特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安全计划顾问,《外交政策》杂志发起人与两主编之一,美国政治学会会长。
是美国当代极富盛名却又颇有争议的保守派政治学家。
以《文明冲突论》闻名于世,认为21世纪国际政治角力的核心单位不再是国家,而是文明,不同文明间的冲突。
亨廷顿早年是文武关系研究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的奠基者。
后来,他对美国移民问题的看法亦广受学界关注。
一、《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的主要内容全文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标题为“一个多文明的世界。
”亨廷顿认为,冷战后,全球政治成为多极和多文明的七个或八个主要文明构成: 西方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可能的非洲文明。
在亨廷顿看来,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者不再是一般的民族国家,而是文明的核心国家。
把文明作为人类的最根本特征区别与其他物种。
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化,它既不会形成任何意义上的普世文明,也不会导致非西方社会被西方化和西方化。
第二部分,标题为“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
亨廷顿指出,文明之间的权力均势正在变更、西方文明正在衰落,它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中所占的比重相对于其它文明正在缩小; 相反亚洲文明却在发展壮大它们的经济、军事、政治力量; 伊斯兰文明人口正在激增,打破了穆斯林国家与邻国的平衡关系。
一般来说,非西方文明都在重新肯定他们自身的文化价值。
在21 世纪初期,人类将经历非西方权力与文化的复兴,经历非西方文明内部相互之间以及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
第三部分,标题为“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
新书推荐《文明的冲突》-亨廷顿-20160930
斯宾格勒
(1880—1936年, 德国著名历史学家,代表作《西方的没落》)
斯宾格勒将世界文化划分为8种:古典文化(希腊文化)、印 度文化、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中国文化、阿拉伯文化、 墨西哥文化以及西方文化。
东正教文明
西 方 文 明 中华文明 伊斯兰文明 印度文明 日本文明
拉丁美洲文明
非洲文明
文化与文明
• 文化的概念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
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 惯的复杂整体”
文明的概念
“文明是放大了的文பைடு நூலகம்”
文明是人类文化最高层次的组合,也是人类文化认同的最广领
域,„„它一方面有语言、历史、宗教、风俗、制度等共同的客观
甲午读书第三辑之十一
《文明的冲突》
推荐人:翟老师 2016.09.30
目
录
一、书本概况 二、作者简介
三、推荐书的介绍
四、读书感想与推荐词
一、书本概况
►原
名: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 的重建 ► 作 者: [美]塞缪尔·亨廷顿 ► 译 者: 周琪等 ►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 版 式:16开本 ► 版 次:2013年1月第一版 ► 印 次:2016年5月第9次印刷 ► 页 数:345页 ► 字 数:350千字
生平著作
1957年《士兵与国家:军民关系的理论与政治》
1968年《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1991年《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
1996年《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2002年《文化的重要作用: 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 2004年《我们是谁:对美国国家认同的挑战》
心得体会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1《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本xx年出版的书,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彩。
本书从文明的融合,分化和冲突入手,重点分析了冷战之后的全球政治格局的演变和趋势。
而xx年至今20多年的一系列重大地缘政治事件,基本应验了书中的理论和预测。
看了这本书之后,读者可以对冷战至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南联盟战争、911事件、阿拉伯之春运动、乌克兰分裂、欧洲的移民危机和保守化,以及中国与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和伊斯兰国家等的关系和演变,有了一个独特视角和分析工具。
读过这本书,读者可以从较高的角度来看待不同宗教、语言、民族等之间的问题。
比较实用的地方,这本书对小朋友的教育方向,也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小朋友是读本地学校还是国际学校?中文和中华传统文化要掌握到什么程度?英语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第二外语要不要选和选哪一门?(我读后的结论是学好中文英文两门足矣)以后留学路径应该如何规划?等等。
看过这本书,对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国际经济格局发展,也能多一些分析和理解,对做投资有帮助。
书的数据详实,逻辑清晰,语言简练,公平客观,说服力和可读性很强。
一个不算缺点的缺点,是作者作为西方人,立场还是主要从保护西方文明的角度出发,案例和史料也多是写西方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及东正教文明之间的冲突,对中国涉及的内容不多。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2塞缪尔·亨廷顿,著名的国际政治学者,曾任美国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美国政治学会会长、《外交政策》杂志发起人与主编。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duhg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明的冲突本部分作者的中心内容是:第一,西方国家的普世主义日益把它引向同其他文明的冲突,最严重的是同伊斯兰和中国的的冲突;第二,在区域层面的断层线上的战争,很大程度上是穆斯林同非穆斯林的战争,产生了“亲缘国家的集结”和更广泛和逐步升级的威胁,并因此引起核心国家努力制止这些战争。
一、普世主义引起西方与非西方文明的冲突。
作者认为,由于亚洲经济财富的增长和政府自信心的增长及伊斯兰复兴运动,欧美对亚洲和伊斯兰世界的的普世主义遭遇失败,几乎所有非西方文明对来自西方的压力或多或少采取了抵制态度。
文明之间均势的变化使得西方在武器扩散、人权、移民和其他问题上实现其目标变得越来越困难。
对于这个问题,作都的建议是,西方若想尽量减少损失,对于非西方社会就必须利用其经济资源,采用“胡萝卜加大棒”政策;促进西方联盟,协调其政策;防止非西方对西方内部挑拨离间的同时,“促进和利用非西方国家之间的差别”。
事实上,作者提出的建议实则是通过制造其它文明之间的冲突来转移对于西方世界的冲突,但立足点应该是通过“促进和利用非西方国家之间的差别”,而让非西方世界陷入争端和自相矛盾中,从而无力与西方发生冲突。
关于伊斯兰和中国与西方的冲突,作者首先从理论上介绍了文明间冲突的两种形式:在地区或微观层面上的断层线冲突和在全球或宏观层面上的核心国家冲突。
在这个理论基础上,作者分析了伊斯兰与西方,中国与西方冲突的原因和影响冲突程度的因素,包括人口、经济、技术和宗教等,并指出“亚洲经济成就将为其带来政治阴影”。
“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规模、经济活力和自我形象,都驱使它在东亚寻求一咱霸权地位。
”其它各国对于中国的崛起有两种态度:均势和搭车,作者认为“用均势来平衡通常是更理想的选择,而且事实上也比搭车被更频繁地采用”。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情况下,伊斯兰与中国的联盟会扩大和加深,并进一步加深与西方冲突的可能性。
二、穆斯林同非穆斯林的断层线战争。
文明的冲突
亨廷顿的去世或许会唤起人们重读他的著作的冲动,《文明的冲突》(全名《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自然是首选,对全球化和未来国际政治感兴趣的朋友不可不读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政治学专家塞缪尔·菲利普斯·亨廷顿(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1927.4.18-2008.12.24),留给我们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
这份引发极大争议的遗产提出了如何处理文明和宗教差异的重大理论和政治问题。
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当前,世界上存在着八种文明:西方文明、儒家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教文明、东正教文明。
拉丁美洲文明。
非洲文明。
亨廷顿,塞缪尔:(《文明的冲突》,《外交季刊》,1993年夏季号)我们且不论对于当代世界这种文明的分类是否妥当,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和平和发展大潮中,如果排除冷战思维,那么作为一个历史和社会及民族发展的演进过程,所有现存文明从根本上说具有互补性,并不存在你死我活,谁战胜谁的问题,它们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对抗。
某些文化现象从历史上曾经一度相对抗、相排斥、相封闭走向了在当代各类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和相互吸收的发展趋势。
20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显示,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并非基于文明的对抗和冲突。
当代日本的经济腾飞和政治大国的崛起得益于西方文明和日本文明的优势互补。
东亚新兴工业国家的兴起受惠于西方文明和东亚国家和地区民族精神的结合。
多元性和兼容性成为实际上已经世界各类文化发展的主潮流。
世界各类文明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共同发展的机遇,又都在精神文化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和危机。
现代化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能否相互协调已经成了各国共同关注的大问题。
被奉为世界各国文明“典范”美国早在60年代由于“反传统文化”的兴起已经面临着“美国精神”的危机;90年代以来随着种族危机的加深,美利坚的盎格鲁-撒克逊清教白人主体文化(WASP)面临新的挑战,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相对削弱,“美国精神”又面临又一次危机。
文明的冲突 Clash of Civilizations
Why civilizations will clash?
Differences among civilizations are real and basic: history, language, culture, tradition & RELIGION
product of centuries
Two levels for Clash of Civilization
Clash of Civilization occurs at two levels: Micro-level – struggle over the control of territory and each other Macro-level – promote particular political & religious values.
•Islamic: with human and universal dimensions,
very generous
•Confucian: introspective, self-conscious, and
intuition; feel at ease in poverty and find their delight in the pursuit of the Way
Samuel P. Huntington
Main Agenda
Clash of Civilizations 7 Main Civilizations Modernization vs Westernization West vs the Rest
Conclusion
Civilizations
Civilization
catholic churches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任务书
英语专业毕业论⽂任务书毕业设计(论⽂)任务书题⽬:Return to Nature—On the Conflict between Nature and Civilization in Wuthering Heights回归⾃然—论《呼啸⼭庄》中⾃然和⽂明的冲突⼀、主要任务与⽬标:1、主要任务毕业论⽂写作是完成本科教学计划、实现本科培养⽬标的重要阶段,是英语⼈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综合应⽤所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对学⽣进⾏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毕业论⽂是学⽣⼤学毕业前的最后学习阶段,是英语教学深化和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对学⽣的英语实践技能、英语语⽂知识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综合素质、研究与创新能⼒进⾏检验考核的重要⼿段;是学⽣学⼠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是衡量、评估英语专业教学质量与⽔平的重要内容之⼀。
2、主要⽬标英美⽂学⽅向毕业论⽂的主要⽬标是:对已有的⽂学研究领域的理论性和应⽤性的研究成果,在翔实、可靠的事实材料的基础上进⾏有⼀定新意的探讨,这种新意可包括新的命题、新的视⾓、新的材料、新的⽅法、新的论证、新的结论。
研究应熟识与了解现有的研究理论、结论和评价,并进⾏消化、吸收,针对现有理论中的不⾜、不确切和未涉及之处进⾏局部的修正、改进、补充或完善。
写英美⽂学⽅向的毕业论⽂的学⽣要有较好的理论准备,能够熟练运⽤已学的理论知识,正确、科学地分析、解决论⽂撰写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具体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提出问题并对某⼀具体理论提出⾃⼰的看法和意见。
⼆、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1、主要内容艾⽶莉〃勃朗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说家和作家。
她⼀⽣只写了⼀部⼩说《呼啸⼭庄》,但是这部伟⼤的作品却使她扬名于世。
⼩说中⾃然和⽂明冲突不断,艾⽶莉〃勃朗特在⼩说中多次运⽤对⽐和象征来表现此冲突,这种冲突正是基于艾⽶莉〃勃朗特对⾃然异于常⼈的热爱和当时现代⽂明盛⾏的背景。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通用8篇)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通用8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篇1读完亨廷顿的这本《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很明显的一种感觉就是,这是由一个西方学者站在西方国家政治立场上分析所谓“非西方文化”国家对他们的体系所构成的威胁的一次精彩演说。
并且仅仅是演说。
他的一些观点的形成是在意识形态差异所造成的心理上的偏见下产生的,而不是站在各个文化的角度分析不同国家、经济体系合作或者冲突的原因。
在全书一开篇,作者就说“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最普遍的、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其他以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
”分别列举了非洲的部族冲突,塞尔维亚及附近的民族争端,两德、两朝及台海等问题,意在说明的就是“在冷战后的世界,文化既是分裂的力量,又是统一的力量。
”我认为这是一种欠成熟的观点。
首先,作者把在南斯拉夫战争中俄罗斯向塞尔维亚人提供外交支持与沙特阿拉伯、土耳其、伊朗和利比亚向波斯尼亚人提供资金和武器等做法看作是“由于文化亲缘关系”而造成的,但他却没有看到其中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
如果就按作者所说,那么二战前一直排斥犹太人的欧洲国家为什么又要在中东战争中与美国一道支持以色列复国呢?难道西方国家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对立仅仅是因为不同的宗教、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么?如果放在几百年前,这个理由也许还成立,但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下,造成他们两种文化体系冲突的最直接原因只有一个——能源。
几百年前,凶残的“十字军”打着驱除异教徒的“圣战”旗帜东征耶路撒冷,实际上很大一部分目的是为了掠夺东方的财富;几百年后的今天,北约帮助以色列复国的间接目的是为了在阿拉伯世界建造一个据点,直接目的还是为了沙漠中的石油。
原始文明的碰撞英语作文
原始文明的碰撞英语作文The Clash of Primitive Civilizations。
Since the dawn of time, human civilization has been marked by clashes and conflicts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and societies. The clash of primitive civilizations, in particular, has shaped the course of history and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as we know it today.One of the most famous clashes of primitivecivilizations in history is the encounter between the European explorers and the indigenous peoples of the Americas. When Christopher Columbus first set foot on the shores of the New World in 1492, he encountered a civilization that was vastly different from his own. The Native Americans had their own languages, customs, and traditions, and they had been living in the America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before the arrival of the Europeans.The clash between these two civilizations was marked byviolence, exploita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 The Europeans brought with them advanced technology, such as guns and ships, which gave them a significant advantageover the indigenous peoples. They also brought diseases, such as smallpox, which decimated the Native American populations.Despite these challenges, the Native Americans fought back against the European invaders, using their knowledgeof the land and their own weapons to resist colonization. They also engaged in trade and cultural exchange with the Europeans, sharing their knowledge of agriculture, medicine, and other skills.In the end, the clash of primitive civilizations in the Americas resulted in the near destruction of the indigenous population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European colonies throughout the continent. The legacy of this clash canstill be seen today in the cultural diversity of the Americas and the ongoing struggles for indigenous rightsand recognition.The clash of primitive civilizations is not unique to the Americas, however. Throughout history, similar clashes have occurred in Africa, Asia, and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as different groups and societies have come into contactwith one another. These clashes have often been marked by violence, exploitation, and the imposition of one culture over another.Despite the challenges and conflicts that have arisen from the clash of primitive civilizations, it has also ledto the exchange of ideas, technologies, and cultures that have enriched human civilization as a whole. By learning from one another and working together, different groups and societies can overcome their differences and build a more peaceful and prosperous world for future generations.In conclusion, the clash of primitive civilizations has been a defining feature of human history, shaping thecourse of events and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as we know it today. By understanding and learning from these clashes, we can work towards a more harmonious and inclusive future for all of humanity.。
电影鉴赏二修改版
• 无论是《马戏团》中失 恋的夏尔洛,还是《城 市之光》中赢得了复明 姑娘的感恩之情的夏尔 洛;无论是《寻子遇仙 记》中不畏艰辛寻求幸 福的夏尔洛,还是《摩 登时代》中作为机器的 奴隶精神失常的夏尔洛 ,人物形象都是包含着 心酸、喜悦和忧郁、快 慰。
* 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类型片总体上是不反 映现实的,好莱坞精心营造了一个又一个 梦幻般的银幕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都是一 些远离现实的虚幻景象,使观众流连忘返 ,乐此不疲,忘记了现实社会的苦痛、忧 愁和烦恼而沉迷于梦幻之中,因此好莱坞 又称为“梦工厂”。
好莱坞
美国电影
3、好莱坞的类型片
• 类型片是一种影片的创作方法,是美国电影中 的特殊现象,在30年代之后获得了充分的发展 。美国好莱坞盛行的在制片厂制度下遵循严格 的创作方法和生产程序制作出来的由不同的题 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类型是人类在审美过 程中长期形成的一种心理认同经验,是一种审 美心理的积淀。
• 《一个国家的诞生》 于1915年拍摄完成。 长12本,耗资10万美 元。在这部以美国南 北战争为背景进行表 现的影片中,出色地 发挥了电影艺术的分 镜头和剪辑的独特表 现力,并运用不同景 别、多变的角度、机 位和移动摄影等方法 ,运用“化”、“圈 人圈出”、“淡人淡 出”、“闪回”等技 巧。
电影介绍
五大战场 开阔地;城镇一条街;酒吧;妓院;旅馆。
《关山飞渡》
电影介绍
《女抢匪》
好莱坞
美国电影
• (2)喜剧片 • 无声片时期,尤其是1912年至1930年
是美国喜剧电影的黄金时代。这一时 期出现了美国喜剧电影之父麦克·塞 纳特和四个桌越的电影喜剧大师查理 ·卓别林、勃斯特·基顿、哈洛德· 劳埃德和哈莱·朗东。 * 有声片时期,默片时期的借助摄影机 技巧和哑剧表演的喜剧片逐渐变得不 再重要,戏剧性情节,丰富的人物性 格以及妙趣横生的对话成为有声影片 营造喜剧效果的主要手段。1934年弗 兰克·卡普拉拍摄的《一夜风流》开 辟了“疯癫喜剧”或“爱情喜剧”的 新风格。
不同文明的碰撞,我们该做作文一百字
不bù 同tóng 文wén 明míng 的de 碰pèng 撞zhuàng随suí 着zhe 全quán 球qiú 化huà 的de 日rì 益yì 深shēn 入rù, 不bù 同tóng 文wén 明míng 的de 碰pèng撞zhuàng 日rì 益yì 频pín 繁fán 。
面miàn 对duì 纷fēn 繁fán 复fù 杂zá 的de 文wén 明míng 交jiāo 流liú , 我wǒ 们men 该gāi 如rú 何hé 应yìng 对duì?不bù 同tóng 文wén 明míng 间jiān 的de 碰pèng 撞zhuàng 会huì 产chǎn 生shēng 一yī 系xì 列liè 影yǐng响xiǎng 。
一yì 方fāng 面miàn , 它tā 可kě 以yǐ 促cù 进jìn 行xíng 文wén 化huà 多duō 元yuán 化huà , 丰fēng富fù 人rén 类lèi 文wén 明míng 的de 内nèi 涵hán 。
接jiē 触chù 不bù 同tóng 的de 思sī 想xiǎng 、 艺yì 术shù 和hé 生shēng 活huó 方fāng 式shì , 可kě 以yǐ 开k āi 阔kuò 我wǒ 们men 的de 眼yǎn 界jiè , 激jī 发fā 我wǒ 们men 的de 创chuàng 新xīn 思sī 维wéi。
文明冲突的演讲稿
文明冲突的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一个世界上长久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文明冲突。
文明冲突,是指不同文明之间由于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摩擦和冲突。
这种冲突不仅仅是在历史上频繁发生,也在当今世界依然存在。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文明冲突呢?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文明冲突是客观存在的。
不同的文明有着不同的历史、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这些差异会导致彼此之间的摩擦和冲突。
例如,东西方文明在宗教信仰、社会制度、道德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为文明冲突埋下了隐患。
因此,我们不能回避文明冲突的存在,而是要正视它,寻求解决之道。
其次,我们要以包容的心态看待文明冲突。
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是丰富多彩的,正是这种差异给世界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多样性。
我们不能因为差异而产生偏见和歧视,而是要以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和尊重不同文明。
只有在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化解文明冲突,实现和平共处。
最后,我们要通过对话和交流来化解文明冲突。
文明冲突的根源往往是由于双方对彼此的误解和不了解所导致的。
因此,通过加强对话和交流,增进相互了解,才能有效地化解文明冲突。
只有当不同文明之间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和谐共处,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总之,文明冲突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因此而灰心丧气。
相反,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文明冲突,寻求解决之道。
只有通过包容、对话和交流,才能最终实现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谢谢大家!。
文明冲突的英语作文带翻译
文明冲突的英语作文带翻译Civilization Clash。
Civilization clash refers to the conflict between different civilizations due to their differences in values, beliefs, and cultural practices. This phenomenon has been a major issue in the world for centuries and has led to many wars and conflicts. The concept of civilization clash was first introduced by Samuel Huntington in his book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He argued that the world was divided into different civilizations that had their unique cultural identities, which could lead to conflicts between them.The civilization clash has been evident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including Europe, Africa, Asia, and the Middle East. In Europe,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Christian and Muslim civilizations has been ongoing for centuries. The Crusades, which were a series of religious wars fought between the Christians and Muslims in the Middle Ages, werea clear example of this conflict. In Africa,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African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s has been evident in the form of colonization, which led to the exploitation of African resources and the imposition of Western culture on the African people.In Asia,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s has been evident in the form of imperialism and colonization. The Opium Wars, which were fought between China and Britain in the 19th century, were a clear example of this conflict. In the Middle East,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Islamic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s has been evident in the form of terrorism and the war on terror.The civilization clash has been fueled by various factors, including economic,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factors. The economic factor has been evident in the form of resource competition, which has led to conflicts between civilizations. The political factor has been evident in the form of power struggles, which have led to conflicts between civilizations. The religious factor has been evident in the form of religious intolerance, which has ledto conflicts between civilizations.In conclusion, the civilization clash has been a major issue in the world for centuries. It has led to many wars and conflicts, which have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world. It is essential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ivilizations and to respect each other's cultural identities to avoid conflicts. Only through mutual respect and understanding can we achieve a peaceful and harmonious world.文明冲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明的冲突萨缪尔P.亨廷顿下一个冲突的模式世界政治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知识分子们也毫不犹豫的传播他们关于未来将会是怎样的观点—历史的终结,两个民族国家之间的传统竞争的回归,由于部落主义和全球主义力量冲突的张力导致民族国家的衰弱等等。
这里的每一个观点都抓住了正在出现的现实的某些方面。
然而所有的观点都忽略了全球政治未来将会怎样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确实也是核心的方面。
我的假设是,新的世界冲突的根源主要的将不会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上的,人类之间的巨大分歧和冲突的主要根源将会是文化的。
民族国家仍将是国际事务中最有力的行动者,但是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会发生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团体之间。
文明的冲突将会主宰全球政治。
文明之间的断层线将成为未来的战争线。
在现代世界,文明间的冲突将会成为冲突进化的最新阶段。
伴随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现代国际系统出现后的一个半世纪,西方世界的冲突主要发生在君主—国王,绝对君主制和立宪君主制之间,他们试图扩张他们的官僚队伍,他们的军队,他们的重商主义经济实力,最重要的,他们控制的领土。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创造了民族国家,从法国大革命开始,冲突的主要界线是民族之间的界线而不是君主之间。
正如帕默所说,在1793年“国王之间的战争已经结束;民族之间的战争已经开始。
”这种十九世纪的模式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然后,作为十月革命和对十月革命反动的结果,民族间的冲突让位于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首先是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纳粹主义和自由民主主义之间的冲突,然后是共产主义和自由民主主义之间的冲突。
冷战期间,后者的冲突体现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冲突,他们都不是欧洲经典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而是根据意识形态确定自己的身份。
这些君主之间,民族国家之间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主要是西方文明内部的冲突,“西方的内战,”威廉姆.兰德这样称呼它。
正如世界大战是西方文明内部之间的战争一样,冷战也是这样,世界大战之前的十七、十八、十九世纪的战争也是这样。
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政治走出了它的西方阶段,它的中心变成了西方与非西方文明以及非西方文明之间的互动。
在文明的政治中,非西方文明的人民和政府不再是像西方殖民主义的目标这样的历史的客体,而是同西方一道成为历史的推动者和创造者。
文明的本质冷战期间世界被划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世界。
这种分类不再贴切了。
不按照政治和经济体系或者经济发展水平来分类国家,而是以文化和文明分类国家更有意义。
我们谈论文明时它的意思是什么?一个文明就是一个文化实体。
村落,地区,族群,民族,宗教团体,都有文化异质性不同层次的独特文化。
意大利南部的一个村庄的文化可能不同于意大利北部一个村庄的文化,但是它们都拥有使它们区别于德国村庄的共同的意大利文化。
相应的,欧洲的共同体,拥有使它们区别于阿拉伯和中国共同体的文化特征。
然而,阿拉伯人,中国人和西方人,都不是任何更广泛意义文化实体的一部分。
因此,文明是除了把人与其他物种区分开来的那些东西以外,人类所具有的最高的文化团体和最大程度的文化认同。
文明被诸如语言、历史、宗教、风俗、体系等共同的客观因素以及人类主观的自我认同所共同界定。
身份认同有很多层次:一个罗马的居民可能根据强度的不同等级将自己界定为罗马人,意大利人,一个天主教徒,一个基督教徒,一个欧洲人,一个西方人。
一个人所属的文明对于他来说是他所强烈认同的最高层次的身份认同。
人们能够并且已经重新定义自己的身份,结果导致了文明组成和边界的变化。
各个文明可能包含有大量的人,就像中国(就像白鲁恂说的“假装成了一个国家的文明”),或者拥有非常少的人,如说英语的加勒比地区。
一个文明可能包含几个民族国家,就如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阿拉伯文明是这样,或者只有一个民族国家,例如日本文明。
文明显然是混合的和重叠的,可能包括一些亚文明。
西方文明有两个主要变体,即欧洲文明和北美文明,伊斯兰文明有阿拉伯文明、突厥文明和马来文明几个部分。
文明仍然是有意义的实体,尽管文明之间的界线不是很清晰,但是这些界线确实存在。
文明是变动不居的,文明有兴衰离合。
并且,正如很多历史学者所熟知的,文明消失并埋葬在时间的尘沙中。
西方人往往认为民族国家是国际事务的主要行动者。
然而,民族国家是国际事务的主要行动者仅仅持续了几百年。
更广泛的人类历史一直是文明的历史。
在《历史研究》中,阿诺德.汤因比找到了21种主要文明;但仅仅有其中的六个还存在于当今世界。
为什么文明将会冲突文明认同的重要性在未来将会持续增加,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在七种或八种主要文明的互动中被塑造。
这几种文明包括西方文明,儒教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斯拉夫—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可能还有非洲文明。
在未来,最重要的冲突将会沿着将这几种文明彼此区分开来的断层线发生。
情况为什么会是这样呢?首先,文明之间的差异不仅是真实的;而且是基础性的。
每种文明之所以不同于另一个,是因为他们各自的历史,语言,文化,传统,以及最重要的,宗教。
不同文明的人们不仅对于上帝和人之间,个人与团体之间,公民与国家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有观点不同,而且对权利和责任,自由和权威,平等和等级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也有不同的观点。
这些差异是几个世纪产物。
它们不会很快消失。
它们比政治意识形态和政体的差异更根本。
差异并不必然意味着冲突,冲突也不必然意味着着暴力。
然而,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文明之间的差异引发了最旷日持久最暴力的冲突。
第二,世界正在变成一个更小的地方。
不同文明的民族之间的互动正在增加;这种不断增加的互动强化了对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和文明内部共同性的意识。
北非到法国的移民在法国人中产生了敌意,同时法国人又不断增加对善良的欧洲天主教波兰人的接受性。
美国人对日本的投资者的反应要比对大量来自加拿大和欧洲国家的投资者的反应消极的多。
相似的,正如唐纳德.霍洛维茨所指出的,“伊博人在尼日利亚的东部地区可能是奥韦里伊博人或者奥尼查伊博人。
在拉各斯,他仅仅是伊博人。
在伦敦,他是尼日利亚人。
在纽约,他是一个非洲人”。
不同文明的民族之间的互动增强了人们的文明意识,这种文明意识反过来又增强了差异和敌意,这些差异和敌意被认为可以追溯到历史的深处。
第三,遍布全球的经济现代化和社会变化的进程正在把人们从长期存在的地方认同中分离开来。
这个进程把民族国家弱化成认同的一种根源。
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宗教经常以被称为“原教旨主义者”的运动形式来填补认同的空白。
这种运动存在于西方基督教、犹太教、佛教和印度教,以及伊斯兰教之中。
在大多数国家和大多数宗教,在原教旨主义运动中表现积极的是年轻的、受过大学教育的中产阶级的技术人员、专业人员和商人。
乔治.维格尔评论说“世界的非世俗化是二十世纪晚期的生活的一个占支配地位的社会现实。
”宗教的复兴,正如吉格斯.凯佩尔所称之的“上帝的回归”,提供了超越国界的认同和献身的基础,并把文明连接在一起。
第四,西方的双重角色促进了文明意识的增长。
一方面,西方处于力量的顶峰。
然而,同时,或许正因为如此,一种寻根的现象正在非西方文明中发生。
越来越多的听到人们提及下面这些趋势,日本的反向内生的和“亚洲化”,印度尼赫鲁遗嘱的终结和印度的“印度化”,西方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的失败和由此而来的中东的“重新伊斯兰化”,以及现在鲍里斯.叶利钦的国家关于西方化和俄罗斯化的争论。
处于力量顶峰的西方正面对一个非西方,他们有不断增加的欲望、意志和资源去以非西方的方式改变世界。
在过去,非西方社会的精英经常是这些人,他们与西方的联系非常紧密,曾在哈佛大学、索邦大学或圣桑赫斯特接受过教育,已经吸收西方观点和价值。
但是,非西方国家的平民经常保持着深深渗透着的本土文化。
然而,现在,这些关系正在发生颠倒。
在很多非西方国家去西方化和本土化的精英正在出现的同时,西方的,通常是美国的文化,风格和习惯在大众当中越来越流行。
第五,文化的特性和差异是不易变化的,因此与政治的和经济的特性和差异相比它更不易妥协和转变。
在前苏联,共产党员可以成为民主党员,富人可以变穷、穷人可以变富,但是俄罗斯人不能变成爱沙尼亚人,阿塞拜疆人不能变成美国人。
在阶级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中,关键的问题是“你站在哪一边?”,人民能够选择和改变站位,而且也确实这样做了。
在文明的冲突中,问题是“你是谁?”,那是不可改变的已知的事实。
并且正如我们所知,从波斯尼亚到高加索,到苏丹,对那个问题的错误答案可以意味着子弹射到你的头里。
宗教甚至比族性更能清晰和完全的将人们区分开来。
一个人可以是半个法国人和半个阿拉伯人,甚至同时可以是两个国家的公民。
但很难成为半个天主教徒和半个穆斯林。
最后,经济区域主义正在增强。
1980到1989年之间,欧洲跨地区的贸易总额的比例从51%增加到59%,东亚从33%增加到37%,北美从32%增加到36%。
区域经济集团的重要性在未来可能会继续增加。
一方面,成功的经济区域主义将会强化文明意识。
另一方面,只有当经济区域主义深值于一个共同的文明中时它才可能成功。
欧共体依赖于欧洲的文化和西方基督教的共同根基。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功取决于正在进行的墨西哥的,加拿大的和美国的文化的融合。
相比较而言,日本在东亚建立可与欧共体相媲美的经济体时面临诸多困难,是因为日本自身独特的社会和文明。
不管日本与其他东亚国家之间贸易和投资的联系发展的有多紧密,他和那些国家的文化差异会妨碍或许阻止像在欧洲和北美那样区域经济联合的促成。
相反,共同的文化明显的促进了中国大陆和香港,和台湾,和新加坡以及和在亚洲其他国家的海外华人之间经济联系的快速扩大。
随着冷战的结束,文化共同体不断战胜意识形态的差异,中国大陆和台湾走得更近了。
如果文化共同体是经济一体化的先决条件,未来主要的东亚经济集团很可能是以中国为中心。
事实上,这样的集团已经正在变成现实。
正如墨里.韦登鲍姆观察的,尽管日本现在主导这个地区,但是以中国为基础的亚洲经济正在快速出现一个新的工业、商业和金融的中心。
这个战略性地区包含有大量的技术和制造能力(台湾),杰出的企业家,销售和服务才能(香港),一个优越的通信网络(新加坡),金融资本的大量汇集(所有地方),大量优良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中国大陆)。
从广州到新加坡,从吉隆坡到马来西亚,这个具有影响力的网络—通常基于传统宗族的扩张—已经被描绘为东亚经济的支柱。
文化和宗教同样构成经济合作组织的根基,它把十个非阿拉伯穆斯林国家联合起来:伊朗、巴基斯坦、土耳其、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阿富汗。
这个组织最初由土耳其、巴基斯坦和伊朗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建立,它复兴和扩张的动力是这些国家中的几个领导人意识到他们没有加入欧共体的机会。
同样的,加勒比共同市场,中美洲共同市场和南方共同市场也建立在共同的文化基础之上。